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GNSS空时抗干扰系统高速串行传输研究

    段亚锋;钱林杰;程翥;王壮;

    空时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是GNSS抗干扰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针对GNSS空时抗干扰系统运算数据需求量多,各模块间数据传输量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LVDS高速串行传输的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StratixⅡ系列FPGA芯片的LVDS传输通道,在模块化、标准化的GNSS抗干扰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板间32路、板内42路LVDS通道,在每通道速率为650 Mb/s的情况下,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传输数据。

    2009年23期 v.32;No.31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实现超低旁瓣的脉冲压缩算法

    王萱芬;李巍;王子立;

    建立了功率放大器的Wiener模型,用Matlab仿真分析了功率放大器对发射机和接收机中都用Kaiser窗加权的脉冲压缩算法性能的影响,得出功率放大器对不具有矩形包络的Kaiser窗加权信号产生幅度失真,降低主副瓣比的结论。然后利用谱修正技术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后,发射信号具有矩形包络,既能实现超低旁瓣,又能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对脉压结果的影响较小。

    2009年23期 v.32;No.31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非刚体目标运动建模与宽带雷达回波仿真

    徐林;袁仕继;李康乐;姜卫东;

    空间非刚体运动目标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为空间目标物理特性反演提供重要的依据,为空间轨道、弹道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根据空间非刚体目标的运动特点,建立了目标微动数学模型,并基于典型的宽带雷达波形(LFM)推导了微动对回波的调制形式,分析了微多普勒的特点,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机载火控雷达天线方向图的设计与仿真

    张杨;李勇;张培珍;

    在雷达系统仿真中雷达天线方向图的设计与实现是重要的一环,较好的雷达天线方向图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系统仿真的速度和逼真程度。首先介绍传统的天线方向图原理与实现,但是传统的天线方向图在实现归一化和俯仰角方面有一定的缺陷。针对两个方面的缺陷,对传统雷达天线方向图函数进行了增加和改进,并对方向图函数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可以看出,改进型的天线方向图在俯仰和方位两方面表现得更加完善,更逼近于实际雷达天线方向图。

    2009年23期 v.32;No.310 1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的仿真及试验

    徐亮;

    为获得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场的分布规律,采用传输线矩阵法对模拟器工作区间的瞬态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高压电场传感器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强度。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工作区间的瞬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电磁脉冲电场强度由工作区间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电磁脉冲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脉冲源到负载方向电磁脉冲逐渐减小。仿真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的均匀性、上升时间及持续时间满足GJB151A-97标准的使用要求。

    2009年23期 v.32;No.31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圆阵天线零点综合方法

    孙宇;宁志强;夏冬玉;

    给出一种无互耦情况下圆形阵列天线零点综合的有效方法,分析了互耦对零点综合的影响,并采用互阻抗近似的方法在考虑互耦时对零点进行控制。该方法综合结果与NEC软件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它是正确有效的。

    2009年23期 v.32;No.31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潜艇航向均匀分布的多舰检查搜潜建模与仿真

    崔旭涛;杨日杰;何友;

    基于舰艇舰壳声纳搜潜原理及实际搜潜方法的研究,对多舰协同由内向外和外向内两种平行搜索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两种搜索方法的数学模型,给出潜艇航速恒定、航向变化及航速变化、航向变化的运动模型。基于潜艇航向服从均匀分布的假设条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得到在两种潜艇运动模型下,两种搜索方法对潜艇的搜索概率及搜索到潜艇的平均时间,给出潜艇航向变化时间间隔对搜索概率的影响,并对两种搜索方法的搜潜效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2009年23期 v.32;No.310 20-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云计算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探讨

    曾丽君;张红梅;李中林;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该种计算由统一的计算机群完成,相比网格计算效率更高,动态处理能力更强。将云计算应用到军事中,可以为情报共享、信息融合、战场态势分析以及辅助决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009年23期 v.32;No.31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低截获波形激励设计

