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元器件_仪器与仪表

  • 甚低频遥控水雷全向数字接收机的研究

    王伟;郭大江;

    基于对水雷接收系统灵敏度的分析,提出一种可以用微机软件完成的甚低频水下通信全向接收新方法,完成数字化全向接收的理论推导。经证明可以用软件代替甚低频遥控水雷接收机的主要硬件,从而使复杂的两次变频超外差式接收电路,模拟鉴相电路等全部简化。用此技术研制的接收机将在性能、可靠性和灵敏度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2007年12期 No.25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降低误报的三鉴智能探测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张月桥;杨小平;

    针对红外探测误报的问题,引入微波探测技术和单片机构成三鉴智能探测器。首先介绍三鉴智能探测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紧接着又给出被动红外信号调理电路和微波信号调理电路,然后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探测器智能化的流程图。通过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流程的实现并实施实验,验证了利用单片机实现智能化的可行性,并进一步降低了探测器的误报。

    2007年12期 No.251 4-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PS434的红外传感测温仪的设计

    李志强;黄顺;张卫华;杜秀伟;

    红外测温技术由于方便、快速、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医学等很多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TPS434的非接触型红外测温仪软、硬件设计的全过程。其工作原理是红外能量聚焦在TPS434传感上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ICL7650仪用放大器高倍放大送至AD转换器,最后单片机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计算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2007年12期 No.25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全桥拓扑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研究

    薛坚;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并给出该拓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2007年12期 No.25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天线主面电加热除冰雪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陈元洲;

    在比较国内外常见除冰雪装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适合小口径天线主面的电加热除冰雪装置。当天线表面被冰、雪覆盖时,通过在天线主反射面安装除霜装置提高天线系统的效率,同时降低噪声温度的影响,以此为主导通过相关的设计、分析、应用和市场调研阐述了除冰雪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7年12期 No.251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bView的远程电子技术实验系统应用研究

    王川;

    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远程实验成为可能。讨论了基于LabView的电子技术远程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模式,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概念及构成方案,设计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给出了远程实验系统的拓扑结构。为建立远程实验系统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利用此方案进行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此远程电子技术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验效果。

    2007年12期 No.25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M的汽车综合信息记录仪的研究

    崔世海;肖蕙蕙;李山;

    介绍一款基于32位处理器——ARM的新型汽车综合信息记录仪。从实际应用出发,利用运算速度较快的ARM作为该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系统的运算、控制、管理等工作,其中涉及到操作系统的移植和系统电源的设计。该记录仪的整个系统设计分成LCD液晶驱动控制、语音报警功能、FLASH数据存储器以及USB接口、CAN总线、系统电源、系统保护功能6个模块的设计。以ARM的系统设计为主,从这6个模块与主芯片的接口论述整个系统的架构。

    2007年12期 No.251 17-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王少飞;关可;

    恶劣气象对道路交通系统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分析我国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对恶劣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发布、判断、处理做了必要的研究,并在现有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内设计出气象信息服务子系统。

    2007年12期 No.251 20-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元气件与应用

  • 光网络RWA中一种建立在Dijkstras和FJ算法的新模型

    赵学军;刘艳;李鹏;

    随着IP业务井喷式的爆发,现在的宽带容量越来越面临巨大的压力。网络容量必须跟上这一需求,而WDM技术恰好能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满足这一要求,并能极大降低传输数字信号的代价。WDM全光网络将得到极大的应用。RWA问题一直是WDM中的重要问题,因为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性能,介绍一种基于FJ思想的新思路,并利用他修改权重,他既能减少网络阻塞率,又能合理分配网络资源,起到优化网络的作用。

    2007年12期 No.25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的Fuzzy-PID控制在雷达导引头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王海金;史守峡;

    采用全数字双闭环与Fuzzy-PID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解决了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位置精度与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即在满足目标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同时也满足目标响应速度的要求,达到武器系统对导引头目标预定的指标要求。同时,采用Fuzzy-PID控制方法,为现代控制理论在导引头上的应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2007年12期 No.25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L4960单片开关电源设计

