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龙;陈小平;马优;
根据频率分集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空时码传输方法。在发射端,采用不同的天线,利用不同的频率发射信息;在接收端,采用不同的接收天线来接收不同发射天线发射的信息,即采用"一对一"的传输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的典型传输方法相比,在接收端同样采用最大似然准则译码,可大大加快译码的速度。
2009年05期 v.32;No.29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鸣涛;周诠;黄普明;
针对全网广播路由导致系统利用率低的问题,结合卫星通信网络的周期性和准确预知等特点,在源路由算法(SRA)的基础上,引入方向性指导策略,提出了具有导向功能的源路由改进算法(i-SRA)。由于采用部分广播方式,仅向靠近目的节点的相邻卫星发送路由请求分组,降低了请求分组传输的盲目性。通过OPNET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减少了路由负载开销,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009年05期 v.32;No.292 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丹;陈传峰;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面向应用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新颖的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协议ECLC,并给出了实现过程和仿真结果。基于重点关注热点能耗的策略,综合WSN在能量高效、可扩展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设计了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的跨层式WSN网络协议。仿真结果表明:ECLC协议在传感器网络系统层面较好地改善能量消耗的有效性和均衡性,因而避免了网络中热点的过早出现,延长了整个网络的生存期。
2009年05期 v.32;No.29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占胜;
复合调制信号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近几年成为许多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对复合调制信号自相关函数特征的详细理论推导和分析,从高分辨率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PSK调制对FSK/PSK信号分辨率的影响。在未引入旁瓣抑制网络情况下,获得了一种均匀二相编码与Barker码扩展序列组合的新型PSK调制方式,能较大地降低FSK/PSK信号的旁瓣。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新型的复合调制方式可使旁瓣值达到-32.12 dB。这对通信系统、雷达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信号调制方式的选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建龙;陈益民;骆德汉;
利用GPRS实现了油烟的远程无线监控。监控系统以AVR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采集油烟气体传感器TGS2100的信号,并由GPRS和Internet发送到监控中心服务端PC机,从而实现传感器信号的远程实时检测;监控中心发送的控制命令通过无线网络由单片机接收并根据信号控制外部设备,从而实现无线控制。与传统监控方式相比,该系统具有耗资小,使用便利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5期 v.32;No.29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梁潇;
结合多约束QoS组播路由的特点,应用一种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组播路由问题。考虑到实际通信中链路利用率对网络的影响,将网络中链路的带宽转化为链路的代价问题,并在蚁群算法中根据蚂蚁所选路径的代价进行信息素更新,增加了信息素调整的自适应性,同时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使得组播路由算法在考虑网络QoS约束的基础上进一步贴合实际网络的需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永亮;张忠友;
多路同步数字调相信号源一般采用单片机和多片专用DDS芯片配合实现。该技术同步实现复杂,成本高。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同步信号源的设计方法,通过VHDL语言硬件编程实现了基于单片FPGA的多路同步信号,数字调相快速准确。利用QuartusⅡ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该设计具有调相方便、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2009年05期 v.32;No.29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忠辉;洪惠群;陈新;
针对信号经过恶劣的通信环境和复杂的信道后,其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传统的扩频捕获方法中固定门限不能有效地解决由于接收信号的功率变化而造成的虚警、漏警等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短周期伪码捕获算法。该算法利用带内外信号功率谱密度在捕获同步前后的变化情况,对捕获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基于接收信号功率变化的自适应门限算法,特别适合在通信环境恶劣的信道中使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效果。
2009年05期 v.32;No.29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正;韩焱;王黎明;
GPS导航系统需要实时获取来自接收机串口的定位数据,在对串口实时监控的同时还可以在前台进行一些其他的操作,利用基于多线程的串口通信编程思想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介绍多线程的基本概念和串口通信编程技术,分析了GPS导航系统的功能和需求,着重阐述了采用基于多线程的CSerialPort类的串口通信方法来获取定位数据,并且给出了CSerialPort类的使用方法。经过调试,程序运行平稳。
2009年05期 v.32;No.292 28-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刘强;许江宁;陈穆清;
星图识别是星光辅助导航中关键的一步。目前大部分星图目标检测算法均针对模拟星空图进行研究,且往往采用单一算法,算法的实际可行性和效果值得怀疑。针对实际拍摄的星空图,先后利用维纳滤波、数学形态学滤波、软阈值小波去噪和阈值分割等算法进行星图目标检测。处理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德军;
针对机载雷达探地时的不同背景噪音情况,讨论了雷达杂波对雷达接收机工作的影响,分析了常规雷达在毫米波波段,信杂比、信噪比、杂噪比和信号杂波噪声比与雷达工作频率、雷达方位角、俯仰角的关系,根据雷达分辨率和工作频率的不同,推导了具体公式。在给定有关参数的前提下,给出这些量随距离变化的关系曲线,得知不同比值随距离的增加是逐渐下降的,而且杂波和噪声对目标信号产生同样的影响。在低分辨率雷达情况下,地杂波的影响是主要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34-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宝亮;徐筱麟;闫仁强;
