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信道下多进制LDPC码的性能研究

    陈俊斌;王琳;徐位凯;

    给出一种新的Q LDPC码(多进制LDPC码)译码简化算法,比较了在突发噪声信道以及衰落信道下,高码率(码率不低于8/9),短帧(帧长小于5 000 b)情况下Q LDPC码与RS码的纠错性能,并分析了其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Q LDPC码具有很好的抗突发和抗衰落性能,在突发噪声长度高达144 b的情况下,在误帧率为10-4的水平下,Q LDPC码的编码增益超出RS码2.7 dB,而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则要比RS码多出9 dB的编码增益。这对于Q LDPC码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06年09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2 ]
  • GPRS核心网组网方式

    周杰;马海武;马宣;

    介绍了GPRS主要的网络实体。重点介绍了4种GPRS核心网组网方式,并分别给出了组网示意图,分析了每种方式的优势和缺点,提及了适合应用的城市情况。避免了数据包具体格式等繁琐细节的描述,而是介绍了主要功能实体对数据的基本处理,使读者对各组网方式下数据的流动有感性的认识。

    2006年0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32 ]
  • 多径瑞利信道下COFDM系统的仿真

    王正强;李铃远;郑军;徐雪慧;

    基于系统可分思想,利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研究了COFDM(CODED OFDM)在多径衰落下的性能。仿真中将二进制数据流进行RS编码并映射为QPSK信号,经过IFFT变换,形成COFDM,利用随机训练序列对信道进行估计。仿真过程以图形建模为基础,以可视化的形式给出仿真结果。最后,将无信道估计和有信道估计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2006年09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8 ]
  • 基于前馈线性化的研究及改进

    裴庆斐;姚若河;

    对前馈功率的线性化原理从时域上和频域上进行了综述。基于对相位、幅度、延时的失配影响的系统级分析对如何具体设计各部分电路给出了步骤和参数限制,对进一步电路实现选择元器件提供指导。最后基于前馈信号对消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化电路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对处理器件的工作速度要求、精度和非线性性能提高的关系。

    2006年09期 10-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CDMA的两种变速率语音编码性能比较

    徐燕;黄冰;

    从语音编码器的编码原理出发分别介绍了CDMA的两种变速率语音编码标准———EVRC和SMV,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性能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比较结果:SMV工作在模式0的时候,速率与EVRC相当,但其合成音质有明显提高;SMV相较EVRC的优点还体现在他的灵活性,编码速率和模式可变,能够使通话质量与系统容量达到不同程度的均衡。

    2006年09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9 ]
  •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无线电多媒体DSP芯片的实现

    杨合圣;李清平;

    叙述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无线电多媒体DSP芯片的实现。开发出的WM DSP芯片既支持用于Viterbi、时间同步等的通信指令,也支持多媒体指令。这个DSP能够处理可变长数据,并且在一个周期里可以执行4个MAC。提出的DSP采用了并行处理技术,如SIMD、矢量处理和DSP结构,并且采用了无线电应用的低功耗特性。整个DSP芯片包括测试电路和各种外围设备,如DMA、总线仲裁、定时器等等。除了存储器之外总共大约有170 000个门电路,并且时钟频率达到了100 MHz。

    2006年09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1 ]
  • COFDM技术及其在DVB-T系统中的应用

    唐惟端;钱光弟;

    C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技术。他是较为完备的移动接收和传输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每个子载波内的符号间干扰,节省了用于均衡的系统开销。对欧洲数字地面广播标准DVB T中的COFDM(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C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介绍了其适合应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主要特性。

    2006年09期 21-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5 ]
  • 直接扩频码捕获技术的研究

    张斌;王华奎;李艳萍;

    直接扩频通信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和通信信号隐蔽性,尤其是其同频多址能力在现代通信中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关键技术是扩频码的捕获。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捕获方法的原理与优缺点,进而在传统滑动相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捕获方法,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和数学分析,并将他与传统滑动相关法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不降低捕获精度的情况下,捕获时间大为缩短。

    2006年09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8 ]
  • 用自适应图着色算法解决RFID阅读器冲突问题

