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曾兴斌;张国军;刘太君;
主要阐述了正交ADC变换的架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具体包括总体结构、设计方法、LO泄漏抑制等,同时进行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控制IBIAS和优化RLC滤波电路来实现抑制本振泄漏的方法,通过网络分析仪的实际测试和软件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其完全能够满足无线系统的要求。此架构对于研究超宽带数据采集系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曾兴斌;张国军;刘太君;
主要阐述了正交ADC变换的架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具体包括总体结构、设计方法、LO泄漏抑制等,同时进行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控制IBIAS和优化RLC滤波电路来实现抑制本振泄漏的方法,通过网络分析仪的实际测试和软件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其完全能够满足无线系统的要求。此架构对于研究超宽带数据采集系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作锋;刘三阳;
针对LEACH算法在选举簇首时没有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并且簇首的分布不均匀,簇内节点与簇首采取单跳通信,从而影响网络生命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剩余能量和最小邻近簇半径调整节点成为簇首的概率,并在簇内对部分节点采取多跳通信的成簇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延长了网络生命期,均衡了簇首的分布,并且改善了簇内的结构。
2009年03期 v.32;No.290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作锋;刘三阳;
针对LEACH算法在选举簇首时没有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并且簇首的分布不均匀,簇内节点与簇首采取单跳通信,从而影响网络生命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剩余能量和最小邻近簇半径调整节点成为簇首的概率,并在簇内对部分节点采取多跳通信的成簇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延长了网络生命期,均衡了簇首的分布,并且改善了簇内的结构。
2009年03期 v.32;No.290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琳;
Ad Hoc网络中,组播路由协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设计具有可靠数据传输能力的组播路由协议比较困难。综合考虑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和节点能量对路由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具有较高性能的链路,使得路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与MAODV协议相比,设计的路由协议明显提高了数据投递率,并大大降低了丢包数。
2009年03期 v.32;No.29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琳;
Ad Hoc网络中,组播路由协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设计具有可靠数据传输能力的组播路由协议比较困难。综合考虑Ad Hoc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和节点能量对路由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具有较高性能的链路,使得路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与MAODV协议相比,设计的路由协议明显提高了数据投递率,并大大降低了丢包数。
2009年03期 v.32;No.29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川;杨万麟;
介绍IDFT/DFT精度在OFDM系统基带解调中的重要性,分析定点化DFT输入功率对其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字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用于DFT前端,以解决过大输入信号动态范围所造成的DFT输出信噪比恶化的问题。理论分析、Matlab仿真结果以及FPGA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实时性和易实现性,可使DFT输出信噪比达到最佳范围,以满足OFDM系统基带解调的要求;在较大输入功率情况下,采用DAGC技术的防溢出方法和经典DFT防溢出方法相比,前者使得DFT输出信噪比提高24 dB。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川;杨万麟;
介绍IDFT/DFT精度在OFDM系统基带解调中的重要性,分析定点化DFT输入功率对其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字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用于DFT前端,以解决过大输入信号动态范围所造成的DFT输出信噪比恶化的问题。理论分析、Matlab仿真结果以及FPGA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实时性和易实现性,可使DFT输出信噪比达到最佳范围,以满足OFDM系统基带解调的要求;在较大输入功率情况下,采用DAGC技术的防溢出方法和经典DFT防溢出方法相比,前者使得DFT输出信噪比提高24 dB。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晓鸥;向新;曹闹昌;茹乐;
空时编码技术和超宽带技术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为了提高短距高速率无线通信的性能,讨论了空时编码技术在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由于超宽带脉冲信号具有极窄的时域支撑区,而且信道为密集多径信道,因此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提出了几种超宽带空时编码方案,并对其性能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晓鸥;向新;曹闹昌;茹乐;
空时编码技术和超宽带技术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为了提高短距高速率无线通信的性能,讨论了空时编码技术在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由于超宽带脉冲信号具有极窄的时域支撑区,而且信道为密集多径信道,因此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技术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提出了几种超宽带空时编码方案,并对其性能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树;安云峰;骆岩红;
针对如何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有用的弱信号问题,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随机共振技术进行了信号检测的研究,发现该方法提取弱信号切实可行。介绍了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随机共振去噪检测弱信号的新方法。并通过仿真研究了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实验证明了随机共振技术在强噪声背景下检测弱信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春树;安云峰;骆岩红;
针对如何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有用的弱信号问题,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随机共振技术进行了信号检测的研究,发现该方法提取弱信号切实可行。介绍了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随机共振去噪检测弱信号的新方法。并通过仿真研究了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实验证明了随机共振技术在强噪声背景下检测弱信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邢莉;王忠;李兴国;任昊;
为了使Turbo码仿真更容易,研究并建立了基于Matlab中Simulink通信模块的Turbo码仿真模型。Turbo码编码器采用两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Turbo码译码器采用不同的译码算法,这些算法由S函数调用m文件实现。使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交织长度越大、迭代次数越多、译码算法越优,Turbo码性能越好。设计实际系统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邢莉;王忠;李兴国;任昊;
为了使Turbo码仿真更容易,研究并建立了基于Matlab中Simulink通信模块的Turbo码仿真模型。Turbo码编码器采用两个相同的分量编码器通过交织器并行级联而成。Turbo码译码器采用不同的译码算法,这些算法由S函数调用m文件实现。使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交织长度越大、迭代次数越多、译码算法越优,Turbo码性能越好。设计实际系统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何招旺;陈辉;
IEEE802.16d是一种可以提供高达70 Mb/s的峰值传输速率来支持不同Qosl类型的综合数据业务部署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首先介绍了基于IEEE802.16d的Wireless MAN-OFDM中的帧结构形式,在分析了OFDM信道估计技术和插值算法后仿真了协议中的导频和前导在SUI信道模型下的估计性能。仿真了不同的估计算法和插值对系统的性能影响,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前导的估计效果要优于导频,给出了系统导频估计的适用条件。
2009年03期 v.32;No.290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招旺;陈辉;
