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有远;宗文军;
物流是连接生产制造和消费领域的桥梁与纽带,是维系生产制造和流通过程正常进行的基础。基于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物流信息结构以及物流信息集成框架。
2006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正>要想学习好就请订阅《少年文摘报》1.本报为何对中小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本报作为全国惟一一份以指导学生学习和传授百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类精品文摘报纸,从全国四千多种教辅类报刊和辅导资料中汲取精华,经过编辑精心锤炼,稿件可谓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不仅重难点突出,同步性强,而且释疑解惑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读者赞誉本报:各门功课都辅导,不是家教胜家教,学习成绩步步高,中考高考传捷报。2.本报为何分年级出版,为何出试题版和写作欣赏版?
2006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建雄;
利用Visual C#.NET和SuperMap Objects等可视化软件,实现了植物园环境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采集、存储、显示、查询、操作、分析和建模。以植物园为例,给出了基于组件式GIS的植物园管理系统的查询界面,创建了专题图进行专项统计分析。
2006年02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维芳;白振兴;
为了解决复杂问题出现了分布式人工智能,多个智能体的协作正好符合分布式人工智能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多智能体系统。多智能体系统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足球机器人系统是典型的多智能体系统,为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标准的实验平台。在介绍智能体的基本定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RoboCup比赛中的智能体的体系结构。
2006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吕蓉;欧阳荣;
计算机改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会计核算过程实现了无纸化。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用“数据库”替代了“账”,对数据库的处理及运算即可直接得到财务报表并能自我检验,实现了对传统会计方法及数据处理流程的革命;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内部控制的过程、会计方法的选择,信息输出的形式更加科学化、简单化、多样化。
2006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梓倩;陈贻焕;李廷军;姜忠山;李政;
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性,指出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不依赖于精确数学模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他在对高难度、不确定、非线性对象实现自动控制时的优势。然后又对人工神经网络在系统辨识、系统控制以及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等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2006年02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胡月华;2006年0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红;俞扬信;
ActiveX是Microsoft引进的数据访问方法,是建立在OLE DB基础上的基于对象的高层数据接口,能够访问任何类型的数据。主要介绍虚拟仪器面板设计方面的优势,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及其特点,ADO数据控件及其主要属性、事件,ActiveX控件的特点、设计步骤、LabVIEW编程环境中ActiveX控件的应用。
2006年0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晶;丁明;朱六璋;
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电力市场为背景,采用决策树技术,建立了提前日的电力市场清算电价预测模型。详细介绍了决策树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电价预测中的实现方法,考虑了非电价因素对电价预测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和直观性。
2006年02期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立云;
Qtopia平台是现行的众多手机开发平台中非常有特点的一种,他以良好的扩展性,大量优秀的功能实现函数吸引了众多手机开发工程师的注意。而在智能手机的开发过程中,输入法模块的设计和更改是必须自行实现的,通过对Qtopia平台中一些通信机制的简要介绍,以及对输入法模块实现的介绍,对熟悉Qtopia平台的开发流程以及在嵌入式环境下做输入法模块开发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2006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静;范文兵;甄姬娜;
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隐式马尔科夫模型树(HMT)方法,用于去除图像信号中的白噪声。该方法利用了小波变换域系数间的相关性和自相似信息,并在Lenna图像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程度污染的高斯白噪声图像的去噪效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HMT方法有更好的去噪效果,所建立的HMT模型更能体现图像的特征。
2006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选德;宋国乡;
给出一种将小波阈值和偏微分方程相结合的去噪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在小波域上用改进的Perona Malik模型进行各向异性扩散,保留或较小程度的伸缩幅值大的系数,平滑幅值小的系数,较好地保留自然图像在小波域上的非线性相关性的同时实现小波系数伸缩,然后进行小波重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好的主观质量,且运算量比Perona Malik方法要小。
2006年02期 24-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娟;王蜀娟;宋国乡;
太阳射电爆发纤维精细结构是太阳射电爆发活动中一类重要的观测现象,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对纤维精细结构动态频谱图进行处理,分离频谱图中的纤维结构。首先对原始频谱图实行多层小波变换,由低频分量重构原始图像,就可得到爆发的背景信息,令原始频谱图减去背景并经过阈值处理后,便可将原始频谱图中的纤维结构很好地分离出来。
2006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东;黄山;
