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OFDM水声通信系统定时同步的FPGA实现

    解永军;胡晓毅;王德清;雷王微;

    结合水声信道和线性调频(LFM)信号的特点,采用LFM信号作为OFDM水声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信号。介绍LFM信号的产生和检测原理,并在FPGA上实现了LFM定时同步信号的产生和同步信号的检测。通过实验室水池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OFDM水声通信系统定时同步的FPGA实现

    解永军;胡晓毅;王德清;雷王微;

    结合水声信道和线性调频(LFM)信号的特点,采用LFM信号作为OFDM水声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信号。介绍LFM信号的产生和检测原理,并在FPGA上实现了LFM定时同步信号的产生和同步信号的检测。通过实验室水池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最小能量泄漏的信号周期估计方法

    刘春艳;韩峰;梅秀庄;

    信号周期的估计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非整周期截断下频谱能量泄漏与截断位置的关系,给出了以最小能量泄漏为准则的信号周期估计判据,同时结合自相关函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分析和该判据相结合的信号周期估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不同类型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抗噪声及抗谐波失真性,且算法简单,精度较高。

    2009年07期 v.32;No.294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最小能量泄漏的信号周期估计方法

    刘春艳;韩峰;梅秀庄;

    信号周期的估计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非整周期截断下频谱能量泄漏与截断位置的关系,给出了以最小能量泄漏为准则的信号周期估计判据,同时结合自相关函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分析和该判据相结合的信号周期估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不同类型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抗噪声及抗谐波失真性,且算法简单,精度较高。

    2009年07期 v.32;No.294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

    赵利国;陆彦辉;申金媛;穆维新;刘润杰;

    在无线资源日益紧缺和信道条件日益恶化的背景下,通过动态资源分配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更高的QoS保证,以适应未来无线宽带业务的发展。首先介绍了链路自适应和多用户分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不同优化目标下单天线OFDM与多天线OFDM的资源分配算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动态资源分配的发展趋势。

    2009年07期 v.32;No.29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

    赵利国;陆彦辉;申金媛;穆维新;刘润杰;

    在无线资源日益紧缺和信道条件日益恶化的背景下,通过动态资源分配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更高的QoS保证,以适应未来无线宽带业务的发展。首先介绍了链路自适应和多用户分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不同优化目标下单天线OFDM与多天线OFDM的资源分配算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动态资源分配的发展趋势。

    2009年07期 v.32;No.29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ogistic映射PN序列的FPGA实现

    张波;王光义;韩春艳;

    为了获得性能良好,适于扩频通信及加密领域的伪噪声(PN)序列,提出了一种PN序列量化产生及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FPGA技术并以Logistic离散映射作为随机信号源,提取Logistic映射时间序列二进制数中的某一位构成了一个新的混沌PN序列,并在硬件上获得了实现。通过对序列的频率测试、串列测试、Poker测试、游程测试、自相关测试表明,这种PN序列的硬件实现技术可为扩频通信和信息加密提供一个良好的伪噪声序列。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ogistic映射PN序列的FPGA实现

    张波;王光义;韩春艳;

    为了获得性能良好,适于扩频通信及加密领域的伪噪声(PN)序列,提出了一种PN序列量化产生及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FPGA技术并以Logistic离散映射作为随机信号源,提取Logistic映射时间序列二进制数中的某一位构成了一个新的混沌PN序列,并在硬件上获得了实现。通过对序列的频率测试、串列测试、Poker测试、游程测试、自相关测试表明,这种PN序列的硬件实现技术可为扩频通信和信息加密提供一个良好的伪噪声序列。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hirp扩频的超宽带信号传输性能分析

    刘博;

    鉴于Chirp信号的良好自相关性和匹配滤波后尖锐的时域特性,将Chirp扩频技术用于超宽带的通信,设计了基于正交二进制键控法的Chirp-UWB系统,并在AWGN信道下比较了Chirp-UWB与TH-PPM-UWB系统的可靠性。重点通过IEEE 802.15.4a推荐的信道模型讨论了2种室外传播的典型信道,并使用Chirp-UWB信号通过信道,对系统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的传输情况下,Chirp-UWB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同。在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速率的减少,传输的距离不断地增大;随着误符号率的减小,传输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同时,在系统中加入Rake接收机后,能起到很好的能量收集的作用。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hirp扩频的超宽带信号传输性能分析

    刘博;

    鉴于Chirp信号的良好自相关性和匹配滤波后尖锐的时域特性,将Chirp扩频技术用于超宽带的通信,设计了基于正交二进制键控法的Chirp-UWB系统,并在AWGN信道下比较了Chirp-UWB与TH-PPM-UWB系统的可靠性。重点通过IEEE 802.15.4a推荐的信道模型讨论了2种室外传播的典型信道,并使用Chirp-UWB信号通过信道,对系统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的传输情况下,Chirp-UWB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同。在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数据速率的减少,传输的距离不断地增大;随着误符号率的减小,传输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同时,在系统中加入Rake接收机后,能起到很好的能量收集的作用。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抑制OFDM系统中PAPR的技术分析

    吕锋;饶谋;

    无线通信OFDM系统中的高峰均比(PAPR)是限制OFDM技术实用化的主要障碍。介绍了一些抑制OFDM系统中PAPR的主要方法:信号畸变技术、概率类技术、信号编码技术,并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如限幅法、压缩扩展法、SLM(选择映射法)、PTS(部分传输序列法)进行具体分析,使用Matlab对它们进行仿真比较,讨论各自存在的优缺点。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抑制OFDM系统中PAPR的技术分析

    吕锋;饶谋;

    无线通信OFDM系统中的高峰均比(PAPR)是限制OFDM技术实用化的主要障碍。介绍了一些抑制OFDM系统中PAPR的主要方法:信号畸变技术、概率类技术、信号编码技术,并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如限幅法、压缩扩展法、SLM(选择映射法)、PTS(部分传输序列法)进行具体分析,使用Matlab对它们进行仿真比较,讨论各自存在的优缺点。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研究

    黄迎春;张涛;张福顺;

    研究了S波段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天线阵的设计方法,讨论了阵列间距与天线增益、E面方向图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微带天线阵馈电网络工程实现途径,并研制了S波段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天线阵实验样机,并对天线阵实验样机的电特性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天线最大增益为15 dB时,天线阵的阻抗带宽达到了12.25%,圆极化轴比小于3 dB带宽为9.4%,测试数据充分说明了该天线阵具有尺寸小、高增益、宽频带、圆极化特性,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阵研究

    黄迎春;张涛;张福顺;

