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及SC-FDE

    梁璟;贾崇;

    首先简要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产生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实现框图,并对中频信号做了相应的理论推导。最后对OFDM的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其中主要介绍了OFDM的优点和缺点及SC-FDE。

    2006年2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5 ]
  • LMS算法和RLS算法在水声信道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比较

    陈海兰;胡晓毅;许茹;刘慧;蔡彦;

    为了减小水声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由于多径传播效应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可在系统中使用线性均衡器。首先介绍了LMS算法和RLS算法基本原理,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两种算法在水声信道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均衡的仿真系统,并对这两种算法对于均衡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2006年2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 TITO系统中盲FIR信道辨识方法的性能分析

    代凌云;刘琚;

    近年来,统计信号处理已经成为无线通信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特别是被ISI和MAI严重污染的宽带多用户通信系统。针对TITO(Two-Input-Two-Output)情况下,交叉信号混叠的信道的盲辨识问题介绍了一种分析解法,数学工具是SOS(Second-Order-Statistics)。在阐述问题的时候,认为源谱和混叠信道都是未知的,如果源相关信息有效,这种方法能解决通常的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问题。针对这种方法,我们对他作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他可以较好地辨识混叠滤波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用维纳滤波的方法恢复出了原始语音信号,证明这种方法也适用于非平稳信号的情况。

    2006年2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系统的盲辨识

    张新卫;闫佩君;

    通过对二阶统计量和高阶统计量的系统辨识方法的比较,重点介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系统盲辨识,分FIR和IIR两种情况简要描述了在这两种结构中实现系统盲辨识的方法,同时作为盲辨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对系统的时延估计进行了讨论。随着通信和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将高阶统计量的观点应用于MIMO系统的辨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006年23期 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柯建华;申红军;魏学业;

    基于对ZigBee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微功率无线收发器(FFD)可以实时对井下佩戴微功率定位信号发射机(RFD)的工作人员进行定位、身份识别。由无线收发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地面,一方面实现了井下人员的考勤统计,另一方面为查询矿井中的人员分布情况提供了依据,实现高效救援,适用于各类环境下煤矿的安全管理。

    2006年2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39 ]
  • 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解决方案

    温泉;李炳煜;焦毅;

    首先介绍了GPRS的概念和GPRS网络的特点,然后从系统结构、组网方案和传输层协议选择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实现,最后从应用领域、安全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2006年23期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207 ]
  •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与仿真

    张文杰;王艳芬;

    根据目前国际上对超宽带无线通信在信道方面的研究,选取几种信道模型,从信道的特征参数出发,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根据IEEE提供的参考数据,选择了修正的S-V信道模型作为系统的信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UWB系统信道的特征参数非常接近,能很好地仿真物理信道的参数。

    2006年2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9 ]
  • 基于DSP的MUSIC算法的实现

    董照飞;

    简述了基于TI公司高性能浮点DSP(TMS320C6713)的测向系统的设计情况,重点叙述了系统的核心部分———测向单元的设计方案与结构,并对DOA估计的经典方法———MUSIC算法进行了介绍,在实现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减少了计算量,并提出实际应用中的一种简单实用的谱峰搜索方法。

    2006年2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32 ]
  • 指数方法在军事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李宗成;李国;张长才;

    传统上,大多数军事上的分析判断主要还是依靠军事指挥决策人员的战争知识和战争经验,而现代高科技技术条件下量化思维和数学化思想在军事学术研究中成了非常重要的方法。阐述了研究军事问题中战斗效能的度量问题的多种解决之道,论述了指数方法产生的背景和特点,探讨了指数方法在军事应用问题中的思路和前景。

    2006年23期 24-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军交运输决策系统关键模型的设计

    白云;白振兴;

    详细阐述了军交运输决策系统中关键模型———装载模型和线路决策模型的设计。通过引入0-1型整数规划和图论的思想,利用现有的GPS技术,结合对dijkstra算法的改进,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帮助决策者科学合理地制定运输装载方案,选择运输线路以及对运输车辆实时监控,为科学、高效、及时地完成军队运输任务提供重要保证。

    2006年23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海面杂波模拟

    李聪;黄高明;李敬辉;

