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兴华;申萍;
抄表器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自动抄表系统的目的是:自动、集中、定时地抄录各用户的数据量。通过对ARM7 LPC2148和通信接口的研究,介绍一种基于ARM7 LPC2148的便携式智能抄表器的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通过使用外围设备接口RS 232,RS 485,USB 2.0等高速数据传输方式,使抄表器在现场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达到准确快捷的目的。实现应用嵌入式系统来完成便携式抄表器的功能。
2006年20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功明;周陈琛;
能够实现抢答器功能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前期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模拟与数字电路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介绍一种利用微电脑芯片作为核心部件进行逻辑控制及信号产生的单片机技术和C语言编程设计的9路多功能智力竞赛抢答器。
2006年20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利国;蒋京颐;
在线监测是目前工业中常见的监测方式,工业级应急电源的蓄电池便是需要监测的对象。用一种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利用V/F转换的方法对单体蓄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光电隔离与变压器隔离的方法解决采集电路和单片机处理电路电气隔离的问题。给出巡检仪硬件结构框架,通过3种通信方式实现数据通信,并给出采集电路的供电方法。
2006年20期 7-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潘国泉;
微波辐射计是一种高灵敏度的低噪声宽带微波接收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扫仰角测量时,主要用于反演大气水汽廓线,为提高测量精度,尤其在低仰角区,要求其天线伺服系统运行平稳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天线伺服系统,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定位精度,并阐明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响应迅速,定位精度高。
2006年20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渊;许会玲;
介绍一种由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DSP TS101实现的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作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完成雷达回波中各距离单元内运动目标的积累检测,另外还包括恒虚警处理。系统在设计中较好地利用了DSP芯片的内部资源,充分发挥了DSP芯片的性能,实现高速实时处理,达到较好的系统性能。
2006年20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云武;习友宝;古天祥;詹惠琴;
提出了基于USB的DDS虚拟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介绍了DDS信号发生模块的原理,使用的核心芯片AD9762的功能;USB接口模块使用的芯片CY7C64613的功能和接口的实现方法,同时给出了由Lab Windows/CVI实现的频率特性测试仪的面板和频率特性分析的过程及其他功能。最后得出结论,按该方案设计的测试仪可以很好地实现频率特性测试分析,并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2006年20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锦尊;
介绍微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指出传统的传感器在信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新型传感器在武器装备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述高技术战争需要新型传感器;提出新型传感器发展方向,并就传感器的发展思路、发展重点提出一些建议。
2006年20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徐卫东;高原;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展应用的同时,关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已全面展开。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的研究制定工作。通过从4G移动通信系统的产生背景以及特点引入,介绍了4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回顾了全球4G的发展状况,最后对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06年20期 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崔维新;梁光胜;
智能交通系统是改善现行交通状况的有效手段和发展方向。模糊控制是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的关键技术,将接收检测数据、数据模糊化、查表、反模糊化、控制信号灯等一系列功能集成于Altera的FLEX10K10芯片中,实现了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以随机产生的交通流数据为输入,给出了在Max+PlusⅡ软件设计平台上的仿真波形图。通过硬件系统测试和软件仿真,均可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2006年20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敏锋;刘学观;
小型低功耗器件是射频电路设计的研究热点,而微带技术具有小型化低功耗的优点,为此在介绍微带型Wilkin-son功分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使用基于矩量法的ADS软件设计、仿真和优化计算相关数据参数,并制作了一个微带功分器实例,最后对加工的样品进行实测,获得与仿真值吻合较好的预期结果。
2006年20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9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0 ] - 胡中华;湛金辉;涂姝婕;
大屏幕时钟及温度显示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然而目前市场流行的大屏幕时钟及温度显示器均存在时间数据修改困难的缺点,而时钟数据会因使用时间长而产生积累误差,因此必须修正。针对此问题,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时钟芯片选用DS12887并采用红外遥控技术进行编码和解码,实现10 m以内可稳定有效遥控修改时钟数据。
2006年20期 27-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竹;
采用0.18μm CMOS工艺,两级共源结构实现了低功耗高增益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共源结构的级联采用电流共享技术,从而达到低功耗的目的。电路的输入端采用源极电感负反馈实现50Ω阻抗匹配,同时两级共源电路之间通过串联谐振相级联。该LNA工作在5.2 GHz,1.8 V电源电压,能提供20 dB的增益(S21为20 dB),而噪声系数为1.9 dB,输入匹配较好,S11为-32 dB。
2006年20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根岭;付涛;杨保海;
为实现虚拟示波器高速数据采集,同时方便采集卡的连接与扩展,在分析USB通讯原理的基础上,将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和USB通讯控制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通过高速USB口与高性能的计算机进行通讯。采用VB编写用户操作界面,实现实时显示、谐波分析和历史数据保存等各种功能。与常规示波器相比,不但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测试性能,而且实现了测试自动化。
