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特性分析

    李财品;张洪太;谭小敏;

    常规的低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重访周期长,覆盖范围小等缺点,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低轨合成孔径雷达轨道提高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然而,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比较大,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地球同步轨道上合成孔径雷达的星下点轨迹、波束所能覆盖的范围以及多普勒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且相应地做了一些仿真。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特性分析

    李财品;张洪太;谭小敏;

    常规的低轨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重访周期长,覆盖范围小等缺点,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低轨合成孔径雷达轨道提高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然而,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比较大,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地球同步轨道上合成孔径雷达的星下点轨迹、波束所能覆盖的范围以及多普勒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且相应地做了一些仿真。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QualNet的数据链网络仿真研究

    方标;王永斌;刘宏波;

    在数据链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仿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统计和分析数据链网络的重要参数指标,采用网络实时动态仿真软件QualNet的系统构架,分析了在QualNet环境下数据链系统仿真的关键技术,通过场景设计和功能设定对Link 16进行了性能参数仿真,得到了数据链网络的网络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数据分组成功接收率等总体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性能良好,基本满足了消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为我军进一步研究数据链系统提供了参考。

    2009年21期 v.32;No.308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QualNet的数据链网络仿真研究

    方标;王永斌;刘宏波;

    在数据链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仿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了统计和分析数据链网络的重要参数指标,采用网络实时动态仿真软件QualNet的系统构架,分析了在QualNet环境下数据链系统仿真的关键技术,通过场景设计和功能设定对Link 16进行了性能参数仿真,得到了数据链网络的网络吞吐量、平均端到端时延、数据分组成功接收率等总体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性能良好,基本满足了消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为我军进一步研究数据链系统提供了参考。

    2009年21期 v.32;No.308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格的军事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框架研究

    徐盛;王文政;周经伦;罗鹏程;

    通过对数据链建模与仿真复杂性的分析,提出了包含应用体系、系统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三维柔性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机制,确立了数据链建模与仿真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框架,该框架的主要思想是把HLA功能在网格系统中实现,较好地满足数据链建模与仿真的需求。最后给出了建模与仿真操作流程。

    2009年21期 v.32;No.30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格的军事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框架研究

    徐盛;王文政;周经伦;罗鹏程;

    通过对数据链建模与仿真复杂性的分析,提出了包含应用体系、系统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三维柔性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机制,确立了数据链建模与仿真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数据链建模与仿真框架,该框架的主要思想是把HLA功能在网格系统中实现,较好地满足数据链建模与仿真的需求。最后给出了建模与仿真操作流程。

    2009年21期 v.32;No.30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研究

    曹晓勇;王德伟;刘希;

    针对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及现状,基于软件单元测试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单元测试所关注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搭建以及测试用例设计等要点,同时结合某型号产品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的实践,总结了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单元测试效率,从而提高舰炮火控软件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研究

    曹晓勇;王德伟;刘希;

    针对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及现状,基于软件单元测试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单元测试所关注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搭建以及测试用例设计等要点,同时结合某型号产品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的实践,总结了舰炮火控软件单元测试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单元测试效率,从而提高舰炮火控软件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相位编码雷达干扰技术研究

    李继锋;盛骥松;

    由于相位编码雷达采用了相关处理技术,使得传统的干扰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干扰效果。为了有效干扰此种雷达,首先分析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方式研究射频噪声干扰、部分复制干扰、移频干扰和基于DDS的相位编码干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射频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的干扰效果较差,另外三种干扰样式则可在低干信比条件下达到很好的干扰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相位编码雷达干扰技术研究

    李继锋;盛骥松;

    由于相位编码雷达采用了相关处理技术,使得传统的干扰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干扰效果。为了有效干扰此种雷达,首先分析相位编码雷达信号的特点,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方式研究射频噪声干扰、部分复制干扰、移频干扰和基于DDS的相位编码干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射频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的干扰效果较差,另外三种干扰样式则可在低干信比条件下达到很好的干扰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含集总元件的微带电路FDTD仿真

    赵海洲;李烟;

    从Maxwell旋度方程出发,根据集总元件的伏安特性,推导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微波电路元件的单网格和多网格FDTD模型。单网格模型是不论集总元件的形状和大小都只占据一个网格的处理方法;多网格模型则是根据集总元件的实际形状和大小将元件跨接在多个网格上,显然这种处理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仿真了一个由单个元件组成的简单微带电路——上限限幅器。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得很好,证明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含集总元件的微带电路FDTD仿真

    赵海洲;李烟;

    从Maxwell旋度方程出发,根据集总元件的伏安特性,推导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微波电路元件的单网格和多网格FDTD模型。单网格模型是不论集总元件的形状和大小都只占据一个网格的处理方法;多网格模型则是根据集总元件的实际形状和大小将元件跨接在多个网格上,显然这种处理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仿真了一个由单个元件组成的简单微带电路——上限限幅器。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得很好,证明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的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魏玮;张海勇;王睿;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跳频技术特别是高速跳频技术已经成为军事通信抗干扰的重要方式。介绍了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Simulink环境下的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模型,针对不同干扰样式进行了仿真,并分析其抗干扰性能,得到了有效干扰的样式,提出了增强干扰效果的结论,为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其对抗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009年21期 v.32;No.30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的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魏玮;张海勇;王睿;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跳频技术特别是高速跳频技术已经成为军事通信抗干扰的重要方式。介绍了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Simulink环境下的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模型,针对不同干扰样式进行了仿真,并分析其抗干扰性能,得到了有效干扰的样式,提出了增强干扰效果的结论,为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其对抗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009年21期 v.32;No.30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161A语音卡实现的异系统智能转接装置

    张振权;张明;樊宏;张艳君;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话音清楚等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在边远地区的广播电视、通信联系以及处置诸如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卫星通信是应急通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通信方式。给出一种基于东进公司的D161A语音卡为开发平台,通过Delphi 7.0开发语言设计和实现的卫星异系统智能转接装置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2009年21期 v.32;No.308 29-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161A语音卡实现的异系统智能转接装置

    张振权;张明;樊宏;张艳君;

    卫星通信以其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话音清楚等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在边远地区的广播电视、通信联系以及处置诸如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中,卫星通信是应急通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通信方式。给出一种基于东进公司的D161A语音卡为开发平台,通过Delphi 7.0开发语言设计和实现的卫星异系统智能转接装置的设计和实现步骤。

    2009年21期 v.32;No.308 29-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毫米波波导缝隙阵中耦合缝隙的公差分析

    刘捷;姜永金;傅文斌;郭建平;

    毫米波波导缝隙阵中耦合缝隙公差是决定缝隙阵性能,尤其是谐振频率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分析耦合缝隙公差对缝隙阵性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针对耦合缝隙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加工耦合缝隙的公差控制要求。其次,由于实际天线中大都采用圆形头缝隙,且矩形头缝隙变为圆形头缝隙的两种等效方法中,等面积等效具有较高精度。因此,针对等面积等效缝隙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圆形头缝隙长度的修正公式,仿真所得结论为高性能波导缝隙天线阵的设计及加工提供了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毫米波波导缝隙阵中耦合缝隙的公差分析

    刘捷;姜永金;傅文斌;郭建平;

