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用于14位采样保持电路的全差分增益增强放大器的分析和设计

    杨鑫;李挥;

    介绍了一种全差分增益增强CMOS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该放大器用于14位20 MHz采样频率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的采样保持电路。为了实现大的输入共模范围,采用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主放大器采用开关电容共模反馈电路在获得大输出摆幅的同时降低了功耗。辅助放大器则采用简单的连续时间共模反馈电路。该放大器采用UMC Logic 0.25μm工艺,电源电压为2.5 V。Hspice仿真结果显示,在负载为15 pF的情况下,其增益为104 dB,单位增益带宽为166 MHz。

    2006年16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2 ]
  • 一个自偏压互补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的设计

    朱文龙;黄世震;林伟;

    对传统CMOS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进行分析和总结,利用自偏压互补折叠技术实现了一种高性能CMOS自偏压互补折叠式共源共栅运算放大器。这个设计消除了6个外部偏置电压,减小了供电电压,并且提高了输出摆幅和开环增益,同时,使用这个方案还可以使芯片面积、功耗、偏置部分对噪声和串扰的灵敏度降低,最后描述了设计过程并给出了设计的仿真结果,证实该结构的可行性。

    2006年1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4 ]
  • 大容量存储器的优化设计

    王智文;蔡启先;谢国庆;

    计算机数据总量每年以成倍的方式递增和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速度的越来越大的差距加快了对大容量存储器的研究步伐。介绍了网格计算中的网络连接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络两种结构的大容量存储器,并采用了松散耦合、可动态扩展的多处理机的二维并行存储器结构和可预测的自愈技术对大容量存储器进行优化设计。

    2006年16期 7-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 FPGA逻辑测试中的器件建模方法

    文全刚;刘志成;王雪瑞;

    在SoC设计中,用户可运用Verilog HDL语言对所需的电路进行描述,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电路功能。在设计写入FPGA芯片之前,通常运用EDA工具对其逻辑功能进行充分模拟和测试。在测试时要模拟FPGA的支持器件的功能,此时就需要对这些器件进行建模,因而外围器件建模的好坏直接影响FPGA逻辑设计质量。针对FPGA逻辑测试提出了一种器件建模方法以及器件建模的一些规范,并结合实际项目说明了器件建模的基本过程。

    2006年1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8 ]
  • 基于TMS320LF2407的DSTATCOM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张超;马少军;

    配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DSTATCOM(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是用户电力技术的重要装置之一,控制器系统作为其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DSTATCOM的运行性能。介绍了一种以TMS320LF2407为控制核心的DSTATCOM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及硬件的具体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6年1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8 ]
  • 用于无线传输系统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参数分析及优化

    李丽;张志杰;

    在无线传输系统中,低噪声功率放大器(LNA)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设计,1 dB压缩点(P1 dB)和3阶截取点(IP3)是其2个关键参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结合相关研究的新进展,首先对这2个参数的相关定义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举例分析及软件(Ansoft designer)仿真,得出如何选择和优化这2个参数。得出的结论对低噪声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6年16期 15-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基于DSP技术的接触网数据采集卡的开发

    程维;畅洪亮;牛大鹏;

    针对激光雷达测距系统在接触网检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实时性差问题,开发了基于TMS320VC5402 DSP的接触网数据采集卡,以便对由激光雷达采集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信息筛选及数据传送。详细介绍了该数据采集卡的硬件构成,以及利用驱动程序开发工具WinDriver开发该采集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的详尽过程。

    2006年1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8 ]
  • 基于DC/DC变换的逆变技术的研究

    马军;杨苹;

    传统逆变器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但由于自身拓扑结构的不足使其存在开关损耗大、输出滤波要求高、输出交流幅值受电源电压限制、开关状态转换时可能出现直通短路等缺点。基于Buck的DC/DC变换器由于本身拓扑结构的优势,有效避免了传统逆变器的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效率。简要介绍了现有基于DC/DC变换器的逆变电路拓扑,并分析了各自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及相应的控制方式。

