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丰;江金光;
提出一种采用跨导运算放大器MO-OTAS与电流传送器CCCII相结合构成的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该电路由一个CCCII器件、二个MO-OTAS和三个接地电容所组成。在输入端加入信号并将其与相应的输出端进行适当的组合,即可得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五种二阶滤波器功能。所提出的电路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大,中心频率ω0和品质因数Q独立可调,无源元件全部接地,利于集成,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和HSpice计算机仿真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丰;江金光;
提出一种采用跨导运算放大器MO-OTAS与电流传送器CCCII相结合构成的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该电路由一个CCCII器件、二个MO-OTAS和三个接地电容所组成。在输入端加入信号并将其与相应的输出端进行适当的组合,即可得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五种二阶滤波器功能。所提出的电路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大,中心频率ω0和品质因数Q独立可调,无源元件全部接地,利于集成,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和HSpice计算机仿真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丰;江金光;
提出一种采用跨导运算放大器MO-OTAS与电流传送器CCCII相结合构成的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该电路由一个CCCII器件、二个MO-OTAS和三个接地电容所组成。在输入端加入信号并将其与相应的输出端进行适当的组合,即可得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五种二阶滤波器功能。所提出的电路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大,中心频率ω0和品质因数Q独立可调,无源元件全部接地,利于集成,产生的电路具有很低的灵敏度。理论分析和HSpice计算机仿真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华;罗晓曙;殷严刚;
针对IC前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即将寄存器传输级(RTL)描述的手工综合成门级网表,通过人工参与的方式,运用数字电路设计知识将行为级代码用一些最基本的逻辑门(比如与非门、非门、或非门等)按照对应的综合电路模型得出其相应的门级电路。在ASIC设计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优化电路的结构,且能保证逻辑功能的正确性,同时可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芯片设计的可靠性。因此,研究ASCI设计中的手工综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华;罗晓曙;殷严刚;
针对IC前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即将寄存器传输级(RTL)描述的手工综合成门级网表,通过人工参与的方式,运用数字电路设计知识将行为级代码用一些最基本的逻辑门(比如与非门、非门、或非门等)按照对应的综合电路模型得出其相应的门级电路。在ASIC设计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优化电路的结构,且能保证逻辑功能的正确性,同时可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芯片设计的可靠性。因此,研究ASCI设计中的手工综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华;罗晓曙;殷严刚;
针对IC前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即将寄存器传输级(RTL)描述的手工综合成门级网表,通过人工参与的方式,运用数字电路设计知识将行为级代码用一些最基本的逻辑门(比如与非门、非门、或非门等)按照对应的综合电路模型得出其相应的门级电路。在ASIC设计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优化电路的结构,且能保证逻辑功能的正确性,同时可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延迟,提高芯片设计的可靠性。因此,研究ASCI设计中的手工综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李富华;谢卫国;
针对DC-DC电源管理系统中所必须的欠压锁存(UVLO)功能,提出一种改进的欠压锁存电路。所设计的电路在不使用额外的带隙基准电压源作为比较基准的情况下,实现了阈值点电位、比较器的滞回区间等参量的稳定。整个电路采用CSMC 0.5μm BCD工艺设计,使用HSpi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UVLO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温度漂移小、功耗低等特点。
2009年20期 v.32;No.30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李富华;谢卫国;
针对DC-DC电源管理系统中所必须的欠压锁存(UVLO)功能,提出一种改进的欠压锁存电路。所设计的电路在不使用额外的带隙基准电压源作为比较基准的情况下,实现了阈值点电位、比较器的滞回区间等参量的稳定。整个电路采用CSMC 0.5μm BCD工艺设计,使用HSpi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UVLO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温度漂移小、功耗低等特点。
2009年20期 v.32;No.30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李富华;谢卫国;
针对DC-DC电源管理系统中所必须的欠压锁存(UVLO)功能,提出一种改进的欠压锁存电路。所设计的电路在不使用额外的带隙基准电压源作为比较基准的情况下,实现了阈值点电位、比较器的滞回区间等参量的稳定。整个电路采用CSMC 0.5μm BCD工艺设计,使用HSpi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UVLO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温度漂移小、功耗低等特点。
2009年20期 v.32;No.30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朱立军;单长虹;李勇;
针对传统的全数字锁相环只能锁定已知信号和锁频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变模控制的宽频带全数字锁相环。对比分析了各类全数字锁相环锁频、锁相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模型,重点研究了快速锁定和频带拓宽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应用EDA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设计具有快的锁定速度、宽的锁频范围、并能快速跟踪频率突变的输入信号。该锁相环通用性强,易于集成,可作为IP核用于SoC的设计。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立军;单长虹;李勇;
针对传统的全数字锁相环只能锁定已知信号和锁频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变模控制的宽频带全数字锁相环。对比分析了各类全数字锁相环锁频、锁相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模型,重点研究了快速锁定和频带拓宽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应用EDA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设计具有快的锁定速度、宽的锁频范围、并能快速跟踪频率突变的输入信号。该锁相环通用性强,易于集成,可作为IP核用于SoC的设计。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立军;单长虹;李勇;
针对传统的全数字锁相环只能锁定已知信号和锁频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变模控制的宽频带全数字锁相环。对比分析了各类全数字锁相环锁频、锁相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模型,重点研究了快速锁定和频带拓宽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应用EDA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设计具有快的锁定速度、宽的锁频范围、并能快速跟踪频率突变的输入信号。该锁相环通用性强,易于集成,可作为IP核用于SoC的设计。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亮;汪敏;高亦菲;高冠男;
首先分析Chirp函数在频域上的一般特性,并且分析Altrea公司提供的数控振荡器知识产权核(NCO IP core)的输入/输出特性,通过MegaCore环境确定其输入控制字,通过外围逻辑电路实时向NCO IP core调入控制频率控制字以达到改变输出频率的目的,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测FPGA的运行情况,验证了该设计具有很好的输出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亮;汪敏;高亦菲;高冠男;
首先分析Chirp函数在频域上的一般特性,并且分析Altrea公司提供的数控振荡器知识产权核(NCO IP core)的输入/输出特性,通过MegaCore环境确定其输入控制字,通过外围逻辑电路实时向NCO IP core调入控制频率控制字以达到改变输出频率的目的,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测FPGA的运行情况,验证了该设计具有很好的输出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亮;汪敏;高亦菲;高冠男;
首先分析Chirp函数在频域上的一般特性,并且分析Altrea公司提供的数控振荡器知识产权核(NCO IP core)的输入/输出特性,通过MegaCore环境确定其输入控制字,通过外围逻辑电路实时向NCO IP core调入控制频率控制字以达到改变输出频率的目的,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测FPGA的运行情况,验证了该设计具有很好的输出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蕾;张键洋;郝宁;周立超;许雪梅;
为使传统智能车在环境改变时做出更为及时的响应,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μC/OS-Ⅱ系统的智能寻迹模型车。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VR系列8位ATmega 1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在程序设计时应用μC/OS-Ⅱ系统。采用红外探测法,根据单片机是否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由单片机控制进行PWM变频调速,实现小车沿黑线行驶。该智能车定位准确,系统响应快且稳定,证明了μC/OS-Ⅱ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蕾;张键洋;郝宁;周立超;许雪梅;
为使传统智能车在环境改变时做出更为及时的响应,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μC/OS-Ⅱ系统的智能寻迹模型车。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VR系列8位ATmega 1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在程序设计时应用μC/OS-Ⅱ系统。采用红外探测法,根据单片机是否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由单片机控制进行PWM变频调速,实现小车沿黑线行驶。该智能车定位准确,系统响应快且稳定,证明了μC/OS-Ⅱ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蕾;张键洋;郝宁;周立超;许雪梅;
为使传统智能车在环境改变时做出更为及时的响应,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μC/OS-Ⅱ系统的智能寻迹模型车。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VR系列8位ATmega 1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在程序设计时应用μC/OS-Ⅱ系统。采用红外探测法,根据单片机是否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由单片机控制进行PWM变频调速,实现小车沿黑线行驶。该智能车定位准确,系统响应快且稳定,证明了μC/OS-Ⅱ系统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朝亮;艾勇;
设计一种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在空间无线光通信中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和跟踪控制,即APT控制系统。以光栅螺旋扫描算法实现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功能,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信标光的跟踪控制功能。该设计具有高实时性、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点,可满足空间光通信中APT控制部分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朝亮;艾勇;
设计一种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在空间无线光通信中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和跟踪控制,即APT控制系统。以光栅螺旋扫描算法实现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功能,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信标光的跟踪控制功能。该设计具有高实时性、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点,可满足空间光通信中APT控制部分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朝亮;艾勇;
设计一种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在空间无线光通信中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和跟踪控制,即APT控制系统。以光栅螺旋扫描算法实现信标光的扫描、捕获功能,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信标光的跟踪控制功能。该设计具有高实时性、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点,可满足空间光通信中APT控制部分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琳娜;姜重然;陈文平;
在具有32自由度仿人机器人中,为了每一个关节动作准确,可以采用分布式控制的体系结构。这里采用基于RS 485总线的TMS320F240DSP作为分布式关节控制器,非常适合于在机械臂内的狭小空间内安装,并进行增量码盘和速度检测电路的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等,完成了6个自由度机械臂分布式关节控制器设计,能够满足仿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运动轨迹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单琳娜;姜重然;陈文平;
在具有32自由度仿人机器人中,为了每一个关节动作准确,可以采用分布式控制的体系结构。这里采用基于RS 485总线的TMS320F240DSP作为分布式关节控制器,非常适合于在机械臂内的狭小空间内安装,并进行增量码盘和速度检测电路的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等,完成了6个自由度机械臂分布式关节控制器设计,能够满足仿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运动轨迹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琳娜;姜重然;陈文平;
在具有32自由度仿人机器人中,为了每一个关节动作准确,可以采用分布式控制的体系结构。这里采用基于RS 485总线的TMS320F240DSP作为分布式关节控制器,非常适合于在机械臂内的狭小空间内安装,并进行增量码盘和速度检测电路的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等,完成了6个自由度机械臂分布式关节控制器设计,能够满足仿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运动轨迹的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令公;朱宏;杨忠孝;杨裕辉;
在嵌入式中,Linux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操作系统,Linux驱动开发也成为嵌入式开发中的必备环节。介绍Linux环境下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开发与实现。首先研究了Linux环境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然后介绍I2C协议,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I2C协议的RTC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对于驱动程序,这里详细介绍其整体架构和各模块实现细节。最终成功实现了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并移植到Linux操作系统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孟令公;朱宏;杨忠孝;杨裕辉;