    程焰平;

    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发射波形激励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整机指标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体积、重量及功耗。论述一种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波形激励的低功耗、小型化、低截获设计方法。模块集成化及MCM设计可以降低波形激励的体积、重量,采用模拟二相码、锁相等电路可以降低功耗,采用二相码波形激励形式可以改善低截获性能。设计的波形激励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 W,改善因子大于等于45 dB,总功耗小于等于7 W,重量小于等于1.3 kg,体积小于等于140 mm×130 mm×30 mm,满足系统的要求。

    2009年23期 v.32;No.310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消光特性研究

    顾江;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探测工具,广泛用于大气环境等研究领域,特别是探测对流层内大气气溶胶和卷云的光学特性以及大气水平能见度。在阐述大气气溶胶探测原理及信号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工程可行的米散射激光雷达及数据处理的设计方案,利用此雷达对苏州城区大气气溶胶特性进行测量,并利用Fernald方法反演了其消光特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苏州城区的重要大气光学特性,充分显示了米散射激光雷达在大气特性探测领域的优越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LDPC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杨雪飞;高俊;

    研究了深空通信中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在分析StiMi标准提出的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以及编码算法的基础上,介绍了LDPC码的构造以及译码算法。在AWGN信道环境下,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译码性能,结果显示,使用LD-PC码,改进了数据传输的性能。分析了LDPC码在我国将来深空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2009年23期 v.32;No.310 33-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基于两次调制实现信道预补偿算法的研究

    刘小莉;

    介绍一种在发送端通过两次调制对已知特定信道特性进行预补偿的方法,该方法先将频带信号调制到一个低频上进行预补偿处理后再调制到最终的频率上。采用Simulink仿真,给出在π/4-DQPSK调制系统中采用此方法有效实现了对某种有线信道的频率线性衰减特性的预补偿,该方法在减轻接收端负担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压电力线信道噪声环境下捕获算法的改进

    黄凌霄;陈忠辉;陈新;

    研究一种提高直接序列扩频(DSSS)接收机捕获性能的改进方法,并探讨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低压电力线环境下的工作情况。该算法在传统滑动相关捕获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下通带支路,利用上、下通带内外功率差代替传统的带内信号功率,作为同步门限比较器的输入值,改善扩频接收机的捕获性能。理论证明,具有更优越的捕获性能,并适用于低压电力线环境下。最后,采用Matlab R2006b工具,在低信噪比电力线环境下对扩频系统进行整体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压电力线等恶劣环境下,该算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

    2009年23期 v.32;No.31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提取位同步时钟DPLL设计

    叶怀胜;谭南林;苏树强;李国正;

    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用于提取位同步时钟的片内全数字锁相环电路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同步速度快,结构简洁,失锁后自我调节性能好,即使码元消失或是码元相位出现抖动时,提取的同步时钟也不会有较大变化,仍可以稳定输出。此外,该方案可以稳定地从曼彻斯特码中提取出位时钟,指导编解码器可靠工作。采用Verilog HDL语言描述电路,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对其稳定性和稳态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实际测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软件无线电中MSK与GMSK信号分析与优化

    姚文华;秦开宇;李志强;

    介绍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和应用、MSK和GMSK信号的产生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Matlab中对两种信号的眼图进行仿真,分析了两种信号在频谱带宽和码间串扰方面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针对GMSK信号在解调过程中极易受码间干扰的特点,研究了一种接收滤波器,它能有效消除码间干扰,减小GMSK信号在解调过程中的误码率。

    2009年23期 v.32;No.31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MPEG-2复用器PSI信息分析部分的FPGA实现

    王玉欣;杨秀芝;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针对MPEG-2复用器输入传输流的节目特殊信息表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分段,以及一个分段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传输流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提出节目特殊信息分析提取的FPGA实现方案。最后通过实际码流的测试,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MR通信协议的信道编码的研究

