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源;陈慕羿;
提出一种低功耗的运动估计硬件结构。该结构在并行GEA结构的基础上,对关键的绝对差和模块应用了差错复原机制,以对抗在工艺参数波动和(或)工作电压超比例缩小(VOS)时可能产生的逻辑级时序错误。这里采用一个亚采样电路ISR-SSAD,将VOS技术和算法级容噪设计集成到绝对差和模块中,实现了该模块的差错检测和纠正,与原并行GEA结构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运动估计模块的功率可节省16%。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洵;张涛;
基于CSMC 0.5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带热滞回功能的高精度温度保护电路,利用晶体管PN结和PTAT电流相反的温度特性,极大地提高了温差鉴别的灵敏度。Cadence 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对温度灵敏度高,功耗低,且其热滞回功能可有效防止热振荡。比普通单PN结的温度保护电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广泛用于各种功率芯片内部。
2009年22期 v.32;No.30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林;吕坚;蒋亚东;
设计一种增强型的共源共栅电流镜。通过放大器的负反馈,这里设计的电流镜在不增大基本电流镜输入阻抗的基础上,具有比传统电流镜更高的输出阻抗和更高的电流匹配精度,同时该电流镜也有高于传统共源共栅电流镜的输出电压摆幅。采用CSMC 0.5μm CMOS工艺,在3.3 V电源电压,输入电流为10 mA时,该电流镜的输出阻抗达到200 MΩ以上,输出电压摆幅为0.2~5 V,电流匹配精度误差小于0.016%,电流一致性误差小于0.5%。
2009年22期 v.32;No.309 7-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廖敏;周玮;
设计一种二阶曲率补偿的带隙电压基准。基于一阶曲率补偿的基准电路,利用二极管正向导通附近电流I与电压V的非线性关系,将补偿电流注入PTAT电流来补偿Vbe的二阶项。运用0.35μm工艺的器件模型Cadence工具下进行了仿真,在-50~+120℃温度范围内,一阶曲率补偿带隙电压基准的温度系数为16.6 ppm/℃,经过二阶曲率补偿的带隙电压基准的温度系数减小到约为3.07 ppm/℃,带隙电压基准的温度特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整个补偿电路使用器件少、占用面积小、实用性强。
2009年22期 v.32;No.30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灵彬;方曙光;卢家桥;孙维根;
详细介绍Proteus嵌入式系统仿真平台的源码调试技术。它融合、发展了传统的源码调试技术,并从工程角度实现了调试过程。用实例阐述Proteus源码调试的三种方法,着重叙述它与第三方IDE联合仿真中的源码调试技术和特有的条件断点、硬件断点调试。结果表明Proteus源码调试技术是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的高效、高速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毛淑贤;朱桂凤;
语义网格使互联网上日益膨胀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通过协同工作和共享能力,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一站式服务。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语义网格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归纳整理了语义网格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分析目前在语义网格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语义网格的基本概念,梳理语义网格的核心技术,分析语义网格的框架及其研究内容,初步分析得出语义网格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9年22期 v.32;No.30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桦;张亚军;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低功耗设计是许多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嵌入式系统产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电源供应,往往是靠电池来供电的,而且大多数嵌入式设备都有体积和质量的约束。另外,系统部件产生的热量和功耗成比例,为解决散热问题而采取的冷却措施进一步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功耗。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在系统设计时就必须考虑低功耗问题。系统的功耗设计涉及到软件、硬件、集成电路工艺等多个方面,这里分析了功耗产生的原因,从原理和实践上探讨系统的低功耗设计问题,综述硬件低功耗和软件低功耗的设计方法,给出实现低功耗设计的一种可行方法。
2009年22期 v.32;No.309 20-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夏露露;许化龙;田鹏飞;
陀螺仪是惯性平台上的重要组件,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到平台运行时的性能,需要对陀螺仪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在此采用PC/104总线组建了高可靠、高精度的陀螺动态测试系统。针对DMM-32-AT为非NI数据采集卡,采用CLF节点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法,实现了对数据采集卡的驱动;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和LabVIEW编程,实现了对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该系统与传统测试设备相比,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结果更准确。
2009年22期 v.32;No.30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小俊;
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Bootloader的引导程序中最常用且功能最强大的就是U-Boot。详细分析U-Boot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运行流程,着重讨论其基于S3C2410A芯片所搭建的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移植。特别选取NAND FLASH作为硬件存储设备,并实现NAND FLASH上的直接启动,完成嵌入式系统中U-boot的移植和Linux系统内核的引导,有助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2009年22期 v.32;No.30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孔媛媛;