    研究了S波段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天线阵的设计方法,讨论了阵列间距与天线增益、E面方向图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微带天线阵馈电网络工程实现途径,并研制了S波段高增益宽带圆极化天线阵实验样机,并对天线阵实验样机的电特性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天线最大增益为15 dB时,天线阵的阻抗带宽达到了12.25%,圆极化轴比小于3 dB带宽为9.4%,测试数据充分说明了该天线阵具有尺寸小、高增益、宽频带、圆极化特性,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WiMAX数据传输加密方案设计与实现

    项士标;何加铭;陈加旭;

    AES-CCM算法是WiMAX采用的数据加密算法。通过深入分析AES-CCM算法原理,对802.16协议中CCM模式应用规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措施。根据802.16协议中CCM模式的应用规则,在富士通3400 WiMAX开发板ARM+VxWorks平台下实现了802.16 MAC PDU的构建、AES-CCM算法、32位CRC校验、8位CRC校验。并且提出和实现了算法在WiMAX设备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采用应用模块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算法模块的正确性和可应用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WiMAX数据传输加密方案设计与实现

    项士标;何加铭;陈加旭;

    AES-CCM算法是WiMAX采用的数据加密算法。通过深入分析AES-CCM算法原理,对802.16协议中CCM模式应用规则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措施。根据802.16协议中CCM模式的应用规则,在富士通3400 WiMAX开发板ARM+VxWorks平台下实现了802.16 MAC PDU的构建、AES-CCM算法、32位CRC校验、8位CRC校验。并且提出和实现了算法在WiMAX设备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采用应用模块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算法模块的正确性和可应用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能量和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周长征;陶业荣;王倡文;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技术中,基于簇的路由算法在拓扑管理、能耗利用、数据融合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在分析EEC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EECS协议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修改了成簇算法,设计了ADEECS协议,增强了算法的能量均衡性能。在簇头选举阶段总是选择剩余能量最多的节点,在成簇阶段ADEECS协议同时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节点与基站的距离。仿真结果也证明了ADEECS协议相对于EECS很大地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2009年07期 v.32;No.294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能量和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

    周长征;陶业荣;王倡文;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技术中,基于簇的路由算法在拓扑管理、能耗利用、数据融合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在分析EEC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EECS协议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修改了成簇算法,设计了ADEECS协议,增强了算法的能量均衡性能。在簇头选举阶段总是选择剩余能量最多的节点,在成簇阶段ADEECS协议同时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节点与基站的距离。仿真结果也证明了ADEECS协议相对于EECS很大地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2009年07期 v.32;No.294 29-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源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孙浩明;韩焱;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电源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各模块的电路结构及实现过程。系统通过对电源各路负载开关智能控制来节省电能、降低功耗,并通过采集电池电压实时监控电池电量。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外部设备的休眠和唤醒以及电池信息的读取。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省电能、降低功耗。

    2009年07期 v.32;No.29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源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孙浩明;韩焱;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电源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成,详细描述了电源智能控制系统各模块的电路结构及实现过程。系统通过对电源各路负载开关智能控制来节省电能、降低功耗,并通过采集电池电压实时监控电池电量。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外部设备的休眠和唤醒以及电池信息的读取。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省电能、降低功耗。

    2009年07期 v.32;No.29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MS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余红珍;

    为了将现代通信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以实现更灵活方便的远距离监控,设计了短信息(SMS)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和硬件设计,介绍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利用现有的GSM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覆盖率高,传输特性好等优势,为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一种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模式,应用于多种领域。

    2009年07期 v.32;No.29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MS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余红珍;

    为了将现代通信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以实现更灵活方便的远距离监控,设计了短信息(SMS)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和硬件设计,介绍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利用现有的GSM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覆盖率高,传输特性好等优势,为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一种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模式,应用于多种领域。

    2009年07期 v.32;No.29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干扰条件下警戒雷达功能仿真研究

    李娟;石春和;闫云斌;

    针对情报指挥系统中雷达情报模拟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实际作战需要这一现状,建立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情报模拟系统。在深入研究各种干扰对警戒雷达作战效能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条件下警戒雷达的功能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有源压制性干扰和无源干扰走廊对雷达探测范围、信干比和检测概率等指标的干扰效果。经测试,该警戒雷达仿真系统可以应用于野战防空C3I系统的情报模拟训练等方面。

    2009年07期 v.32;No.294 38-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干扰条件下警戒雷达功能仿真研究

    李娟;石春和;闫云斌;

    针对情报指挥系统中雷达情报模拟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实际作战需要这一现状,建立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情报模拟系统。在深入研究各种干扰对警戒雷达作战效能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条件下警戒雷达的功能仿真模型,重点分析了有源压制性干扰和无源干扰走廊对雷达探测范围、信干比和检测概率等指标的干扰效果。经测试,该警戒雷达仿真系统可以应用于野战防空C3I系统的情报模拟训练等方面。

    2009年07期 v.32;No.294 38-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移动Ad Hoc网络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李明威;钱宗峰;

    首先介绍了Ad Hoc网络与卫星移动通信网相结合的必要性,然后给出了利用卫星移动通信网来扩展Ad Hoc网络覆盖范围的思想及实现方案,分析了Ad Hoc网络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重点研究了该方案的特点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2009年07期 v.32;No.29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移动Ad Hoc网络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李明威;钱宗峰;

    首先介绍了Ad Hoc网络与卫星移动通信网相结合的必要性,然后给出了利用卫星移动通信网来扩展Ad Hoc网络覆盖范围的思想及实现方案,分析了Ad Hoc网络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重点研究了该方案的特点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2009年07期 v.32;No.29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变量对角加载方法

    陈一文;舒勤;

    在设计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来消除阵列流形中的非确定性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努力。这些不确定性可能由波达方向(DOA)的不确定性、阵列结构不理想、远近效应、相互耦合和其他的失配以及建立模型错误造成。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实现的包含椭球不确定约束导引矢量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的波束形成方法,更详细地说,真实的导引矢量是根据预测导引矢量采用将椭球约束施加到估计的导引矢量的递归最陡下降算法来估计的,对角加载技术必须满足椭球约束,其主要缺点是如何通过对非确定性约束的认识来得到最优的对角加载值不是很明确。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对角加载技术是通过变量加载集成到自适应机制中而不是固定对角加载或Ad Hoc技术。

    2009年07期 v.32;No.294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变量对角加载方法

    陈一文;舒勤;

    在设计稳健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来消除阵列流形中的非确定性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努力。这些不确定性可能由波达方向(DOA)的不确定性、阵列结构不理想、远近效应、相互耦合和其他的失配以及建立模型错误造成。提出了一种可供选择实现的包含椭球不确定约束导引矢量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的波束形成方法,更详细地说,真实的导引矢量是根据预测导引矢量采用将椭球约束施加到估计的导引矢量的递归最陡下降算法来估计的,对角加载技术必须满足椭球约束,其主要缺点是如何通过对非确定性约束的认识来得到最优的对角加载值不是很明确。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对角加载技术是通过变量加载集成到自适应机制中而不是固定对角加载或Ad Hoc技术。