    毫米波波导缝隙阵中耦合缝隙公差是决定缝隙阵性能,尤其是谐振频率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分析耦合缝隙公差对缝隙阵性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针对耦合缝隙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加工耦合缝隙的公差控制要求。其次,由于实际天线中大都采用圆形头缝隙,且矩形头缝隙变为圆形头缝隙的两种等效方法中,等面积等效具有较高精度。因此,针对等面积等效缝隙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圆形头缝隙长度的修正公式,仿真所得结论为高性能波导缝隙天线阵的设计及加工提供了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D雷达脉冲重复间隔最优化选择

    李东海;张兴华;

    为了取得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速度,脉冲多普勒雷达必须选择合适的一系列脉冲重复间隔值。从理论上探讨了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速度的制约因素,研究了对脉冲重复间隔进行最优化选择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宽典型值为3 kHz,脉冲宽度典型值为3μs的X波段雷达,最佳脉冲重复间隔PRI为31.6μs。当脉冲重复间隔必须在若干个值之间转换,以便探测目标并消除模糊时,脉冲重复间隔可以近似为该值。

    2009年21期 v.32;No.308 35-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D雷达脉冲重复间隔最优化选择

    李东海;张兴华;

    为了取得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速度,脉冲多普勒雷达必须选择合适的一系列脉冲重复间隔值。从理论上探讨了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速度的制约因素,研究了对脉冲重复间隔进行最优化选择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宽典型值为3 kHz,脉冲宽度典型值为3μs的X波段雷达,最佳脉冲重复间隔PRI为31.6μs。当脉冲重复间隔必须在若干个值之间转换,以便探测目标并消除模糊时,脉冲重复间隔可以近似为该值。

    2009年21期 v.32;No.308 35-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两种通信体制误码概率计算公式的辨析

    高进涛;朱静波;王元龙;刘力维;

    针对QPSK与BPSK通信体制下信号相干检测错误概率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的曲线往往互不相同,以及容易使人困惑的问题,为达到正本清源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对各种通信文献中涉及到的二者公式和相应曲线进行了汇总,结合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实践,对其本质进行了理论阐述,对差异之处进行了对比辨析,指出了二者的区别及其内在统一性,并作了工程应用小结。

    2009年21期 v.32;No.30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两种通信体制误码概率计算公式的辨析

    高进涛;朱静波;王元龙;刘力维;

    针对QPSK与BPSK通信体制下信号相干检测错误概率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的曲线往往互不相同,以及容易使人困惑的问题,为达到正本清源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对各种通信文献中涉及到的二者公式和相应曲线进行了汇总,结合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实践,对其本质进行了理论阐述,对差异之处进行了对比辨析,指出了二者的区别及其内在统一性,并作了工程应用小结。

    2009年21期 v.32;No.30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频率源低杂散设计

    马向峰;

    频率源是现代雷达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雷达、通信、仪表和导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频率源杂散性能是衡量频率源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杂散性能直接影响了雷达接收系统的动态范围及检测能力。通过对频率源杂散产生的机理、途径进行分析,总结出频率源低杂散设计采取的技术途径及实现措施,取得良好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40-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频率源低杂散设计

    马向峰;

    频率源是现代雷达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雷达、通信、仪表和导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频率源杂散性能是衡量频率源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杂散性能直接影响了雷达接收系统的动态范围及检测能力。通过对频率源杂散产生的机理、途径进行分析,总结出频率源低杂散设计采取的技术途径及实现措施,取得良好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40-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张杨;李勇;张培珍;

    在现代电子战条件下,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对雷达的干扰效果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介绍高功率微波武器和雷达接收机保护器的概念,由于雷达接收机保护器对高功率的信号有保护作用,抑制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采用仿真的方式,分不同的干扰脉冲重复时间将高功率信号作用于雷达接收机,针对不同的脉冲重复时间,在搜索和跟踪模式下可以得出不同的干扰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张杨;李勇;张培珍;

    在现代电子战条件下,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对雷达的干扰效果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介绍高功率微波武器和雷达接收机保护器的概念,由于雷达接收机保护器对高功率的信号有保护作用,抑制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采用仿真的方式,分不同的干扰脉冲重复时间将高功率信号作用于雷达接收机,针对不同的脉冲重复时间,在搜索和跟踪模式下可以得出不同的干扰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基于MAX267的程控滤波器的实现

    吕开亮;封维忠;

    分析了双二阶开关电容有源带通滤波器MAX267的中心频率f0和品质因数Q,同时运用AD637真有效值转换,ADC0809模/数转换和单片机AT89C51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介绍了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系统中基于MAX267的程控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流程,给出了具体电路及程序,并提供了在滤波频率从5~10 kHz自适应四阶带通滤波器的应用实例。

    2009年21期 v.32;No.30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X267的程控滤波器的实现

    吕开亮;封维忠;

    分析了双二阶开关电容有源带通滤波器MAX267的中心频率f0和品质因数Q,同时运用AD637真有效值转换,ADC0809模/数转换和单片机AT89C51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介绍了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系统中基于MAX267的程控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流程,给出了具体电路及程序,并提供了在滤波频率从5~10 kHz自适应四阶带通滤波器的应用实例。

    2009年21期 v.32;No.30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双臂螺旋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王晓岚;庞峰;

    随着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天线作为卫星导航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的性能。介绍一种用于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的双臂螺旋天线,讲述爬行波式螺旋天线的设计过程,并给出最终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优良的圆对称半球波束,良好的广角圆极化特性和优良的阻抗匹配特性,其结构简单、紧凑,为通信入站回传提供了一种优良的选择。

    2009年21期 v.32;No.308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双臂螺旋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王晓岚;庞峰;

    随着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天线作为卫星导航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的性能。介绍一种用于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的双臂螺旋天线,讲述爬行波式螺旋天线的设计过程,并给出最终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优良的圆对称半球波束,良好的广角圆极化特性和优良的阻抗匹配特性,其结构简单、紧凑,为通信入站回传提供了一种优良的选择。

    2009年21期 v.32;No.308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1394的数据传输电路

    王海鹏;王立志;王卓;

    IEEE1394作为一种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传输速率高,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拓扑结构灵活,为外设提供电源,支持点对点传输等特点,在未来的PC产品中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着重探讨1394协议、电源管理、基于1394的硬盘接口电路,对多功能接口电路的理论进行了初步设想。

    2009年21期 v.32;No.30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1394的数据传输电路

    王海鹏;王立志;王卓;

    IEEE1394作为一种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廉,传输速率高,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拓扑结构灵活,为外设提供电源,支持点对点传输等特点,在未来的PC产品中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着重探讨1394协议、电源管理、基于1394的硬盘接口电路,对多功能接口电路的理论进行了初步设想。

    2009年21期 v.32;No.30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微机技术的光纤熔接研究

    田国栋;郭妮;

    第四代光纤熔接机是微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应用典范,熔接损耗已达0.02 dB左右。从第二代光纤熔接机引入微机技术开始,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的熔接机在光纤通信领域起着骨干作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熔接损耗已经很小,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微机远程熔接控制和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全自动光纤熔接,这些可以作为以后的研究探讨方向。

    2009年21期 v.32;No.308 55-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微机技术的光纤熔接研究

    田国栋;郭妮;

    第四代光纤熔接机是微机技术在光纤熔接中应用典范,熔接损耗已达0.02 dB左右。从第二代光纤熔接机引入微机技术开始,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的熔接机在光纤通信领域起着骨干作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熔接损耗已经很小,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微机远程熔接控制和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全自动光纤熔接,这些可以作为以后的研究探讨方向。

    2009年21期 v.32;No.308 55-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程控高压充电系统设计

    曹宁翔;赵娟;朱利君;