在嵌入式中,Linux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操作系统,Linux驱动开发也成为嵌入式开发中的必备环节。介绍Linux环境下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开发与实现。首先研究了Linux环境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然后介绍I2C协议,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I2C协议的RTC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对于驱动程序,这里详细介绍其整体架构和各模块实现细节。最终成功实现了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并移植到Linux操作系统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孟令公;朱宏;杨忠孝;杨裕辉;
在嵌入式中,Linux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操作系统,Linux驱动开发也成为嵌入式开发中的必备环节。介绍Linux环境下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开发与实现。首先研究了Linux环境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然后介绍I2C协议,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I2C协议的RTC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对于驱动程序,这里详细介绍其整体架构和各模块实现细节。最终成功实现了基于I2C协议的RTC驱动程序,并移植到Linux操作系统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苏延川;
为了使DSP程序同时具备可读性好和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C/C++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两种编程语言的优点,已成为嵌入式DSP系统的重要编程方法。现以ADSP-TS101的嵌入式系统为基础,介绍混合编程的方法和函数调用的规则,然后阐述程序优化的几种方法和总体策略,最后给出一个混合编程的实例。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程序能够在保持高级语言自身优点的情况下,使执行效率提高5~10倍。
2009年20期 v.32;No.30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延川;
为了使DSP程序同时具备可读性好和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C/C++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两种编程语言的优点,已成为嵌入式DSP系统的重要编程方法。现以ADSP-TS101的嵌入式系统为基础,介绍混合编程的方法和函数调用的规则,然后阐述程序优化的几种方法和总体策略,最后给出一个混合编程的实例。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程序能够在保持高级语言自身优点的情况下,使执行效率提高5~10倍。
2009年20期 v.32;No.30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延川;
为了使DSP程序同时具备可读性好和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C/C++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两种编程语言的优点,已成为嵌入式DSP系统的重要编程方法。现以ADSP-TS101的嵌入式系统为基础,介绍混合编程的方法和函数调用的规则,然后阐述程序优化的几种方法和总体策略,最后给出一个混合编程的实例。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的程序能够在保持高级语言自身优点的情况下,使执行效率提高5~10倍。
2009年20期 v.32;No.30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丹;汤晓安;
针对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中云绘制的特点,分析云绘制的逼真度和实时性需求,研究相应的云绘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噪声纹理的云层绘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纹理构造云模型,降低了所需绘制的几何数据;采用设置纹理重复模式,实时更改纹理矩阵,实现云层运动的效果,采用多纹理技术将两张噪声纹理成一定角度叠加,实现云自身形态的连续变化。通过该方法绘制了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云层,具有较强的三维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云绘制效率,显示效果令人信服。
2009年20期 v.32;No.30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丹;汤晓安;
针对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中云绘制的特点,分析云绘制的逼真度和实时性需求,研究相应的云绘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噪声纹理的云层绘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纹理构造云模型,降低了所需绘制的几何数据;采用设置纹理重复模式,实时更改纹理矩阵,实现云层运动的效果,采用多纹理技术将两张噪声纹理成一定角度叠加,实现云自身形态的连续变化。通过该方法绘制了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云层,具有较强的三维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云绘制效率,显示效果令人信服。
2009年20期 v.32;No.30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丹;汤晓安;
针对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中云绘制的特点,分析云绘制的逼真度和实时性需求,研究相应的云绘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噪声纹理的云层绘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纹理构造云模型,降低了所需绘制的几何数据;采用设置纹理重复模式,实时更改纹理矩阵,实现云层运动的效果,采用多纹理技术将两张噪声纹理成一定角度叠加,实现云自身形态的连续变化。通过该方法绘制了港口三维监控系统云层,具有较强的三维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云绘制效率,显示效果令人信服。
2009年20期 v.32;No.30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映权;王琼华;李大海;张文涛;
SUSAN角点检测算法以抗噪声性能强,运算速度快而被广泛运用于特征点的提取。传统的SUSAN算法的灰度差阈值固定,不能有效去除伪角点,并且在大尺寸模板检测下耗时多。针对这些问题,从模板尺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出发,讨论不同尺寸模板的检测效果,从而提出一种变换模板提取特征点的方法。采用一种自动选取阈值的方法实现了阈值的自动选取,使用能量分布法和像素投影法去除了伪角点。结果显示,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映权;王琼华;李大海;张文涛;
SUSAN角点检测算法以抗噪声性能强,运算速度快而被广泛运用于特征点的提取。传统的SUSAN算法的灰度差阈值固定,不能有效去除伪角点,并且在大尺寸模板检测下耗时多。针对这些问题,从模板尺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出发,讨论不同尺寸模板的检测效果,从而提出一种变换模板提取特征点的方法。采用一种自动选取阈值的方法实现了阈值的自动选取,使用能量分布法和像素投影法去除了伪角点。结果显示,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映权;王琼华;李大海;张文涛;
SUSAN角点检测算法以抗噪声性能强,运算速度快而被广泛运用于特征点的提取。传统的SUSAN算法的灰度差阈值固定,不能有效去除伪角点,并且在大尺寸模板检测下耗时多。针对这些问题,从模板尺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出发,讨论不同尺寸模板的检测效果,从而提出一种变换模板提取特征点的方法。采用一种自动选取阈值的方法实现了阈值的自动选取,使用能量分布法和像素投影法去除了伪角点。结果显示,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晨萍;王应军;李登峰;
为消除图像消噪中出现的Gibbs现象,基于Eno-Haar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修复算法。利用小波分解的遗传特征,将间断信息遗传到各分解层中;对带有间断信息的小波系数,设计多层多方向插值算法进行插值,即在各个分解层上分别插值,并考虑多个方向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优的小波系数,重构得到最优的修复图像。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此算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5-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晨萍;王应军;李登峰;
为消除图像消噪中出现的Gibbs现象,基于Eno-Haar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修复算法。利用小波分解的遗传特征,将间断信息遗传到各分解层中;对带有间断信息的小波系数,设计多层多方向插值算法进行插值,即在各个分解层上分别插值,并考虑多个方向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优的小波系数,重构得到最优的修复图像。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此算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5-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晨萍;王应军;李登峰;
为消除图像消噪中出现的Gibbs现象,基于Eno-Haar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图像修复算法。利用小波分解的遗传特征,将间断信息遗传到各分解层中;对带有间断信息的小波系数,设计多层多方向插值算法进行插值,即在各个分解层上分别插值,并考虑多个方向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最优的小波系数,重构得到最优的修复图像。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此算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45-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王玮;丁群;
为了避免分形编码所固有的方块效应,进一步提高图像编码的工作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对分形编码和小波零树编码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一种分形与改进的SPIHT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压缩方法。基本方法是,对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子带进行基于信息熵的快速分形编码,以减少编码时间;对包含图像细节边缘信息的高频子带进行改进的SPIHT编码,以舍去算法中对显著系数的排序扫描过程,减少算法的复杂度,同时提高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经典分形编码和小波域内的分形编码,该方法在相同压缩比下,提高了编码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编码方法。
2009年20期 v.32;No.30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王玮;丁群;
为了避免分形编码所固有的方块效应,进一步提高图像编码的工作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对分形编码和小波零树编码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一种分形与改进的SPIHT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压缩方法。基本方法是,对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子带进行基于信息熵的快速分形编码,以减少编码时间;对包含图像细节边缘信息的高频子带进行改进的SPIHT编码,以舍去算法中对显著系数的排序扫描过程,减少算法的复杂度,同时提高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经典分形编码和小波域内的分形编码,该方法在相同压缩比下,提高了编码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编码方法。
2009年20期 v.32;No.30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王玮;丁群;
为了避免分形编码所固有的方块效应,进一步提高图像编码的工作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对分形编码和小波零树编码进行优化组合,提出一种分形与改进的SPIHT算法相结合的图像压缩方法。基本方法是,对小波分解后的低频子带进行基于信息熵的快速分形编码,以减少编码时间;对包含图像细节边缘信息的高频子带进行改进的SPIHT编码,以舍去算法中对显著系数的排序扫描过程,减少算法的复杂度,同时提高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经典分形编码和小波域内的分形编码,该方法在相同压缩比下,提高了编码效率和重构图像的质量,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编码方法。
2009年20期 v.32;No.30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俊英;李高尚;
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提取人脸的低频分量,有效去除人脸图像高频分量的影响;再利用二维主元分析对小波变换后的人脸低频分量实行提取特征;然后使用核主元分析再次提取特征;最后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人脸识别率,有效减少计算量和降低计算复杂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51-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俊英;李高尚;
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提取人脸的低频分量,有效去除人脸图像高频分量的影响;再利用二维主元分析对小波变换后的人脸低频分量实行提取特征;然后使用核主元分析再次提取特征;最后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人脸识别率,有效减少计算量和降低计算复杂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51-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俊英;李高尚;
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提取人脸的低频分量,有效去除人脸图像高频分量的影响;再利用二维主元分析对小波变换后的人脸低频分量实行提取特征;然后使用核主元分析再次提取特征;最后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完成人脸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人脸识别率,有效减少计算量和降低计算复杂度。
2009年20期 v.32;No.307 51-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长春;黄英;杨刚;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通过帧差法对运动物体的识别、定位,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运动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控制摄像头转动,跟踪目标物,使目标物体始终出现监控画面的中心。在此采用卡尔曼滤算法,进行目标运动的预估,利用Matlab对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跟踪效果非常好,证明采用该算法来跟踪动目标物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长春;黄英;杨刚;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通过帧差法对运动物体的识别、定位,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运动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控制摄像头转动,跟踪目标物,使目标物体始终出现监控画面的中心。在此采用卡尔曼滤算法,进行目标运动的预估,利用Matlab对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跟踪效果非常好,证明采用该算法来跟踪动目标物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长春;黄英;杨刚;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通过帧差法对运动物体的识别、定位,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运动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控制摄像头转动,跟踪目标物,使目标物体始终出现监控画面的中心。在此采用卡尔曼滤算法,进行目标运动的预估,利用Matlab对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跟踪效果非常好,证明采用该算法来跟踪动目标物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涛;王琼华;李大海;张映权;
描述了一种在PAL→VGA的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针对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一般使用2片SDRAM进行乒乓缓存的方式,给出一种使用一片SDRAM的不同BANK进行乒乓操作的相对容易实现的SDRAM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充分利用SDRAM的切换BANK存取操作并采用指令计数的方式进行读写状态转换,在PAL→VGA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实现了利用一片SDRAM进行图像缓存。它在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涛;王琼华;李大海;张映权;