    刘辉;谢晓明;

    DMR通信协议是一个适用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新型通信协议。对DMR通信协议中的信道编码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BPTC码和变长BPTC码编解码方案,并在Matlab下进行了仿真,对不同方案的误码率进行分析讨论。对基于DMR协议的数字对讲机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有一定借鉴意义。

    2009年23期 v.32;No.31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调频信号FM-AM转换数字解调研究

    李明孜;高玲;

    研究了FM-AM转换时频分析的理论及其实现方法,利用高斯滤波器设计了调频信号的调制特征分析滤波器组,并以正弦调频和线性调频两类调频信号为例,进行了数字解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 dB时,利用FM-AM转换时频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载波调频的特征信息。

    2009年23期 v.32;No.31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息安全

  • 我国电信数据网脆弱性管理与补丁管理研究

    董春生;赵庆兰;

    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恶化了我国电信数据网的安全性,脆弱性和补丁的管理成为我国电信数据网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电信数据网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漏洞标识方法,建立脆弱性和补丁数据库。根据电信网的层次结构和补丁管理的需求,提出电信数据网补丁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2009年23期 v.32;No.310 61-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与互联网

  • 网络控制系统的时延仿真分析

    张晓倩;高嵩;王洁;

    介绍网络控制系统和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工具箱TrueTime,然后分析时延产生的原因、类型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以一个采用PD算法控制的单回路直流电机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考虑干扰影响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传输时延和干扰同时存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使得系统性能变得更差,这表明干扰会产生一定的时延并且时延会降低系统的性能,使系统的稳定范围变小,甚至使系统不稳定。创新点:研究时延和干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仿真曲线和仿真结论。

    2009年23期 v.32;No.31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DMD-MAC协议的研究

    黄景武;邹传云;陈瑞鑫;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项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而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整个网络的性能。介绍了DMD协议的工作原理,由于DMD协议没有数据冲突与串扰避免措施,容易造成数据冲突,数据传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时延也比较大。针对DMD协议存在的问题,运用握手机制和数据分割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DMD协议。从理论上证明,改进后的协议使网络平均任务周期大大降低,因此节点的能耗降低;此外,在节点冲突与串音避免,以及数据传递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2009年23期 v.32;No.310 68-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合放号业务在固网运营中的应用与研究

    王琼;

    混合放号业务是固网运营商为防止客户流失而开放的一项增值业务。实现该业务是通过在固网中引入SHLR网元,将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相分离,使得用户的逻辑号码不变,而物理号码随着端局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物理号码对客户是透明的,因此混合放号能够让固话用户在辖区内任意移机而保持用户的使用号码即逻辑号码不发生改变。介绍利用SHLR对NP(移机不改号)业务进行改造,将NP的呼叫路由从SSP改为指向软交换,从而将NP业务割接为混合放号业务。

    2009年23期 v.32;No.31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沃尔什(Walsh)编码的配电网电力线扩频通信方案

    吴博;

    随着全国电力联网的进度加快,其调度体系急需完善,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问题成为一个难点。主要研究10 kV配电网的自动化通信问题,针对通信条件薄弱地区的配电自动化工程,提出一种依靠电力线作为通信信道的通信解决方案。在研究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性能良好的扩频码,设计了一种新的通信方案。软件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可在强噪声信道下进行可靠通信,满足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工程实际的需要。

    2009年23期 v.32;No.310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WSN节点随机运动下的二维测距解析定位

    朱诗兵;杨晟;刘旭光;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运动的情形下,为适应移动节点所处邻居信标节点数量随时的变化,解决在信标节点稀疏情况下,满足室内环境下高精度测距定位的问题,提出基于次声波和电磁波的非同步TDOA测距解析定位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2009年23期 v.32;No.310 77-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零向波束形成和旁瓣抑制的MIMO-OFDM系统码本设计

    祁博宇;

