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薇;吕振肃;
基于Alamouti提出的BPSK调制下空时分组码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码性能原理,推导出高阶(M ary)调制下Rician衰落信道中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率的最小距离球界,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两信道下引入空时分组码的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发射天线数量的“地板效应”以及Rician因子K对符号差错性能的影响。
2006年1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申涛;杨浩;刘小丽;周熙;
移动Ad Hoc网络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由于Ad Hoc网络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以及蜂窝网络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对移动Ad Hoc网络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设计面临的问题,对当前较常用的Ad Hoc网络MAC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为进一步对MAC协议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2006年11期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樊艳;谢文武;刘守印;黄光明;郑军;
研究UWB系统多址接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尽量减少多址之间的干扰,降低接收机的复杂度,实现低功耗、低成本。从误码率理论分析、性能仿真和接收机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混沌序列扩频与伪随机序列扩频、伪混沌跳时与传统跳时多址接入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误码率方面,伪随机序列扩频优于混沌序列扩频,传统跳时优于伪混沌跳时;在接收机复杂度方面,混沌序列扩频和传统跳时较好。
2006年1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宁晓菊;梁军利;张远航;
首先对方向图的综合问题进行描述,然后介绍了半正定优化方法,并结合半正定优化理论给出了一种线性阵列天线方向图的数值合成方法。将方向图的综合问题,经过数学推导,转换为半正定优化(Semi definite Programming,SDP)问题,通过内点方法获取最优权值。最后进行一组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2006年1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民仓;冯立杰;李文波;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迅速增加,与此相适应,许多大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文中对具有应用前景的几种无线通信协议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并讨论了他们的应用技术。
2006年11期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1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廖平;乔刚;
介绍了一种基于nRF2401无线收发芯片的近距离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两种常见的点对多点无线通信模型的结构原理及特点,设计了基于突发传输模式的无线通信协议,并以ATmega 64L单片机为核心,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控制简单、使用方便、工作稳定性很高,能够可靠地实现近距离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
2006年1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蒋建辉;王宜怀;
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当今发展迅速,其中应用于无线传感领域的低速无线网(LR WPAN),由于其低功耗、低成本和广泛的应用领域,IEEE成立了802.15.4协议组,定义了该网络的PHY层和MAC层,本文给出了基于Frees-cale公司的2.4 GHz射频芯片MC13192和MC9S08GT60,在此硬件基础上实现PHY层和MAC层的协议,从而构造此网络节点的一种方案。
2006年1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刘杨;
介绍了下行链路中基于循环前缀的单载波直接序列扩频技术(CP/CDMA)。这种技术结合了多载波系统中的循环前缀和频域均衡,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同时保留了单载波系统发射端复杂度低的优点。在时变信道中,利用基于辅助数据的信道估计方法,即每隔一定帧数的数据帧发送一帧训练序列来估计信道。在仿真中使用了信道编码。
2006年11期 24-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旭红;
采用降低分辨率的方式进一步地降低无线监控图像存储和传输的比特数,然后,在接收端采用垂直瞬间3场调节内插法进行处理,将图像还原,在不损害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重建原始图像,使得接收端能够获得较清晰的监控图像。该方法比一般的线性内插法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与自适应运动检测控制内插法、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内插法等方法相比,方法更简便易行。
2006年1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帅;戎骏;
我国已颁布了基于TETRA标准和美国Motorola iDEN标准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电子行业标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通信保密与信息安全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者重点关心的问题。因此对TETRA数字集群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非常关键。重点研究了TETRA系统空中接口加密技术,同时简要介绍了目前TET-RA系统安全技术的应用情况。
2006年1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敏;卜祥元;
风廓线雷达去地杂波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基于提升小波理论的滤除风廓线雷达地杂波信号具有很多优势,例如抑制杂波效果好、运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等。介绍了提升小波理论,然后分析风廓线雷达信号特征,提出提升小波去地杂波方法,最后给出仿真结果和结论。这种方法将被应用于某型在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实时信号处理中。
2006年11期 32-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锐;
罗兰C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与星基系统的组合应用,实现与星基系统的相互补充和备份,提供完全自主控制的高性能导航系统。为了提高罗兰C与卫星导航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需要解决系统时间同步。主要探讨了利用GPS提供高精度的外时间基准,建立和保持发射信号的绝对时间,即可实现绝对时间的自由同步,以此来提高罗兰C系统本身的同步精度,进一步增强和完善系统的导航性能。
