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峰值因子及包络变化特性研究

    张琛;陈洪;张尔扬;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信号包络动态变化较大,在符号周期内呈现出较高的峰值因子,导致功率放大器效率降低。针对相移键控(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的OFDM信号,研究了以信号峰值因子、导数和相干时间变化量为内容的包络特性,从基于过电平理论的互补累积概率函数(CCDF)入手推导了更紧的峰值因子界限。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分析。

    2006年1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模糊认知图在导弹部队作战方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罗蓉;李俊山;夏成龙;

    在导弹部队作战方案的传统评估方法中,专家知识与智能计算是相互独立的,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估模型。针对这一问题,在多层次的评估模型中引入模糊认知图理论,采用模糊化函数将专家知识存储在概念节点及节点间的关系中,通过模糊测度关联函数提供动态推理机制,利用概念状态信任测度刻画知识的不确定性、描述系统的真实性,运用简单的数值计算实现作战方案评估中的智能推理和决策。该模型设计简单、易于扩展、适用性好,有效地实现了专家知识与智能计算的充分融合。

    2006年13期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8 ]
  • 基于DSP的能见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梁佳;关可;谭永锋;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开发的能见度的测量系统,在阐述该系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以TMS320VC5410 DSP芯片为核心的硬件结构体系;同时也介绍了系统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软件算法和实现。该系统主要由模拟视频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DSP中央控制单元,外部存储器,标准串行口及外围电路组成;程序的优化方面包括数据预处理和采用浮点运算器TMS320VC5410的各种优化方法进行的数据处理。

    2006年13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5 ]
  • 罗兰C信号传播中的ASF修正方法

    高锐;

    罗兰C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陆地导电率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传播速度不可预测,使信号传播时延增加,引起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降低了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因此在精确定位解算之前,需要用ASF对实测的罗兰传播时延进行修正。介绍了采取时间比对方法,利用现场实测和理论预测相结合建立起ASF修正数据库,提供给用户使用,解决ASF修正问题,使定位准确度得到有效改善。

    2006年13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6 ]
  • 用SystemView实现Turbo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岳峥;杨文革;王晓红;

    以SystemView动态仿真软件为研究平台,对Turbo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仿真建模和性能分析,并对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论述。实验证明,利用仿真软件SystemView可以将Turbo码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模型仿真研究,为工程实践在更高层次上的仿真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2006年13期 12-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基于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雷达高分辨距离像识别

    柴月君;杨万麟;

    利用雷达目标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高分辨距离像,使用误差反传前馈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识别,并比较二者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抗噪性能和相位角敏感性,而后者的平均识别率较前者有所提高,且对同一样本集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结果比较稳定。

    2006年1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2 ]
  • 基于USB总线的雷达分机测试诊断系统

    薛兰柱;沙晓光;吴国庆;

    结合雷达装备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的特点,采用了计算机通讯及控制、人工智能、虚拟仪器、智能并口扩展、软件模块设计、多口RAM及直接数据写入等多种先进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USB总线的雷达分机测试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多种型号雷达装备的不同分机的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实践证明,系统实用、可靠。

    2006年13期 18-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无线通信系统维特比译码的FPGA仿真验证

    高志斌;黄联芬;

    在设计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平台中,采用一种基于FPGA仿真工具Active HDL和目前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数值分析等的实用软件Matlab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现(2,1,7)卷积编码的全并行维特比软判决译码的FPGA设计仿真和算法验证,提出一种利用Matlab进行测试向量的生成和验证,以简化仿真测试序列的手工输入,提高FPGA设计进程和保证代码质量的方法。

    2006年1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0 ]
  • 基于谱相关的直扩信号载频及伪码速率估计技术

    王钢;江东;

    将谱相关理论应用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关键参数估计中,针对BPSK调制的直扩信号,分析了其谱相关密度函数的特征,提出了基于集平均的谱相关估计算法。该算法在非零循环频率上搜索特征谱线,从而在较低信噪比下完成对直扩信号载频和PN码速率的估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2006年13期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8 ]
  • 一种LDPC码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

    巩兴华;毕光国;张在琛;

    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系统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等独特优点,是下一代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有力竞争者。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DPC码)性能优越,允许全并行高速译码,并且在长码长时性能优于Turbo码。研究了一种LDPC码在AWGN信道和基于OFDM调制的超宽带系统中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性能,并与卷积码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表明,LDPC码相对于卷积码编码方式有较大的编码增益。