描述了一种在PAL→VGA的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针对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一般使用2片SDRAM进行乒乓缓存的方式,给出一种使用一片SDRAM的不同BANK进行乒乓操作的相对容易实现的SDRAM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充分利用SDRAM的切换BANK存取操作并采用指令计数的方式进行读写状态转换,在PAL→VGA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实现了利用一片SDRAM进行图像缓存。它在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涛;王琼华;李大海;张映权;
描述了一种在PAL→VGA的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的方法。针对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一般使用2片SDRAM进行乒乓缓存的方式,给出一种使用一片SDRAM的不同BANK进行乒乓操作的相对容易实现的SDRAM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充分利用SDRAM的切换BANK存取操作并采用指令计数的方式进行读写状态转换,在PAL→VGA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实现了利用一片SDRAM进行图像缓存。它在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图像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吴琼;袁静;
H.264标准是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方面的关键新技术,研究H.264通过对传统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算法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给出了基于C代码的宏块编码流程与复杂度测试,仿真结果证明H.264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更好的IP和无线网络信道的适应性。H.264的高压缩率是以复杂度为代价,其复杂度是以耗时为依据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琼;袁静;
H.264标准是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方面的关键新技术,研究H.264通过对传统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算法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给出了基于C代码的宏块编码流程与复杂度测试,仿真结果证明H.264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更好的IP和无线网络信道的适应性。H.264的高压缩率是以复杂度为代价,其复杂度是以耗时为依据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琼;袁静;
H.264标准是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方面的关键新技术,研究H.264通过对传统的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算法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给出了基于C代码的宏块编码流程与复杂度测试,仿真结果证明H.264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更好的IP和无线网络信道的适应性。H.264的高压缩率是以复杂度为代价,其复杂度是以耗时为依据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国锋;康戈文;孟继成;
为了改进视频编码的比特率,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位平面模型和广义有限自动机(GFA)的视频压缩。该算法是把一个连续画面中(GOP)的视频序列作为整体做小波变换,然后对小波系数的自适应量化及位平面模型。帧间,频带间,位平面间都类似成为相同位平面模型。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广义有限自动机(GFA)来压缩位平面。最后用熵编码方式编码GFA描述的节点信息为可分级的比量流,它是一个高效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案。以前多数不切实际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将可能实现。
2009年20期 v.32;No.30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国锋;康戈文;孟继成;
为了改进视频编码的比特率,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位平面模型和广义有限自动机(GFA)的视频压缩。该算法是把一个连续画面中(GOP)的视频序列作为整体做小波变换,然后对小波系数的自适应量化及位平面模型。帧间,频带间,位平面间都类似成为相同位平面模型。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广义有限自动机(GFA)来压缩位平面。最后用熵编码方式编码GFA描述的节点信息为可分级的比量流,它是一个高效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案。以前多数不切实际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将可能实现。
2009年20期 v.32;No.30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国锋;康戈文;孟继成;
为了改进视频编码的比特率,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位平面模型和广义有限自动机(GFA)的视频压缩。该算法是把一个连续画面中(GOP)的视频序列作为整体做小波变换,然后对小波系数的自适应量化及位平面模型。帧间,频带间,位平面间都类似成为相同位平面模型。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广义有限自动机(GFA)来压缩位平面。最后用熵编码方式编码GFA描述的节点信息为可分级的比量流,它是一个高效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案。以前多数不切实际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将可能实现。
2009年20期 v.32;No.30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宏伟;陈震;
在基于直线光流场的三维重建研究中首先要对连续多帧单目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主要是二维图像直线的提取、跟踪及匹配。在此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对图像进行直线提取,利用Hough变换的点线对偶性,即可将对图像序列中的特征直线的跟踪与匹配问题转化为在参数空间(ρ,θ)中对特征点运动轨迹的参数估计,可以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目标进行初步跟踪,预测其大致位置,再通过建立模板与图像的匹配相关系数判定搜索到的特征点的精确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宏伟;陈震;
在基于直线光流场的三维重建研究中首先要对连续多帧单目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主要是二维图像直线的提取、跟踪及匹配。在此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对图像进行直线提取,利用Hough变换的点线对偶性,即可将对图像序列中的特征直线的跟踪与匹配问题转化为在参数空间(ρ,θ)中对特征点运动轨迹的参数估计,可以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目标进行初步跟踪,预测其大致位置,再通过建立模板与图像的匹配相关系数判定搜索到的特征点的精确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宏伟;陈震;
在基于直线光流场的三维重建研究中首先要对连续多帧单目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主要是二维图像直线的提取、跟踪及匹配。在此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对图像进行直线提取,利用Hough变换的点线对偶性,即可将对图像序列中的特征直线的跟踪与匹配问题转化为在参数空间(ρ,θ)中对特征点运动轨迹的参数估计,可以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目标进行初步跟踪,预测其大致位置,再通过建立模板与图像的匹配相关系数判定搜索到的特征点的精确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易云飞;黄潜;覃俊;
针对布尔型关联规则不能表达挖掘对象中模糊信息的关联性,给出了一系列有关模糊关联规则的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结构的模糊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FARMBM)。该算法通过构造矩阵结构来压缩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频繁集,有效节约了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模糊模式频繁集内存花销,只需扫描数据库两遍,且可以有效减少系统的I/O开销。这里把FARMBM运用到入侵检测的仿真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易云飞;黄潜;覃俊;
针对布尔型关联规则不能表达挖掘对象中模糊信息的关联性,给出了一系列有关模糊关联规则的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结构的模糊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FARMBM)。该算法通过构造矩阵结构来压缩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频繁集,有效节约了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模糊模式频繁集内存花销,只需扫描数据库两遍,且可以有效减少系统的I/O开销。这里把FARMBM运用到入侵检测的仿真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林;易云飞;黄潜;覃俊;
针对布尔型关联规则不能表达挖掘对象中模糊信息的关联性,给出了一系列有关模糊关联规则的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结构的模糊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FARMBM)。该算法通过构造矩阵结构来压缩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频繁集,有效节约了存储模糊模式候选集和模糊模式频繁集内存花销,只需扫描数据库两遍,且可以有效减少系统的I/O开销。这里把FARMBM运用到入侵检测的仿真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葛贤银;韦素媛;杨百龙;蒲玄及;
基于模式匹配的检测方法是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作为模式匹配方法核心的字符串匹配算法直接影响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在研究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New-Search算法。该算法以BM算法为基础,通过预处理阶段处理,首末字符部分定位的思想,增加字符跳转距离,比较稳定地减少匹配过程中字符比较的次数,提高了匹配的速度和效率。
2009年20期 v.32;No.30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葛贤银;韦素媛;杨百龙;蒲玄及;
基于模式匹配的检测方法是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作为模式匹配方法核心的字符串匹配算法直接影响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在研究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New-Search算法。该算法以BM算法为基础,通过预处理阶段处理,首末字符部分定位的思想,增加字符跳转距离,比较稳定地减少匹配过程中字符比较的次数,提高了匹配的速度和效率。
2009年20期 v.32;No.30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葛贤银;韦素媛;杨百龙;蒲玄及;
基于模式匹配的检测方法是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作为模式匹配方法核心的字符串匹配算法直接影响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在研究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New-Search算法。该算法以BM算法为基础,通过预处理阶段处理,首末字符部分定位的思想,增加字符跳转距离,比较稳定地减少匹配过程中字符比较的次数,提高了匹配的速度和效率。
2009年20期 v.32;No.30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群;李宇;张吉;
A/D和D/A接口在工业控制应用中普遍存在,这就促使了基于各种接口的A/D,D/A模块的诞生。基于CPCI总线的A/D,D/A模块通过CPCI总线与主机通信,通过A/D接口采集电压信号,经过伺服控制软件处理,输出模拟量驱动执行机构。该模块使用DSP芯片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通过CPCI总线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验证。
2009年20期 v.32;No.30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群;李宇;张吉;
A/D和D/A接口在工业控制应用中普遍存在,这就促使了基于各种接口的A/D,D/A模块的诞生。基于CPCI总线的A/D,D/A模块通过CPCI总线与主机通信,通过A/D接口采集电压信号,经过伺服控制软件处理,输出模拟量驱动执行机构。该模块使用DSP芯片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通过CPCI总线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验证。
2009年20期 v.32;No.30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群;李宇;张吉;
A/D和D/A接口在工业控制应用中普遍存在,这就促使了基于各种接口的A/D,D/A模块的诞生。基于CPCI总线的A/D,D/A模块通过CPCI总线与主机通信,通过A/D接口采集电压信号,经过伺服控制软件处理,输出模拟量驱动执行机构。该模块使用DSP芯片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通过CPCI总线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验证。
2009年20期 v.32;No.30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史云辉;王学宝;李宇;
介绍基于CompactPCI Express总线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混合桥接板的设计和实现。该板采用PLX公司的PEX8111芯片实现PCI Express接口,依据规范提出了PCI中HOST端口的详细设计方法,重点介绍采用电路仿真工具进行辅助设计的过程,通过仿真保证了高速串行电路的信号完整性。该模块已经投入使用,模块在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2009年20期 v.32;No.30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云辉;王学宝;李宇;
介绍基于CompactPCI Express总线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混合桥接板的设计和实现。该板采用PLX公司的PEX8111芯片实现PCI Express接口,依据规范提出了PCI中HOST端口的详细设计方法,重点介绍采用电路仿真工具进行辅助设计的过程,通过仿真保证了高速串行电路的信号完整性。该模块已经投入使用,模块在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2009年20期 v.32;No.30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云辉;王学宝;李宇;
介绍基于CompactPCI Express总线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混合桥接板的设计和实现。该板采用PLX公司的PEX8111芯片实现PCI Express接口,依据规范提出了PCI中HOST端口的详细设计方法,重点介绍采用电路仿真工具进行辅助设计的过程,通过仿真保证了高速串行电路的信号完整性。该模块已经投入使用,模块在应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2009年20期 v.32;No.30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乃光;程曦;
为了在组网中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和实现技术。通过在端口应用中访问控制列表的包过滤技术组建防火墙。有效地控制了外部网络,只有特定用户可以访问内部服务器,而内部网络只有特定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网络。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组网后,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隔离了病毒的攻击,使网内用户很少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与普通的防火墙相比有较强的防病毒的能力。
2009年20期 v.32;No.307 82-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乃光;程曦;