2006年1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东;高勇;
采用了一种基于人耳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每一帧语音信号各个关键频率段的听觉掩蔽阈值,动态地调整谱减系数,有选择性地进行谱减。通过对采集的坦克舱内含强噪声的语音信号的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优于基本谱减法,不仅信噪比有较大的提高而且有效地减少了主观听觉的失真和残留音乐噪声。
2006年11期 37-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全来;张甲林;
高速光纤数据总线技术是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实现综合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核心和支柱,对实现航空电子系统功能的综合、提高飞机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满足航空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机载光纤数据总线仿真的思想及其实现方法,最后用VC++实现该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结果相对照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2006年1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敬;蔡晓斌;周新志;
影像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数据整合技术,能够整合不同影像中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信息,因其能明显改善影像的显示效果,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遥感图像处理中。传统的HIS变换、主成分分析、Brovey变换虽然对于影像的质量能起到一定改善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算法的原因,还存在许多不足。采用小波HIS、小波PCA变换等方法进行了新的融合方法的有益尝试。以IKONOS 2的1 m和4 m分辨率影像数据为实验数据,对比了小波融合方法与传统融合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小波方法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文中还讨论了对融合后影像质量的多种定量评价方法。
2006年1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锐坚;
近年来,智能天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他可以有效地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改善系统的信噪比。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成形中,有多种不同的自适应波速成形算法,在这里重点讨论使用MMSE算法的波束成形器,因为使用MMSE接收机在静态(或者恒参)信道中,MMSE接收机的性能比较好。在简单介绍智能天线技术之后,通过对MMSE算法和MV算法,设定条件进行仿真对比,来阐述MMSE算法的优势和选择他的场合。
2006年11期 46-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建华;李红光;陈帅;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ARM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被应用到航天、电信、网络、智能家电、消费类电子等各个领域。S3C44B0X是Sansung公司一款基于ARM7TDMI核的微处理器,他内置了同步串行口(Synchronous I/O)模块,通过其SIO模块编程实现SPI接口协议,从而可以驱动Microchip公司的CAN控制器芯片MCP2510,实现CAN总线通讯,解决在以S3C44B0X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中如何利用CAN总线进行通信的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关硬件电路设计的说明以及软件编程实现的主要思想和关键流程。
2006年1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周灼荣;聂涛;靳小超;代忠;
设计一个基于FPGA的基带信号码发生器。首先简要介绍了单极性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差分码、交替极性码、分相码、传号反转码等8种基带码的基本特点,然后根据码型转换原理设计发生器模块。程序采用VHDL进行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仿真实现所有功能,最后将功能集成到FPGA上,产生的基带码稳定、可靠,可满足不同数字基带系统传输需要。
2006年1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荣升;
即时通讯软件系统是当前一个热门应用系统,传统的即时通讯系统大致采用的都是C/S结构并且各自使用了不同的通讯协议,并且在将即时通讯扩展到音频、视频时需要重新定义相关协议。SIP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一个VOIP的控制信令协议。提出了一个基于扩展SIP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原型框架,并介绍了该框架在Linux环境下即时消息发送的实现。
2006年1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贾培军;杨世平;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用信道编码来降低误码率,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汉明码正是一种编码效率高且具有前向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单片机MCS 51经典的体系结构、极好的兼容性,使MCS 51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功耗低、控制能力强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实时处理、高级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局域网等方面,因此,通过编程的方法在单片机MCS 51上实现了(7,4)汉明码的译码。
2006年11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小涛;郑鹏;尤春艳;兰峰;杨婧玮;
移动通信在现代军事和商业通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信息安全的需要,如何利用公开的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秘密信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音频信息隐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信息安全传输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技术难点和实现方法。
2006年11期 61-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莉;罗新民;徐燕红;