    首先推导了特定海情下海杂波的平均雷达截面积,然后讨论了海杂波的幅度起伏模型,并给出了一种产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随机序列的算法。海杂波的功率谱模拟通常采用的是高斯模型,这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所以采用频域取样法对模拟序列进一步处理,产生即具有特定概率分布,又具有所要求的功率谱的海杂波模拟序列。

    2006年23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5 ]
  • 提高系统容错性的软件技术

    邓玉元;李少根;

    计算机在现代军事装备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他在装备研制中所占工作量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军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一般较恶劣,常容易引起计算机电源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已成为影响装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综合分析嵌入式系统中提高计算机容错性的常用技术,并给出采用软件恢复块实现掉电恢复的实例。

    2006年2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9 ]
  • 交织编码在遥测图像传输中的应用

    向冰;高宇;

    介绍了在数据通信中用于抗突发连串错码而常常采用的交织编码技术,并针对遥测图像传输中所使用的差错控制编码———奇偶监督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交织编码技术,采用这种交织编码技术,可有效克服普通交织编码时延大的缺点,并使纠错编码在一个奇偶监督矩阵中可以抵抗15位突发错误,使遥测图像传输的抗误码能力大大提高。

    2006年23期 36-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 ]
  • 人防工程综合集成防护研究

    唐正国;刘建永;

    针对精确制导武器对人防工程的打击威胁,提出了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综合集成防护的人防工程的防护模式,给出了综合集成防护的功能设计和原理设计,阐述了综合集成防护的技术手段,为人防工程的防护提供了新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集成防护的C4I系统应用。

    2006年2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从混沌序列模型的生成到混沌序列的下载

    丁丽娜;丁群;杨自恒;

    以Lorenz混沌方程为例,提出了利用FPGA技术实现混沌序列模型的一种方法。对数字积分器、量化电路进行设计,采用DSP Builder工具形成Lorenz混沌输出序列,并在FPGA实验开发系统上进行了下载,最后使用Agilent公司的1693A逻辑分析仪对实验箱输出的序列进行了观察,详细地讲述了这一系列的过程。该设计方法根据系统需要和资源利用率可适当提高运算精度,并可应用于其他连续混沌系统中,有助于加快混沌系统在信息安全及保密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2006年2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0 ]
  • 分析对比不同波动率模型下的期权定价

    唐小娅;宋国乡;

    对理想市场模型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的修正有很多文章,特别是Harrison and Kreps提出鞅方法定价后,出现了多种随机波动率下的定价模型。基于不完备的随机波动率模型,本文给出了不同著名鞅测度下定价的大小顺序。主要证明了期权价格随着风险市价的变化而减小,风险参数决定定价测度的选取,把此定理应用于最小鞅测度和q优测度下的定价。这在复杂的定价过程是很有意义的。

    2006年23期 44-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的区间估计

    王宏;宋晓峰;

    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是评价数据通过系统传输后完整性的一个重要的、有价值的数值。结合统计知识通过有限时长的测试得到发生一个比特误码的概率估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估计的质量随测试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他可用统计学中的置信度方法来量化,从而回答了“需要传送多少比特才能证明系统的误码率”问题。

    2006年23期 46-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2 ]
  • 基于分形维数的语音信息隐藏方法

    闫佩君;钱聪;

    通过研究语音信号分形维数的特点,提出一种在语音信号小波变换低频系数的DCT域实现信息隐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语音进行一级小波分解,计算高频系数的分形维数,在对应帧的低频系数中嵌入秘密信息。秘密信息的嵌入位置和个数利用小波变换高频系数的分形维数决定,嵌入和提取采用查量化表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嵌入效率。

    2006年2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8 ]
  • 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刘芳;郑义;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在体系结构上的灵活性、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本文将Agent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探讨了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技术和模型。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及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及Agent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了构成基本构架的各个子系统在整个模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给出了各自的设计实现方法,并重点讨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通信问题。

    2006年23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 基于电源、地桥的电源网络布线后优化

    黄凯;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增大,电源网络的重要性日趋显著,电源网络的分布直接影响芯片的电压降(IR-drop)。一种布线后通过在空闲处插入电源桥和地桥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芯片面积的情况下,改善IR-drop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芯片布局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70~75%),该方法可以使IR-drop得到明显的优化。