为了在组网中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和实现技术。通过在端口应用中访问控制列表的包过滤技术组建防火墙。有效地控制了外部网络,只有特定用户可以访问内部服务器,而内部网络只有特定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网络。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组网后,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隔离了病毒的攻击,使网内用户很少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与普通的防火墙相比有较强的防病毒的能力。
2009年20期 v.32;No.307 82-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乃光;程曦;
为了在组网中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和实现技术。通过在端口应用中访问控制列表的包过滤技术组建防火墙。有效地控制了外部网络,只有特定用户可以访问内部服务器,而内部网络只有特定主机可以访问外部网络。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组网后,防火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隔离了病毒的攻击,使网内用户很少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与普通的防火墙相比有较强的防病毒的能力。
2009年20期 v.32;No.307 82-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珍;万世昌;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针对普通聚类算法存在的聚类结果对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分类结果不稳定,从而造成的检测率低、漏报和误报率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聚类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K-均值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迭代调整聚类中心,使聚类结果更稳定更准确。与K-均值聚类等算法相比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的性能,从而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珍;万世昌;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针对普通聚类算法存在的聚类结果对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分类结果不稳定,从而造成的检测率低、漏报和误报率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聚类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K-均值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迭代调整聚类中心,使聚类结果更稳定更准确。与K-均值聚类等算法相比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的性能,从而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珍;万世昌;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率,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针对普通聚类算法存在的聚类结果对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敏感、分类结果不稳定,从而造成的检测率低、漏报和误报率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聚类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K-均值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迭代调整聚类中心,使聚类结果更稳定更准确。与K-均值聚类等算法相比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的性能,从而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同录;
计算机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实现了各项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实时处理,实现了公司办公生产的自动化。现代企业网络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性、结构分散性、系统开放性等特点。在打造数字化企业浪潮中,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业务信息系统被推向开放的互联网,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立适应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数据共享控制体系是企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拟就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内部共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2009年20期 v.32;No.307 88-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同录;
计算机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实现了各项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实时处理,实现了公司办公生产的自动化。现代企业网络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性、结构分散性、系统开放性等特点。在打造数字化企业浪潮中,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业务信息系统被推向开放的互联网,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立适应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数据共享控制体系是企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拟就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内部共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2009年20期 v.32;No.307 88-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同录;
计算机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实现了各项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实时处理,实现了公司办公生产的自动化。现代企业网络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性、结构分散性、系统开放性等特点。在打造数字化企业浪潮中,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业务信息系统被推向开放的互联网,同时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立适应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数据共享控制体系是企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拟就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内部共享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2009年20期 v.32;No.307 88-9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阴国富;
分析讨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现状及现有的安全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目前常见的安全加密算法WEP,详细阐述WEP加密算法的原理、指出WEP协议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针对漏洞和攻击提出了改进型的WEP加密算法建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范有非常好的加强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91-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阴国富;
分析讨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现状及现有的安全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目前常见的安全加密算法WEP,详细阐述WEP加密算法的原理、指出WEP协议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针对漏洞和攻击提出了改进型的WEP加密算法建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范有非常好的加强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91-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阴国富;
分析讨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现状及现有的安全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目前常见的安全加密算法WEP,详细阐述WEP加密算法的原理、指出WEP协议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针对漏洞和攻击提出了改进型的WEP加密算法建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加密算法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防范有非常好的加强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91-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裕翠;孙红兵;
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解决各部分软件系统的协作。这里结合Multi-Agent技术,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将庞大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易于实现的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设计为具有自主性、社会性的Agent,通过多个Agent的协作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有效解决各功能模块的协作难题。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基于Multi-Agent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型。
2009年20期 v.32;No.30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裕翠;孙红兵;
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解决各部分软件系统的协作。这里结合Multi-Agent技术,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将庞大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易于实现的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设计为具有自主性、社会性的Agent,通过多个Agent的协作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有效解决各功能模块的协作难题。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基于Multi-Agent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型。
2009年20期 v.32;No.30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裕翠;孙红兵;
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解决各部分软件系统的协作。这里结合Multi-Agent技术,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将庞大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易于实现的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设计为具有自主性、社会性的Agent,通过多个Agent的协作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有效解决各功能模块的协作难题。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基于Multi-Agent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型。
2009年20期 v.32;No.30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秋茹;柳益君;罗烨;叶飞跃;
电信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行业,数据挖掘应用开发对电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客户分群可以准确认识客户总体构成,使得服务和营销更具针对性。在此以常州市电信企业为例,利用商业数据挖掘自动化软件KXEN给出电信客户分群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利用KXEN软件不仅大量减少了建模时间,而且得到的解决方案是成功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秋茹;柳益君;罗烨;叶飞跃;
电信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行业,数据挖掘应用开发对电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客户分群可以准确认识客户总体构成,使得服务和营销更具针对性。在此以常州市电信企业为例,利用商业数据挖掘自动化软件KXEN给出电信客户分群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利用KXEN软件不仅大量减少了建模时间,而且得到的解决方案是成功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秋茹;柳益君;罗烨;叶飞跃;
电信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行业,数据挖掘应用开发对电信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客户分群可以准确认识客户总体构成,使得服务和营销更具针对性。在此以常州市电信企业为例,利用商业数据挖掘自动化软件KXEN给出电信客户分群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利用KXEN软件不仅大量减少了建模时间,而且得到的解决方案是成功有效的。
2009年20期 v.32;No.307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震伦;蒋亚军;黄中伟;
在基于流媒体流量均衡装置的VOD应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客户端软件。该客户端软件基于ip filter driverhook及原始套接字进行设计,从网络底层实现用户VOD点播请求的转发,配合改进的分级流量均衡装置结构,优化了该VOD应用方案的结构,降低了流量均衡装置的额外负载,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应用的灵活性,拓展了该VOD方案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震伦;蒋亚军;黄中伟;
在基于流媒体流量均衡装置的VOD应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客户端软件。该客户端软件基于ip filter driverhook及原始套接字进行设计,从网络底层实现用户VOD点播请求的转发,配合改进的分级流量均衡装置结构,优化了该VOD应用方案的结构,降低了流量均衡装置的额外负载,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应用的灵活性,拓展了该VOD方案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震伦;蒋亚军;黄中伟;
在基于流媒体流量均衡装置的VOD应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客户端软件。该客户端软件基于ip filter driverhook及原始套接字进行设计,从网络底层实现用户VOD点播请求的转发,配合改进的分级流量均衡装置结构,优化了该VOD应用方案的结构,降低了流量均衡装置的额外负载,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应用的灵活性,拓展了该VOD方案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文;
将未确知有理数理论应用于数据建模是常见的建模方法,为了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结合软件失效数据的特点,从样点及样点的可信度两方面,研究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模型的方法,提出对样点补偿的观点,并给出用补偿后样点计算可信度的计算方法。为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文;
将未确知有理数理论应用于数据建模是常见的建模方法,为了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结合软件失效数据的特点,从样点及样点的可信度两方面,研究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模型的方法,提出对样点补偿的观点,并给出用补偿后样点计算可信度的计算方法。为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文;