    徐雪慧;李玲远;王正强;郑军;

    建立了阅读器网络的图模型,阐述了阅读器网络拓扑结构固定和可随机改变情况下对解决阅读器冲突问题的不同要求。对于动态阅读器网络应用中的阅读器冲突问题,基于图着色方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布式的颜色选择算法,这种算法能降低相邻阅读器冲突概率,并且使获得特定百分率的成功传输所需的总时隙数最少。

    2006年09期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0 ]
  • 用于光无线局域网的通信系统设计

    刘世安;葛李;

    主要针对在点对点的光无线通信系统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光无线局域网,具体描述了应用于光无线局域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的光源的选择、发射电路的设计、接收光电二极管的选择、接收电路的设计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的选择。这种设计具有可靠性、数据传输速率高、成本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抗衰弱能力强、带宽高、器件尺寸小等优点。

    2006年09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5 ]
  • 基于FPGA的UWB雷达PPM调制解调系统

    耿光仁;夏彬彬;邓洪高;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直接发射窄脉冲的新技术,因其具有低功耗、良好的抗干扰和抗多径能力、穿透性能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隐藏活动目标检测和近距离数据传输。用于检测隐藏活动目标的超宽带雷达就是基于基带无载波极窄脉冲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比超宽带的多种调制解调方式选取了脉冲位置调制。介绍了使用Verilog语言在FPGA上实现PPM调制解调器,实现了UWB雷达发送窄脉冲进行基带调制。

    2006年09期 34-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0 ]
  • 卫星频段新型锁相环路宽带调频技术研究

    傅民仓;冯立杰;李文波;

    宽带调频技术是卫星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种准两点注入式锁相宽带调频技术,理论分析表明在准两点注入式锁相调频中,只要合理地设计积分器,选择合适的积分常数,其调频特性将为一平坦的直线,即可得到与环路响应无关的宽带调制特性。这一技术特性正好满足高速率信号的调频技术。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调频时环路带宽选择受到调制频率限制的问题,从而可以获得平坦的宽带调频响应,给出相关电路的设计和实验结果。

    2006年09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5 ]
  • 基于六自由度的飞行仿真漫游控制新方法

    刘通;谢剑斌;何亦征;王金岩;

    漫游控制是飞行仿真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依据OpenGL中的库函数进行平移旋转变换解决这一问题,但可操作性差,精确度较低。本文所述新方法借助于一个基于六自由度控制的虚拟相机,采用OpenGL在PC机上实现了飞行仿真的漫游与控制,实验证明此方法易于操作、精确度较高,尤其适用于大型DEM数据绘制的地形场景漫游。

    2006年09期 39-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3 ]
  • 超短波通信链路分析

    罗一锋;李含辉;黄继进;

    主要从通信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超短波通信链路分析进行了初步探索,介绍了能量传播分析法和链路余量分析法以及多径条件下的考虑。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超短波通信链路分析示例,这将有助于系统工程师预知系统设计性能、控制技术风险、进一步提高信道估值的可信度。

    2006年09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16 ]
  • 网格编码调制在卫星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李艺;安建平;

    首先对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进行了系统概述,重点讨论了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特点、集合分割映射原理及Viterbi译码算法,并对TCM在AWGN信道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由此论证了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在功率和带宽受限的卫星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2006年09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38 ]
  • 基于DCT的雷达距离像谱分析

    王伟;陈黎霞;贺英英;

    离散余弦变换是分析图像信号的有效工具。应用航天部二院提供的ISAR外场实测数据,做出Yak 42飞机回波的一维距离像,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分析了高分辨雷达距离像的频谱特性。并与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用Matlab对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用DCT是分析和处理雷达信号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6年09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9 ]
  • WLAN安全认证与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周克复;王尚平;秦波;

    结合目前无线校园网成功建设基础上,对Web认证以及802.1x等认证技术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认证方式结合不同管理策略,提出了解决无线校园网中安全认证与管理问题:综合安全认证与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不同认证方式、管理策略以及模块化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认证以及管理等问题,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无线网络奠定了基础。