    郑耀添;

    现在一般应用的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统的串联稳压器,调整管总是工作在放大区,流过的电流是连续的,这种稳压器的缺点是承受过载和短路的能力差、效率低。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以及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功率变换器的基本类型,重点介绍了单片开关集成稳压器L4960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并利用L4960设计斩波式变换器。

    2007年12期 No.251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AD6654在TD-SCDMA系统中数字下变频的实现

    张丽果;

    数字下变频技术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内容,简单介绍数字下变频原理以及高性能数字下变频(DDC)器件AD6654的主要特征,着重论述了采用AD6654实现TD-SCDMA系统中6载波的数字下变频功能,最后给出对应的仿真结果。

    2007年12期 No.25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行回扫变压器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原理及方法

    王祥斌;严志豪;

    当彩色电视机行回扫变压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在其初级线圈两端输入恒定直流电流,并且使电流方向与行回扫变压器供电电源提供的电流方向保持一致。逐惭增加恒定直流电流到达某一数值时,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行回扫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在正向峰值附近出现非线性上升。以行回扫变压器正向峰值电流出现非线性上升临界点为标准,可得出行回扫变压器最大输出功率Pmax与电源电压Vo、电源电流Io、直流叠加电流I及行回扫变压器工作效率η的关系式为Pmax=ηVoIo+TsTηVoI。

    2007年12期 No.251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晶体三极管功耗的研究

    周宦银;刘家华;李莉;

    晶体三极管的损坏大多是由于功耗过大所致,正确地计算三极管的功耗是三极管选择的关键。现行教材对晶体三极管功耗的公式是不够严密的。提出了三极管功耗严密的计算公式,并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方法对两个公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现行教材上的公式不准确,而这里提出的公式是准确严密。

    2007年12期 No.25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恒跨导轨对轨输入/输出CMOS运算放大器

    刘学;

    设计了一种CMOS恒跨导轨对轨输入/输出运算放大器,输入级采用负反馈技术控制尾电流,能自调整gm并使之保持恒定;输出级采用前向偏置AB类输出结构,实现轨对轨输出的同时减小了静态功耗。整个电路在5 V电源电压下,电压增益达到136 dB(1 MΩ电阻和1 pF电容并联负载),单位增益带宽为9.7 MHz,相位裕度62.4°。

    2007年12期 No.251 41-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传感器技术

  • 一种基于随机密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方案

    严军;徐红兵;

    密钥的建立与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且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大规模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近来,密钥建立与管理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领域一个活跃的研究分支。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密钥预分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方案。该方案通过密钥互斥机制解决传统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中点到点数据源认证问题。

    2007年12期 No.25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嵌入时技术

  • 基于FM1702N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开发

    何翔;刘大健;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他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实现双向通信的识别技术。非接触式IC射频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非接触式IC卡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出现,对射频卡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介绍了一种基于复旦微电子有限公司的FM1702N芯片的射频识别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RF接口电路设计以及天线的设计,分析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通信协议,完成了软件编制。该系统目前电路运行稳定,可以应用于各种射频识别系统中。

    2007年12期 No.25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

    周岳斌;

    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广受欢迎,以其为基础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编程灵活、成本低廉。介绍了数字温度传感器常用的两种串行总线(单总线和系统管理总线)的接口标准和特点,分析了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设计这两种接口的方法,并描述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案。

    2007年12期 No.25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数据交互系统

    郭全民;贾永峰;王健;

    针对采用单片机控制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普遍存在的软件编程输入难问题,开发了火灾报警控制器数据交互系统,详细论述系统的设计目标及软件结构,并给出基于VB环境的数据库开发及PC机与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实现,解决由于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大而引起的设置内容多、汉字输入难的问题,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007年12期 No.25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PC2131微控制器的电荷放大器设计