将未确知有理数理论应用于数据建模是常见的建模方法,为了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结合软件失效数据的特点,从样点及样点的可信度两方面,研究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模型的方法,提出对样点补偿的观点,并给出用补偿后样点计算可信度的计算方法。为未确知理论应用于软件可靠性的建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俊卿;罗云林;黄建宇;
采用电路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软件开发虚拟高频电路实验教学系统,是对实物实验的有益补充。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预习,通过仿真得到实验的理论测试数据和波形,为实物实验测试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也可以开设一些实验成本高或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演示性实验。实验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俊卿;罗云林;黄建宇;
采用电路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软件开发虚拟高频电路实验教学系统,是对实物实验的有益补充。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预习,通过仿真得到实验的理论测试数据和波形,为实物实验测试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也可以开设一些实验成本高或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演示性实验。实验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俊卿;罗云林;黄建宇;
采用电路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软件开发虚拟高频电路实验教学系统,是对实物实验的有益补充。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预习,通过仿真得到实验的理论测试数据和波形,为实物实验测试提供参考依据,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也可以开设一些实验成本高或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演示性实验。实验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樊少云;李显泉;李俊山;冯帆;
根据特殊体制的应用需求,开发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多层体系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划分。利用SHA1算法对不同权限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基于Petri网对系统工作流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对装备及备件的复杂、多源信息进行一致性存储,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备和备件计算机管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少云;李显泉;李俊山;冯帆;
根据特殊体制的应用需求,开发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多层体系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划分。利用SHA1算法对不同权限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基于Petri网对系统工作流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对装备及备件的复杂、多源信息进行一致性存储,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备和备件计算机管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少云;李显泉;李俊山;冯帆;
根据特殊体制的应用需求,开发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多层体系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效划分。利用SHA1算法对不同权限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基于Petri网对系统工作流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对装备及备件的复杂、多源信息进行一致性存储,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全面高效、安全可靠的装备和备件计算机管理。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雷;施泽全;罗元成;
为了提高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数据访问速度,对考试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集中存储和分散存储两种部署的方案,在数据访问量相当的情况下,对两种方案的数据访问时间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存储的效率高于集中存储。根据分散存储的特点,给出使用Delphi编写程序时,在客户端创建临时表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分散存储,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荷,提高了数据的访问速度,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雷;施泽全;罗元成;
为了提高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数据访问速度,对考试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集中存储和分散存储两种部署的方案,在数据访问量相当的情况下,对两种方案的数据访问时间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存储的效率高于集中存储。根据分散存储的特点,给出使用Delphi编写程序时,在客户端创建临时表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分散存储,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荷,提高了数据的访问速度,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雷;施泽全;罗元成;
为了提高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数据访问速度,对考试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集中存储和分散存储两种部署的方案,在数据访问量相当的情况下,对两种方案的数据访问时间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存储的效率高于集中存储。根据分散存储的特点,给出使用Delphi编写程序时,在客户端创建临时表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分散存储,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荷,提高了数据的访问速度,增加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博;王普;李亚芬;
软件复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其核心是建立可复用构件库系统。构件库系统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对构件进行准确描述和分类,以便更快、更准地查找到用户需要的构件。在此采用刻面分类方法在Web应用开发领域中建立软件构件库,完成了构件的定义和准确描述及分类,确定了构件的存储模型,采用关键字检索和刻面分类检索两种检索方式,有效提高了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在Web应用开发中对软件复用的支持。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6-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彭博;王普;李亚芬;
软件复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其核心是建立可复用构件库系统。构件库系统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对构件进行准确描述和分类,以便更快、更准地查找到用户需要的构件。在此采用刻面分类方法在Web应用开发领域中建立软件构件库,完成了构件的定义和准确描述及分类,确定了构件的存储模型,采用关键字检索和刻面分类检索两种检索方式,有效提高了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在Web应用开发中对软件复用的支持。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6-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彭博;王普;李亚芬;
软件复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其核心是建立可复用构件库系统。构件库系统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对构件进行准确描述和分类,以便更快、更准地查找到用户需要的构件。在此采用刻面分类方法在Web应用开发领域中建立软件构件库,完成了构件的定义和准确描述及分类,确定了构件的存储模型,采用关键字检索和刻面分类检索两种检索方式,有效提高了检索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在Web应用开发中对软件复用的支持。
2009年20期 v.32;No.307 116-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立杰;李松松;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和《EDA技术》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少的现状,对两课程相结合的益处进行了探讨。通过介绍常用的EDA软件Max+PlusⅡ,结合例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EDA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如下三点益处:实现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化,分析疑难电路现象,实现"开放"的数字电路实验室。通过将两课程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透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设计并验证电路,对"教"与"学"都具有积极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立杰;李松松;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和《EDA技术》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少的现状,对两课程相结合的益处进行了探讨。通过介绍常用的EDA软件Max+PlusⅡ,结合例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EDA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如下三点益处:实现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化,分析疑难电路现象,实现"开放"的数字电路实验室。通过将两课程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透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设计并验证电路,对"教"与"学"都具有积极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立杰;李松松;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和《EDA技术》课程相结合的研究比较少的现状,对两课程相结合的益处进行了探讨。通过介绍常用的EDA软件Max+PlusⅡ,结合例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EDA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相结合具有如下三点益处:实现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化,分析疑难电路现象,实现"开放"的数字电路实验室。通过将两课程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透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设计并验证电路,对"教"与"学"都具有积极作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从军;
软件设计模式代表了从成功的系统设计中分离出来可复用的优秀设计经验,已成为现代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此介绍采用GOF的模板方法模式及采用回溯算法的模板方法模式的设计与实现。该实现使得回溯算法的实现达到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插入性三个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最后,演示如何使用该设计来解决N皇后问题、排列问题和子集和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从军;
软件设计模式代表了从成功的系统设计中分离出来可复用的优秀设计经验,已成为现代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此介绍采用GOF的模板方法模式及采用回溯算法的模板方法模式的设计与实现。该实现使得回溯算法的实现达到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插入性三个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最后,演示如何使用该设计来解决N皇后问题、排列问题和子集和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从军;
软件设计模式代表了从成功的系统设计中分离出来可复用的优秀设计经验,已成为现代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此介绍采用GOF的模板方法模式及采用回溯算法的模板方法模式的设计与实现。该实现使得回溯算法的实现达到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插入性三个目标,提高了算法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最后,演示如何使用该设计来解决N皇后问题、排列问题和子集和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冉川;王普;李亚芬;
OMG提出一种软件开发新方法:模型驱动架构MDA。这里在MDA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侧重模型转换技术,分析Atlas转换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并进行改进设计,增加模型验证环节。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提出的改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它的可行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冉川;王普;李亚芬;
OMG提出一种软件开发新方法:模型驱动架构MDA。这里在MDA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侧重模型转换技术,分析Atlas转换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并进行改进设计,增加模型验证环节。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提出的改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它的可行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冉川;王普;李亚芬;
OMG提出一种软件开发新方法:模型驱动架构MDA。这里在MDA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侧重模型转换技术,分析Atlas转换方法的特征和优缺点,并进行改进设计,增加模型验证环节。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提出的改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它的可行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滕敏;
针对当前VFP教材中通用型字段描述的缺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加强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多媒体数据的表现力。对在VFP环境中如何利用通用型字段存储和使用做出一定的研究,侧重于广大师生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并给出具体实例,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强学生对VFP学习的兴趣和拓展知识的层面。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1-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滕敏;
针对当前VFP教材中通用型字段描述的缺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加强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多媒体数据的表现力。对在VFP环境中如何利用通用型字段存储和使用做出一定的研究,侧重于广大师生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并给出具体实例,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强学生对VFP学习的兴趣和拓展知识的层面。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1-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滕敏;