IEEE802.16d是一种可以提供高达70 Mb/s的峰值传输速率来支持不同Qosl类型的综合数据业务部署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首先介绍了基于IEEE802.16d的Wireless MAN-OFDM中的帧结构形式,在分析了OFDM信道估计技术和插值算法后仿真了协议中的导频和前导在SUI信道模型下的估计性能。仿真了不同的估计算法和插值对系统的性能影响,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前导的估计效果要优于导频,给出了系统导频估计的适用条件。
2009年03期 v.32;No.290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伍连明;陈世元;
针对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构建的方便性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GPRS无线通信的远程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入功能,通过移动公司的网络来实现数据采集模块与远程主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分析了该数据采集模块的原理与结构,嵌入式TCP/IP/PPP协议的实现,以及GPRS模块的驱动设计。并由此研制出一台基于Winbond单片机与GPRS模块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结果证明了该采集模块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伍连明;陈世元;
针对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构建的方便性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GPRS无线通信的远程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入功能,通过移动公司的网络来实现数据采集模块与远程主机之间的无线通信。分析了该数据采集模块的原理与结构,嵌入式TCP/IP/PPP协议的实现,以及GPRS模块的驱动设计。并由此研制出一台基于Winbond单片机与GPRS模块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结果证明了该采集模块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赵其勇;
中继技术能够对原有基站进行覆盖增强,同时OFDMA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多址方式,因而研究设计OFDMA技术约束下的中继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以LTE物理层帧结构为基础,针对OFDMA调制系统的中继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OFDMA系统灵活的时频资源分配特点,提出针对OFDMA的多跳/单跳资源分配方法,最后,还提出一种针对FDD模式的OFDMA中继实现方案,对认为中继只能用于TDD系统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前沿性的拓展。
2009年03期 v.32;No.29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其勇;
中继技术能够对原有基站进行覆盖增强,同时OFDMA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多址方式,因而研究设计OFDMA技术约束下的中继方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以LTE物理层帧结构为基础,针对OFDMA调制系统的中继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OFDMA系统灵活的时频资源分配特点,提出针对OFDMA的多跳/单跳资源分配方法,最后,还提出一种针对FDD模式的OFDMA中继实现方案,对认为中继只能用于TDD系统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前沿性的拓展。
2009年03期 v.32;No.29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光;宋荣;
广播数据系统(RDS)是一种利用调频多工技术对现有的调频广播系统进行改造,使用调频广播的剩余频带实现数据广播的方案。通过分析RDS的基本数据结构,介绍了将传统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运算转化为三字节递推算法并采用查表法进行快速计算,在有限的运算速度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RDS数据组同步运算的方法和程序流程,以及如何利用RDS透明数据通道进行城市公交广告信息的传输等内容。
2009年03期 v.32;No.290 33-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光;宋荣;
广播数据系统(RDS)是一种利用调频多工技术对现有的调频广播系统进行改造,使用调频广播的剩余频带实现数据广播的方案。通过分析RDS的基本数据结构,介绍了将传统的循环冗余校验(CRC)运算转化为三字节递推算法并采用查表法进行快速计算,在有限的运算速度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RDS数据组同步运算的方法和程序流程,以及如何利用RDS透明数据通道进行城市公交广告信息的传输等内容。
2009年03期 v.32;No.290 33-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仁强;田华;
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在LEAC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和能量考虑选择第二层簇头的两层LEACH算法DE-LEACH,有效避免了低能量且离基站较远的节点与基站直接通信,提高了网络生存时间和数据采集能力。利用事件驱动的方法,减少了发送数据量,进一步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2009年03期 v.32;No.290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闫仁强;田华;
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在LEAC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和能量考虑选择第二层簇头的两层LEACH算法DE-LEACH,有效避免了低能量且离基站较远的节点与基站直接通信,提高了网络生存时间和数据采集能力。利用事件驱动的方法,减少了发送数据量,进一步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2009年03期 v.32;No.290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俞洋;延明;邓中亮;
介绍DM终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手机在出现问题后利用远程服务器和终端交互来解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采用JSP和ORACLE作为面向对象的界面以及后台的数据存储手段,OTA即为远程无线信息传输的设计理念,使用API作为此系统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交流。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对终端更快捷、有效地管理。介绍DM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入DDF文件节点的概念细化功能实现过程。
2009年03期 v.32;No.290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洋;延明;邓中亮;
介绍DM终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手机在出现问题后利用远程服务器和终端交互来解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采用JSP和ORACLE作为面向对象的界面以及后台的数据存储手段,OTA即为远程无线信息传输的设计理念,使用API作为此系统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实现交流。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对终端更快捷、有效地管理。介绍DM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入DDF文件节点的概念细化功能实现过程。
2009年03期 v.32;No.290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娟;谢拥军;王鹏;文刚;陈霄;李志武;崔万照;马伟;
折叠波导在压缩和展开时可能产生的应力形变会影响其辐射特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研究形变的机理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形变带来的波导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S参数的变化,选择合理的压缩方式,然后再对所选结构进行力学有限元的分析。该分析方法联系了电磁场特性和波导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009年03期 v.32;No.29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娟;谢拥军;王鹏;文刚;陈霄;李志武;崔万照;马伟;
折叠波导在压缩和展开时可能产生的应力形变会影响其辐射特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研究形变的机理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形变带来的波导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S参数的变化,选择合理的压缩方式,然后再对所选结构进行力学有限元的分析。该分析方法联系了电磁场特性和波导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009年03期 v.32;No.29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东;马东堂;李树锋;丁丁;