2006年20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梅;李秋红;
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的电话远程控制器,重点介绍该控制器的各模块组成、原理及具体实现的电路,该控制器采用现有的电话线路进行通信,无需重新布线且通信距离不受限制,经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运行可靠、成本低、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社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006年20期 36-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蒋志新;杨谨全;卫红春;刘茜;宋彩丽;
三层结构企业级软件开发模型代表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发展方向;基于构件的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复用研究的焦点;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模式中,B/S结构使用越来越广泛。探讨基于构件的B/S三层结构模型在石油行业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实现过程,展现了B/S结构、三层结构模型、构件技术在石油行业企业级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2006年20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青龙;
MPEG 7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多媒体内容描述的标准化问题,可满足用户对多媒体内容快速、有效检索的需求,提高多媒体内容的利用价值。在介绍MPEG 7标准的范围、描述框架和描述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基于MPEG 7标准的学习系统模型和相应的实现机制,包括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检索机制、推拉获取机制和学习者偏好机制。
2006年20期 42-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司存瑞;周岩;孙米;
网络考试系统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平台上的应用系统,使考试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系统中的题目生成、题库管理、试卷管理、教师阅卷、学生考试和考试评估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介绍一个在Web环境下,基于ASP技术开发的一个网络考试系统平台的总体设计、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案。
2006年20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刁树民;于忠清;
简要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及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联系,阐述概念分层的相关概念及算法,提出概念分层的分类和组成部分,详细分析概念分层高度动态的过程和数据特性。并将其应用在人口普查数据中,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概念分层的结论。最后,探讨概念分层应用于人口普查数据中的重要意义及概念分层中的若干问题。
2006年20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风卫;
针对常规船舶模糊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船舶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线计算出系统的控制输出,通过使控制规则表内相邻分档之间补充了无穷多个经过细分的控制规则,克服由于量化误差而引起的稳态误差和稳态颤振现象。以本校远洋实习船“育龙轮”为例,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比常规模糊控制,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2006年20期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杨;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延伸,他包含3方面的含义,即时间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实验仪器设备和资源的开放。通过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来促进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06年20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张冰;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在高校也应运而生,但种种原因使得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理想,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博客应用服务的电子商务专业辅助教学的新思路,并探讨博客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作用。
2006年20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解云虹;张志钦;许敏光;
即时通信目前有4种主要协议:即时信息和空间协议(IMPP)、空间和即时信息协议(PRIM)、针对即时通信和空间平衡扩充的进程协议SIP(SIMPLE)以及XMPP。XMPP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是基于XML流的即时通信协议。首先简单介绍XMPP出现的背景,然后详细解析XMPP中的XML流、XML节和JID等基本概念,采用一些实例说明这些基本概念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最后还对XMPP的互通性、安全性及加密特征进行了讨论。
2006年20期 57-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睿;徐红;曾应员;
用户界面是计算机软件和用户交互的接口,是控制和选择信息输入/输出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首先介绍了用户界面与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及工作流程(分为结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3个部分),然后探讨本地计费帐务系统中用户界面设计的实现,主要是应用系统的窗口、菜单及各种控件等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一种通过用户对象定义状态栏的方法。
2006年20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缪欣;黄海悦;
提出一种基于CORBA技术规范的3层C/S结构的分布式运行平台的服务模型,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能量管理系统2层C/S体系结构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由于缺乏统一的访问接口和实现平台而造成的移植性较差,系统功能扩展困难的问题,在新一代PEMS系统中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给出了这种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方法。
2006年20期 63-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晓峰;亢金龙;王宏;
进化算法是基于自然进化过程基本计算模型的一系列搜索技术,在函数优化、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训练、智能控制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进化计算及进化算法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特点与分类、有关研究与应用现状及有关软件与国际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简述进化规则和进化策略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2006年20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郑竞华;