    2006年16期 20-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1 ]
  • 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冯建周;王晓寰;

    简述了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的作用,对传统LC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非对称T型滤波器。改进的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抑制和控制量的选择等方面优于LC输出滤波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输出滤波器改进方法简单而有效,并将其应用到并联电路试验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6年16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第三代短波自适应控制器物理波形BW0研究

    刘宏伟;

    为提高短波自适应通信的可通率,在3G ALE自适应控制器中,自动链路建立(ALE)过程采用突发波形0(BW0),用于传输所有的3G ALE协议PDU,其误码性能对整个自适应系统的建链概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扩频通信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可以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中进行通信,因此对BW0采用的多进制正交扩频调制和解调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项目的验证,采用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低信噪比下的自适应建链问题。

    2006年16期 26-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3 ]
  • 量化相移对阵列天线的分析

    熊旋;

    研究了数字移相器提供的量化相移对正六边形相控阵天线扫描方向图的影响。使用一定精度移相器可降低馈源阵列的量化误差,而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只有微小的变化。分别选择2位、4位和6位移相器,比较采用连续相移和不同精度的量化相移时,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可选择合适的数字移相器。

    2006年1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1 ]
  • 基于MSC1210的多通道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梁万用;江泳;方洁;胡智宏;

    针对传统PID控制器对复杂控制对象的参数变化缺乏自适应性及多数PID仪表仅有单路控制输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MSC1210的多通道模糊控制器,并对其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做了简单介绍。该控制器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被控对象,与LCD的结合实现了PID控制曲线的显示。

    2006年16期 32-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0 ]
  • 基于CS5460A的单相多费率电能表的设计

    杜晓;

    介绍了一种基于CS5460A的单相多费率电能表的设计。该电能表有精确计时、分时管理、电量统计等功能,具有红外通信接口,可以通过手持红外抄录器对电能表进行数据读取、校准等操作。其硬件部分主要采用电能表专用芯片CA5460A及单片机AT89C4051等,软件部分的设计则利用了实时操作系统RTX51 Tiny。给出了硬件电路图,讨论了软件的设计方法。

    2006年1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 动态扭矩测试仪的研制

    鲁旭涛;黄铮;孙运强;

    采用无线近程遥测技术,无线供电技术,研制了动态扭矩测试仪。该测试仪可用于动力装置的扭矩测量,为解决空间狭小的发动机动力、传动部分旋转部件的扭矩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2006年16期 37-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20 ]
  • 基于DSP的多功能伏安相位仪的研制

    徐良波;彭荆明;

    介绍了基于TI公司新一代高性能32位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33的多功能伏安相位仪软硬件设计,该仪器采用3个独立的电压通道和3个独立的电流通道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可以同时测量多至3路交流电压和3路交流电流以及相互间的电参数。着重讲述了仪器的数据采集和DSP自举2个部分,其中数据采集采用CPLD控制,解决了DSP在数据处理时采样不连续的问题。

    2006年16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0 ]
  • DOS下PCI卡内存映射空间的访问方法

    万鸿俊;魏天水;刘莉;

    简述了PCI自动配置机制,说明了保护模式和实模式的内存管理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描述了DOS操作系统下访问PCI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具体给出了2种访问内存映射局部空间的方法,解释了2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通过例程对相应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描述了软件最终使用效果。

    2006年16期 43-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无线传感器MAC层协议的分析和研究

    杨军;马利亚;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一般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mutli hop)的自组织(self organizing)网络系统。MAC层协议设计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通过对当前众多MAC协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的分类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典型的MAC层协议,给出了MAC层协议设计的评价标准。

    2006年16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7 ]
  • 电力系统安全性的经济当量及其优化

    王琨;

