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泽生
单片机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温度是一个系统常需要测量、控制和保持的量,而温度是一个模拟量,不能直接与单片机交换信息,采用适当的技术将模拟的温度量转化为数字量在原理上虽不困难,但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还会遇到其他方面的问题。用MCS 5 1单片机多余的I/ O口P1(P1.0 ,P1.1,P1.2 )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可以使电路简单、接口少,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单片机,易于实现,应用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系统中。
2005年10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莉莉2005年10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祝永坚,陈钱
介绍了某红外探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针对该系统处理数据大、通信要求高的特点,专门设计一个通信模块,负责统一管理和协调对内和对外的数据通信。对外采用4 85接口,采用多串口扩展芯片SP2 338DP扩展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多方通信。内部DSP与单片机通信采用双口RAM模式,完全解放了DSP,使之专注于实时计算。给出了80 C196 ,TMS32 0 C31与双口RAM IDT714 0之间的接口电路以及与多串口扩展芯片SP2 338DP的接口电路和实现方案。实验证明,该方案完全可行,处理速度明显提升。
2005年1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富敏2005年10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长艳,张礁,唐贵基,童大鹏
随着光电跟踪探测技术的发展,光电经纬仪采用的传统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现场总线作为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开放的多站串行通信总线,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热点。针对目前国际上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共存的现象,对几种重要的总线标准做了介绍和对比,重点分析了控制器局域网(CAN)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光电经纬仪内部通信系统实现方案。
2005年10期 7-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素霞,李智奇,张雪萍,宣宗强,周渭
在对两个周期性信号之间相位差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新概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常用的频率稳定度的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稳定度的判定方法——基于李沙育图形的频率稳定度的快速检验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各种原子频标和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的测量与判定。
2005年10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康建荣,吕红丽
介绍了一种具有SPI总线的高速低功耗的FRAM铁电存储器FM2 5 CL 6 4 ,对该器件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做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TI公司DSP芯片TMS32 0 VC3315 0的串行外设接口,给出了铁电存储器FM2 5 CL 6 4与TMS32 0 VC3315 0的硬件连接电路和应用程序实例,实际应用中证明了通过文中设计的电路及程序可有效地实现高速DSP与串行存储器的无缝连接,充分利用DSP资源。
2005年10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伟,陈伯孝
ADSP Tiger SHARC系列是AD公司最新推出的高性能定/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本文结合ST公司的FL ASH存储器SST39VF0 4 0 ,介绍Tiger SHARC TS10 1对FL ASH存储器的操作方法,设计了TS10 1与FL ASH存储器之间的接口电路和有关软件编程。他可以在ADI公司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DSP下,通过JTAG接口实现对FL ASH存储器的读写访问;或者实现在TS10 1执行程序过程中对FL ASH存储器进行直接访问。
2005年10期 15-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杏珍,孙健
主要介绍了IC卡芯片AT4 5 DB0 4 1的特点、引脚功能、芯片的读写操作,并给出了相应的汇编子程序和时序图。文中还介绍了AT4 5 DB0 4 1与AT89C5 1芯片的通讯,利用单片机的普通I / O口模拟实现SPI总线的功能,对IC卡进行读写操作。
2005年10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吕增江,陈建铎,宋彩利
简要介绍了L on Work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着重探讨了L on Works测控网络前端智能节点的软硬件实现方法,设计开发出一个能够对热电偶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报警的智能节点。
2005年10期 20-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艳
随着全球电信运营市场的逐步开放,新的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虽然通信领域的三大主导网络因特网、移动通信网、固定电话网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代网络(NGN)由此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对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关键技术演进趋势做一些探讨。
2005年10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杰,苏凯雄
针对PC平台DVB码流接收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在Windows 2 0 0 0操作系统下,采用Windows DDK 2 0 0 0编写符合WDM模式的PCI接收卡驱动程序,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WDM模式,驱动程序内核对象以及驱动程序的各个例程的编写。本文对Windows2 0 0 0下各类驱动程序的开发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005年10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萍,赵刚
由于被广泛接受,事实上USB已成为外设与PC机及膝上型电脑连接的公认标准。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日益普及,他们在没有PC机时,彼此之间也能直接通信的需求就随之产生了。OTG解决了这个问题。USB OTG是USB2 .0规范的补充协议,USB OTG的核心特征是一个USB设备在和其他USB设备连接时既可作为主机,也可作为外设。他使USB设备可以在没有PC机的参与下实现彼此间的数据传输。他的提出解决了USB设备之间点到点的通信。本文讨论OTG的主要特性,包括连接器、电缆、双角色设备、主机协商协议HNP、事务请求协议SRP等。