    2009年07期 v.32;No.294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仿真系统中的海杂波仿真研究

    罗建;邱杰;杨静国;

    目标建模与特征信号仿真是雷达对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描述了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仿真系统中,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集中介绍了海杂波建模仿真中常使用的分布模型以及散射特性。包括海杂波前向散射系数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海杂波建模与仿真、雷达目标检测提供了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仿真系统中的海杂波仿真研究

    罗建;邱杰;杨静国;

    目标建模与特征信号仿真是雷达对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描述了主被动复合末制导雷达仿真系统中,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集中介绍了海杂波建模仿真中常使用的分布模型以及散射特性。包括海杂波前向散射系数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海杂波建模与仿真、雷达目标检测提供了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装显示器的雷达训练系统设计

    周易;田杰荣;郭建光;

    雷达系统的仿真模拟由于成本低、效果好,已成为军事院校训练的一种方式。为了保证操作界面的逼真度,设计的轰炸瞄准雷达训练系统采用真实的雷达显示器,利用基于FPGA的雷达显示接口板来实现计算机与真实雷达显示器之间的连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雷达视频回波显示在真实雷达显示器上,供飞行人员进行地面模拟训练使用。该设计能很好地应用于雷达课程教学和飞行人员的机载雷达的操作训练中。

    2009年07期 v.32;No.29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装显示器的雷达训练系统设计

    周易;田杰荣;郭建光;

    雷达系统的仿真模拟由于成本低、效果好,已成为军事院校训练的一种方式。为了保证操作界面的逼真度,设计的轰炸瞄准雷达训练系统采用真实的雷达显示器,利用基于FPGA的雷达显示接口板来实现计算机与真实雷达显示器之间的连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雷达视频回波显示在真实雷达显示器上,供飞行人员进行地面模拟训练使用。该设计能很好地应用于雷达课程教学和飞行人员的机载雷达的操作训练中。

    2009年07期 v.32;No.29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宽带数字矢量调制通道的校准与补偿

    肖鹏;王青松;

    在利用数字矢量调制技术实现信号模拟瞬时带宽拓展过程中,数字矢量调制上变频通道的失配会严重恶化变频通道镜频和本振抑制指标。为此,深入分析了上述通道因幅相不平衡和直流偏置等因素引起的失配。通过对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多次功率测量,实现了整个通道预失真校准补偿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预失真校准补偿模型对改善调制通道的性能显著有效。

    2009年07期 v.32;No.294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宽带数字矢量调制通道的校准与补偿

    肖鹏;王青松;

    在利用数字矢量调制技术实现信号模拟瞬时带宽拓展过程中,数字矢量调制上变频通道的失配会严重恶化变频通道镜频和本振抑制指标。为此,深入分析了上述通道因幅相不平衡和直流偏置等因素引起的失配。通过对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多次功率测量,实现了整个通道预失真校准补偿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预失真校准补偿模型对改善调制通道的性能显著有效。

    2009年07期 v.32;No.294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空间电磁场对通信车被复线耦合干扰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巫春林;张洪顺;胡莉琼;

    通信车被复线具有取材方便、性能稳定、抗老化等诸多优点,但是其抗干扰效能较差,受外界电磁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通信车附近,通信车电子设备产生的复杂电磁环境对被复线形成的场线耦合干扰尤其严重。从理论上分析了被复线受外界电磁场影响产生场线耦合干扰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被复线上场线耦合干扰的相应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空间电磁场对通信车被复线耦合干扰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巫春林;张洪顺;胡莉琼;

    通信车被复线具有取材方便、性能稳定、抗老化等诸多优点,但是其抗干扰效能较差,受外界电磁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通信车附近,通信车电子设备产生的复杂电磁环境对被复线形成的场线耦合干扰尤其严重。从理论上分析了被复线受外界电磁场影响产生场线耦合干扰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被复线上场线耦合干扰的相应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Link16数据链中的MSK技术

    杨彤;尹亚兰;

    Link16是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较为先进的数据链,它在调制方式、信源/信道编码、加/解密等方面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介绍了Link16在调制方式上采用的最小频移键控(MSK)技术,并分析了MSK信号的性能。通过与FSK,2PSK信号的对比突显MSK信号的优点。正因为Link16采用了MSK技术,在带宽利用率以及系统容量方面都优于其他几种数据链。

    2009年07期 v.32;No.294 62-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Link16数据链中的MSK技术

    杨彤;尹亚兰;

    Link16是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较为先进的数据链,它在调制方式、信源/信道编码、加/解密等方面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介绍了Link16在调制方式上采用的最小频移键控(MSK)技术,并分析了MSK信号的性能。通过与FSK,2PSK信号的对比突显MSK信号的优点。正因为Link16采用了MSK技术,在带宽利用率以及系统容量方面都优于其他几种数据链。

    2009年07期 v.32;No.294 62-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AHP和BP神经网络在通信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陈佳昀;武斌;唐唐;

    利用层次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理论,在分析通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基于AHP-BP的通信效能评估模型。AHP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效能评估方法通过训练获得了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因而能够模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快速连续地做出响应,从而计算出通信效能。该模型旨在提高通信效能评估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而为通信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65-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AHP和BP神经网络在通信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陈佳昀;武斌;唐唐;

    利用层次分析法及BP神经网络理论,在分析通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基于AHP-BP的通信效能评估模型。AHP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效能评估方法通过训练获得了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因而能够模拟专家的知识与经验快速连续地做出响应,从而计算出通信效能。该模型旨在提高通信效能评估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而为通信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65-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息安全

  • 一种可靠检测低速率DDoS攻击的异常检测系统

    田开琳;李明;

    随着DDoS攻击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攻击方式:低速率攻击。由于之前用于检测DDoS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多是建立在对入侵者的高速数据流统计检测的基础上,导致低速率攻击可以逃过这种高速率IDS。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低速率DDoS攻击,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可由用户设定到达流异常与否的识别概率和漏报概率,并能方便地延拓到分级服务网中。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此系统能准确地分辨出低速率和正常的速率,能够用于低速率攻击的检测。

    2009年07期 v.32;No.29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可靠检测低速率DDoS攻击的异常检测系统

    田开琳;李明;

    随着DDoS攻击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攻击方式:低速率攻击。由于之前用于检测DDoS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多是建立在对入侵者的高速数据流统计检测的基础上,导致低速率攻击可以逃过这种高速率IDS。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低速率DDoS攻击,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可由用户设定到达流异常与否的识别概率和漏报概率,并能方便地延拓到分级服务网中。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此系统能准确地分辨出低速率和正常的速率,能够用于低速率攻击的检测。