    为明确给出电力市场各参与方为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性的经济利益,提出了安全性经济当量的概念。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某一项安全性保障措施的经济当量由辅助服务的购买成本、运行方式调整导致的供(用)电量减少成本及扰动发生时系统安全可靠性提高所带来的收益3部分组成;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过程中,系统运行安全性的优化则基于对各类安全性保障措施经济性的综合分析,可表示为基于全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措施综合经济当量最大化。

    2006年1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DSP和FPGA的电视观瞄系统设计

    刘学智;叶玉堂;高升久;黄自力;

    提出了一种基于ADSP2183和EP2S30F484的电视观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以FPGA为处理核心,实现红外数字视频信号的实时图像处理,DSP实现了部分的图像处理算法和FPGA的控制逻辑,并响应中断,实现数据通信和存储。详细讨论了DSP和FPGA的硬件设计,通信接口以及FPGA的配置方案,并介绍了DSP的程序流程。经多项实验表明:此系统实时性良好、工作稳定可靠,达到了电视观瞄系统设计要求。

    2006年16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1 ]
  • PDA在农电移动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焦健;

    在农电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过程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实物流与数据流相分离。根据掌上电脑(PDA)的特点,结合农电移动办公系统实际需求,对PDA在农电移动办公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PDA进行移动式数据采集及计算可以减少农电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转环节,将计算机管理前推至工作现场,解决先实物后补管理的矛盾;同时,可将PDA功能与供电营业所MIS进行联网,整合农电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农电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

    2006年16期 57-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 LED可变信息显示设备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孙庆翔;王琛;

    介绍了LED可变信息设备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内高速公路等领域的应用,从应用角度出发,给出了该类产品的性能评述,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建议,强调了LED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叙述了LED可变信息显示设备的市场前景。

    2006年1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0 ]
  • DICOM医学图像格式转换的研究

    张华;

    分析的了DICOM医学图像的格式,在此基础上把单帧的DICOM图像转换为常用的BMP图像格式,这种转换是有意义的,可便于许多常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DICOM图像的显示;对于有相关性的多帧DICOM图像,可以合成流媒体文件。对于单帧DICOM文件在转换过程中采用了加窗技术,使用不同的加窗技术可以突出需要的图像细节;对于流媒体文件,现在有很多成熟的格式,总结这些格式的规律,给出了其合成和显示的主要算法流程。

    2006年16期 62-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49 ]
  • HMM在语音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苗苗;马海武;

    介绍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对基于动态时间伸缩技术、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的3种不同的语音识别系统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隐含马尔科夫模型(HMM)在语音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其中基于HMM的语音识别系统是在UniSpeech芯片上实现基于DHMM的识别系统,然后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基于CHMM的识别系统。

    2006年16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图像处理的SDRAM通用接口设计

    徐红;叶丰;孟利民;

    依据在视频后处理芯片项目中高效使用SDRAM的经验,设计了一种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同时效率很高的SDRAM通用接口模型。他支持命令寄存和命令等待2种工作模式,其中在命令寄存模式中,支持读写SDRAM的pingpang模式,效率很高,特别适合基于块的图像处理算法,而命令等待模式简单易用,适合读写命令比较疏松的应用。

    2006年16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3 ]
  • 对于IPv6网络中服务质量的研究

    王晓武;党小超;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新型的网络应用对QoS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使网络能够支持已有的和新出现的多媒体服务与应用,保证通信与服务质量,让网络运营商控制网络资源及其使用,对于QoS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首先介绍QoS的相关概念,然后比较IPv4和IPv6对于服务质量的不同支持并具体研究IPv6下对于支持QoS机制的改进。

    2006年16期 70-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2 ]
  • 中间件Ice中消息服务的技术研究及改进

    张峰峰;潘明;韦海旋;

    通过对发布/订阅机制和防火墙解决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消息服务IceStorm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Ice本身的防火墙服务Glacier,将其与原有IceStorm服务相结合放在同一台PC机上,同时将与Glacier的服务器端点对应的服务器也移到同台PC机上,整个作为传输服务器,使IceStorm服务能顺利穿越局域网防火墙,最后给出了系统架构和详细的流程图。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局域网内部客户无法订阅的问题。