    王建;高宗海;刘亚丽;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智能电荷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基于LPC2131芯片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由电荷变换电路、低通抗混滤波电路、LCD液晶显示模块和LPC2131控制部分组成。软件部分主要对电荷放大器处理过程进行程控设计,给出了继电器控制、I2C数控电位器控制以及产生抗混滤波器截止频率的程序设计方法。操作系统选用源码公开的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增强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007年12期 No.25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PLD的相移键控系统设计

    苏万磊;

    主要讨论和仿真基于CPLD的PSK系统单元设计,在阐述调制解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又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电路框图及各个模块的具体软硬件实现。以VHDL作为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在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开发平台上进行程序设计及波形仿真。“自顶向下”是本设计的主要特色,所有程序都通过以EPM7128SLC84-7作为主芯片的CPLD实验开发板的硬件调试。

    2007年12期 No.251 60-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改进的用于实现Observer模式的C~(++)框架

    杜延宁;李志勇;

    Observer模式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设计模式。在代码中实现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个好的框架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个过程。但现有的几种基于C++的框架,要么使用比较复杂,要么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受到限制,或者要求对语言本身进行某种扩展。所提出的框架,在完全遵循C++标准的情况下,对上述不足进行了彻底的改进,使得Observer模式在C++中的应用变得相当容易。

    2007年12期 No.25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路无线遥控开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晓辉;任艳君;

    介绍一种四路无线电遥控开关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电路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方法采用芯片组PT2262/2272进行编解码,PT2262与无线发射模块HS101连接构成遥控发射系统,PT2272与无线接收模块HS201连接构成接收系统。该系统通过发射接收无线电波实现开关的无线遥控。其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遥控距离可达100 m以上。

    2007年12期 No.25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ntel 855GM芯片组的PCI-104 CPU模块设计

    叶斌元;吴灏;张运吉;

    介绍基于Intel 855GM芯片组的PCI-104 CPU模块板设计,该模块板采用Intel Pentium M处理器,在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上符合PCI-104标准。对模块板硬件系统结构、CPU热保护电路、时钟电路、系统内存、LVDS显示以及系统BI-OS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系统能稳定运行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可以作为嵌入式工业计算机的标准CPU模块使用。

    2007年12期 No.25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变频调速在冷轧机卷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吴亚君;周建洪;金晓晨;

    介绍将PLC控制的变频调速用于轧钢机的张力控制,并且阐述了SIMOVERT MASTER DRIVE交流矢量控制中卷取机张力恒定控制的原理和系统的构成,SIMOVERT MASTER DRIVE高精度、高质量的转矩动态控制效果满足板、带材的生产工艺要求。

    2007年12期 No.251 72-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利用过采样技术提高ADC测量分辨率

    刘青兰;方志刚;邵志学;

    针对目前单片机内嵌ADC分辨率较低,而外接高分辨率ADC成本又较高的情况,提出了用“过采样”技术使在有用的测量频带内的信噪比得到改善,从而提高ADC测量的分辨率。并利用Matlab对其结论进行仿真,且在TMS320LF2407 DSP上予以实现,结果表明信噪比和测量分辨率明显提高。

    2007年12期 No.251 74-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的新型防盗报警器

    汤光华;

    介绍一种新型防盗报警器,是采用TWH9250雷达探测模块将监管区域的警情转换成一个低电平信号输出,然后通过报警集成电路与集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共同作用实现防盗报警;同时还设有红外线摄像控制电路。该防盗报警器简单实用、工作可靠、安全性能高,且容易实现。特别适合于金库、仓库、办公楼以及实验室等财产的防盗报警。

    2007年12期 No.25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M的远程控制温控系统的设计

    石锦松;贺丽萍;白亮;庞小峰;

    恒温器在实验室及其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不在现场而在远程就可以改变温度,介绍了一种中温恒温箱的设计,采用三星公司的ARM(S3C44B0X)作为处理器,LM35H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利用ARM处理器集成的A/D实现信号的转换,结合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μCLinux操作系统自带的TCP/IP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网络连接,达到网络控制所需的条件。在整个系统在实验过程中,经过调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2007年12期 No.251 80-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SP21060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于亚静;章新华;