    2006年1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威虎;杨延宁;张富春;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移动通信领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悄然兴起,这就是以软件无线电为特征的新一代通信系统研究与开发。软件无线电(SWR)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军用电台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和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2006年13期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75 ]
  • WCDMA系统中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接纳控制策略

    邓为;张国平;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是WCDMA对于下行链路分组数据的增强,其分组数据的调度由基站(NodeB)中的MAC hs实体完成。在HSDPA的接纳控制中,数据业务的接纳控制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完成,其判决依据是当前资源的使用状况,这样就需要Node B能通过Iub接口向RNC提供详细的资源使用状况。通过针对HSDPA中流类业务、交互/后台类业务接纳控制的特点,分别从资源的分配、判别门限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了HSDPA中接纳控制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2006年13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OVSF码在WCDMA中的应用

    许凌云;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是必然的趋势。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IMT 2000中的主流技术,他支持多媒体从低速率到高速率的多种业务。每种业务有不同的地址码,为了防止各种数据业务的干扰,地址码必须具有正交的特性。由于速率不同,而扩频后的带宽是固定的,为了满足信道的传输,就采用了不同长度的正交码(OVSF)。介绍了OVSF码在WCDMA中的使用,并讨论了OVSF码在WCDMA下行链路分配的几种算法,容量门限法更接近实际情形,能有效降低码阻塞率,保证实时传输。

    2006年13期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7 ]
  • 无线通信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应用与研究

    郑义;刘芳;

    为了研究单用户分组传输系统设计的问题,基于线性预编码技术下的无线频率选择性信道,证明在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信道中,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信道均衡。分组传输中的线性预编码是指一个线性空间到另外一个线性空间的变换,以循环前缀或迫零方式的冗余码片可以消除分组间干扰。同时OFDM系统也可以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结果表明在很多方面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的OFDM系统将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

    2006年13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5 ]
  • QAM编解码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实现

    陶为戈;钱志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对系统进行设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环境SystemView,分析了QAM调制原理,提出了基于SystemView平台的16QAM编解码系统的仿真方案,设计了实际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可行,有助于对QAM系统性能的进一步研究。

    2006年13期 41-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0 ]
  • 多总线转多种串行总线装置的研制

    曾宪武;包淑萍;

    介绍了采用单片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研制多数据总线转换为能以RS 232或USB及CAN总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装置的关键技术:多总线分组、每组8条总线;检测多总线数据传输速率;计算操作周期;设置操作时刻;执行输入操作和输出操作;装配数据。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完成透明或非透明数据的传输,传输参数可通过软件或硬件进行设置,能完成中、低速率的远距离数据通信。

    2006年13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反转容性探针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张小燕;冯及时;赖声礼;

    设计了一款可用于UHF频段(915 MHz)RFID读写器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采用双层介质微带贴片展宽天线频带,馈电方式为反转容性探针馈电。贴片天线在工作频段内(902~928 MHz)性能优良,其中3 dB轴比带宽27 MHz;电压驻波比VSWR<1.5,带宽为120 MHz。并利用商业软件Zeland IE3d进行仿真设计和优化。

    2006年1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8 ]
  • 同步CDMA系统中一种支持向量机的多用户检测器

    康晓非;李新民;朱代先;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建立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之上的新的分类方法,与一些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较他能更好地解决小样本问题。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同步信道多用户检测中,为研究CDMA多用户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仿真结果表明其误码性能优于MMSE,逼近于单用户接收机。

    2006年13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一种升余弦成形滤波器的设计

    刘睿强;景新幸;

    给出一种适用于PHS基带系统中高性能成形滤波器,对比两种实现方法在基带芯片中的性能,利用最少的非零比特位来表示符号数的编码技术即符号数Canonic Sign Digit表示(CSD),采用子结构共享技术改进数字滤波器结构,实现了二进制补码与CSD的转换和系统中升余弦Nyquist成形滤波器的ASIC设计,在SMIC 0.18μm工艺下进行了功能仿真、综合和后仿真。

    2006年13期 51-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7 ]
  • 雷达回波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杨帆;姒强;万永伦;

    雷达回波模拟器在雷达系统的性能测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一种多功能小型化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结构。该设备可以模拟LFM信号、脉冲信号等多种信号波形,具有较宽的多普勒调制和时间延迟调节功能,能有效验证脉冲压缩与信号处理单元的工作性能,准确评估雷达系统的分辨力、威力范围等技战术指标。同时该设备也可作为一种简易实验平台为其他雷达系统提供信号源输入。