OpenGL是目前公认的三维图形开发标准,在Win32环境下开发高质量高性能的三维图形应用程序,OpenGL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简要介绍Win32环境下,使用OpenGL进行图形操作的具体步骤,详细介绍Win32环境下进行Open-GL编程涉及的相关技术细节,如关联设备描述表和绘制描述表、图形显示与重绘、实时动画与交互操作等,并编写一个简单的动画例程,较全面地演示了Win32环境下的OpenGL编程方法。
2006年20期 69-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林;
作为应用十分广泛的服务器端程序,Java Servlet有着很多的优势。不仅多个请求可以共享公用资源,而且还可以在不同用户请求之间保留持续数据。不过随着数据库访问量的增大,传统的Servlet与数据库连接方式的效率下降十分明显。介绍一种充分发挥该特色的实用技术,即数据库连接池。实践证明:应用连接池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据库访问的效率,尤其是在多次数小规模的查询操作上表现尤为明显。
2006年20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晓华;初艳鲲;房胜;
房屋建筑的试验实习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困难一直是困扰教学的一大难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利用VRML,Cult3D等VR技术将典型房屋建筑和结构构件做成具有交互功能的虚拟场景,与文字图片解说等组成可以通过校园网传播的试验系统,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对建筑场景进行漫游和对建筑构件进行虚拟拆解和装配,深入了解房屋建筑的构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对系统需求、系统结构和构件建模、贴图、交互动作的设置、系统集成的方法等进行阐述,并总结系统的使用效果,希望为其他学科的试验系统的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2006年20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龙;尹忠科;王建英;
针对毫米波辐射图像分辨率的增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将双三次插值与非线性外推算法相结合。在空间域,通过双三次插值提高原始低分辨率图像的分辨率;在频率域,通过非线性外推算法增加图像的高频分量,最终实现毫米波辐射图像的分辨率增强。实验表明,新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并且分辨率增强后的图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2006年20期 78-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昌鑫;卜登立;彭嵩松;
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产品的版权保护。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采用。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的特点、分类和一般模型,并应用Matlab语言实现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水印嵌入、提取算法,并探讨各种攻击方式,给出运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嵌入的水印具有不可见性,而且对于常见的比例缩放、抖动、旋转、滤波、噪声和裁剪攻击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2006年20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敏;郝绒华;邸建红;
超声图像诊断是与X线CT、同位素扫描、核磁共振等一样重要的医学图像诊断手段。根据肝脏超声图像进行脂肪肝的诊断,是病变确诊的主要方法。但是,与CT和核磁共振等医学图像相比,超声图像的图像质量较差,目前的诊断以定性为主,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以图像分割为基础,以VC语言为工具,建立了超声图像处理系统,对超声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量化,为诊断提供了依据。
2006年20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蔡必强;
在视频会议中,音频处理是基本的也是实时性要求最高的要素,而音频混音是音频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音频处理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大部分视频会议系统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而且很多混音的研究工作都偏重于混音算法,而忽视了混音方案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集中式和分布式2种混音方案,并介绍混音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提供了一种按贡献加权算法来消除混音溢出问题。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有效地解决混音溢出问题。
2006年20期 85-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刘永祥;罗森予;何修富;
提出在OFDM通信系统中采用余弦变换(DCT)实现信道内插估计,同时讨论离散傅氏变换(DFT)、离散哈特莱(DHT)、Hadamard变换等数学方法用于采用导引信号下的信道估计。无需知道信道阶数、噪声功率、多谱勒频移等信道统计特性仍能达到较好的信道估计性能,计算简单。仿真结果表明,余弦变换算法的信道估计在多径干扰、多谱勒频移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性能稳定,达到较好的信道估计效果。
2006年20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英汇;王宏现;邢孟道;
针对多DSP分布式互连的信号处理板卡,介绍基于PCI9054和FPGA的CPCI总线接口设计,分析通用WDM总线驱动程序的开发。接口设计引入数据包存储转发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分布式系统中可扩展性好、效率高。另外驱动程序采用DriverWorks进行开发,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2006年20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苑;方少元;
随着数据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网络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SDH自愈保护是提高光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SDH自愈环的结构特性及环网保护机制的介绍,分析比较了4种常用SDH自愈环的优缺点,为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依据。结合山西某地区网通SDH光传输网络特点介绍应用实例,最后对SDH传输网的保护技术进行展望。
2006年20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立早;
首先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通常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上以SiRF Technology公司出品的GPS芯片为例,讨论采用Visual Basic 6.0的MSComm控件实现GPS接收机与PC机间通过串口(RS 232)传输和提取定位信息的方法,并给出部分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2006年20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彭建;崔更申;陈岳林;侯艳利;
传统有线条码扫描仪受数据线长度的影响,而市场上的无线条码扫描仪无线通信距离一般在30~100 m范围内,在使用范围和用途上造成一些限制。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无线扫描系统的设计,其最大无线通信距离为800 m。该设计采用Philips公司的LPC2142 ARM嵌入式芯片和ADI公司的ADF7020无线收发芯片。LPC2142接收条码扫描仪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ADF7020完成无线数据发送接收。