多波束天线技术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卫星多波束天线的几何模型,推导卫星多波束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计算公式,分析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总结了利用OPNET生成卫星多波束天线模型的方法,并建模实现了OPNET多波束天线模型,通过构建网络仿真场景仿真分析了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区内用户SNR的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OPNET多波束天线模型较好地模拟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46-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东;马东堂;李树锋;丁丁;
多波束天线技术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卫星多波束天线的几何模型,推导卫星多波束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计算公式,分析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总结了利用OPNET生成卫星多波束天线模型的方法,并建模实现了OPNET多波束天线模型,通过构建网络仿真场景仿真分析了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区内用户SNR的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OPNET多波束天线模型较好地模拟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46-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贾秀权;王玉宝;秦继华;
全球信息栅格(GIG)是美军全力打造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基础。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对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新军事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信息栅格概念、发展规划、体系结构入手,重点对GIG通信能力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GIG通信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并与传统OSI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了GI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信息安全建设。最后,给出了GIG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2009年03期 v.32;No.29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贾秀权;王玉宝;秦继华;
全球信息栅格(GIG)是美军全力打造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未来网络中心战的基础。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对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新军事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信息栅格概念、发展规划、体系结构入手,重点对GIG通信能力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GIG通信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并与传统OSI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了GI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信息安全建设。最后,给出了GIG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2009年03期 v.32;No.29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菅春晓;
建立了基于GPS的顺轨SAR系统模型,通过将GPS信号等效为Chirp信号,研究了在该模式下的大斜视角Chirp Scaling算法。在正侧视或小斜视情况下,CS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焦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但在斜视角较大的情况下,该算法将散焦而不能成像,因而提出了用等效的单基地距离模型来代替双基地距离历史的方法,解决了大斜视角情况下距离模型二阶近似误差较大的问题,并结合单基地非线性CS算法,实现了在大斜视角情况下的基于GPS反射信号的双基地SAR高精度成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进行了验证。
2009年03期 v.32;No.29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菅春晓;
建立了基于GPS的顺轨SAR系统模型,通过将GPS信号等效为Chirp信号,研究了在该模式下的大斜视角Chirp Scaling算法。在正侧视或小斜视情况下,CS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焦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但在斜视角较大的情况下,该算法将散焦而不能成像,因而提出了用等效的单基地距离模型来代替双基地距离历史的方法,解决了大斜视角情况下距离模型二阶近似误差较大的问题,并结合单基地非线性CS算法,实现了在大斜视角情况下的基于GPS反射信号的双基地SAR高精度成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进行了验证。
2009年03期 v.32;No.29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彬;夏桂芬;
针对毫米波末制导雷达角跟踪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频域高分辨像的单脉冲测角算法。该算法根据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在测角之前对和差通道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一维频域成像,然后在频域做比幅测角,获得频域单元的角度误差,经过一定的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径向几何中心的空间角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
2009年03期 v.32;No.29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彬;夏桂芬;
针对毫米波末制导雷达角跟踪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频域高分辨像的单脉冲测角算法。该算法根据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在测角之前对和差通道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一维频域成像,然后在频域做比幅测角,获得频域单元的角度误差,经过一定的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径向几何中心的空间角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
2009年03期 v.32;No.29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岳;熊蔚明;
在数字相位调制系统的相干解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载波相位模糊问题。指出了差分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方法的不足,进而针对QPSK,16QAM,16APSK调制方式,分析其相位模糊导致数据变化的情况,并给出了各自基于独特码检测的相位模糊纠正方法。QPSK系统的仿真结果说明了独特码检测方法在抗误码方面比DQPSK系统具有优越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62-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岳;熊蔚明;
在数字相位调制系统的相干解调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载波相位模糊问题。指出了差分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方法的不足,进而针对QPSK,16QAM,16APSK调制方式,分析其相位模糊导致数据变化的情况,并给出了各自基于独特码检测的相位模糊纠正方法。QPSK系统的仿真结果说明了独特码检测方法在抗误码方面比DQPSK系统具有优越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62-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崔玉国;李清亮;闫玉波;
在干扰入射方向,自适应天线阵方向图会产生零陷,从而实现抗干扰的功能。基于最大信噪比准则,将自适应算法应用于二维矩形天线阵方向图的综合问题,假定有大量干扰信号施加到天线阵的副瓣区,通过只对副瓣峰值电平进行控制调整加权值,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目标方向图。该算法计算量较小,收敛速度比较快,可以将阵元的方向图特性的影响考虑在内。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是可行的。
2009年03期 v.32;No.29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玉国;李清亮;闫玉波;
在干扰入射方向,自适应天线阵方向图会产生零陷,从而实现抗干扰的功能。基于最大信噪比准则,将自适应算法应用于二维矩形天线阵方向图的综合问题,假定有大量干扰信号施加到天线阵的副瓣区,通过只对副瓣峰值电平进行控制调整加权值,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目标方向图。该算法计算量较小,收敛速度比较快,可以将阵元的方向图特性的影响考虑在内。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是可行的。
2009年03期 v.32;No.29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凤霞;祖静;王燕;
提出一种利用激光多普勒干涉法对高g值加速度计进行绝对法冲击校准的方法。本方法采用Hopkinson杆作为冲击加速度信号发生器,应用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可以精确地获得激励加速度脉冲的波形。对一种三轴压阻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校准实验证实了此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横向效应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2009年03期 v.32;No.29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凤霞;祖静;王燕;