    2006年16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7 ]
  • 智能Agent技术在Web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张琼;杜友福;彭烈慧;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技术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和科研人员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此同时,如何准确地从中检索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开发出了很多信息检索系统,但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系统,其查准率和查全率都有待提高。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作为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Agent技术的信息检索系统模型,给出了他的理论模型和工作机制。

    2006年16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2 ]
  • μC/OS-Ⅱ下基于以太网接口的Web服务器应用研究

    黄小芬;刘大茂;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在EasyARM2200教学实验平台上,对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与TCP/IP协议栈在以太网接口的Web服务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μC/OSⅡ内核和TCP/IP协议栈进行裁剪,详细介绍了TCP协议应用编程方法。最后对具体的远程电表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分析。

    2006年16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5 ]
  • 基于路的方法导出耦合微带线的传输方程

    孙静;伍刚;周燕;

    在研究传输线时,当传输线的几何尺寸l与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λ可相比拟时,传输线就要用分布参数电路来讨论,在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可以应用电磁场理论,也可以采用电路理论,采用后者,用等效的方法将耦合微带传输线等效为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然后用基尔霍夫定律求出其传输线方程。

    2006年16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0 ]
  • ARM HMS30C7202与DSP5416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王洪;李仲阳;

    以Hynix公司的ARM7芯片HMS30C7202和TI公司的TMS3205416 DSP芯片为例,介绍了一个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和数据显示等功能的系统。本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实时采集进来的外部数据由DSP进行处理,再由HPI将数据传给ARM进行显示或通过LAN传给服务器,实现数据远程处理功能。重点分析了DSP的HPI(host port in-terface)接口的工作原理。设计了HMS30C7202与TMS320C5416之间的HPI接口电路和HPI通信协议,给出了DSP部分与ARM部分的程序流程图。经实验验证,制作的样机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6年16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中间件在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

    彭烈慧;钟宝荣;张琼;

    针对中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间件的特点、在税务信息化中应用中间件技术的好处、可行性等的分析,提出了应用中间件CDAP进行解决的思路及一种基于该中间件CDAP的税务信息化系统体系结构,并对其参数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与调整。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效率,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2006年16期 86-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串口调试助手的设计

    黎爱琼;陈家林;谈宏华;

    为了方便在Linux操作系统下进行串口调试以及能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板上直观地观察到串行数据传输,在Redhad 9.0下的Qt Designer编程环境下设计了串口调试助手。首先在Qt下以一种图形化的编程方式完成串口调试助手界面的设计,再将其生成源代码,然后在源代码中添加串口驱动,完成串口调试助手的设计。经实践证明,该串口调试助手在Redhad 9.0操作系统上运行良好。利用交叉编译程序将其移植到S3C2410的Linux 2.4上后也能够正常运行极大地方便了调试工作。

    2006年16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4 ]
  • 基于VxWorks的飞机外挂物信号处理系统的研制

    胡保安;蔡志勇;陈荣;

    飞机外挂物信号处理系统作为与主系统配套使用的子系统,主要是完成飞机外挂物中实时的信号处理。为了满足较高的实时性要求,采用风河公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由于VxWorks对硬件和软件的实时性要求都能满足,因此很好地实现了信号处理板与主系统之间的网络实时通讯。同时VxWorks还以他的高可靠性保证了整个网络通讯的正常运行。

    2006年16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简讯

    2006年16期 93+119+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Blending Learning”教学模式探讨

    李蕊丽;胡鸣焕;

    Blending Learning即一种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混合式教学不是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结合本校的教学改革,讨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的Blending,以及采用Blending Learning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2006年16期 94-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59 ]
  • Grid GIS在数字水库中的应用

    吴秋兰;周春华;孙倩;武瑞松;