    2006年23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基于FPGA的DSP链路口通信及数据转换的设计与实现

    王玉涛;赵永波;

    用FPGA设计并实现了与DSP链路口的通信,同时进行了数据格式的转换。该设计是基于Altera公司的cy-clone芯片,能很好地与AD公司TS101型DSP芯片的链路口进行数据传输。该设计已成功应用于信号处理机中。

    2006年2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4 ]
  • 一种JMF数据源多路应用解决方案

    毛剑波;易茂祥;

    基于Java开发的局域网(LAN)可视电话(会议)应用系统,具有跨平台等诸多优点,而JMF数据源多路应用是全面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本文给出了一种JMF数据源多路应用方案,实现客户端数据源的本地播放、局域网上多路传送和对发送视频的本地监视。方案的核心是正确运用了JMF数据源的克隆技术和恰当配置多路传送端口。该方案具有简单规范、稳定可靠的特点,完全满足基于JMF的局域网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开发的需要。

    2006年23期 59-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基于BCM5646芯片的24口交换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乐超;毛国华;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在用户接入方面如何实现宽带、综合和智能化,是通信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交换机在IT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给出了24口交换机的硬件设计方案和结构框图,针对不同的管理方式设计出了软件流程,分析了24口交换机的性能特性。

    2006年23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 基于SEP3203处理器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陈俊;王学香;

    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结合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相关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数据传输、状态监控和实时控制。以一个ARM7TDMI的处理器SEP3203为核心处理器,提出了基于中国移动GPRS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实现方案,并将此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应用于蒸汽流量控制数据传输和水流量控制数据传输以验证本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006年2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5 ]
  • 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信号发生器设计

    蒋宏;赵志宏;郭志;

    描述了怎样用C8051F系列单片机的片上DAC系统实现一个中断驱动的多函数发生器。基于DDS原理,可以通过将定义在离散表中的一个周期函数无限扩展来得到任意完整波形,同时也可以根据波形的特点利用算法计算输出各种波形。由于使用算法输出波形运行周期短,稳定性好。因此我们使用查表法输出正弦函数,而方波、三角波以及锯齿波则是通过算法计算获得。

    2006年2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7 ]
  • 专业级串口调试器设计

    蔡文斋;

    串行通讯在控制类应用中相当普遍,串口调试器为开发这类应用程序带来了极大方便,网上也有几款这类调试软件,但使用时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编写自己的专业级串口调试器,使该程序可以仿真串行通讯中几乎所有情况。如果软件作为一种快速测试仪使用时可以快速侦测出任一串行应用控制软件的错误及异常。做为调试器使用时,可以在现场快速分离出问题。该串口调试器可以模仿出动态弹道,通信协议可以定制,也可以传递一文件。

    2006年23期 69-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3 ]
  • 基于频域采样技术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

    王宏;刘丽;宋晓峰;

    目前软件无线电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对高工作频带内的射频信号进行直接模/数转换。利用频域采样技术提出了一种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并用数学理论证明了他的可行性,最后还给出了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模型。其关键思想是提取接收信号的频域成份,然后在频域中对信号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A/D转换器的要求,对当前微电子工艺下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且克服了传统Rake接收机的一些缺点,特别适合于多径丰富的无线环境。

    2006年2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8 ]
  • 基于频率响应掩蔽法的宽带滤波器的设计

    黄寒华;

    针对FIR滤波器设计中锐截止宽带滤波器阶数较高、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用频率掩蔽法,先设计一个过渡带为目标过渡带的L倍的原型滤波器,其实现复杂度远小于所要求的滤波器,依据L倍内插滤波器的过渡带宽是原型滤波器的1/L的原理,利用一对互补滤波器和掩蔽滤波器,得到了较低计算复杂度的锐截止宽带滤波器。

    2006年23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8 ]
  • 手指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谢勤岚;刘松龄;

    某些实验中,需要及时准确地检测手指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本文设计了一个手指力量数据测量和处理系统,能实时采集实验者的手指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用串口发送到上位机,还可以暂存测量数据。系统由8051单片机、16位模数转换器MAX1177、存储器、信号调理电路和串口电路等构成。实验显示,该系统满足要求,加以扩展,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2006年23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8 ]
  • 基于SEP3203的高精度功耗测量仪器设计

