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_设计验证与测试

  • 基于符号模拟的电路中错误诊断方法研究

    齐芳;吴尽昭;

    错误诊断是在逻辑芯片中预测潜在错误点的过程。为了快速有效地诊断电路中的错误,提出一种将符号模拟技术应用到基于区域模型的错误诊断法上的新思想,具体方法是通过对要诊断的电路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利用符号模拟方法依据两种测量标准对各个区域候选者进行可疑度的等级排序,从而对电路中所含错误进行判断。可疑度越高的区域,其作为错误候选者的可能性越大。该方法利用符号模拟技术,不需要对向量空间进行穷尽的列举,因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效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符号模拟的电路中错误诊断方法研究

    齐芳;吴尽昭;

    错误诊断是在逻辑芯片中预测潜在错误点的过程。为了快速有效地诊断电路中的错误,提出一种将符号模拟技术应用到基于区域模型的错误诊断法上的新思想,具体方法是通过对要诊断的电路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利用符号模拟方法依据两种测量标准对各个区域候选者进行可疑度的等级排序,从而对电路中所含错误进行判断。可疑度越高的区域,其作为错误候选者的可能性越大。该方法利用符号模拟技术,不需要对向量空间进行穷尽的列举,因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效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符号模拟的电路中错误诊断方法研究

    齐芳;吴尽昭;

    错误诊断是在逻辑芯片中预测潜在错误点的过程。为了快速有效地诊断电路中的错误,提出一种将符号模拟技术应用到基于区域模型的错误诊断法上的新思想,具体方法是通过对要诊断的电路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利用符号模拟方法依据两种测量标准对各个区域候选者进行可疑度的等级排序,从而对电路中所含错误进行判断。可疑度越高的区域,其作为错误候选者的可能性越大。该方法利用符号模拟技术,不需要对向量空间进行穷尽的列举,因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有效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锁相环行为级建模及在视频行锁相中的应用

    但泽杨;贺知明;

    锁相环是模拟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电荷泵锁相环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推导,然后对两种不同抽象层次的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比较,运用Verilog-A语言进行锁相环行为级建模,给出关键模块的代码实现,介绍了在视频信号行锁相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视频信号行锁相仿真结果。该方法大大提升数/模混合仿真速度,解决了视频解码器行锁相问题,并可应用于其他采用模拟锁相环的信号处理系统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锁相环行为级建模及在视频行锁相中的应用

    但泽杨;贺知明;

    锁相环是模拟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电荷泵锁相环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推导,然后对两种不同抽象层次的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比较,运用Verilog-A语言进行锁相环行为级建模,给出关键模块的代码实现,介绍了在视频信号行锁相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视频信号行锁相仿真结果。该方法大大提升数/模混合仿真速度,解决了视频解码器行锁相问题,并可应用于其他采用模拟锁相环的信号处理系统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锁相环行为级建模及在视频行锁相中的应用

    但泽杨;贺知明;

    锁相环是模拟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电荷泵锁相环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推导,然后对两种不同抽象层次的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比较,运用Verilog-A语言进行锁相环行为级建模,给出关键模块的代码实现,介绍了在视频信号行锁相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视频信号行锁相仿真结果。该方法大大提升数/模混合仿真速度,解决了视频解码器行锁相问题,并可应用于其他采用模拟锁相环的信号处理系统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

    王志杰;毛志刚;

    为了减少测试数据量,提出一种利用数据中大量无关位的特殊相关性进行编码压缩的方法,压缩步骤分两步,先选定参考数据,然后利用相关性将与参考数据兼容的数据块编码为"11",数据互补的数据块编码为"10",弥补了FDR码单一编码的不足。解压结构包括一个与参考数据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和一个有限状态机,结构简单,与Golomb码和FDR码中需要一个与测试向量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相比,消耗的硬件资源小。针对ISCAS-89标准电路测试向量集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压缩测试数据,且效果比Golomb码和FDR码更好,硬件开销更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

    王志杰;毛志刚;

    为了减少测试数据量,提出一种利用数据中大量无关位的特殊相关性进行编码压缩的方法,压缩步骤分两步,先选定参考数据,然后利用相关性将与参考数据兼容的数据块编码为"11",数据互补的数据块编码为"10",弥补了FDR码单一编码的不足。解压结构包括一个与参考数据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和一个有限状态机,结构简单,与Golomb码和FDR码中需要一个与测试向量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相比,消耗的硬件资源小。针对ISCAS-89标准电路测试向量集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压缩测试数据,且效果比Golomb码和FDR码更好,硬件开销更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

    王志杰;毛志刚;

    为了减少测试数据量,提出一种利用数据中大量无关位的特殊相关性进行编码压缩的方法,压缩步骤分两步,先选定参考数据,然后利用相关性将与参考数据兼容的数据块编码为"11",数据互补的数据块编码为"10",弥补了FDR码单一编码的不足。解压结构包括一个与参考数据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和一个有限状态机,结构简单,与Golomb码和FDR码中需要一个与测试向量等长的循环移位寄存器相比,消耗的硬件资源小。针对ISCAS-89标准电路测试向量集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压缩测试数据,且效果比Golomb码和FDR码更好,硬件开销更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集成电路_集成电路设计

  • 恒流管扫描电路分析

    张学军;

    用等效电路分析几种恒流管扫描电路中电源利用系数、非线性系数和非稳系数、改进系数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就是其电流的相对变化量;恒流管扫描电路中非线性系数等于非稳系数;电源利用系数与非稳系数成正比;恒流管的改进系数α就是改进后的输出电阻对改进前的比例系数,在一定的条件下改进型的恒流管扫描电路的非线性系数比基本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减小了α倍。证明了降低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和增大恒流管的改进系数是提高恒流管扫描电路性能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办法。最后给出了几种常用恒流管改进系数的关系式,优化了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定量分析。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恒流管扫描电路分析

    张学军;

    用等效电路分析几种恒流管扫描电路中电源利用系数、非线性系数和非稳系数、改进系数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就是其电流的相对变化量;恒流管扫描电路中非线性系数等于非稳系数;电源利用系数与非稳系数成正比;恒流管的改进系数α就是改进后的输出电阻对改进前的比例系数,在一定的条件下改进型的恒流管扫描电路的非线性系数比基本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减小了α倍。证明了降低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和增大恒流管的改进系数是提高恒流管扫描电路性能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办法。最后给出了几种常用恒流管改进系数的关系式,优化了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定量分析。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恒流管扫描电路分析

    张学军;

    用等效电路分析几种恒流管扫描电路中电源利用系数、非线性系数和非稳系数、改进系数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就是其电流的相对变化量;恒流管扫描电路中非线性系数等于非稳系数;电源利用系数与非稳系数成正比;恒流管的改进系数α就是改进后的输出电阻对改进前的比例系数,在一定的条件下改进型的恒流管扫描电路的非线性系数比基本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减小了α倍。证明了降低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和增大恒流管的改进系数是提高恒流管扫描电路性能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办法。最后给出了几种常用恒流管改进系数的关系式,优化了恒流管扫描电路的定量分析。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HDL的多功能可变模计数器设计

    屈宝鹏;张喜凤;

    可变模计数器作为一种基本数字电路模块,在各种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在对现有的可变模计数器的研究基础上,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中,用VHDL语言设计一种功能更加强大的可变模计数器,它具有清零、置数、使能控制、可逆计数和可变模等功能,并且对传统的可变模计数器的计数失控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设计出一种没有计数失控缺陷的可变模计数器,并以ACEX1K系列EP1K30QC208芯片为硬件环境,验证了其各项设计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正确,功能完整,运行稳定。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HDL的多功能可变模计数器设计

    屈宝鹏;张喜凤;

    可变模计数器作为一种基本数字电路模块,在各种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在对现有的可变模计数器的研究基础上,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中,用VHDL语言设计一种功能更加强大的可变模计数器,它具有清零、置数、使能控制、可逆计数和可变模等功能,并且对传统的可变模计数器的计数失控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设计出一种没有计数失控缺陷的可变模计数器,并以ACEX1K系列EP1K30QC208芯片为硬件环境,验证了其各项设计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正确,功能完整,运行稳定。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HDL的多功能可变模计数器设计

    屈宝鹏;张喜凤;

    可变模计数器作为一种基本数字电路模块,在各种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在对现有的可变模计数器的研究基础上,在QuartusⅡ开发环境中,用VHDL语言设计一种功能更加强大的可变模计数器,它具有清零、置数、使能控制、可逆计数和可变模等功能,并且对传统的可变模计数器的计数失控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设计出一种没有计数失控缺陷的可变模计数器,并以ACEX1K系列EP1K30QC208芯片为硬件环境,验证了其各项设计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正确,功能完整,运行稳定。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tapult C的Dsppool设计

    罗锋;刘新宁;

    在此使用高级语言进行运算加速模块Dsppool描述,再使用Mentor公司的Catapult C工具完成RTL设计,并为Dsppool模块进行满足APB接口的封装,使之能够作为一个AMBA总线上的Slave模块。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硬件描述语言手动设计的Dsppool模块与Catapult C设计的RTL代码功能完全一致,并且综合后性能相当,因为高级语言忽略了硬件设计中的细节,设计速度比直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快几倍到几十倍。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tapult C的Dsppool设计

    罗锋;刘新宁;

    在此使用高级语言进行运算加速模块Dsppool描述,再使用Mentor公司的Catapult C工具完成RTL设计,并为Dsppool模块进行满足APB接口的封装,使之能够作为一个AMBA总线上的Slave模块。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硬件描述语言手动设计的Dsppool模块与Catapult C设计的RTL代码功能完全一致,并且综合后性能相当,因为高级语言忽略了硬件设计中的细节,设计速度比直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快几倍到几十倍。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tapult C的Dsppool设计

    罗锋;刘新宁;

    在此使用高级语言进行运算加速模块Dsppool描述,再使用Mentor公司的Catapult C工具完成RTL设计,并为Dsppool模块进行满足APB接口的封装,使之能够作为一个AMBA总线上的Slave模块。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硬件描述语言手动设计的Dsppool模块与Catapult C设计的RTL代码功能完全一致,并且综合后性能相当,因为高级语言忽略了硬件设计中的细节,设计速度比直接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快几倍到几十倍。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方法

    高盼盼;叶兵;

    硅片上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对于超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下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研究开发极其关键。这里基于电阻和电容等电学测试结构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阐述进行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的方法,分析所采用的测试结构与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讨论误差来源,提出仿真工作与测试芯片设计原则。目的在于解决工艺建模与寄生参数建模过程中电阻和电容变异之间紧密的空间相关性,从而易于建立用于集成电路参数成品率评估计算的可制造性设计模型。

    2009年16期 v.32;No.30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方法

    高盼盼;叶兵;

    硅片上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对于超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下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研究开发极其关键。这里基于电阻和电容等电学测试结构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阐述进行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的方法,分析所采用的测试结构与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讨论误差来源,提出仿真工作与测试芯片设计原则。目的在于解决工艺建模与寄生参数建模过程中电阻和电容变异之间紧密的空间相关性,从而易于建立用于集成电路参数成品率评估计算的可制造性设计模型。