针对当前VFP教材中通用型字段描述的缺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加强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多媒体数据的表现力。对在VFP环境中如何利用通用型字段存储和使用做出一定的研究,侧重于广大师生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并给出具体实例,有助于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强学生对VFP学习的兴趣和拓展知识的层面。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1-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熙;
针对决策树的经典算法(ID3)计算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利用条件概率等知识来改进决策树的构造。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并根据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所提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熙;
针对决策树的经典算法(ID3)计算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利用条件概率等知识来改进决策树的构造。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并根据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所提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熙;
针对决策树的经典算法(ID3)计算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利用条件概率等知识来改进决策树的构造。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并根据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方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所提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桂梅;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剖析,揭示DFD与UML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结构化软件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软件分析方法存在的对应关系,在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上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转换,这种对应与转换关系对现有结构化软件的维护及再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白桂梅;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剖析,揭示DFD与UML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结构化软件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软件分析方法存在的对应关系,在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上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转换,这种对应与转换关系对现有结构化软件的维护及再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白桂梅;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剖析,揭示DFD与UML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出结构化软件分析方法与面向对象软件分析方法存在的对应关系,在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上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转换,这种对应与转换关系对现有结构化软件的维护及再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阜艳;余君;
核函数的选择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SVDD)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是SVDD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SVDD算法中常用核函数进行分析,验证了高斯核函数在单值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分别探讨相同样本数据集不同规模样本和不同样本数据集相似规模样本中,高斯核参数对SVDD分类器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适合于小规模样本的单值分类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0-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阜艳;余君;
核函数的选择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SVDD)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是SVDD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SVDD算法中常用核函数进行分析,验证了高斯核函数在单值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分别探讨相同样本数据集不同规模样本和不同样本数据集相似规模样本中,高斯核参数对SVDD分类器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适合于小规模样本的单值分类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0-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阜艳;余君;
核函数的选择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SVDD)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是SVDD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SVDD算法中常用核函数进行分析,验证了高斯核函数在单值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分别探讨相同样本数据集不同规模样本和不同样本数据集相似规模样本中,高斯核参数对SVDD分类器的影响。实验表明,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适合于小规模样本的单值分类问题。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0-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亚琴;王正群;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SVM)多类分类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主要算法中存在的不可分区域问题,具有简单、直观、重复训练样本少的优点。为了提高分类模型的推广能力,必须使样本分布好的类处于二叉树的上层节点,才能获得更大的划分空间。因此,该算法采用类间散布度量与类内散布度量的比值作为二叉树的生成算法。采用UCI标准数据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亚琴;王正群;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SVM)多类分类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主要算法中存在的不可分区域问题,具有简单、直观、重复训练样本少的优点。为了提高分类模型的推广能力,必须使样本分布好的类处于二叉树的上层节点,才能获得更大的划分空间。因此,该算法采用类间散布度量与类内散布度量的比值作为二叉树的生成算法。采用UCI标准数据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亚琴;王正群;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叉树结构的支持向量机(SVM)多类分类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主要算法中存在的不可分区域问题,具有简单、直观、重复训练样本少的优点。为了提高分类模型的推广能力,必须使样本分布好的类处于二叉树的上层节点,才能获得更大的划分空间。因此,该算法采用类间散布度量与类内散布度量的比值作为二叉树的生成算法。采用UCI标准数据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罗烨;蔡秋茹;柳益君;叶飞跃;
对企业进行科学准确的资信评估,可以辅助决策,降低投资者风险,因此提高资信评估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极其重要。针对当前企业资信评估方法的不足,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企业资信评估。根据企业资信等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企业资信评估的准确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烨;蔡秋茹;柳益君;叶飞跃;
对企业进行科学准确的资信评估,可以辅助决策,降低投资者风险,因此提高资信评估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极其重要。针对当前企业资信评估方法的不足,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企业资信评估。根据企业资信等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企业资信评估的准确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烨;蔡秋茹;柳益君;叶飞跃;
对企业进行科学准确的资信评估,可以辅助决策,降低投资者风险,因此提高资信评估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极其重要。针对当前企业资信评估方法的不足,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企业资信评估。根据企业资信等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企业资信评估的准确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英;石小荣;李海新;
在语音信号分析中,只有分析出可表示语音信号本质特征的参数,才有可能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语音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等处理。因此对语音信号采用CEP和LPC谱提取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异同进行了研究,并采用Matlab实现了仿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LPC谱估计基音周期的算法运算量较大,而CEP谱算法更直观,且在少部分情况下基音峰会变得更突出一些,CEP谱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0-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英;石小荣;李海新;
在语音信号分析中,只有分析出可表示语音信号本质特征的参数,才有可能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语音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等处理。因此对语音信号采用CEP和LPC谱提取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异同进行了研究,并采用Matlab实现了仿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LPC谱估计基音周期的算法运算量较大,而CEP谱算法更直观,且在少部分情况下基音峰会变得更突出一些,CEP谱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0-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英;石小荣;李海新;
在语音信号分析中,只有分析出可表示语音信号本质特征的参数,才有可能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语音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等处理。因此对语音信号采用CEP和LPC谱提取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异同进行了研究,并采用Matlab实现了仿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LPC谱估计基音周期的算法运算量较大,而CEP谱算法更直观,且在少部分情况下基音峰会变得更突出一些,CEP谱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0-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海燕;
用小角X射线(SAX)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磷脂酰乙醇胺(PE)脂质膜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E-PVP膜中,随着PVP浓度的增加,发生了由立方相Im3m(Q229)到立方相Pn3m Q224)的相变。在0.05 wt%PVP中,PE-PVP膜是处在Im3m(Q229)和Pn3m(Q224)共存的立方相。在0.5 wt%PVP中,PE-PVP膜是以立方相Pn3m(Q224)存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海燕;
用小角X射线(SAX)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磷脂酰乙醇胺(PE)脂质膜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E-PVP膜中,随着PVP浓度的增加,发生了由立方相Im3m(Q229)到立方相Pn3m Q224)的相变。在0.05 wt%PVP中,PE-PVP膜是处在Im3m(Q229)和Pn3m(Q224)共存的立方相。在0.5 wt%PVP中,PE-PVP膜是以立方相Pn3m(Q224)存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海燕;
用小角X射线(SAX)研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磷脂酰乙醇胺(PE)脂质膜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E-PVP膜中,随着PVP浓度的增加,发生了由立方相Im3m(Q229)到立方相Pn3m Q224)的相变。在0.05 wt%PVP中,PE-PVP膜是处在Im3m(Q229)和Pn3m(Q224)共存的立方相。在0.5 wt%PVP中,PE-PVP膜是以立方相Pn3m(Q224)存在。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国珍;
蚁群算法是优化领域中一种新兴的生物进化算法,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其具有并行、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等特点。在此,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分类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此算法对企业的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分类,以此来获取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支持企业决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国珍;
蚁群算法是优化领域中一种新兴的生物进化算法,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其具有并行、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等特点。在此,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分类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此算法对企业的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分类,以此来获取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支持企业决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国珍;
蚁群算法是优化领域中一种新兴的生物进化算法,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其具有并行、正反馈和启发式搜索等特点。在此,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客户分类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此算法对企业的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分类,以此来获取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对支持企业决策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瑶;汪涛;刘珞琨;王道岷;