    高压充电系统用于对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充电,主要技术指标为电压精度、充电速度和控制方式等。使用触摸屏进行远程监控,高压现场无人值守;以PLC作为本地控制单元,通过内置的PID调节器实现充电过程的闭环控制;采用单芯片设计RS 485信号的光纤传输电路,成本低、体积小;主控间和现场设备之间采用光纤作为数据传输介质,有效隔离放电干扰,提高系统可靠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58-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程控高压充电系统设计

    曹宁翔;赵娟;朱利君;

    高压充电系统用于对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充电,主要技术指标为电压精度、充电速度和控制方式等。使用触摸屏进行远程监控,高压现场无人值守;以PLC作为本地控制单元,通过内置的PID调节器实现充电过程的闭环控制;采用单芯片设计RS 485信号的光纤传输电路,成本低、体积小;主控间和现场设备之间采用光纤作为数据传输介质,有效隔离放电干扰,提高系统可靠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58-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一种倒F振子在共形阵列天线中的应用

    蒋永辉;谢拥军;徐挺威;

    提出一种新型的倒F振子天线结构。通过使用圆形金属片电容加载以及短路钉的电感加载,得到宽带小型化天线单元。采用广义传输线理论(GTLM)分析了天线的结构形式,给出设计实例,并介绍了该天线单元在飞行载体上柱面共形阵列天线中的应用。在以往柱面共形阵列天线的研究中,阵列波束大部分为垂直于共形面方向的能量辐射,而这里提出的柱面共形阵列天线设计方案着重于可产生平行于共形面的能量辐射。

    2009年21期 v.32;No.30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倒F振子在共形阵列天线中的应用

    蒋永辉;谢拥军;徐挺威;

    提出一种新型的倒F振子天线结构。通过使用圆形金属片电容加载以及短路钉的电感加载,得到宽带小型化天线单元。采用广义传输线理论(GTLM)分析了天线的结构形式,给出设计实例,并介绍了该天线单元在飞行载体上柱面共形阵列天线中的应用。在以往柱面共形阵列天线的研究中,阵列波束大部分为垂直于共形面方向的能量辐射,而这里提出的柱面共形阵列天线设计方案着重于可产生平行于共形面的能量辐射。

    2009年21期 v.32;No.30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室外3.5GHz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王志彬;李国辉;张娟;严军;王浩文;

    由于目前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备选频段——室外3.5 GHz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此,应用射线跟踪法对室外3.5 GHz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城市微小区中的电波传播机制、射线跟踪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射线跟踪方法,并在3.5 GHz对街道拐角绕射、发射天线的高度对传播特性的影响以及3.5 GHz的功率时延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路径损耗与建筑物的分布及街道宽度有关以及对发射天线高度不是很敏感的结论。

    2009年21期 v.32;No.30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室外3.5GHz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王志彬;李国辉;张娟;严军;王浩文;

    由于目前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备选频段——室外3.5 GHz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此,应用射线跟踪法对室外3.5 GHz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城市微小区中的电波传播机制、射线跟踪法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射线跟踪方法,并在3.5 GHz对街道拐角绕射、发射天线的高度对传播特性的影响以及3.5 GHz的功率时延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路径损耗与建筑物的分布及街道宽度有关以及对发射天线高度不是很敏感的结论。

    2009年21期 v.32;No.30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结合节点概率与消息ST的DTN传输策略

    宋吉鹏;

    在延迟容忍的移动无线网络中,为确保消息,进行少副本、短延迟、少能耗的高效传递,选择合适的传输策略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节点位置信息建立的传输概率机制,在消息传递时通过基于传输概率的消息生存时间进行队列的管理、优化。经过仿真实验得出数据,对比现有的几种方式,该策略可以在减少消息副本,缩短传输延迟,提高传输成功率等方面做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且效果良好。

    2009年21期 v.32;No.30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结合节点概率与消息ST的DTN传输策略

    宋吉鹏;

    在延迟容忍的移动无线网络中,为确保消息,进行少副本、短延迟、少能耗的高效传递,选择合适的传输策略至关重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节点位置信息建立的传输概率机制,在消息传递时通过基于传输概率的消息生存时间进行队列的管理、优化。经过仿真实验得出数据,对比现有的几种方式,该策略可以在减少消息副本,缩短传输延迟,提高传输成功率等方面做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且效果良好。

    2009年21期 v.32;No.30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F4360-1的本振源设计

    邹玲;石小磊;

    结合锁相频率合成基本原理以及高集成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工作特性,设计一个稳定的2.33 GHz本振源电路模块,应用于中频射频发信机中。详细介绍了核心芯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并给出完整的硬件电路。经仿真测试,该电路的性能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2009年21期 v.32;No.30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F4360-1的本振源设计

    邹玲;石小磊;

    结合锁相频率合成基本原理以及高集成锁相频率合成芯片ADF4360-1工作特性,设计一个稳定的2.33 GHz本振源电路模块,应用于中频射频发信机中。详细介绍了核心芯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并给出完整的硬件电路。经仿真测试,该电路的性能指标基本符合要求。

    2009年21期 v.32;No.30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电偶极子天线的辐射电阻

    赵海军;

    在部分有关电磁场理论的教材中,编者讨论短天线的辐射功率时,由于作了某些近似处理而所得天线的辐射电阻值偏差较大。从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理论和平均能流密度出发,使物理概念和数学工具相结合,运用矢量运算推导出精确的结果,即电偶极子(短)天线的实际辐射电阻要比文献中的近似结果小数十倍,因而为准确把握天线的辐射能力提供了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电偶极子天线的辐射电阻

    赵海军;

    在部分有关电磁场理论的教材中,编者讨论短天线的辐射功率时,由于作了某些近似处理而所得天线的辐射电阻值偏差较大。从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理论和平均能流密度出发,使物理概念和数学工具相结合,运用矢量运算推导出精确的结果,即电偶极子(短)天线的实际辐射电阻要比文献中的近似结果小数十倍,因而为准确把握天线的辐射能力提供了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输电路的设计

    陈红;李玮;

    无线多传感器网络系统由探测单元和指挥中心组成。该系统中,图像无线传输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其接口设计等。根据系统的需要,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方面构建了单片机控制下的调制解调器模块、调制解调器与PC机的接口模块等。

    2009年21期 v.32;No.308 76-7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输电路的设计

    陈红;李玮;

    无线多传感器网络系统由探测单元和指挥中心组成。该系统中,图像无线传输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其接口设计等。根据系统的需要,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方面构建了单片机控制下的调制解调器模块、调制解调器与PC机的接口模块等。

    2009年21期 v.32;No.308 76-7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息安全

  • 基于口令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

    黄伟;孟博;李云超;

    对基于口令的访问控制进行研究,应用DES,SHA-512和Diff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提出一个基于口令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此模型可以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字典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同时还能提供完善向前保密。基于提出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应用HOOK技术,给出了一个基于C/S方式的原型实现。

    2009年21期 v.32;No.30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口令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

    黄伟;孟博;李云超;

    对基于口令的访问控制进行研究,应用DES,SHA-512和Diff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提出一个基于口令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此模型可以抵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字典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同时还能提供完善向前保密。基于提出的安全用户认证模型应用HOOK技术,给出了一个基于C/S方式的原型实现。

    2009年21期 v.32;No.30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H-PPM的RFID安全认证

    肖永兵;邹传云;蔡文新;