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保证信号可靠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卷积码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使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2,1,7)卷积编码已经是国际卫星通信的标准。介绍了卷积码的特点以及卷积码的编码、译码原理,主要讨论了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及其算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卷积码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
2006年11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欣;
以分布式防火墙为基础,加入协作防御的概念,提出了一套合作式防火墙系统架构,并说明此架构下的合作式防火墙系统架构的运作流程。也对合作式防火墙系统架构的数种协作防御方式面临的困难点进行分析,而且对各种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做了探讨。
2006年1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利;李开航;郭东辉;
场板与场限环是用来提高功率MOSFET抗电压击穿能力的常用结终端保护技术,文章将分别介绍场板与场限环结终端保护技术各自的特点和耐压敏感参数,通过场板和场限环的互补组合来优化设计一款高耐压的VDMOS器件结构,最后采用ATHENA(工艺模拟)和ATLAS(器件模拟)工具来仿真验证优化设计的结果。
2006年11期 71-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细凤;彭良玉;韩英;黄满池;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控制传送器(CCCII)任意阶多功能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导出的滤波器具有最少的元件,n阶滤波器仅需n个CCCIIs和n个电容,且所有的电容均接地,便于集成且与VLSI工艺兼容。完成了2阶多功能滤波器和6阶带通滤波器的PSpice仿真,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所提电路方案正确可行。
2006年1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1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雪洁;张端金;王香丽;
由于传统的最小均方算法在性能上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收敛速度慢等,这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研究了一种基于Delta算子描述的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利用矩阵的SVD(奇异值)分解技术推导出了Delta LMS算法的迭代步骤,这种算法能够降低设计的滤波器阶数,有效地减少计算量,并提高了收敛速度,改善了对误差的跟踪性能。运用Matlab对Delta SVD LMS算法进行仿真并与Delta LMS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6年11期 79-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鲁铁伟;崔庆渝;向阳;
介绍了船舶主机遥控及仿真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过程,提出了利用SoC单片机C8051F021进行仿真系统的设计。在充分利用单片机内在资源的情况下,结合HD7279A等芯片以简单的方式下完成大量的数字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同时根据单片机的结构,提出了利用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来实现多任务的运行,完成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用于主机遥控系统的实时仿真。这种硬件和软件结构极大简化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可靠性。同时结合PC机的仿真软件,在轮机自动化实验室用于教学和培训的目的。
2006年11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延安;
该方案实际上是一个输出频率受控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系统。通过A/D转换器件将调制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该数字信号控制DDS的频率控制字,形成输出频率受模拟信号控制的正弦波,从而实现了调频。通过在A/D转换值后补零的方法,可控制调频波的调制指数。系统由FPGA实现。EDA软件Max+PlusⅡ的仿真和系统的实际输出波形都表明该数字化调频系统的调制指数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2006年11期 84-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桥;蒋梁中;
针对广域污水自动监控系统监测点子系统软件开发方案的设计,从分析其工作模式入手,结合科研项目“广东省广域水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深入地探讨了构成监测点子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的试运行证明了此方案的先进性。
2006年11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永;
设计及实现了一种医用体温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前端体温测量装置实时采集病人的体温,然后通过PTR2000将体温传送到病区PC机;病区的PC机通过C/S模式连接到主服务器的数据库,在服务器和病区PC机中运行体温管理软件,实现对每个病人的体温采集、处理和显示。
2006年11期 89-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泽生;白宗文;
利用光敏二极管的高带宽及光电流与光照度之间较好线性关系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光照度测量电路,该电路具有原理清楚、结构简单、读数容易、线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农用大棚等要求不高的场合,同时还给出了光照度与电路输出电流的关系。
2006年11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姚志恩;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柔性交流电输电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增加输电网络的传输容量,提高输电网络运行稳定性等优点,相对传统的无功补偿方法更具有实时性和精确性。根据无功补偿的原理分析了SV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SVC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给出模型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同时从整体运行的角度提出了控制系统的保护措施。
2006年1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伟征;赵书俊;张大伟;李玮;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切纸机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对切纸机刀具位置、进刀量以及进刀次数的实时测量,完成了多位测量结果的快速显示和测量结果的掉电保护。该系统测量准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切纸机位移测量的精确度和工人的工作效率。
2006年11期 96-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叶雪军;