一致性测度是评价边缘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测度的方法分割矾花图像。此方法根据矾花图像低对比度的特点,运用一致性测度变换灰度,然后基于直方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和鲁棒性,且对其他低对比度的图像分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06年0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红亮;张国忠;周晟;
简要分析了当前语声IC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UART架构的语声IC开发系统方案。对UART(通用异步接受发送)器件TL16C550BN,语声IC———ISD4004等器件的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对如何通过TL16C550BN实现PC机与DSP之间的通信、SPI接口以及DSP与语声IC之间的接口电路均做了详细介绍。还对系统上、下位机软件的实现做了具体分析。利用本文介绍的语声IC开发系统对语声IC进行开发将更为便捷、灵活,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2006年02期 31-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大鹏;王礼平;
中值滤波是一种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较好保护图像边缘细节的非线性滤波技术。介绍了中值滤波及其改进算法、分析了中值滤波的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统计和奇异点检测的中值滤波器的改进算法。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在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图像细节,较标准中值滤波器和维纳滤波器具有更优良的滤波性能。
2006年0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胡建军;桂延宁;
针对弹载视频图像在战场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在进行弹载图像信源压缩编码时对图像分辨率及帧频的特殊处理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逆变换的理论后,给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弹载视频图像的分辨率及帧频动态控制的数学模型。结合小波视频编解码专用芯片ADV611/ADV612对在进行弹载视频图像压缩编解码系统的设计时如何实现图像分辨率及帧频的控制给出了参考建议。
2006年02期 37-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红卫;张焕春;孙以雷;
为克服四叉树分形编码中纹理信息丰富的图像块较难找到满足要求相似块的不足,在四叉树分形图像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BTC方法结合的混合分形编码方法。讨论了四叉树分形编码与BTC方法,综合了2种方法的优点,对四叉树分形编码中块尺寸为4×4且找不到满足要求相似块的图像块,采用BTC方法,并用标准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给出了四叉树编码方法与本文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改善重构图像的MSE或PSNR指标。
2006年0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维强;徐晨;宋国乡;
在介绍Hilbert Huang变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HT变换的语音去噪算法。首先对带噪语音信号做EMD分解,得到各阶IMF分量,然后对高频的IMF分量用小波域去噪中的阈值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把经过阈值处理的高频IMF分量和低频的IMF进行叠加,得到重构后的信号,即去噪信号。仿真实验表明基于Hilbert Huang变换的去噪结果优于小波软、硬阈值法的去噪结果,显示了Hilbert Huang变换在处理非平稳信号中的优越性。
2006年02期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姚端阳;刘作良;艾宝利;
移动自组网备受关注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尤其是能量、带宽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最佳路由协议来减少能量消耗、缩短路由、限制泛播,介绍了2种自适应的、无链接的路由协议及其子系统。当采用定向天线时,该协议能减少在分组传送过程中涉及的节点数量,因此减少了能量消耗,充分利用带宽。
2006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浩;白振兴;
人工神经网络以其具有信息的分布存储、并行处理以及自学习能力等优点,已经在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系统建模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他的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馈网络,即BP网络在非线性建模、函数逼近和模式识别中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BP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中有关BP网络的工具函数,并给出了部分重要工具函数的实际应用。
2006年02期 49-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李锦伟;
随着路网的形成,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的安全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当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状况及面临的安全问题,结合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构建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安全模型,提出了联网收费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
2006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一锋;蔡嵩;
在深入研究MIL STD 1553B军用数据总线协议及其接口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MIL STD 1553B总线通用接口,该接口自带微处理器与可编程本地总线接口,通过编程能选择不同1553B终端模式能适合多种本地总线。测试结果表明,该通用接口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2006年02期 5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崔政;
通过对传统网管系统缺陷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对象构架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网管系统的不足,并能够实现网络节点大量信息的分析、计算等管理功能,结合此网管系统的研究,讨论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对象架构的网络故障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2006年0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欣;