    基于数字加密技术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安全认证,如分组加密等,耗能大,增加了标签电路的复杂程度,不易集成和降低成本,而且标签和阅读器通信采用窄带调制,信息很容易被窃听、干扰和阻塞。而基于跳时脉位调制(TH-PPM)技术的RFID安全认证,在物理层上解决通信可能被窃听、干扰和阻塞的问题。因为标签的跳时序列只有合法的阅读器才知道,而对其他企图窃听和干扰通信的阅读器或干扰机是绝对保密的,如果不知道跳时序列而要窃听或干扰跳时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基于跳时通信保密性高,可以实现多址、抗干扰、抗多径。

    2009年21期 v.32;No.30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H-PPM的RFID安全认证

    肖永兵;邹传云;蔡文新;

    基于数字加密技术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安全认证,如分组加密等,耗能大,增加了标签电路的复杂程度,不易集成和降低成本,而且标签和阅读器通信采用窄带调制,信息很容易被窃听、干扰和阻塞。而基于跳时脉位调制(TH-PPM)技术的RFID安全认证,在物理层上解决通信可能被窃听、干扰和阻塞的问题。因为标签的跳时序列只有合法的阅读器才知道,而对其他企图窃听和干扰通信的阅读器或干扰机是绝对保密的,如果不知道跳时序列而要窃听或干扰跳时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基于跳时通信保密性高,可以实现多址、抗干扰、抗多径。

    2009年21期 v.32;No.30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

    魏伟;刘志宏;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极具挑战性,不仅因为传感器节点拥有的资源有限,不宜采用非对称密码技术,同时也因为传感器节点暴露在恶劣甚至敌对环境中,易于被敌手俘获。虽然目前提出许多密钥分配协议,但没有一个协议能在扩展性、共享密钥概率、存储代价和抵御节点俘获攻击等方面同时具有良好性能。密钥管理协议采用的技术必须与具体网络需求和传感器节点拥有的资源一致。分析和评估了典型的密钥管理方案和协议,并指出了该方向存在的开放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009年21期 v.32;No.308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

    魏伟;刘志宏;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极具挑战性,不仅因为传感器节点拥有的资源有限,不宜采用非对称密码技术,同时也因为传感器节点暴露在恶劣甚至敌对环境中,易于被敌手俘获。虽然目前提出许多密钥分配协议,但没有一个协议能在扩展性、共享密钥概率、存储代价和抵御节点俘获攻击等方面同时具有良好性能。密钥管理协议采用的技术必须与具体网络需求和传感器节点拥有的资源一致。分析和评估了典型的密钥管理方案和协议,并指出了该方向存在的开放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009年21期 v.32;No.308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和对策研究

    宋庆大;李冬;徐天野;

    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广大用户带来潜在的隐患和巨大的伤害。如何防范和处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入手,初步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策。分析了常见的病毒攻击、系统漏洞攻击、欺骗类攻击、黑客攻击等网络攻击方法,探讨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病毒攻击的应对策略、系统漏洞攻击的应对策略、黑客攻击的应对策略等,并对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进行了分析。

    2009年21期 v.32;No.308 93-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和对策研究

    宋庆大;李冬;徐天野;

    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广大用户带来潜在的隐患和巨大的伤害。如何防范和处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入手,初步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策。分析了常见的病毒攻击、系统漏洞攻击、欺骗类攻击、黑客攻击等网络攻击方法,探讨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病毒攻击的应对策略、系统漏洞攻击的应对策略、黑客攻击的应对策略等,并对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进行了分析。

    2009年21期 v.32;No.308 93-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特殊音效处理镶边的一种改进设计与实现

    吉晓东;陈建平;任珍;

    语音音效是一种人工对采集的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增强、滤波、调制等再处理的过程,可以将原来干涩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在详细描述镶边效果一般产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镶边效果产生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镶边效果进行了比较。针对改进的镶边效果产生模型,在不同调制波形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进一步丰富谐波分量,增强镶边处理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殊音效处理镶边的一种改进设计与实现

    吉晓东;陈建平;任珍;

    语音音效是一种人工对采集的数字语音信号进行增强、滤波、调制等再处理的过程,可以将原来干涩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在详细描述镶边效果一般产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镶边效果产生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镶边效果进行了比较。针对改进的镶边效果产生模型,在不同调制波形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进一步丰富谐波分量,增强镶边处理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噪声背景下的弱信号检测仿真

    谭晓波;张杭;

    针对被噪声淹没的弱信号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锁定放大器(LIA)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将弱信号检测中的数字式平均原理应用于锁定放大器中的滤波器设计,传统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通带易于调整控制的优点。以检测传感器电路中的弱电压信号为基础建立检测仿真系统,并以Matlab为平台,对方案抑制宽带噪声和单频噪声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可以看到,本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抑制噪声的能力,对于两种不同的噪声污染,当输入信噪比分别为-23 dB和-60 dB时仍可较精确地检测出淹没在噪声中的弱信号幅度。

    2009年21期 v.32;No.30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强噪声背景下的弱信号检测仿真

    谭晓波;张杭;

    针对被噪声淹没的弱信号的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锁定放大器(LIA)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将弱信号检测中的数字式平均原理应用于锁定放大器中的滤波器设计,传统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通带易于调整控制的优点。以检测传感器电路中的弱电压信号为基础建立检测仿真系统,并以Matlab为平台,对方案抑制宽带噪声和单频噪声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可以看到,本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抑制噪声的能力,对于两种不同的噪声污染,当输入信噪比分别为-23 dB和-60 dB时仍可较精确地检测出淹没在噪声中的弱信号幅度。

    2009年21期 v.32;No.30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Huffman编解码及其快速算法研究

    李晓飞;

    Huffman压缩编码是一种较好的变长前缀码,它由D.A.Huffman于1952年发明。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而简单的可变长编码而被广泛应用于信源编码等方面。介绍了基本的Huffman编码算法,并针对其缺点,提出了动态Huffman编码算法,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编码的依据是动态变化的Huffman树。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2-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Huffman编解码及其快速算法研究

    李晓飞;

    Huffman压缩编码是一种较好的变长前缀码,它由D.A.Huffman于1952年发明。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而简单的可变长编码而被广泛应用于信源编码等方面。介绍了基本的Huffman编码算法,并针对其缺点,提出了动态Huffman编码算法,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编码的依据是动态变化的Huffman树。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2-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ICA特征选择方法

    谢勤岚;胡晓勤;

    独立分量分析(ICA)可以实现特征提取,但不能直接用于特征选择。对数据进行ICA后得到混合矩阵和独立分量,独立分量可以作为特征矢量,混合矩阵可以用于进行特征选择。首先,使用一种距离度量来计算混合矩阵每一类的类内类间距离比;然后对每一类按该比值由小到大重新排列混合矩阵和独立分量,保留权重矩阵中类间类内距离比大的列,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对这些特征向量使用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特征组。两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类内类间距离的ICA特征选择方法

    谢勤岚;胡晓勤;

    独立分量分析(ICA)可以实现特征提取,但不能直接用于特征选择。对数据进行ICA后得到混合矩阵和独立分量,独立分量可以作为特征矢量,混合矩阵可以用于进行特征选择。首先,使用一种距离度量来计算混合矩阵每一类的类内类间距离比;然后对每一类按该比值由小到大重新排列混合矩阵和独立分量,保留权重矩阵中类间类内距离比大的列,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对这些特征向量使用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特征组。两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混沌信号盲分离

    周文;侯进勇;