针对目前无线大区制防空警报遥控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报警能力弱和中心发射塔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短波数传电台的无线多跳防空警报遥控系统,在该系统中实现警报控制信号多跳传输。给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设计技术,并设计了一种适合该系统的路由协议。基于网络仿真工具OPNET构建了该系统的仿真框架,对系统常用业务进行建模,分析系统警报发放时延和警报回示时延两个重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为解决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可选方案。
2009年05期 v.32;No.29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义奎;贾宝富;杨文胜;
受导引头弹径体积的限制,采用椭圆形式的波导裂缝阵列天线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用等效变换的方法将椭圆形平面阵列转换为圆形平面阵列,使天线的方向图在两个主平面上都具有较高分辨率,运用多区馈电和参差调谐的方法展宽频带,设计出的天线在方位向具有高的分辨率,达到了合成孔径天线分辨率高、副瓣低、频带宽的工作要求,可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天线使用。
2009年05期 v.32;No.292 39-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志钢;王建涛;杨承志;
针对相控阵雷达技术引起的射频信号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雷达射频信号进行动态信号级仿真的雷达侦察数据分析方法。对典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应用的相控阵雷达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atlab 7.0仿真工具软件对相控阵雷达射频信号进行了实时信号级仿真,获得了射频信号模型,分析了相控阵技术对电子情报侦察的影响。
2009年05期 v.32;No.29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项剑锋;吴海荣;
根据美军标MIL-STD-110B,详细分析了短波调制解调器发送端基带数据流的形成。针对目前短波调制解调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美军标中值得研究的问题,讨论了短波调制解调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短波信道CMA盲均衡,论述了其研究前景和目前遇到的技术障碍,分析指出短波信道盲均衡是短波调制解调器下一步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2009年05期 v.32;No.29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强;刘忠义;杨泽刚;刘平;
高分辨率雷达图像显示是雷达计算机模拟的重要环节,对图像的逼真度和实时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采用可编程渲染管线技术进行雷达显示系统模拟,能有效实现雷达图像的分层模型,充分利用CPU和GPU的并行处理能力,大幅降低CPU的运算复杂度。在生成高质量雷达图像的同时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善继;张锐戈;吴国庆;陈超;马英;王涛;
与普通阵列相比,极化敏感阵列由于利用了极化信息,不仅能完成空域信号的处理,还可完成极化域信号的处理。因此,极化敏感阵列在抗干扰能力、信号检测能力、分辨率、极化多址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针对极化敏感阵列的理论优势作了说明,对其在信号处理和信号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极化敏感阵列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05期 v.32;No.292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谢冲;王奇锋;党春勃;
多路传输总线通信接口(MBI)是航空电子系统的通信基石,航空电子系统的任一分系统都要通过MBI才能进入1553B通信系统中。在MBI中,最关键的器件是1553B协议芯片。概述了先进1553B协议芯片BU-61586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采用该芯片设计的与型号任务使用的UT-MBI兼容的新MBI设计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国内对国外重要元器件的单一依赖现状,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9年05期 v.32;No.292 57-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戴豪民;牛双诚;张光轶;武恒州;
面向信号测试技术可以为自动测试系统提供更好的测试程序集可移植性和测试仪器可互换性。IEEE1641标准规范了信号定义和描述模型,但并未提出具体实现方法。为从技术上解决信号参数传递和需求存储问题,分析了IEEE1641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和工程实践对信号进行设计,给出了信号模板,提出了面向信号自动测试系统信号组件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先进可行,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09年05期 v.32;No.29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培珍;杨根源;马良;王宗虎;
GIG性能评估体系结构主要应用在战术级网络和信息融合两方面。首先,利用GIG技术对端对端端口的应用和服务性能进行评估。其次,通过建立战术级实例来定义GIG作战想定环境,并且通过假设的模型来预测端与端性能的优劣。最后,应用性能评估工具对GIG性能进行快速的评估和参数分析。该系统的研究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05期 v.32;No.292 63-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健;李毅;肖科;田立松;赵治华;
交叉耦合微波滤波器可利用输入/输出耦合(即源与负载的耦合)构成交叉耦合以达到优化结构和减小体积的目的。首先基于波导缝隙耦合等效电路模型得到了S参数描述的输入/输出耦合系数;其次以X波段滤波器为例,使用HF-SS软件抽取了输入/输出耦合结构的耦合系数,并根据目标耦合系数确定了其输入/输出波导耦合结构参数,从而将抽象的耦合矩阵转化成实际滤波器的结构尺寸;最后对比仿真结果与计算曲线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81-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彩霞;贺占庄;
提出了一种利用CPLD实现雷达并口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的方案。采用单片CPLD完成了以往需要大量外围器件来完成的雷达并口数据收发及存储功能,有效地减少了印制板上功能模块的面积,减少了系统体积,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还利用CPLD中的锁相环倍频系统时钟大大提高系统采集速度。实践证明,基于CPLD的系统设计是灵活、现实且高效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春筠;蔡坤;陆建强;代芬;