无线网络已经成为布置局域网络的普遍选择,但在IEEE 802.11基础架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下,使用同一频道的相邻无线基地台可能会发生讯号相互干扰的情形。针对无线局域网讯号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能根据无线基地台的使用情况来动态调整工作频道,从而有效提升网络的整体效能的2个中央控制算法,并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流程,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能有效提升整体网络的效能。
2006年02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标志,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网络安全的隐患和面临的威胁,并根据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建设经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2006年02期 65-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亮;梁满贵;张宗轶;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业务的兴起,QoS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策略控制则是QoS技术发展的方向所在。首先介绍了QoS策略控制的基本思想,然后对策略控制系统进行了概述,接下来介绍了Windows 2000下的QoS策略控制系统架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实现方案,并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借助Windows 2000系统下的QoS组件,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QoS策略控制。
2006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民仓;冯立杰;袁俊飞;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给出了利用PC机、AT89C51单片机、SJA100 CAN控制器、82C250 CAN收发器、MAX232等实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该系统具有灵活方便、可靠性好、通信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出错检测等特点,是自动化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2006年02期 71-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方明;裴昌幸;陈南;易运晖;
对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的概念、特点做简单介绍,描述MPEG4的由来与特点,列举已推出的PMP方案,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基于Au1200的PMP设计方案与硬件架构,然后重点分析了主处理器Au1200的内部结构及特点,描述系统存储、声卡、显示、接口和键盘配置,以及为降低功耗在系统供电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对方案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代PMP产品和市场发展。
2006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邓成;张亚妮;白璘;孙肖子;
设计和验证超高密度FPGA的方法是采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和总线分析仪,通过测试头和连接器把信号送到仪器上。随着FPGA设计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测试方法受到局限。在FPGA内部嵌入逻辑分析核,构成一种嵌入式逻辑分析仪,对FPGA器件内部所有的信号和节点进行测试,这一方法同样可以达到FPGA开发中硬件调试的要求,并且具有无干扰、便于升级和使用方便等优点。SignalTapⅡ正是这样一种嵌入式逻辑分析仪,本文详细介绍了其在调试FPGA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006年02期 76-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戴君伟;王博亮;
脉搏血氧仪能够无创、快速、实时地测量血氧饱和度,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脉搏血氧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案,采用集成光敏部件和放大器的光敏芯片代替传统的分立光敏器件实现对脉搏的测量。芯片的集成化能够有效减小器件间匹配引起的干扰,提高脉搏测量精度。在实验测试过程中,采用该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对人体的脉搏进行实时测量,对脉搏信号测量可能引起的噪声来源做了分析,并做相应的抗干扰处理,得到比较理想的脉搏波形,为脉搏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数据。
2006年02期 78-8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0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恒;张晓朋;肖杰;
为了给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一个可靠的车流量传感器,研究了基于电涡流现象的车流量检测板,给出了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车流量检测板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框图,指出了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检测板在郑州等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板能够稳定可靠运行,检测精度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06年02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蓓林;俞利明;
给出了在普通数据采集基础上的故障记录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ARM微处理器实现了模拟信号较完整的故障波形记录和开关信号的事件顺序记录(SOE)。对LPC2106ARM系列处理器、ADS7871模/数转换器以及数据通信接口等内容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软件处理方式、系统通信。该设计方案电路简单,特别适用于电力系统。
2006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海宏;