提出一种基于优势关系粗糙集的方法来抽取空袭兵器识别的主要因素与主要类型之间规则。所提出的优势关系粗糙集方法综合考虑了序值属性和常规属性,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实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这里将优势关系粗糙集应用于空袭兵器识别问题中,并且充分考虑了常规属性和序值属性。
2009年22期 v.32;No.30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强;张丽杰;常佶;
为了在基于方舟CPU的小型无人机控制驾驶仪的硬件开发板上移植eCos可配置实时操作系统,研究eCos系统的硬件抽象层和设备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修改和移植基于Arca公司提供的eCos硬件抽象层和Inter FLASH设备驱动程序的源代码,最后对移植后的Inter FLASH设备驱动程序进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Redboot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2009年22期 v.32;No.30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念;张哲;
阐述基于Windows Mobile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软件层次的低功耗设计。在基于PXA270处理器的手机平台上具体实现了Windows Mobile的电源管理功能,即与PXA270处理器的低功耗模式相结合,实现了Suspend/Resume模型,以及设备驱动和应用程序中电源管理,最后对系统工作在典型电源状态的功耗数据做了测量。数据表明,与未采用电源管理的系统相比,电源管理模块能使系统更高效合理地使用电池电量,有效地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功耗。
2009年22期 v.32;No.309 36-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昌龙;
低能耗在现代工业中受到特别的关注,较低的能量耗费正成为嵌入式系统,特别是便携式设备所要解决和实现的重点目标之一。仅依靠硬件技术,实现节能的潜力正在逐渐减小。使用软件技术优化系统能量正得到更多的关注。从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节能原理,探讨操作系统的节能策略;从软件的设计模式、编译优化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节能原理以及相应的节能方法。
2009年22期 v.32;No.309 39-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茂生;杨春晖;
为应对B/S构架应用系统和三层构架应用系统的链接测试需求,基于词法分析设计实现超文本链接自动测试,解决手工测试的不足和引进国外自动化测试工具对中文支持的局限性。通过分析超文本词法的特点,探讨超文本链接测试自动化的可行性,介绍利用该技术实现自动测试工具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流程设计与实现。通过在实际项目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超链接测试的覆盖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测试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超文本链接的测试验证工作量。
2009年22期 v.32;No.30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凯;尹金玉;李亚芬;
通过对复杂的Web应用需建立恰当的模型可以对系统进行抽象和简化,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及设计该系统。采用XML格式建立的平台无关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扩展性,这里通过设计一个建模平台,以JSP页面为交互界面获取复杂Web应用的功能需求;采用面向Java的XML解析技术输出该Web应用的平台无关模型信息;采用增量式开发方法能够对不同开发阶段的模型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并最终引导代码开发人员建立符合复杂Web应用功能需求的系统模型。实验证明,采用这种建模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建立Web应用的平台无关模型。
2009年22期 v.32;No.30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朝云;陈宁宁;赵轲;
基于影院售票科学化管理要求,设计影院自动售票系统,给出系统设计的主体结构。系统以Delphi 7.0为前端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遵循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原则,完成售票系统现代化、可视化管理功能的要求,很好地实现了售票功能。给出了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对于采用Delphi开发系统的使用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远波;陈明锐;王道霞;
如何充分有效地将移动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正在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分析移动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院校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的体系结构,对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描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该系统实现基于浏览连接的移动学习,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为移动学习在医学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2009年22期 v.32;No.30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守生;
介绍Windows CE及其特点,深入研究Windows CE本机设备驱动程序和流接口驱动程序模型及工作方法。在多主I2C总线模式下,根据S3C2440处理器的集成功能和接口模式,以S3C2440处理器的寄存器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来捆绑和配置I2C总线控制器设计为例,着重阐述了嵌入式Windows CE流接口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为此类设备驱动的快速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009年22期 v.32;No.309 57-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铃;