2006年20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冯向莉;
在交流电路中,把电源所供给的有功功率与电源的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即cosφ(电压电流相位差的余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osφ;以整流电路为例,列举几个电路实例,详细地推导出计算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及cosφ的正确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2006年20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本杰;岳光荣;
超宽带通信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系统的功耗和硬件的复杂度。在研究基于TR技术的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降低ADC实现复杂性的方法,同时对ADC和AGC联合设计,降低超宽带通信系统实现的复杂性。仿真的结果表明,提出的ADC实现方法和传统的2 b ADC的性能相当,但复杂度降低;在前导序列时间内AGC能完成信号的合理放大,使之满足信号的接收解调需要,而在信息数据解调期间不用调整AGC的增益。
2006年20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龙;邓先灿;孙麒;
介绍一种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由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现场模拟产生一正弦波信号并通过LM331实现频率到电压的变换,从而供给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单片机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单片机负责对7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显示,同时应答上位机命令。上位机面向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控制,选择数据采集的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现场采集和显示并且采集方式可控制的多路数据采集器,该数据采集器具有硬件电路简单,采集精度较高,低功耗等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06年20期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2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0 ] - 袁嫄;杨万全;
通过增加误差信号的自相关值对步长变化的影响,对一种变步长LMS算法进行进一步改进,既继承了前者稳态性能好的优点,又增强了算法跟踪信道变化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而且收敛速度加快,收敛时间变短。这种算法不仅可应用于跟踪信道特性变化较快的信道(如短波通信),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算法收敛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2006年20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红;廖斌;
当今电子设计领域正快速朝着大规模、小体积、高速度方向发展,而体积减小导致电路的布局布线密度变大,同时信号的频率还在提高,使得串扰成为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介绍了高速电路中串扰的产生机理,并用HyperLynx[3]对串扰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析提出减小串扰的一些实用方法。这对于在高速、高密度电路设计中解决串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20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军;王镇;
系统芯片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于设计之初对软硬件进行划分,并对系统的性能评估。针对这一挑战,阐述在ARM指令集模拟器基础上扩展片上总线(AMBA)模型、SDRAM控制器模型和SDRAM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对MPEG4解码算法进行软硬件划分,采用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估MPEG 4解码系统的性能和功耗。
2006年20期 116-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英;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通过一种血型遗传规律的电路设计实例,比较详细地说明“医用电子学”中数字逻辑电路的实践应用,通过本设计,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熟练掌握用数字电路分析问题和设计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2006年20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毕成军;陈利学;孙茂一;
同步是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在同步通信系统中,同步系统性能的降低会导致通信系统性能的降低,甚至使通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同步是信息能够正确可靠地进行传输的前提。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锁相环位同步提取技术的原理,并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在QuartusⅡ下编译仿真通过,给出仿真波形图。经分析该设计稳定可靠,且能够完成要求。
2006年20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徐仰彬;
带通采样定理是中频采样理论的基础,不同的文献中对带通采样定理有不同的论述形式。首先对一种表述较全面、准确的带通采样定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分析结果对在雷达、通信等数字信号处理中广泛使用的传统的中频采样理论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使正交检测器的工程实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情况的要求。
2006年20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焱焱;孔晓玲;刘权;周妍;
医疗设备漏费控制系统是为了对医院检查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控制。该系统中的信号采集部分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对信号采集的方案进行研究,并着重阐述以称重传感器EB9172为信号采集源,以INA125仪表运放为信号放大器的信号采集方案,并在应用中采取将采样频率设置为50的倍数、一组数据采样时间为20 ms,增设调零电路和将普通电阻换为精密电阻等措施解决了信号干扰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系统中信号的采集。
2006年20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帅旗;鲍存会;
倒立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次、强耦合的时变复杂系统,并且系统阶次高,且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因素,使得倒立摆系统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用经典法设计控制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分析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运动模态,根据人控制倒摆的经验,得到倒立摆系统的控制规律。并利用MCS 52单片机对倒立摆实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能满足预期目的。
2006年20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钟飞;
