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军选;
信道估计是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信道估计的精度直接影响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基于导频序列的信道估计技术,分析了不同估计方式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几种在时分复用导频辅助估计中能够减小多普勒频移对信道估计影响的插值技术,并对他们进行了比较分析。
2006年19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7 ] - 2006年19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孙丹;张晓光;
针对单用户MIMO系统信道的容量特性展开研究。首先详细推导了无衰落信道下信道容量表达式,然后重点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下,接收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发射端已知信道状态分布时的容量特性。最后分别针对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发射分集、接收分集以及BLAST传输结构的系统容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给定发射功率,独立的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MIMO系统容量随最小天线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容量。
2006年19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72 ] - 2006年19期 6+42+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袁红梅;杨震;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目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WSN的各种应用中,活动目标跟踪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总结了目前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中节点的组织和路由,目标的侦测、定位,目标轨迹的估计和预测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比较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以后跟踪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向。
2006年19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89 ] - 周宦银;朱玲赞;
任何两个相邻的循环码只有一位数字不同,因此循环码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在通信、军事等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循环码是无权码,书写和编制都比普通二进制码麻烦,正确的编制是电路设计的关键。根据循环码的特点,总结出了书写循环码简单、方便又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任意2N进制循环码的编码方法。
2006年19期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5 ] - 高悦;贺少华;谭薇;李大斌;
由于当前的Wi-Fi技术多是基于LAN的,因此限制了Wi-Fi电话的应用。无线VoIP是VoIP与无线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具有价格便宜、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无线VoIP、普通VoIP和移动电话的比较分析,分别从他们的优缺点、安全性、呼叫质量、传输标准、用户群和价格等方面,探讨了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两种通信方式。
2006年19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孙景芳;刘宁庆;
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背景,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差分GPS收发信机的接收功能和差分链路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软件化实现其功能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用软件无线思想来实现差分GPS收发信机,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减少了开发周期,适应现有的和未来的标准发展,并具有移植性。
2006年19期 16-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0 ] - 赵颖辉;袁安民;
机场障碍物的存在会对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天线辐射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天线原理出发,计算了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航向天线的辐射场。采用电磁感应定理计算出了特定尺寸障碍物对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航向天线辐射场的散射,得到了该障碍物对跑道中心线上可听度系数影响的数值结果,并对此做出了分析。
2006年19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田玉良;姚英;
差分跳频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他集跳频图案、信息调制与解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与传统跳频技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制。对近年出现的扩频通信新技术———差分跳频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在对差分跳频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其优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2006年19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高渊;许会玲;
介绍了一种大规模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在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动目标检测电路的应用及具体实现方法。系统充分利用CPLD的高集成度,有效地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复杂程度。由于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少了器件数量,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并且采用数字电路后,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都比模拟电路更好。
2006年19期 24-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尹树华;刘宝明;李竞波;王新颖;
基于所实现的硬件结构,进行计算机和单片机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利用单片机进行线路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各个联网计算机将线路数据共享,并可以修改地区监控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将线路的地理位置信息做成数据库保存在计算机中,线路故障时可以直接调用数据库,将数据传送给其他计算机,方便维修人员调度。
2006年19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陈景文;
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系统,敌我识别系统具有在复杂战术环境下自主搜索、捕获、识别目标的能力。本文详述了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功能、特点以及分类,分析了自动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国内外自动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2006年19期 30-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5 ] - 冯寿鹏;