    2006年13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2 ]
  • 新型FSK电力线收发器ST7540及其应用

    王作东;

    介绍了新型单片式FSK电力线收发器ST7540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给出基于ST7540的应用电路。ST7540采用半双工同步/异步FSK通信方式,专为低压电力线数据传输而设计,较好地克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中的技术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空间限制,成本敏感的家庭和建筑物自动化以及遥控监视系统。

    2006年13期 56-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74 ]
  • DSP并行处理在光突发交换系统中的应用

    顾生辉;许都;

    对多DSP并行处理在OBS(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做了研究。介绍了常见的DSP并行处理结构,分析了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新型多DSP并行处理结构,介绍了其在OBS网络中的应用。对该结构可灵活配置并行结构的突出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该突出特点使得本结构稍做软件修改就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并行处理算法,籍此可以满足OBS网络核心节点的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处理需求。文中还对具体的硬件实现方案做了详细描述。通过在实验室OBS项目中的应用,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和该结构的灵活性。

    2006年1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廖继旺;孙洪淋;

    数字水印技术是将水印信号隐藏在数字图像、声音、文档、图书、视频等数字产品中,目前比较典型的图像和视频数字水印方法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空间频率特性来折衷水印的知觉透明性和鲁棒性,利用HVS相关特性,可以构建数字水印理论框架,从而给出相应的定义,即利用水印嵌入算法E,将由水印生成算法G生成的水印W嵌入到多媒体数据X中,保证不引起X的质量下降,即保证水印化数据Xw和原始数据X具有知觉相似性。并且,利用提取算法D,能够从Xw中提取出水印W*,满足W*和W等价。

    2006年13期 62-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2 ]
  • DVB-S2标准LDPC码编码算法研究

    夏洪星;丁幺明;张国平;

    随着VLSI的高速发展,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作为一种高效且易于实现的差错控制方法被DVB组织接纳为下一代数字视频广播标准(DVB S2)的信道编码方案。研究了用于DVB S2标准LDPC码的非规则重复累加(IRA)编码算法,重点探讨了该码的生成矩阵特点以及编码的一般步骤,用C语言编写了实现该算法的软件,并进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LDPC码在AWGN信道中极低信噪比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2006年13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1 ]
  • CRC校验及其软件实现

    姚七栋;张春玉;

    数据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通过通信信道传输的数据往往会有差错的产生,而且差错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任务是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与差错类型,研究检查是否出现差错及如何纠正差错。循环冗余码(CRC)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检错纠错编码方法之一。论述了CRC的教学原理及其在数据通信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用8031汇编语言实现CRC校验的程序设计。

    2006年13期 67-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119 ]
  • NSI系统的安全策略

    徐晶;

    NSI系统(网络辅助教学系统)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使教学双方在网上进行交互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也带来了很多安全上的问题。本文就NSI系统的网络交流、ASP程序代码、Cookies的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安全策略,以期实现网络交互式教学的安全管理。

    2006年13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基于RSA的电子商务信息加密技术研究

    梅林;梅申信;

    RSA的安全基于大数分解的难度,其公开密钥和私人密钥是一对大素数的函数,从一个公开密钥和密文中恢复出明文的难度等价于分解两个大素数之积。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多种理论与技术的完美支持,其中,密码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网络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网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的安全性。这里主要通过对电子商务安全隐患的分析,论证了数据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RSA公钥加密算法。并通过实例对其加密原理、计算复杂性等安全性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2006年13期 72-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1 ]
  • 粗糙集数据挖掘及其在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郭庆琳;吴慧芳;

    针对当前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瓶颈的难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数据挖掘的汽轮机故障预报及诊断方法。将汽轮机故障历史数据首先进行模糊化及离散化处理,然后构建故障诊断决策表,以决策表作为主要工具,即“知识库”,采用粗糙集数据挖掘方法直接从决策表中提取出潜在的诊断规则,为汽轮机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粗集的分类规则学习和约简算法,实现了基于粗糙集数据挖掘的汽轮机故障预报及诊断系统,其诊断正确率达到了88%。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对汽轮机故障预报及诊断系统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2006年13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2 ]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检测系统设计

    吴健;