分析当前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Matlab仿真弥补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的不足。给出利用Matlab函数实现多进制数字调制(包括4ASK,4FSK和4PSK)的仿真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化。给出部分仿真程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这里将Matlab仿真用于多进制数字通信,解决了当前实验设备不能做此类实验的尴尬境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指出了一个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有益尝试。
2009年22期 v.32;No.30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宋微;李亚芬;
代码生成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减少开发人员编写重复性代码的工作量,提高Web应用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在代码生成系统中,设计一种基于MVC设计模式的新型Web应用开发框架,将Web应用分为视图层、控制层和模型层,每层各司其职,代码结构清晰,在此基础上采用JET模板和Xpath相结合的代码生成方法生成重复性代码。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快速构建Web应用。
2009年22期 v.32;No.30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雪;田书林;李力;
结合自研CPCI 422模块,参照已经发布的IVI类驱动规范,探讨422驱动函数的规划方案。由于IVI有关422通信类仪器尚未制定类驱动规范,在此尝试不借助NI公司提供的驱动向导开发422类驱动库,制定一种较为简单通用的422仪器类驱动规范,并针对自研模块开发专用驱动库,同时自己研制简易的能代替NI公司配置引擎的程序,实现通过编辑配置文件链接类驱动和专用驱动,并且自动加载专用驱动库的功能。该方法和规则对于其他虚拟仪器驱动程序的开发具有参考与推广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68-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超华;赵勇;
介绍一种基于B/S的体系结构,基于MVC的应用开发模型的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数字媒体资源是当前存储和交换信息的主要形式,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高效的利用对信息和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22期 v.32;No.30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慧;周明;
在分析Freescale公司32位微控制器MPC5554的FLASH编程特性基础上,完成了MPC5554外部扩展FLASH存储器的软、硬件设计。研究利用Codewarrior编译器、P&E调试器与JTAG接口模式组合的软件开发平台实现外部FLASH编程的软件属性配置及编程设计。重点研究MPC5554相关寄存器配置实现与JTAG模式下对AM29LV160DT进行擦除和写入的编程原理。该设计成功实现JTAG模式下对MPC5554外部FLASH存储器编程,为利用MPC5554实现复杂多变量控制系统打下基础。
2009年22期 v.32;No.309 76-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杜薇薇;瞿春柳;
介绍结合人脸检测技术及相关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在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中的一个应用变脸。变脸首先采用Intel开源OpenCV人脸检测确定图像人脸的区域,然后采用独创的变异Snake算法提取人脸边缘轮廓,接着在YCbCr颜色空间对人脸肤色进行调整,使其肤色接近目标人脸肤色,最后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模板边缘羽化对人脸轮廓结合处进行边缘羽化,很自然地把一张人脸替换成另一张人脸。
2009年22期 v.32;No.30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月娥;边后琴;
针对在传统机器视觉研究中,尺度、显著性和物体识别多数被分开研究的现状,首先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得出应该在一个框架中来研究它们的结论;然后讨论视觉中的尺度空间表示方法、显著性度量方法。最后选取强度、颜色和方向三种特征以及尺度引导注意,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结合尺度与特征引导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仿真实验结果。
2009年22期 v.32;No.30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毅;周诠;李敏奇;
超分辨率图像复原是指使用一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幅高分辨率图像。分析超分辨率处理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遥感图像分辨率增强领域,提出一种用Matlab对遥感图像进行超分辨率处理的仿真方法,仿真结合POC原理将一组低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分辨率增强处理,结果表明超分辨率处理技术有效提高了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图像中目标更易识别。
2009年22期 v.32;No.309 88-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勃;张磊;王广生;
"多镜头反光式全景视频系统"旨在讨论一种工程上可行的全景视频系统架构,通过将一组同型镜头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对称排列,同时对周围360°内环境进行视频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多幅视频图像进行时间同步、色彩融合、统一白平衡、透视变换等处理,从而生成完整的高清晰度全景视频。该系统采用特殊的光路设计,使所有镜头光心重合,从而彻底消除视觉盲区和重影区。讨论一种统一白平衡处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相邻图像帧间存在的色彩差异问题。主要讨论"多镜头反光式全景视频系统"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及其相关算法,该软/硬件系统架构及其相关算法已在一台全景摄像机系统样机上实现,能够接近实时地生成环360°的全景视频,表明了该软/硬件系统架构及其相关算法在工程上具有可行性。