    2006年09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7 ]
  • 基于VPN技术的安全的BLUEPAC的构建

    杨叶舟;陈建辉;王乐天;

    Bluetooth Public Access在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在介绍BLUEPAC的基础上,对BLUEPAC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而虚拟专用网能防御这些非法的恶意攻击行为。具体分析了VPN通过附加安全隧道、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来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保障,最后给出了一种将VPN技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网络部署方案。

    2006年09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3G牌照9月下放移动、网通、铁通、列首批名单

    2006年09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基于AT89C55 WD单片机的网络通信设计

    范诚亮;

    CS8900A是一个集成ISA总线接口的10Base T以太网控制器。基于8位嵌入式单片机AT89C55WD,通过与内含MAC层和物理层接口的CS8900A芯片直接连接,实现以太网接入。介绍了CS8900A芯片资料及其数据接收和发送过程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硬件连接的整体框图及AT89C55WD与CS8900A的具体连接方法。并且提出了嵌入式TCP/IP协议的概念及其实现的层次结构和在通讯过程中数据处理流程的软件方案。

    2006年09期 56-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8 ]
  • 一种基于DDS技术的新型宽带雷达信号源的设计

    王志明;高梅国;商蓉蓉;

    AD9858是Analog Devices公司的一款高性能DDS芯片,可产生多种形式的信号,在对DDS原理以及AD9858器件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AD9858的宽带雷达信号源的设计方案,可输出单点频正弦信号、基带CHIRP信号、基带BPSK信号、射频CHIRP信号、射频BPSK信号。射频CHIRP信号由基带CHIRP信号经过倍频链转换到相应频段,射频BPSK由基带BPSK经过混频转换到相应频段。输出信号形式可由上位机通过USB接口灵活控制。

    2006年09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9 ]
  • 多机通信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中的实现

    付洪杰;黄永清;李玲;

    分析了多机通信系统在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中的重要作用,他相当于架在网管和各功能实体之间的桥梁,提供信息交互的渠道,使网管对各单盘的控制得以实现。这种多机通信系统是架构在ATmega128单片机上的,通过SPI接口和RS 485通信总线传递信息。控制软件采用C/C++语言编程,重点介绍了该控制软件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

    2006年09期 61-6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基于RDA3300芯片组的终端射频模块电路设计

    汤铭新;陈振东;朱焱平;阎炎;

    介绍了基于RDA3300系列射频套片的SCDMA彩屏手机终端射频模块设计,详细阐述了在SCDMA彩屏手机中应用此芯片组设计射频模块,包括天线匹配电路设计、接收通道电路设计、发射通道电路设计、频综电路设计、软件控制部分的设计,介绍了在设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基于这套芯片设计的射频模块电路完全满足手机系统的要求。

    2006年09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ADSP-21262基于AT25HP512的SPI加载

    张贵新;王丽;

    利用FLASH存储芯片通过SPI接口加载DSP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开发成本,但DSP厂商提供的FLASH烧写程序所面向的芯片并不是很多,用户需要针对特殊加载芯片自行开发烧写程序。深入分析了AT25HP512的控制命令和时序结构,提出了修正引导文件的方法,解决了ADSP 21262正确将引导核文件写入AT25HP512的问题,实现了AT25HP512对ADSP 21262的SPI加载,对开发ADSP 21262系统有一定参考意义。

    2006年09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Logistic数字混沌序列性能分析

    周悦;朱灿焰;汪一鸣;

    混沌作为一种非线性动态系统中的现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研究工作者纷纷探索他在通信中的可能应用。讨论了一种广泛研究的离散时间动态系统Logistic Map所产生的数字混沌序列,通过与m序列比较,分析了其白噪声统计特性,并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做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混沌序列具有较理想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且数目极大,是CDMA系统中扩频码的优选码型。

    2006年09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7 ]
  • 一款用DSP+FPGA实现的数字相关器

    张岷涛;

    在对跳扩频通信的研究中,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数字相关器,比较起用模拟器件实现相关算法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调试也更加方便。在经过算法推导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从理论上奠定了实现的基础。然后在DSP+FPGA的架构上介绍了算法实现的流程图。最终实际做出的模块根据实测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做出的模块也应用在超短波扩频电台中。实践证明这是一款实用的实现方法。