介绍用Matlab设计出一个由低通、带阻、相移滤波器构成的无失真模拟滤波器方法。分别给出各个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实际电路图,并在最后给出了经过无失真滤波器后输出信号的眼图。眼图结果表明,无失真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良好。说明用Matlab设计模拟滤波器简单、方便、有效,是一个在滤波器设计方面很有力的工具。
2009年05期 v.32;No.29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春筠;蔡坤;陆建强;代芬;
介绍用Matlab设计出一个由低通、带阻、相移滤波器构成的无失真模拟滤波器方法。分别给出各个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实际电路图,并在最后给出了经过无失真滤波器后输出信号的眼图。眼图结果表明,无失真滤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良好。说明用Matlab设计模拟滤波器简单、方便、有效,是一个在滤波器设计方面很有力的工具。
2009年05期 v.32;No.29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庆福;习友宝;董利芳;
结合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和集成锁相环(PLL)各自的优点,研制并设计了以DDS芯片AD9954和集成锁相芯片ADF4113构成的高分辨率、低杂散、宽频段频率合成器,并对该频率合成器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从仿真和测试结果看,该频率合成器达到了设计目标。该频率合成器的输出频率范围为594~999 MHz,频率步进为5 Hz,相位噪声为-91 dBc/Hz@10 kHz,杂散优于-73 dBc,频率转换速度为520μs。
2009年05期 v.32;No.29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庆福;习友宝;董利芳;
结合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和集成锁相环(PLL)各自的优点,研制并设计了以DDS芯片AD9954和集成锁相芯片ADF4113构成的高分辨率、低杂散、宽频段频率合成器,并对该频率合成器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从仿真和测试结果看,该频率合成器达到了设计目标。该频率合成器的输出频率范围为594~999 MHz,频率步进为5 Hz,相位噪声为-91 dBc/Hz@10 kHz,杂散优于-73 dBc,频率转换速度为520μs。
2009年05期 v.32;No.29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龙光利;
将扩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数字扩频收发信机,它是双通道的,每一个通道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由语音编解码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电平转换电路、语音数据扩频解扩调制解调电路、锁存及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外部存储器和射频单元电路组成;软件部分由系统启动加载程序和收发机系统的主程序两部分组成。通过软件编程、调试、下载,硬件焊接连线,通电调试,发送通道实现了话音录入、扩频和BPSK调制、无线发送;接收通道实现了无线接收,BPSK解调、解扩和播放;两通道可同时进行;在无线传输时,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 km左右,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93-9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光利;
将扩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数字扩频收发信机,它是双通道的,每一个通道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由语音编解码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电平转换电路、语音数据扩频解扩调制解调电路、锁存及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外部存储器和射频单元电路组成;软件部分由系统启动加载程序和收发机系统的主程序两部分组成。通过软件编程、调试、下载,硬件焊接连线,通电调试,发送通道实现了话音录入、扩频和BPSK调制、无线发送;接收通道实现了无线接收,BPSK解调、解扩和播放;两通道可同时进行;在无线传输时,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 km左右,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93-9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瑞亚;李玲;
首先介绍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FIFO芯片IDT7202。然后分别分析了FIFO与CPLD、AD接口的设计方法。由16位模数转换芯片AD976完成模拟量至位数字量的转换,由A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256A完成对数据的缓存和传输的各种时序控制以及开关量采样时序、路数判别。采用FIFO器件作为高速A/D与DSP处理器间的数据缓冲,有效地提高了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2009年05期 v.32;No.29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瑞亚;李玲;
首先介绍了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FIFO芯片IDT7202。然后分别分析了FIFO与CPLD、AD接口的设计方法。由16位模数转换芯片AD976完成模拟量至位数字量的转换,由ATERA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256A完成对数据的缓存和传输的各种时序控制以及开关量采样时序、路数判别。采用FIFO器件作为高速A/D与DSP处理器间的数据缓冲,有效地提高了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2009年05期 v.32;No.29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洋;卢建军;郭佳;
以陕西煤矿瓦斯监测远程联网为背景,研究其联网网络的QoS保障策略实现。由于现有的各种QoS实现机制无法单独为陕西煤矿瓦斯监测联网网络的QoS提供保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多种机制才能得到较好的QoS保障效果。比较了传统IP网络的QoS结构体系,通过分析IntServ和DiffServ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和网络应用环境,设计了将RSVP协议与DiffServ模型相结合来满足瓦斯监测数据传输实时性的要求;针对陕西煤矿瓦斯联网的特性,提出了将TCP拥塞控制算法与IP层拥塞控制算法相结合的算法模型,并且该模型的应用可以在原有单一拥塞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跨地区网络的QoS特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洋;卢建军;郭佳;