    MIMO系统可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的利用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是下一代无线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在MIMO系统中,当发射端已知信道状态信息时,利用有限反馈的预编码可提高系统的性能。已有的码本设计方法,有的实现较为复杂,有的受到信道的限制。根据零向准则波束形成器的原理,结合降低天线副瓣的方法,实现了一种MIMO-OFDM系统预编码码本的设计。将此码本用于MIMO-OFDM系统有限反馈的预编码中,经仿真结果验证了码本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该码本的设计复杂度低,具有较好的性能。

    2009年23期 v.32;No.31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爱立信GSM系统OSS统计的频率干扰和上行干扰分析软件开发

    林巍;曹若云;

    为了支撑GSM系统中的无线网络分析和优化,应用爱立信GSM系统OSS统计中的BAR和MRR数据、ICM干扰带数据以及直放站监控系统数据开发了频率干扰和上行干扰分析软件。软件包含了数据编辑、导入、解析、分析、导出和地理化显示等各个过程,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分析中生成的数据还可用于自动频率规划。在软件实现中,采用了OLE自动化方法调用地理信息系统,并给出了因BSIC解码错误对邻小区名进行自动修改的方法。应用表明,该软件可有效地发现网络中的频率干扰和上行干扰。

    2009年23期 v.32;No.31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QDPSK通信系统仿真

    程铃;

    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QDPSK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地叙述了仿真参数的设置,给出了仿真结果,其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充分地展示了如何用Simulink工具箱仿真通信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与其他QDPSK系统仿真模型相比,该仿真模型简单,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通信系统的仿真研究提出了一个方法。

    2009年23期 v.32;No.310 89-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TTx技术的网络建设研究及应用

    孙志刚;

    随着高宽带多媒体业务的普及和IP技术的发展,接入网逐步向"扁平化、IP化、宽带化、无线化"发展,"光纤+PON"推动网络整体转型,实现语音接入和承载的IP化。结合FTTx发展情况,提出基于PON技术的接入网建设模式和原则,确定OLT、BAC上联方式和城域网发展趋势,使得网络具备多业务综合承载的能力。

    2009年23期 v.32;No.31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信道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李秀坤;

    针对某红外图像在干扰信道中的可靠传输问题,通过分析系统使用特点:处于干扰信道环境,要求图像传输实时性好、高保真显示及容量大,采用了多频点传输,带限信道,合适的天线形式和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解决的方案,解决了干扰信道下的图像数据可靠传输问题,应用大规模FGPA完成信号处理的工程实现,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满足传输距离及时延要求。

    2009年23期 v.32;No.31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共面波导馈电矩形开口振子缝隙天线

    胡业芳;李民权;

    为了展宽平面缝隙天线的带宽,设计一种X波段共面波导馈电的矩形宽缝隙振子天线,该天线是在缝隙振子天线的两端开矩形开口,与振子天线形成组合结构。使用高频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天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结构的天线性能比单一的振子缝隙天线或宽缝天线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分析了天线主要参数对天线回波损耗的影响,并在带宽最优的条件下给出一组参数值,此时天线的-10 dB带宽为41.14%(7.24~10.99 GHz),增益为7.5 dB,在所计算的带宽频率内有较稳定的方向图和良好的交叉极化特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通信接收机的相位噪声分析及改进措施

    赵亮亮;高进涛;宋庆大;

    对通信设备中接收机常用振荡器产生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从电路设计的角度来改善噪声系数;阐述了接收机中相位噪声频谱及其最小噪声系数。为降低通信系统的失真信噪比,提高邻道信号的信噪比和增强信号质量,提出了改进通信系统中电路噪声干扰的一些主要途径,有效降低了噪声电平,提高了信噪比和信号增益,为设计低噪声电路及器件提供了一些参考。

    2009年23期 v.32;No.310 101-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接收机动态范围分析

    林树;