    2009年07期 v.32;No.29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小波域灰度图像水印算法

    韩绍程;张兆宁;张玉金;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离散多小波变换(DMWT)的灰度级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用Arnold变换对灰度级水印进行置乱,再将置乱后的水印分块地嵌入到图像3层多小波变换后的不同中频区域中,嵌入强度由水印块和中频区域的性质共同决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JPEG压缩、噪声、滤波、剪切、放缩和旋转等攻击均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小波域灰度图像水印算法

    韩绍程;张兆宁;张玉金;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和离散多小波变换(DMWT)的灰度级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先用Arnold变换对灰度级水印进行置乱,再将置乱后的水印分块地嵌入到图像3层多小波变换后的不同中频区域中,嵌入强度由水印块和中频区域的性质共同决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JPEG压缩、噪声、滤波、剪切、放缩和旋转等攻击均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atson感知模型水印的讨论

    孙晓霞;曹广志;

    水印有两个差别较小的感知特性,保真度和品质,其感知程度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为灵敏度、掩蔽、合并三种基本现象。如何根据作品的基本现象,测量这种变化,是感知模型要解决的问题。Watson模型基于图像块离散余弦变换来估计变化的可感知性,然后将这些估计结果合并成一个对感知距离的单个估计。感知受限嵌入是指通过设定嵌入强度参数来限制所引入的感知失真,其方法是通过调整嵌入强度α使Watson感知模型衡量的感知距离固定。

    2009年07期 v.32;No.29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atson感知模型水印的讨论

    孙晓霞;曹广志;

    水印有两个差别较小的感知特性,保真度和品质,其感知程度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为灵敏度、掩蔽、合并三种基本现象。如何根据作品的基本现象,测量这种变化,是感知模型要解决的问题。Watson模型基于图像块离散余弦变换来估计变化的可感知性,然后将这些估计结果合并成一个对感知距离的单个估计。感知受限嵌入是指通过设定嵌入强度参数来限制所引入的感知失真,其方法是通过调整嵌入强度α使Watson感知模型衡量的感知距离固定。

    2009年07期 v.32;No.29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谢晓燕;

    安全问题是目前阻碍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关键,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对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互联网的各安全环节,提出了互联网安全研究模型。根据该模型,给出了不同安全层次、不同安全平面的安全需求。从更全面的视角提出互联网安全的研究思路,对我国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修订具有参考意义。

    2009年07期 v.32;No.294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谢晓燕;

    安全问题是目前阻碍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关键,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对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互联网的各安全环节,提出了互联网安全研究模型。根据该模型,给出了不同安全层次、不同安全平面的安全需求。从更全面的视角提出互联网安全的研究思路,对我国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修订具有参考意义。

    2009年07期 v.32;No.294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渗透性测试的Web漏洞扫描系统设计与实现

    齐建臣;贠卫国;

    提出一种基于渗透性测试的Web漏洞扫描系统,给出了Web漏洞扫描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研究了描述Web攻击行为所需要的特征信息及其分类,给出了Web攻击行为特征信息在数据库中的存储表结构。在Web攻击行为信息库中保存了超过230个不同的Web服务器信息,存在于Web服务器与CGI应用程序中的超过3 300个不同的已知漏洞信息,可以识别出绝大多数对未经修补或非安全Web服务器造成威胁的常见漏洞。

    2009年07期 v.32;No.29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渗透性测试的Web漏洞扫描系统设计与实现

    齐建臣;贠卫国;

    提出一种基于渗透性测试的Web漏洞扫描系统,给出了Web漏洞扫描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研究了描述Web攻击行为所需要的特征信息及其分类,给出了Web攻击行为特征信息在数据库中的存储表结构。在Web攻击行为信息库中保存了超过230个不同的Web服务器信息,存在于Web服务器与CGI应用程序中的超过3 300个不同的已知漏洞信息,可以识别出绝大多数对未经修补或非安全Web服务器造成威胁的常见漏洞。

    2009年07期 v.32;No.29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基于CCCⅡ与OTA的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电流模式滤波器

    金丰;江金光;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流传送器CCCⅡ与OTA相结合构成的电流模式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滤波器。电路仅使用一个CCCⅡ器件、一个OTA器件、两个接地电容和一个接地电阻。合理选择电路的三个输入端中不同的输入信号组合,即可在输出端得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五种二阶滤波器功能。所提出的电路结构简单,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大,无源元件全部接地,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和PSpice计算机仿真表明所提出电路方案的正确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CCⅡ与OTA的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电流模式滤波器

    金丰;江金光;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流传送器CCCⅡ与OTA相结合构成的电流模式三输入单输出多功能滤波器。电路仅使用一个CCCⅡ器件、一个OTA器件、两个接地电容和一个接地电阻。合理选择电路的三个输入端中不同的输入信号组合,即可在输出端得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五种二阶滤波器功能。所提出的电路结构简单,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大,无源元件全部接地,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和PSpice计算机仿真表明所提出电路方案的正确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带FIR数字滤波器的频域设计

    郑佳春;

    介绍FIR滤波器的FFT快速算法实现方法,推导了FIR数字滤波器的频域直接计算H(k)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的滤波器的技术指标,以一个多带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为例进行设计。详细讨论了过渡点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边界频率点幅度搜索算法,通过用Matlab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滤波器能够满足指标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89-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带FIR数字滤波器的频域设计

    郑佳春;

    介绍FIR滤波器的FFT快速算法实现方法,推导了FIR数字滤波器的频域直接计算H(k)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的滤波器的技术指标,以一个多带FIR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为例进行设计。详细讨论了过渡点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边界频率点幅度搜索算法,通过用Matlab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滤波器能够满足指标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89-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频RFID前端SP4T的设计

    李俊;张红雨;

    分析了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对单刀多掷开关(SP4T)的要求。介绍了PIN管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指标,建立了PIN管的微波等效模型。采用串-并联PIN管设计和制作了SP4T,并用ADS对设计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参数优化,分析了仿真和实测结果的差异。实际电路的插入损耗最大为1.42 dB,隔离度最小为25 dB,满足系统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高频RFID前端SP4T的设计

    李俊;张红雨;

    分析了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对单刀多掷开关(SP4T)的要求。介绍了PIN管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指标,建立了PIN管的微波等效模型。采用串-并联PIN管设计和制作了SP4T,并用ADS对设计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参数优化,分析了仿真和实测结果的差异。实际电路的插入损耗最大为1.42 dB,隔离度最小为25 dB,满足系统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保护设备的跨平台数据采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黄倩;