    2006年09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6 ]
  • 基于CMOS工艺的622 MHz电荷泵锁相环设计

    窦建华;张锋;潘敏;

    设计了由饱和区MOS电容调谐的环形压控振荡器(RVCO),并将其用于电荷泵锁相环(CPPLL)电路,其中电荷泵部分采用了能消除过冲注入电流的新型电荷泵电路,并采用SmartSpice软件和0.6μm混合信号的CMOS工艺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锁相环的锁定时间为5.2μs,锁定范围约为100 MHz,输出中心频率622 MHz的最大周对周抖动为71ps,功耗为198 mW。此电荷泵锁相环电路可以应用于STM 1和STM 4两个速率级别的同步数字体系(SDH)系统。

    2006年09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3 ]
  • 在信号发生器中DDS/FPGA的应用

    李晓明;曲秀杰;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频率合成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DDS原理及应用现状,介绍了DDS芯片AD9854与可编程门阵列(FPGA)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一种信号发生器,该系统具有灵活可变、可由用户控制的特点,用户可通过选择不同控制模块得到各种不同的线形调频(LFM)信号。

    2006年09期 78-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2 ]
  •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系统

    张锡勇;王丛岭;

    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和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实现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方法。利用单片机来设定电机的转速、转向。由CPLD产生阶梯脉冲经过DAC变换,形成阶梯形电压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每相绕组在各时刻的电压,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采用CPLD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外围硬件电路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缩短了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设计周期。

    2006年09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0 ]
  • 基于C8051F的电量测量与传输系统

    胡鸿才;贺贵明;

    介绍一种利用高速51系列单片机C8051F020组成的电量测量及数据传输系统,系统能比较实时准确地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功率、电能和功率因数等。详细介绍了频率、相位差的测量原理和A/D转换,以及系统所需电源的电路设计。并且讨论了几种数据传输的方式:RS 485通信、CAN通信及GPRS通信。此系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家庭用户以及变压器的远程电量监测。

    2006年09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9 ]
  • SA4828在飞机发电机控制器检测用信号源中的应用

    王晓峰;关红宾;张云安;

    SA4828是英国MITEL公司生产的三相SPWM波形产生集成电路,他可提供全数字化控制的三相脉宽调制波形,易于与大多数型号的单片机接口,而且具有编程简单方便,修改灵活的特点。详细介绍了SA4828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设置方法,并给出了其在飞机发电机控制器检测用信号源中的硬件连接原理框图,此外还给出了SA4828初始化与控制部分的程序流程图。

    2006年09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航天器间相对状态光学测量系统校准方法研究

    李建锋;安宜贵;

    介绍了航天器间相对状态光学测量系统的组成。为了保证系统的测量测试精度,分析了测量系统中需要校准的3个方面:图像传感器内部参数;图像传感器间的转换参数;图像传感器与航天器平台间转换参数。针对每个需校准的方面,建立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校准方法,对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有重要意义。

    2006年09期 89-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一种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的研制

    叶林;邢科新;李辉;张杰;张洪;

    介绍了一种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详细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及测量误差,给出了其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BA1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AD7792芯片完成温度采集和通道故障检测,简化了电路。在设计中,不仅在硬件上应用了多种新型元器件完成严格的抗干扰措施,在软件上也通过滤波技术、软件陷阱等方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经现场调试、运行,温度测量的准确度、精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运行良好。

    2006年09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6 ]
  • 基于ATT7022在线宽量程电能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

    陈建国;狄国伟;王福源;

    对ATT7022的性能特点和电路结构以及实时在线宽量程测量系统的方案、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的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功能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该系统能精确测量并与其他相关仪表进行通信比较分析,实现实时数据的存储并通过液晶屏幕把各种参数和分析结果显示出来,并能通过USB或RS 232串行口与上位机进行各种数据通信。

    2006年09期 94-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3 ]
  • 基于光谱吸收原理光纤甲烷传感器实验分析与研究

    关中辉;贺玉凯;吴久晏;