    2009年16期 v.32;No.30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方法

    高盼盼;叶兵;

    硅片上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对于超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下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研究开发极其关键。这里基于电阻和电容等电学测试结构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阐述进行互连线几何变异提取的方法,分析所采用的测试结构与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讨论误差来源,提出仿真工作与测试芯片设计原则。目的在于解决工艺建模与寄生参数建模过程中电阻和电容变异之间紧密的空间相关性,从而易于建立用于集成电路参数成品率评估计算的可制造性设计模型。

    2009年16期 v.32;No.30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差分放大器中的不匹配效应及消除方法

    朱小瑜;李津;

    叙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关于MOS管不匹配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随着加工尺寸的不断减小,MOS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短沟道效应,进而描述整个MOS管模型的发展历史,以此说明一个精确模型对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然后进一步阐述因MOS管失配而引起电路性能变差,尤其是对整个D/A转换器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放大器引起的失调,介绍通过版图设计消除失配的原理,并且运用电路设计方法进行消除,采用TSMC0.25μm标准CMOS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仿真验证。针对D/A的电流源失配引起的电路性能变差,采用了电流源自校准技术,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差分放大器中的不匹配效应及消除方法

    朱小瑜;李津;

    叙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关于MOS管不匹配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随着加工尺寸的不断减小,MOS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短沟道效应,进而描述整个MOS管模型的发展历史,以此说明一个精确模型对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然后进一步阐述因MOS管失配而引起电路性能变差,尤其是对整个D/A转换器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放大器引起的失调,介绍通过版图设计消除失配的原理,并且运用电路设计方法进行消除,采用TSMC0.25μm标准CMOS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仿真验证。针对D/A的电流源失配引起的电路性能变差,采用了电流源自校准技术,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差分放大器中的不匹配效应及消除方法

    朱小瑜;李津;

    叙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关于MOS管不匹配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随着加工尺寸的不断减小,MOS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短沟道效应,进而描述整个MOS管模型的发展历史,以此说明一个精确模型对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然后进一步阐述因MOS管失配而引起电路性能变差,尤其是对整个D/A转换器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针对放大器引起的失调,介绍通过版图设计消除失配的原理,并且运用电路设计方法进行消除,采用TSMC0.25μm标准CMOS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仿真验证。针对D/A的电流源失配引起的电路性能变差,采用了电流源自校准技术,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嵌入式技术

  • 基于统计分析的H.264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龚红燕;

    为了提高H.264算法的效率,在对各种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SKIP模式,提出一种将SKIP模式与inter16×16模式的率失真代价进行比较的快速判决算法;针对inter8×8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预测的快速选择算法;针对intra4×4模式,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与JM 8.6参考软件,PSNR平均下降0.05 dB左右,而编码时间平均下降38%,由此说明此算法能有效地提高H.264的编码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统计分析的H.264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龚红燕;

    为了提高H.264算法的效率,在对各种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SKIP模式,提出一种将SKIP模式与inter16×16模式的率失真代价进行比较的快速判决算法;针对inter8×8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预测的快速选择算法;针对intra4×4模式,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与JM 8.6参考软件,PSNR平均下降0.05 dB左右,而编码时间平均下降38%,由此说明此算法能有效地提高H.264的编码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统计分析的H.264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龚红燕;

    为了提高H.264算法的效率,在对各种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SKIP模式,提出一种将SKIP模式与inter16×16模式的率失真代价进行比较的快速判决算法;针对inter8×8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预测的快速选择算法;针对intra4×4模式,提出了一种简化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与JM 8.6参考软件,PSNR平均下降0.05 dB左右,而编码时间平均下降38%,由此说明此算法能有效地提高H.264的编码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I的MAX7221与MCU连接

    奚刚;申伯纯;

    MAX7221是一款可级联的串行输入/输出的显示驱动器,单片最多可驱动多达8个数码管,在仪器仪表设计中广泛应用。它与MCU的连接通常使用I/O直接模拟时序法或者UART串行通信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程序复杂,速度慢和易出错等不足。阐述了MAX7221与MCU进行连接的另一种方法——SPI连接法,给出电路图及关键子程序。实验证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此法更加简便易行,且通信速率更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I的MAX7221与MCU连接

    奚刚;申伯纯;

    MAX7221是一款可级联的串行输入/输出的显示驱动器,单片最多可驱动多达8个数码管,在仪器仪表设计中广泛应用。它与MCU的连接通常使用I/O直接模拟时序法或者UART串行通信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程序复杂,速度慢和易出错等不足。阐述了MAX7221与MCU进行连接的另一种方法——SPI连接法,给出电路图及关键子程序。实验证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此法更加简便易行,且通信速率更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I的MAX7221与MCU连接

    奚刚;申伯纯;

    MAX7221是一款可级联的串行输入/输出的显示驱动器,单片最多可驱动多达8个数码管,在仪器仪表设计中广泛应用。它与MCU的连接通常使用I/O直接模拟时序法或者UART串行通信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程序复杂,速度慢和易出错等不足。阐述了MAX7221与MCU进行连接的另一种方法——SPI连接法,给出电路图及关键子程序。实验证明,相比于其他方法,此法更加简便易行,且通信速率更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高士友;胡学深;杜兴莉;刘桥;

    介绍基于DDS的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对关键模块及外围电路进行了仿真和误差分析。经功能验证和分析测试,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旨在建立一种以FPGA为核心,功能可裁剪、波形任意调整的高性能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采用该设计法将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高士友;胡学深;杜兴莉;刘桥;

    介绍基于DDS的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对关键模块及外围电路进行了仿真和误差分析。经功能验证和分析测试,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旨在建立一种以FPGA为核心,功能可裁剪、波形任意调整的高性能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采用该设计法将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高士友;胡学深;杜兴莉;刘桥;

    介绍基于DDS的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对关键模块及外围电路进行了仿真和误差分析。经功能验证和分析测试,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旨在建立一种以FPGA为核心,功能可裁剪、波形任意调整的高性能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法。采用该设计法将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并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CE061A的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设计

    杨明堂;

    激光经衍射光栅衍射后的光斑亮度比和透过率的测定是保证光盘驱动器等电子设备的质量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高性能16位单片机SPCE061A创新地设计实现波长650 nm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器。主要设计了测试仪的小信号采样及调理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对衍射光栅0级和1级光斑亮度比和光栅透过率测试误差和均方差均满足了光栅测试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CE061A的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设计

    杨明堂;

    激光经衍射光栅衍射后的光斑亮度比和透过率的测定是保证光盘驱动器等电子设备的质量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高性能16位单片机SPCE061A创新地设计实现波长650 nm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器。主要设计了测试仪的小信号采样及调理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对衍射光栅0级和1级光斑亮度比和光栅透过率测试误差和均方差均满足了光栅测试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CE061A的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设计

    杨明堂;

    激光经衍射光栅衍射后的光斑亮度比和透过率的测定是保证光盘驱动器等电子设备的质量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高性能16位单片机SPCE061A创新地设计实现波长650 nm激光衍射光栅测试仪器。主要设计了测试仪的小信号采样及调理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对衍射光栅0级和1级光斑亮度比和光栅透过率测试误差和均方差均满足了光栅测试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

    2009年16期 v.32;No.30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AU1200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设计实现

    杨文慧;施芝元;黄联芬;

    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lchemy AU1200嵌入式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采用嵌入式技术,利用AU1200的媒体加速引擎(MAE)对多媒体文件进行硬件解码,再将硬件解码后的数据通过MAI Engine对MAI中的文件读取、解复用、解码等函数的调用进行软件解码,从而实现包括MPEG1,MPEG2,MPEG3,MPEG4等格式的多媒体文件的播放。这样的实现方法的特点在于省去了外部DSP电路,大大地简化了软件设计,同时也节省了CPU的开销。

    2009年16期 v.32;No.30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AU1200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设计实现

    杨文慧;施芝元;黄联芬;

    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lchemy AU1200嵌入式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采用嵌入式技术,利用AU1200的媒体加速引擎(MAE)对多媒体文件进行硬件解码,再将硬件解码后的数据通过MAI Engine对MAI中的文件读取、解复用、解码等函数的调用进行软件解码,从而实现包括MPEG1,MPEG2,MPEG3,MPEG4等格式的多媒体文件的播放。这样的实现方法的特点在于省去了外部DSP电路,大大地简化了软件设计,同时也节省了CPU的开销。

    2009年16期 v.32;No.30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AU1200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设计实现

    杨文慧;施芝元;黄联芬;

    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lchemy AU1200嵌入式无线车载终端播放器,采用嵌入式技术,利用AU1200的媒体加速引擎(MAE)对多媒体文件进行硬件解码,再将硬件解码后的数据通过MAI Engine对MAI中的文件读取、解复用、解码等函数的调用进行软件解码,从而实现包括MPEG1,MPEG2,MPEG3,MPEG4等格式的多媒体文件的播放。这样的实现方法的特点在于省去了外部DSP电路,大大地简化了软件设计,同时也节省了CPU的开销。

    2009年16期 v.32;No.30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obel边缘检测的FPGA实现

    李明;赵勋杰;毛伟民;

    为了采用FPGA来实时实现Sobel边缘检测,设计者往往自己编写代码。在此介绍基于QuartusⅡ提供的参数可设置宏功能模块,实现Sobel边缘检测的新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比用户编写的代码更优的综合和实现结果,节省了宝贵的设计时间,并且获得了很好的边缘检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Sobel边缘检测的FPGA实现

    李明;赵勋杰;毛伟民;

    为了采用FPGA来实时实现Sobel边缘检测,设计者往往自己编写代码。在此介绍基于QuartusⅡ提供的参数可设置宏功能模块,实现Sobel边缘检测的新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比用户编写的代码更优的综合和实现结果,节省了宝贵的设计时间,并且获得了很好的边缘检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Sobel边缘检测的FPGA实现

    李明;赵勋杰;毛伟民;

    为了采用FPGA来实时实现Sobel边缘检测,设计者往往自己编写代码。在此介绍基于QuartusⅡ提供的参数可设置宏功能模块,实现Sobel边缘检测的新方案。该方案获得了比用户编写的代码更优的综合和实现结果,节省了宝贵的设计时间,并且获得了很好的边缘检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9850的嵌入式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吴海超;邢斯瑞;

    频率合成技术是目前研制信号源的关键技术,在此给出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芯片AD9850和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正弦波方波信号源设计方案。可输出频率范围为1 Hz~10 MHz的正弦波和方波,且具有频率设定、多档步进调整和幅度调节的功能。重点介绍DDS技术原理、单片机与AD9850的硬件接口电路、杂散和噪声信号的消除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的信号源精度较高、频率范围较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出信号频率稳定,无明显波形失真。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9850的嵌入式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吴海超;邢斯瑞;