以陕西煤矿瓦斯监测远程联网为背景,研究其联网网络的QoS保障策略实现。由于现有的各种QoS实现机制无法单独为陕西煤矿瓦斯监测联网网络的QoS提供保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多种机制才能得到较好的QoS保障效果。比较了传统IP网络的QoS结构体系,通过分析IntServ和DiffServ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和网络应用环境,设计了将RSVP协议与DiffServ模型相结合来满足瓦斯监测数据传输实时性的要求;针对陕西煤矿瓦斯联网的特性,提出了将TCP拥塞控制算法与IP层拥塞控制算法相结合的算法模型,并且该模型的应用可以在原有单一拥塞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跨地区网络的QoS特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葛亮;胡泽;李俊兰;
分布式光纤测温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新兴技术,由于它在测量分布式温度上的独特之处,该技术在油井温度场测量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从分布式测量原理、分布式测温原理和测温算法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喇曼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接着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实验系统。实验证明所得结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葛亮;胡泽;李俊兰;
分布式光纤测温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新兴技术,由于它在测量分布式温度上的独特之处,该技术在油井温度场测量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首先从分布式测量原理、分布式测温原理和测温算法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喇曼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接着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实验系统。实验证明所得结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建奎;刘建成;
针对宽调速范围高速工业平缝机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脉冲计数法与脉冲周期法的原理与实现,测量精度与转速的关系,提出在不同的速度段采用不同的速度测量方法,以保证在整个调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速测量方法较好地满足了高速工业平缝机控制律的响应时间以及精度的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建奎;刘建成;
针对宽调速范围高速工业平缝机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脉冲计数法与脉冲周期法的原理与实现,测量精度与转速的关系,提出在不同的速度段采用不同的速度测量方法,以保证在整个调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速测量方法较好地满足了高速工业平缝机控制律的响应时间以及精度的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牛欣源;孟庆昌;
通过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及应用技术,分析实时操作系统性能指标;基于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内核接口和任务运行原理,提取实时任务的构成要素,构建实时任务模型。运用任务模型进行实时任务、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根据任务模型设计实现一个范例程序的基本功能和性能需求,将模型设计思想应用于实时软件开发,任务模型为实时程序研发和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简便的解决方案。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欣源;孟庆昌;
通过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及应用技术,分析实时操作系统性能指标;基于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内核接口和任务运行原理,提取实时任务的构成要素,构建实时任务模型。运用任务模型进行实时任务、实时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根据任务模型设计实现一个范例程序的基本功能和性能需求,将模型设计思想应用于实时软件开发,任务模型为实时程序研发和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简便的解决方案。
2009年05期 v.32;No.29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立业;王景胜;彭继慎;
随着DSP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DSP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适应滤波器是一种复杂的算法,设计它是为了在均衡信道,抵消回波,增强谱线,抑制噪声等方面有所应用。而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主要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完成。自适应算法通过调整滤波器系数来实现可以更好地跟踪信号的变化,最终实现自适应滤波。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2-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宋立业;王景胜;彭继慎;
随着DSP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DSP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适应滤波器是一种复杂的算法,设计它是为了在均衡信道,抵消回波,增强谱线,抑制噪声等方面有所应用。而自适应滤波器的实现主要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完成。自适应算法通过调整滤波器系数来实现可以更好地跟踪信号的变化,最终实现自适应滤波。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2-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焦淑红;张静;
随着对监控技术需求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文件格式来实现编码技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然而,使用这些私有的文件格式保存多媒体文件,只能用专用播放器才能播放,给使用造成了很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录像或者下载时,将私有块文件格式封装为MPEG-ⅡPS流文件格式保存的方法。介绍了MPEG-ⅡPS的背景,私有文件格式的背景,封装前对媒体流的处理方法,以及MPEG-ⅡPS流的封装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特殊打印时间戳的方法。经过转换后的文件可以被通用播放器,如VLC,暴风影音等播放,并且能够实现音视频同步。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焦淑红;张静;