多载波CDMA技术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伴随着无线电网络的发展,各种基于测距定位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给出一种快速测距方法,利用MC-CDMA信号扩频码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精确测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抗噪声性能好,在非常低的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测距精度,且能通过过采样进一步提高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瑶;汪涛;刘珞琨;王道岷;
多载波CDMA技术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伴随着无线电网络的发展,各种基于测距定位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给出一种快速测距方法,利用MC-CDMA信号扩频码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精确测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抗噪声性能好,在非常低的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测距精度,且能通过过采样进一步提高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瑶;汪涛;刘珞琨;王道岷;
多载波CDMA技术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高速数据时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伴随着无线电网络的发展,各种基于测距定位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给出一种快速测距方法,利用MC-CDMA信号扩频码的频域相关性,进行精确测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抗噪声性能好,在非常低的信噪比下,具有良好的测距精度,且能通过过采样进一步提高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雪峰;
在互联网生物信息数据库中,各大研究机构之间生物信息数据是异地、异构和高度自治的,并且信息之间的存放是分散无序的。为了充分使用资源,必须建立关于生物信息数据的整合模型。在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XML表达的有序层次分形数据模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结构化,借助BXEEM模型分别使用内部指针引用和外部链接的方法,将数据进行整合,更有利于生物信息数据的集成和融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0-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雪峰;
在互联网生物信息数据库中,各大研究机构之间生物信息数据是异地、异构和高度自治的,并且信息之间的存放是分散无序的。为了充分使用资源,必须建立关于生物信息数据的整合模型。在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XML表达的有序层次分形数据模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结构化,借助BXEEM模型分别使用内部指针引用和外部链接的方法,将数据进行整合,更有利于生物信息数据的集成和融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0-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雪峰;
在互联网生物信息数据库中,各大研究机构之间生物信息数据是异地、异构和高度自治的,并且信息之间的存放是分散无序的。为了充分使用资源,必须建立关于生物信息数据的整合模型。在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XML表达的有序层次分形数据模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结构化,借助BXEEM模型分别使用内部指针引用和外部链接的方法,将数据进行整合,更有利于生物信息数据的集成和融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0-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声;王乾;万捷;
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等因素是影响探地雷达脱空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出发点,在解释探地雷达脱空检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采样率等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根据道路材料介电特性及路面结构尺寸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上限,参考脱空量值资料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下限和最小垂直分辨率,按照优化处理要求结合经典理论规律提出了采样率计算公式,并将研究内容实践于清连一级路,吉林外环路,烟威高速路三项依托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声;王乾;万捷;
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等因素是影响探地雷达脱空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出发点,在解释探地雷达脱空检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采样率等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根据道路材料介电特性及路面结构尺寸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上限,参考脱空量值资料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下限和最小垂直分辨率,按照优化处理要求结合经典理论规律提出了采样率计算公式,并将研究内容实践于清连一级路,吉林外环路,烟威高速路三项依托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声;王乾;万捷;
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等因素是影响探地雷达脱空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出发点,在解释探地雷达脱空检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天线的中心频率、分辨率、采样率等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根据道路材料介电特性及路面结构尺寸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上限,参考脱空量值资料确定了天线中心频率的下限和最小垂直分辨率,按照优化处理要求结合经典理论规律提出了采样率计算公式,并将研究内容实践于清连一级路,吉林外环路,烟威高速路三项依托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凤霞;
利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提取人体左关处桡动脉脉搏信号,然后计算脉搏功率谱,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功率谱峰值、功率谱重心及其对应频率的特征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所提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法分类结果对比可以看出,SVM算法有着理论上的突出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样本数目有限,而且在其核函数选择和参数调整方面,均需要视经验值而定,因此推广性较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凤霞;
利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提取人体左关处桡动脉脉搏信号,然后计算脉搏功率谱,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功率谱峰值、功率谱重心及其对应频率的特征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所提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法分类结果对比可以看出,SVM算法有着理论上的突出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样本数目有限,而且在其核函数选择和参数调整方面,均需要视经验值而定,因此推广性较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凤霞;
利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提取人体左关处桡动脉脉搏信号,然后计算脉搏功率谱,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功率谱峰值、功率谱重心及其对应频率的特征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所提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法分类结果对比可以看出,SVM算法有着理论上的突出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样本数目有限,而且在其核函数选择和参数调整方面,均需要视经验值而定,因此推广性较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009年20期 v.32;No.307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欣;
电视台演播室所涉及的各种弱电信号种类复杂,而且传输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演播室的各种信号也实现了数字化,模拟信号的一些固有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是数字化的同时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信号带宽与传输距离的矛盾。为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演播室的实际工作情况,从演播室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难题(DVI信号、SDI信号、HDSDI信号的中远距离传输)出发,对比传统的解决方法,提出新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光纤解决方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1-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欣;
电视台演播室所涉及的各种弱电信号种类复杂,而且传输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演播室的各种信号也实现了数字化,模拟信号的一些固有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是数字化的同时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信号带宽与传输距离的矛盾。为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演播室的实际工作情况,从演播室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难题(DVI信号、SDI信号、HDSDI信号的中远距离传输)出发,对比传统的解决方法,提出新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光纤解决方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1-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欣;
电视台演播室所涉及的各种弱电信号种类复杂,而且传输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演播室的各种信号也实现了数字化,模拟信号的一些固有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但是数字化的同时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信号带宽与传输距离的矛盾。为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演播室的实际工作情况,从演播室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难题(DVI信号、SDI信号、HDSDI信号的中远距离传输)出发,对比传统的解决方法,提出新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光纤解决方案。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1-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新举;黄盛霖;李政;林愈;
某电源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信号,信号中带有各种噪声,需进行适当处理。小波变换时的频局域性好,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之一。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消噪法,借助LabVIEW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对软阈值和硬阈值消噪及采用不同的小波函数消噪进行了分析。应用LabVIEW对电源信号进行采集,并且对LabVIEW中调用Matlab里的小波函数进行去噪分析的程序进行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消噪处理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新举;黄盛霖;李政;林愈;
某电源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信号,信号中带有各种噪声,需进行适当处理。小波变换时的频局域性好,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之一。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消噪法,借助LabVIEW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对软阈值和硬阈值消噪及采用不同的小波函数消噪进行了分析。应用LabVIEW对电源信号进行采集,并且对LabVIEW中调用Matlab里的小波函数进行去噪分析的程序进行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消噪处理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新举;黄盛霖;李政;林愈;
某电源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信号,信号中带有各种噪声,需进行适当处理。小波变换时的频局域性好,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之一。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消噪法,借助LabVIEW平台,通过仿真试验,对软阈值和硬阈值消噪及采用不同的小波函数消噪进行了分析。应用LabVIEW对电源信号进行采集,并且对LabVIEW中调用Matlab里的小波函数进行去噪分析的程序进行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电源信号消噪处理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2009年20期 v.32;No.30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晓明;程恩;伊锦旺;
随着世界各国海洋开发和海洋军事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水下传感网络、水下监视系统、水声预警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里讨论一种采用跳频通信方式,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EC061A为控制核心,通过主节点向各分节点发送信息或指令,实现水下无线多点通信。分析了通信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水池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工作,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晓明;程恩;伊锦旺;
随着世界各国海洋开发和海洋军事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水下传感网络、水下监视系统、水声预警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里讨论一种采用跳频通信方式,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EC061A为控制核心,通过主节点向各分节点发送信息或指令,实现水下无线多点通信。分析了通信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水池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工作,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晓明;程恩;伊锦旺;
随着世界各国海洋开发和海洋军事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水下传感网络、水下监视系统、水声预警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里讨论一种采用跳频通信方式,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EC061A为控制核心,通过主节点向各分节点发送信息或指令,实现水下无线多点通信。分析了通信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水池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工作,具有良好的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项勤建;刘爽;龙再川;