    现有的混合混沌信号分离方法一般都要利用各个混沌信号的内在性质以及一定的约束。利用混合混沌信号中各源信号的独立性,依据基本ICA估计原理中的极大非高斯性原理,采用基于峭度的不动点分离法对此类混合信号进行分离,实现了此类信号的盲分离。对多种此类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出混合混沌信号中的各个源信号。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混沌信号盲分离

    周文;侯进勇;

    现有的混合混沌信号分离方法一般都要利用各个混沌信号的内在性质以及一定的约束。利用混合混沌信号中各源信号的独立性,依据基本ICA估计原理中的极大非高斯性原理,采用基于峭度的不动点分离法对此类混合信号进行分离,实现了此类信号的盲分离。对多种此类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出混合混沌信号中的各个源信号。

    2009年21期 v.32;No.308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AGWN信号生成器

    林爱英;党建亮;吴莉莉;郑宝周;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生成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设计的总体框图和分模块设计中的一些要点,阐述了主要部分的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这种高斯噪声生成器与传统数字电路所组成的噪声生成器相比,通过利用QuartusⅡ中的一些既有功能电路(PLL),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提高了电路调试的灵活性,可用于多种环境下的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测试。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AGWN信号生成器

    林爱英;党建亮;吴莉莉;郑宝周;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生成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设计的总体框图和分模块设计中的一些要点,阐述了主要部分的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这种高斯噪声生成器与传统数字电路所组成的噪声生成器相比,通过利用QuartusⅡ中的一些既有功能电路(PLL),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提高了电路调试的灵活性,可用于多种环境下的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测试。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温补晶振的高稳定度超低频矩形波发生器

    刘丽萱;崔进龙;双凯;

    针对井地电位测量系统发送机研制过程中的需求,提出一种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高稳定度超低频矩形波发生器。在硬件上采用温度补偿晶振,保证输出信号频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在软件上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保证低频信号输出的精确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5-11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温补晶振的高稳定度超低频矩形波发生器

    刘丽萱;崔进龙;双凯;

    针对井地电位测量系统发送机研制过程中的需求,提出一种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高稳定度超低频矩形波发生器。在硬件上采用温度补偿晶振,保证输出信号频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在软件上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法,保证低频信号输出的精确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5-11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仿真的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张志德;林霖;

    通过对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分析,得出在理想情况下相同信噪比时2PSK的误码率最小,2ASK的误码率最大。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这4种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得到不同的调制与不同信噪比的误码率曲线关系图。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得出的误码率基本上与理论值有所偏差。证明了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调制系统的误码率不仅与信噪比有关,还与调制系统的抽样数有关。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仿真的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张志德;林霖;

    通过对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分析,得出在理想情况下相同信噪比时2PSK的误码率最小,2ASK的误码率最大。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这4种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得到不同的调制与不同信噪比的误码率曲线关系图。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得出的误码率基本上与理论值有所偏差。证明了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调制系统的误码率不仅与信噪比有关,还与调制系统的抽样数有关。

    2009年21期 v.32;No.30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的分析

    李世博;

    在借鉴国内外新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建筑楼宇中信息采集与处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断路器选用以及组态控制软件与系统布线等几个关键技术的特点,并提出其设计方法和相应的应用准则,目前这些技术在可靠性、方便性以及其市场份额方面较为理想,从而达到遥调、遥测、遥控、遥信的目的。同时又提出PROFIBUS-DP采用数字信号编码中的不归零编码方式(NRZ)的新理念,这为系统组态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的分析

    李世博;

    在借鉴国内外新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化建筑楼宇中信息采集与处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智能断路器选用以及组态控制软件与系统布线等几个关键技术的特点,并提出其设计方法和相应的应用准则,目前这些技术在可靠性、方便性以及其市场份额方面较为理想,从而达到遥调、遥测、遥控、遥信的目的。同时又提出PROFIBUS-DP采用数字信号编码中的不归零编码方式(NRZ)的新理念,这为系统组态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非陀螺寻北仪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白云超;刘思伟;田育民;陈晓璧;

    非陀螺寻北是一种新颖的寻北技术。介绍其寻北的原理以及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带通滤波器、数字正交运算电路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正交运算和数字滤波采用专用的数字芯片来完成,使系统既能克服模拟电路固有的误差和系统的不稳定等不足,又减轻DSP的运算负担,满足了非陀螺寻北仪信号处理的高精度和快速性要求,从而使得非陀螺寻北技术由理论研究转化为实用仪器装备成为了可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陀螺寻北仪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白云超;刘思伟;田育民;陈晓璧;

    非陀螺寻北是一种新颖的寻北技术。介绍其寻北的原理以及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带通滤波器、数字正交运算电路以及数字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正交运算和数字滤波采用专用的数字芯片来完成,使系统既能克服模拟电路固有的误差和系统的不稳定等不足,又减轻DSP的运算负担,满足了非陀螺寻北仪信号处理的高精度和快速性要求,从而使得非陀螺寻北技术由理论研究转化为实用仪器装备成为了可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技术在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王永祥;

    融合当前的网络技术,针对厂矿企业的实际需要,对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网络化实现进行了研究。研制开发了一套网络化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该网络化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厂矿企业内旋转机械的远程监测、远程诊断和远程管理,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提高故障诊断率,缩短故障发生到正确决断之间的反应时间,为厂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帮助。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技术在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王永祥;

    融合当前的网络技术,针对厂矿企业的实际需要,对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网络化实现进行了研究。研制开发了一套网络化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验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该网络化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厂矿企业内旋转机械的远程监测、远程诊断和远程管理,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提高故障诊断率,缩短故障发生到正确决断之间的反应时间,为厂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帮助。

    2009年21期 v.32;No.308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乒乓球比赛游戏机”的设计

    曹莉凌;刘雨青;

    FPGA的低成本正推动其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挖掘其在娱乐产品应用中的巨大商机,基于Altera公司FPGA,在QuartusⅡ8.1环境下,运用VHDL语言、采用有限状态机等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乒乓球比赛游戏机。介绍了该游戏机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关键模块具体设计方案,给出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乒乓球游戏机工作正常,具有发球权控制、自动计分、犯规提示等多种功能,能有效模拟实际乒乓球比赛。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9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乒乓球比赛游戏机”的设计

    曹莉凌;刘雨青;

    FPGA的低成本正推动其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挖掘其在娱乐产品应用中的巨大商机,基于Altera公司FPGA,在QuartusⅡ8.1环境下,运用VHDL语言、采用有限状态机等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款乒乓球比赛游戏机。介绍了该游戏机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关键模块具体设计方案,给出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乒乓球游戏机工作正常,具有发球权控制、自动计分、犯规提示等多种功能,能有效模拟实际乒乓球比赛。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9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Jini查找服务的部署

    李中林;李辉;张军;曾丽君;

    在Jini体系中,服务需要通过查找服务进行注册,客户通过查找服务发现感兴趣的服务。服务和客户可通过单播发现协议或广播发现协议来定位查找服务,单播发现协议在已知查找服务地址的情况下适用,否则需要使用广播发现协议。为了充分发挥Jini技术优势,提高系统效率和避免因采用广播发现机制而带来的"广播风暴",通过设立公共查找服务,提出一种简便可行查找服务部署方案。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Jini查找服务的部署

    李中林;李辉;张军;曾丽君;