指纹识别算法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核心技术,基于细节匹配的算法是广泛采用的算法,但是其识别率受到中心点定位精度的限制。借鉴基于滤波的指纹识别算法的中心点识别方法,解决基于细节匹配的指纹识别算法的中心点匹配问题。对实际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指纹识别算法的识别率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06年1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必全;戴瑜兴;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波变换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新技术,有着传统傅里叶变换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几种小波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实例证明小波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办公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2006年11期 101-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钧宇;张向群;薛江清;吴永;
根据目前文字识别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FPGA实现文字识别系统的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FPGA对文字识别中识别率较高的改进的轮廓方向角方向分解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文字识别,在进行方向分解时,直接利用水平方向分量和垂直方向分量的比值来代替原来改进的轮廓方向角中的求正切运算。通过实验发现,与传统的用软件实现的方案比较,该方案更能适合便携式文字识别设备,在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文字识别的处理速度。
2006年11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丽军;
应用RS 485物理层标准,构建总线型的控制网络,采用令牌方式实现总线的共享访问,以适应控制网络实时性要求。在进行令牌总线协议设计时,从RS 485特点出发,以特殊的设计来简化协议,提高协议的效率。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在协议中采用了有效的错误处理方法,即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又减小了协议的控制开销,以简单、方便、快捷、高效的方式实现控制网络的介质访问管理,给RS 485网络提供一种较好的连网模型。
2006年11期 106-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顾金东;秦文虎;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通讯已成为工业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MCGS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中的常用网络通讯方式,简单介绍了OPC技术规范并着重探讨了基于OPC技术的客户端第三方软件和服务器MCGS组态软件实现网络数据通讯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在Delphi下如何实现OPC客户端并实现与MCGS组态软件的网络数据通讯。
2006年1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仇芝;杜坚;罗敏;张成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高精度低速采集。介绍一种基于Delphi 7.0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在自制数据采集卡的基础上,达到了高精度低速采集的要求;并利用SPcomm串口控件和TChart绘图控件,实现了计算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采集卡的A/D数据,且通过数据处理,绘制出了采集数据的实时曲线图。
2006年1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恂恂;万振凯;
以工控PC机为核心,应用运动控制卡AS 49PC 4,设计了一种运动控制系统,在开环控制状态下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控制系统软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编写人机界面,调用运动控制卡中的运动函数库,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升级等特点。该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成本低,适应性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06年11期 113-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士杰;
作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技术之一的PLC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PLC控制系统在工控领域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控制手段,大量的实践表明对于现场干扰的抑制能力,将直接影响着系统的使用。首先分析了干扰的分类及其形成过程,接着从硬件和软件不同角度加以剖析,给出具体对策。
2006年11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星;魏光辉;潘晓东;
在分析雷电电磁脉冲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雷电辐射场在远场具有平面波的特性,组建了由脉冲发生器和平行板传输室构成的雷电电磁脉冲的模拟装置,实现了对雷电电磁脉冲远场的模拟。并对模拟器内部空间的场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对系统的重复性进行了验证。
2006年11期 118-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齐欣;张家栋;霍凯;
Bootloader的编写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S3C4510B为例,结合已经成功运行的代码,详细介绍了Bootloader的主要功能及具体实现,重点分析了系统中断向量的设置、存储系统的配置、堆栈的初始化以及用户程序执行环境的初始化,并着重阐释了地址重映射的方法与意义。
2006年11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董锋斌;皇金锋;蒋军;
针对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源技术工程师对磁性元件设计难的问题,分析了磁性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铁心工作的3种状态,提出设计和选择磁性材料、铁心形状和铁心截面积的依据,设计和选择绕组线圈匝数和绕组线径的依据,以便从事这方面的设计人员更方便更有效地进行设计。
2006年11期 123-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铝文;强勇;张鹏;
介绍了几种成像技术的优缺点,说明了固体半导体指纹芯片MBF200的应用,并结合高速处理DSP芯片TMS320C6713实现了指纹采集。介绍了MBF200的基本特点、基本功能以及接口模式;接下来介绍了基于TI的DSP芯片TMS320C6713上DSK6713开发板的特点以及与MBF200在MCU模式下的电路实现,该指纹采集的设计对实现高速指纹脱机模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006年11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寰;冯建周;