近年来再生能源技术广受重视,而太阳能发电由于有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辅助,使之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再生能源之一。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伏安特性,提供了一套小功率简易太阳能控制器的电路。该电路将太阳能电池阵列与蓄电池直接耦合,采用低功耗的单片机P87LPC767作为控制回路的核心,实时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通过脉宽调制控制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充电电压,并通过功率管控制蓄电池与负载的通断,实现对蓄电池的放电保护。
2006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斌斌;朱义胜;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CDBA)作为一种新的有源器件,近年来在应用上普遍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一般用来实现滤波电路及震荡电路方面,通过对CDBA原理的分析,研究了用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来实现模拟电路中常用的如受控源、负阻抗变换器、回转器等有源网络器件,因为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不仅具有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Ⅱ)和电流反馈放大器(CFA)的优点,而且由于CDBA是四端口有源元件,在实现上比用电流传输器更加方便,同时给出了相应实现的二端口参数方程和电路结构,这些电路结构在电子设计中应用广泛。
2006年02期 91-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鑫;曾光;廖荣辉;
设计了一种DS18B20智能温度控制器,该智能温度控制器以ATMEL公司AT89C52为控制器操作,结构简单、测温准确。介绍了DS18B20的特性和使用注意问题,给出了该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原理设计总图和关键的程序代码。温度控制器在电脑机箱测温控制中的应用验证了设计效果,表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6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谭云福;陈雅静;
以CH372A(USB接口)和LH5P8512(伪静态RAM)芯片为例,介绍基于AT89C51微处理器的便携式测量仪大容量RAM及USB接口的设计方案。对RAM存储器和USB接口电路的组成和管理做了详细说明,并对CH372A的命令字和通信模式做了介绍,针对数据上传和下传通信程序以及API函数做了系统地论述。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硬件成本低、软件编写简便,有通用性。
2006年02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必安;何怡刚;彭浴辉;赵文山;
瞬时缩展电路又称对数域电路,是近些年来国际学术界用来发展低电压低功率模拟VLSI的一个重要关键技术。其有效地解决了低电压电源、噪声和高频性能的矛盾,使电路在最小电源电压下获得适当的动态范围和低功率。他是实现小波变换芯片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微分电路,采用瞬时缩展电路技术实现。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一种小波函数,为小波实时信号处理的VLSI综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6年02期 100-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小利;吴季;
目前,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以电子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为基础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已广泛用于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之中。Multisim和PSpice是两个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电路仿真软件,通过他们在元器件、绘制原理图、仿真功能、对仿真分析结果处理方面的比较,使设计人员合理使用他们对电路进行仿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6年02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汪小会;
通过分析数字集成芯片多输出中电源电压瞬间下降的原因,对常规驱动电路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单输出电路的峰值电流降为原来的2/3,再通过优化版图的电源布线,能有效防止电源电压下降,使芯片正常稳定地工作。
2006年02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丽娜;陈星弼;
功率器件的过流保护是提高灵巧功率集成电路可靠性的关键,采用不同的电流检测方法会有不同的误差。通过对功率MOSFET的电流检测技术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电流感知方法,重点阐述了应用在灵巧功率集成电路中感知高压功率器件电流的SenseFET结构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影响电流检测准确度的误差源。可以为设计高性能的电流检测过程提供参考。
2006年02期 108-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科;田立松;
针对矩形波导滤波器设计中遇到的探针匹配问题,需要得到探针位于波导宽边任意位置时的输入阻抗。文中利用矩量法和格林函数分析了探针位于波导宽边任意位置时的输入阻抗,并结合三腔体法得到对应两端口散射矩阵,与文献中Ji-Fuh Liang的实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进而可以根据滤波器设计所需要的参数决定探针激励位置。
2006年02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凌;陈永泰;
在讨论了基带传输系统中码型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AMI码和HDB3码的编译码原理,给出了基于CD22103的AMI/HDB3编译码电路实现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既可满足教学实验的现象观察,也可满足实际的通信系统传输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06年02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翁武林;彭侠夫;孙文磊;
介绍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的全数字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本系统以TI公司生产的专用于数字电机控制的DSP芯片TMS320LF2407,采用DC DC变换器提升电池的电压,用IR2132驱动IPM功率开关,实现了全数字PWM控制,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降低成本,增强系统性能,同时能够胜任各种操作要求。
2006年02期 116-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文祥;罗正全;