    在Jini体系中,服务需要通过查找服务进行注册,客户通过查找服务发现感兴趣的服务。服务和客户可通过单播发现协议或广播发现协议来定位查找服务,单播发现协议在已知查找服务地址的情况下适用,否则需要使用广播发现协议。为了充分发挥Jini技术优势,提高系统效率和避免因采用广播发现机制而带来的"广播风暴",通过设立公共查找服务,提出一种简便可行查找服务部署方案。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嵌入式ARMS3C2440智能建筑物裂纹实时测量系统开发研究

    左勇波;

    随着各种嵌入式处理器速度的极大提高与集成电路的发展,大量的嵌入式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带Linux操作系统的ARMS3C2440开发板为开发平台,完成了建筑物裂纹实时监测系统的算法实现与最终的软件开发。与一般的裂纹检测系统不同,这里通过将裂纹边缘检测与裂纹宽度测量分开进行,使得裂纹位置锁定与测量结果更准确。通过使用QT进行界面设计,使得所开发的软件更具智能性、用户友好性等特点。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ARMS3C2440智能建筑物裂纹实时测量系统开发研究

    左勇波;

    随着各种嵌入式处理器速度的极大提高与集成电路的发展,大量的嵌入式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带Linux操作系统的ARMS3C2440开发板为开发平台,完成了建筑物裂纹实时监测系统的算法实现与最终的软件开发。与一般的裂纹检测系统不同,这里通过将裂纹边缘检测与裂纹宽度测量分开进行,使得裂纹位置锁定与测量结果更准确。通过使用QT进行界面设计,使得所开发的软件更具智能性、用户友好性等特点。

    2009年21期 v.32;No.30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加热器断路故障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吕玉明;刘印贵;

    全自动包装机、制袋机等设备均需电加热器对塑料产品的进行封装,电加热器烧断(断路)是设备使用中最常见的故障。利用电流检测电路的感应电压,来判断电加热器是否工作正常,利用光电耦合器件来判断温度控制器正常通断,实现报警输出或主机控制。电加热器断路故障测控装置能够自动识别温度升高加热器自动断电和电加热器断路故障。经在包装机上试用,该装置的各项性能参数均满足包装设备及用户使用要求,符合包装机械设备的配套需要。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1-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加热器断路故障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吕玉明;刘印贵;

    全自动包装机、制袋机等设备均需电加热器对塑料产品的进行封装,电加热器烧断(断路)是设备使用中最常见的故障。利用电流检测电路的感应电压,来判断电加热器是否工作正常,利用光电耦合器件来判断温度控制器正常通断,实现报警输出或主机控制。电加热器断路故障测控装置能够自动识别温度升高加热器自动断电和电加热器断路故障。经在包装机上试用,该装置的各项性能参数均满足包装设备及用户使用要求,符合包装机械设备的配套需要。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1-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蓝牙技术的温度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赵孟文;袁朝晖;王鸿辉;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己积极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研究工作,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穿戴式计算、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领域,在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尚不多见。研究利用蓝牙无线通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把各个测试设备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小型的温度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系统,并通过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设计和调试,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无线传输等功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蓝牙技术的温度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赵孟文;袁朝晖;王鸿辉;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己积极开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研究工作,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穿戴式计算、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领域,在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尚不多见。研究利用蓝牙无线通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把各个测试设备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小型的温度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系统,并通过对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设计和调试,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无线传输等功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自动量程切换电压测量系统设计

    顾江;

    电压测量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随着待测电压动态范围的急剧扩大,需要能实现量程自动切换的测量方法。提出一种自动量程切换电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基于程控增益放大器器件,使用单片机控制其增益实现量程的自动切换。针对信道误差、温度漂移等问题,采用通道自校准技术,降低了信道对于测量的误差。通过对实际软硬件的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根据大小信号调整量程,并对系统及环境误差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7-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自动量程切换电压测量系统设计

    顾江;

    电压测量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随着待测电压动态范围的急剧扩大,需要能实现量程自动切换的测量方法。提出一种自动量程切换电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基于程控增益放大器器件,使用单片机控制其增益实现量程的自动切换。针对信道误差、温度漂移等问题,采用通道自校准技术,降低了信道对于测量的误差。通过对实际软硬件的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根据大小信号调整量程,并对系统及环境误差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7-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数控技术

  • 环境实验室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伍文平;张智盛;张明;

    环境实验室温度、湿度变化具有非线性、大滞后、精度要求高、建立数学模型复杂等特点,传统控制方式具有精度不够或模型复杂等限制。根据系统需求,通过温度及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模糊控制理论,通过制定规则,选取参数因子,经过模糊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合理的控制量,通过控制量驱动控制装置,使温度、湿度趋向设定值。本设计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在收敛速度、控制精度、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实验室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伍文平;张智盛;张明;

    环境实验室温度、湿度变化具有非线性、大滞后、精度要求高、建立数学模型复杂等特点,传统控制方式具有精度不够或模型复杂等限制。根据系统需求,通过温度及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模糊控制理论,通过制定规则,选取参数因子,经过模糊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合理的控制量,通过控制量驱动控制装置,使温度、湿度趋向设定值。本设计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在收敛速度、控制精度、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

    2009年21期 v.32;No.308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电压空间矢量研究及Matlab仿真

    张胜达;曹建文;

    介绍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在Matlab环境下实现电压空间矢量的方法,最后给出结合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对电机参数不敏感,为研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仿真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电压空间矢量研究及Matlab仿真

    张胜达;曹建文;

    介绍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在Matlab环境下实现电压空间矢量的方法,最后给出结合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对电机参数不敏感,为研究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仿真依据。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MA7029M多芯片模块的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朱晓琨;

    步进电机系统在当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越来越重要,从数控机床、包装机械到电脑外围装置等工业产品中都离不开步进电机的身影。以Allegro公司的SMA7029M多芯片模块为核心,实现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廉的两相单极性步进电机驱动器,并通过试验和实际使用表明该设计通用性强、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小型机电一体化设备。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MA7029M多芯片模块的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朱晓琨;

    步进电机系统在当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越来越重要,从数控机床、包装机械到电脑外围装置等工业产品中都离不开步进电机的身影。以Allegro公司的SMA7029M多芯片模块为核心,实现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廉的两相单极性步进电机驱动器,并通过试验和实际使用表明该设计通用性强、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可广泛应用于小型机电一体化设备。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汽车电子

  • 燃料开关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仝静;施国梁;

    燃料开关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给出一种适用于油/气双动力汽车电子燃料切换开关自动检测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与电路实现。该测试系统基于单片机P89LPC938,由单片机查询测试人员从PC机发出的检测命令,并控制燃料开关进行相应功能的检测,测试完毕后将测试结果回送给PC机。测试系统与被测燃料开关之间的通信协议及通信接口是该系统提出的核心设计思想。该测试系统可以提高开关检测的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燃料开关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仝静;施国梁;

    燃料开关的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给出一种适用于油/气双动力汽车电子燃料切换开关自动检测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与电路实现。该测试系统基于单片机P89LPC938,由单片机查询测试人员从PC机发出的检测命令,并控制燃料开关进行相应功能的检测,测试完毕后将测试结果回送给PC机。测试系统与被测燃料开关之间的通信协议及通信接口是该系统提出的核心设计思想。该测试系统可以提高开关检测的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2009年21期 v.32;No.308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倒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和实现

    韦穗林;

    汽车倒车防撞预警系统是汽车泊车辅助装置。系统由超声波发射与回波接收电路、超声波电信号放大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声音报警电路组成,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倒车防撞预警。给出了硬件各单元电路图,软件主要模块的流程图,说明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采用通用型单片机作为控制电路,方便功能扩展,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外围元件少、电路简洁、成本低、实用性强。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0-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2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倒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和实现