    频率合成技术是目前研制信号源的关键技术,在此给出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芯片AD9850和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正弦波方波信号源设计方案。可输出频率范围为1 Hz~10 MHz的正弦波和方波,且具有频率设定、多档步进调整和幅度调节的功能。重点介绍DDS技术原理、单片机与AD9850的硬件接口电路、杂散和噪声信号的消除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的信号源精度较高、频率范围较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出信号频率稳定,无明显波形失真。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9850的嵌入式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吴海超;邢斯瑞;

    频率合成技术是目前研制信号源的关键技术,在此给出一种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芯片AD9850和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正弦波方波信号源设计方案。可输出频率范围为1 Hz~10 MHz的正弦波和方波,且具有频率设定、多档步进调整和幅度调节的功能。重点介绍DDS技术原理、单片机与AD9850的硬件接口电路、杂散和噪声信号的消除方法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的信号源精度较高、频率范围较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出信号频率稳定,无明显波形失真。

    2009年16期 v.32;No.303 47-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的Tilcon用户图形界面设计与开发

    韩改宁;李永锋;

    针对嵌入式应用领域下的实时高质量图形开发困难的问题,引入一种嵌入式下图形开发工具Tilcon,并对Til-con的程序开发方法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结合VxWorks系统,利用Tornado开发环境,WindML图形库组件层次结构的配置,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智能水表的图形实例,实现嵌入式系统下图形设计与开发。该设计是基于三方嵌入式软件进行联合开发,解决了嵌入式VxWorks下的图形显示与实时刷新困难的问题,再结合相应的硬件,具有很大工程使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51-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的Tilcon用户图形界面设计与开发

    韩改宁;李永锋;

    针对嵌入式应用领域下的实时高质量图形开发困难的问题,引入一种嵌入式下图形开发工具Tilcon,并对Til-con的程序开发方法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结合VxWorks系统,利用Tornado开发环境,WindML图形库组件层次结构的配置,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智能水表的图形实例,实现嵌入式系统下图形设计与开发。该设计是基于三方嵌入式软件进行联合开发,解决了嵌入式VxWorks下的图形显示与实时刷新困难的问题,再结合相应的硬件,具有很大工程使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51-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的Tilcon用户图形界面设计与开发

    韩改宁;李永锋;

    针对嵌入式应用领域下的实时高质量图形开发困难的问题,引入一种嵌入式下图形开发工具Tilcon,并对Til-con的程序开发方法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此结合VxWorks系统,利用Tornado开发环境,WindML图形库组件层次结构的配置,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智能水表的图形实例,实现嵌入式系统下图形设计与开发。该设计是基于三方嵌入式软件进行联合开发,解决了嵌入式VxWorks下的图形显示与实时刷新困难的问题,再结合相应的硬件,具有很大工程使用价值。

    2009年16期 v.32;No.303 51-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王笃亭;兰生;

    为实现短距离无线抄表,以DSP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采集芯片CS5460A,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A对数据进行无线收发,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上级系统发送,实现了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采用DS1302作为系统时钟芯片,为系统采集电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

    2009年16期 v.32;No.303 54-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王笃亭;兰生;

    为实现短距离无线抄表,以DSP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采集芯片CS5460A,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A对数据进行无线收发,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上级系统发送,实现了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采用DS1302作为系统时钟芯片,为系统采集电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

    2009年16期 v.32;No.303 54-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王笃亭;兰生;

    为实现短距离无线抄表,以DSP2812为控制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采集芯片CS5460A,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A对数据进行无线收发,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上级系统发送,实现了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采用DS1302作为系统时钟芯片,为系统采集电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

    2009年16期 v.32;No.303 54-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总线与网络

  • 数字家庭UPnP及AV框架研究

    彭欢;蒋天发;

    研究数字家庭的核心标准UPnP以及基于UPnP的AV框架。UPnP的工作流程是基于一个协议栈,这个协议栈利用的是Internet的一系列协议,包括IP,TCP和UDP等;AV框架在实现上主要以AV控制点为中介来设计各个设备间的交互。最终的AV框架包括AV控制点、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控制器。在此所设计的框架交互能力强、远程网络控制简单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家庭UPnP及AV框架研究

    彭欢;蒋天发;

    研究数字家庭的核心标准UPnP以及基于UPnP的AV框架。UPnP的工作流程是基于一个协议栈,这个协议栈利用的是Internet的一系列协议,包括IP,TCP和UDP等;AV框架在实现上主要以AV控制点为中介来设计各个设备间的交互。最终的AV框架包括AV控制点、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控制器。在此所设计的框架交互能力强、远程网络控制简单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家庭UPnP及AV框架研究

    彭欢;蒋天发;

    研究数字家庭的核心标准UPnP以及基于UPnP的AV框架。UPnP的工作流程是基于一个协议栈,这个协议栈利用的是Internet的一系列协议,包括IP,TCP和UDP等;AV框架在实现上主要以AV控制点为中介来设计各个设备间的交互。最终的AV框架包括AV控制点、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控制器。在此所设计的框架交互能力强、远程网络控制简单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研究与实现

    马海峰;秦桂英;

    通过对ASP.NET提供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在Web应用程序中实现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步骤;利用存储在XML文件中的用户凭证信息,实现Web应用程序对拒绝匿名访问资源进行Forms身份验证程序的设计。实例说明,采用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既可以大大简化Web应用程序中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的设计,也可以方便灵活地应用于Web应用程序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研究与实现

    马海峰;秦桂英;

    通过对ASP.NET提供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在Web应用程序中实现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步骤;利用存储在XML文件中的用户凭证信息,实现Web应用程序对拒绝匿名访问资源进行Forms身份验证程序的设计。实例说明,采用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既可以大大简化Web应用程序中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的设计,也可以方便灵活地应用于Web应用程序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研究与实现

    马海峰;秦桂英;

    通过对ASP.NET提供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在Web应用程序中实现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步骤;利用存储在XML文件中的用户凭证信息,实现Web应用程序对拒绝匿名访问资源进行Forms身份验证程序的设计。实例说明,采用基于XML的Forms身份验证方式,既可以大大简化Web应用程序中用户身份验证模块的设计,也可以方便灵活地应用于Web应用程序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关德君;林丽;

    针对已有Apriori算法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基于引用作用度的Apriori_lift算法,从而提高关联规则的挖掘性能。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Apriori_lift算法在挖掘结果方面明显优于Apriori算法。应用Apriori_lift算法对现有的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系统在挖掘网络数据包方面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包中各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这一特点并结合协议分析、入侵分析等技术,可以通过挖掘结果中的规则去准确而高效地锁定攻击者,从提高了系统检测性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关德君;林丽;

    针对已有Apriori算法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基于引用作用度的Apriori_lift算法,从而提高关联规则的挖掘性能。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Apriori_lift算法在挖掘结果方面明显优于Apriori算法。应用Apriori_lift算法对现有的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系统在挖掘网络数据包方面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包中各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这一特点并结合协议分析、入侵分析等技术,可以通过挖掘结果中的规则去准确而高效地锁定攻击者,从提高了系统检测性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关德君;林丽;

    针对已有Apriori算法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基于引用作用度的Apriori_lift算法,从而提高关联规则的挖掘性能。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Apriori_lift算法在挖掘结果方面明显优于Apriori算法。应用Apriori_lift算法对现有的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系统在挖掘网络数据包方面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包中各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这一特点并结合协议分析、入侵分析等技术,可以通过挖掘结果中的规则去准确而高效地锁定攻击者,从提高了系统检测性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OA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研究与实现

    陈光海;

    针对当前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八"效应,提出基于Ajax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从交互性、性能等角度探讨SOA和Ajax技术,并结合SOA和Ajax实现集数据采集、模型建立、模型评估与高端客户预测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解决了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存在的"二八"效应,提高了Web系统数据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效率,实现了跨平台操作,并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且通过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OA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研究与实现

    陈光海;

    针对当前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八"效应,提出基于Ajax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从交互性、性能等角度探讨SOA和Ajax技术,并结合SOA和Ajax实现集数据采集、模型建立、模型评估与高端客户预测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解决了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存在的"二八"效应,提高了Web系统数据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效率,实现了跨平台操作,并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且通过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OA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研究与实现

    陈光海;

    针对当前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中存在着明显的"二八"效应,提出基于Ajax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从交互性、性能等角度探讨SOA和Ajax技术,并结合SOA和Ajax实现集数据采集、模型建立、模型评估与高端客户预测的网上银行客户评估系统。该系统基于B/S结构,解决了网上银行个人客户分布存在的"二八"效应,提高了Web系统数据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效率,实现了跨平台操作,并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且通过实践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Web数据挖掘在高校教务考试中的应用

    黄永平;王健;

    介绍Web数据挖掘概念的分类、校园内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的数据资源以及校园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Web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将传统的数据挖掘与Web结合起来进行Web数据挖掘,通过此系统,可以大大简化传统的考试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平时练习的Web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更合理地控制网络化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有利于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及有利于管理员维护试题库。

    2009年16期 v.32;No.30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Web数据挖掘在高校教务考试中的应用

    黄永平;王健;

    介绍Web数据挖掘概念的分类、校园内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的数据资源以及校园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Web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将传统的数据挖掘与Web结合起来进行Web数据挖掘,通过此系统,可以大大简化传统的考试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平时练习的Web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更合理地控制网络化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有利于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及有利于管理员维护试题库。

    2009年16期 v.32;No.30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Web数据挖掘在高校教务考试中的应用

    黄永平;王健;

    介绍Web数据挖掘概念的分类、校园内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的数据资源以及校园网络化考试考前练习中Web数据挖掘的主要过程。将传统的数据挖掘与Web结合起来进行Web数据挖掘,通过此系统,可以大大简化传统的考试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对学生平时练习的Web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更合理地控制网络化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有利于进行个性化辅导以及有利于管理员维护试题库。

    2009年16期 v.32;No.30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软件技术

  • C~(++) Builder中DLL的创建及调用

    周立;蒋天发;

    DLL是一个能被应用程序和其他的DLL调用的过程与函数的集合体,它包含公共代码或资源。由于DLL使用内存共享技术,在某些地方Windows也给了DLL一些更高的权限,因而DLL中可以实现一些一般程序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同时,DLL还为不同语言间的代码共享提供了一条捷径。因而DLL在编程时应用较为广泛。在此介绍了在BorlandC++Builder 6开发平台中创建及调用其自身的DLL,以及如何调用由Visual C++6.0所生成的DLL。

    2009年16期 v.32;No.303 73-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C~(++) Builder中DLL的创建及调用

    周立;蒋天发;

    DLL是一个能被应用程序和其他的DLL调用的过程与函数的集合体,它包含公共代码或资源。由于DLL使用内存共享技术,在某些地方Windows也给了DLL一些更高的权限,因而DLL中可以实现一些一般程序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同时,DLL还为不同语言间的代码共享提供了一条捷径。因而DLL在编程时应用较为广泛。在此介绍了在BorlandC++Builder 6开发平台中创建及调用其自身的DLL,以及如何调用由Visual C++6.0所生成的DLL。