    数据采集模块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系统中,首先讲述了数据采集服务和上层服务器间以及光保护设备间的通信方式,分别采用TCP通信方式和UDP通信方式;其次介绍了如何通过数据轮询来获得设备的各种性能数据。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吞吐量以及软件运行的速度,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并且利用同步队列实现线程间的同步。另外,为了方便系统的移植,采用stlport库函数,封装了所有普通类,使得系统能够运行在多平台上。

    2009年07期 v.32;No.29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保护设备的跨平台数据采集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黄倩;

    数据采集模块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系统中,首先讲述了数据采集服务和上层服务器间以及光保护设备间的通信方式,分别采用TCP通信方式和UDP通信方式;其次介绍了如何通过数据轮询来获得设备的各种性能数据。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吞吐量以及软件运行的速度,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并且利用同步队列实现线程间的同步。另外,为了方便系统的移植,采用stlport库函数,封装了所有普通类,使得系统能够运行在多平台上。

    2009年07期 v.32;No.29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MX618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

    柴政;谢晓明;李博;

    简述了CML公司CMX618语音声码器芯片的特点、功能,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RALCWI语音压缩算法和利用C-BUS串行总线进行传输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在C-BUS串行总线上,控制信号与数字语音共线传输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CMX618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该语音通信系统以ARM微控制器LPC2138为核心,依靠ARM微控制器强大的控制和运算能力,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使语音处理的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无线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语音存储、VoIP系统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2009年07期 v.32;No.294 98-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MX618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

    柴政;谢晓明;李博;

    简述了CML公司CMX618语音声码器芯片的特点、功能,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RALCWI语音压缩算法和利用C-BUS串行总线进行传输的优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在C-BUS串行总线上,控制信号与数字语音共线传输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CMX618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该语音通信系统以ARM微控制器LPC2138为核心,依靠ARM微控制器强大的控制和运算能力,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使语音处理的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无线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语音存储、VoIP系统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2009年07期 v.32;No.294 98-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M的无线网卡设备驱动设计

    王标;郭敏;单保慈;

    介绍了D-Link无线网卡在嵌入式Linux下的驱动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医用伽马相机和小型SPECT设备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首先搭建嵌入式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对Linux内核进行剪裁,然后研究网络驱动工作原理,利用D-Link无线网卡对通用无线网卡的驱动进行修改和交叉编译,最终移植到ARM平台上,建立嵌入式无线局域网。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M的无线网卡设备驱动设计

    王标;郭敏;单保慈;

    介绍了D-Link无线网卡在嵌入式Linux下的驱动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医用伽马相机和小型SPECT设备的手持数据采集系统。首先搭建嵌入式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对Linux内核进行剪裁,然后研究网络驱动工作原理,利用D-Link无线网卡对通用无线网卡的驱动进行修改和交叉编译,最终移植到ARM平台上,建立嵌入式无线局域网。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一种心电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简单设计方法

    黄进文;

    心电信号属干扰较强的微弱生物医学信号,对其采集放大电路的要求往往较高。以AD620及OP07为核心,加上适当的反馈型噪声抑制单元,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心电信号采集放大器,其电路功耗小、灵敏度高,通过后续进一步的信号数字调理,该电路容易实现基于移动式心电信号的采集放大。讨论并实验了全部的电路功能,并运用该电路采集到了符合要求的心电信号,是一种实用的心电信号前端采集放大电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心电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简单设计方法

    黄进文;

    心电信号属干扰较强的微弱生物医学信号,对其采集放大电路的要求往往较高。以AD620及OP07为核心,加上适当的反馈型噪声抑制单元,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心电信号采集放大器,其电路功耗小、灵敏度高,通过后续进一步的信号数字调理,该电路容易实现基于移动式心电信号的采集放大。讨论并实验了全部的电路功能,并运用该电路采集到了符合要求的心电信号,是一种实用的心电信号前端采集放大电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轴承荧光磁粉探伤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张强;霍凯;

    针对目前轴承荧光磁粉探伤人工观察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轴承荧光磁粉探伤结果的自动识别方法,详细讲述了裂纹图像识别处理方案的原理及流程。采用选定色彩范围的方法获取图像可疑成分,主要使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可疑图像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图像连通区域的大小和圆形度,并与设定值比较,以确认裂纹。算法在Matlab中进行测试,证实可有效识别出裂纹图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轴承荧光磁粉探伤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张强;霍凯;

    针对目前轴承荧光磁粉探伤人工观察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轴承荧光磁粉探伤结果的自动识别方法,详细讲述了裂纹图像识别处理方案的原理及流程。采用选定色彩范围的方法获取图像可疑成分,主要使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可疑图像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图像连通区域的大小和圆形度,并与设定值比较,以确认裂纹。算法在Matlab中进行测试,证实可有效识别出裂纹图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非协作目标的遥测数据处理技术

    刘秀萍;李艳芬;

    遥测数据处理技术是卫星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非协作目标的遥测数据帧同步处理用硬件实现成本很高,用软件实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地降低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介绍了遥测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并详细地分析了遥测数据中帧同步的原理、帧同步策略及其关键技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协作目标的遥测数据处理技术

    刘秀萍;李艳芬;

    遥测数据处理技术是卫星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非协作目标的遥测数据帧同步处理用硬件实现成本很高,用软件实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地降低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介绍了遥测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并详细地分析了遥测数据中帧同步的原理、帧同步策略及其关键技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电离层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班盼盼;奚迪龙;陈春;孙树计;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崭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提前一小时预报了电离层临界频率foF2。用海口站太阳活动高低年各个季节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预报误差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水平不同的季节各不相同。预报结果与IRI比较的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将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电离层短期预报是可行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支持向量机方法在电离层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班盼盼;奚迪龙;陈春;孙树计;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崭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提前一小时预报了电离层临界频率foF2。用海口站太阳活动高低年各个季节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预报误差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水平不同的季节各不相同。预报结果与IRI比较的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将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电离层短期预报是可行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数控技术

  • 用可编程控制器对龙门刨床的改造

    王岩;刘乐庆;

    利用PLC改造老式龙门刨床用的电控部分。根据龙门刨床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主拖动采用调速范围宽、节能效果显著的变频器,用PLC实现开关量逻辑控制和变频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控制系统选用触摸屏作人机界面,实时显示龙门刨床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给出了电力拖动系统的主回路电路图、PLC的外部接线图。改造后的龙门刨铣床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7-11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用可编程控制器对龙门刨床的改造

    王岩;刘乐庆;

    利用PLC改造老式龙门刨床用的电控部分。根据龙门刨床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主拖动采用调速范围宽、节能效果显著的变频器,用PLC实现开关量逻辑控制和变频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控制系统选用触摸屏作人机界面,实时显示龙门刨床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给出了电力拖动系统的主回路电路图、PLC的外部接线图。改造后的龙门刨铣床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2009年07期 v.32;No.294 117-11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研究