    韦穗林;

    汽车倒车防撞预警系统是汽车泊车辅助装置。系统由超声波发射与回波接收电路、超声波电信号放大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声音报警电路组成,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实现倒车防撞预警。给出了硬件各单元电路图,软件主要模块的流程图,说明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采用通用型单片机作为控制电路,方便功能扩展,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外围元件少、电路简洁、成本低、实用性强。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0-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2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RFID系统天线设计

    姚平;黄健;刘殿金;孙罡;

    RFID读写系统多采用无源近场耦合天线。天线设计是RFID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设计出合适的天线,是确保系统正常通信的前提。从近场耦合天线的理论分析着手,通过实际RFID项目中的总结,给出实际RFID系统天线设计所需主要考虑的物理参量,并根据这些参量确定设计步骤。最后结合一个用于轨道交通的RFID天线设计例子,给出一种方便可行的RFID天线设计参考方法。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RFID系统天线设计

    姚平;黄健;刘殿金;孙罡;

    RFID读写系统多采用无源近场耦合天线。天线设计是RFID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设计出合适的天线,是确保系统正常通信的前提。从近场耦合天线的理论分析着手,通过实际RFID项目中的总结,给出实际RFID系统天线设计所需主要考虑的物理参量,并根据这些参量确定设计步骤。最后结合一个用于轨道交通的RFID天线设计例子,给出一种方便可行的RFID天线设计参考方法。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颖的反馈电刺激装置研制与应用

    张宇翔;朱天桥;黄力宇;

    睡眠障碍困扰着许多人,其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研制一种无副作用的个性化治疗装置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提出一种由计算机与脑信息交互实现对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电极拾取的微弱脑电信号通过脑电放大、带通滤波、模数转换后进入单片机进行回归复杂度计算,获得睡眠深度的定量评价值,确定刺激模式后依次对脑部进行电刺激,刺激模式的改变根据实施刺激的效果确定。该系统实现了睡眠障碍的个性化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系统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颖的反馈电刺激装置研制与应用

    张宇翔;朱天桥;黄力宇;

    睡眠障碍困扰着许多人,其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研制一种无副作用的个性化治疗装置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提出一种由计算机与脑信息交互实现对失眠的神经反馈治疗装置。电极拾取的微弱脑电信号通过脑电放大、带通滤波、模数转换后进入单片机进行回归复杂度计算,获得睡眠深度的定量评价值,确定刺激模式后依次对脑部进行电刺激,刺激模式的改变根据实施刺激的效果确定。该系统实现了睡眠障碍的个性化治疗,临床研究表明,系统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2009年21期 v.32;No.308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FPGA开发中按键消抖与单脉冲发生器电路

    邢自茹;史明健;

    在介绍FPGA开发中按键消抖电路和单脉冲发生器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键控单脉冲发生器,利用计数器解决了按键高频消抖问题,并通过按键产生与时钟脉冲完全相同的单脉冲。该单脉冲键控发生器可独立应用于其他FPGA电路设计中。在Quartus环境下给出Verilog HDL语言的行为及描述,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电路合理可行。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FPGA开发中按键消抖与单脉冲发生器电路

    邢自茹;史明健;

    在介绍FPGA开发中按键消抖电路和单脉冲发生器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键控单脉冲发生器,利用计数器解决了按键高频消抖问题,并通过按键产生与时钟脉冲完全相同的单脉冲。该单脉冲键控发生器可独立应用于其他FPGA电路设计中。在Quartus环境下给出Verilog HDL语言的行为及描述,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电路合理可行。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USB数字电视接收棒的设计与实现

    徐芳;程恩;

    对一种基于USB 2.0的国标DMB-TH数字电视接收棒的系统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ADMTV102高频头,凌汛DMB-TH信道解调器,CY7C68013-USB 2.0传输控制芯片和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媒体播放器。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相应的软硬件构成以及整个系统的实现过程。经验证,该方案体积小、功耗低、支持热插拔、接收播放效果良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3-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USB数字电视接收棒的设计与实现

    徐芳;程恩;

    对一种基于USB 2.0的国标DMB-TH数字电视接收棒的系统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ADMTV102高频头,凌汛DMB-TH信道解调器,CY7C68013-USB 2.0传输控制芯片和基于DirectShow技术的媒体播放器。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相应的软硬件构成以及整个系统的实现过程。经验证,该方案体积小、功耗低、支持热插拔、接收播放效果良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3-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像观察系统及其在海洋调查测量船上的应用

    邓玉芬;沈明;张明亮;王川;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各种热成像仪成本的逐步降低,热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海洋调查测量船上配备的普通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功能的不足,引入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热像观察系统,详细论述了热像观察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大中型综合海洋调查船上的重要应用。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热像观察系统及其在海洋调查测量船上的应用

    邓玉芬;沈明;张明亮;王川;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各种热成像仪成本的逐步降低,热成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海洋调查测量船上配备的普通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功能的不足,引入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热像观察系统,详细论述了热像观察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大中型综合海洋调查船上的重要应用。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OPSwitch-GX反激式变换器的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邱云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反激式变换器以其设计简单,体积小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其中,高频变压器承担了传递功率、隔离等作用,是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介绍TOPSwich-GX系列芯片的工作原理,并以一个基于它的单输出反激式变换器为例,详细阐述了高频变压器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对设计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9-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OPSwitch-GX反激式变换器的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邱云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反激式变换器以其设计简单,体积小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其中,高频变压器承担了传递功率、隔离等作用,是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介绍TOPSwich-GX系列芯片的工作原理,并以一个基于它的单输出反激式变换器为例,详细阐述了高频变压器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对设计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009年21期 v.32;No.308 179-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举高端驱动浮动地负过冲闭锁问题

    王友军;

    高压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实现中都设计有一定的开关噪声耐量,然而,由于结构上不是完全电隔离的,对噪声自然敏感,用于驱动感性负载时,开关换流期在高端浮动地上产生的过负压会使芯片闭锁,导致芯片高端驱动输出失常,甚至电路毁坏,就过负压产生原因、闭锁机理及在驱动集成电路的高端浮动地与桥输出之间加入电阻网络等电路级抑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自举高端驱动浮动地负过冲闭锁问题

    王友军;

    高压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实现中都设计有一定的开关噪声耐量,然而,由于结构上不是完全电隔离的,对噪声自然敏感,用于驱动感性负载时,开关换流期在高端浮动地上产生的过负压会使芯片闭锁,导致芯片高端驱动输出失常,甚至电路毁坏,就过负压产生原因、闭锁机理及在驱动集成电路的高端浮动地与桥输出之间加入电阻网络等电路级抑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32阶FIR滤波器的FPGA实现

    范晓东;蔡德林;桂岳;梁本仁;

    阐述了有限冲击响应(FIR)低通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方法,利用并行分布式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了32阶FIR低通滤波器。采用Altera公司中Stratix系列芯片内部的ROM实现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结构的FIR数字滤波器,从而将卷积运算变换成一种查表后的加法运算,提高了运算速度,节省了逻辑单元。仿真结果表面,基于并行分布式算法的FIR滤波器最大处理速度可以达到200 MHz。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6-188+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2阶FIR滤波器的FPGA实现

    范晓东;蔡德林;桂岳;梁本仁;