提出一种利用激光多普勒干涉法对高g值加速度计进行绝对法冲击校准的方法。本方法采用Hopkinson杆作为冲击加速度信号发生器,应用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可以精确地获得激励加速度脉冲的波形。对一种三轴压阻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校准实验证实了此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横向效应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2009年03期 v.32;No.29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宁;何强;赵建文;
为了缩短某类伪码调相正弦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探测时间,增加目标的自动识别功能,同时减少其接收单元的体积,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代替了原来的模拟接收部分,并用一路卷积的算法代替了原来的多路相关。后期通过试验证明了此数字化接收系统的探测时间比原系统的接收时间缩短了50 ms,最高的目标识别率达到了75%,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009年03期 v.32;No.29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宁;何强;赵建文;
为了缩短某类伪码调相正弦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探测时间,增加目标的自动识别功能,同时减少其接收单元的体积,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代替了原来的模拟接收部分,并用一路卷积的算法代替了原来的多路相关。后期通过试验证明了此数字化接收系统的探测时间比原系统的接收时间缩短了50 ms,最高的目标识别率达到了75%,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009年03期 v.32;No.29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家家;刘太君;曾兴斌;
采用MHVIC2115器件设计一个WCDMA驱动级放大器。采用S1P数据模型对输出匹配电路进行仿真设计,解决了器件电路模型无法获取问题。通过添加电位器,减少栅极偏置电路供电端口,方便下一步测试。对于底面源极接地,采用金属支座来承载器件,而非通过焊盘上的过孔来接地。该方法既改善了源极的导电、导热性,又方便了器件的安装固定。
2009年03期 v.32;No.29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家家;刘太君;曾兴斌;
采用MHVIC2115器件设计一个WCDMA驱动级放大器。采用S1P数据模型对输出匹配电路进行仿真设计,解决了器件电路模型无法获取问题。通过添加电位器,减少栅极偏置电路供电端口,方便下一步测试。对于底面源极接地,采用金属支座来承载器件,而非通过焊盘上的过孔来接地。该方法既改善了源极的导电、导热性,又方便了器件的安装固定。
2009年03期 v.32;No.29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巍;江金光;
提出了一种基于CCCⅡ的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电流模式双二阶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结构简单,仅包含两个MOCCCⅡ,一个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该结构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得到4个三输入单输出二阶多功能滤波电路,这4个电路均可以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滤波功能,并且角频率ω0和品质因素Q可以实现独立可调,具有很低的无源和有源灵敏度。
2009年03期 v.32;No.290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巍;江金光;
提出了一种基于CCCⅡ的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电流模式双二阶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结构简单,仅包含两个MOCCCⅡ,一个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该结构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得到4个三输入单输出二阶多功能滤波电路,这4个电路均可以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滤波功能,并且角频率ω0和品质因素Q可以实现独立可调,具有很低的无源和有源灵敏度。
2009年03期 v.32;No.290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宇翔;刘伟;郭敏;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针对目前大量使用8位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高性能单片机ATmega64和10 Mb/s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设计了低成本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连接以及嵌入式TCP/IP的实现,远端用户可以通过HTTP协议来访问存储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网页,使嵌入式系统具备网络连接功能。
2009年03期 v.32;No.29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宇翔;刘伟;郭敏;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在网络方面的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针对目前大量使用8位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高性能单片机ATmega64和10 Mb/s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设计了低成本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连接以及嵌入式TCP/IP的实现,远端用户可以通过HTTP协议来访问存储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网页,使嵌入式系统具备网络连接功能。
2009年03期 v.32;No.29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谭家杰;胡湘娟;罗昌由;
详细研究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根据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设计的新方法———累试法。即用软件直接在Z平面选择零点和极点,然后观察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输出系统函数和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否则继续在Z平面设置重复设置零极点。用Visual Basic 6.0设计出累试法软件,该方法直接、简单,可快速地设计出数字滤波器。
2009年03期 v.32;No.290 85-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谭家杰;胡湘娟;罗昌由;
详细研究了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根据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设计的新方法———累试法。即用软件直接在Z平面选择零点和极点,然后观察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输出系统函数和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否则继续在Z平面设置重复设置零极点。用Visual Basic 6.0设计出累试法软件,该方法直接、简单,可快速地设计出数字滤波器。
2009年03期 v.32;No.290 85-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初;李刚;
根据某单脉冲天线要求,设计了一个稀布阵相控阵天线。通过对圆口径满阵阵面均匀抽取,减小了约30%的单元。在此基础上对剩余单元进行了30 dB的Taylor加权和30 dB的Bayliss加权,分别实现了和波束和方位面及俯仰面差波束,并比较了稀布阵与满阵的和差波束的方向图。仿真结果显示,该稀布阵符合设计要求,其和差波束的副瓣均高于满阵副瓣约5 dB,和波束主瓣3 dB波束宽度接近于满阵指标。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单脉冲相控阵天线的成本。
2009年03期 v.32;No.29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初;李刚;
根据某单脉冲天线要求,设计了一个稀布阵相控阵天线。通过对圆口径满阵阵面均匀抽取,减小了约30%的单元。在此基础上对剩余单元进行了30 dB的Taylor加权和30 dB的Bayliss加权,分别实现了和波束和方位面及俯仰面差波束,并比较了稀布阵与满阵的和差波束的方向图。仿真结果显示,该稀布阵符合设计要求,其和差波束的副瓣均高于满阵副瓣约5 dB,和波束主瓣3 dB波束宽度接近于满阵指标。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单脉冲相控阵天线的成本。
2009年03期 v.32;No.29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潇;龚龙庆;田卫;南希;
SpaceWire路由器是面向Spacewire总线网路互联的设计,它解决了SpaceWire总线只能点对点连接的问题,并提供了通用标准接口和规范进行SpaceWire网络的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技术的SpaceWire路由器,它是利用FP-GA设计来实现无阻塞的交换矩阵,并且利用流水线原理提高系统的并行工作速度,以提高SpaceWire路由器的交换速度。目前经过验证的速度已达200 Mb/s,且正在不断改进中。
2009年03期 v.32;No.290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潇;龚龙庆;田卫;南希;