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军队后勤保障等领域。在分析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探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
2006年19期 32-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6 ] - 许晟瑞;冯辉;郝跃;李德昌;
射频LDMOS由于具有高击穿电压、高线形、高增益、价格低廉等优势而成为手机基站中的核心射频功率放大器件,LDMOS的栅漏电容Cgd是决定截至频率的主要因素,研究他对射频LDMOS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使用二维器件模拟软件ISE,模拟并研究了射频LDMOS栅漏电容Cgd与栅源电压Vgd和漏源电压Vgs的关系;分析得到LDMOS独特电容特性的原因;得出了栅氧化层厚度、漂移区浓度、沟道区浓度参数对Cgd的影响,并验证了喙栅结构具有比普通结构更优异的射频特性。
2006年19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6 ] - 杨军;马俊;
I2C总线是飞利浦公司在1992年推出的芯片间互连的双向串行总线标准,与传统的并行连接相比,他具有只需要2根连接线,使用统一的串行协议来实现寻址与数据传递。I2C总线收发器的难点主要在于低噪声、低功耗和标准兼容性,本文描述了I2C总线收发器的设计,包括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以及模拟结果。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总线收发器达到了I2C标准要求。
2006年19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王小喜;吴月娥;李靖华;
针对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套调频广播智能化综合测试系统。利用DSP高速处理系统,按照系统的不同组态实现了调频广播发射机频偏、频响、失真度、信噪比等11项运行技术指标的自动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且重复性、可靠性良好。
2006年19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0 ] - 张玉;王莹;潘新月;
当今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人们在驾驶中使用手机免提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但是绝大多数手机并不具备免提功能,因此开发一套车载手机免提系统非常有意义。介绍了车载手机免提通过有线方式的实现,分别给出了采用LM386和TDA2822M有线收发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调试方法,提出了抗干扰措施。采用TDA2822M的系统实现了手机的免提,通话语音清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19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潘胜;
连续波体制雷达由于是全占空比工作,发射功率很低,使其具有一定的低截获概率性能;连续波雷达扩谱容易,易于实现高距离分辨;同时该体制雷达具有无距离盲区、时宽带宽积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普通脉冲体制雷达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理论和器件水平的提升,连续波体制雷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着重讨论了某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试验系统中频率合成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2006年19期 46-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黄益彬;金伟明;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利用DSP作为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USB接口将处理过的数据传输到PC机上进行存储,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存储。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作为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并使用Philip公司的ISP1581作为USB收发控制芯片,利用两者的速度优势,能够实现DSP与PC机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从而使得大量数据的快速,实时的采集、处理与存储成为可能。
2006年19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9 ] - 闫志军;马礼举;
进程在处理机上运行,在传统系统中仅有一个处理机,不会出现怎样利用处理机的问题。而在多个处理机的分布式系统中,处理机的分配算法就成了一个主要的设计问题。分布式系统中的处理机可用多种方式组织,本文对处理机分配模型与算法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以具体实例详细分析了该问题。
2006年19期 52-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杨文静;陈义平;
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随之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网络中存在的DDoS攻击进行研究,以分布式并行系统的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型DDoS攻击的安全防御体系。该体系通过不同组件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实现了对DDoS攻击的分析及其防御。在对DDoS的攻击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数据挖掘的模糊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实现了对攻击源的定位,有效地避免了攻击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2006年19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6 ] - 冯明库;薛迎霄;
对两种Logistic映射作线性变换,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构造一复合混沌系统。为了改善复合混沌序列的随机性,采用分段离散化,然后从密码学的角度对复合混沌序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序列具有良好的随机性,适于做扩频序列。最后应用此复合混沌序列对图像进行加密方案的研究。
2006年19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 畅雄杰;张健;胡信布;
目前对于大量垃圾邮件问题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垃圾邮件的传播者总会以不同的方式绕过邮件过滤器而到达用户的邮箱。研究本题目就是为了建立一套类似于网络防火墙的设备,以高效、准确地过滤垃圾邮件,净化网络环境。
2006年19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 刘勇顺;
讨论了数字水印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对相关技术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介绍了数字水印的技术原理、典型算法及攻击方法等,提出了军事通信上的数字水印文件、数字水印命令等初步方案,对军事信息领域的保密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2006年19期 64-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6 ] - 胡启龙;王军宁;
流密码与分组密码是基于位运算的图像加密算法中两种主要密码体制。着重研究了分组密码长度和密码多样性的不同选取对加密BMP彩色图像的影响。指出了在分组密码长度与BMP图像的长宽尺寸成倍数关系的情况下,BMP图像加密效果极其不理想的规律和现象,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此外,对采用基于位运算方法加密BMP图像的抗噪声性能也进行了分析。
