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林;
FIR滤波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被大量使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先对3种基本结构的FIR滤波器进行研究,说明直接型FIR滤波器使用的存储单元最少。接着给出了直接型FIR滤波器的实现原理框图,并分别对ROM单元和MAC单元模块所采用的实现方法占用存储单元和时钟频率进行具体比较,得出较优的直接型FIR滤波器的FPGA实现方案和框图。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各模块的功能。此实现方案具有比较高的设计效率和推广应用价值。
2006年10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0 ] - 刘建成;
阐述了RFID技术原理,以及应用于RFID技术的EPC Class 1规范。给出了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EPCClass 1读写器数字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整个读写器系统设计方案。重点论述了FPGA的应用,包括电源控制与单片机通信,以及实现对标签读写操作的编码和解码实现,同时给出相应关键程序的代码。
2006年1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9 ] - 赵麒;刘桥;
在众多与硬盘相关的技术中,硬盘伺服信息写入技术非常重要。在硬盘伺服信息写入的过程中要求磁碟转速要非常稳定。通过对硬盘主轴马达的反电动势与马达转速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马达的反电动势信号跟踪马达转动速度变化,产生系统伺服写入时钟信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的锁相环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数并进行计算仿真。
2006年10期 7-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4 ] - 施慧莉;
介绍一种采用TMS320F2812和MAX125实现电网数据采集和处理,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并最终显示在LCD上的系统。三者之间通过RS 485总线实现数据通讯。给出了相关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讨论。插值FFT和参数自适应算法的引入使该系统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2006年10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8 ] - 石晓明;申小中;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转换时间短,相位变化连续,全数字可编程等优点突出。介绍了一种高度集成化的DDS专用芯片AD9833,并利用该芯片与单片机AT89S52结合,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高精度频率信号发生器。给出了本设计的硬件结构与部分关键程序的流程框图,同时给出了该芯片在实际设计中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探讨了DDS芯片与微处理器的接口方式。工作表明,DDS技术在信号源设计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10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0 ] - 何首贤;
HE 1型电缆防盗保护仪的特征是被测电缆回路连接在测量电路中,电缆回路和测量电路的电源是直流电源,测量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输出驱动有线或无线报警电路。本电路的显著特点是,将电缆连接到测量电路中,并采用直流电源供电,这样电缆回路可以等效成纯阻回路,通过测量电路阻抗的变化反映路灯电缆的情况。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直接反馈到实时监控的终端,及时发现和防止路灯电缆被盗。
2006年10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黄亮;张友纯;
提出了一种采用Matlab的窗函数设计,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严格线性相位的16阶低通FIR数字滤波器的方案,并通过QUARTUS II 4.2和Matlab两种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2006年10期 20-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王文山;易杰;伍麟珺;
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三网合一逐渐成为时代潮流。基于WDM(波分复用)、SDH(同步数字体系)等技术对居民新社区进行了数字化HFC(光纤电缆混合)网络设计,用来传输多媒体各种模拟数字信号收到了较好效果。
2006年10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孙凌翔;陈世和;李劲松;
顺序控制在工业控制中被广泛应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是设计PLC梯形图的一种先进规范的方法和有力工具。阐述了顺序控制设计法、顺序功能图的基本元素及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并以交通灯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顺序设计法的应用步骤。
2006年10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9 ] - 吴平;陈心浩;
提出了基于自回归模型(ARM)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并利用他来消除脑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小波变换是一种多分辨率的时间尺度分析方法,他能够将信号划分为不同频段的子带信号。根据小波变换的这一特性,对采样获得的脑电信号进行各尺度分解及消噪分析,并给出了各尺度分解结果及消噪结果。利用小波变换能有效去除脑电信号中的噪声干扰。
2006年10期 28-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3 ] - 赵莹莹;张兰芬;
网络电话(Voice over IP,VoIP)在实际应用中,其通话效果受到语音延时、抖动等影响。音频传输技术是网络电话应用的基础和技术关键。对基于RTP协议的网络电话中音频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戳的抖动消除策略,对其进行了实现,并在局域网的环境下进行了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2006年10期 30-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54 ] - 王海陆;杨宝民;冀邦杰;钱建平;