SpaceWire路由器是面向Spacewire总线网路互联的设计,它解决了SpaceWire总线只能点对点连接的问题,并提供了通用标准接口和规范进行SpaceWire网络的建立。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技术的SpaceWire路由器,它是利用FP-GA设计来实现无阻塞的交换矩阵,并且利用流水线原理提高系统的并行工作速度,以提高SpaceWire路由器的交换速度。目前经过验证的速度已达200 Mb/s,且正在不断改进中。
2009年03期 v.32;No.290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青峰;张流强;顾雯雯;冉宇;
针对高阻抗微弱信号测量问题,对测量精度与系统输入阻抗、输入偏置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保护技术设计了带保护电路的测量电路,将电路中的低阻抗节点加上保护电势,减小漏电流的影响。通过PSpice仿真分析,验证保护电路能提高测量系统的输入阻抗和降低输入偏置电流,结果表明保护电路技术能实现对高阻抗微弱信号的高精度测量。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青峰;张流强;顾雯雯;冉宇;
针对高阻抗微弱信号测量问题,对测量精度与系统输入阻抗、输入偏置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保护技术设计了带保护电路的测量电路,将电路中的低阻抗节点加上保护电势,减小漏电流的影响。通过PSpice仿真分析,验证保护电路能提高测量系统的输入阻抗和降低输入偏置电流,结果表明保护电路技术能实现对高阻抗微弱信号的高精度测量。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闫宏亮;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驱动钻机的供电电源,在油田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发电频率对钻井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柴油发电机组电压特性及带载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发电频率进行测量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用TMS320F2812DSP通过光电码盘来测取柴油发电机组频率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测频结果准确,为频率调节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闫宏亮;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电驱动钻机的供电电源,在油田的应用非常广泛。而发电频率对钻井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柴油发电机组电压特性及带载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发电频率进行测量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用TMS320F2812DSP通过光电码盘来测取柴油发电机组频率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测频结果准确,为频率调节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海燕;邹丽新;马励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Z扫描的高频窄光脉冲信号幅值测量的电路设计,采用MAX964进行高速并行A/D转换,并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处理器,通过RS 232C串行口通讯,实现对高频窄脉冲激光信号幅值测量数据实时采集。给出实验采集的多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该设计可准确测量宽度约4~5 ns高频窄激光脉冲信号的幅度,测量误差约为:±3%~±5%,由此使Z扫描实验系统大大简化。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5-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海燕;邹丽新;马励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Z扫描的高频窄光脉冲信号幅值测量的电路设计,采用MAX964进行高速并行A/D转换,并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处理器,通过RS 232C串行口通讯,实现对高频窄脉冲激光信号幅值测量数据实时采集。给出实验采集的多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该设计可准确测量宽度约4~5 ns高频窄激光脉冲信号的幅度,测量误差约为:±3%~±5%,由此使Z扫描实验系统大大简化。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5-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兆朋;
利用单片机设计了电风扇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利用单片机检测18B20采集的温度,根据温度高低,单片机的P2.7脚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线圈中能否有电流经过,根据继电器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没电流经过时,常开触点保持断开,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电风扇的起停。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控制电风扇的起停,根据温度高低实现自动控制,方便于夏天人们晚上睡觉时使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成本低,实现了弱电控制强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兆朋;
利用单片机设计了电风扇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利用单片机检测18B20采集的温度,根据温度高低,单片机的P2.7脚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线圈中能否有电流经过,根据继电器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没电流经过时,常开触点保持断开,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电风扇的起停。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控制电风扇的起停,根据温度高低实现自动控制,方便于夏天人们晚上睡觉时使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成本低,实现了弱电控制强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09年03期 v.32;No.29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莉娜;刘任庆;
分析了矿山水下轮式采煤车的定位定向导航的可实现问题。惯性导航组合系统是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重点。考虑到捷联惯性导航的自主性,采用捷联惯导组合系统实现对采煤车的定位导航。设计了捷联惯性导航和里程计组合的自主性水下导航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实物应用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此组合导航方案的有效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莉娜;刘任庆;
分析了矿山水下轮式采煤车的定位定向导航的可实现问题。惯性导航组合系统是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重点。考虑到捷联惯性导航的自主性,采用捷联惯导组合系统实现对采煤车的定位导航。设计了捷联惯性导航和里程计组合的自主性水下导航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实物应用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此组合导航方案的有效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谭建军;
燃气炉灶的安全使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引入到燃气炉灶的控制中,是解决燃气炉灶安全使用的最好途径。介绍一种基于SPCE061A单片机为核心,充分利用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处理功能,控制功能,实现利用语音提示和语音命令对燃气炉灶的点火、火力调节、关闭燃气、火焰异常熄灭时紧急关闭燃气等功能的控制。经过实验测试,该装置具有工作稳定可靠,对于提高燃气炉灶的安全性,节能降耗等都有明显的效果,将语音控制技术应用于燃气炉灶的控制,填补了该类产品的市场空白,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4-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建军;
燃气炉灶的安全使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引入到燃气炉灶的控制中,是解决燃气炉灶安全使用的最好途径。介绍一种基于SPCE061A单片机为核心,充分利用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处理功能,控制功能,实现利用语音提示和语音命令对燃气炉灶的点火、火力调节、关闭燃气、火焰异常熄灭时紧急关闭燃气等功能的控制。经过实验测试,该装置具有工作稳定可靠,对于提高燃气炉灶的安全性,节能降耗等都有明显的效果,将语音控制技术应用于燃气炉灶的控制,填补了该类产品的市场空白,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4-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凤英;张华;刘继忠;吴学沛;
应用超声波传感器多路测距技术和凌阳大学的61单片机技术实现了普通轮椅各个方向上的自主避障,介绍了该避障系统的多路测距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给出了超声避障测距与控制程序,并进行了轮椅自主避障及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基于SPCE061A的智能轮椅自主避障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易于功能扩展和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凤英;张华;刘继忠;吴学沛;