2006年19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4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李睿;徐红;李进;
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的、综合的、不同时间的、稳定的数据的集合,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领导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及时的、全面的决策支持。首先介绍了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的基本概念、特点,然后详细论述了寿险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Pro的数据模型的构建及其维表、事实表的结构设计,以及前端数据展现,最后介绍了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方向。
2006年19期 71-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7 ] - 周晓晶;
虚拟环境的建模是基于虚拟现实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根据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虚拟环境的组成结构,创建了虚拟机器人和弹性体作业对象的几何模型、运动模型和物理模型,推导了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弹性体受力和形变的基本方程,并介绍了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人机接口设备,最后建立了由数据手套控制的机器人抓取弹性小球的虚拟环境的模型。
2006年19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9 ] - 禹旺兵;彭良玉;禹恒州;
受生物免疫系统自己-非己识别过程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人工免疫算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归一化和主元分析法作为预处理提取模拟电路的最优故障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反面选择算法的检测器对故障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模拟电路故障的分类。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2006年19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0 ] - 车彦;石江宏;王洪;王君;
结合电力公司现代化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的远程自动抄表设计方案,并将研发产品投入使用。用单片机从数字电表等数据终端收集数据,并通过GSM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最后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数据存入后台数据库中,此系统还开发了Web服务器,可供管理员和用户登陆网站管理和查询信息,实现了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2006年19期 79-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代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EDA软件进行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系统设计的必然趋势,许多工科院校都在电路实践教学改革中引入了EDA技术。介绍了Proteus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用Pro-teus实现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方法。
2006年19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44 ] - 王沁;王佳;
如何真正表示动态实时环境,一直是Agent基于逻辑方法中至今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即通过前后智能Agent观察的静态环境的对比来观察环境的改变,从而实现一个动态表示的实现。该问题是在给出的一个简单模拟的居住环境下介绍的。环境又根据人的存在与否分为两种条件加以说明。该方法对于动态的实时环境表示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参考作用。
2006年19期 85-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周全;刘任平;
介绍了一种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F180)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通用性和功能完备为目标,包括主控电路、无线通讯、执行机构(踢球和带球机构等)以及传感器电路等子系统。系统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用PWM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用计数器检测轮速形成闭环控制,用I/O口控制继电器驱动踢球带球机构,用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扩展进行无线通讯。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机器人具备了进行比赛的能力。
2006年19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 李强;
进入21世纪,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应运而生。而作为SoC重要组成部分的嵌入式存储器,在SoC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增加,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嵌入式存储器与独立的存储器芯片在设计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对此本文将以NOR型闪存为例在制造工艺的选取、衍生产品的设计、功耗与噪声、后端功能仿真、测试与修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2006年19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 张珏;樊晓光;聂涛;
智能故障诊断在现代飞行器及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其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介绍了现有电子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故障树方法、模糊诊断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和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阐述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讨论了航空电子设备智能故障诊断发展,提出了集成诊断技术、综合测试与诊断策略、机器学习方法和软件工具的开发等关键技术。
2006年19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7 ] - 肖志红;汉泽西;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由接收、发射一体型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GC、整形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温度补偿电路、RS 485串口通信电路等组成。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并且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调试,测量范围在0.2~15 m内时,该系统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
2006年19期 97-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3 ] - 史勇;谢晓霞;