    根据数字水库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水库解决方案并讨论了其实现过程。首先介绍了网格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体系结构,其次阐述了基于网格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水库框架,最后论述了数字水库实现的功能。网格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为水库信息管理的标准化、网络化、空间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006年16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2 ]
  • 基于Browser/Server的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仲鹏;刘丽娟;赵红梅;常淑惠;

    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他可以对企业客户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结构进行开发,用户只要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调用系统资源完成各种任务,这样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浏览器易于使用,便于培训。主要论述了开发此系统的逻辑模型,结合现实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以及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算法加以论述。

    2006年16期 100-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1 ]
  • 采用调整函数优化梯度的BP算法改进

    梅冬芳;

    针对基于梯度下降法的BP算法提出一种改进方法:AF法。即在权值修正中,引入一个调整函数优化梯度。调整函数作用在激活函数的导数上,用于平缓和优化激活函数的导数运算。并就4元校验码和Feigenbaum函数逼近问题进行算法比较。实验显示,应用本方法的单隐层BP网就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异或问题和4元校验码问题。

    2006年16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3 ]
  • 基于Matlab平台的基础矩阵估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李宏言;盛利元;周家令;曹莉凌;

    基础矩阵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基础矩阵估计的已有方法,开发了基础矩阵估计工具箱,设计了图形用户界面并添加了帮助文档。该软件系统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为基础矩阵的估计和应用提供了良好平台。

    2006年16期 106-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EWB软件在电子实验中的应用

    熊再荣;

    计算机仿真工具层出不穷,但作为虚拟的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即EWB界面直观、操作方便,选用元器件和仪器最接近实际情形。介绍了计算机仿真软件EWB(虚拟电子工作室),列举了该软件在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实验中的应用实例,得出了在电子实验中引入EWB,可以解决实验室条件受限的困难,还可大大提高效率,并使其实验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更有新意。

    2006年16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6 ]
  • ORCAD9.2.3在变频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何跃军;林玲;

    在众多EDA软件中,ORCAD以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深受使用者欢迎。以电力电子技术中,变频控制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为实例,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ORCAD 9.2.3版本软件的特点,该变频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仿真软件ORCAD Pspice A/D在变频控制系统单元电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006年16期 111-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SCA系统中DSP设备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刘少阳;宋安;金磊;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是实现软件无线电概念的具体设计结构和核心技术,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SCA系统里定义的设备接口能屏蔽硬件功能实现的细节,使上层波形应用的开发摆脱底层硬件特性的制约。讨论了SCA系统中DSP设备组件的开发原理、过程以及具体实现,从而为上层波形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底层支持。

    2006年16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2 ]
  • PSpice仿真软件在收音机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周霞;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已渗透到电子系统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环节,各种软件被应用到电子设计和仿真中,使电路的设计、调整和改进更加高效便捷。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并采用在业界广泛使用的PSpice仿真软件,以456 kHz调幅产生电路代替调谐输入电路,通过电路网单方式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瞬态响应分析及交流分析,仿真其直流工作点、瞬态响应波形及幅频特性曲线,较真实地反映了电路的特征。

    2006年16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一个1.2V,9ppm/℃的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

    钟昌贤;张波;周浩;卢杨;

    基于传统CMOS带隙电压基准源电路的分析,结合曲率补偿技术设计了一种带衬底驱动运算放大器的低电源电压的电压基准源电路,主体电路采用电流模式基准源结构,并结合所采用的衬底驱动运放作为基准源的负反馈运放。整个电路采用0.5μm标准CMOS工艺实现,在电源电压1.2 V的条件下用HSpice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输出基准电压在-40~120℃范围内温度系数为9 ppm/℃。

    2006年16期 120-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4 ]
  • 单电源运放的偏置原因分析与偏置方法

    王晓东;

    运放是模拟电路中的核心元件,近些年来单电源运放因其正常工作时只需提供单路电源的独特优点而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单电源运放的设计却比双电源运放复杂。因此对单电源运放偏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比较了各种不同偏置方法的特点,从而为正确分析和设计单电源运放偏置电路提供依据。