    从接收机动态范围的概念出发,讲述了动态范围在接收机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动态范围的几个因素,包括前端预选器的选择性、放大器增益分配、自动增益控制等,并基于数字中频接收机给出了扩大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常规方法,如自动增益控制、中频限幅器和对数放大器等,分别指出常规方法应用于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局限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小波及数字滤波器在故障信号处理中的技术研究

    刘传起;王雪梅;苏涛;

    选取频率突变和幅值突变仿真故障数据,分别采用小波分解和数字滤波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分解在时域和频域的信号处理,可提供丰富的信息,使故障的定位及判别更加准确;数字滤波器在时域内对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较为直观。

    2009年23期 v.32;No.31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应用于虚拟示波器的双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黄文军;罗晓曙;

    基于可编程放大器AD526和模数转换器AD574,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较高精度的应用于虚拟示波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电路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完成了相应的实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适应于不同幅度信号采集的优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09年23期 v.32;No.310 110-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L3IC3001芯片的UHF频段RFID多应用天线设计

    邓向东;王亚非;王占平;

    设计一种基于SL3IC3001芯片的UHF频段RFID无源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利用三维结构微带天线模型,实现了与底面无关的RFID标签;采用E型结构形式,通过一对沿着辐射边界的宽缝,实现较宽的带宽,解决了其他形式的UHF频段RFID无源天线靠近金属或者其他电介质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通过电磁软件Ansoft HFSS仿真可知,该天线有较宽的带宽和合适的增益。实测结果表明,标签天线在不同环境下读取距离均可达到12 m,具有较好的多应用性能。

    2009年23期 v.32;No.310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9951键控信号源设计

    姚凯男;赵峥;关昕;唐艳秋;

    该设计目的在于给出一型高性能键控信号源的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方法,以DDS芯片AD9951作为核心芯片,以AD9951作为主控制器,设计一种通过键盘控制、液晶显示输出频率与波形的信号源。该设计可以输出频率为0.1 kHz~80 MHz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实验结果表明,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软硬件拓展性好,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分辨率高。

    2009年23期 v.32;No.310 115-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浓度监控系统设计

    高杉;叶强;

    针对空气中低浓度的可燃、有毒气体检测及如何将检测信号实时、低成本地传输到监测点的问题,研究了采用LED作为光源,用调制加在法布里-珀罗腔上的驱动电压和单波长双路差分吸收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低浓度的可燃有毒气体。运用CC2430组成的无线网络实时检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气体浓度,实现在线、实时监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009年23期 v.32;No.310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光栅光谱仪测量获取物体表面的色度特性

    刘蓬军;王安祥;宋鹏;李继军;

    结合颜色光学理论和光谱反射理论,给出一种获得物体表面颜色特性的计算方法。通过自行搭建的光栅光谱仪装置测量了氙灯的发射光谱和目标样片在氙灯光源照射下的表面反射特性,然后编程,分别计算光源氙灯和样片表面在氙灯照射下的色度值,同时还可以通过色度学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到不同光源照射下物体表面的色度值。这一工作对研究物体透射的色度特性和荧光物质的色度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9年23期 v.32;No.310 121-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RF401芯片的多路消防栓无水监测系统设计

    季昌瑞;

    介绍一种利用无线通信芯片nRF401对消防栓无水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结合单片机控制技术,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系统功能和设计原理。重点论述了通信处理模块、消防栓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和通信协议的制定。该系统特别适合于厂房、仓库等复杂场所的消防栓无水监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09年23期 v.32;No.31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的输油管道泄漏信号去噪处理

    刘明亮;孙来军;乔常明;钱海波;叶光忠;

    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消除方法,研究负压波法提取泄漏信号的去噪。首先介绍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消除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小波方法对实测信号进行具体处理,在信号处理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小波基和不同的分解层数对去噪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合理选择小波基和小波分解的层数,能够有效滤除泄漏信号中的噪声。

    2009年23期 v.32;No.310 127-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一种实现雷达料位仪LFMCW新方法的研究