测控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干扰源,严重影响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常使用硬件抗干扰措施与软件抗干扰措施来抑制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干扰。软件抗干扰措施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具有简单、灵活、方便、耗费硬件资源少及容易实现等特点。软件抗干扰技术的使用会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着重讨论了测控系统中的软件抗干扰技术。
2006年19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34 ] - 尹翠然;张晓冬;贾彦萍;
为了减轻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开发基于PCI总线的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PCI总线的接口电路设计以及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设计采用PCI9054+FPGA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接口,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硬件由天线、放大器、频谱分析仪、计算机、打印机组成,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践证明该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问题,测试所得数据合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2006年19期 102-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4 ] - 李玉超;高沁翔;
结合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研制出了触发电路以集成芯片KC04和KC41为中心的三相全控式整流装置,并具体介绍了每个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可用于发电机励磁仿真实验,实现励磁的全工况自动调节;还可应用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同步电机传动系统、通用直流电源、UPS等,也是交流电机传动系统相控交交变频器的基本单元。自研制成功以来,运行状态良好。
2006年19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2 ] - 廖敬萍;马力;
实时应用是通信、自动控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实现实时应用的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目标,需要用户进程、实时内核、硬件系统,甚至网络系统等的参与。主要对Linux内核提供的实时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对Linux内核中影响进程处理时间的几个重要部分的分析和对实时机制的几种实现方法的研究,有助于内核实时化方案的选择。
2006年19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4 ] - 刘长卫;董伟凡;杨全法;杨岗军;
主要介绍一种应用AT89C52单片机的飞机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该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共包括3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通讯通过总线传输方式实现,采用硬件与软件密切配合的设计技术,实现对飞行参数和飞行履历信息的获取、编码、记录,并开发了功能强大的地面数据处理软件,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该系统已经成功地在某型飞机上推广应用。
2006年19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4 ] - 王建飞;
介绍基于单片机AT89C52控制的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为实现车速的准确控制,本设计最大的特点是软件采用脉宽调制使电机转速能自动调节,从而达到控制的要求。控制处理模块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对送入的脉冲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实现调速、停留、刹车等功能。由4位数码管进行对里程、往返时间的显示。
2006年19期 113-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3 ] - 朱路;朱清慧;
详细介绍了达拉斯公司的实时时钟芯片DS1302的主要特点和与外部控制CPU的串行通讯方式,并对其内部结构、管脚功能及内部时钟/日历寄存器和静态RAM对数据读写控制方式也分别做了具体介绍,其目的是使应用者能对此芯片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方法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快速上手。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通过该例使读者对DS1302的外部电路连接和数据通讯方式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
2006年19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2 ] - 过立新;
对于参数存在较大变动的系统或时变系统(如系统出现局部故障),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过渡误差小于单一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基于多种参数估计算法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用于系统的参数估计和控制,参数收敛速度上优于基于一种参数估计算法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本文研究了离散时间确定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问题,并介绍了两种递推参数估计算法及其收敛性质,最后给出仿真例子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2006年19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于风卫;孙红英;
在船舶自动化电站中,机组启动成功与否的判别是以点火转速为条件。传统的测速方法需附加测速装置及硬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基于PLC的点火转速检测方法可以实现软件测速。PLC采样发电机的剩磁电压,通过软件编程测取剩磁电压的周期,来获得原动机的点火转速信号。采用软件测速不需要附加转速检测装置,硬件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
2006年19期 122-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6 ] - 龙瑜;
感应电机能量优化控制常根据电机静态模型采用恒转差频率控制。但该控制方案会导致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降低。从感应电机的动态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借助转子磁链控制实现感应电机能量优化的控制方案。根据外环给定电磁转矩的不同,调整内环转子磁链给定值,以达到能量优化控制的目的。在调速过程中,控制方案确保转子磁链紧跟给定值,使输出的电磁转矩紧跟给定值。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良好。
2006年19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王静;靳引利;汪贵平;
对Delphi中使用MSComm控件进行串口通信时,ASCII码大于127时的发送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着重分析了接收程序中两种接收方法:定时器轮循法和OnComm事件法在接收数据时存在的问题,也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并将这些解决方案用于费额显示器测试软件的编制调试中,实践表明这些解决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2006年19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0 ] - 芦东昕;马振华;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产业逐渐兴起。首先介绍了汽车电子基本概念,并根据市场划分给出了汽车电子系统分类,说明了其发展及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现状,接着详细叙述了虚拟现实和汽车网络两种软件技术的概念,并针对厂商的具体应用做了一些介绍,最后对我国软件企业进入汽车电子产业做了展望。