    光纤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从光纤链路损耗实验、光源驱动和锁相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实验、甲烷气体吸收实验等3个方面对甲烷气体传感器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谱吸收原理的光纤甲烷传感器系统性能较为稳定,灵敏度较高,测量范围宽,重复性较好,因此该传感器适合于煤矿井下瓦斯检测,满足各种要求。

    2006年09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3 ]
  • 基于OPC技术的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

    周鸣;曲凌;

    OPC是为了解决应用软件和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的通讯问题而产生的一项工业技术规范和标准,他的出现使得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独立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更趋于开放,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更趋于简单,是一种很有发展的数据交换标准。根据OPC的最新发展,从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的现状出发,介绍了OPC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并通过某大楼低压配电系统与楼宇自控系统集成的实例证实了OPC在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中的可用性。

    2006年09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38 ]
  • 运用通信网络的电力计费与通报系统设计

    龚天川;

    结合单片机、电子电路、有线电话网络、GSM网络等技术构建一用电资料自动回报平台,来提供用户用电资料的实时回报,以达到资料实时传输的目的,改善传统收费方式的缺点。在此平台中,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设定一固定计时周期,并配合光屏蔽器、OP放大器组成中断计数电路,将所计数中断的值存入单片机的缓存器中,等待计时周期时间终了时,再通过有线电话网络或GSM系统将存放在单片机缓存器所计数的值,传送到监控中心,如此电力公司便可轻松掌握用户用电信息。

    2006年09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XML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谢佳;王克峰;

    HTML作为一种简单易用地标记语言,极大地推动了Internet的发展。但是随着Internet应用的展开,HTML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XML作为下一代Internet语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利用XML可以在Internet展开各种复杂的应用。基于XML数据交换系统的原型,用XML作为数据中介,实现了异构数据的集成和交换。

    2006年09期 108-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 无线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彭远强;

    长期以来,水电供应部门对用户电表、水表、煤气计量都采用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该方法费时、费力,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利于供应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管理决策,在行业信息化过程之中,户表数据的自动化抄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蓝牙协议的无线网络的抄表技术,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提出无线抄表技术的解决方案。

    2006年09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40 ]
  • 车载导航系统现状及GPS/DR定位系统车载实验

    商庆瑞;吴晴;徐喆;余春暄;刘刚;高永;

    车载定位导航系统(Vehicle 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stem,VLNS)综合了多种高科技技术,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给驾驶者一个方便快捷的路径诱导。而车载定位技术是车载导航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通过市场调研剖析了车载定位导航系统的现状,并对GPS/DR组合定位系统进行了跑车实验,给出了相应结论。

    2006年09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46 ]
  • 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系统

    徐志刚;汪文斌;马静;

    为了缩短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系统数据处理的精确性、数据通信可靠性以及运行过程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基于虚拟测控模型的分布式测控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合理,软件采用LabVIEW 7.0进行开发,实现了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充分体现了“软件就是仪器”的设计思想。

    2006年09期 116-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0 ]
  • 1+1保护式系统设计及在交通信息通信节点中的应用

    冯立杰;傅民仓;李文波;

    介绍了1+1保护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1+1保护式交通信息通信节点的系统的构成原理及主要程序中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采用1+1保护式的方法,使得整个系统在硬件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其他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6年09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基于B/S模式的汽车零件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郑飞;李逢玲;

    对于采用连锁经营的汽车零件销售企业来说,各经营网点分布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或不同城市,为了在充分利用原有信息和资源的基础上处理好许多中间环节,减少人员工作量,保证企业销存状态良好,提高管理效率,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汽车零件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详细讨论系统的功能设计以及实现技术。

    2006年09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3 ]
  • 基于FPGA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的仿真

    蓝运维;

    交通灯控制系统通常要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其红绿灯的变化,基于FPGA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好。本系统可控制2个路口的红、黄、绿三盏灯,让其按特定的规律进行变化。利用Max+PlusⅡ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发现系统工作性能良好。据此设计而成的硬件电路,也实现了控制要求。

    2006年09期 125-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2 ]
  • 汽车在线诊断(OBDII)通用接口转换器FPGA的设计与实现