随着全球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设计钢级越来越高,输送用钢管管径、壁厚越来越大,对焊接钢管焊缝质量和表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急需一种新型、高效的检测方法来代替传统的X射线拍片技术。基于探测器阵列的DR直接数字成像技术的新型螺旋焊管管端焊缝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采用新型线阵探测器,使系统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对焊管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可以通过软件对检测图像进行正/负片转换、图像放大或缩小、伪彩色增强等一系列变换,便于检测人员对缺陷的识别;检测过程操作简单,缺陷定位准确,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完全可以替代传统胶片法和图像增强器检测法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06年20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俊珺;姜兴;李思敏;
运用口径耦合的馈电方式及叠层贴片形式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用于Ku波段通信的双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给出单元天线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各项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单元天线端口驻波比小于2(VSWR<2)的相对带宽达到20.5%和23.7%,单元的极化隔离度低于-36.5 dB,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一致。
2006年20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致远;
讲述TO 257金属扁平封装3CD104型PNP大功率晶体管的研制过程。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结构及工艺流程设计,通过合理地减少发射区条形宽度,增大发射区周长和面积之比值。通过合理选取和控制基区宽度,解决大功率和高频率相矛盾的问题。测试和试验表明,该产品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
2006年20期 139-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庭翱;
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介绍基于KernelPlugIn和DDK技术实现Windows 2000环境下的实时中断处理,详细分析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定时中断的工作机制和Windows 2000工作时钟与中断时钟的关系。并利用PC机现有的硬件资源系统时钟定时器和并行端口,在内核模式下通过修改系统定时器的分频值来改变中断周期。由标志变量周期性地改变并行数据端口的电平输出,通过示波器输出来分析实际输出结果,最后根据试验情况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具体的中断周期数据。
2006年20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飞;赵勇;
为了测量DVD的Jitter,需要知道刻录时钟。针对DVD特殊的数据格式NRZI,提出一个专用的时钟恢复系统,用于从读出的RF信号中恢复写时钟。这个系统采用基于锁相环的双环结构。介绍系统结构、各个模块的构成原理、数学模型,并结合Simulink给出仿真结果。理论和实验证明,该系统既可作为测量DVD Jitter的硬件电路设计的参考,也可作为软件设计的工具。
2006年20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钦斌;郑涛;张发启;
主要介绍一种基于PLC的某起动机试车台测控系统。首先介绍测控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然后阐述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重点介绍系统软件的组成和功能,主要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PLC和美国NI公司的LabWin-dows/CVI作为软件开发平台,最后给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符合规定的总体要求。
2006年20期 150-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小涛;江帆;石佳;
阐述了干扰机对GPS系统的干扰原理和干扰能力,针对不同的干扰措施,讨论美军针对GPS干扰机的对策,最后分析目前几种热门的GPS抗干扰技术和效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抗干扰措施,指出了GPS抗干扰的方向。
2006年20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凤蕊;郭俊杰;
首先对受谐波污染影响后的电压有效值和电流有效值等各电力参数的测量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测试仪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论述。测试仪的硬件系统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和A/D转换器ADS8364为核心,并配有存储器、键盘和液晶等相关的外围电路;其软件系统采用Goertzel算法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设计电力参数算法模块、键盘驱动模块、串行通讯模块等程序模块,实现系统的各种设计功能。这种测量装置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准确的参数测量和故障分析。
2006年20期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肖志红;
介绍超声皮带秤的工作原理。超声检测是物料输送计量中的一种新技术,他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来测量皮带上物料的厚度,利用多普勒测速法来测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利用电容传感器检测物料密度的变化。实践证明他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维护量小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20期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海霞;2006年20期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霞;
<正>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无论是作为“世界硬件工厂”的中国,还是作为“世界软件工厂”的印度,都在大力发IC设计产业。由于下游电子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两国可能再次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IC设计业来说,由于下游电子整机制造业需求巨大,优势将在SoC设计上,继续走“硬”的路线;而对于印度来说,将延续在软件外包和服务上的优势,走“软”的路线,大力发展硅IP和相关服务。不过,虽然中国IC设计产业的目前的重心是SoC,但不断积累包括硅IP在内的知识产权是长远的战略。对于印度来说,初期的硅IP业务可能更多是一种SoC设计外包服务,也并没有自己真正的IP,积累自己的核心IP,同样是印度的长远选择。随着系统芯片变得日益复杂,为了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越来越多的IC设计公司选择购买更多的IP来缩短开发时间,这带来了硅IP市场的繁荣。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预计2006年全球IP销售额将达到18亿美元,比2005年的14亿美元增长24.9%。到2010年,预计全球半导体IP销售额将超过27亿美元。Gartnel对硅IP的定义是“预先设计的电路模块,用于制造完整的半导体器件”。它定义的半导体IP市场仅包括来自在公开市场销售的硅IP销售额,并排除了仅由一个组织设计和使用的硅IP。据Gartner的资深研究员Christian Heidarson分析,市场对于硅IP的需求正在增长,而且这种需求正在从简单和通用的硅IP转向复杂和差异化IP。
2006年20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