    黄建科;周云;

    对便携式系统设备而言,在采用目前90 nm和130 nm工艺进行新的系统级芯片(SoC)设计中,对整个系统功耗的优化变得与性能和面积的优化同等重要。为此,简单介绍了涵盖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的低功耗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使用前向预测反馈的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系统,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建模分析,验证了自适应DVFS方式的有效性,同时也给出了评估DVFS仿真的有效途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研究

    黄建科;周云;

    对便携式系统设备而言,在采用目前90 nm和130 nm工艺进行新的系统级芯片(SoC)设计中,对整个系统功耗的优化变得与性能和面积的优化同等重要。为此,简单介绍了涵盖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的低功耗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使用前向预测反馈的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系统,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建模分析,验证了自适应DVFS方式的有效性,同时也给出了评估DVFS仿真的有效途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MSC1210在微位移传感器系统的应用

    沈春山;韦和平;

    将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机器人传感器实验室的多维力传感器技术与TI公司新推出的MSC1210单片机相结合,可实现机器人对微小位移的高分辨率检测。首先简要介绍微位移传感器结构特点,然后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较为详细地说明MSC1210的多路输入复用器、PGA、滤波器等新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微位移检测的硬件平台。同时,为传感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接口,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方便选择诸如采样率、滤波器型号等相关参数,以求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3-12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SC1210在微位移传感器系统的应用

    沈春山;韦和平;

    将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机器人传感器实验室的多维力传感器技术与TI公司新推出的MSC1210单片机相结合,可实现机器人对微小位移的高分辨率检测。首先简要介绍微位移传感器结构特点,然后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较为详细地说明MSC1210的多路输入复用器、PGA、滤波器等新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微位移检测的硬件平台。同时,为传感系统设计智能人机交互接口,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方便选择诸如采样率、滤波器型号等相关参数,以求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3-125+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基于神经网络的整流电路故障诊断

    张建民;龙佳乐;何怡刚;

    整流电路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通常对其进行在线故障诊断比较困难。提出采用基于波形直接分析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实现整流电路在线故障诊断。以三相整流电路为例,对电路发生故障时输出的波形进行分析,采样故障波形的数据制作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神经网络的整流电路故障诊断

    张建民;龙佳乐;何怡刚;

    整流电路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通常对其进行在线故障诊断比较困难。提出采用基于波形直接分析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实现整流电路在线故障诊断。以三相整流电路为例,对电路发生故障时输出的波形进行分析,采样故障波形的数据制作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的连续音频信号采集系统

    王维喜;李智;

    连续信号采集系统不仅需要保证信号采集的连续性,而且在信号采集过程中要有实时控制能力。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进行程序设计可以使程序设计更为快捷、简单和高效。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生产者/消费者程序设计的思路,并结合声卡信号采集实例给出了此程序设计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对实时性和连续性有严格要求的程序设计中引入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可使程序的响应时间更快,执行效率更高。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的连续音频信号采集系统

    王维喜;李智;

    连续信号采集系统不仅需要保证信号采集的连续性,而且在信号采集过程中要有实时控制能力。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进行程序设计可以使程序设计更为快捷、简单和高效。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了生产者/消费者程序设计的思路,并结合声卡信号采集实例给出了此程序设计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对实时性和连续性有严格要求的程序设计中引入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可使程序的响应时间更快,执行效率更高。

    2009年07期 v.32;No.29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线性预测及其Matlab实现

    曹华;李伟;谭艳梅;

    介绍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其基本原理,由语音信号常用的全极点模型的传递函数推导出线性预测方程,然后简要讲述了G.729中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是使用Matlab实现G.729中LPC算法,首先阐述了加窗和自相关函数计算,并附上了Matlab的程序说明以及加窗前后运行结果图;最后,列出了求解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经典的Levinson-Durbin算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的Matlab程序描述。利用Matlab程序进行线性预测,可以很直观地知道分析结果,为下一步将算法在DSP上的实现奠定基础。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线性预测及其Matlab实现

    曹华;李伟;谭艳梅;

    介绍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其基本原理,由语音信号常用的全极点模型的传递函数推导出线性预测方程,然后简要讲述了G.729中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是使用Matlab实现G.729中LPC算法,首先阐述了加窗和自相关函数计算,并附上了Matlab的程序说明以及加窗前后运行结果图;最后,列出了求解线性预测滤波器系数经典的Levinson-Durbin算法,同时给出了该算法的Matlab程序描述。利用Matlab程序进行线性预测,可以很直观地知道分析结果,为下一步将算法在DSP上的实现奠定基础。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bVIEW的数字变频FFT设计

    史瑞根;姚金杰;

    在动目标速度测量的工程应用背景下,针对传统频谱细化技术计算量大和实现困难的缺点,提出一种数字变频FFT的频谱细化算法,并根据其数学原理,进行了基于LabVIEW的两种编程设计方法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法都可满足信号分析中提高频率分辨率的要求,但与选择的细化倍数有关。由于具有编程简便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这两种实现方法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运动目标的速度测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bVIEW的数字变频FFT设计

    史瑞根;姚金杰;

    在动目标速度测量的工程应用背景下,针对传统频谱细化技术计算量大和实现困难的缺点,提出一种数字变频FFT的频谱细化算法,并根据其数学原理,进行了基于LabVIEW的两种编程设计方法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法都可满足信号分析中提高频率分辨率的要求,但与选择的细化倍数有关。由于具有编程简便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这两种实现方法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运动目标的速度测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CU设计及其在ASR控制中的应用

    王伟达;袁丽娟;周锐;王英娜;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是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其控制需要调节发动机输出转矩。采用安装电子节气门来调节转矩的ASR系统方案,首先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的ECU软硬件,并在安装电子节气门体的台架上测试了所开发控制系统的功能。将开发的ETC系统应用于ASR控制,搭建试验台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ETC系统实现了ASR要求的开度调节,达到了ASR的控制目的。主要创新点:设计了通过ECU间通信实现ASR控制的系统方案及满足ASR控制需求的ETC系统ECU软硬件,实现了ASR控制功能。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CU设计及其在ASR控制中的应用

    王伟达;袁丽娟;周锐;王英娜;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是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其控制需要调节发动机输出转矩。采用安装电子节气门来调节转矩的ASR系统方案,首先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的ECU软硬件,并在安装电子节气门体的台架上测试了所开发控制系统的功能。将开发的ETC系统应用于ASR控制,搭建试验台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ETC系统实现了ASR要求的开度调节,达到了ASR的控制目的。主要创新点:设计了通过ECU间通信实现ASR控制的系统方案及满足ASR控制需求的ETC系统ECU软硬件,实现了ASR控制功能。

