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军,山拜·达拉拜
以双模噪声为背景噪声 ,详细地分析了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是对原建立在高斯噪声基础上通信与信号处理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2005年01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中锋,杨晓波
讨论一种可用于毫米波通讯及雷达功率源的两路非谐振功率分配 /合成器的设计及其参数仿真问题。这种功率分配 /合成器结构简单 ,合成效率高 ,是功率合成的理想途径。
2005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安蓉
可重组技术 (Reconfiguration)是 9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使用可反复重新组合连接方法的超大面积门阵列 ,靠软件加载重新组合 ,实现功能可编程。对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DDS)、可重组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调制领域进行了研究 ,成功地实现 FSK、MFSK(M=4 )、MSK、PSK等调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逼近 ,调制的数字化程度高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功能可重组性。
2005年01期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华,宋国乡
在 D.L .Dohono和 I.M.Johnstone提出的多分辨分析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函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新的阈值函数的去噪效果无论在视觉效果上 ,还是在信噪比增益上和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上均优于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并且 ,与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相比 ,此函数不仅表达式简单 ,易于计算 ,而且具有优越的数学特性 :易于求导 ,有连续的无穷阶导数。因此新阈值函数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信号的自适应去噪成为可能 ,为更充分的发挥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优越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005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2 ] |[阅读次数:0 ] - 宋德杰,唐诗,刘俊成
研制开发了一种线性升降速控制系统 ,主要部件采用嵌入式单片机、交流伺服电机等。提出了一种用 D/ A转换器实现伺服电机高精度调速的优化算法 ,提高了控制精度 ,简化了编程方案。试验证明他性能可靠 ,工作稳定 ,是较完美的控制系统。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2005年01期 11-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莲莲,邹丽新,齐郾琴
介绍了目前数字系统中广泛使用的 PDM调制技术。仿真结果证明相对于经过 PWM调制后的 D/ A转换结果 ,模拟信号中的纹波得到了明显地削弱。因此 ,PDM技术更适用于要求失真小的数字系统的 D/ A转换中。
2005年01期 13-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瑞甫,华钢
给出了一种基于网守 GNUGK的 IP PBX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由 GNUGK和调度控制台构成 ,二者的接口采用 Telnet协议。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单位的局域网 ,现已基本运行成功 ,通话效果良好。
2005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邸晓伟,龚晓峰,牛志一
介绍了如何运用远程访问服务技术 ,实现虚拟传真机系统的功能设计。远程访问服务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 ,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的远程接入设备建立起 RAS (远程访问服务 )拨号连接后 ,就搭建了一个类似局域网的广域网 ,在众多条件受限的工程场合中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方便有效地解决远程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远程通讯原理和虚拟传真机原理 ,并以单站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的结构 ,详述了在 Windows NT平台上提供远程访问服务的服务器端计算机的配置方法和过程 ,最后给出了建立 RAS连接和实现虚拟传真机的主要程序代码。
2005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明,马玉祥
由于现代企业业务逐日增多 ,企业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 ,需要更多有序的、经过整合处理的信息以供决策 ;传统的企业 Web站点页面的急剧上升使得网站负荷过重 ,想要进行二次开发就面临极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 ,就需要重建一个可重用 ,易维护的 Web应用程序架构。目前 J2 EE技术日益成熟 ,新的架构技术不断出现 ,这些条件使搭建一个全新的企业 Web应用架构成为现实。
2005年01期 21-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0 ] - 周宁宁,程春玲
介绍了基于 FPGA技术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同时给出了在该实验系统上实现的浮点运算器和微控制器实例。
2005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永明,王兴亮,任啸天,王峥
以传统的 C/ S、B/ S网络化模型为基础 ,将功能强大的 L ab VIEW网络通信技术和运行控制技术相结合 ,灵活地运用 CGI(公共网关接口 )技术和 VI Server技术 ,构建了适用于远程网络实验系统的 C/ S/ B(客户端 /服务器 /浏览器 )网络化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通信电子类基础课程的远程实验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案。
2005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郑怡文,白云晖
介绍了基于 VB的剧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 VB6 .0和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开发而成 ,可以对剧场技术多媒体信息进行高效科学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可移植性和通用性。
2005年01期 29-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开芹,于伟海,王峰
Sun的 Java2 Enterprise Edition(J2 EE)是一种利用 Java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 J2 EE技术的基础就是核心 Java平台或 Java 2平台的标准版 ,J2 EE平台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Web程序设计技术 ,其最终目的是成为能够使企业开发者大幅缩短投放市场时间的体系结构。
2005年0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袁鹏,陈臣,吴岱金