阐述了基于ADSP TS101s的声纳数字信号处理机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首先详细介绍了所设计的数字信号处理机的硬件电路结构及其强大的处理能力,然后叙述了程序设计流程及主控软件设计流程。该数字信号处理机采用3片ADSP TS101s,其通讯采用链路口互联方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此外,其工作模式和系统参数可以通过主控计算机设置,方便用户使用。消声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信号处理机能够满足声纳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要求。
2006年10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陈荣;蔡志勇;余伏章;胡保安;
分析了prewitt,robert,sobel,log,canny等边缘检测算子的抗干扰能力,对V型图像的边缘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的边缘检测实验结果。利用小波变换检测信号边缘的优势,找出信号突变点,从而找到图像的边缘,但边缘不够完整。为克服小波变换的不足,经小波变换后再采取中心取样,最后采用Hough变换加以完善,就能获取较理想的结果。
2006年10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1 ] - 崔永红;
介绍了基于VisualC#.NET的动态网页制作,ASP.NET的特性,框架集及TreeView Web控件的使用方法,以VisualC#.NET为项目开发平台,用Access建立后台数据库;以C#为程序设计语言,建立ASP.NET Web应用程序,实现精品课程网站的成绩查询、学生讨论区功能。
2006年10期 39-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4 ] - 刘峰;刘志镜;
人脸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从警察局的犯罪嫌疑人数据库中进行人脸图像的自动识别就是人脸识别的实际应用之一。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或图像是不容易得到的,最好的代替方法就是一张通过目击者的回忆而得到的手绘草图。介绍一种在人脸草图和照片之间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通过将一张照片图像转化成手绘草图,减小了在照片和草图之间的差别,这样就为照片和图像进行匹配提供了有效的条件。在包含188个人脸图像数据中进行试验充分地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6年10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3 ] - 李莉;宁帆;魏巨升;
研究了一种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超高性能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方法。在DCT算法结构上利用了变换的可分离性和行列的可分解性采用行列分解的方法将二维DCT转换为2个串行的一维DCT实现,同时采用了基于分布算法(Distributed Arithmetic)的乘法累加结构,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硬件资源需求,提高了运算速度,使图像处理的实时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最后还给出了FPGA的实现和仿真结果。
2006年10期 44-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4 ] - 路欣;彭来献;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由于其分布式和面向对象的特点以及集成异构网络的优点,为网络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如果将CORBA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则可以使网络管理系统同样具有CORBA的诸多优势,同时,还可以利用已经实现的CORBA通用服务和CORBA工具,使网络管理系统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首先介绍了CORBA的技术特点以及其应用于网络管理的优势,并在分析传统网管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OR-BA的网管框架,并给出了具体实现。
2006年10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孙道宗;王卫星;俞龙;孙宝霞;
智能节点能通过节点电路中的微处理器对CAN控制器编程设置工作方式I、D地址、波特率等参数,实现对网络上的信息接收和发送,他主要由微处理器和可编程的CAN控制器组成。以AVR系列8位单片机Mega8和Philips CAN控制器SJA1000为基础,设计了Mega8单片机与CAN总线的智能节点接口电路,并给出了详细的接口电路原理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实验证明,此设计有效地优化了以传统8位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节点电路,增强了所在系统的稳定性和节点通信的可靠性。
2006年10期 50-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8 ] - 童菲;周又玲;
基于S3C44B0X的远程监测系统是SJY 1发电机射频监测仪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及无线通信等功能,支持SMS传送和PC联机传送2种通信方式,支持告警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好,性能可靠,实用性强。对于设计通信数据量小的远程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2006年10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0 ] - 2006年10期 55+67+70+73+78+80+107+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赵泽才;常青;
当今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无所不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嵌入式系统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其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微处理器每年生产总量的95%以上都是面向嵌入式系统应用,围绕Xilinx公司的MicroBlaze微处理器,对其体系结构、设计流程和相关开发工具一一做出介绍,并且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以MicroBlaze处理器为内核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
2006年10期 56-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99 ] - 张石;杨东生;郑天衢;鲍喜荣;佘黎煌;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的手持嵌入式设备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介绍了基于ARMv5TE体系结构的XSCale PXA255处理器,对Intel集成性能函数库IPP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并以JPEG编码为例介绍了IPP库在PXA255处理器上的使用方法。采用IPP库能有效地提高微处理器处理性能,降低功耗并缩短开发时间。