目前,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驱动时序的产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CCD时序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应用的关键,只有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驱动时序,CCD器件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常用的驱动方法存在某些缺点。在详细了解线阵CCD器件μPD795,分析其驱动时序与电路逻辑后,没有使用常规方法,而是使用CPLD进行功能的实现。该方法采用CPLD产生驱动,按要求写好VHDL代码产生可执行文件,通过JTAG接口下载到可编程器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稳定可靠,在线阵CCD驱动电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项勤建;刘爽;龙再川;
目前,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驱动时序的产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CCD时序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应用的关键,只有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驱动时序,CCD器件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常用的驱动方法存在某些缺点。在详细了解线阵CCD器件μPD795,分析其驱动时序与电路逻辑后,没有使用常规方法,而是使用CPLD进行功能的实现。该方法采用CPLD产生驱动,按要求写好VHDL代码产生可执行文件,通过JTAG接口下载到可编程器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稳定可靠,在线阵CCD驱动电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项勤建;刘爽;龙再川;
目前,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驱动时序的产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CCD时序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应用的关键,只有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驱动时序,CCD器件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常用的驱动方法存在某些缺点。在详细了解线阵CCD器件μPD795,分析其驱动时序与电路逻辑后,没有使用常规方法,而是使用CPLD进行功能的实现。该方法采用CPLD产生驱动,按要求写好VHDL代码产生可执行文件,通过JTAG接口下载到可编程器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稳定可靠,在线阵CCD驱动电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岳大军;王慧敏;许颖;赵洋;
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已成功运用到防盗报警、灯光控制、卫厨设备等方面,但在电暖器具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为杜绝普通电暖器引发火灾事故和避免电能浪费,将人体感应、自动延时、断电自锁等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电暖器上,设计制作了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暖器。通过对PIR管安装位置、温度、取暖人数、延时时长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感应技术应用到电暖器上有明显的保安节电效果,具有实际推广应用的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0-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岳大军;王慧敏;许颖;赵洋;
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已成功运用到防盗报警、灯光控制、卫厨设备等方面,但在电暖器具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为杜绝普通电暖器引发火灾事故和避免电能浪费,将人体感应、自动延时、断电自锁等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电暖器上,设计制作了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暖器。通过对PIR管安装位置、温度、取暖人数、延时时长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感应技术应用到电暖器上有明显的保安节电效果,具有实际推广应用的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0-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岳大军;王慧敏;许颖;赵洋;
人体红外感应技术已成功运用到防盗报警、灯光控制、卫厨设备等方面,但在电暖器具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为杜绝普通电暖器引发火灾事故和避免电能浪费,将人体感应、自动延时、断电自锁等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电暖器上,设计制作了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暖器。通过对PIR管安装位置、温度、取暖人数、延时时长等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感应技术应用到电暖器上有明显的保安节电效果,具有实际推广应用的价值。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0-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寒柏;司加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而使用VHDL或VerilogHDL语言进行设计的难度较大。提出一种采用DSP Builder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按照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Modelsim/QuartusⅡ的设计流程,设计一个16阶的FIR低通滤波器,并完成了软硬件的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满足设计要求,它验证了采用DSP Builder实现滤波器设计的独特优势。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寒柏;司加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而使用VHDL或VerilogHDL语言进行设计的难度较大。提出一种采用DSP Builder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按照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Modelsim/QuartusⅡ的设计流程,设计一个16阶的FIR低通滤波器,并完成了软硬件的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满足设计要求,它验证了采用DSP Builder实现滤波器设计的独特优势。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寒柏;司加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而使用VHDL或VerilogHDL语言进行设计的难度较大。提出一种采用DSP Builder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按照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Modelsim/QuartusⅡ的设计流程,设计一个16阶的FIR低通滤波器,并完成了软硬件的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满足设计要求,它验证了采用DSP Builder实现滤波器设计的独特优势。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单蓉;李涛;
针对霓虹灯价格贵且耗电量较大的问题,提出用8×8的点阵屏4块来级联实现16×16单色显示的点阵屏,采用74LS164串行输入/并行输出来实现扩展口,以AT89S51为控制芯片,P0/P2口为行控制,P3口为芯片74LS164的输入,2片74LS164级联后为列控制,然后通过软件程序调用不同的代码来显示字符。这种点阵屏对环保、节能有重大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蓉;李涛;
针对霓虹灯价格贵且耗电量较大的问题,提出用8×8的点阵屏4块来级联实现16×16单色显示的点阵屏,采用74LS164串行输入/并行输出来实现扩展口,以AT89S51为控制芯片,P0/P2口为行控制,P3口为芯片74LS164的输入,2片74LS164级联后为列控制,然后通过软件程序调用不同的代码来显示字符。这种点阵屏对环保、节能有重大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蓉;李涛;
针对霓虹灯价格贵且耗电量较大的问题,提出用8×8的点阵屏4块来级联实现16×16单色显示的点阵屏,采用74LS164串行输入/并行输出来实现扩展口,以AT89S51为控制芯片,P0/P2口为行控制,P3口为芯片74LS164的输入,2片74LS164级联后为列控制,然后通过软件程序调用不同的代码来显示字符。这种点阵屏对环保、节能有重大意义。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本亮;张雷;
设计一种实用的八位的竞赛抢答器,为学习电子的人提供一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了电路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实用电子技术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得出一种创新的应用型电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本亮;张雷;
设计一种实用的八位的竞赛抢答器,为学习电子的人提供一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了电路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实用电子技术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得出一种创新的应用型电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本亮;张雷;
设计一种实用的八位的竞赛抢答器,为学习电子的人提供一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了电路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实用电子技术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得出一种创新的应用型电路。
2009年20期 v.32;No.307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丽莎;夏洋;
分析影响VDMOS开关特性的各部分电容结构及参数,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提高开关速度,在此提出一种减少VDMOS寄生电容的新型结构。该方法是部分去除传统VDMOS的neck区多晶硅条,并利用多晶硅作掩模注入P型区,改变VDMOS栅下耗尽区形状,减小寄生电容。在此增加了neck区宽度,并增加了P阱注入。利用TCAD工具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与传统VDMOS相比,能有效减小器件的寄生电容,减少栅电荷量,提高开关时间,提高器件的动态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丽莎;夏洋;
分析影响VDMOS开关特性的各部分电容结构及参数,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提高开关速度,在此提出一种减少VDMOS寄生电容的新型结构。该方法是部分去除传统VDMOS的neck区多晶硅条,并利用多晶硅作掩模注入P型区,改变VDMOS栅下耗尽区形状,减小寄生电容。在此增加了neck区宽度,并增加了P阱注入。利用TCAD工具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与传统VDMOS相比,能有效减小器件的寄生电容,减少栅电荷量,提高开关时间,提高器件的动态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丽莎;夏洋;
分析影响VDMOS开关特性的各部分电容结构及参数,为了减少寄生电容,提高开关速度,在此提出一种减少VDMOS寄生电容的新型结构。该方法是部分去除传统VDMOS的neck区多晶硅条,并利用多晶硅作掩模注入P型区,改变VDMOS栅下耗尽区形状,减小寄生电容。在此增加了neck区宽度,并增加了P阱注入。利用TCAD工具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与传统VDMOS相比,能有效减小器件的寄生电容,减少栅电荷量,提高开关时间,提高器件的动态性能。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康怡;杨鲁发;
为了降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将IPM智能功率模块PM50B4LB060应用到光伏并网逆变电路中,由于其内部有驱动和保护电路,开关控制信号的产生电路输入端直接与光耦相连,光耦的输出可以直接输入IPM模块,控制IPM内部开关管的开合,实现逆变功能,光耦起隔离作用。介绍光伏逆变器和逆变电路原理,给出了开关控制信号波形和输出电压仿真波形。与其他逆变电路相比,减少了外围元器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康怡;杨鲁发;
为了降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将IPM智能功率模块PM50B4LB060应用到光伏并网逆变电路中,由于其内部有驱动和保护电路,开关控制信号的产生电路输入端直接与光耦相连,光耦的输出可以直接输入IPM模块,控制IPM内部开关管的开合,实现逆变功能,光耦起隔离作用。介绍光伏逆变器和逆变电路原理,给出了开关控制信号波形和输出电压仿真波形。与其他逆变电路相比,减少了外围元器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康怡;杨鲁发;
为了降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将IPM智能功率模块PM50B4LB060应用到光伏并网逆变电路中,由于其内部有驱动和保护电路,开关控制信号的产生电路输入端直接与光耦相连,光耦的输出可以直接输入IPM模块,控制IPM内部开关管的开合,实现逆变功能,光耦起隔离作用。介绍光伏逆变器和逆变电路原理,给出了开关控制信号波形和输出电压仿真波形。与其他逆变电路相比,减少了外围元器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2009年20期 v.32;No.307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孙帅;杨星;
结合目前最新的红外热像技术,设计一种新型输电线路在线测温系统。阐述红外热像技术在输电线路温度监测中的应用模型。重点论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各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设计的框架结构。该系统采用JPEG压缩编码技术对红外热像图进行处理,并结合GPRS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了对输电线路温度的监测。经过输电线路现场运行与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帅;杨星;
结合目前最新的红外热像技术,设计一种新型输电线路在线测温系统。阐述红外热像技术在输电线路温度监测中的应用模型。重点论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各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设计的框架结构。该系统采用JPEG压缩编码技术对红外热像图进行处理,并结合GPRS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了对输电线路温度的监测。经过输电线路现场运行与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帅;杨星;
结合目前最新的红外热像技术,设计一种新型输电线路在线测温系统。阐述红外热像技术在输电线路温度监测中的应用模型。重点论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各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设计的框架结构。该系统采用JPEG压缩编码技术对红外热像图进行处理,并结合GPRS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了对输电线路温度的监测。经过输电线路现场运行与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侯艳红;
利用电压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滤波电容参数进行计算和正确选择,打破了传统传动系统中工程人员的经验公式,引入逆变器开关策略和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导出电容在工作过程中充放电电流的规律,并给出了工程计算公式,此公式简单,物理概念比较清楚。经实验证明,此工程计算公式可用于工程实际中的中小功率变频调速系统滤波电容参数的计算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艳红;
利用电压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滤波电容参数进行计算和正确选择,打破了传统传动系统中工程人员的经验公式,引入逆变器开关策略和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导出电容在工作过程中充放电电流的规律,并给出了工程计算公式,此公式简单,物理概念比较清楚。经实验证明,此工程计算公式可用于工程实际中的中小功率变频调速系统滤波电容参数的计算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艳红;
利用电压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滤波电容参数进行计算和正确选择,打破了传统传动系统中工程人员的经验公式,引入逆变器开关策略和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导出电容在工作过程中充放电电流的规律,并给出了工程计算公式,此公式简单,物理概念比较清楚。经实验证明,此工程计算公式可用于工程实际中的中小功率变频调速系统滤波电容参数的计算中。
2009年20期 v.32;No.307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