    陈昊;王学香;

    重点阐述高精度功耗检测仪器及其软件的开发工作。本仪器以东南大学ASIC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基于ARM7TDMI的SEP3203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处理器,以TI公司的高精度数模转换器ADS1210作为转换器件实现模/数转换。采集器共设16个通道,通道与通道之间采用小体积固态继电器M211进行输入量隔离及通道选通,并用TI公司的程控放大器PGA204对较小信号进行放大以匹配AD转换器的输入量程,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本仪器通过RS 485与PC机相连,电气隔离良好,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

    2006年2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红外探测器的前置放大器噪声特性分析

    黄静;

    红外探测器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其读出电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降低电路噪声是读出电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红外探测器的电压型和跨导型两种基本结构前置放大器,建立了噪声等价模型,分析比较了其信噪比。并根据具体探测器对前置放大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红外探测器。

    2006年23期 82-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1 ]
  • 基于ADS1212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及抗混滤波器的设计

    钱聪;盛小平;

    介绍了BB公司的ADS1212芯片的功能和性能,解决了他在进行高精度Σ-Δ型A/D转换时的稳压输入问题,详细说明了ADS1212在构成高精度数据采集时的设计方法。然后用Filterlab软件设计了一个五阶低通滤波器,与ADS1212芯片的三阶数字滤波器形成互补,共同滤除进入转换系统的噪声,进而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

    2006年23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2 ]
  • 高精度三相电能计量芯片的比较

    杜佳;贺少华;陈砚圃;

    介绍了ADE7758,ATT7026A及PL3223等三相高精度电能计量芯片的原理,比较了芯片的性能指标。ADE7758提供各分相参数,但不提供功率因数、相角及合相电能参数;ATT7026A提供各分相、合相参数,但不具有中断功能;PL3223提供若干间接参数,依此计算出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线电压频率等参量。在具体工程应用中,根据各芯片不同的性能指标并结合实际需要对电能芯片进行合理选择。

    2006年23期 87-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74 ]
  • 基于预报误差法的神经网络辩识

    李青茹;王培峰;

    针对传统系统辨识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预报误差法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将神经网络的预报误差法应用于系统辨识中,通过调节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可使网络输出逼近系统输出。神经网络作为实际系统的辨识模型,可以用于在线控制。仿真实例表明其收敛速度快于BP算法。

    2006年23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0 ]
  •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系统开发

    方旭华;

    在现有的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结合Access数据库实现了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具有自动运算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以及投资回收期)的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操作性强,各项指标的计算准确,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公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工作的效率,使决策更具有时效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06年23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9 ]
  • 基于DSP的防尾随控制方法的实现

    郭晓星;刘兆魁;

    针对当今社会所要求的高安全性与防尾随控制技术的防范效果差的矛盾,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门禁管理系统中防尾随控制方法的实现,提出了运用红外传感器与体重检测装置相配合并结合门禁射频卡进行防尾随控制,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新方法控制效果更好,使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2006年23期 95-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现场总线型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黄天录;张专成;庞新法;汪成龙;

    介绍了一种基于MCS-51单片机的现场总线型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用简单的机器语言表示最基本的逻辑原型,为联动编程提供了良好的人机界面;采用现场总线结构,容易实现网络集成;网络通信采用同步计数顺序争用多址接入技术,使集中机摆脱了对区域机的巡访,增强了系统的分布化程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系统结构灵活、使用方便,可满足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的要求。

    2006年2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0 ]
  • 基于以太网的远程升级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邱丽芳;

    介绍基于以太网的远程升级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硬件主要采用系统级芯片C8051F020单片机及RTL8019AS网络芯片设计,软件采用Keil Cx51单片机高级语言编程,网络协议选择通用的TCP/IP协议。详述了此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路,并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实现远程软件升级的工作原理。

    2006年23期 101-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8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交通流预测研究

    徐今强;张裕清;

    交通流预测在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城市交通流复杂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对交通流预测进行了研究,同时给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交通流预测方法,通过对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6年23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1 ]
  • 一种基于VHDL语言的出租车计费器的研究