2006年10期 58-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4 ] - 陈登伟;汪连栋;李永祯;刘建成;金荣洪;
研究了载机和天线处于任意姿态情况下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地杂波的相干信号仿真问题。首先简要回顾了地面杂波的特性与建模方法,而后采用距离环地面散射单元划分方法,建立了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地杂波相干信号仿真的相关模型,并给出了适于工程应用的具体仿真流程。最后,典型地杂波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2006年10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60 ] - 王学通;王伟;于蕾;王理;
Agent是一个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并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以实现其设计目标的自治系统。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分布式人工智能(DAI)的一个热点。阐述了Agent以及多Agent系统(MAS)的基本概念;多Agent系统的反应式结构、慎思式结构以及混合式结构等3种基本的体系结构与多Agent系统的BDI模型,以及多Agent系统中的通信、协调、协商、和合作等关键的技术问题。最后给出了多Agent系统研究尚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2006年10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15 ] - 王博;任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数据库的应用越来越多,在Web页面中实现数据库记录的分页显示是一项复杂而又实用的技术。Web数据库分页有基于ADO的分页和存储过程分页2种方法。从Web数据查询特点出发,对这2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着重介绍了存储过程分页的实现方法以及表变量在存储过程中的应用,最后对这2种Web数据库分页浏览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存储过程分页可以有效地提高Web数据访问的效率。
2006年10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4 ] - 张圣律;刘喜昂;王亦军;
通过建立计算机开放性实验室,设计各种开放实验,并结合协作学习的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动手能力及与人协作的能力。阐述了协作学习模式在开放实验中的操作方式,协作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并提出了几种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方法。
2006年10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郭玉滨;
Visual FoxPro是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工具,而报表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系统的输出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为此详细研究了报表设计方法,结合Microsoft的OLE技术,引入面向对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报表设计方法。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法非常适合设计复杂的报表。
2006年10期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苗荣霞;谭宝成;倪原;张荷芳;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MCS 51/96单片机教学实验装置,并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做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该装置分为8031单片机和80196单片机2套系统,分别包含译码电路、可编程芯片及串行通信、键盘显示电路、程序存贮器和数据存贮器等,他可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完成软件编辑、调试、仿真。他不仅可以用于单片机原理的实验教学,还可用于科研及其他实验教学环节。
2006年10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乔俊玲;宋佳;
提出了在软件自动升级系统的设计中,在服务器端进行可视化管理升级文件的设计思想,即利用OLE拖放技术实现从资源管理器中向升级文件列表管理器中导入升级文件,并在内存数据库中对升级文件重构其相应的目录结构,以方便地对升级文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为中小型软件公司软件自动升级系统的完善提出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2006年10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丁宏伟;姚卫东;
在Web应用环境下,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也称内容数据)成为应用的重点。内容知识库作为内容管理系统的底层架构,不仅为内容管理提供了统一管理异构数据的平台支持,还为内容管理平台提供了更强的鲁棒性、移植性和通用性。当前的内容知识库模型基本都是采取关系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功能较差,直接影响了内容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对已有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型的研究,提出和论证了新的内容知识库模型及其表达能力。不仅为当前内容知识库的建立提供模型支持,也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6年10期 81-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2 ] - 田宏伟;王宜怀;
BDM是目前单片机普遍采用的调试方式之一,以Freescale 32位处理器MPC555处理器和AMD的FLASH存储模块AM29LV160DB为基础讨论了BDM模式下对MPC555外部扩展的FLASH进行编程的设计,给出了MPC555外部存储器扩展原理及硬件设计、BDM接口板硬件设计、软件编程方法及测试例程。重点讨论了BDM模式下对AM29LV160DB进行擦除和写入的编程原理。
2006年10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5 ] - 李林;苏炳均;
运用Delphi 6和MS SQL Server 2000,在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的基础,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并开发了高校的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设备管理中的需求计划、选型、购置、库存、使用、维修、更新及报废等全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兼顾资金计划和合同管理,使实物与财务有机结合,并为用户提供详尽准确的统计信息和便捷的管理手段。