应用超声波传感器多路测距技术和凌阳大学的61单片机技术实现了普通轮椅各个方向上的自主避障,介绍了该避障系统的多路测距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给出了超声避障测距与控制程序,并进行了轮椅自主避障及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基于SPCE061A的智能轮椅自主避障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易于功能扩展和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冲;何云斌;
VerilogHDL是EDA领域中电路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它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使设计更加灵活,它具有良好的结构化设计和行为建模能力。首先利用VerilogHDL对小波滤波器复杂算法电路建立结构化模型,然后根据改进的分布式算法(是一项重要的FPGA技术)和滤波电路结构图对小波滤波器进行行为建模。最后,利用QuartusⅡ内部的波形仿真软件进行波形仿真和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以达到设计要求。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9-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冲;何云斌;
VerilogHDL是EDA领域中电路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它设计数字滤波器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使设计更加灵活,它具有良好的结构化设计和行为建模能力。首先利用VerilogHDL对小波滤波器复杂算法电路建立结构化模型,然后根据改进的分布式算法(是一项重要的FPGA技术)和滤波电路结构图对小波滤波器进行行为建模。最后,利用QuartusⅡ内部的波形仿真软件进行波形仿真和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以达到设计要求。
2009年03期 v.32;No.290 119-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秀芳;王亚鹏;姜晶;
此项研究主要针对大庆油田某作业区的实际网络现状,对该作业区进行网络分析和规划,在该作业区现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充无线网络,实现有线网与无线网的综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油田传输信息体系。同时利用OPNET MODEL-ER仿真平台为该作业区新建混合网络建立仿真模型(网络模型、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分析相关模型中主要模块的作用和工作机理,对已建立的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通过对比分析时间延迟、丢包率等统计特性,得出数据包分组、数据率和拆分门限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终决定改进网络的最佳组网方案。
2009年03期 v.32;No.290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秀芳;王亚鹏;姜晶;
此项研究主要针对大庆油田某作业区的实际网络现状,对该作业区进行网络分析和规划,在该作业区现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扩充无线网络,实现有线网与无线网的综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油田传输信息体系。同时利用OPNET MODEL-ER仿真平台为该作业区新建混合网络建立仿真模型(网络模型、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分析相关模型中主要模块的作用和工作机理,对已建立的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通过对比分析时间延迟、丢包率等统计特性,得出数据包分组、数据率和拆分门限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终决定改进网络的最佳组网方案。
2009年03期 v.32;No.290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本亮;
通过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讨论,比较出一种完备的分析方法,便于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利于学习者学习。采用论述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通过实例得出线性时不变系统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为学习信号与系统提供一种导引作用。
2009年03期 v.32;No.290 127-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本亮;
通过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讨论,比较出一种完备的分析方法,便于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利于学习者学习。采用论述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通过实例得出线性时不变系统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为学习信号与系统提供一种导引作用。
2009年03期 v.32;No.290 127-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梅;
大多数的电子琴设计都有弹奏和播放功能,但能自动对弹奏的乐曲进行动态录音并可改变回放快慢的设计却很少,而该设计采用VHDL语言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方法对ROM/RAM控制电路进行编程,基于QuartusⅡ6.0开发平台仿真编译,下载到FPGA芯片(CycloneII EP2C8Q208)中测试,准确地实现了电子琴动态录音与回放并快慢可调功能。实验表明采用FPGA实现音乐存储、动态录音与回放演奏系统是可行的,为实现音乐存储与播放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也为各类多媒体大容量语音芯片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0-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雪梅;
大多数的电子琴设计都有弹奏和播放功能,但能自动对弹奏的乐曲进行动态录音并可改变回放快慢的设计却很少,而该设计采用VHDL语言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方法对ROM/RAM控制电路进行编程,基于QuartusⅡ6.0开发平台仿真编译,下载到FPGA芯片(CycloneII EP2C8Q208)中测试,准确地实现了电子琴动态录音与回放并快慢可调功能。实验表明采用FPGA实现音乐存储、动态录音与回放演奏系统是可行的,为实现音乐存储与播放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也为各类多媒体大容量语音芯片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0-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宗峰;徐磊;
利用新颖的自维持动态解谐控制方法解决了非接触通用供电平台多负载情况下,单个负载突然变动或波动较大时,对其他用电器的功率影响问题,避免了系统的崩溃,为多负载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理论分析与PSpice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宗峰;徐磊;
利用新颖的自维持动态解谐控制方法解决了非接触通用供电平台多负载情况下,单个负载突然变动或波动较大时,对其他用电器的功率影响问题,避免了系统的崩溃,为多负载非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理论分析与PSpice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卢丽;
超声波定位法是一种对变压器内部不同部位放电点进行检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变压器所处现场存在大量电磁干扰,采集到的信号包含大量噪声,因此必须做相应的预处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定位中,首要任务是对超声波信号的提取,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实现。EMD方法可以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的内禀模态函数,从而提取超声波信号。以陕西省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项目为背景,详细分析了EMD方法的原理、实现过程,并用实例测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丽;
超声波定位法是一种对变压器内部不同部位放电点进行检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变压器所处现场存在大量电磁干扰,采集到的信号包含大量噪声,因此必须做相应的预处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波定位中,首要任务是对超声波信号的提取,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实现。EMD方法可以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的内禀模态函数,从而提取超声波信号。以陕西省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定位项目为背景,详细分析了EMD方法的原理、实现过程,并用实例测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智祥;陈瑞;
为了实现远距离温度监控,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控系统。上位机通过RS 485总线与下位机通信,下位机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送给上位机,并执行上位机的控制命令。给出系统总体结构,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和和软件实现方法,设计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解决了8位单片机多机通信的问题。该系统可扩展性强,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性,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智祥;陈瑞;