    针对非接触测量场合和智能检测的需要,设计了基于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tmel AT91RM9200微处理器,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网络通信和数据检测功能,并通过ARM处理器与智能RF芯片AT86RF211的接口设计完成数据的无线检测。详细介绍了ARM9微处理器与AVR MCU,智能RF芯片,以太网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在Linux下的整个智能网络监测系统的实现过程。

    2006年13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3 ]
  • HP4191A射频阻抗分析仪的测量原理和误差修正原理

    郑锋军;王文锋;

    HP4191A射频阻抗分析仪的测量原理是测量阻抗的反射系数,他具有自动校准功能,根据3个参考值的校准值自动修正反射系数的误差。首先介绍他的主要性能特点、测量原理、3个参考阻抗件的原理结构和标准值,然后通过公式推导重点介绍他的误差修正方法。

    2006年13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2 ]
  • 基于GPRS技术的城市灯光智能监测终端

    文科;林小峰;宋春宁;黄清宝;

    基于GPRS的城市灯光智能监测终端,采用ARM7微处理器及GPRS模块实现监测终端与GPRS网络之间的通信。监测终端将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力参数、开关量和报警信息通过GPRS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终端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连接,建立通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2006年13期 83-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5 ]
  • 基于ARM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网关的设计

    谢东;

    32位微处理器的应用是当前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热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分析了ARM微处理器在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网关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网关软、硬件的设计方法。该远程监控系统的使用,不仅使现场设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监控平台。

    2006年1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98 ]
  •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断点检测

    刘兆霆;

    小波分析是近15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在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很多情况下单单分析其时域或频域的性质是不够的,比如在电力监测系统中,即要监控稳定信号的成分,又要准确定位故障信号,这就需要引入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正是由于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小波变换来精确地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构造一个信号模型,由一个低频正弦波信号连接一个高频正弦波信号,利用小波工具可以检测出信号发生不连续的间断点的位置。

    2006年13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一种实用的蓝牙数控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技术

    张飞;钱盟;程树林;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代替数字设备和计算机外设间的电缆连接以及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网络,在通信、网络、芯片、软件等,甚至消费类电器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还非常有限。详细阐述了蓝牙无线技术在实时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对蓝牙的特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最终实现了与控制系统间的无线实时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蓝牙无线传输系统能够正确、稳定地实现与数控机床的无线数据传输,而不会对机床运行产生任何干扰。

    2006年13期 91-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5 ]
  • 基于AT89C51单片机构成的键盘显示电路

    林毅;

    在一些智能化仪表中,人机接口通常是LED显示器和小型键盘。常见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使用系统中的CPU对显示器进行动态扫描和键盘检测;二是专用的显示、键盘芯片。但这两种方式存在着不能及时响应、价格较高等缺点。介绍了一种性价比高的显示/键盘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ATMEL89C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显示/键盘电路,他具有功能强、价格低廉等特点。

    2006年13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4 ]
  • 应用CAN总线技术设计智能测控单元

    潘学松;王岩;

    介绍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测控单元的设计方法,系统以通用单片机80C31为核心,扩展了必要的外围器件,同时通过82C200和82C250实现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功能,本单元应用于电厂锅炉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06年13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TMS320F2812在全数字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史增树;张建红;邱忠才;

    总结了电力电子领域数字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对现状和前景提出了分析。目前对于数字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产生DPWM的方法,以满足输出电压精确度的要求;其二是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控制优点的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另外还简要介绍了TMS320F28x系列DSP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控制资源,给出了全数字控制的原理图、系统电磁兼容的处理和软件编程,并对PID算法进行了数学描述。

    2006年13期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69 ]
  • 基于VHDL的数控分频器设计及应用

    郭海青;

    数控分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输入数据的函数。用传统的方法设计,其设计过程和电路都比较复杂,且设计成果的可修改性和可移植性都较差。基于VHDL的数控分频器设计,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极易修改,可移植性强。他可利用并行预置数的加法计数器和减法计数器实现。广泛应用于电子仪器、乐器等数字电子系统中。

    2006年13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 基于ASP.NET技术的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伯;周一帆;史金飞;

    完整描述了一种在部队师旅级单位通用的新闻发布系统。首先根据用户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与功能模块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架构、系统流程和数据库设计等3个方面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点,并以设计用户登录界面为例写出了部分功能的实现程序,最后对其在中小型企业建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06年1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0 ]
  • 基于C/S结构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的实现

    李晶;戴德伟;武俊丽;