2006年10期 88-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6 ] - 周越;
通过“全军微波接力站值勤维护管理数据库”软件的开发,阐述了利用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调用数据库的方法。将Authorware强大的多媒体组织能力同数据库系统的管理能力、外部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起来,可使开发出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具有更宽广的适用面。
2006年10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王晓东;曹庆华;王卓;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是改善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IBM DB2数据库系统的最优化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对查询性能影响较大的统计信息更新、索引建立、SQL查询语句构造3个方面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对每一条优化建议都使用具体SQL语句进行严格的验证。开发者要注意分析查询语句的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才能写出较优的查询语句。
2006年10期 92-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6 ] - 牛鹏凯;艾明晶;胡国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AFS(Anderw File System)成为网络资源定位和网络管理的有效实现技术。在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仿真模型和动态数据,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构建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关键技术之一。在LDAP(L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量目录访问协议)目录服务技术的基础上,使用AFS文件系统实现面向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数据管理系统。首先分析其体系结构,然后介绍系统如何实现仿真模型及动态数据的统一命名、定位、安全操作和数据一致性。
2006年10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3 ] - 陈曦;高勇;
开关电流(SI)技术是有望取代开关电容技术的一种新的采样数据技术。首先介绍了开关电流技术的概念及优点,然后以SI电路基本存储单元为例分析了开关电流电路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最后,针对电路中存在的失配误差、传输误差、噪声误差及电荷注入误差等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如S2I技术等。
2006年10期 99-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3 ] - 李小琳;毛军发;
随着VLSI集成度与工作频率的提高,时延问题已成为影响芯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工艺水平发展到深亚微米级,互连线时延比重已经占据总时延的绝大部分。为了减小互连线时延,缓冲器插入是当前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插入缓冲器会引入新的时延问题,因而如何建立一个精确的缓冲器时延模型,是研究的重点。
2006年10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王晓辉;谢胜曙;张志伟;
对混沌现象和特征进行简要描述并用Matlab软件对一个混沌系统进行仿真和分析。给出了这个混沌系统的Simulink模型,通过编程计算画出了此系统的分岔图,刻画了系统参数A=0.6时的混沌吸引子形状、系统的庞加莱截面和功率谱,揭示了此系统混沌的本质。最后给出了系统的电路实现形式。
2006年10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2 ] - 徐国库;陈禾;
坐标转化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应用得非常广泛,随着对实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介绍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算法的能够同时进行两路数据的坐标转换的FPGA实现方案。该方法以全流水线结构实现,转换速率快,精度高,能够满足现代雷达信号处理中对实时性的要求,并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2006年10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96 ] - 王卓;
根据当前微波工程技术条件下的固态功率系统的常见故障,提出了相关控保电路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工作。依据上述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源控制电路。对于微波固态放大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过温、过工作比等故障,也进行了一些分析。简述了一种轻小型的射频脉冲功率测量电路,介绍了其中相关的一些器件。
2006年10期 111-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2 ] - 郑致刚;胡云安;齐树民;
介绍了一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功能模块级的单模块软故障模型的建立理论和特征提取的方法,运用该方法提取的单模块故障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区分单模块电路中的各类故障,而且单模块电路的故障特征还可以在多模块电路的单故障和多故障的情况下应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样电路输出并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来提取故障模型,可以准确地定位多模块故障电路的故障部位。
2006年10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4 ] - 陈海云;万旭;钱惠国;
针对在电子测控系统中常用的PIC16C5X系列单片机的特性,以PIC16C57和ADC0809的接口为例,对PIC16C5X单片机与A/D芯片接口的实现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接口实现方法,用寄存器f9的低4位控制产生与ADC0809相适应的时序,实现PIC16C57与ADC0809之间的时序配合,完成A/D转换过程。给出了硬件连接图和软件流程及在实际测量系统中的试验结果。
2006年10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0 ] - 张涛;李熹;郭德淳;