2005年10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霍晶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微机调度模拟屏控制系统。由于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成本低廉、通信速率高、通用性好、可连接节点多、扩展性强等特点,使得该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强大的优势。同时该系统也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优点,如断电之后上电,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及事故报警功能。降低了事故造成的影响,并能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实际运用价值。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以及储存其重要信息的93L C4 6的编程方法,并指出了容易出错的地方。
2005年10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新娜,赵志宏,雷宇,郑丽娟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随着地理信息应用的广泛深入,大批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建立;随着空间数据获取能力的飞速发展,分布式存储管理的空间数据库将成为网络GIS的主要数据源。异构数据库、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问题亟待解决。在分析总结了异源GIS系统互访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中间件的思想,着眼于元数据和数据字典,提出了一种中间件互访模式。构建了中间件集成模式,并应用在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中。
2005年10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贞
MPL S是一种较好的IP over ATM解决方案,MPL S和ATM技术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在流量管理和Qo S方面的作用。标记分发协议是实现MPL S的核心信令协议。本文对在ATM交换机上实现标记分发协议进行了探讨。
2005年10期 37-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福贵,王家礼,刘彩宏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的主要接口。L inux是一个源代码开放且免费的操作系统。分析了L inux系统调用的实现过程,给出了系统调用的结构。对涉及的4个系统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描述。由于L inux在系统调用过程中通过寄存器来传递参数,参数传递的数量不能多于6个,不能适应多数据的传递。在对L inux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多参数传递的方法,分析了实现多参数传递涉及的内核函数。最后,通过增加一个新的系统调用函数,实现多参数传递,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拓宽了L inux的使用范围。
2005年10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俊萍
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SCADA系统的应用,指出传统封闭的SCADA系统存在着扩展开发效率低下、开发费用昂贵等弊端。然后对OPC (过程控制中的OL E)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讨论。因此提出采用OPC技术,在VB环境下利用相关的软件开发包和动态链接库实现SCADA系统的扩展,并给出了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论述了OPC服务器端和OPC客户端的软件设计流程。采用的方法简单有效,可有效缩短SCADA系统扩展的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
2005年10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康,王牣,郭荣佐
应用Samsung公司的S3C4 4 B0 X嵌入式芯片构建硬件平台,内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UC/OS -II,设计输液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灭菌智能控制仪。按照输液药品的灭菌工艺流程要求和控制特点,介绍和论述控制仪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重点介绍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UC/OS II移植到S3C4 4 B0 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开发。
2005年10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媛
将介绍一种基于AMBE- 10 0 0的高质量语音系统,该系统使用了DVSI公司开发的AMBE语音芯片,可以在低速率下保持声音自然、语音清晰,并且在选择语音速率和误码率中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此外还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等优点。因此,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诸如安全通信、话音多路传输、卫星通讯、多媒体应用、蜂窝电话等多种语音处理的场合。
2005年10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尹中华,武雅丽
主要比较了DL L在MFC中和在Windows 32中使用资源之间的差异,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 32 DL L中使用资源和在MFC DL L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讲述了按照MFC库的2种链接方法的DL L——静态链接到MFC的DL L和动态链接到MFC的DL L,指出了不同状态时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并以对话框资源为例来阐释。
2005年10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辽,张克平,覃征
客户流失是各大运营商面临的一个挑战,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减少客户流失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挖掘技术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客户流失前及时给营销人员预警,使营销人员可以及时的挽留客户,从而降低客户流失率。本文通过对客户流失的业务需求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介绍,提出了一种客户流失预测分析的解决方案。
2005年10期 52-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胡晓明
介绍了DL L技术在Windows编程中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并结合程序代码介绍了DL L程序直接内存访问和端口I/O读写的具体实现过程。
2005年10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国俊,贠卫国
讨论了中文文本聚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向量空间模型,详细阐述了潜在语义索引理论以及采用该模型进行中文文本聚类的主要步骤,最后采用两种模型进行了实验对比,实验表明采用潜在语义索引模型可以取得更好的聚类效果。
2005年10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丹,吴瑛