随着对监控技术需求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文件格式来实现编码技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然而,使用这些私有的文件格式保存多媒体文件,只能用专用播放器才能播放,给使用造成了很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录像或者下载时,将私有块文件格式封装为MPEG-ⅡPS流文件格式保存的方法。介绍了MPEG-ⅡPS的背景,私有文件格式的背景,封装前对媒体流的处理方法,以及MPEG-ⅡPS流的封装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特殊打印时间戳的方法。经过转换后的文件可以被通用播放器,如VLC,暴风影音等播放,并且能够实现音视频同步。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毅;李昌华;
CAx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产品数据信息难以进行共享、集成。IGES作为一个对此解决方案的规范,是一种实现不同CAD/CAM系统之间数据转换的中性文件标准规范。IGES后处理器是一种为了将数据从该规格定义的交换文件格式,翻译成本地CAD系统的数据、其他图形系统的数据或另标准交换格式的工具。介绍IGES的主要特点以及使用Direct3D技术实现IGES的CAD/CAM后置处理器设计思路与基本过程。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9-12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毅;李昌华;
CAx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产品数据信息难以进行共享、集成。IGES作为一个对此解决方案的规范,是一种实现不同CAD/CAM系统之间数据转换的中性文件标准规范。IGES后处理器是一种为了将数据从该规格定义的交换文件格式,翻译成本地CAD系统的数据、其他图形系统的数据或另标准交换格式的工具。介绍IGES的主要特点以及使用Direct3D技术实现IGES的CAD/CAM后置处理器设计思路与基本过程。
2009年05期 v.32;No.292 119-12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媛;闫菲;
用来支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将数字化可靠化的管理方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深入研究了GIS中常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的开发方式,提出了运用MapX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方法,重点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和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从而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媛;闫菲;
用来支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将数字化可靠化的管理方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深入研究了GIS中常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的开发方式,提出了运用MapX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方法,重点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和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从而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国良;
卷积运算广泛用于通讯、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线性系统的仿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在Matlab中可以使用线性卷积、圆周卷积和快速傅里叶运算实现离散卷积。线性卷积是工程应用的基础,但圆周卷积和快速傅里叶运算实现线性离散卷积具有速度快等优势,圆周卷积采用循环移位,在Matlab中没有专用函数,需要根据圆周卷积的运算过程编制程序代码;快速傅里叶运算(FFT)是DSP的核心算法,在序列比较长时FFT是一种最合适的方法,运算速度快、程序简单,序列越长其优势越明显。以同一个例子介绍了进行离散卷积仿真运算的两种方法与特点。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5-12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国良;
卷积运算广泛用于通讯、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线性系统的仿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在Matlab中可以使用线性卷积、圆周卷积和快速傅里叶运算实现离散卷积。线性卷积是工程应用的基础,但圆周卷积和快速傅里叶运算实现线性离散卷积具有速度快等优势,圆周卷积采用循环移位,在Matlab中没有专用函数,需要根据圆周卷积的运算过程编制程序代码;快速傅里叶运算(FFT)是DSP的核心算法,在序列比较长时FFT是一种最合适的方法,运算速度快、程序简单,序列越长其优势越明显。以同一个例子介绍了进行离散卷积仿真运算的两种方法与特点。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5-12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董伟超;孟令军;张会新;
针对实时监测心电信号对心电分析有重大意义。设计了一种心率监测方法,经导联输入从体表获得的心电信号先经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再经一个50 Hz陷波器进一步抑制电源干扰,然后进入MSP430单片机的A/D转换得到数字化的心电信号。电路抗50 Hz陷波性能好,噪声小,整个电路经Electronics Workbench仿真观察波形基本无失真。经试验验证监测仪显示心电信号清晰稳定,基本满足临床监护以及病理分析的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董伟超;孟令军;张会新;
针对实时监测心电信号对心电分析有重大意义。设计了一种心率监测方法,经导联输入从体表获得的心电信号先经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再经一个50 Hz陷波器进一步抑制电源干扰,然后进入MSP430单片机的A/D转换得到数字化的心电信号。电路抗50 Hz陷波性能好,噪声小,整个电路经Electronics Workbench仿真观察波形基本无失真。经试验验证监测仪显示心电信号清晰稳定,基本满足临床监护以及病理分析的要求。
2009年05期 v.32;No.29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田琦;张国良;刘岩;