    2006年16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06 ]
  • 开关电源中直流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薛转花;

    针对开关电源中直流输出滤波电感设计难的问题,分析了滤波电感铁芯的工作状态和特点,由直流输出滤波电感的作用及其铁芯工作的状态,提出设计滤波电感的限制条件,得到了滤波电感的设计步骤,以便从事这方面的设计人员更方便、有效地进行设计。

    2006年16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91 ]
  • 勃脱华兹近似在电路理论中的探讨和运用

    陆玉娥;潘健;

    探讨了如何根据误差函数、勃脱华兹多项式,采用实际电路理论中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克服滤波器中的误差不均匀的缺点,实现比较理想的衰减特性,使其达到最大平坦,满足滤波器通阻带的各项指标要求。这种分析滤波器误差分布近似的方法就是勃脱华兹近似。结合勃脱华兹低通滤波器的特性,举例说明了利用勃脱华兹近似的方法设计滤波器的过程。

    2006年16期 129-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应用LPM简化CPLD器件开发的探讨

    陈智萍;

    随着EDA技术的发展,数字逻辑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集成度也越来越高,而产品的上市时间日益缩短。面对如此压力,设计者单纯地应用硬件描述语言或原理图来应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引入支持LPM的EDA软件工具,设计者就可以快速地设计出结构独立且硅片利用率高的产品。以基于LPM ROM设计的7段显示译码电路为例,详细阐述了应用LPM模块简化CPLD器件开发的方法。

    2006年16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一种基于RLS算法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

    贾建华;王强;

    对一种经过改进的基于RLS算法的多项式预失真算法进行了研究。此种多项式预失真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传统的多项式函数分解为2个简单函数来逼近目标函数。将一个复杂的函数分解为2个简单函数后大大降低了RLS算法的计算量。同时,还将改进后的多项式预失真技术应用于功放设计中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RLS多项式预失真算法对交调失真的抑制依然有非常好的效果。

    2006年16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4 ]
  • 多时钟域的异步信号的参考解决

    袁伟;赵勇;

    在ASIC设计中,不同的模块往往工作在不同的频率下,在一个芯片上采用单时钟设计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多时钟域的设计是SOC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了多时钟域设计中异步信号的产生以及带来的亚稳定性对整个电路性能和功能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同步器,握手通信协议,FIFO等方法减小亚稳定性概率和其影响的措施,并且给出了实用电路图并进行了实现,从而使得电路能够在多时钟域下更加健壮和稳定。

    2006年16期 136-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6 ]
  • 一种有效的高速数据采集方式

    郑利君;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化系统中要求传送的数据量愈来愈大,速度愈来愈快,所以设计性能优良的高速数据采集电路一直是电子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给出了利用FPGA实现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案。把FPGA用作DMA控制器、采集控制器和总线控制器。该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单片机应用领域中速度较慢的CPU和高速的A/D转换器之间的速度配合问题,具有电路设计简单、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而且特别适用于采集大量数据的情况。时序仿真和实际应用都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从而解决了在单片机系统中较难解决的问题。

    2006年16期 139-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 用普通PWM控制器实现同步整流

    刘志华;

    现有同步整流控制芯片大多数只能用于低电压系统,由于VS端快速dV/dt扰动,容易引起芯片故障或损毁。通过对同步整流技术特点的分析,在普通PWM控制器基础上进行改进就可以实现BUCK型同步整流,提高开关电路的效率,并能适用于高电压系统。除此之外,利用光耦浮置驱动高边MOSFET,抗VS端快速dV/dt扰动的能力增强,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2006年16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8 ]
  •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194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林涛;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194在时钟脉冲CP=0期间,模式选择信号S1S0的状态变化可能造成逻辑功能混乱。利用ISPLEVER Starter Software2.0软件设计的测试向量文件,对74194进行仿真,仿真波形证明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表明在CP=0期间,S1S0状态的变化,会使74194内部触发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出现错误的脉冲信号。最后给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2006年16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
  • 紧致型小波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韩宝如;孟玲玲;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对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减少了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的输入数目,简化了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结构,然后对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比普通BP神经网络方法训练速度更快,诊断准确率更高,容错能力强,非常适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2006年16期 145-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1 ]
  • 基于GPS,CDMA和WLAN智能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