介绍了基于 IEEE80 2 .16 a协议的野战无线宽带局域网的框架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 80 2 .16 a协议物理层和MAC层 ,其次提出了基于 80 2 .16 a协议的野战指挥所局域网的设计方法及配置组织策略。对于野战条件下 ,快速、高效组建我军野战指挥所局域网 ,提供保密、适时、可靠、高速、大容量、多类型的移动无线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5年01期 34-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孔宝根,李曼,屠明亮
针对未来信息战中制网权的争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未来信息战的主要内容 ,指出了制网权是未来信息战获胜的关键环节 ,并对争夺制网权的两大关键要素—网络攻击和网络防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取得未来信息战胜利必须采取攻防结合的方法。
2005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闫莉,王勇
在分析某型飞机 MIL STD 15 5 3B数据总线系统构成的基础上 ,结合其通信协议与其消息传输格式 ,建立了某型飞机总线系统通讯层次结构 ,并运用 FPGA和 DSP技术设计了此型飞机总线系统通讯软件
2005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牛伟红,王俊,王亚军
针对外辐射源雷达实验系统中随机大时宽连续波回波信号的低频域占空比特点 ,对传统脉压算法进行简化处理 ,并采用以多片通用 DSP芯片 ADSP2 10 6 0为核心建立处理机平台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高速相干连续波雷达时域数字脉冲压缩子系统。
2005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丽丽
升空平台雷达信息传输系统是将安装在空中平台上的雷达探测设备的信息下传回地面终端 ,同时将地面对空中雷达的控制命令上传至空中平台上的雷达设备。介绍了升空平台雷达信息传输系统的设计 ,对系统工作原理、雷达原始视频、监控图像的下传和地面对空中平台上雷达设备的控制模块进行了阐述。
2005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翁芸,颜珂斐,郭引川,杨万全
在介绍 L DPC (L ow Density Parity Code)低密度校验码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针对任意离散无记忆信道的传输 ,从两个方面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的 L DPC码是定义在有限域 GF(q)上的非正则 L DPC码 ,较之正则 L DPC码具有更好的性能。采用改进的非正则 L DPC码 ,经过最大似然概率译码 ,能够实现以任意逼近任何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速率的可靠通信。同时 ,讨论了对应于这种码结构的实际的迭代译码方法 ,并简单介绍了这种改进的非正则 L DPC码在OFDM系统、压缩图像传输等方面的应用。
2005年01期 49-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周建荣,余永生,宋磊
介绍 USB接口的特点 ,讨论了 89C5 2单片机无线 USB系统接口设计 ,介绍了将传统的 RS 2 32接口与 PC机通信的无线 /有线收发器改为采用 Philips公司 PDIUSBD12芯片的 USB接口的设计方案 ,用于实现远距离数据的无线传输。
2005年01期 52-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为彬,王光明,康思民,高宏,吴应龙
针对现行石油钻井生产管理体制 ,提出了钻井信息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案和结构。对 TKM 70 7短波电台进行计算机技术改造 ,使之具有数字传输功能 ,对包含生产技术数据、报表和文档等内容的混合数据进行压缩和调制 ,通过电台的无线传输 ,接入到钻井公司企业网。在钻井公司及其下属钻井队的推广应用 ,有效提高钻井技术和现场管理水平
2005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罗文辉,张水英
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自适应调制 ,与窄带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完全不同 ,因而系统数据帧格式也随之改变 ,针对采用时分双工 (TDD)工作方式的时分复分系统 (TDMA) ,利用 CPL 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技术完成数据帧的组帧工作。
2005年01期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兆信
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图形 ,对正交频分复用 (OFDM)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首先从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衰落出发 ,先对 OFDM优点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 ,然后分析了循环前缀对时间弥散信道所带来的 ISI和 ICI的消除。最后 ,对 OFDM的缺点进行了说明。
2005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奎武,张丙杰
匹配滤波器因具有大的时间带宽积而在扩频和 CDMA通信中受到极大重视 ,不仅作为快速捕获和 RAKE分集等传统技术的最佳方案 ,而且在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多速率甚至是软切换等方面也都能发挥其优势 ;对匹配滤波器捕获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其多种 FPGA实现结构。
2005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薛红喜
将无线通信和 GPS定位技术相结合 ,应用于铁路铺架工程中。介绍了无线通信网的结构、功能、频率选择和信令、软件 ,以及在无线网络基础上扩展的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在工程中的应用 ,解决了工程调度、行车调度 ,监视和控制线路上各种运行车辆的安全运行 ,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提高了运行效率。
2005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亚莉,冯景超
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通信 ,对高效率的视频压缩和网络的友好设计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无线网络中基于终端和网络的一些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
2005年0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何宝林,李明刚,刘波
主要描述电力系统中通信管理器的应用 ,介绍 MPC85 0的内部结构 ,显示了 MPC85 0在通信方面的强大实力 ,以及具体的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体系结构。
2005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涂宇峰,姜萍,周育辉
在网络管理中 ,管理的标准化和安全性都是被特别强调的。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是 SNMPv3的一种重要安全模型 ,可以解决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讨论了用 SNMP协议命令管理接入控制器的原理 ,论述了 USM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其应用的设计问题 ,给出了基于 USM的接入控制器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 :管理进程 Manager和接入控制器管理系统信息库的具体内容。
2005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占奇,胡捍英
CCSK码字的同步不同于 DSSS系统的 PN码同步 ,他的实现不适合采用 DSSS系统的序贯检测法 ;“多码字相关平滑匹配”法相对于序贯检测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是 CCSK信号盲检测中实现码字同步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2005年01期 77-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芬,周新耿