通过对足球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分析,考虑到系统的时变、非线性、干扰大等特点,以全向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平台,提出一种将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到足球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中。针对足球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重点问题,着重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PID控制器中三个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改善控制系统对轮速的控制效果。
2009年05期 v.32;No.292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田琦;张国良;刘岩;
通过对足球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分析,考虑到系统的时变、非线性、干扰大等特点,以全向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平台,提出一种将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到足球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中。针对足球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重点问题,着重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PID控制器中三个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改善控制系统对轮速的控制效果。
2009年05期 v.32;No.292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刚;张素萍;方佳;董玲娇;
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ARM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具体设计。该系统由智能家居终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客户端三部分组成,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与终端之间是基于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与客户端之间是基于GPRS和Internet连接方式。本系统基于B/S结构,具有软硬件资源丰富,成本低,功耗小,便于扩展,升级及维护等优点,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09年05期 v.32;No.292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刚;张素萍;方佳;董玲娇;
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ARM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具体设计。该系统由智能家居终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客户端三部分组成,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与终端之间是基于蓝牙无线连接方式,与客户端之间是基于GPRS和Internet连接方式。本系统基于B/S结构,具有软硬件资源丰富,成本低,功耗小,便于扩展,升级及维护等优点,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09年05期 v.32;No.292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蒋宇俊;陈东坡;
在分析了基本锁相环电荷泵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电荷泵结构,该电荷泵在非常宽的电压范围内具有很低的电流失配,解决了传统电荷泵结构所具有的电荷注入、时钟馈通和电荷共享等问题,并且非常容易实现电荷泵充放电电流的数字控制。基于SMIC 0.18μm CMOSRF工艺库设计的实际电路,使用Cadence工具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2.0 V时,输出电压为0.3~1.63 V,充放电电流最大失配率小于0.1%,电流绝对值偏移率小于0.6%,说明这种新型电荷泵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蒋宇俊;陈东坡;
在分析了基本锁相环电荷泵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电荷泵结构,该电荷泵在非常宽的电压范围内具有很低的电流失配,解决了传统电荷泵结构所具有的电荷注入、时钟馈通和电荷共享等问题,并且非常容易实现电荷泵充放电电流的数字控制。基于SMIC 0.18μm CMOSRF工艺库设计的实际电路,使用Cadence工具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2.0 V时,输出电压为0.3~1.63 V,充放电电流最大失配率小于0.1%,电流绝对值偏移率小于0.6%,说明这种新型电荷泵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庆辉;高颖;
依据H.264视频编码标准,在DSP上完成视频编码器的设计工作,以实现高质量视频流的实时传输。编码器硬件平台选用AD公司的BF561开发板,图像采集采用OV7660,利用DMA技术以达到更高效的视频采集和数据格式转换。测试结果表明,在DSP上实现实时的H.264编码方案,并且满足高质量、低带宽传输的系统要求是完全可行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庆辉;高颖;
依据H.264视频编码标准,在DSP上完成视频编码器的设计工作,以实现高质量视频流的实时传输。编码器硬件平台选用AD公司的BF561开发板,图像采集采用OV7660,利用DMA技术以达到更高效的视频采集和数据格式转换。测试结果表明,在DSP上实现实时的H.264编码方案,并且满足高质量、低带宽传输的系统要求是完全可行的。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天瑜;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对电网危害巨大,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谐波小波以及谐波小波包的基础上,提出谐波小波变换的表达式以及谐波小波算法,给出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仿真示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小波变换分解,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各次谐波频率和幅度的误差率完全符合谐波分析的精度要求。在电力系统谐波的分析中,谐波小波算法具有其他算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9-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天瑜;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对电网危害巨大,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谐波小波以及谐波小波包的基础上,提出谐波小波变换的表达式以及谐波小波算法,给出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仿真示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小波变换分解,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的各次谐波频率和幅度的误差率完全符合谐波分析的精度要求。在电力系统谐波的分析中,谐波小波算法具有其他算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59-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源;
