- 朱海保
介绍了基于 TI公司 MSP43 0 F14 9的电弧炉电弧电压波形产生系统的设计。采用内建的 12位 A/D转换器采集控制量 ,利用定时器 A的捕获功能取得同步信息 ,通过定时器 B的 PWM输出实现波形产生。设计充分利用了 MSP43 0单片机的优点 ,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和可靠性 ,降低了系统成本。
2004年17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业,熊庆国,熊伟
描述了网络数据监控及管理的需求 ,提出了一套符合电信级网络应用的网关设备的设计方案 ,实现了将网络数据报文进行缓冲和对敏感数据进行控制的功能。
2004年1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艳华,张广求
分形几何具有重要的特性 ,即自相似性和分数维 ,可以成功的应用于天线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 ,并对典型的分形天线及其小型化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2004年17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刘京斗,童亦斌
CPL D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优秀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其众多的优点非常符合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的需要。结合 CPL D的功能和特点 ,分析了 CPL D在逆变器控制电路中的典型应用 ,并由此说明 CPL D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2004年17期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渝霞,贾建华
在高功率射频放大器设计时 ,通常采用前馈技术来改善宽带信号的线性度。本文基于普通的前馈系统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前馈线性化技术 ,并结合信号包络检测技术进行带外信号调节。同时 ,还利用该技术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设计了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放输出级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 ,发现他能显著改善 IMD性能。
2004年17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金华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 ,介绍了 EWB(虚拟电子工作台 )仿真在数字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实例 ,可以看到 EWB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广阔前景 ,其方便的更改电路和元件参数的能力 ,使我们得以更快更好的了解电子电路的各种性质 ,同时缩短设计电路的时间 ,节省材料。这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全新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工具。利用计算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应是电子类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2004年17期 14-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岩,裴昌幸,陈南
用 V C+ + 6.0实现了 TCP端口扫描 ,通过应用多线程技术和仅扫描 Ping响应主机提高了扫描效率。程序还能够实现检验 IP是否在线、查询主机名和显示端口 Banner信息等多项端口扫描相关功能 ,并扩展实现了简单的 SYN攻击功能。
2004年17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17期 18-25+31-35+53-62+8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承山
低功耗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指标 ,本文从降低功耗的角度 ,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设计中器件和芯片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004年17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成,吴戈,赵勇,王燚,李晓卫
简要介绍了永磁铁氧体的结构和磁特性 ,并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就干压磁场成型制造永磁铁氧体的过程提出了一些看法。
2004年1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霍桂平,裴军胜
常用的交直流电流表只能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有效值。本文介绍了利用新型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制作的2 0 0 A峰值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电性能和调试方法。按文中电路原理图制作的峰值电流表既可以单独测量使用 ,也可以作为测流组件安装在其他检测设备中配套使用。
2004年17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鹏,王龙峰,王立兴
运用偏转磁芯的断裂机理、流体力学的原理、偏转磁芯的温升与排胶理论 ,对偏转磁芯烧结用推板窑内的气流状况进行了分析 ,对偏转磁芯烧结温度曲线进行了定量讨论 ,对常见烧结竖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由于窑炉烧结产生的竖裂的解决办法。
2004年17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旭军
设计模式和可重用框架是目前软件工程领域讨论最热门的话题 ,本文从进销存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开始 ,讨论设计了一个可重用框架 ,提出了进销存设计模式以及对该模式的应用举例。
2004年17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武周,申波,张少华,张双民,王孝军