    2009年16期 v.32;No.303 73-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C~(++) Builder中DLL的创建及调用

    周立;蒋天发;

    DLL是一个能被应用程序和其他的DLL调用的过程与函数的集合体,它包含公共代码或资源。由于DLL使用内存共享技术,在某些地方Windows也给了DLL一些更高的权限,因而DLL中可以实现一些一般程序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同时,DLL还为不同语言间的代码共享提供了一条捷径。因而DLL在编程时应用较为广泛。在此介绍了在BorlandC++Builder 6开发平台中创建及调用其自身的DLL,以及如何调用由Visual C++6.0所生成的DLL。

    2009年16期 v.32;No.303 73-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研究

    许亚梅;张立臣;

    在实际应用中,实时的移动数据库系统不仅需要确保事务完成的最后期限,而且还需保证事务处理的时态一致性,为此研究了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从移动实时数据库时间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限制因素,提出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维护策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乐观协议OPT-Wait与基于锁的协议VL-HP各有优劣,在延误截止时间率方面,OPT-Wait协议比VL-HP协议性能好。

    2009年16期 v.32;No.30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研究

    许亚梅;张立臣;

    在实际应用中,实时的移动数据库系统不仅需要确保事务完成的最后期限,而且还需保证事务处理的时态一致性,为此研究了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从移动实时数据库时间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限制因素,提出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维护策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乐观协议OPT-Wait与基于锁的协议VL-HP各有优劣,在延误截止时间率方面,OPT-Wait协议比VL-HP协议性能好。

    2009年16期 v.32;No.30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研究

    许亚梅;张立臣;

    在实际应用中,实时的移动数据库系统不仅需要确保事务完成的最后期限,而且还需保证事务处理的时态一致性,为此研究了移动实时数据库的时间一致性。从移动实时数据库时间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限制因素,提出实时事务的时间一致性维护策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乐观协议OPT-Wait与基于锁的协议VL-HP各有优劣,在延误截止时间率方面,OPT-Wait协议比VL-HP协议性能好。

    2009年16期 v.32;No.303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张延龙;王建兰;

    数据挖掘技术能在数据的利用和提取方面为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数据挖掘的有关概念,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结合用挖掘12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中用户需求的实例,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海量的气象数据完全符合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范围,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为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从而加强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0-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张延龙;王建兰;

    数据挖掘技术能在数据的利用和提取方面为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数据挖掘的有关概念,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结合用挖掘12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中用户需求的实例,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海量的气象数据完全符合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范围,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为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从而加强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0-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张延龙;王建兰;

    数据挖掘技术能在数据的利用和提取方面为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数据挖掘的有关概念,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结合用挖掘12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中用户需求的实例,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海量的气象数据完全符合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范围,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为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从而加强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

    2009年16期 v.32;No.303 80-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拼音和内码

    吴道荣;王善发;

    为了对Unicode字符集中的27 901个汉字进行易通输入法编码,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输入法生成器的逆转换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现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获得拼音码表的文本文件;再使用Access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功能,将汉字和拼音组成的字符串分离成汉字和拼音,得到Windows XP操作系统Unicode字符集中的汉字、拼音和内码。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基本数据库。该方法提高了易通输入法的编码速度和灵活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拼音和内码

    吴道荣;王善发;

    为了对Unicode字符集中的27 901个汉字进行易通输入法编码,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输入法生成器的逆转换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现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获得拼音码表的文本文件;再使用Access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功能,将汉字和拼音组成的字符串分离成汉字和拼音,得到Windows XP操作系统Unicode字符集中的汉字、拼音和内码。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基本数据库。该方法提高了易通输入法的编码速度和灵活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拼音和内码

    吴道荣;王善发;

    为了对Unicode字符集中的27 901个汉字进行易通输入法编码,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输入法生成器的逆转换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现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获得拼音码表的文本文件;再使用Access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功能,将汉字和拼音组成的字符串分离成汉字和拼音,得到Windows XP操作系统Unicode字符集中的汉字、拼音和内码。获取Unicode字符集中汉字的基本数据库。该方法提高了易通输入法的编码速度和灵活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课程考试自动组卷算法的研究设计

    郭兰英;梁波;孙朝云;

    为了规范高校日常课程考试,在对常用组卷算法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组卷算法,该算法既利用随机抽取算法速度快,算法简单的优点,又借鉴了回溯算法求解的思想,提高了组卷成功率。系统采用C/S,Visual Basic及VBA技术线路,通过两年的运行测试,在题库仅有近百道题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动组卷,降低了组卷算法对题库题量的依赖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6-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课程考试自动组卷算法的研究设计

    郭兰英;梁波;孙朝云;

    为了规范高校日常课程考试,在对常用组卷算法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组卷算法,该算法既利用随机抽取算法速度快,算法简单的优点,又借鉴了回溯算法求解的思想,提高了组卷成功率。系统采用C/S,Visual Basic及VBA技术线路,通过两年的运行测试,在题库仅有近百道题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动组卷,降低了组卷算法对题库题量的依赖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6-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课程考试自动组卷算法的研究设计

    郭兰英;梁波;孙朝云;

    为了规范高校日常课程考试,在对常用组卷算法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组卷算法,该算法既利用随机抽取算法速度快,算法简单的优点,又借鉴了回溯算法求解的思想,提高了组卷成功率。系统采用C/S,Visual Basic及VBA技术线路,通过两年的运行测试,在题库仅有近百道题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动组卷,降低了组卷算法对题库题量的依赖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86-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过程监控的实验作业防拷贝技术的思路与实践

    梁振球;

    针对目前存在个别学生拷贝同学的实验作业提交,而教师对此监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实验作业不仅要有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思路,并设计一个基于过程监控的电子作业管理系统,向教师提供一种通用的、相对准确的防拷贝作业手段,以加强作业管理,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过程监控的实验作业防拷贝技术的思路与实践

    梁振球;

    针对目前存在个别学生拷贝同学的实验作业提交,而教师对此监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实验作业不仅要有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思路,并设计一个基于过程监控的电子作业管理系统,向教师提供一种通用的、相对准确的防拷贝作业手段,以加强作业管理,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过程监控的实验作业防拷贝技术的思路与实践

    梁振球;

    针对目前存在个别学生拷贝同学的实验作业提交,而教师对此监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实验作业不仅要有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思路,并设计一个基于过程监控的电子作业管理系统,向教师提供一种通用的、相对准确的防拷贝作业手段,以加强作业管理,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 Builder的Chirp信号源设计

    董亮;汪敏;郝龙飞;董江;

    设计分析了Chirp函数在时域和频域内的一般特点和解析公式。提出首先在Altera DSP开发工具DSP Builder中实现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模块,根据Chirp函数特定的输入/输出(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计算出当前输入字与输出频率的对应关系;然后设计控制字子模块产生DDS模块的频率控制字,驱动DDS产生不同的输出频率,通过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得出不同时刻输出的频谱图,验证了该设计能很好地实现Chirp信号源。

    2009年16期 v.32;No.303 92-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 Builder的Chirp信号源设计

    董亮;汪敏;郝龙飞;董江;

    设计分析了Chirp函数在时域和频域内的一般特点和解析公式。提出首先在Altera DSP开发工具DSP Builder中实现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模块,根据Chirp函数特定的输入/输出(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计算出当前输入字与输出频率的对应关系;然后设计控制字子模块产生DDS模块的频率控制字,驱动DDS产生不同的输出频率,通过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得出不同时刻输出的频谱图,验证了该设计能很好地实现Chirp信号源。

    2009年16期 v.32;No.303 92-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 Builder的Chirp信号源设计

    董亮;汪敏;郝龙飞;董江;

    设计分析了Chirp函数在时域和频域内的一般特点和解析公式。提出首先在Altera DSP开发工具DSP Builder中实现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模块,根据Chirp函数特定的输入/输出(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计算出当前输入字与输出频率的对应关系;然后设计控制字子模块产生DDS模块的频率控制字,驱动DDS产生不同的输出频率,通过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得出不同时刻输出的频谱图,验证了该设计能很好地实现Chirp信号源。

    2009年16期 v.32;No.303 92-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开发研究及应用

    吴家菊;席传裕;姜龙;

    在分析RUP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讨论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过程,并针对中小项目对RUP过程进行裁减优化,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RUP-MIS迭代开发模型。该模型由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构成,通过分析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中的各要素,得出RUP-MIS模型的动态迭代过程,最后将裁减优化后的RUP-MIS模型迭代式开发过程应用于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验证RUP-MIS模型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开发研究及应用

    吴家菊;席传裕;姜龙;

    在分析RUP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讨论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过程,并针对中小项目对RUP过程进行裁减优化,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RUP-MIS迭代开发模型。该模型由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构成,通过分析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中的各要素,得出RUP-MIS模型的动态迭代过程,最后将裁减优化后的RUP-MIS模型迭代式开发过程应用于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验证RUP-MIS模型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开发研究及应用

    吴家菊;席传裕;姜龙;

    在分析RUP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讨论基于RUP的迭代式软件过程,并针对中小项目对RUP过程进行裁减优化,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RUP-MIS迭代开发模型。该模型由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构成,通过分析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中的各要素,得出RUP-MIS模型的动态迭代过程,最后将裁减优化后的RUP-MIS模型迭代式开发过程应用于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验证RUP-MIS模型中。

    2009年16期 v.32;No.30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用VBA实现股票的马尔可夫法预测

    付明柏;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一种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是对地理、天气、市场、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根据马尔可夫预测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利用语法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与Excel绑定的VBA编程实现了股票的预测,旨在普及和推广电脑的应用,使程序设计大众化。通过应用证明,该程序比较适用、操作简单、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非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用Excel及VBA开发本领域的实用系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0-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VBA实现股票的马尔可夫法预测

    付明柏;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一种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是对地理、天气、市场、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根据马尔可夫预测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利用语法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与Excel绑定的VBA编程实现了股票的预测,旨在普及和推广电脑的应用,使程序设计大众化。通过应用证明,该程序比较适用、操作简单、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非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用Excel及VBA开发本领域的实用系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0-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VBA实现股票的马尔可夫法预测

    付明柏;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一种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是对地理、天气、市场、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根据马尔可夫预测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利用语法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与Excel绑定的VBA编程实现了股票的预测,旨在普及和推广电脑的应用,使程序设计大众化。通过应用证明,该程序比较适用、操作简单、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非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用Excel及VBA开发本领域的实用系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0-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图像分析

  • 基于泛Fibonacci的Web图像快速呈现

    张帆;朱国仲;

    介绍常见的几种Web图像格式;提出了一种渐进呈现图像的方式传输图像数据,通过调整图像输出轨迹,放大单个像素为像素方阵,由少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呈现低分辨率图像的方法;给出算法描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分析采用该方法实现Web图像传输相比于其他传输方式的优越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泛Fibonacci的Web图像快速呈现

    张帆;朱国仲;