2009年22期 v.32;No.30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俊英;柳俊峰;邵盼;
小波变换将样本图像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去除其高频分量,用低频分量来做人脸识别能有效削弱光照的影响;核方法可以将非线性可分的低维样本空间变换为线性可分的高维空间;人脸与虹膜融合包含更多有用的鉴别信息。因此,先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分别获取人脸与虹膜的低频分量;然后,核Fisher辨别分析(KFDA)提取人脸与虹膜融合后的KFDA特征;最后,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KNN)完成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与CASIA虹膜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人脸与虹膜的特征融合识别,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率,克服了Fisher算法的"小样本"效应,为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009年22期 v.32;No.309 96-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宇;彭四伟;
介绍一种结合背景差分法和瞬时差分法的在视频序列中识别运动目标算法。该算法利用瞬时差分法得到当前帧中运动目标的轮廓信息,在更新背景模型时不更新运动目标轮廓内区域,避免了由运动目标引起的背景模型更新误差。给出用OpenCV实现算法的具体过程和关键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识别,具有实时性,并能得到较好的识别结果。
2009年22期 v.32;No.30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黄猛;唐琳;胡世安;张搏;
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和目标识别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传统图像分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与合并分裂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针对遗传算法运算速度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早熟收敛等缺点,在此通过对遗传操作算子的改进、适应度评价函数的科学设计以及交叉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来降低图像分割产生的误差。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图像分割效果。
2009年22期 v.32;No.309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龚亚欢;王超;胡晨;
条码的图像识别在信息采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在复杂背景下快速正确的译出条码信息,在详细分析EAN-13码之后,概括提取了其数个特征,利用EAN-13码的特征及相关图像处理技术,设计EAN-13码的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并用VC++编程实现,且利用大量实验进行验证。系统分为三部分: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译码。各部分的算法都是基于EAN-13码的特征特定设计的,利用条码条空的特点设计边缘检测算子和滤波算子,利用起始符,终止符和空白符设计了分割算法,能有效地去除图像噪音对条码识别的影响,可以在复杂背景下提取条码图像完成EAN-13码的自动识别,针对性强,译码速度快,准确率高。
2009年22期 v.32;No.309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利娟;徐利华;
噪声污染字符图像的预处理是字符识别技术中一项关键技术,字符识别的准确度直接取决于字符图的质量。基于消噪和数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新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种算法不仅能消除图像中的噪声,而且还有效地修复了笔划断裂的字符。新算法解决了识别笔划缺损字符的识别难点,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字符识别技术的准确度。
2009年22期 v.32;No.309 110-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越;王娟;汪世敏;
从图像中物体的度量结构确定摄像机内参数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根据透视投影正交灭点的形成原理和摄像机线性标定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灭点的摄像机标定方法。该方法的靶标为立方体,只需要单幅图像所获得的正交灭点即可线性地求解摄像机的内参数。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可靠地估计摄像机的内参数,并与实际情况吻合得较好。
2009年22期 v.32;No.309 112-11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江北;刘涛;高峰;黎湘;
神经网络方法是当前解决空间点目标识别问题的一类主要方法。为提高目标的正确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点目标红外辐射序列的自适应时延神经网络(ATNN)识别方法。ATNN采用可调整的时延结构,在网络训练时可以针对输入自适应调整延迟步长,更加适用于变化剧烈的红外时序信号识别。该方法以目标的双波段红外辐射强度序列作为网络特征输入,对ATNN进行训练,然后用训练好的ATNN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同信噪比的条件下,均能有效提高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应用前景良好。
2009年22期 v.32;No.309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飞云;王红艳;
噪声环境下,为了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的鲁棒性,需要对系统进行各种抗噪声处理。采用梅尔频率倒谱系数作为语音的特征参数,矢量量化方法进行模式匹配,将改进的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器作为预处理器,对语音信号首先进行降噪处理。语音增强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降噪处理后提高了输入信号的信噪比,减少了语音失真,同时很好地抑制了背景噪声和残余音乐噪声。将经过降噪处理的语音信号送入说话人识别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性能。
2009年22期 v.32;No.30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月娥;边后琴;