随着吐哈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油田开关站周边负荷快速增长。为了解决新增负荷的供电问题 ,优化原电网结构 ,通过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证 ,提出了开关站区域供电网优化设计方案 ,并付诸实施应用。本文针对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 ,对其实施效果和未来效益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阐述。
2004年17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小华,涂玲英
主要介绍了 MIS集成的 C/S模式 ,物理支撑系统 ,提出了 MIS的容错措施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其具体实现方法。
2004年17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昌平,金瓯
主要介绍一种采用 SIEMEN S MC3 5模块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自动售货机设计方案。文中简要说明了 MC3 5模块、移动支付流程及 MDB总线 ;设计了一种基于 MC3 5模块的自动售货机结构 ,并给出总线转换接口的软硬件实现思路。
2004年17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王瑜,张霄云
介绍了在雷达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 ,应用 Smart Module模块的一种全新的设计 ,并通过对比显示出使用Sm art Module模块的优越性 ,同时给出了硬件系统的简单实现方法。
2004年17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庭贵,余春暄
给出了基于 ARM7嵌入式系统引导程序的实现流程 ,并针对嵌入式系统中目标文件的分布装载等技术难点进行详细分析。
2004年1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西武,阎梅,赵怀勋
介绍了在 Windows平台下系统钩子的工作机制 ,讨论了用 Visual C+ + 6.0开发钩子程序的编程方法 ,最后给出了一个钩子程序的例子。
2004年17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超强
介绍了 IP-DSLAM设备中组播业务方案的设计原理以及具体实现方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2004年17期 47-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建
将微控制器或 DSP核、存储器、逻辑电路、 I/ O接口及其他功能模块综合在一颗芯片上 ,这样的系统解决方案 ,称之为片上系统 So C。 So C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可编程能力 ,使得这种以 CPU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修改能力。在一个系统中 ,外设和 I/ O接口通常在设计时就确定 ,相对的改变较小。相对于系统的其他部分而言 ,模拟电路部分的可编程能力是最小的。本文讨论的是 Cypress公司的可编程片上系统 Pso C的基本构成及其系统的设计。他在数字可编程的同时还具备有模拟电路的可编程能力。
2004年17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徐跃福,秦浩,张冰
针对目前 Internet中大部分路由器不支持组播数据传输的问题 ,本文基于 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现广域网内组播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基于 Agent的通信模型 ,组播会话中的每个成员通过其上运行的 A gent实现数据收发 ;并将能够实施 IP组播通信的网络范围看作是一个组播域 ,在每个组播域中自动选择一个 A gent作为主 Agent(MA) ,组播域中的其他 A gent为备份 A gent (BA ) ;在组播域内利用 IP组播进行数据传输 ,在组播域间利用主 A gent之间的 TCP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使得组播通信能够跨越路由器的障碍。此外还实现了 BA向 MA的自动升级 ,保证了组播会话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2004年17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月乔,杨秀媛
在分析有限域运算的基础上 ,设计了能纠正一个符号错误的 RS编码器 ,并给出了 V HDL电路模型 ,利用XIL INX公司的 F oundation Series3 .1i集成设计环境完成了该 RS编码器的 VHDL 源代码输入、功能仿真、布局与布线、时序仿真 ,并用 XC95 72 PC84可编程逻辑芯片实现了该电路设计。
2004年17期 57-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晓南,杨娟
对广播电视发射传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 ,并给出了系统网络结构。此外 ,还对系统软件模块进行了划分和阐述。该信息管理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各种数据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以外 ,还可以实现 Intranet/ Internet网上综合查询。
2004年17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瑾,童恒庆
敏感数据的安全传输是电子商务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电子交易中经常使用的安全套接层 SSL协议和安全电子交易 SET协议因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不适合用于仅有少量敏感数据传输的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因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的非对称 RSA算法进行加密实现安全传输的方法。
2004年17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方爱萍,楼建东
目前 ,有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在不同的环境和频带下的信道测试分别提出了几个 U WB室内信道统计模型 ,然而由于测试活动的局限性及获取的测试数据有限 ,这些理论模型一方面存在一些与测试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另一方面未考虑到 U WB信道独有的特征。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已有的信道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新的 UWB信道模型 ,称之为修正的 Δ K模型。此信道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通过改变初始的参数设置 ,其他常用的信道模型 (窄带和宽带 )都可从此信道模型中获得。