2006年19期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4 ] - 李德龙;张冰;
最短路径算法是智能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核心内容。从道路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构建以及Dijkstra算法中快速搜索技术的实现入手,综合考虑核心算法和数据存储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直线优化Dijkstra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时间复杂性,提高系统的效率。
2006年19期 133-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7 ] - 周又玲;周铁;王志新;
自适应LMS算法是一种很有用且很简单的估计梯度的方法,在图像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DSP是一种高速、高性能特别擅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运算的微处理器,用DSP实现数字图像信号的处理有很好的实时性及处理精度。本文完成了一种基于DSP的自适应LMS维纳滤波器的设计,从而实现了对数字图像进行初步降噪处理。
2006年19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9 ] - 李致远;
随着空间技术、核技术和战略武器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已经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远程导弹和核武器控制系统中。构成电子设备的电子元器件不可避免地要处于空间辐射和核辐射等强辐射应用环境之中,辐射作用会对元器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使整个电子设备发生故障。介绍了微电子器件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两类辐射环境,着重分析了辐射对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作用机理和不同类型器件的辐射诱生失效模式,分别介绍了对双极型器件和MOS器件进行辐射加固的主要方法。
2006年19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94 ] - 高克芳;
运用EDA工具设计电子系统是当今电子设计的趋势,以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了运用Max+PlusⅡ软件设计的3种方式:原理图输入方式、VHDL语言输入方式和LPM定制方式,通过对设计实例的分析表明:用Max+PlusⅡ软件进行设计具有可靠性强、灵活性大、开发周期短等特点。教学实践表明,一例多设计方法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Max+PlusⅡ设计电子系统。
2006年19期 142-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许良凤;邬锡琴;
PSpice软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仿真软件,他可以根据电路结构和元器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判断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因此为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本文以节日彩灯控制器为例,介绍了PSpice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2006年19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李萍;
提出了基于OpenGL技术的一种由面模型构造三维盒体的方法,以多边形组成一个面、以面为基本单元构造纸盒,并将其应用于三维包装纸盒设计系统的开发中,该系统不仅实现了纸盒结构的二维平面设计,而且能够仿真三维盒型,并采用贴图技术看到装潢设计的立体效果。
2006年19期 147-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杨帆;王秀伟;白振兴;
搜索引擎已经成为现在检索信息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产生了网站优化的概念,针对目前流行的Google搜索引擎,通过对网站结构的分析,详细阐述了网页结构对基于PageRank算法的网站搜索引擎排名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如何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对网站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网站在Google搜索引擎上的排名。
2006年19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4 ] - 郑雪钦;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学生所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电路图及波形图多且复杂、控制理论分析抽象,通常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应用较少。基于Matlab 6.5对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主电路建立仿真模型得出的可视化波形结果,可以看出Matlab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语言,为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2006年19期 152-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9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8 ] - 王守强;朱大铭;
针对Amit Kumar提出的求解k-means算法的1+ε近似求解随机算法,提出了一个改进措施用来提高每次取样的成功概率。当固定k和ε值时该算法为线性的。通过多次运行该算法能以较高的概率求出k-means算法的1+ε近似值。
2006年19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刘鹏斌;刘守义;禄乐滨;
讨论了运用DLL(动态链接库)技术开发地震台数据转化软件。分别用C语言和VC语言实现了软件的两大模块,以通过调用DLL的方式集成模块,解决了省级地震台网由传统地震定位向双差地震定位升级过程中的数据转化问题。测试表明可以高效地执行转化,加快台网升级过程。该软件已在实际中运用。
2006年19期 157-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8 ] - 郭炜;
介绍了中值滤波的概念和几种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在几种改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中值滤波改进算法。依据以上几种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和图像视觉上的比较,并进行了数字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和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NMAE)的几种定量指标的比较。实验结果和几种定量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滤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还能使图像保持很好的清晰度,明显优于几种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
2006年19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3 ] - 杨国庆;
分析了乐曲演奏设计中音符、频率、节拍、显示与编码的相互关系,并在EDA开发工具QuartusⅡ平台上,采用VHDL语言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通过音符编码的设计思想,实现了基于FPGA片上系统(SoC)动态显示乐曲演奏器的设计,使乐曲演奏数字电路设计得到了更好的优化,同时减少了设计芯片的数量、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006年19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