    2009年07期 v.32;No.294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技术和CAN总线的车辆配电系统

    毛晓明;吴玉国;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双冗余CAN总线与LIN总线的特种车辆智能化、数字化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双CAN总线和双LIN总线构建智能配电系统网络平台,同时,结合嵌入式系统和CAN总线冗余设计思想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详述了配电系统软、硬件实现以及双冗余CAN通信实现的设计思路。经过现场测试,配电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144-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技术和CAN总线的车辆配电系统

    毛晓明;吴玉国;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双冗余CAN总线与LIN总线的特种车辆智能化、数字化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双CAN总线和双LIN总线构建智能配电系统网络平台,同时,结合嵌入式系统和CAN总线冗余设计思想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详述了配电系统软、硬件实现以及双冗余CAN通信实现的设计思路。经过现场测试,配电系统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2009年07期 v.32;No.294 144-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LVDS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蒋冬初;李玉山;

    信号完整性是高速数字系统中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之一,LVDS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在LV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LVDS收发芯片对几种不同端接、差分线对长度和间距情况下的高速有损传输进行了信号完整性的仿真和分析,通过对比参数改变时由于失配产生反射从而引起的过冲和时序的直观变化,探讨了它们在实际高速数字系统应用中的信号完整性方面的密切关系,为科学合理地应用LVDS技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LVDS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蒋冬初;李玉山;

    信号完整性是高速数字系统中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之一,LVDS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速传输技术。在LV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LVDS收发芯片对几种不同端接、差分线对长度和间距情况下的高速有损传输进行了信号完整性的仿真和分析,通过对比参数改变时由于失配产生反射从而引起的过冲和时序的直观变化,探讨了它们在实际高速数字系统应用中的信号完整性方面的密切关系,为科学合理地应用LVDS技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09年07期 v.32;No.29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SIP协议系统模型的形式化研究

    李中华;穆维新;刘润杰;申金媛;

    通信协议形式化是提高其可靠性和正确性的重要手段。会话初始协议SIP是软交换的一个主要协议,应用形式化方法研究了SIP协议的结构及系统模型,主要从系统级和功能级上使用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SDL和消息顺序图MSC对SIP协议主要系统组件进行形式化描述,得到了SIP协议的形式化规范,并应用形式化方法进行了验证。为SIP协议部件库研究开发提供形式化技术基础。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1-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IP协议系统模型的形式化研究

    李中华;穆维新;刘润杰;申金媛;

    通信协议形式化是提高其可靠性和正确性的重要手段。会话初始协议SIP是软交换的一个主要协议,应用形式化方法研究了SIP协议的结构及系统模型,主要从系统级和功能级上使用形式化规格描述语言SDL和消息顺序图MSC对SIP协议主要系统组件进行形式化描述,得到了SIP协议的形式化规范,并应用形式化方法进行了验证。为SIP协议部件库研究开发提供形式化技术基础。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1-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基于凸集投影的空间域错误隐藏算法

    宋峰;马宇峰;吕承民;孙俊;

    针对视频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引起的视频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视频错误隐藏中的凸集投影算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对丢失块周围的完好块进行能量检测来确定丢失块的类型;根据所确定的丢失块的类型建立闭凸集;迭代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凸集投影算法相比在信噪比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基于凸集投影的空间域错误隐藏算法

    宋峰;马宇峰;吕承民;孙俊;

    针对视频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引起的视频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视频错误隐藏中的凸集投影算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对丢失块周围的完好块进行能量检测来确定丢失块的类型;根据所确定的丢失块的类型建立闭凸集;迭代求解。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凸集投影算法相比在信噪比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VoIP声学回声消除算法研究

    王庆辉;李永哲;

    对回声消除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自适应回声消除器基本结构,并分析了speex中的频域回声消除算法MDF,针对MDF算法提出了一种使估计回声和录音输入之间进行的同步方法;最后,以Speex开源项目为基础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双段讲话检测(DTD)算法效果更好,实现也更为简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VoIP声学回声消除算法研究

    王庆辉;李永哲;

    对回声消除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自适应回声消除器基本结构,并分析了speex中的频域回声消除算法MDF,针对MDF算法提出了一种使估计回声和录音输入之间进行的同步方法;最后,以Speex开源项目为基础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现有的双段讲话检测(DTD)算法效果更好,实现也更为简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IP核的FFT实现

    马壮;齐林;马鹏阁;司巍;

    对于FFT而言,很多领域都提出了其高速实时运算的要求。利用FFT IP核实现FFT算法,并在CycloneⅡ系列的EP2C70F896C8器件上设计出处理速度为69.58 MHz的24位512点复数FFT处理器需29.3μs,该方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周期短、灵活性强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性能。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0-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IP核的FFT实现

    马壮;齐林;马鹏阁;司巍;

    对于FFT而言,很多领域都提出了其高速实时运算的要求。利用FFT IP核实现FFT算法,并在CycloneⅡ系列的EP2C70F896C8器件上设计出处理速度为69.58 MHz的24位512点复数FFT处理器需29.3μs,该方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周期短、灵活性强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性能。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0-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多带激励语音编码的实现

    侯红芳;张太镒;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信道资源变得非常宝贵,各种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应运而生。低速率语音编码已成为数字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多带激励声码器在2.4~4.8 Kb/s速率上能合成出音质比传统声码器好得多的语音,而且具有较好的自然度和容忍环境噪声的能力。MBE声码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音分析和语音合成方面对算法做了细致的研究与实现。同时,静音检测算法应用到MBE声码器中,进一步降低了编码速率。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针对MBE编码算法的几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多带激励语音编码的实现

    侯红芳;张太镒;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信道资源变得非常宝贵,各种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应运而生。低速率语音编码已成为数字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多带激励声码器在2.4~4.8 Kb/s速率上能合成出音质比传统声码器好得多的语音,而且具有较好的自然度和容忍环境噪声的能力。MBE声码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音分析和语音合成方面对算法做了细致的研究与实现。同时,静音检测算法应用到MBE声码器中,进一步降低了编码速率。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针对MBE编码算法的几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含BCH编解码器的SLC/MLC NAND FLASH控制器的VLSI设计

    李璐;周海燕;

    为了满足存储器市场对低单比特成本和高存储密度的需求,在一款基于ARM926EJ的片上处理器芯片中,集成了一个可支持SLC/MLC NAND FLASH的控制器。为了纠正FLASH存储器芯片中的随机错误,采用了可纠4比特错误的BCH纠错码,该纠错码非常适应NAND类型存储器的随机错误特点。该控制器可支持多种类型的NAND FLASH。另外,对一种基于伯利坎普-梅西算法的高效BCH编解码器VLSI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简化伯利坎普-梅西算法实现的低复杂度的关键方程解算机消除其速度瓶颈。芯片采用SMIC 0.13μm CMOS工艺。测试结果证明,设计电路完全符合系统规范,性能表现优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含BCH编解码器的SLC/MLC NAND FLASH控制器的VLSI设计