    吴海青;封维忠;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DDS原理及应用现状,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来实现雷达料位仪的线性调频信号,重点介绍了DDS的基本原理和雷达料位仪的线性调频信号设计方案,并给出了雷达料位仪的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是行之有效的,在雷达料位仪和其他雷达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09年23期 v.32;No.31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维电视跟踪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鹏;杨小军;

    针对动态目标跟踪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两维电视跟踪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软件位置内环和硬件速度外环相结合的方法,使系统在较宽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角速度达到0.01°~20°/s,跟踪误差的最大值小于等于3′。主要创新点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ID算法的软件位置内环与基于硬件设计的速度外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实时性能与稳态性能。

    2009年23期 v.32;No.310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神经网络的两种岩性识别方法的研究

    赵杰;李春华;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对于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模式识别方法,分别建立测井岩性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样本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岩性识别具有预测精度高,易收敛和自动聚类等特点,对于岩性类别的划分是准确和可靠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2009年23期 v.32;No.310 136-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的互动式玩具的设计

    张文华;李会凯;

    基于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方式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最便捷、最普遍、最自然的方式,是嵌入式电子产品的人机交互方面的一个发展趋势。设计一款能够执行语音指令并进行简单语音对话的儿童交互式智能玩具。该系统能够实现音乐、诵读、简单对话和歌舞表演等,还可按要求实现内部资源的更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软硬件可扩展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蜂群进化遗传算法

    程灏;

    提出一种多蜂群进化型遗传算法。在该算法中,种群的最优个体作为蜂王与被选的每个个体(雄蜂),以概率进行交叉操作,增强了对种群最优个体所包含信息的开采能力。为避免算法早熟,被选雄蜂部分来自于其他蜂群,同时引入蜂王对其他蜜蜂的抑制机制,以提高蜂群的生物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多蜂群进化遗传算法是一种提高遗传算法性能的有效改进算法。

    2009年23期 v.32;No.310 142-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实现从Multisim到Protel 99 SE中的自动布线

    张政;

    主要阐述Protel 99 SE利用Multisi m生成的网络表进行自动布线的原理及实现的方法。具体包括Multisi m网络表的生成、接口的修改、自动布线等,同时指出从Multisi m到Protel 99 SE文件兼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实例结果可以看出此方案完全能够实现从Multisi m到Protel 99 SE中自动布线。此方法对于解决从Multisi m到Protel99 SE中的自动布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009年23期 v.32;No.310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

    李春生;龚晓峰;

    提出一种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跟踪算法。该方法采用直方图统计与多帧平均混合作为动态背景更新法,经过噪音消除、形态学处理、阴影处理后,用区域标记法提取目标。利用目标特征参数建立目标数组,通过当前帧目标数组和前一帧目标数组距离匹配实现运动目标的快速跟踪。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运动目标检测的正确率和快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149-1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基于触摸屏和PLC的电镀控制系统的设计

    黄佳伟;刘飞;

    以上海某电镀企业生产控制系统为背景,根据龙门镀铜电镀的工艺要求,介绍以三菱PLC为控制中心,以三菱GOT系列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两者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上对生产线的控制进行了设计,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及执行的准确性。该系统的使用,既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为长时间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2009年23期 v.32;No.310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宽厚板热轧机电流环的改进

    何宁杰;

    以宽厚板热轧机为例,分析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电流环的组成、电流采样以及零电流检测的原理。论述环境温度的变化会造成电流反馈系数的变化及零电流电平漂移,这对电流环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引起过电流、无制动、振荡等故障形式。通过改进电流环的关键元件,达到稳定电流反馈系数及零电流电平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故障率大为降低。因此电流环的合理改进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23期 v.32;No.310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次增压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

    王琰;