2004年17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付国庆,戴勇
简单介绍了密码的工作原理 ,对密码进行加密处理的基本技术基础上 ,指出了密码易遭受攻击的原因所在 ,并简述了当前流行的密码攻击技术。最后 ,针对密码的脆弱性提出了如何创建更加安全的密码 ,保护密码安全的相关策略以及在高安全要求环境中补充密码验证的其他可选方法。
2004年17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涛,韩元杰,周云柯
传感器的智能化功能包括非线性校正、自校零与自校准、噪声抑制、自补偿、自诊断等 ,最小二乘法能较好地实现这些功能。而最小二乘法中模型的阶次和参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压缩阵能够方便地实现阶次和参数的同时确定 ,简化了运算 ,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讨论了信息压缩阵在非线性校正中的应用。
2004年17期 70-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红
通过对离散时间动力学系统逻辑映射进行变换 ,产生混沌编码序列 ,并以该数字混沌序列作为密码构造数字语音保密通信系统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自同步能力和较高的保密性。
2004年17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婧,王继增
首先介绍了 WCDMA系统鉴权的概念 ,具体分析了他的过程 ,重点介绍了鉴权与密钥协商 (AKA )、算法协商、密钥管理等几个关键问题 ,分析了其对 WCDMA系统安全特性的实现。
2004年17期 74-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启兴,靳桅,蔡方凯
在多径信道下 ,针对调制类型自动识别 (A MR)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域的自动识别算法。该算法从变换域提取全部特征参数 ,采用决策理论算法 ,实现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优于同类算法 ,具有较高识别精度和良好的健壮性。
2004年17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鸿玉,辛刚,张水莲
RA(Repeat Accum ulate)码是一种简单但非常重要的 TL C(Turbo L ike Codes)码。本文首先介绍了 RA码的 Tanner图表示 ,然后重点分析研究并详细推导了 RA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 (A WGN)信道上的迭代译码算法。
2004年17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小丽,高志华
介绍了 16位数模转换器 AD770 5的基本功能和应用特点 ,并简要介绍了氧传感器和利用单片机 89C5 2与AD770 5为主要器件的高精度测氧系统的设计。
2004年17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冬婉,周伟
首先以 DS18S2 0为例介绍了单总线技术的原理和信号处理方式 ,然后阐述了单总线技术的通信协议 ,并对单总线器件与微处理器间的通信进行接口时序分析。
2004年17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伟,李敏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机驱动 Modem实现远程设备监测方法 ,介绍了 Modem的 AT指令操作和通信电缆充气机监测系统硬件结构 ,给出了单片机和 PC机驱动 Modem的源程序。
2004年17期 89-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伟,杨琳,王海江,田忠
由于“隐身化”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优势效能的展现 ,新式武器装备的隐形化、小型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而且 ,随着一些国家的新式“隐身”武器装备的相继研制成功和陆续装备部队 ,我国将受到愈大的战场威胁与战略威胁。因此 ,在雷达探测对象中 ,这类低可观测目标的探测问题越来越突出 ,迫切需要研究及有效解决这类目标的探测问题 ,以适应军事上的需要。本文介绍了隐身技术的发展及在此背景下低可观测目标的探测方法。
2004年17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中华
介绍了一种基于 CA N总线的分布式温度测控模块 ,详细阐明了模块的硬件原理和软件技术。该模块充分利用CAN总线 I/O扩充器 MCP2 5 0 5 0的自身资源 ,其配置简单 ,维护容易 ,性能优异 ,为大规模分布式温度测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2004年17期 96-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姬波,高有堂
介绍了 isp PA C10芯片的工作性能与特点 ,给出了使用模拟可编程集成电路 isp PAC10实现电桥测量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2004年17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菊玲,金力军
提出了 MASK O FDM跳频通信系统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多址干扰下的碰撞模式及其 MA C信号特点 ,讨论了碰撞对 MA SK OF DM跳频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2004年17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志红
提出了一套关于平板式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新方案。该方案不仅具有较高的相对值测量精度、简单的硬件电路 ,而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抗干扰能力。
2004年17期 105-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张学峰
介绍了一种基于 MCS 5 1单片机的测量系统 ,阐述了如何利用单片机消除热敏电阻的非线性以及运算放大器的温度漂移、增益漂移的补偿方法。
2004年17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