在简述SystemC的设计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针对SystemC在硬件芯片系统级设计和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特点,以Turbo编码器为对象和开发目的,研究了SystemC基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可实现性,利用SystemC的模块化功能,通过分析Turbo编码器的结构与信号流图,进行建模仿真直到最后完成划分硬件模块与编程并在FPGA完成其实现与验证,充分证明了SystemC完全适用于基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IC应用。此外,此设计将系统级设计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工作合二为一,大大节省了开发的流程时间。
2009年05期 v.32;No.292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源;
在简述SystemC的设计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针对SystemC在硬件芯片系统级设计和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特点,以Turbo编码器为对象和开发目的,研究了SystemC基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可实现性,利用SystemC的模块化功能,通过分析Turbo编码器的结构与信号流图,进行建模仿真直到最后完成划分硬件模块与编程并在FPGA完成其实现与验证,充分证明了SystemC完全适用于基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IC应用。此外,此设计将系统级设计与寄存器传输级设计的工作合二为一,大大节省了开发的流程时间。
2009年05期 v.32;No.292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文静;张凯;张晓辉;
提出一种基于SOPC的数据发生系统及其PCI接口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主要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法,实现SOPC系统中定制用户自定义主从外设及其通过相应的主从端口与Avalon总线的连接,并在EDA工具QuartusⅡ和ModelSim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语言对该方案中的基本模块,如数据产生,乒乓结构和PCI9054接口逻辑进行了逻辑综合及功能仿真。可以在本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的完善,实现复杂的非常规类型数据的产生,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参数的修改和系统升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67-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文静;张凯;张晓辉;
提出一种基于SOPC的数据发生系统及其PCI接口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主要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法,实现SOPC系统中定制用户自定义主从外设及其通过相应的主从端口与Avalon总线的连接,并在EDA工具QuartusⅡ和ModelSim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语言对该方案中的基本模块,如数据产生,乒乓结构和PCI9054接口逻辑进行了逻辑综合及功能仿真。可以在本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的完善,实现复杂的非常规类型数据的产生,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参数的修改和系统升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67-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红妮;寥伟;
变电站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及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故障将极大地影响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因此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故障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非线性优化模型的变电站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接地网可及节点的电压表示为支路电阻值的非线性函数,通过在不同节点施加电流激励并在不同的节点测量节点电压,然后建立一组非线性诊断方程。最后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求解诊断方程,从而得到故障网络各电阻的实际值。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红妮;寥伟;
变电站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及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中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故障将极大地影响接地网的接地性能,因此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故障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电压非线性优化模型的变电站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接地网可及节点的电压表示为支路电阻值的非线性函数,通过在不同节点施加电流激励并在不同的节点测量节点电压,然后建立一组非线性诊断方程。最后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方法求解诊断方程,从而得到故障网络各电阻的实际值。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辉;程坦;
电力电子技术是工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电路和波形图多且复杂,通常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应用不多。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Buck电路及Boost-Buck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波形与常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证实了Matlab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和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4-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3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辉;程坦;