    结合二次增压泵站的特点和工程实例,对基于专用虚拟网络的泵站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描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通过建立调度中心计算机和各二次站点PLC的链接,实现了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和故障诊断功能。系统以"组态王"为开发和运行工具,通过调度计算机和PLC的实时数据交换,实现了对泵站运行状态的监控、趋势分析、远程操作和事故报警。介绍了"组态王"的设备配置和主要操作界面。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9年23期 v.32;No.310 158-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神经元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加热炉温度控制器设计

    吕楠楠;曾荣周;肖珊;

    加热炉温度控制器要求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检测功能全,而常规的PID控制策略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单神经元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为提高系统的控温精度和响应快速性,将模糊控制引入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中,提出单神经元模糊PID控制。它运用有监督的Hebb学习规则在线修正PID参数,而神经元的比例、积分、微分学习速率则由Sugeno模糊逻辑系统根据系统的误差和误差变化量大小进行调整,使控制系统对动态过程信息的利用程度达到最优。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且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优于经典PID控制,超调量减小,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均减小。

    2009年23期 v.32;No.31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氯气存储及运输过程中的多点实时监测系统

    张燕;王昕;田甜;吴功栋;

    对气体监测技术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氯气存储及运输过程中泄漏检测的应用需求及关键技术难点,提出氯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采用精密的智能气体传感器进行检测,通过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进行传输,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存储及运输过程进行多点实时在线跟踪。最后对3G网络作为气体监测中数据传输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2009年23期 v.32;No.310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节能减排技术

  • ZigBee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朱祥贤;卢素锋;

    基于水产养殖业的现状,结合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和RS 485有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的多水体因子远程测控系统。该系统由主节点、测量子节点、控制子节点、路由子节点组成,主节点硬件基于ARM微控制器和ZigBee射频芯片开发,主节点软件基于Z-stack,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测量子节点和控制子节点基于ZigBee整合芯片和相应的传感器、控制器开发,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复杂度和长寿命的特点。

    2009年23期 v.32;No.310 168-17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SM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张伟;韩峻峰;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监督力度的不足和监控手段的落后。随着GSM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GSM数字移动通信的远程监测系统,由于覆盖面广、数据量较少、监测点分散等优点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针对此种情况,设计基于GSM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并详细介绍基于TC35i模块和W78E516B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对VC++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串行通信编程实现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油气井场、电力电缆火灾监测,粮仓及物资仓库温度监测等。

    2009年23期 v.32;No.31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低成本噪声计设计

    胡邓华;孙际哲;舒涛;

    噪声污染是当今三大污染之一,所以环境噪声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噪声计价格昂贵,因此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噪声计。它由噪声信号采集及放大、A计权网络、有效值及对数运算、调整及数据显示等模块构成,其中对A计权网络做了精心设计和优化。结果表明,该噪声计具有轻便、成本低及基准可调等特点,能满足一般民用要求。

    2009年23期 v.32;No.310 174-176+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与导航

  • 一种鲁棒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

    张颖;秦光洁;

    提出一种鲁棒的交通标志检测与分类方法。根据交通标志的颜色与形状特点进行突出颜色转换,以提取交通标志中的显著颜色,并利用基于仿射不变矩的形状测度有效地度量区域形状。先根据颜色转换特征进行粗分割,再利用形态学方法去除面积较小的区域,并填补区域中的孔洞,然后根据形状测度,检测交通标志,并对其进行粗分类。实拍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尺寸、光照变化、旋转变形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交通标志检测和粗分类性能。

    2009年23期 v.32;No.310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GSM-R技术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应用和发展

    邢红霞;

    目前,铁路建设已成为我国交通建设的重点,铁路通信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介绍GSM-R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在引进欧洲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了各方面的自主研发,使我国的GSM-R技术基本与发达国家保持在同一水平,为使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铁路,提出其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2009年23期 v.32;No.310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视频检测的车辆测速方法

    陈媛媛;柴治;