    介绍常见的几种Web图像格式;提出了一种渐进呈现图像的方式传输图像数据,通过调整图像输出轨迹,放大单个像素为像素方阵,由少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呈现低分辨率图像的方法;给出算法描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分析采用该方法实现Web图像传输相比于其他传输方式的优越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泛Fibonacci的Web图像快速呈现

    张帆;朱国仲;

    介绍常见的几种Web图像格式;提出了一种渐进呈现图像的方式传输图像数据,通过调整图像输出轨迹,放大单个像素为像素方阵,由少量的图像数据快速呈现低分辨率图像的方法;给出算法描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后分析采用该方法实现Web图像传输相比于其他传输方式的优越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廖秀秀;梁礼健;

    医学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首先分析医学图像配准的四个关键要素,然后着重从变换模型、相似性度量两个方面探讨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最后提出医学图像配准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廖秀秀;梁礼健;

    医学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首先分析医学图像配准的四个关键要素,然后着重从变换模型、相似性度量两个方面探讨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最后提出医学图像配准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廖秀秀;梁礼健;

    医学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首先分析医学图像配准的四个关键要素,然后着重从变换模型、相似性度量两个方面探讨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最后提出医学图像配准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自动识别研究

    特尼格尔;汪滢;

    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盲目性和低效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字符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过训练可有效地提取信号、图像等感知模式的特征,对档案管理档案号的数字识别进行研究与应用。实验表明,在图像识别中,尤其是否图像的字符识别中,BP神经网络在识别准确率和先验知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自动识别研究

    特尼格尔;汪滢;

    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盲目性和低效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字符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过训练可有效地提取信号、图像等感知模式的特征,对档案管理档案号的数字识别进行研究与应用。实验表明,在图像识别中,尤其是否图像的字符识别中,BP神经网络在识别准确率和先验知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自动识别研究

    特尼格尔;汪滢;

    针对传统识别方法的盲目性和低效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字符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经过训练可有效地提取信号、图像等感知模式的特征,对档案管理档案号的数字识别进行研究与应用。实验表明,在图像识别中,尤其是否图像的字符识别中,BP神经网络在识别准确率和先验知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桡骨的分割与提取研究

    杨莉;彭利民;王运琼;

    骨龄反映了人类机体的生物学年龄,实现骨龄评测的自动化,可使得骨龄评定简单、快捷、准确、可重复性强。在此,对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特征骨块——桡骨的定位、分割和边缘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计算手形宽度法确定腕部分割线AB,并对腕部的长度进行统一切割;使用基于自适应阈值和最大面积变化法相结合的算法,分离尺、桡骨,对桡骨区域内的边缘图像,通过去除不合法面积区域定位到桡骨左右边缘点,并对骨骼的边缘进行边缘跟踪和拟合,提取了较完整的桡骨骨骼边缘线,为以后的桡骨特征提取和识别奠定了基础。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3-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桡骨的分割与提取研究

    杨莉;彭利民;王运琼;

    骨龄反映了人类机体的生物学年龄,实现骨龄评测的自动化,可使得骨龄评定简单、快捷、准确、可重复性强。在此,对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特征骨块——桡骨的定位、分割和边缘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计算手形宽度法确定腕部分割线AB,并对腕部的长度进行统一切割;使用基于自适应阈值和最大面积变化法相结合的算法,分离尺、桡骨,对桡骨区域内的边缘图像,通过去除不合法面积区域定位到桡骨左右边缘点,并对骨骼的边缘进行边缘跟踪和拟合,提取了较完整的桡骨骨骼边缘线,为以后的桡骨特征提取和识别奠定了基础。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3-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桡骨的分割与提取研究

    杨莉;彭利民;王运琼;

    骨龄反映了人类机体的生物学年龄,实现骨龄评测的自动化,可使得骨龄评定简单、快捷、准确、可重复性强。在此,对骨龄自动评测系统中特征骨块——桡骨的定位、分割和边缘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采用计算手形宽度法确定腕部分割线AB,并对腕部的长度进行统一切割;使用基于自适应阈值和最大面积变化法相结合的算法,分离尺、桡骨,对桡骨区域内的边缘图像,通过去除不合法面积区域定位到桡骨左右边缘点,并对骨骼的边缘进行边缘跟踪和拟合,提取了较完整的桡骨骨骼边缘线,为以后的桡骨特征提取和识别奠定了基础。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3-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齿轮测试仪精度分析

    殷元元;赵丽清;

    基于视觉技术的齿轮测试仪是一种新型的齿轮测量工具,目前该项目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介绍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的齿轮测试仪系统,并简要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然后详细地从量块的选择、图像分辨率、齿轮模数大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齿轮参数测量精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分辨率和量块的选取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模数的变化则对测量精度的变化不太明显,其主要影响相对误差的精度,对绝对误差精度影响不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齿轮测试仪精度分析

    殷元元;赵丽清;

    基于视觉技术的齿轮测试仪是一种新型的齿轮测量工具,目前该项目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介绍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的齿轮测试仪系统,并简要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然后详细地从量块的选择、图像分辨率、齿轮模数大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齿轮参数测量精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分辨率和量块的选取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模数的变化则对测量精度的变化不太明显,其主要影响相对误差的精度,对绝对误差精度影响不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齿轮测试仪精度分析

    殷元元;赵丽清;

    基于视觉技术的齿轮测试仪是一种新型的齿轮测量工具,目前该项目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介绍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的齿轮测试仪系统,并简要介绍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然后详细地从量块的选择、图像分辨率、齿轮模数大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齿轮参数测量精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分辨率和量块的选取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模数的变化则对测量精度的变化不太明显,其主要影响相对误差的精度,对绝对误差精度影响不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张磊;董惠;杨润玲;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在图像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但其算法初始聚类原型是随机选取的,从而造成算法性能强烈地依赖聚类原型的初始化,将遗传算法强大的通用性应用于模糊聚类算法,对模糊聚类中心进行编码,然后依据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建立适应度函数,选择适当的交叉率和变异率,最终实现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较好地解决模糊聚类对初始化敏感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张磊;董惠;杨润玲;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在图像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但其算法初始聚类原型是随机选取的,从而造成算法性能强烈地依赖聚类原型的初始化,将遗传算法强大的通用性应用于模糊聚类算法,对模糊聚类中心进行编码,然后依据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建立适应度函数,选择适当的交叉率和变异率,最终实现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较好地解决模糊聚类对初始化敏感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张磊;董惠;杨润玲;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在图像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但其算法初始聚类原型是随机选取的,从而造成算法性能强烈地依赖聚类原型的初始化,将遗传算法强大的通用性应用于模糊聚类算法,对模糊聚类中心进行编码,然后依据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建立适应度函数,选择适当的交叉率和变异率,最终实现基于模糊聚类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能较好地解决模糊聚类对初始化敏感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三维人脸骨骼对称轮廓线提取的方法

    金明;

    在正面人面骨骼中,对称轮廓线具有相对稳定的形状特征,可以作为人面像识别的分类器。在此提出一种人面骨骼对称轮廓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小二乘拟合人面骨骼模型,找出定位点,对姿态校准后,投影为镜相面,对镜相配准后,由拟合骨骼模型与配准后的镜相面交线得到对称轮廓线。试验表明,应用该算法得到的对称轮廓线具有较好的人脸分类功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三维人脸骨骼对称轮廓线提取的方法

    金明;

    在正面人面骨骼中,对称轮廓线具有相对稳定的形状特征,可以作为人面像识别的分类器。在此提出一种人面骨骼对称轮廓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小二乘拟合人面骨骼模型,找出定位点,对姿态校准后,投影为镜相面,对镜相配准后,由拟合骨骼模型与配准后的镜相面交线得到对称轮廓线。试验表明,应用该算法得到的对称轮廓线具有较好的人脸分类功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三维人脸骨骼对称轮廓线提取的方法

    金明;

    在正面人面骨骼中,对称轮廓线具有相对稳定的形状特征,可以作为人面像识别的分类器。在此提出一种人面骨骼对称轮廓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最小二乘拟合人面骨骼模型,找出定位点,对姿态校准后,投影为镜相面,对镜相配准后,由拟合骨骼模型与配准后的镜相面交线得到对称轮廓线。试验表明,应用该算法得到的对称轮廓线具有较好的人脸分类功能。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stICA的模糊强噪背景下指纹盲提取研究

    金贵斌;王曙钊;牛德智;王卓;

    独立分量分析作为盲源信号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里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的算法实现做了简要介绍。针对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的指纹都非常模糊、杂乱,不能进行鉴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FastICA的指纹提取方法,它通过对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模糊混合指纹进行盲分离,提取出清晰的单个指纹,从而鉴定犯罪嫌疑人。对实测数据进行盲分离的结果表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指纹提取方法,该方法可分离出强噪声环境下的模糊指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stICA的模糊强噪背景下指纹盲提取研究

    金贵斌;王曙钊;牛德智;王卓;

    独立分量分析作为盲源信号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里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的算法实现做了简要介绍。针对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的指纹都非常模糊、杂乱,不能进行鉴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FastICA的指纹提取方法,它通过对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模糊混合指纹进行盲分离,提取出清晰的单个指纹,从而鉴定犯罪嫌疑人。对实测数据进行盲分离的结果表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指纹提取方法,该方法可分离出强噪声环境下的模糊指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stICA的模糊强噪背景下指纹盲提取研究

    金贵斌;王曙钊;牛德智;王卓;

    独立分量分析作为盲源信号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里对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FastICA的算法实现做了简要介绍。针对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的指纹都非常模糊、杂乱,不能进行鉴定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FastICA的指纹提取方法,它通过对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模糊混合指纹进行盲分离,提取出清晰的单个指纹,从而鉴定犯罪嫌疑人。对实测数据进行盲分离的结果表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指纹提取方法,该方法可分离出强噪声环境下的模糊指纹,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的特征点匹配

    杨艳;康戈文;

    为了解决图像特征点精确匹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法图像配准和颜色概率分布匹配的特征点匹配算法,能在图像产生大的形变和光照变化的情况下精确匹配到对应特征点。首先,定义一个5D空间,并用一组参数来表示特征点区域在待匹配图像中产生的位移、旋转、缩放等形变信息,通过这组参数能对特征区域在两幅图像间进行转换映射;其次,通过结合以上提到的两种匹配算法采用M估计法迭代更新这组参数得到更近似的特征区域模型,以达到更精确的匹配要求。实验证明这里提出的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结合的特征点匹配算法效果尤佳,出现误匹配很少,精度也很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的特征点匹配

    杨艳;康戈文;

    为了解决图像特征点精确匹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法图像配准和颜色概率分布匹配的特征点匹配算法,能在图像产生大的形变和光照变化的情况下精确匹配到对应特征点。首先,定义一个5D空间,并用一组参数来表示特征点区域在待匹配图像中产生的位移、旋转、缩放等形变信息,通过这组参数能对特征区域在两幅图像间进行转换映射;其次,通过结合以上提到的两种匹配算法采用M估计法迭代更新这组参数得到更近似的特征区域模型,以达到更精确的匹配要求。实验证明这里提出的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结合的特征点匹配算法效果尤佳,出现误匹配很少,精度也很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的特征点匹配