为了实现远距离温度监控,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控系统。上位机通过RS 485总线与下位机通信,下位机将采集的温度信息传送给上位机,并执行上位机的控制命令。给出系统总体结构,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和和软件实现方法,设计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解决了8位单片机多机通信的问题。该系统可扩展性强,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性,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方清城;华路光;罗中良;
阐述一种用CC-Link开放式现场总线构成的PLC控制系统。着重介绍该总线的网络特点、功能、通信原理及通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现场总线应用的控制系统——炉窖网络控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总线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保护功能齐全、通信速率快、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布线方便等优点,基于CC-Link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方清城;华路光;罗中良;
阐述一种用CC-Link开放式现场总线构成的PLC控制系统。着重介绍该总线的网络特点、功能、通信原理及通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现场总线应用的控制系统——炉窖网络控制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总线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保护功能齐全、通信速率快、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布线方便等优点,基于CC-Link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叶显阳;张海勇;皮代军;秦水介;
传统整数除法算法采用多次相减的方法来实现运算,相减的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钟脉冲,而且对运算结果的最后一位没有进行处理。针对传统的整数除法器,提出一种基于Verilog计算精度可调的整数除法器的设计方法,运用移位、循环减法和四舍五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处理速度和精确度。用Cadence公司的NC-Verilog仿真器对所设计的除法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该除法器达到了预期功能。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叶显阳;张海勇;皮代军;秦水介;
传统整数除法算法采用多次相减的方法来实现运算,相减的过程耗费了大量时钟脉冲,而且对运算结果的最后一位没有进行处理。针对传统的整数除法器,提出一种基于Verilog计算精度可调的整数除法器的设计方法,运用移位、循环减法和四舍五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处理速度和精确度。用Cadence公司的NC-Verilog仿真器对所设计的除法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该除法器达到了预期功能。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金凤;扶文静;潘文涛;
为抑制变频电源的高次谐波对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影响,提出从定转子槽配合的优化选择、转子槽形及气隙的优化设计、建立电机模糊自适应设计模型几方面进行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优化电磁设计;为提高现有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电磁设计软件的实用性,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出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优化电磁设计软件,完成了一台7.5 kW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电磁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机性能好,提出的优化电磁设计方法可行,开发的电磁设计软件输出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实用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金凤;扶文静;潘文涛;
为抑制变频电源的高次谐波对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影响,提出从定转子槽配合的优化选择、转子槽形及气隙的优化设计、建立电机模糊自适应设计模型几方面进行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优化电磁设计;为提高现有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电磁设计软件的实用性,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出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优化电磁设计软件,完成了一台7.5 kW变频调速异步电机的电磁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机性能好,提出的优化电磁设计方法可行,开发的电磁设计软件输出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实用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向泽永;高勇;
通过分析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的语音编译码工作原理,对CVSD的软件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剖析。通过合理选取各参数的值,在FPGA中对CVSD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PGA硬件平台实现方案,在硬件平台上对CVSD编译码算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和专用CVSD编译码芯片CMX639实现了互相通信。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可行,设计正确,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向泽永;高勇;
通过分析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的语音编译码工作原理,对CVSD的软件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剖析。通过合理选取各参数的值,在FPGA中对CVSD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FPGA硬件平台实现方案,在硬件平台上对CVSD编译码算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和专用CVSD编译码芯片CMX639实现了互相通信。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可行,设计正确,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俊;周群;刘婕;于立波;苏洁梅;
光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是一种基于自动测试技术的光感器件测试系统,同时引入了提高系统测试可靠性和效率的算法。依次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测试过程显示整个系统工作正常且稳定,能可靠地采集分析数据,达到了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4-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俊;周群;刘婕;于立波;苏洁梅;
光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是一种基于自动测试技术的光感器件测试系统,同时引入了提高系统测试可靠性和效率的算法。依次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测试过程显示整个系统工作正常且稳定,能可靠地采集分析数据,达到了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4-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圆圆;王忠建;
通过对大量汉语句子进行考察和结构分析,抽出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改写模板,对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语句进行改写。通过相似度计算进行改写模板与相应改写句的匹配。通过合并修饰词并用变量替换把体现句子结构的关键词及结构辅助词固化在模板中,既实现了句子级的结构精确匹配又提高了模板的覆盖率。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了考察,并给出了改写的模板覆盖率和改写正确率,分别为66.34%和74.71%。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7-159+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圆圆;王忠建;
通过对大量汉语句子进行考察和结构分析,抽出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改写模板,对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语句进行改写。通过相似度计算进行改写模板与相应改写句的匹配。通过合并修饰词并用变量替换把体现句子结构的关键词及结构辅助词固化在模板中,既实现了句子级的结构精确匹配又提高了模板的覆盖率。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了考察,并给出了改写的模板覆盖率和改写正确率,分别为66.34%和74.71%。
2009年03期 v.32;No.290 157-159+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袁金凤;陈文艺;李凯;