跳频信号分析一直是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用时频分布来分析跳频信号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时频分析有多种方法,其中小波变换时频分布对信号中夹杂的噪声非常敏感,维格纳威利分布虽然具有很好的时频聚集性,但分析多分量信号时存在严重的交叉干扰项。经典的STFT(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是一种很好的时频工具,本文对多种窗函数以及同一窗函数不同参数的STFT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及其相关参数,会使STFT在跳频信号分析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5年10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薄海涛,白振兴
介绍了基于故障树模型的故障诊断技术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和神经网络的集成故障诊断思想。在此基础上,以交流发电机旋转整流器二极管开路故障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故障树和神经网络集成故障诊断技术对此故障的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解决此类问题是有效的。
2005年10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方拥军,徐志强,谢显中
在TD- SCDMA系统中由于上下行不对称业务的需求,使得不同小区的上下行切换点不同,出现交叉时隙,因此会产生严重的小区间干扰,需要使用动态信道分配算法以解决小区间的上下行时隙分配,小区内各种用户对时隙的选择等,使小区间干扰最小、系统容量最大,同时用户Qo S最好。先介绍了TD -SCDMA系统中的资源和干扰情况,再重点介绍动态时隙分配全过程,分析了各部分所要完成的功能,并给出了慢速动态时隙分配的2种方案、快速动态时隙分配的4个过程以及各个过程的方案。
2005年10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早红
针对电力系统中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实例计算,提出应对三相负荷进行监视和及时调整,尽可能做到均衡运行,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005年10期 68-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红林,朱义胜
将零逼近和最小均方估计算法运用于盲匹配滤波接收机(MFR)中,并对这两种算法所得到的比特误码率(BER)作了仿真比较。在噪声存在时,使用常系数算法(CMA)对信道进行估计的效果变差;为此,改用了最大似然序列估计算法(ML SE)并对匹配滤波器(MF系数进行了修正,同时使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L SE方法在低信噪比时使接收机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005年10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峰,刘峥
论述了一种通用雷达信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模拟器中计算机与外设通过EPP并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介绍一种以存储器芯片为核心的雷达信号模拟器,并探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在该模拟器中的应用。模拟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模拟生成雷达接收机末端的视频信号输出。该仪器可用于调试和测试雷达信号处理机,通过计算机输入不同的数据,以达到不同的测试要求。该仪器使用灵活、适应性强、成本低、可根据需要改动或扩展其功能。
2005年10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芬,严迪群,彭宗举
DTMF (双音多频)信号是音频电话中的拨号信号,广泛应用于新一代电话机。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DTMF信号产生与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开发过程,该系统主要是在2台以TI的TMS32 0 L F2 4 0 7A为核心芯片的DSP教学实验箱上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箱1上的小键盘击键信息总能准确无误地通过实验箱2上的L CD显示出来,整个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的开发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DTMF信号的实质以及用DSP产生与检测DTMF信号的软硬件开发过程。
2005年10期 76-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冬,尹成群,何玉钧
介绍了一种由AT89S5 1单片机和DS12 887时钟芯片构成的新型打铃器。对打铃器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和部分软件的编程流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打铃器以DS12 887为基准时间,走时精确,万年历时间显示,可存储5 6条作息时间,掉电数据不丢失。在软件的编程中,调用AT89S5 1芯片自带的看门狗(WDT) ,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经在多所学校测试,均实现了定时、存储和控制功能,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商业价值。
2005年10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声贤,马金仓
模块化设计技术是市场需求多样化和激烈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一种高效的设计方法。本文结合模块化设计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模块化技术对缩短天线馈源研发周期、提高馈源产品整机工作的可靠性、降低研发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天线馈源系统模块的划分方法并以馈源核心部件跟踪器为例简要介绍了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2005年10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延红,王家礼,方葛丰
由于存储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应用又十分广泛,所以一直是国内外测试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在研究经典的存储器故障诊断算法的基础上,吸取经典算法的思想,并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址移位的存储器故障诊断方法。他克服了以往算法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大、诊断耗时长的缺点,简单易行。实践证明,他的故障覆盖率完全满足要求。
2005年10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华
根据雷达工作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和性质,对雷达的几种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出了雷达测角误差模型。主要讨论了车载移动式雷达的几种角度标校方法,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介绍了常规标校、星体标校、借助电子设备自动定北、太阳跟踪标校等方法,并对各种标校误差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针对车载雷达机动性强、系统要求快速恢复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与天线控制单元相结合的自动标校方法。
2005年10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喜芳,石江宏,卢贵主,陈辉煌