    杨艳;康戈文;

    为了解决图像特征点精确匹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流法图像配准和颜色概率分布匹配的特征点匹配算法,能在图像产生大的形变和光照变化的情况下精确匹配到对应特征点。首先,定义一个5D空间,并用一组参数来表示特征点区域在待匹配图像中产生的位移、旋转、缩放等形变信息,通过这组参数能对特征区域在两幅图像间进行转换映射;其次,通过结合以上提到的两种匹配算法采用M估计法迭代更新这组参数得到更近似的特征区域模型,以达到更精确的匹配要求。实验证明这里提出的光流法和颜色概率分布结合的特征点匹配算法效果尤佳,出现误匹配很少,精度也很高。

    2009年16期 v.32;No.303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

  • 拉普拉斯算子的FPGA实现方法

    毛伟民;赵勋杰;李明;王海燕;

    为了能快速实现Laplacian算子高频增强功能,通过理论研究设计出该算子实现的硬件结构。提出一种调用仿真软件中宏功能块快速实现算法的硬件实现模式。详细介绍使用QuartusⅡ中Megafunctions宏功能模块库实现3×3模板Laplacian算子的过程。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实现的算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滤波效果,且设计方便、有效,为相似功能模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拉普拉斯算子的FPGA实现方法

    毛伟民;赵勋杰;李明;王海燕;

    为了能快速实现Laplacian算子高频增强功能,通过理论研究设计出该算子实现的硬件结构。提出一种调用仿真软件中宏功能块快速实现算法的硬件实现模式。详细介绍使用QuartusⅡ中Megafunctions宏功能模块库实现3×3模板Laplacian算子的过程。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实现的算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滤波效果,且设计方便、有效,为相似功能模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拉普拉斯算子的FPGA实现方法

    毛伟民;赵勋杰;李明;王海燕;

    为了能快速实现Laplacian算子高频增强功能,通过理论研究设计出该算子实现的硬件结构。提出一种调用仿真软件中宏功能块快速实现算法的硬件实现模式。详细介绍使用QuartusⅡ中Megafunctions宏功能模块库实现3×3模板Laplacian算子的过程。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实现的算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滤波效果,且设计方便、有效,为相似功能模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陈佳;郑恩让;崔万照;贺永宁;

    根据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延迟坐标重构理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小波核函数的局部分析和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来训练该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嵌入维数与模型预测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精确地预测电力系统负荷,而且在电力系统负荷的最佳嵌入维数未知时也能取得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陈佳;郑恩让;崔万照;贺永宁;

    根据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延迟坐标重构理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小波核函数的局部分析和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来训练该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嵌入维数与模型预测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精确地预测电力系统负荷,而且在电力系统负荷的最佳嵌入维数未知时也能取得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陈佳;郑恩让;崔万照;贺永宁;

    根据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延迟坐标重构理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小波核函数的局部分析和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小波支持向量回归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来训练该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嵌入维数与模型预测性能的关系进行探讨。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精确地预测电力系统负荷,而且在电力系统负荷的最佳嵌入维数未知时也能取得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方法实现

    白志鹏;刘超;李茂宽;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些问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Visual Basic数值计算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系统开发;介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圆拟合算法及其基于VB和Matrix VB的实现,该方法将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与VB的Windows用户界面开发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速度快,系统资源消耗少,操作简便易行,能满足数据拟合的要求。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0-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方法实现

    白志鹏;刘超;李茂宽;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些问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Visual Basic数值计算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系统开发;介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圆拟合算法及其基于VB和Matrix VB的实现,该方法将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与VB的Windows用户界面开发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速度快,系统资源消耗少,操作简便易行,能满足数据拟合的要求。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0-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方法实现

    白志鹏;刘超;李茂宽;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些问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Visual Basic数值计算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系统开发;介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圆拟合算法及其基于VB和Matrix VB的实现,该方法将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与VB的Windows用户界面开发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速度快,系统资源消耗少,操作简便易行,能满足数据拟合的要求。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0-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改进质心算法的节点自定位研究

    张华;王万良;

    质心定位算法是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仅基于节点间连通性进行自定位,其定位结果误差较大,但该算法思想简单,能够节约有限的节点能量。为了提高节点自定位精度,且能够保留算法简单的优越性,在此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测距模型对节点定位的误差值进行修正;极大似然估计法能够对节点间的测量距离和估算距离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节点坐标有较高的精确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改进质心算法的节点自定位研究

    张华;王万良;

    质心定位算法是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仅基于节点间连通性进行自定位,其定位结果误差较大,但该算法思想简单,能够节约有限的节点能量。为了提高节点自定位精度,且能够保留算法简单的优越性,在此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测距模型对节点定位的误差值进行修正;极大似然估计法能够对节点间的测量距离和估算距离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节点坐标有较高的精确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改进质心算法的节点自定位研究

    张华;王万良;

    质心定位算法是指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仅基于节点间连通性进行自定位,其定位结果误差较大,但该算法思想简单,能够节约有限的节点能量。为了提高节点自定位精度,且能够保留算法简单的优越性,在此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测距模型对节点定位的误差值进行修正;极大似然估计法能够对节点间的测量距离和估算距离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节点坐标有较高的精确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李立礼;王强;

    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实质是一个多参数优化的问题,而传统的一些优化设计方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法等,存在算法复杂,收敛速度慢,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该方法首先根据粒子聚合度情况引入变异思想,克服PSO算法容易早熟的毛病,对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的IMPSO搜索滤波器参数的最优解,对FIR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实例设计FIR数字低通、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6-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李立礼;王强;

    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实质是一个多参数优化的问题,而传统的一些优化设计方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法等,存在算法复杂,收敛速度慢,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该方法首先根据粒子聚合度情况引入变异思想,克服PSO算法容易早熟的毛病,对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的IMPSO搜索滤波器参数的最优解,对FIR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实例设计FIR数字低通、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6-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李立礼;王强;

    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实质是一个多参数优化的问题,而传统的一些优化设计方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法等,存在算法复杂,收敛速度慢,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MPSO)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该方法首先根据粒子聚合度情况引入变异思想,克服PSO算法容易早熟的毛病,对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的IMPSO搜索滤波器参数的最优解,对FIR滤波器进行优化设计。实例设计FIR数字低通、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6-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的线阵方向图综合

    张黎强;

    将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应用到线性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此方法对阵元结构和类型都没有要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实际设计中阵结构不同以及对波束图的要求多种多样,该方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与计算步骤上有不小的差别。通过对普通Chebyshev加权阵和Dolph-Chebyshev阵为例的详细设计,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的线阵方向图综合

    张黎强;

    将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应用到线性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此方法对阵元结构和类型都没有要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实际设计中阵结构不同以及对波束图的要求多种多样,该方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与计算步骤上有不小的差别。通过对普通Chebyshev加权阵和Dolph-Chebyshev阵为例的详细设计,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ram-Schmidt正交化的线阵方向图综合

    张黎强;

    将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应用到线性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中。此方法对阵元结构和类型都没有要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针对实际设计中阵结构不同以及对波束图的要求多种多样,该方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与计算步骤上有不小的差别。通过对普通Chebyshev加权阵和Dolph-Chebyshev阵为例的详细设计,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

    邢国泉;但汉久;

    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和仿真,分析所建立的控制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平台分析对系统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利用Matlab软件得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并利用Simulink对其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发现,系统的稳定性是可以实现的。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既简单、快捷、高效,而且Matlab平台为分析控制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

    邢国泉;但汉久;

    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和仿真,分析所建立的控制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平台分析对系统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利用Matlab软件得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并利用Simulink对其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发现,系统的稳定性是可以实现的。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既简单、快捷、高效,而且Matlab平台为分析控制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

    邢国泉;但汉久;

    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和仿真,分析所建立的控制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平台分析对系统传递函数的稳定性,利用Matlab软件得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并利用Simulink对其仿真验证。通过分析发现,系统的稳定性是可以实现的。利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既简单、快捷、高效,而且Matlab平台为分析控制系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H.264解码器中CAVLC码表查找算法的分析与优化

    宋宝良;戴学丰;

    针对H.264解码器的参考模型JM对CAVLC算法的查表部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其中提出了三种改进的算法,分别为分组子表法、二叉树法和二叉树子表混合法。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优化,使查表过程中可以避免对这个码表进行查找,节省了查表时间,提高了查表速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H.264解码器中CAVLC码表查找算法的分析与优化

    宋宝良;戴学丰;

    针对H.264解码器的参考模型JM对CAVLC算法的查表部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其中提出了三种改进的算法,分别为分组子表法、二叉树法和二叉树子表混合法。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优化,使查表过程中可以避免对这个码表进行查找,节省了查表时间,提高了查表速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H.264解码器中CAVLC码表查找算法的分析与优化

    宋宝良;戴学丰;

    针对H.264解码器的参考模型JM对CAVLC算法的查表部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其中提出了三种改进的算法,分别为分组子表法、二叉树法和二叉树子表混合法。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优化,使查表过程中可以避免对这个码表进行查找,节省了查表时间,提高了查表速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元器件与应用

  • 附加传输零点的层叠式LTCC带通滤波器设计

    傅焕展;谢拥军;冯鹤;成晓阳;蒋永辉;

    利用Ansoft Designer和Ansoft Hfss软件,协同设计带有两个传输零点的LTCC层叠式带通滤波器。滤波器采用集总电容C和集总电感L实现,其尺寸20 mm×8 mm×1.2 mm。通过在各谐振单元之间引入耦合,滤波器在阻带低端和高端共产生两个传输零点,从而有效提高了滤波器带外衰减特性。实际测试表明滤波器通频带内插损小于2 dB,回波损耗大于20 d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有很好的吻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附加传输零点的层叠式LTCC带通滤波器设计

    傅焕展;谢拥军;冯鹤;成晓阳;蒋永辉;

    利用Ansoft Designer和Ansoft Hfss软件,协同设计带有两个传输零点的LTCC层叠式带通滤波器。滤波器采用集总电容C和集总电感L实现,其尺寸20 mm×8 mm×1.2 mm。通过在各谐振单元之间引入耦合,滤波器在阻带低端和高端共产生两个传输零点,从而有效提高了滤波器带外衰减特性。实际测试表明滤波器通频带内插损小于2 dB,回波损耗大于20 d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有很好的吻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附加传输零点的层叠式LTCC带通滤波器设计

    傅焕展;谢拥军;冯鹤;成晓阳;蒋永辉;

    利用Ansoft Designer和Ansoft Hfss软件,协同设计带有两个传输零点的LTCC层叠式带通滤波器。滤波器采用集总电容C和集总电感L实现,其尺寸20 mm×8 mm×1.2 mm。通过在各谐振单元之间引入耦合,滤波器在阻带低端和高端共产生两个传输零点,从而有效提高了滤波器带外衰减特性。实际测试表明滤波器通频带内插损小于2 dB,回波损耗大于20 d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有很好的吻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串口的通用的单片机在系统编程设计及实现