电力电子技术是工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电路和波形图多且复杂,通常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应用不多。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Buck电路及Boost-Buck电路进行了较详细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波形与常规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证实了Matlab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和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4-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3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瑞;张永慧;
从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多载波系统对放大器提出较高的交调抑制要求,利用MWO微波仿真软件按照器件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前馈仿真设计,并分析了应用中误差放大对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主、辅放大器可能存在的增益相位漂移等而导致的误差信号抵消失效等问题,给出了可用于实际设计的前馈框图,对多载波情况下的设计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瑞;张永慧;
从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多载波系统对放大器提出较高的交调抑制要求,利用MWO微波仿真软件按照器件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前馈仿真设计,并分析了应用中误差放大对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主、辅放大器可能存在的增益相位漂移等而导致的误差信号抵消失效等问题,给出了可用于实际设计的前馈框图,对多载波情况下的设计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杰玉;杜炜;潘红兵;
24位立体声音频编解码芯片WM8731因其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在很多音频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其基于FPGA的接口电路的设计,包括芯片配置模块与音频数据接口模块等,使得控制器只通过寄存器就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操作,而不需要考虑其接口电路复杂的时钟时序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利用此芯片的难度。整个设计以VHDL和Verilog HDL语言在Max+PlusⅡ里实现,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且操作简单。对其他编解码芯片的接口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王杰玉;杜炜;潘红兵;
24位立体声音频编解码芯片WM8731因其高性能、低功耗等优点在很多音频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其基于FPGA的接口电路的设计,包括芯片配置模块与音频数据接口模块等,使得控制器只通过寄存器就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操作,而不需要考虑其接口电路复杂的时钟时序问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利用此芯片的难度。整个设计以VHDL和Verilog HDL语言在Max+PlusⅡ里实现,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且操作简单。对其他编解码芯片的接口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09年05期 v.32;No.292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陆玉娥;蒋卓勤;孔凡东;刘剑;
介绍一种关于双峰效应(Double-Hump)的评估方法。通过对MOSFET的Id-Vg曲线的分析,双峰效应的程度可以用数字化评估。采取这种量化表征,细致地研究了双峰效应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建立了MOS的Vt和Punch-through的粒子注入有效浓度和双峰效应的相互关系模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现存的理论一致。
2009年05期 v.32;No.292 182-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玉娥;蒋卓勤;孔凡东;刘剑;
介绍一种关于双峰效应(Double-Hump)的评估方法。通过对MOSFET的Id-Vg曲线的分析,双峰效应的程度可以用数字化评估。采取这种量化表征,细致地研究了双峰效应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建立了MOS的Vt和Punch-through的粒子注入有效浓度和双峰效应的相互关系模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现存的理论一致。
2009年05期 v.32;No.292 182-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王震;黄世震;
低中频架构由于其镜像抑制能力强,易于集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接收机的设计中。混频器作为接收机的重要模块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频率转换,其性能对接收机有很大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工作于GSM 850频带的超低中频CMOS混频器。为了提高转换增益和降低噪声,输入级加入了分流单元。在输出级应用共模反馈稳定输出电平。混频器工作的频带为869~894 MHz,中频输出为100 kHz。仿真结果显示增益为17 dB,三阶交调点为9.6 dB,噪声系数为17.5 dB。
2009年05期 v.32;No.292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王震;黄世震;
低中频架构由于其镜像抑制能力强,易于集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接收机的设计中。混频器作为接收机的重要模块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频率转换,其性能对接收机有很大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工作于GSM 850频带的超低中频CMOS混频器。为了提高转换增益和降低噪声,输入级加入了分流单元。在输出级应用共模反馈稳定输出电平。混频器工作的频带为869~894 MHz,中频输出为100 kHz。仿真结果显示增益为17 dB,三阶交调点为9.6 dB,噪声系数为17.5 dB。
2009年05期 v.32;No.292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