智能行为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行为分析的最大难点在于表示的基本元素跨度极大,而且物体的图像又是千变万化,因此在智能行为分析系统中必须结合语义与统计信息。针对建立智能行为分析系统的需求,首先建立既能表达用户语义,又能表达千变万化的场景和物体统计信息的"图像语法";然后通过将学习过程理解为迭代投影过程,建立一个统一的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较复杂的场景和行为的分析和识别。
2009年22期 v.32;No.309 123-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凤;马宝红;王吉富;田军;
采用空时分组码的MIMO-CDMA系统可以通过最大似然法检测出信号,但其所需要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在接收端精确估计。在此提出基于复FastICA算法的STBC-DS-CDMA系统盲检测方法,在不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的情况下即可分离、提取源信号。通过仿真比较可知,采用这种算法的STBC-DS-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与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性能相当,并且不需要进行信道估计,节省了系统开销。
2009年22期 v.32;No.309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晓琨;
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设备内部复杂度的不断提高,故障诊断也成为一项越来越难的工作。在分析神经网络结构及其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3层BP神经网络的电气故障诊断方法,并以发动机故障检测为实例,分析特征向量提取、神经网络训练等问题。通过输入样本训练及神经网络测试表明,神经网络在故障检测诊断问题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0-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璐;王家礼;陈晓龙;
在毫米波E面滤波器的设计中,对E面膜片的建模和分析是一个关键环节。以往采用的数值分析方法虽然精度较高,但建模速度慢。提出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膜片建模,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神经网络建模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很高的建模精度,且建模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可以将神经网络模型替代以往的分析程序,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滤波器的设计速度。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春兰;许立志;
分析Zernike矩人耳特征提取和非负矩阵分解(NMF)人耳特征提取的利弊。将线性判别分析的思想融入到NMF算法中,对传统的NMF方法进行改进。介绍一种融合特征人耳识别方法:将Zernike矩和传统非负矩阵分解融合提取人耳特征,得到一个分类能力更强的人耳特征矩阵,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融合特征方法提取人耳图像特征,可以提高识别效果。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杰;李春华;
利用测井资料实现岩性识别对于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模式识别方法,分别建立测井岩性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样本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用于岩性识别具有预测精度高、易收敛和自动聚类等特点,对于岩性类别的划分是准确和可靠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2009年22期 v.32;No.309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竺君;钱建平;
为了减少级联结构FFT处理器对缓冲存储器需求量,提出一种基于FPGA用基-16和基-2、基-4、基-8组合的混合基算法实现FFT处理器的设计方案。在1 024点FFT处理器的实现过程中,用优化的基-4蝶形运算核搭建了级联结构的基-16蝶形运算核,并将对同一个地址进行读和写的双端口RAM和乒乓结构的单端口RAM结合使用,从而在不增加逻辑单元使用和保证运算速度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存储单元的使用量。
2009年22期 v.32;No.309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彭静;
为了减少非视距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K-O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在无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利用残差函数构造先验信息,用于定位的数据融合技术。该技术利用简单残差算法得到MS初始坐标后构造下层算法所需的TDOA协方差矩阵,采用最佳线性数据融合进行最后加权处理,得到移动台的估计坐标。最后,通过试验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9年22期 v.32;No.309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凯;张霞;
利用结点等效功率法简化电网网损的计算,可以把能量损耗的计算问题转变为功率损耗的计算问题,从而计算出地区电网的损耗。根据计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拟定了降损方案,对电网的网架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修改,并再次进行地区电网的网损计算。通过两次网损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降损方案的可行性,为地区电网进行降损改造和电网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2009年22期 v.32;No.309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何二朝;邵思飞;马如慧;
针对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提出一种新的校正函数模型。该模型直接选取高于门限值的峰值作为峰值噪声,然后通过FFT/IFFT变换得到校正因子,与原信号相减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实验证明,该模型实现简单,可有效降低峰均比,又由于与原信号的带宽相同,因此不会带来带外干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源峰;