    谢树京;莫家玲;

    针对没有集成在系统编程(ISP)功能的单片机,提出一种基于串口RS 485协议通信的通用ISP方案。避免了此类单片机系统在程序升级时对编程器、仿真器等特定工具的依赖。以80C196KC单片机为例,通过FLASH、RAM、单片机的UART口、PC机及相关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程序的在线升级。与其他方案比较,此方案具有代价低,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等诸多特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串口的通用的单片机在系统编程设计及实现

    谢树京;莫家玲;

    针对没有集成在系统编程(ISP)功能的单片机,提出一种基于串口RS 485协议通信的通用ISP方案。避免了此类单片机系统在程序升级时对编程器、仿真器等特定工具的依赖。以80C196KC单片机为例,通过FLASH、RAM、单片机的UART口、PC机及相关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程序的在线升级。与其他方案比较,此方案具有代价低,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等诸多特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串口的通用的单片机在系统编程设计及实现

    谢树京;莫家玲;

    针对没有集成在系统编程(ISP)功能的单片机,提出一种基于串口RS 485协议通信的通用ISP方案。避免了此类单片机系统在程序升级时对编程器、仿真器等特定工具的依赖。以80C196KC单片机为例,通过FLASH、RAM、单片机的UART口、PC机及相关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程序的在线升级。与其他方案比较,此方案具有代价低,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等诸多特点。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n-Bi无铅焊料的研究

    胡丽;曾明;沈保罗;

    通过总结传统Sn-Pb焊料的特点和研制无铅焊料的条件,综述Sn-Bi无铅焊料低熔点等优点以及脆性大、易偏析的缺点,分析添加In,Ag,Al,Sb等微量合金元素对Sn-Bi无铅焊料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此合金系焊料的抗蠕变性、导电性、润湿性、拉伸性能等尚待完善的性能及可采用合金化、开发新型焊剂等新方法使Sn-Bi焊料成为理想的无铅焊料,为无铅焊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Sn-Bi无铅焊料的研究

    胡丽;曾明;沈保罗;

    通过总结传统Sn-Pb焊料的特点和研制无铅焊料的条件,综述Sn-Bi无铅焊料低熔点等优点以及脆性大、易偏析的缺点,分析添加In,Ag,Al,Sb等微量合金元素对Sn-Bi无铅焊料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此合金系焊料的抗蠕变性、导电性、润湿性、拉伸性能等尚待完善的性能及可采用合金化、开发新型焊剂等新方法使Sn-Bi焊料成为理想的无铅焊料,为无铅焊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Sn-Bi无铅焊料的研究

    胡丽;曾明;沈保罗;

    通过总结传统Sn-Pb焊料的特点和研制无铅焊料的条件,综述Sn-Bi无铅焊料低熔点等优点以及脆性大、易偏析的缺点,分析添加In,Ag,Al,Sb等微量合金元素对Sn-Bi无铅焊料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此合金系焊料的抗蠕变性、导电性、润湿性、拉伸性能等尚待完善的性能及可采用合金化、开发新型焊剂等新方法使Sn-Bi焊料成为理想的无铅焊料,为无铅焊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纳米存储器的多值逻辑设计研究

    周少华;熊琦;杨红官;曾云;

    为探索解决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问题,讨论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和二值逻辑设计的存储器结构,为应对纳米器件在到硅技术7 nm极限的突破,提出基于二端单电子晶体管的库仑台阶效应的多值逻辑设计的纳米存储器模型,分析9值逻辑逻辑设计的单位纳米存储器的逻辑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发现这样构建的存储矩阵大小几乎成几何级减小,提高了信息密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7-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米存储器的多值逻辑设计研究

    周少华;熊琦;杨红官;曾云;

    为探索解决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问题,讨论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和二值逻辑设计的存储器结构,为应对纳米器件在到硅技术7 nm极限的突破,提出基于二端单电子晶体管的库仑台阶效应的多值逻辑设计的纳米存储器模型,分析9值逻辑逻辑设计的单位纳米存储器的逻辑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发现这样构建的存储矩阵大小几乎成几何级减小,提高了信息密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7-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米存储器的多值逻辑设计研究

    周少华;熊琦;杨红官;曾云;

    为探索解决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问题,讨论纳米技术发展的极限和二值逻辑设计的存储器结构,为应对纳米器件在到硅技术7 nm极限的突破,提出基于二端单电子晶体管的库仑台阶效应的多值逻辑设计的纳米存储器模型,分析9值逻辑逻辑设计的单位纳米存储器的逻辑信号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发现这样构建的存储矩阵大小几乎成几何级减小,提高了信息密度。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7-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控衰减器在雷达DAGC系统中的应用

    谷涛;

    根据雷达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讨论在单脉冲跟踪雷达中数字A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使用数控衰减器在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中,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较详细论述数控衰减器AT107在某型号跟踪雷达接收机数字增益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应用电路,在实际使用中使得雷达DAGC系统参数调整灵活,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实现电路板的小型化。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数控衰减器在雷达DAGC系统中的应用

    谷涛;

    根据雷达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讨论在单脉冲跟踪雷达中数字A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使用数控衰减器在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中,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较详细论述数控衰减器AT107在某型号跟踪雷达接收机数字增益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应用电路,在实际使用中使得雷达DAGC系统参数调整灵活,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实现电路板的小型化。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数控衰减器在雷达DAGC系统中的应用

    谷涛;

    根据雷达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讨论在单脉冲跟踪雷达中数字AG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使用数控衰减器在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中,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较详细论述数控衰减器AT107在某型号跟踪雷达接收机数字增益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应用电路,在实际使用中使得雷达DAGC系统参数调整灵活,提高了可靠性,同时实现电路板的小型化。

    2009年16期 v.32;No.303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多点温度监控系统

    唐一鸣;潘肓山;

    介绍基于Internet通信技术在多点温度传感器网络检测中的应用,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检测和传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由单片机AT89S52进行控制,可以由以太网控制器输送到远方,终端为与以太网互联的PC机。对测量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地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该系统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工厂生产的各领域。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1-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多点温度监控系统

    唐一鸣;潘肓山;

    介绍基于Internet通信技术在多点温度传感器网络检测中的应用,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检测和传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由单片机AT89S52进行控制,可以由以太网控制器输送到远方,终端为与以太网互联的PC机。对测量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地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该系统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工厂生产的各领域。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1-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多点温度监控系统

    唐一鸣;潘肓山;

    介绍基于Internet通信技术在多点温度传感器网络检测中的应用,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检测和传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由单片机AT89S52进行控制,可以由以太网控制器输送到远方,终端为与以太网互联的PC机。对测量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地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该系统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工厂生产的各领域。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1-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AX038芯片在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

    周明;腾国文;张文波;

    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在工业设备领域应用很广泛。如能用较少的成本设计出稳定度和精度都很高的波形产生电路,无疑会增加它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中应用高频波形发生器MAX038芯片,辅以程控电压放大芯片PGA202和由集成运放ADOP37组成的电压跟随驱动电路,实现了一个低成本、高精度、输出频率连续可调,具有较强驱动能力的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MAX038芯片在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

    周明;腾国文;张文波;

    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在工业设备领域应用很广泛。如能用较少的成本设计出稳定度和精度都很高的波形产生电路,无疑会增加它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中应用高频波形发生器MAX038芯片,辅以程控电压放大芯片PGA202和由集成运放ADOP37组成的电压跟随驱动电路,实现了一个低成本、高精度、输出频率连续可调,具有较强驱动能力的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MAX038芯片在波形发生器中的应用

    周明;腾国文;张文波;

    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在工业设备领域应用很广泛。如能用较少的成本设计出稳定度和精度都很高的波形产生电路,无疑会增加它的应用价值。在设计中应用高频波形发生器MAX038芯片,辅以程控电压放大芯片PGA202和由集成运放ADOP37组成的电压跟随驱动电路,实现了一个低成本、高精度、输出频率连续可调,具有较强驱动能力的电压波形函数发生器。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和USB2.0的高速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

    宋军民;王亚非;周鹰;

    设计一个基于FPGA和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高速线阵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FPGA是硬件电路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线阵CCD时序脉冲的产生,专用A/D芯片的采样控制以及FIFO缓存数据的片内配置,并通过USB 2.0接口与上位机实现通信。讨论并开发了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固件程序、USB驱动程序及上位机应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信号检测。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和USB2.0的高速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

    宋军民;王亚非;周鹰;

    设计一个基于FPGA和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高速线阵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FPGA是硬件电路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线阵CCD时序脉冲的产生,专用A/D芯片的采样控制以及FIFO缓存数据的片内配置,并通过USB 2.0接口与上位机实现通信。讨论并开发了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固件程序、USB驱动程序及上位机应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信号检测。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和USB2.0的高速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

    宋军民;王亚非;周鹰;

    设计一个基于FPGA和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高速线阵CCD声光信号采集系统。FPGA是硬件电路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线阵CCD时序脉冲的产生,专用A/D芯片的采样控制以及FIFO缓存数据的片内配置,并通过USB 2.0接口与上位机实现通信。讨论并开发了USB 2.0接口控制芯片的固件程序、USB驱动程序及上位机应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信号检测。

    2009年16期 v.32;No.303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低频超声透皮仪设计

    李东;曾军;黄华;

    超声促渗是指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皮肤产生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声微流作用、辐射压等,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软组织的过程。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并开始进入临床,如麻醉给药。为了解决目前超声透皮仪智能化低、安全性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单片机(C8051F340)的智能低频超声经皮给药系统,该系统具有频率、功率和工作方式可调,还有过压和过流保护电路。介绍它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软件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智能化高,安全性强,实用价值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低频超声透皮仪设计

    李东;曾军;黄华;

    超声促渗是指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皮肤产生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声微流作用、辐射压等,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软组织的过程。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并开始进入临床,如麻醉给药。为了解决目前超声透皮仪智能化低、安全性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单片机(C8051F340)的智能低频超声经皮给药系统,该系统具有频率、功率和工作方式可调,还有过压和过流保护电路。介绍它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软件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智能化高,安全性强,实用价值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低频超声透皮仪设计

    李东;曾军;黄华;

    超声促渗是指运用超声波对人体皮肤产生的空化作用、热效应、声微流作用、辐射压等,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软组织的过程。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并开始进入临床,如麻醉给药。为了解决目前超声透皮仪智能化低、安全性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单片机(C8051F340)的智能低频超声经皮给药系统,该系统具有频率、功率和工作方式可调,还有过压和过流保护电路。介绍它的设计原理、硬件结构、软件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相关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系统智能化高,安全性强,实用价值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设计

    刘定良;唐春霞;徐立娟;