CCD在现代光电子学、精密仪器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特殊需要或加特殊功能时,驱动时序往往需要自己设计。以TOSHIBA公司的线阵CCD器件TCD1500C为例,通过研究CCD的工作特性和时序电路波形图,用FPGA来设计驱动时序,使之达到应用要求。并通过改变时钟频率或增加光积分周期内的时钟脉冲数,从而改变光积分时间。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袁金凤;陈文艺;李凯;
CCD在现代光电子学、精密仪器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特殊需要或加特殊功能时,驱动时序往往需要自己设计。以TOSHIBA公司的线阵CCD器件TCD1500C为例,通过研究CCD的工作特性和时序电路波形图,用FPGA来设计驱动时序,使之达到应用要求。并通过改变时钟频率或增加光积分周期内的时钟脉冲数,从而改变光积分时间。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吴结根;杨俊;
介绍了用FPGA设计实现MIL-STD-1553B总线远程端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整个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实现程序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完成相关功能,最后通过顶层模块完成信号连接。该设计采用VerilogHDL编写,通过Modelsim和QuartusⅡ完成仿真和综合,最后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FPGA上进行了实现,并通过实际应用对整个设计进行了验证。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结根;杨俊;
介绍了用FPGA设计实现MIL-STD-1553B总线远程端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整个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实现程序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独立完成相关功能,最后通过顶层模块完成信号连接。该设计采用VerilogHDL编写,通过Modelsim和QuartusⅡ完成仿真和综合,最后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FPGA上进行了实现,并通过实际应用对整个设计进行了验证。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魏云斐;张遂南;
AD公司的TS201 DSP系列可通过其特有的链路口实现高速通信,为使不具备此接口的设备也能与TS201进行链路通讯,采用FPGA实现数据在链路口与其他并行接口之间的传输,即128位并行模式和4位通信模式之间的转换。设计选用Xilinx公司的Virtex4系列的FPGA,它具有低功耗差分(LVDS)模式,双倍数据速率(DDR)寄存器以及嵌入式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功能,更适合于此设计。在ISE和Modelsim等辅助工具的帮助下,使用VHDL语言编程,分析和优化整个设计,最终完成设计。可实现接收链路时钟频率为500 MHz,发送链路时钟频率为400 MHz。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7-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魏云斐;张遂南;
AD公司的TS201 DSP系列可通过其特有的链路口实现高速通信,为使不具备此接口的设备也能与TS201进行链路通讯,采用FPGA实现数据在链路口与其他并行接口之间的传输,即128位并行模式和4位通信模式之间的转换。设计选用Xilinx公司的Virtex4系列的FPGA,它具有低功耗差分(LVDS)模式,双倍数据速率(DDR)寄存器以及嵌入式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功能,更适合于此设计。在ISE和Modelsim等辅助工具的帮助下,使用VHDL语言编程,分析和优化整个设计,最终完成设计。可实现接收链路时钟频率为500 MHz,发送链路时钟频率为400 MHz。
2009年03期 v.32;No.290 167-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少銮;熊盛武;
交通网络的表达在GIS-T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交通设施管理、道路交通信息管理需要良好的数据结构,而且在交通运输规划、路网规划等方面还需要拓展传统GIS的数据结构。数据是GIS系统的基础,数据模型则用来表达数据之间的联系与逻辑组织形式。由于交通信息种类繁多,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合理的形式进行组织,因此研究GIS-T数据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动态分段技术为基础,提出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2009年03期 v.32;No.290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少銮;熊盛武;
交通网络的表达在GIS-T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交通设施管理、道路交通信息管理需要良好的数据结构,而且在交通运输规划、路网规划等方面还需要拓展传统GIS的数据结构。数据是GIS系统的基础,数据模型则用来表达数据之间的联系与逻辑组织形式。由于交通信息种类繁多,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合理的形式进行组织,因此研究GIS-T数据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动态分段技术为基础,提出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2009年03期 v.32;No.290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明;王侃伟;马鸣;
在铁路安全运输工作中,红外线探测设备的故障判别及处理在红外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红外故障判别和处理主要以人工分析方式为主,存在着红外设备使用率降低等弊端。提出一种实现红外设备故障报警以及控制自动化方法,包括磁头检测、探头检测、通道检测等功能,并首次提出采用电子罗盘对磁头位姿进行检测,在实际故障诊断中具有实际意义,经过实验验证,达到满意效果。
2009年03期 v.32;No.290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明;王侃伟;马鸣;
在铁路安全运输工作中,红外线探测设备的故障判别及处理在红外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红外故障判别和处理主要以人工分析方式为主,存在着红外设备使用率降低等弊端。提出一种实现红外设备故障报警以及控制自动化方法,包括磁头检测、探头检测、通道检测等功能,并首次提出采用电子罗盘对磁头位姿进行检测,在实际故障诊断中具有实际意义,经过实验验证,达到满意效果。
2009年03期 v.32;No.290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颖;丁庆生;陈静;
讨论了Intel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 Computer Vision,OpenCV)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跑道识别是无人机着陆图像导航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准确而实时地检测出飞机跑道及地平线对推动无人机着陆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减少着陆过程中的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的方法是对无人机航拍采集到的RGB数字原图进行预处理之后,在OpenCV平台上进行Hough变换,从而提取其飞机跑道边缘及地平线,并最终成功的在OpenCV上实现了飞机跑道及地平线识别的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检测算法在无人机着陆导航技术中的可行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颖;丁庆生;陈静;
讨论了Intel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 Computer Vision,OpenCV)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跑道识别是无人机着陆图像导航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准确而实时地检测出飞机跑道及地平线对推动无人机着陆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减少着陆过程中的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的方法是对无人机航拍采集到的RGB数字原图进行预处理之后,在OpenCV平台上进行Hough变换,从而提取其飞机跑道边缘及地平线,并最终成功的在OpenCV上实现了飞机跑道及地平线识别的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检测算法在无人机着陆导航技术中的可行性。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丽丽;王国宇;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硬软件上的技术难点,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阴影消除等。在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中,运用背景差分法获取前景车辆目标,针对选取小阈值可能产生的内外阴影,采用基于粗糙集阴影边缘点分类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阴影边缘的检测,从而消除阴影。该方法简单,易理解及操作,精确度高。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杜丽丽;王国宇;
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硬软件上的技术难点,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阴影消除等。在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中,运用背景差分法获取前景车辆目标,针对选取小阈值可能产生的内外阴影,采用基于粗糙集阴影边缘点分类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阴影边缘的检测,从而消除阴影。该方法简单,易理解及操作,精确度高。
2009年03期 v.32;No.290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