    ADSP21060是AD公司生产的浮点型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器件的特点,并采用AD-SP21060对声纳的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开发设计;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运算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通用信号处理平台的研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7年12期 No.251 82-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软件技术

  • 基于组件技术的.NET应用研究

    徐国庆;张彦铎;王海晖;欧青军;

    基于组件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要求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应逐步深入对组件进行功能分析、规划和对外接口的设计,进而落实内部细节的实现,最终完成组件的部署与管理。在开发基于ASP.NET的数据库系统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组件编程,可以实现代码的安全,提高代码复用,并且通过组件实现数据库请求,增加了数据库的安全,提高了数据访问效率。

    2007年12期 No.25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通信协议建模技术研究

    卢志宁;宋瑾钰;

    协议描述是协议开发进程和协议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提出使用UML来对协议的行为、结构和体系建模,包括了协议的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并以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和服务作为实例来说明将UML用于协议描述的技术。

    2007年12期 No.25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乙烯裂解装置APC仿真系统的实施

    马珺;

    通过对先进控制软件在裂解APC仿真系统的实际应用的介绍,简要说明先进控制的DMCPlus控制器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变量的构成,说明APC仿真系统的网络结构,并着重介绍了在CENTUM-CS3000系统中相应先进控制所做的控制与操作组态内容,对先控项目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和先控控制器建立与维护做了介绍。

    2007年12期 No.25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徐洪刚;李百胜;庄全龙;俞子心;林海峰;

    通过对特殊监管区内检验检疫物流信息监管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建立了检验检疫部门、报检单位、物流场站间对物流信息的共享和通关作业信息的互换机制,有效消除了物流瓶颈、显著提高通关效率、极大降低通关成本;通过对入境货物信息的全面管理,实现了对特殊监管区内入境货物的全面有效监管,避免了逃、漏检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为进口《检验检疫目录》外商品的管理、退运货物跟踪调查提供了信息支持。

    2007年12期 No.251 93-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匹配的主观题评分在线考试系统

    田绪安;郭华磊;刘瑞光;李敬华;

    针对在线考试系统面临的难题,通过研究主观题的特点,提出利用关键字模糊匹配的方法实现主观题评判的新思路。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设计的思想及其实现的过程,以及系统实现中的部分关键代码。

    2007年12期 No.25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轻量迭代的体系结构分析方法

    杜尧尧;赵文静;

    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是在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后确定的,他决定了软件系统的质量,因此在设计系统之初就应该重视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某银行系统的部分功能系统设计,提出轻量级迭代分析方法,通过对系统场景分析,找出系统各个组件的基本关系,从而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强调了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一种有效的分析设计方法。

    2007年12期 No.251 99-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多媒体技术

  • 基于Liod平台的视频数据采集系统

    林丽群;刘大茂;熊伟;王三强;张青山;

    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和Liod平台上开发的视频数据采集系统。在简要介绍了Liod开发平台后,详细论述在该平台上如何实现视频数据采集,及其从系统硬件设计到系统软件设计的实现。通过USB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使用Video4Linux提供的API函数进行视频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着重介绍视频数据采集程序的具体实现方法和过程,最后完成应用程序向目标平台的移植。

    2007年12期 No.25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伪Zernike矩和Hough变换的脱机中文签名鉴别

    陈万军;鲁继文;梁敏;

    利用伪Zernike矩和Hough变换提取了脱机中文签名图像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采用加权欧氏距离分类器完成签名鉴别。在690个真伪签名的较大规模样本库上进行测试,系统最高正确识别率为87.0%。利用签名图像不同特征能提供信息互补的特点,在决策层上进行了特征融合识别。系统在保持对伪样本拒绝率为71%的情况下,对真实签名的正确识别率仍可达80.4%。实验结果表明,多特征信息融合方法能较好地提高签名鉴别系统的识别性能。

    2007年12期 No.251 105-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运动补偿时域滤波的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王员根;刘传菊;