详细介绍了 MAC地址与 IP地址的绑定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作为一种访问控制手段的运用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使对电子政务资源的安全管理不仅能针对具体的用户 ,还能针对具体的计算机硬件。
2005年01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正途,高玉良
充分利用现代最新发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 ,基于 DDS芯片 AD985 7的自身资源特点 ,使之与 FPGA芯片 EP2 0 K10 0 E相结合 ,设计开发了一种信号产生系统 ,具有操作简单、可编程、信号指标良好等突出优点。
2005年01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钟艳花,余伟红,余晓敏
利用核磁共振 (NMR)实验技术来实现量子计算 ,是当前各种验证量子算法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如何设计核磁共振 (NMR)脉冲序列来实现各种量子逻辑门 ,如量子控非门、toffoli门等进行了研究。并在量子仿真器 (QCE)上进行实验验证。
2005年0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婷,樊丰
在分析 MPEG 2传输流系统层结构基础上 ,阐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 0 C6 4 12 GDK6 0 0 )的多路复用器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
2005年0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天夫
共路信令特别适应未来通信业务的发展 ,与随路信令相比 ,有许多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公众电话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网、智能网和网络操作管理维护中。结合共路信令消息基本形式及常见消息格式的描述 ,对数字程控交换机之间共路信令 (电话用户部分 )的跟踪结果进行了分析 ,有助于提高维护人员对电信设备的维护能力。
2005年0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晓冰,田立松,毛均杰
随着并行计算的发展 ,MPI作为一种重要的消息传递方式标准 ,被广泛地应用到科学计算中。本文将其与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 ,进行了初步探讨 ,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加速比可达 1.8左右。
2005年01期 94-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瞿锡泉,白振兴,包建平
基于博弈树的构建 ,对传统的博弈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传统算法的三种可行技术 ,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2005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廖俊,裴海龙
L inux是一种支持多种体系结构处理器的操作系统 ,有很强的移植性。描述了将μClinux移植到基于 S3C4 5 10 B处理器目标板上的方法与过程。首先介绍了 S3C4 5 10 B处理器和μClinux,并简单说明了如何搭建移植环境 ,然后着重讨论了在该开发板上 Bootloader的设计实现以及 μClinux内核的移植方法 ,最后对在这种基于 μ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环境下如何开发应用程序做了简单说明。
2005年01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彤,张维强,宋国乡
把小波包变换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由于输出信号的各频率成分能量的变化表征了电路中某些元器件的损坏情况 ,因此 ,利用小波包变换有效地提取故障特征信息 ,提出了“能量故障”的故障诊断方法。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与定位。
2005年01期 103-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班万荣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手机在发送接收信号时性能的好坏 ,一定成度上取决于射频电路天线部分的设计。介绍了 GSM频段手机外置天线的原理和电气特性要求 ,及依据天线工作原理工厂对手机天线的检验方法。
2005年01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丽
介绍了摩托车耐久试验系统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法 ,并阐述了用改进的 PID算法控制摩托车车速的过程。
2005年01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01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士杰,肖梅华
PL C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一项重要技术 ,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和生产的各个环节 ,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伴随着应用领域的深入 ,PL C系统的价格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效地控制系统的费用将极大地促进这项技术的普及。结合应用实践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降低 PL C系统成本的方法 ,提出了一些设计技巧 ,并借助原理接线图和梯形图不同形式作出具体的分析 ,这些技巧在应用 PL C系统的过程中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005年01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黎红
提出家用机器人的一种部分遮挡物体的识别方法。采用基于 MCD距离的相关匹配法作为图像相似度的度量方法 ,将空间移位编码法应用于联合图像编码。这样编码后的二值图像易于光学处理 ,相关曲面更尖锐 ,遮挡物体的识别率更高。
2005年01期 112-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林椹尠,宋国乡,杨维,宋巨龙
多小波是一种新的小波 ,他在理论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他在应用领域所具有的潜力 ,使其受到高度重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 ,他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方法不仅是现存小波变换的一种快速算法 ,而且是构造新的小波变换的一种工具。根据提升方法和多小波变换的特点 ,介绍了一种实现多小波变换的提升方法 ,并把这种提升多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处理 ,结果表明有很好的效果。
2005年01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义德,段磊,韩明秋
小波分析是傅里叶分析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在非平稳信号处理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数据压缩是伴随小波分析产生最早的应用领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指纹图像压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此 ,简要的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指纹图像压缩评价准则并给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方法。
2005年01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01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