简要介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上位机与下位机接口通信卡的设计,对CH365的外围电路设计、PCI电器性能、PCB电器特性、CH365的电器性能等做了透彻的介绍,并对CH365的硬件中断功能、应用软件设计做了简要叙述,该设计在我所开发的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中运行稳定可靠,采用CH365也可用于视频图象采集卡、I/O控制卡等高速实时数据通信的应用系统中。
2006年02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显文;雷金红;贾志军;李小民;
叙述了某型号单元测试设备的维修现状、提出了采用计算机检测技术实现单元测试设备单板的自动检测方法;并研究了检测接口设计、保护电路设计、容错性设计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测试仪,并给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思路;经过使用证明,该检测系统操作简单、测试灵活、便于携带,有很高的军事效益。
2006年02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祝常红;彭坚;涂用军;
利用MCGS组态软件和数据采集卡以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硬件。构成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可视化教学系统,充分展开系统电子电路实物硬件,组成实时监控与仿真系统,展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原理,实现对汽车各个电子控制系统的动态测试与仿真,实时故障检测、模拟,具有直观、方便、节省开支的优点,在汽车教学中收到较好效果。
2006年02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聂涛;许世宏;
UAR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短距离、低速、低成本通信的串行传输接口。由于常用UART芯片比较复杂且移植性差,提出一种采用可编程器件FPGA实现UART的方法,实现了对UART的模块化设计。首先简要介绍UART的基本特点,然后依据其系统组成设计顶层模块,再采用有限状态机设计接收器模块和发送器模块,所有功能的实现全部采用VHDL进行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对所有模块仿真实现。最后将UART的核心功能集成到FPGA上,使整体设计紧凑,小巧,实现的UART功能稳定、可靠。
2006年02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2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芳;
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着地域分散、多种管理系统并存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3层结构的分布式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他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及其关键技术。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高校对分布式数据管理的要求,并且架构简捷、投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与学校内部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集成应用。
2006年02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2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大斌;谭薇;程荣贵;
分析了采样法测量交流电有效值的测量误差,指出了同步采样难以严格实现的原因。以正弦交流电为例导出了测量误差与相对频偏及采样初始时刻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可显著提高交流电有效值测量精度的改进方法。理论分析及对典型信号的数值计算均表明:传统算法的测量误差与相对频偏成正比,当频率漂移时测量误差明显增大;改进算法的测量误差与相对频偏无关,即使信号频率变化仍可保证有效值的测量精度。另外,改进算法还具有计算简单、实时性好等特点。
2006年02期 134-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凌建;邱宗明;李林;刘介良;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滚珠丝杠螺旋线误差检测系统的不足,对传统测量仪器进行了改造,以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长度测量基准、圆光栅作为角度基准,设计以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电路的计算机测量系统方案,并进行样机实验研究和试运行,运行结果证明该套测量系统能够实现两级以上丝杠螺旋线误差的动态测量,测量效率高。
2006年02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新亮;樊延虎;宋永东;
论述双积分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据此设计一种A/D转换电路,用实验的手段观测V T转换波形、展示双积分转换电路关键点的工作时序,用LED显示方式下的实验数据和标准数据对比,检验电路工作的正确性,并以电路中可变元件的调节来调整时间常数和钟源频率准确度校准量化常数,增强电路应用的灵活性。最后,指出该电路进一步的使用价值及其存在的优缺点。
2006年02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威;方穗明;
与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时钟电路相比,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时钟电路有其自身的特点。FPGA一般提供专用时钟资源搭建时钟电路,相应的综合工具也能够自动使用这些资源,但是针对门控时钟和时钟分频电路,如果直接使用综合工具自动处理的结果,会造成较大的时钟偏差。通过合理使用DCM(数字时钟管理单元)和BUFG-MUX(全局时钟选择缓冲器)等FPGA的特殊资源,手动搭建时钟电路,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时钟偏差对电路时序的影响。
2006年02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正>《现代电子技术》是由国家信息产业系统主管,中国电子学会、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重点支持,陕西电子杂志社主办的电子技术类期刊。主要刊载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学术报告、科研成果和综合评述等优秀学术性论文,涉及工控技术、电子器件、军事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网络与通信工程、仿真与测试技术、传感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本刊为半月刊,大16开本,内文16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61-1224/T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373X;国内邮发代号52-126,国际发行代号M3262。欢迎广大一线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2006年02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