    阐述了基于C/S结构的在线考试系统的实现过程。该考试系统的开发主要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测试平台,通过功能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的总体结构,利用VB.Net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实现了网上报名,随机出题、自动组卷、自动评阅、计分、成绩存档发布等功能,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考试效率。实现了考试系统的自动化。

    2006年13期 105-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1 ]
  • 医用点滴自控报警装置的研制

    陈丽娅;杨芸;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医用点滴自控报警装置,该装置利用光电检测方式工作。通过设定液体的位置可以改变该液位的折射率,改变光线的出射角,从而引起光电二极管接收光强的变化,检测电路侦测到该变化后接通本地及遥控装置进行报警。经实验证明该装置工作可靠,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医疗及工业液位中。

    2006年13期 107-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5 ]
  • 自动检测系统的组建结构与检测系统干扰原理的研究

    郑绪胜;

    自动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提高产品性能及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及整个生产周期成本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自动检测系统的组建结构,包括自动检测设备、测试程序集、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以及自动检测系统组建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其次详述了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干扰因素,包括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个方面。

    2006年13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1 ]
  • Linux下tty终端设备的工作机制的分析及应用

    祝良荣;

    介绍Linux下tty设备的工作机制,分析了部分Linux内核tty相关部分驱动程序源码和各种数据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介绍了用户空间应用程序使用tty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对tty设备的读写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了利用tty设备的工作机制实现一种虚拟tty终端来实现双CPU系统中数据流通信的方法,以增强这类系统的数据流协作处理能力,从而给出了一种处理流式数据思路。

    2006年13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6 ]
  • 微型机—单片机两级温度控制系统

    白小梅;石燕萍;

    温度在生产实际中是一个重要参数,介绍利用微型机及单片机组成两级炉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上位机采用微型计算机,通过显示器很直观地观察到整个控制过程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改变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下位机以MCS 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串行口实现异步通信。本系统应用于实训教学,实践表明效果较好。

    2006年13期 115-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8 ]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张秀松;范美芳;何仲;

    详细介绍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能根据锅炉现场检测的各个状态做出实时精确的自动控制,如实现温度、压力、水位等的监控,具有事件与参数记录、数码管显示、报警、系统参数设置、手自动切换控制及与网络、打印机通信的功能。能够快速、稳定、安全、可靠地对工业锅炉进行智能化控制。

    2006年13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7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5 ]
  • 基于PCI总线的电动车辆综合信息监视系统设计与应用

    李峦;李军求;

    研究在通用工控平台上采用PCI总线技术进行车辆综合信息监视设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双端口RAM解决电动车辆中央控制主控单元与PCI接口芯片间数据握手的硬件设计方案,并将驱动开发工具WinDriver用户态函数库与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以动态链接库方式嵌套使用,实现了PCI总线底层驱动和上位机监视程序融于一体,将开发的监视系统成功应用于电动车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6年13期 122-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数模双环路HID安定器的设计

    郝建强;

    HID氙气灯必须工作在恒定功率条件下,通常采用功率误差检测环路来实现。在分析了35 W车用HID氙气灯工作特性和市场上HID氙气灯安定器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HID安定器的设计方案,其特点是同时采用了数字和模拟两个功率误差检测环路。实验表明,采用以此结构设计的安定器既保证了很好的瞬态特性,又保证了进入稳态后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2006年13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5 ]
  • Micrologix1000 PLC在挡车器控制中的应用

    杨李莎;朱华福;巨永锋;

    采用PLC控制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自动挡车器控制系统具有寿命长、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强、高性价比、实现灵活、易扩展等特点。实现了基于Micrologix1000可编程控制器的自动挡车器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其设计方案,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良好,可有效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领域。

    2006年13期 127-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熊建芳;高继;任贺宇;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及其操作系统,并将其系统和通用计算机系统作了比较,总结了嵌入式系统产品在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中的工作稳定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和设备独立性三个特点,且结合嵌入式产品在ITS中应用的这几个特点,探讨了嵌入式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研究。最后,展望嵌入式系统在ITS(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2006年13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3 ]
  • 串口扩展芯片GM8125在多功能车载移动终端中的应用

    曹忠成;

    当前,基于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外围电路功能模块也具备了UART串口通讯功能,而现阶段的微处理器芯片通常只有1~2个串口,很少带有3个或3个以上的串口,很难满足多串口通讯的需要。基于此,介绍了一种1转5的串口扩展芯片GM8125,并分析了其功能特性。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到多功能车载移动终端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06年13期 132-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8 ]
  • 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张英锋;朱自强;