结合无线视频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需求,通过分析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指出当前一些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无线视频传输中带宽资源有限和视频数据量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带宽-失真模型的无线视频数据传输的控制机制,来避免由于不必要重传而带来的带宽资源浪费,提高系统带宽使用效率,并通过实验对所提机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降低传输需用的带宽。
2009年22期 v.32;No.309 153-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清;何金伟;杨炳华;
准确、迅速的数据传输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的重要保证,要求精简高效的通信协议支持。根据《XR-08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通信终端》的电路结构和流程分析,结合GSM/GPRS与Internet网络资源特点,自定义终端注册流程、数据帧结构和指令编码方法,设计了一种适应GSM/GPRS远程数据传输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并给出协议编码规范、帧结构和实现框架,创新地将GSM/GPRS和Internet网络同时引入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服务中。
2009年22期 v.32;No.309 157-159+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葛春;项兆军;宋洪娟;宋静静;
分析信息安全防护现状,提出基于网络的系统密钥加密机制,在加密与eKey模块应用设计基础上,研制一种密钥安全获取通信协议,实现了密钥的安全管理,设计了缜密的加解密流程,使得文件只能被特定网络环境下合法的用户所存取,从整体上达到了信息主动防泄密安全防护的目的。
2009年22期 v.32;No.309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广敏;欧阳红晋;成巍;
目前现场CAN总线驱动节点数量有限,通信速率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快速下降,在通信节点数量大、通信距离远的大空间场所不能应用。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基于PIC16位单片机dsPIC30F6011的CAN网关,给出了CAN网关的硬件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框图;详细描述了CAN总线扩展原理及CAN总线扩展后的网络拓扑结构。dsPIC30F6011片上集成了双CAN总线数据链路层,外围电路简单,消息通过中断来处理,实时迅速。通过该CAN网关,两个CAN网络之间的消息实时、快速转发。扩展后的CAN网络驱动能力强、通信速率高、通信距离远,完全可以应用于通信节点数量大、通信距离远的场所。
2009年22期 v.32;No.309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思妤;段旭哲;唐玲;
定义了不同的数据流转发模型,并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在所定义模型下分别对路由器的一些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转发模型为均匀流量时路由器的性能要远远好于非均匀流量转发模型下的性能。故得出IETF有关性能评测的方法与度纲不完备,未能对网络一般和极端环境下设备的性能进行评测,必须扩展IETF现有的性能评测度纲,从而为路由器的性能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2009年22期 v.32;No.309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永红;郑金吾;
将现场总线引入实验室,从教学及科研角度出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选取被控对象,设计实验装置,拟订控制方案,并根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容量限制与要求对系统进行软、硬件配置,且分析研究了系统功能及应用。系统为有关现场总线的教学、科研等提供了实验平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会敏;张遂南;
为了满足CAN总线在实际通信应用中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通过对CAN总线通信协议的研究,提出并设计一种由单片机负责控制的多通道实时CAN总线模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硬件设计上以可编程逻辑技术为基础,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结合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了单片机与CAN控制器之间逻辑控制单元的设计。通过在Xilinx ISE平台下对该程序进行编译和综合,在Modelsim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和使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实际通信的要求。着重阐述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与重要部分代码。
2009年22期 v.32;No.309 173-17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炎辉;丁纪峰;
设计以FPGA为基础的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克服传统的以单片机或DSP作为控制器带来的采集速度和效率上的瓶颈,同时显示部分创新性地采用了VGA标准接口,大大提高了显示系统的兼容性。设计的控制模块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数据缓存部分、按键控制部分和图形显示部分。在设计过程中,用VHDL语言来编写程序,利用Max+PlusⅡ软件对各模块进行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采集结果的便捷显示,达到了作为数据采集主控模块对外围电路的良好控制。
2009年22期 v.32;No.309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元敏;罗书克;
针对在研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TMS320VC5402芯片在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时所存在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SPI方式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扩展方式,介绍TMS320VC5402的多通道缓冲串口工作在SPI高效串行数据接口方式下的基本操作及存储器的SPI模式读写操作,并给出读写操作时序图。该方式的提出,不但节省了TMS320VC5402芯片的I/O口,而且提高了存储速度,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开发难度,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2009年22期 v.32;No.309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建彬;高凯;张尔扬;