    深入研究了自适应图像组结构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新方案增加了图像分组的选择范围,根据视频序列的时域变化特性,分别选择[2,2,2,2,2,2,2,2],[4,4,4,4],[8,8]和[16]四种分组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的自适应图像组结构算法相比,新方案的编码性能有所提高,而计算复杂度不变。

    2007年12期 No.251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图像分割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石荣刚;李志远;江涛;

    针对图像分割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研究了边缘检测、阈值处理等图像分割理论。在传统算法基础上,给出4种新型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图像分割的效果。最后给出了这些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实际应用。

    2007年12期 No.251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不变性特征的SVM遥感图像飞机类型识别

    张守娟;周诠;

    根据遥感图像飞机目标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不变性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VM)识别算法。首先结合小波分解进行平移、旋转、缩放不变性特征提取;然后对基于遗传算法(GA)的SVM模型参数选择方法在核函数的选择、搜索空间的确定等方面进行改进,并用改进后的算法实现SVM模型参数选择。对480幅遥感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得到97.56%的正确识别率。与BP神经网络相比,识别率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7年12期 No.251 115-11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实时阴影渲染算法

    孙漠舟;费耀平;

    对现有的实时阴影渲染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阴影渲染算法。该算法将阴影图和阴影体算法相结合,先通过阴影图绘制出阴影的轮廓,再利用阴影体算法更新轮廓处象素的模板缓冲值。该方法既克服了阴影图的边缘走样问题,又不会像阴影体算法那样占有大量的象素填充率。不仅渲染速度快,而且具有很好的渲染效果。

    2007年12期 No.251 119-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边缘提取的印刷品斑点检测方法

    肖飞;刘雨;赵键;

    先对标准印刷品图像利用Robert算子检测出边缘,并利用形态学的方法对边缘进行膨胀。接着用HOUGH变换检测待测图像与背景相交的两条直线,以此将其与标准图像配准。在边缘点处,利用象素的灰度、邻域内的平均灰度、象素梯度方向信息进行对应象素的比较,当差别较大时被认为是一个疑点;在非边缘点处,直接利用灰度、邻域内平均灰度信息比较,差别较大时被认为是一个疑点。最后,对疑点图像进行斑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较快、较准地检测出印刷品当中的斑点。

    2007年12期 No.251 122-12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总线与网络

  • 基于RS 485总线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李新超;李继凯;

    为了解决多通道数据的远程采集和处理问题,介绍基于RS 485总线的串行通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给出RS 485通信接口的具体硬件电路,应用VC++6.0编写PC机软件,完成了PC机与数据采集模块的串行通信及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设计,实现了对多通道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2007年12期 No.25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蜘蛛的搜索引擎自动发现

    藕军;任明仑;靳鹏;

    自动发现Web上大量的搜索引擎对于构造大规模元搜索引擎是有益的,提出一种用优化爬行规则的网络蜘蛛自动发现搜索引擎并提取其元信息的方法:通过优化爬行规则的网络蜘蛛爬取页面;利用专门的识别规则从爬取到的页面中识别搜索界面,并提取其相关的元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自动发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达到97%和91%。

    2007年12期 No.251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etri网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王燕;李晓华;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非法的入侵与攻击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安全,对入侵和攻击进行检测与防范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讲述了Petri网(PN)和有色Petri网(CPN),通过将入侵分为“存在”,“顺序”,“偏序”三种类型,描述入侵检测系统(IDS)中的攻击模式用Petri网实现,并且给出了使用有色Petri网描述攻击模式。

    2007年12期 No.251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XML的网络教育标准化研究

    蔡明娟;裘国永;

    从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包装格式各异、共享性低、标准不统一、低水平重复开发多、资源的可移植性和学习平台无关性差等现状出发,将较为流行的编码方法XML与网络教育标准化理论相结合,利用XML的优势和特点描述基于内容的XML网络教育信息绑定,并给出了XSL教育数据转换架构,为网络教育信息提供了元数据描述、数据转换及标准化数据接口。

    2007年12期 No.251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一代因特网IS-ISv6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

    王文静;张丽萍;翟鹏;