    李璐;周海燕;

    为了满足存储器市场对低单比特成本和高存储密度的需求,在一款基于ARM926EJ的片上处理器芯片中,集成了一个可支持SLC/MLC NAND FLASH的控制器。为了纠正FLASH存储器芯片中的随机错误,采用了可纠4比特错误的BCH纠错码,该纠错码非常适应NAND类型存储器的随机错误特点。该控制器可支持多种类型的NAND FLASH。另外,对一种基于伯利坎普-梅西算法的高效BCH编解码器VLSI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简化伯利坎普-梅西算法实现的低复杂度的关键方程解算机消除其速度瓶颈。芯片采用SMIC 0.13μm CMOS工艺。测试结果证明,设计电路完全符合系统规范,性能表现优良。

    2009年07期 v.32;No.294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PHEMT MMIC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黄晓俊;邢凌燕;

    介绍一种PHEMT MMIC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采用内匹配电路,盒体设计考虑到电路腔体内部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因此具有增益高、集成度高、寄生特性较低、可靠性高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将此设计方案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设计预期的期望值,同时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HEMT MMIC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黄晓俊;邢凌燕;

    介绍一种PHEMT MMIC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采用内匹配电路,盒体设计考虑到电路腔体内部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因此具有增益高、集成度高、寄生特性较低、可靠性高和可操作性好等优点。将此设计方案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设计预期的期望值,同时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保证和提高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可靠性

    刘军凯;蒲乃科;

    根据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独特的物理、电气特性,以及其手工制造的特点,明确了在电子产品应用中必须从工作温度、抗机械应力和负载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选用。并分析了在正确连接、电磁兼容性、安装方式、整形及焊接等使用方面影响其可靠性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了电磁继电器在选用、连接、安装方式等方面的使用可靠性,从而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4-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如何保证和提高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可靠性

    刘军凯;蒲乃科;

    根据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原理,独特的物理、电气特性,以及其手工制造的特点,明确了在电子产品应用中必须从工作温度、抗机械应力和负载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选用。并分析了在正确连接、电磁兼容性、安装方式、整形及焊接等使用方面影响其可靠性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了电磁继电器在选用、连接、安装方式等方面的使用可靠性,从而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4-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NetFlow流量采集与聚合的研究实现

    郭剑云;曹庆华;

    为实现对局域网络的流量监测与异常分析,提出一套基于NetFlow的大流量数据采集与聚合方案。该方案使用缓冲区和多线程机制来采集NetFlow数据,有效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稳定性。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整套聚合策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以满足实时流量和历史流量的监测。该方案可对纷繁复杂的原始流量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为前端各种流量分析提供合理高效的数据支持。以此方案为基础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已实际运用于大型网络中。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NetFlow流量采集与聚合的研究实现

    郭剑云;曹庆华;

    为实现对局域网络的流量监测与异常分析,提出一套基于NetFlow的大流量数据采集与聚合方案。该方案使用缓冲区和多线程机制来采集NetFlow数据,有效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稳定性。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整套聚合策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以满足实时流量和历史流量的监测。该方案可对纷繁复杂的原始流量信息进行有效整理,为前端各种流量分析提供合理高效的数据支持。以此方案为基础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已实际运用于大型网络中。

    2009年07期 v.32;No.294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及OrCAD/PSpice仿真

    滕政胜;黄铭;

    分析了555定时器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利用OrCAD/PSpice对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针对仿真过程中多谐振荡器不起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两种振荡电路的有效起振方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对555定时器的综合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及OrCAD/PSpice仿真

    滕政胜;黄铭;

    分析了555定时器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利用OrCAD/PSpice对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针对仿真过程中多谐振荡器不起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两种振荡电路的有效起振方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对555定时器的综合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应用多软件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陈新华;邱丽芳;谭耀辉;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涉及面较广,有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创作者把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课件,采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用于教学理解为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制作一套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远不是如此简单,如何创作出生动、通俗易懂、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同时制作一套功能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不是采用单一工具软件可以胜任的,一般要综合应用多个工具软件平台才可以胜任,要充分发挥各个工具软件的特点和优势,这样才可以节省时间以及提高制作质量。这里就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提供探讨和创作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应用多软件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陈新华;邱丽芳;谭耀辉;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涉及面较广,有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创作者把使用PowerPoint软件和课件,采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用于教学理解为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制作一套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远不是如此简单,如何创作出生动、通俗易懂、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同时制作一套功能完善的多媒体课件不是采用单一工具软件可以胜任的,一般要综合应用多个工具软件平台才可以胜任,要充分发挥各个工具软件的特点和优势,这样才可以节省时间以及提高制作质量。这里就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提供探讨和创作方法。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

  • 一种基于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的航迹融合方法

    余新兵;高勇;

    在目标航迹融合中,联邦滤波器以其高精度和良好的容错性在航迹融合中有着重要应用,但它在处理过程中要求噪声方差是已知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噪声方差大多是未知的。基于上述问题,利用推广的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EFRLS),研究了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无重置式联邦Kalman滤波的应用问题,并针对子滤波器出现中断或不工作的情况对无重置式联邦滤波器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方差未知的情况下,改进的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容错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9-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的航迹融合方法

    余新兵;高勇;

    在目标航迹融合中,联邦滤波器以其高精度和良好的容错性在航迹融合中有着重要应用,但它在处理过程中要求噪声方差是已知的,而在实际情况中,噪声方差大多是未知的。基于上述问题,利用推广的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EFRLS),研究了噪声方差未知情况下无重置式联邦Kalman滤波的应用问题,并针对子滤波器出现中断或不工作的情况对无重置式联邦滤波器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方差未知的情况下,改进的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容错性。

    2009年07期 v.32;No.294 189-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PS/GSM短消息车载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范菊红;胡东亮;

    基于XT55 GPS/GSM模块,设计实现了GPS车载移动终端,该终端利用GPS获取用户当前位置和时间信息,以短消息(SMS)的形式通过GSM网络发往监控中心,同时该终端也可接收来自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报警、自动控制、自动信息查询等功能。详细介绍了终端设备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图。

    2009年07期 v.32;No.294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PS/GSM短消息车载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范菊红;胡东亮;

    基于XT55 GPS/GSM模块,设计实现了GPS车载移动终端,该终端利用GPS获取用户当前位置和时间信息,以短消息(SMS)的形式通过GSM网络发往监控中心,同时该终端也可接收来自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自动报警、自动控制、自动信息查询等功能。详细介绍了终端设备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图。

    2009年07期 v.32;No.294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