为了实现高速、大容量的图像数据传输,讨论一种基于USB 2.0协议的高速图像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以接口芯片CY7C68013A为数据传输核心,克服了传统接口局限,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有效地解决了计算机和外设之间高速、大容量的图像传输问题。详细描述系统各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并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传输速度可达到192 Mb/s,它在各种高速数据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骁男;谭嵩;冯颢;
在分析面阵CCD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新型面阵CCD驱动逻辑的设计方法,旨在改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流程,提高系统的性价比和采集图像的质量。克服通常单片机驱动方式的频率低、速度慢的弱点,充分发挥PLD器件的高度灵活性、天然的并行性和快速成型等特点。针对Sony公司的面阵CCD芯片ICX285AL,利用Altera公司的CPLD芯片EPM3256AQC208和大型仿真设计工具QuartusⅡ8.0 s完成驱动逻辑设计、仿真,并且已经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工业摄像头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2009年22期 v.32;No.309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高峰;
随着大功率发射机技术的发展,要求发射机的控制和保护电路更加完善、可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同时引入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光电隔离技术,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该控制与保护系统完全能满足某雷达的实际需求。
2009年22期 v.32;No.309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洪家高;俞一彪;
介绍一种基于浮点型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13),并通过语音识别说话人身份的实用系统。为构建一个稳定实用的基于DSP说话人识别系统。以Mel倒谱系数作为特征参数,采用高斯混合模型作为识别模型,模型参数采用FLASH ROM存储,并实现自举运行。经过调试,实现了系统的自举运行,自举运行时可选择系统的训练和识别功能,并可方便地选择参加训练和识别的说话人,识别的范围为10人,识别的速度在3 s之内,准确率达98%以上。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要求。与其他系统相比,该系统在实现算法上加以一定的改进,保证了识别率,并实现自举运行同时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2009年22期 v.32;No.309 203-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增有;卢长海;韦俞锋;
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使得采用全数字电路设计的高品质LFM技术日趋成熟。采用AD9854设计的高品质LFM已在我部某新型高精度雷达中得到应用。在此详细阐述了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与正交调制融合方法实现LFM的设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LFM频率精度、稳定度、带内杂散抑制等各项技术指标优良,能够满足新一代高精度测量雷达的应用需求。
2009年22期 v.32;No.309 207-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涛;梁光明;
TMS320DM642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媒体处理器,广泛应用于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中。通常DM642应用系统的程序比较大,系统自带的引导机制不足以将应用程序全部引导,而开发二级引导程序可实现将存储于FLASH中的应用程序全部引导。详细分析二级引导程序的引导过程,根据引导机制设计了二级引导程序,通过CPLD中的页地址控制寄存器对FLASH进行分页管理,并以DM642多媒体编程应用为例进行引导实验,实现正确的引导加载,表明该方法可行。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大容量FLASH分页引导的二级引导程序设计方法,为开发基于DM642的多媒体系统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009年22期 v.32;No.309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浦;杨秀丽;李军;陈黎;葛文奇;
为提高现代数字控制系统中多通道模/数转换的效率,介绍串行多通道模/数转换器AD7890工作原理。选用TMS320F2812作为处理器,给出AD7890与DSP串行外设接口的硬件实现方法、电平转换方法及软件实现流程。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A/D转换效率较高,性能稳定。为实现多轴数字控制系统的A/D转换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2009年22期 v.32;No.309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若波;
混沌信号源的实现对生物医学、非线性信号处理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PIC16F877A的混沌信号源的解决方案,具有数字化、保密性好、电路简单、信号稳定等优点。具体阐述基于该方案的混沌信号源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以Lorenz混沌方程作为数学模型产生混沌信号源。通过D/A转换、电压放大、混频、调制、功率放大、PCB设计和电路验证,得到能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混沌信号源,通过调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2009年22期 v.32;No.309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