    吴海青;赵明忠;刘砚一;

    介绍应用VHDL语言设计的出租车计费器的一种新的方案,使其具有模拟出租车起动、停止、暂停和加速等功能,并用动态扫描电路显示出租车所走的里程,显示所走路程需要的费用。所有源程序经Altrera公司的软件Max+PlusⅡ调试、优化、仿真正确,下载到Altrera公司的EPF10K10LC84-4芯片中,模拟结果正确。由于使用FPGA芯片,具有外围电路少、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实际的出租车收费系统。

    2006年23期 107-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4 ]
  • CAN总线技术及其在高压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聂剑萍;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的一种现场总线网络。CAN总线采用双线串行通讯方式,具有很强的检错和抗干扰能力,最高通讯速率可达1 Mb/s,最大通讯距离为10 km。CAN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单片机可通过CAN控制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高压电管理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他不仅能保障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和保障蓄电池及用电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CAN总线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电管理系统的应用。

    2006年23期 109-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0 ]
  • 基于功能仿真的RTL级低功耗优化

    李杰;毕宗军;卜爱国;王超;

    针对复杂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功耗问题,提出了基于典型功能仿真和代码解析通过逻辑重组、操作隔离、预计算等技术实现寄存器传输级(RTL)低功耗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工作在RTL级,只需得到HDL仿真工具的支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显著降低电路功耗。

    2006年23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4 ]
  • 片上系统与微机电系统

    柏子刚;唐良宝;

    21世纪产品的微型化、个性化、智能化和低功耗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片上系统和微机电系统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有力驱动者。本文分别对这两种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并且对片上系统和微机电系统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指出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机电行业,片上系统和微机电系统将引领世界的潮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2006年23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结构化编程实现Sniffer

    陈旭;唐莉君;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种应用的急剧增加,各种新的网络问题也在不断出现。Sniffer是网络管理员进行网络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有效地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Sniffer的工作原理,其次给出了实现Sniffer功能的编程流程图,并用C语言给出了编程所需的关键代码。

    2006年23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CA认证系统及其应用

    李亚辉;

    网络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达到确认被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的目的。被认证对象的属性可以是口令、数字签名或者像指纹、声音、视网膜这样的生理特征。公钥基础设施(PKI)已成为现代电子商务安全的核心平台,证书中心(CA)是其核心的部件,本文介绍了CA认证系统的有关技术及其典型应用。

    2006年23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5 ]
  • 体硅高压LDMOS器件电学特性温度效应的研究

    刘侠;王钦;

    从等温和非等温两个角度,在250 K~573 K(-23℃~300℃)范围内,对体硅高压LDMOS的主要电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体硅高压LDMOS阈值电压、导通电阻和饱和电流等主要电学参数的温度效应及其机理。

    2006年23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工作在动态阈值MOS的特性研究

    石立春;

    通过将衬底和栅极连接在一起实现了MOSFET的动态阈值,DTMOS与标准的MOSFET相比具有更高的迁移率,在栅极电压升高时DTMOS阈值电压会随之降低,从而获得了比标准的MOSFET大的电流驱动能力。DTMOS是实现低电压、低功耗的一种有效手段。

    2006年23期 127-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电容端电压跃变条件分析

    张路新;杨晓忠;

    动态元件由于具有存储能量的作用,因此在电路的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发生变化和换路时,其端电压和端电流是不能突然改变的,在电路理论中这一性质可以表述为:当电容元件的初始电压为零或者电感元件的初始电流为零时,在换路的一瞬间,可以把电容元件看成一条短路线,把电感元件看成一个开路端(换路定理)。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换路定理并不成立,本文以电容元件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2006年23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DAC,ADC电路的仿真实验研究

    卢庆林;

    利用EDA技术进行复杂实验的研究与开发,是改革传统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先进的电路实验方法和技能。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对比,能较快掌握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在做硬件实验中效果不佳的DAC,ADC电路的原理、性能、应用和测试方法。

    2006年23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43 ]
  • 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杨森斌;贺少华;李大斌;