在很多通信情况下会产生回音,他会严重影响语音的清晰度,一旦回音比较严重时会使得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因此需要消除回音。本文要解决的是:当使用无线桌面机通信且按下免提键时,声音会在室内反射然后经过话筒返回而产生回音。现在大部分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来消除回声,多采用L MS算法,由于BL MS算法与L MS算法的效果相同,但BL MS算法的运算量远小于L MS算法,本文采用BL MS算法在DSK6 711板上进行了这种回音抵消的仿真。
2005年10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晓松
在模拟电路的多频参数识别方法中,一般都存在诊断方程的解对测试频率敏感的问题。针对文献[1]中的多频参数识别方法,提出了2种克服诊断方程对测试频率敏感的技术。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电路仿真验证。
2005年10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本科,肖苏,谢莉莎
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有耗电感蔡氏电路,对有耗电感蔡氏电路中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测量,并用示波器观察了电感有效电阻对混沌现象影响情况。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建立了有耗电感蔡氏电路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发现电感阻耗能改变混沌的不同状态,从而得出电感的阻耗不能忽略的结论。
2005年10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雪萍,李智奇,孙素霞,付银娟,周渭
在国内阿仑方差(Allan Variance)通常用来表征原子频标的频率稳定度。在国外,通常运用哈达玛方差(Adamard Variance)测量铷原子频标长期频率稳定度。简要介绍了哈达玛方差在铷原子频标日频率稳定度测试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2005年10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小玲,王学忠,高国,徐萍萍,于海鹰,阮颖
介绍一种已成功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评估系统的负载浮置的集成运放反馈型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这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控恒流源实现了对输出电流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可达毫安级。该恒流源采用大功率达林顿管作调整管,输出电流可调整范围较大,可为各种半导体激光器提供稳定、连续、可调的电流,并具有过流保护及报警、延时软启动等功能。
2005年10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鹏,王斌,吴瑛
介绍了一整套Simulink模型,利用其可以对任何Σ- Δ调制器的性能进行详尽的仿真。给出的模型中考虑了大量Σ- Δ调制器的非理想因素,例如采样时钟抖动、k T/ C噪声和运算放大器参数(噪声、有限增益、有限带宽、转换速率和饱和电压)等。针对每个模型给出了详尽描述和所有实现细节。文中所有仿真的对象为一典型的二阶SCΣ- Δ调制器结构。最后的仿真结果论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2005年10期 105-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峰,王家礼,方葛丰
针对微处理器系统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功能测试方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硬件组成和测试生成。该方法以结构故障模型为基础,将数字电路故障分为3大类6种故障,分别为固定型故障、开路型故障和短路型故障3种,其中固定型故障又可分为固定0和固定1两种,开路故障分为开路为0、开路为1以及开路为Z三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一块以MC6 80 0为微处理器的电路板进行了测试程序开发。实验结果表明,故障覆盖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005年10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华珠,陈雪芳,黄海云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技术对DRAM进行读写和刷新操作的方法,根据现场可编程器件设计的特点,结合DRAM读写和刷新时序的要求,提出了同步化操作DRAM的思想,给出了具体同步化操作DRAM的实现方法,针对现场可编程器件设计中经常有多模块同时存取DRAM芯片的需求,提出了对DRAM芯片进行分时存取的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实现机制,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给出了分时存取方法的关键时序,避开了复杂的DRAM控制器,节省了设计资源,简单方便地解决了DRAM操作的仲裁问题。
2005年10期 111-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亚威,吴海波
加法器是算术运算的基本单元,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实现其耗用的资源和运算的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研究了基于FPGA的常用加法器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对各自性能加以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流水线结构设计了一个8位的加法器。并在Xilinx公司的ISE 5 .2 i软件环境下,采用VHDL和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了设计实现并使用Modelsim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流水线加法器的速度高于其他结构实现的加法器。
2005年10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0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德贵,李便莉
Verilog HDL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他不仅可以在门级和寄存器传输级描述硬件,也可以在算法级对硬件加以描述,因此将采用Verilog HDL语言描述的设计转变成逻辑门构成的电路绝非简单的处理过程。状态机是数字系统的控制单元,包括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语言描述较为抽象,如果句柄编写不规范,综合工具就很难把抽象思维变为门级电路。由于Verilog HDL 语言本身的特点,许多面向仿真的语句虽然符合语法规则却不能综合,这在设计中必须避免。本文介绍了Verilog HDL语言的综合实质,研究了编写可综合的状态机的方法、步骤以及综合原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年10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宣丽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由于其内部构成,容易引起竞争冒险现象,从而使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大受影响,电路也容易产生误动作,以致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冒险现象的产生,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消除竞争冒险现象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改变设计,破坏毛刺产生的条件来减少毛刺的发生。他能够使FPGA设计中毛刺的出现几率减到最小,大大减少了逻辑错误,加强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有效地抑制了干扰,使设计也更加优化、合理。
2005年10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