介绍了超宽带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对几种典型的超宽带窄脉冲产生方法进行了描述和比较,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电路实现超宽带纳秒级窄脉冲的新方法,叙述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器件的主要性能,给出了电路结构,并对试验电路进行了测试。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2006年10期 119-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21 ] - 周龙;何怡刚;
给出了用于模拟电路元件参数识别的多频传递函数法的过程,并对故障诊断方程的可解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诊断方程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并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算法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化了故障诊断方程的求解过程,加速了容差电路故障元件的定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06年10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江慧琴;
介绍了一种最优线性白化技术,他能最小化原始数据与白化后的数据的均方误差,使输出数据(白化后的数据)尽可能地接近输入数据(原始数据),也就是在均方误差意义上失真最小。先介绍MMSE白化技术,接着介绍子空间下的MMSE白化技术,最后将白化技术应用到最小二乘(LS)估计器中,仿真结果证明MMSE白化能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
2006年10期 124-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刘颖;张萍;丁庆生;
依据BS.1387客观测试标准,针对现有3种常用的音频编解码算法(MPEG2,AAC,AC3)进行客观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了分析和对比。BS.1387标准是于2000年ITU针对音频感知音质提出的客观测试方法,简称PEAQ(The ITUStandard for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Audio Quality)。针对该标准,对其测试方法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Matlab软件中得以实现。通过与主观测试的对比,揭示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006年10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4 ] - 朱丙丽;
以常用校园网络布局及模型为背景,以解决“瓶颈问题”提高网络性能获得最大信息流量为目的,综合考虑影响网络性能的多种因素,提出优化访问外部信息队列的处理方案,建立类似“背包问题”的数学模型。根据分枝定界算法和队列结构的思想,给出一种综合算法和评价方案。
2006年10期 129-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俞红兵;李运祯;史建锋;
首先介绍了循环平稳的基本概念,给出了BFSK的信号模型,推导了BFSK信号的循环相关函数和循环谱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其循环平稳特性,说明了其具有循环平稳性,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BFSK信号具有循环平稳特性,属于循环平稳信号。仿真同时说明了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进行参数估计具有较高的循环频率分辨率。
2006年10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2 ] - 王勇;何玲玲;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是一种先进的调制方法。在分析空间矢量调制(SVPWM)基本原理和输出电压特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TMS320LF2407芯片产生SVPWM的硬件结构。结合电机控制专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以实时完成SVPWM控制算法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DSP的数字化三相感应电动机控制的软件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在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中能产生更少的谐波并减少了损耗。
2006年10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6 ] - 杨震伦;李军;
分析了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设备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数据采集方案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集成度的网络单片机MC9S12NE64的数据采集终端设计方案,阐述了该方案与其他的多芯片解决方案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系统地描述了该数据采集终端的软硬件设计细节,其中协议栈的选择与裁剪和在其上构建应用程序是重点。方案结构简洁灵活,可实现多种应用场合的数据采集。
2006年10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4 ] - 温国忠;唐建东;
阐述了传输线特征阻抗的物理含义,介绍了2种传输线阻抗计算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传输线阻抗控制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当光发射模块的驱动器芯片和激光器之间的传输线阻抗不匹配时对信号眼图的影响及其改进情况,并进一步从PCB板上电路的工艺设计来解决传输线的阻抗控制问题。
2006年10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99 ] - 李栓强;苑通;陈新海;殷晓强;秦文怀;赵格利;
介绍了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的结构,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和压力雾化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的调整原理和调整方法。从调整雾化角度对如何提高铁氧体粉料质量进行讨论。从技术指标对比,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满足工艺参数要求;从经济指标对比,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结果表明,燃煤型喷雾造粒系统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2006年10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2006年10期 14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