    介绍了以单片机C505L为CPU的智能型无功补偿控制器,该系统采用功率因数设定和实际无功需求相结合作为电容器投切的主判依据,电网电压和电流作为辅助判据,从而实现了电容器自动循环投切并使无功缺额最大限度的得到补偿,彻底消除了投切振荡现象。所设计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补偿效果好、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特点。

    2006年23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6 ]
  • Viterbi解码器RTL级设计优化

    喻希;

    当今芯片产业竞争激烈,速度低、面积大、功耗高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Viterbi解码器作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最优化卷积码解码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数字通信系统中,却由于其较高算法复杂程度,给芯片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芯片的速度、面积和功耗,通过对Viterbi解码器RTL级设计的若干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实现了一个应用于DVB-S系统的面积约为2万门的Viterbi解码器。

    2006年23期 137-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全闭环控制系统

    樊亚妮;刘克荣;

    利用运动控制器作为上位控制单元,采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作为执行机构,采用光栅尺作为直线位移检测装置,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全闭环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对伺服电机高速、高精度的控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原理,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结构。这种系统既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又方便实用。

    2006年23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23 ]
  • 加料系统的测量及自动控制

    卢海燕;韩星;

    为了满足钢铁行业中对于物料品种的测量和控制精度的要求,改进钢铁生产的质量控制、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率和保障钢铁生产的安全性,炼钢上合金物料介质的测量和合金物料的下料过程控制逐步采用了超声波物位计及交流变频调速器。较之以前的阻尼式物位计或光电式物位计,超声波物位计具有寿命长、抗扰性能高、维护量低、测量精确度高等多种优点,尤其是在对粗糙的固体形状料面物质的检测方面,表现出众。以西门子超声波料位计作为系统检测方式,通过PLC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数学运算,采用了西门子变频器作为执行控制器,确保了合金物料的给定速度和精度。根据现场生产操作的要求,来实现加料系统的上料、下料、计量及物料精度的控制,以满足钢铁工业生产过程的可靠运行。

    2006年23期 143-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电能质量数据采集和谐波分析方法的实现

    吴展遥;

    针对电能质量分析问题,设计了基于DSP和CPLD的电能质量检测装置,完成对电网信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为消除泄漏误差,采用锁相环电路实现对电网信号的同步采样。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采用基于加窗插值的FFT算法分析电力系统谐波,并对算法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006年23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89 ]
  • 数字电视用高压开关电源设计

    严志豪;王祥斌;

    描述一种用于数字彩电的小功率高压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该开关电源采用了高压发生电路与行扫描电路相分离的独立结构。独立振荡器产生的开关信号提供给开关管,推动高压变压器输出CRT管所需的阳极高压,并通过对阳极高压取样,控制振荡信号频率,以达到稳定高压的目的,彻底解决了大屏幕显像管所需的阳极高压及其稳定性问题。采用独立高压供电方案,行扫描电路的设计和调整得以简化,也使行扫描输出电路负载过重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2006年23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机卡分离UTI驱动的开发

    彭贵定;冯玉珉;蒲海铭;

    机卡绑定制式限制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规模的形成,而机卡分离方案具有性能高、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基于高清数字电视系统机卡分离的UTI方案,在μClinux系统下开发了机卡分离UTI的驱动。经过软件调试和硬件联机测试,程序能够驱动UTI卡,实现条件接收、数据广播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6年23期 152-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汉字点阵条屏的设计与实现

    梁光胜;胡红;王书勋;李长春;

    以凌阳单片机SPCE061A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设计了LED点阵条屏控制板和点阵条屏背板,控制板与背板之间采用SIO(Serial Input/Output,串行输入输出)串行口通信方式,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汉字的多方式移动显示,而且还实现了汉字的同步语音播报功能。通过设计和比较,发现利用SPCE061单片机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和硬件数量,并能够轻松实现语音同步。

    2006年23期 155-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7 ]
  •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LED信息显示技术研究

    冯寿鹏;张大鹏;

    LED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在分析研究LED显示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分类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嵌入式的LED信息显示技术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如宇航、飞机、汽车、工业应用、通信、消费类产品等)的应用,给出了长途汽车站LED显示系统和体育场馆彩色显示屏系统两种解决方案。

    2006年23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