    阐述了有限冲击响应(FIR)低通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方法,利用并行分布式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了32阶FIR低通滤波器。采用Altera公司中Stratix系列芯片内部的ROM实现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结构的FIR数字滤波器,从而将卷积运算变换成一种查表后的加法运算,提高了运算速度,节省了逻辑单元。仿真结果表面,基于并行分布式算法的FIR滤波器最大处理速度可以达到200 MHz。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6-188+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5kV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探讨

    王改云;苏磊;

    数字化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方向。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然后基于IEC61850标准,设计一个完整的35 kV的数字变电站模型,提出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结合的组网方式,采用光纤冗余环网构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结构。提出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关键设备的配置原则和选择方案。根据国内外高压电气设备和二次设备(IED)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经验,提出当前建设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过渡方案。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9-19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35kV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探讨

    王改云;苏磊;

    数字化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方向。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然后基于IEC61850标准,设计一个完整的35 kV的数字变电站模型,提出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结合的组网方式,采用光纤冗余环网构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结构。提出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关键设备的配置原则和选择方案。根据国内外高压电气设备和二次设备(IED)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经验,提出当前建设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的过渡方案。

    2009年21期 v.32;No.308 189-19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强制检测式禁止酒后操作的装置

    张其言;

    提出一种强制检测式禁止酒后操作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强制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和船舶值班人员饮酒状态的功能,当被测人员呼出的气体酒精含量正常时,机动车或者小型船舶可以启动,大型船舶的值班人员可以记录为值班;当被测人员呼出的气体酒精含量超标时,机动车或者小型船舶无法启动,大型船舶的值班人员则不能记录为值班,同时可以通过报警器通知船长。这样,仅通过安装使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就有效地解决了酒后驾驶机动车和船员酒后值班的问题。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强制检测式禁止酒后操作的装置

    张其言;

    提出一种强制检测式禁止酒后操作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强制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和船舶值班人员饮酒状态的功能,当被测人员呼出的气体酒精含量正常时,机动车或者小型船舶可以启动,大型船舶的值班人员可以记录为值班;当被测人员呼出的气体酒精含量超标时,机动车或者小型船舶无法启动,大型船舶的值班人员则不能记录为值班,同时可以通过报警器通知船长。这样,仅通过安装使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就有效地解决了酒后驾驶机动车和船员酒后值班的问题。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

    杨国荣;

    从流媒体技术的原理论述入手,分析流式媒体传输的实现过程,并以RealMedia为例说明流媒体的制作、传输和使用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得出流媒体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优势。通过探讨ASF格式、QuickTime格式等,从而深入理解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创造性地研究了网络电视(IPTV)中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各项业务中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验证了流媒体技术在IPTV中的重要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6-19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

    杨国荣;

    从流媒体技术的原理论述入手,分析流式媒体传输的实现过程,并以RealMedia为例说明流媒体的制作、传输和使用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得出流媒体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优势。通过探讨ASF格式、QuickTime格式等,从而深入理解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创造性地研究了网络电视(IPTV)中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各项业务中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验证了流媒体技术在IPTV中的重要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196-19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与导航

  • 基于连续波雷达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高天德;周尧;

    以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参数估计理论和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识别理论为基础,介绍了适用于车辆信息提取的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车辆类型识别上的应用问题,采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易于推广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连续波雷达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高天德;周尧;

    以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参数估计理论和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识别理论为基础,介绍了适用于车辆信息提取的采集系统设计方案,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车辆类型识别上的应用问题,采用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易于推广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基于模糊控制的客车烘房温控仪

    卞云松;高龙琴;

    针对工业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对象的控制问题,为求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介绍一种较为实用的单片机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以AT89C55WDH为核心,外围采用ICL7135完成数模转换;通过光耦输出脉宽调制(PWM)信号,整流后形成标准信号,控制执行机构。样机采用全数字方式实现,具有测量精度高、控制速度快、实用性强等特点。控制程序采用一种实用的引入积分型模糊控制算法,弥补了常规模糊控制器的不足。控制参数可存储在AT93C66中,可现场调试整定参数,其应用具有普遍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糊控制的客车烘房温控仪

    卞云松;高龙琴;

    针对工业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对象的控制问题,为求达到较好的调节效果,介绍一种较为实用的单片机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以AT89C55WDH为核心,外围采用ICL7135完成数模转换;通过光耦输出脉宽调制(PWM)信号,整流后形成标准信号,控制执行机构。样机采用全数字方式实现,具有测量精度高、控制速度快、实用性强等特点。控制程序采用一种实用的引入积分型模糊控制算法,弥补了常规模糊控制器的不足。控制参数可存储在AT93C66中,可现场调试整定参数,其应用具有普遍性。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品(胶囊)包装的检测控制系统

    胡越;

    详细介绍药品包装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架以及软件编写。并以传感器原理以及特性为基础,设计光纤传感器检测方案,并在性能、价格上对解决方案进行了创新与改进,即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探测。系统采用AVR系列MCU,驱动电路选用MC1413芯片。为了方便现场程序调试,主板上设有ISP下载口;为了方便与车间控制间的计算机通讯,主板上设有RS 232串口。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药品(胶囊)包装的检测控制系统

    胡越;

    详细介绍药品包装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架以及软件编写。并以传感器原理以及特性为基础,设计光纤传感器检测方案,并在性能、价格上对解决方案进行了创新与改进,即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探测。系统采用AVR系列MCU,驱动电路选用MC1413芯片。为了方便现场程序调试,主板上设有ISP下载口;为了方便与车间控制间的计算机通讯,主板上设有RS 232串口。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2009年21期 v.32;No.308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干涉原理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曹勇;熊伟;沈斌;王飞;

    通过阐述激光干涉基本原理,研究激光干涉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时间平均全息方法、激光散斑干涉技术、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改善激光测振精度的关键问题,指出激光测振技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 ]
  • 激光干涉原理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

    曹勇;熊伟;沈斌;王飞;

    通过阐述激光干涉基本原理,研究激光干涉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详细分析时间平均全息方法、激光散斑干涉技术、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改善激光测振精度的关键问题,指出激光测振技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晶体管图示仪的CPLD控制器设计

    高磊;

    传统的晶体管图示仪体积庞大、显示屏小、图形无法保存。基于CPLD的特性,设计以CPLD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将其与传统的晶体管图示仪相结合并通过单片机和串行通信在微机上显示晶体管特性曲线。所设计的CPLD控制器满足了单片机、存储器和A/D转换器之间的时序配合要求,改善了原有图示仪的不足,实现并扩展了仪器的功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3-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晶体管图示仪的CPLD控制器设计

    高磊;

    传统的晶体管图示仪体积庞大、显示屏小、图形无法保存。基于CPLD的特性,设计以CPLD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将其与传统的晶体管图示仪相结合并通过单片机和串行通信在微机上显示晶体管特性曲线。所设计的CPLD控制器满足了单片机、存储器和A/D转换器之间的时序配合要求,改善了原有图示仪的不足,实现并扩展了仪器的功能。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3-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ID算法和89C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张艳艳;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目前的温度控制系统很多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单片机系统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可以实现较为精准的控制;而PID算法实现一种模糊控制,可调试性强;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PID温度控制能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过原理分析、软硬件设计以及实验测试,表明该温度系统非常稳定并且精确,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温控场合。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ID算法和89C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张艳艳;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目前的温度控制系统很多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单片机系统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可以实现较为精准的控制;而PID算法实现一种模糊控制,可调试性强;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PID温度控制能使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过原理分析、软硬件设计以及实验测试,表明该温度系统非常稳定并且精确,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温控场合。

    2009年21期 v.32;No.308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