    介绍了一种IS-ISv6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带有控制通道的多个虚拟测试器环境,用TCL语言作为测试例的描述语言,具有很好的测试能力和灵活性。在介绍IS-ISv6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IS-ISv6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并对一基于FreeBSD平台的IS-ISv6一致性测试实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2007年12期 No.251 136-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计算机应用

  • 基于Smart Client技术的网络课件远程支持系统

    陆云龙;张会铭;雷志华;

    介绍Smart Client的技术特征及其在网络课件远程支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以Smart Client的远程支持能力实现多种客户界面和网络课件集成,并以Web Services和DataSet形成独特的远程偶尔连接能力,使网络课件功能设计与内容设计彻底分开,解决网络课件资源的可重用性,完成网络课件的智能部署与自动更新。

    2007年12期 No.251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S的数据挖掘在输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刘萍萍;杨盛泉;乔奎贤;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知识的技术。在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下,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分析,得到事物本质及可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隐含的模式或规律。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输电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挖掘的多种分析方法,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多Agent等技术相结合,建立了能够监控输电网数据的综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推进了电力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2007年12期 No.251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LC梯形图设计方法研究

    石玉明;李锡辉;

    在PLC系统应用中,梯形图的程序设计往往是最主要的问题,通过相应的实例论述梯形图程序的4种设计方法:时序逻辑设计法、状态表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及经验设计法。这些设计方法汇总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开关量控制系统通用的电路设计法,对教学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2007年12期 No.25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楼宇配电远程监控系统

    庄学山;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和Internet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楼宇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使管理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对现场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主要介绍了完成异构网络无缝联接嵌入式网关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包括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数据库SQlite移植和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

    2007年12期 No.251 148-15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速率欠采样的超宽带LFM信号参数估计

    吴婷婷;田书林;

    针对基于多速率欠采样的超宽带LFM信号瞬时频率估计方法中,余数的很小测量误差将导致很大的测频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的超宽带LFM信号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在多速率欠采样方法的基础上,对错误的瞬时频率估计值进行重估计,剔除大误差后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可在-6 dB信噪比环境下稳定地对线性调频信号进行参数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7年12期 No.251 151-15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研究

    张华;赵秋亮;

    介绍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我国TD-SCDMA标准,及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时,临近频率存在系统干扰问题。基于DSP芯片TMS320C5402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借助Matla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出FIR数字滤波器FIR数字滤波器,广泛地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对FIR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2007年12期 No.251 153-15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集成电路_微电子技术

  • 折合偶极子天线与金属的距离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尚丹;刘奕昌;刘公望;

    通过Ansoft HFSS 9.0和Matlab软件分析有限尺寸金属片对折合偶极子天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矩形且与天线长度比约1.25的有限尺寸金属片,水平对称放置于天线一侧。天线采用结构简单、输入阻抗易于调试的折合偶极子天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折合偶极子天线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天线的辐射方向,实现较高的增益和阻抗周期变化。此结果已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并可为RFID便携式天线等设计提供参考。

    2007年12期 No.25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宽带式隔板极化器

    张成全;曹燕华;

    介绍一种宽频带隔板极化器的设计原理、设计思路及其设计实例。这种极化器具有频带宽、轴比小、圆极化端口隔离度高及体积小的特点。对其功率容量的高频仿真表明他能承受较大功率。他可广泛用于微波馈电网络系统。

    2007年12期 No.251 159-160+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集中参数共面带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研究

    邓红雷;

    共面带线具有平行结构,优良的线性发散的传输特性,对基片的厚度不是很敏感,可广泛运用于单平面微波电路如检波器、滤波器、天线和光电子设备等的设计。目前,国内外对于共面带线滤波器的研究不多,采用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对集中参数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一种集中参数的低通滤波器,并通过试验和仿真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对共面带线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07年12期 No.25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集成电路_数字模拟电路

  • 基于DSP技术的MP3播放器的硬件设计

    熊开盛;董兆鑫;