    张祖昶;许建真;胡晓刚;

    针对当前无线移动应用市场的需要,提出了一个接入CDMA和WLAN网络,接收GPS信号的智能调制解调器的设计方案。描述基于GPS,CDMA和WLAN的无线智能调制解调器的硬件及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关功能。实际测试表明,通过以模块化的设计,系统可以稳定将3种不同的网络数据整合在一起,可以智能地进行切换,具有很高的传输率,且传输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2006年16期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测试向量的自动生成及其功能验证环境

    王鑫;郭炜;

    随着芯片的设计和验证越来越复杂,如何快速产生准确的功能测试向量就成为降低产品测试成本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了测试分类及测试向量,重点描述功能验证环境的建立,并提出一种新的功能验证环境,用于提高测试向量产生的效率和准确率。

    2006年16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9 ]
  • 基于LabVIEW的海藻检测流式取样系统的实现

    张晓军;王博亮;谢杰镇;

    系统作为一个海洋赤潮检测的一个子项目,需要实现对采样海水水藻浓度的稀释以及检测。系统由PC机构成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利用LabVIEW图形界面设计的强大功能实现上位机的界面设计以及程序设计。使用LabVIEW的串行模块实现与下位机的通信。下位机部分采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AT 89C52,以RTX51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为核心构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既充分利用了LabVIEW的强大功能,又充分利用RTX51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06年16期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6 ]
  • 采用双面玻璃钝化工艺制造的双向可控硅

    裴军胜;苟建辉;

    介绍一种特别的双向可控硅芯片的结构,该结构在芯片正面和背面均采用台面玻璃钝化工艺保护PN结终端以获得可靠的正反向阻断特性。描述了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制造工艺流程,并对封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2006年16期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电池自放电率检测分选系统的研究

    付江成;胡松利;王勇;何炳林;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二次电池将成为未来几年电池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制约我国二次电池向国际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质量问题难以保证。如何控制二次电池的质量,确保二次电池的动力性能,已成为国内各电池生产厂家极其关注的问题。从我国二次电池生产使用现状出发,根据电池生产厂家二次电池出厂前质量检测的实际需要,提出并实现了电池自放电率检测分选系统。从软、硬件2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关键技术。

    2006年16期 158-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7 ]
  • 血液冷藏箱温度监测系统研制

    孙建军;吴太虎;刘洋;

    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设计了一种血液冷藏箱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依据血液冷藏的实际需求,详细叙述了血液温度监测与压缩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思路,以及主要部分的软、硬件实现。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任务切换和数据采集与处理,使得血链装备具有可靠、便携和实用性特点。

    2006年16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2 ]
  • OFDM系统数字成形滤波器阶数有限效应

    任天鹏;张尔扬;

    从OFDM系统子载波正交性要求出发,讨论了数字成形滤波器阶数有限效应。通过分析、仿真,定量描述了数字成形滤波器阶数有限效应对成形滤波器频谱的扩展;并据此提出了抑制数字成形滤波器阶数有限效应的措施。

    2006年16期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LCD液晶显示器驱动设计及显示动态曲线的实现

    张学成;曾素琼;

    分别阐述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LCD液晶显示器的直接访问方式和间接控制方式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对比这2种方式的通用子程序的设计介绍实现LCD液晶显示器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详细分析LCD液晶显示器对应于显示点阵结构的RAM地址分布情况,重点探讨显示动态曲线的实现方法。

    2006年16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