    庾锡昌;陈舜儿;黄红斌;刘伟平;

    针对常用的OBDII信号标准SAE J1850的两种编码方式PWM和VPW,设计出PWM接口与计算机通用接口RS 232之间的格式转换器,并用FPGA实现。该通用接口转换器为OBDII系统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提供接口,使普通计算机可以监视到汽车的故障状态和参数,配合适当软件即可构成一个功能强大而且价格低廉的汽车故障诊断仪。

    2006年09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9 ]
  • 油井远程智能监控系统

    郭彦中;边平定;

    根据采油厂油井监控的需求,将油井数据采集、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设计规划适用于油井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远程智能监控技术的系统原理、组成结构、实现方式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2006年09期 130-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7 ]
  • ABSLC500系统在河南油田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秦红杰;王海伟;郑丹;尤建华;刘朝晖;

    河南油田三次采油应用AB SLC500系统实现了全过程监控。详细介绍了系统工艺流程、控制系统方案、软硬件配置,阐述了AB远程I/O技术的实现以及系统软件的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的成功运用提高了三次采油的自动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2006年09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牵引电机车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刘新辉;

    叙述了变频调速器在工矿用轨道维护电机车的工作要求,提出了这种变频调速器的设计思路,并分别从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两个方面介绍系统的构成以及在整车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2006年09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大功率电源上电冲击电流限制电阻的设计

    张俊杰;张文学;

    针对含有较大储能电容的整流滤波电路在上电瞬间的冲击电流限制问题,分析了限流电阻功耗与电容储能之间的关系,指出限流电阻的关键参数是热容量而不是散热功率,给出了典型功率电源限流电阻的绕线直径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及常用设计数据,指明在工程实践中,用铜丝为大功率电源绕制限流电阻不但成本低、体积小,而且简便易行。

    2006年09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1 ]
  • 基于PSpice的几种常见整流电路分析与仿真

    刘勇;宋振宇;张光轶;

    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文章对仿真软件OrCAD/PSpice 9.2作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4种常见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该软件分别建立实时仿真模型,进行瞬态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其电路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加深了对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和电路特性的理解。

    2006年09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 关于TFT型LCD画圆的算法改进

    段建民;付强;

    简要介绍了TFT型LCD画圆的背景,对该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简要介绍了有关画圆的最通常的算法思想(Bresenham算法)。结合自己做的项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良的有关画圆的具体算法实现,显示效果表明:这种改进算法画圆的效果很好。对改进的算法思想和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

    2006年09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4 ]
  • 多功能LED信息显示屏的设计

    庞家成;

    设计了一种多功能LED信息发布显示屏系统。该系统采用PC机加单片机组成上下位机方式。其中PC机用于更新信息数据,单片机用于控制硬件扫描及显示电路,上下位机之间采RS 232C标准通讯。并且系统采用了新型的Dallas公司生产的DS12C887时钟日历芯片作为时间信息的处理,该芯片内自配锂电池,无外加电源时,也可保存数据达10年之久。

    2006年09期 147-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4 ]
  • 图像Mallat算法边界延拓问题的研究

    刘学锋;刘联会;

    在小波变换图像编码中由于图像信号是有限长信号,在Mallat算法中必须对信号边界作适当延拓才能实施滤波运算,而且边界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图像编码后重构的质量,故边界延拓处理是Mallat算法实现的一个研究问题。首先分析了图像编码Mallat算法中对图像信号进行边界延拓的原因和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给出了对称延拓处理后信号重构的理论和方法,并在理论和仿真的基础上给出了边界延拓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2006年09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1 ]
  • 面向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屏幕图像编码/解码器的研制

    陈彬;韩元杰;王改云;

    在空中交通管制等关键系统中要求7×24 h不停机对系统计算机屏幕进行无损记录,同时记录的存储代价不能过大。针对屏幕图像序列的特点,采用图像差异提取、LZSS压缩Huffman编码等技术,实现了一个性能良好的Codec,其CPU占用率比XviD低50%左右,存储代价低40%左右。

    2006年09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