    目前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MP3播放器价格昂贵。而随着DSP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DSP器件的价格不断下降,为实现廉价时尚的MP3播放器的设计提供了条件。在研究基于DSP技术的MP3播放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该播放器的硬件部分进行设计。该MP3播放器同时附加文本阅读的功能,可做到语音和文本的同步输出。

    2007年12期 No.251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B与单片机的碳化硅冶炼温度测控系统的研制

    张岳涛;史翔;王晓刚;

    首先简述国内外碳化硅冶炼工业自动化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以PC机为上位机、单片机系统为下位机的碳化硅冶炼自动控制系统,其通信使用RS 232串行通信标准实现。该系统可实现温度参数的采集、存储、分析与控制功能、并能通过炉内温度场的有限差分模拟进行产品质量预测。该系统在中试实验中运行良好。

    2007年12期 No.251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输出反激变换器交调性能分析

    王平;朱斌;李天池;

    在多输出变换器中,理想情况下,辅助输出电压与主输出电压满足变压器匝数比的关系。但实际上变换器的辅助输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以多输出反激变换器为模型,分析影响他的辅助输出交调性能的因素,结果发现第二种缓冲器的变换器交调性能更好。

    2007年12期 No.251 169-17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存储阵列中的串扰分析及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龙娟;杨银堂;马城城;

    在SRAM存储阵列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相邻信号线与电路节点间耦合引起的串扰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位线“间隔译码”的组织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存储器读写时寄生RC所带来的串扰。同时,针对该“间隔译码”的存储阵列结构,设计了脉冲产生电路,该电路只需要利用行地址的变化来生成充电脉冲,不仅简化了电路的规模,而且减小了读写操作时存储阵列中单元之间的串扰,提高了可靠性。

    2007年12期 No.251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锁相环的2FSK电路的设计及实现

    王智鹏;敬守钊;

    调制器是通信系统中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由此获得调频信号。其中基于锁相环的调制器,所获得调频信号,其载频稳定度很高,可以达到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该方法的优点是集成度高且功耗低,所需硬件少。基于国家半导体的锁相环芯片LMX2326,设计了实际应用电路,实现了数字信号的频率调制,得到很好的效果,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2007年12期 No.251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斜率调制的混沌通信系统研究

    刘洋;彭良玉;

    简要地介绍了蔡氏电路及蔡氏二极管的实现方案并且利用输入信号对蔡氏电路中的非线性电阻的电导值进行调制,在接收端则用相反的方法将原始输入信号解调出来。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电路和仿真分析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正确地解调出加密信号达到保密通信的目的。

    2007年12期 No.251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牛燕炜;

    运算放大器和电阻、电容构成的有源滤波器具有显著的优点,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VCVS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切比雪夫逼近的有源低通滤波器。根据滤波器性能参数及截止频率,选定电容标称值,查表得出相应电容值及电阻值。通过计算得到设计值以确定电路参数,用Multisim 7软件对设计的低通滤波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验证,得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2007年12期 No.25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PLD的数字系统设计

    王淑文;

    介绍了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及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数字系统的方法,说明基于CPLD器件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特点、VHDL设计流程,重点介绍了在数字系统设计中,采用CPLD设计是一种基于芯片的、层次化、自顶向下的方法。以数字频率计设计为例,说明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

    2007年12期 No.251 184-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集成电路_制造技术

  • 太阳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测试工艺

    袁镇;贺立龙;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一般的太阳能电池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按照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对太阳电池制造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测试项目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各测试项目的测试设备、测试原理以及测试过程。

    2007年12期 No.251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OFDM技术在4G中的应用

    武林俊;李燕文;

    首先给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阐述OFDM的关键技术及在4G中的应用,给出了4G的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和国内外对4G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OFDM技术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能提高系统容量,是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最后给出OFDM在今后的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方向。

    2007年12期 No.251 189-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N总线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的实现

    吕其惠;蒋波;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的硬件设计方案,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控制系统总体网络结构、节点、接口电路及数据通信的实现过程做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摊铺机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是有效的方法,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更好的满足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需要。

    2007年12期 No.251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