简述了输出滤波器在逆变电源中减小输出电流波动的作用,对传统LC滤波器存在的瞬时振荡使波形发生畸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应用虚拟电阻改变系统振荡阻尼的方法,虚拟电阻是通过一种附加的控制算法来模拟LC输出滤波器的电阻,分析了他的工作原理,并与原有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提出的输出滤波器改进方法简单而有效。
2006年1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玉滨;
实践是敏捷软件开发的核心,对代码要求精益求精,在开发的过程中,简单设计,用测试驱动,通过重构和迭代代码实现设计。24点问题是一类趣味数字游戏问题,开始想用递归思想解决,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写出了递推的过程,程序重复的地方太多,经过重构写出了递归算法,在增量式开发中应用重构技术实现了递归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扩展。
2006年11期 131-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大飞;刘浩;刘彬;陈务深;
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离散傅里叶变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尤其是在他的高效算法FFT出现以后,在信号分析和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人们对这个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通过对具体谱分析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连续傅里叶变换与离散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渊源,期望对离散傅里叶变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006年11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魏武;杨坚锐;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成为当前IT行业最热门的焦点之一。嵌入式Linux凭借其功能强大、免费以及开发资源丰富等优势占据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凌越TP6800主控芯片的USB摄像头在嵌入式Linux下开发驱动程序的流程,阐述了一般USB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流程和方法。
2006年11期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汤铭新;陈振东;朱焱平;阎炎;
介绍了核心芯片(基带芯片与射频芯片)采用“中国芯”的SCDMA彩屏手机的设计与应用。对彩屏手机的硬件架构电路进行了介绍,对基带处理部分、射频电路部分、多媒体应用部分等一些主要芯片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用国产芯片在SCDMA彩屏手机设计中会出现IO处理问题、映射电压问题、32 kHz时钟电路匹配与PCB设计问题、彩屏屏闪问题,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
2006年11期 141-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青;谢勤岚;
介绍了自适应的递归最小二乘方滤波器(RLS)和匹配滤波器,以及其去噪的处理方法。用C语言编写了递归最小二乘方滤波器,在噪声对真实信号影响不太大的情况下的通用滤波程序,并对实际提取到的EEG信号进行了RLS去噪处理和匹配滤波输出。通过Matlab 7软件绘出他的滤波输出、功率谱、匹配滤波输出图。通过观察各种输出图像,结果令人满意。
2006年11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艳春;王宜怀;
分析了嵌入式开发中不同MCU串行通信编程的共性,根据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提取了MCU串行通信编程的基本要素,把编程要素分为通用部分和个性部分。对于通用部分,给出了能够适用于各种MCU的串行通信程序,对于个性部分,给出了基本编程原理与移植要点。给出的设计方法和程序,分别在8位、16位、32位MCU上进行了测试,可以成为嵌入式开发中的一个通用部件。
2006年11期 146-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希延;纪元法;施浒立;
陆地车辆是在二维平面内运动的,而在车载GPS接收机和DR组合装置中,测量值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得到的,通过对坐标系转换和测量误差分析得到组合系统的整体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由于这些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都是关于状态的非线性函数,用广义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GPS/DR组合导航的实时求解。最后在行驶车辆上采集数据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组合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系统实时定位精度和容错能力。
2006年11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朱奕丹;黄志明;吴彬;
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公交车报站系统的主要缺陷,介绍了单片机公交车到站语音播报与液晶显示控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图及硬件电路框图。系统功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06年11期 153-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永红;雷跃;
介绍利用Multisim 8仿真软件,设计一个铁路和公路平交道口的交通控制器。该控制器是由多种逻辑集成器件构成的典型时序控制电路。他实现了对铁路和公路平交道口交通信号的控制。在Multisim 8的平台支撑下,方便、快捷地设计电路,计算与调整参数,并用虚拟仪器仪表做仿真观测和验证设计电路是否达到要求。与传统的设计手段相比,体现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省时、低耗、高效的优越性。
2006年11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晓红;
车辆监控技术是方便、快速、正确引导汽车抵达目的地的一种技术,他在提高汽车运行效率、节约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最新的GPS技术、GSM技术和GIS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以南京120为例对救护车GPS监控及调度系统中的车载设备子系统进行了研发。实际应用证明,本系统工作情况良好,能满足需求。
2006年11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蒋小艳;
BMP文件采用位映像的方式存储和显示图像,也是一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在实际计算机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有着丰富的位图资源可供选择,是许多图形或界面系统开发人员需要经常使用的资源。从介绍BMP文件的格式出发,阐述了如何从BMP文件中提取和转换图像点阵数据,以供LCD等点阵式显示系统直接显示,从而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图像数据提取工具。
2006年11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11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