    数据库是城市交通监控子系统的核心,其结构框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智能交通系统以网络为纽带,将各功能子系统铰链在一起,完成交通信息的网络共享,因此,提高信息共享的时效性是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解决上述问题都涉及到数据库的设计和规划。结合开发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的实际,介绍了当前智能交通系统的构成,重点阐述了城市监控系统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和过程,为进一步开发优化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了借鉴。

    2006年13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8 ]
  • 基于PSpice的电力变压器绕组中暂态电压分布的仿真计算

    高宏;郭颖娜;王世山;

    传统对电力变压器绕组中暂态电压分布的仿真计算有多种,但均需编程计算而得,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Spice仿真的电力变压器绕组中暂态电压分布的电路模型,并对该变压器雷电过电压时的暂态电压分布及正常运行电压分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表达绕组暂态时的表现,且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

    2006年13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9 ]
  • 一种图像去噪的小波相位滤波改进算法

    张弼弛;何小海;

    大多数的小波去噪方法都是基于图像小波幅度信息的,但对于低SNR图像来说,其小波域中的图像边缘信息被噪声掩盖,所以有人提出了对幅度不敏感的小波相位滤波算法,利用含噪图像分解后的相位信息来恢复图像,本文对这种算法作出了一些改进。在相位滤波的基础上,考虑Laplace邻域,试验结果表明比原算法效果好。

    2006年13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9 ]
  • 靖安油田石油井区地网设计研究

    薛进学;

    论述了靖安油田石油井区无线通讯系统地网设计的方法和依据的条件,详细地分析了地网敷设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并从原理上进行了解释说明。根据井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实际状况,对地网地理位置的选择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针对地网的自身结构提出了降阻剂在使用时的应用范围,给出了为降低接地电阻值,降阻剂在地网的灌注位置,并从原理上做了说明。

    2006年13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基于Matlab的APD器件模拟

    程涛;周金运;李文静;

    为了迅速了解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特性以确保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质量,在适当的假设前提下,依据经验公式并借助于Matlab的矩阵运算功能计算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分离型雪崩光电二极管(SAGCM APD)的电场分布,然后以此得出电子、空穴倍增系数,最后再利用这些系数及传递函数计算出SAGCM APD的增益-电压特性及频率响应特性,模拟的结果较好地与实验结果一致。

    2006年13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建立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苏小荣;

    2006年13期 149-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VQ码本优化方法

    魏艳娜;王社国;

    矢量量化(VQ)是语音识别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压缩和编码方法。在矢量量化的码本设计过程中,经典的LBG算法收敛速度快,但极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初始码本的生成对最佳码本的设计影响很大。考虑到遗传算法(GA)是一种具有全局优化搜索能力的算法,提出了GA和LBG算法相结合的GA L算法来优化码本,改善了码本质量,并将其应用于非特定人汉语连续数字语音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GA L算法优于传统的LBG算法。

    2006年13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8 ]
  • 遗传算法用于配电网络优化规划

    石锋杰;兰海燕;

    从经济角度出发,寻求配电网络规划过程中的经济最优。将确定配电网络中变电所最优容量和地址,对一定变电所容量地址下,网架结构的优化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改进现有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在多目标多峰优化问题体现出来的思维简单,寻优快速的特点,对变电所容量、地址和网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规划。且利用某地市的现场数据进行研究,证明该方法的可用性,结果比实际工程中通过经验选值方法在时间上和客观程度上更优。

    2006年13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行业聚焦

    <正>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新闻发布稿(节选)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去年12月22日,第四届中国软件交易会组委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现在离展会开幕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只待6月21日盛装开幕,迎接中外嘉宾的光临。今天,我们在软交会的举办地大连,召开第四届中国软件交易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单位的朋友们,并通过大家向社会各界介绍展会的筹备情况。我代表展会组委会和大连市政府对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软件交易会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交易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在各个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展会的规模、内容、层次、影响不断扩大和提升,三年间迈出了三大步,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软件展会。2004和2005年,中国软件交易会的成功举办连续被评为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十大经济事件;2005年,被《中国信息化》杂志评为当年中国信息化20件大事;2006年,中国软件交易会被第三届中国会展财富论坛评为中国会展百强展会。

    2006年13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