    半导体激光器随工作温度的增加,其阈值电流增大,出射功率下降。为了使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恒电流下输出恒功率,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和特性设计一种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电路。通过测量激光器上的电流变化,经运算放大器AD707放大和AD7896转换为数字信号反馈给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控制激光器出口端的偏振镜旋转角度,实现了激光器出射功率的恒定。该设计应用于现代彩色数码冲印加工系统中,保证了激光对相纸扫描过程中不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冲印彩色照片的色彩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3-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设计

    刘定良;唐春霞;徐立娟;

    半导体激光器随工作温度的增加,其阈值电流增大,出射功率下降。为了使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恒电流下输出恒功率,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和特性设计一种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电路。通过测量激光器上的电流变化,经运算放大器AD707放大和AD7896转换为数字信号反馈给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控制激光器出口端的偏振镜旋转角度,实现了激光器出射功率的恒定。该设计应用于现代彩色数码冲印加工系统中,保证了激光对相纸扫描过程中不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冲印彩色照片的色彩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3-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设计

    刘定良;唐春霞;徐立娟;

    半导体激光器随工作温度的增加,其阈值电流增大,出射功率下降。为了使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恒电流下输出恒功率,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和特性设计一种基于AD7896的激光器出射功率测量与控制电路。通过测量激光器上的电流变化,经运算放大器AD707放大和AD7896转换为数字信号反馈给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控制激光器出口端的偏振镜旋转角度,实现了激光器出射功率的恒定。该设计应用于现代彩色数码冲印加工系统中,保证了激光对相纸扫描过程中不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冲印彩色照片的色彩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3-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型元器件_传感器技术

  • 连通支配集算法及其改进

    张坤;刘枫;唐林;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利用连通支配集以形成虚拟骨干网进行分层次的路由。分析现有的几种去冗余分布式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针对它们冗余度大,计算复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利用节点的度以及编号构成的集合取代节点编号作为节点的权值,采用DRN算法的节点覆盖思想,并扩展为当遇到闭合环路的情况下,采用保留闭合环路中权值大的节点去冗余的方法,在保证整个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减少了连通支配集节点的总数。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通支配集算法及其改进

    张坤;刘枫;唐林;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利用连通支配集以形成虚拟骨干网进行分层次的路由。分析现有的几种去冗余分布式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针对它们冗余度大,计算复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利用节点的度以及编号构成的集合取代节点编号作为节点的权值,采用DRN算法的节点覆盖思想,并扩展为当遇到闭合环路的情况下,采用保留闭合环路中权值大的节点去冗余的方法,在保证整个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减少了连通支配集节点的总数。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通支配集算法及其改进

    张坤;刘枫;唐林;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利用连通支配集以形成虚拟骨干网进行分层次的路由。分析现有的几种去冗余分布式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针对它们冗余度大,计算复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通支配集构造算法,利用节点的度以及编号构成的集合取代节点编号作为节点的权值,采用DRN算法的节点覆盖思想,并扩展为当遇到闭合环路的情况下,采用保留闭合环路中权值大的节点去冗余的方法,在保证整个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减少了连通支配集节点的总数。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16期 v.32;No.303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孙鲁;赵慧元;苏秉华;

    为了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通过对图像主要的噪声源以及图像失真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CMOS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该CMOS图像传感器使用4T有源像素,大大提高了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在传感器中集成图像预处理功能,对改善图像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孙鲁;赵慧元;苏秉华;

    为了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通过对图像主要的噪声源以及图像失真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CMOS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该CMOS图像传感器使用4T有源像素,大大提高了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在传感器中集成图像预处理功能,对改善图像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

    孙鲁;赵慧元;苏秉华;

    为了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质量,通过对图像主要的噪声源以及图像失真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CMOS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该CMOS图像传感器使用4T有源像素,大大提高了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在传感器中集成图像预处理功能,对改善图像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FPGA在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张娟;

    传统的压力传感器系统结构复杂,易受干扰,而智能传感器系统能够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和数据接口集成在一起,具有强大功能和良好抗干扰性能。在设计中利用FPGA具有构建系统灵活,可实现片上系统的优点,将系统中的嵌入式CPU、片上存储器、数据接口电路以及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同时采用多种误差消除方法,构建一个具有零点漂移校准、随机误差消除和温度补偿功能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给出了FPGA数据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确。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FPGA在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张娟;

    传统的压力传感器系统结构复杂,易受干扰,而智能传感器系统能够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和数据接口集成在一起,具有强大功能和良好抗干扰性能。在设计中利用FPGA具有构建系统灵活,可实现片上系统的优点,将系统中的嵌入式CPU、片上存储器、数据接口电路以及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同时采用多种误差消除方法,构建一个具有零点漂移校准、随机误差消除和温度补偿功能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给出了FPGA数据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确。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FPGA在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张娟;

    传统的压力传感器系统结构复杂,易受干扰,而智能传感器系统能够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和数据接口集成在一起,具有强大功能和良好抗干扰性能。在设计中利用FPGA具有构建系统灵活,可实现片上系统的优点,将系统中的嵌入式CPU、片上存储器、数据接口电路以及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同时采用多种误差消除方法,构建一个具有零点漂移校准、随机误差消除和温度补偿功能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给出了FPGA数据采集控制功能模块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确。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源技术_控制与测试

  •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赵磊;王哈力;何绪锋;周永勤;

    介绍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的一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继电器的闭合、断开而达到控制脉宽的大小。通过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程序,实现闭环控制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滑动磁块的位移,以此控制磁场变化,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该方案在伺服电机转速精准的控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且控制过程非常平稳,定位精确度很高,满足了工业现场的需要。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6-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赵磊;王哈力;何绪锋;周永勤;

    介绍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的一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继电器的闭合、断开而达到控制脉宽的大小。通过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程序,实现闭环控制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滑动磁块的位移,以此控制磁场变化,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该方案在伺服电机转速精准的控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且控制过程非常平稳,定位精确度很高,满足了工业现场的需要。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6-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赵磊;王哈力;何绪锋;周永勤;

    介绍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实现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的一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继电器的闭合、断开而达到控制脉宽的大小。通过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程序,实现闭环控制非标准交流伺服电机滑动磁块的位移,以此控制磁场变化,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该方案在伺服电机转速精准的控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并且控制过程非常平稳,定位精确度很高,满足了工业现场的需要。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6-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机应急电源快速充电方法

    刘长亮;郭相;刘琳;孙烨;

    无人机应急电源作用重大但标配设备充电耗时且不够安全。通过分析电源的充电特性,根据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通过查表运算实施快速模糊控制的非线性充电方法,并以MC68HC05SR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针对某型无人机应急电源的智能控制充电系统,优化了充电曲线,提高了充电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曲线,可实现充电电流的最优控制,安全高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机应急电源快速充电方法

    刘长亮;郭相;刘琳;孙烨;

    无人机应急电源作用重大但标配设备充电耗时且不够安全。通过分析电源的充电特性,根据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通过查表运算实施快速模糊控制的非线性充电方法,并以MC68HC05SR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针对某型无人机应急电源的智能控制充电系统,优化了充电曲线,提高了充电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曲线,可实现充电电流的最优控制,安全高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机应急电源快速充电方法

    刘长亮;郭相;刘琳;孙烨;

    无人机应急电源作用重大但标配设备充电耗时且不够安全。通过分析电源的充电特性,根据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通过查表运算实施快速模糊控制的非线性充电方法,并以MC68HC05SR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针对某型无人机应急电源的智能控制充电系统,优化了充电曲线,提高了充电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曲线,可实现充电电流的最优控制,安全高效。

    2009年16期 v.32;No.303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訾贵昌;刘尹霞;

    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专用高速芯片ADMCF328、转子位置传感器、专用集成芯片IR2130、功率电子开关、电流和电压检测装置等设计的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可调,启动方便和重载时不失步等优点。阐述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SP控制板、转子位置检测器等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程序。仿真输出波形与数据验证,该控制系统速度调节性能好,扰动作用下的运行稳定,动态和稳态性能优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2-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訾贵昌;刘尹霞;

    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专用高速芯片ADMCF328、转子位置传感器、专用集成芯片IR2130、功率电子开关、电流和电压检测装置等设计的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可调,启动方便和重载时不失步等优点。阐述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SP控制板、转子位置检测器等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程序。仿真输出波形与数据验证,该控制系统速度调节性能好,扰动作用下的运行稳定,动态和稳态性能优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2-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訾贵昌;刘尹霞;

    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专用高速芯片ADMCF328、转子位置传感器、专用集成芯片IR2130、功率电子开关、电流和电压检测装置等设计的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可调,启动方便和重载时不失步等优点。阐述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SP控制板、转子位置检测器等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程序。仿真输出波形与数据验证,该控制系统速度调节性能好,扰动作用下的运行稳定,动态和稳态性能优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2-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源技术_电源设计

  • 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

    司晓伟;

    通过对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和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充电器电路。该设计采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对现有小功率充电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创新的电路,该设计省去了复杂的IC电路及其外围电路,同样可以完成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的功能,为应用电子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综合效益显著的实用型电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

    司晓伟;

    通过对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和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充电器电路。该设计采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对现有小功率充电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创新的电路,该设计省去了复杂的IC电路及其外围电路,同样可以完成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的功能,为应用电子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综合效益显著的实用型电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

    司晓伟;

    通过对小功率充电器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种用于手机和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充电器电路。该设计采用电路分析的方法对现有小功率充电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创新的电路,该设计省去了复杂的IC电路及其外围电路,同样可以完成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充电的功能,为应用电子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综合效益显著的实用型电路。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适合教学的开关电源设计及调试

    刘萍;

    开关稳压电源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大多数的开关电源设计都只给出整体设计图,并没有详细解说具体的调试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基于此,采用分模块的调试方法,先测试TL494性能,明确各管脚的输入/输出特性;再利用信号发生器模拟TL494的输出,进而测试升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接着将两部分联调;最后在上述电路基础上,加入MOSFET驱动电路,改善系统性能。学生运用此调试方法,不仅能深刻理解此类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而且测得的性能指标都较高。因此,该设计是实用可行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适合教学的开关电源设计及调试

    刘萍;

    开关稳压电源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大多数的开关电源设计都只给出整体设计图,并没有详细解说具体的调试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基于此,采用分模块的调试方法,先测试TL494性能,明确各管脚的输入/输出特性;再利用信号发生器模拟TL494的输出,进而测试升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接着将两部分联调;最后在上述电路基础上,加入MOSFET驱动电路,改善系统性能。学生运用此调试方法,不仅能深刻理解此类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而且测得的性能指标都较高。因此,该设计是实用可行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适合教学的开关电源设计及调试

    刘萍;

    开关稳压电源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大多数的开关电源设计都只给出整体设计图,并没有详细解说具体的调试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基于此,采用分模块的调试方法,先测试TL494性能,明确各管脚的输入/输出特性;再利用信号发生器模拟TL494的输出,进而测试升压变换器的工作特性;接着将两部分联调;最后在上述电路基础上,加入MOSFET驱动电路,改善系统性能。学生运用此调试方法,不仅能深刻理解此类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而且测得的性能指标都较高。因此,该设计是实用可行的。

    2009年16期 v.32;No.303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