    机动车辆的测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主要方法有线圈测速、激光测速、雷达测速、视频测速等。视频测速方法由于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若能有较好的测速精度,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在视频图像中对车辆尾部的检测,利用图像匹配方法找出车尾在两相邻帧图像中移动的距离,再利用图像坐标与世界坐标的相互转换,计算出两帧图像中车辆移动的实际距离。经测试,该方法能够对车辆进行准确测速,在车速为0~140 km/h的条件下,平均测速误差为±2%,处理80万像素的视频图像,每帧测速时间约为10 ms,满足了实时条件的要求。

    2009年23期 v.32;No.310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屏蔽门的可靠性设计

    张杰;

    分析了有关地铁屏蔽门平均无故障周期、平均维修时间的可靠性要求,假定了地铁每天服务时间以及屏蔽门的运行周期,根据以往相关工程经验数据积累对地铁屏蔽门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无故障周期、平均维修时间、平均停机时间等进行了推算,通过计算获得系统实际的可靠性指标,针对性提出包括冗余设计、限额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元器件的选择、运营维护的可靠性措施。

    2009年23期 v.32;No.310 189-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长途客运汽车自动乘客计数系统研究

    邹显圣;

    长途客车的超员问题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很大比重,对社会和家庭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长途客运汽车自动乘客计数系统是一种小型独立工作设备,可以使长途汽车的超载、超员情况得到控制,从而减少长途客运车辆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综述了长途客运车辆自动乘客计数系统的研究现状,结合现有自动乘客计数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长途客运汽车自动乘客计数系统,并给出了该自动乘客计数系统的功能和原理。随着长途客运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规范化进程的加快,本系统将在长途客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必将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2009年23期 v.32;No.310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基于ATmega16的GPRS数据终端设计

    黄伟锋;

    GPRS数据终端设备功能和接口种类不断增多,成本居高不下,减缓了其大众化普及速度。讨论一种以AVR单片机ATmega16为核心,利用Motorola G20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低成本GPRS数据终端的设计,讲述了ATmega16和G20模块的软硬件接口以及利用G20模块进行GPRS网络连接及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经测试,本地(广州)的GPRS数传链路维持时间为60 s,此设计可在GPRS网络的各种行业应用领域中使用。

    2009年23期 v.32;No.310 194-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

    申艳;王新民;陈后金;

    高斯白噪声发生器用于雷达系统和通信信道的测试,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噪声发生器的设计,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软件环境下,进行模块化设计方案,将FPGA实现的功能分为m序列产生模块、FIR数字滤波器模块、DDS模块和合成模块四个主要功能性模块,详细分析了m序列发生算法、FIR滤波算法和DDS算法。应用VHDL语言实现模块功能性设计。该系统采用CycloneⅡ芯片EP2C8N,输出噪声带宽可调,计算量小,可重复性好。

    2009年23期 v.32;No.310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HDL语言的按键消抖电路设计及仿真

    侯继红;

    为了解决FPGA/CPLD系统的按键抖动问题,用VHDL语言有限状态机的方法,在S0状态下检测到有按键操作则转入延时状态S1,延时结束后,用状态S2,S3,S4对按键进行连续三次取样,如果三次取样均为低电平,则转入状态S5,并输出按键确认信号,否则,返回状态S0。电路经仿真分析,并下载到EPM7128ATC100芯片进行了验证,能够确保每次按键操作,产生一次按键确认,有很好的按键消抖效果,性能稳定。主要创新点是用VHDL语言有限状态机设计按键的消抖。

    2009年23期 v.32;No.310 201-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8051F350冷阴极荧光观片仪调光系统设计

    魏计林;刘军;邱选兵;

    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C8051F350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观片仪的全自动调光系统,当环境光强发生变化后自动调节观片仪背景照明光源的亮度,使观片仪亮度与环境光强比值达到最佳,系统闲置时,自动进入节能状态,大大提高了观片仪的使用寿命。实验表明该系统很好地实现了观片仪亮度动态调节,具有功耗低、稳定性好等特点。

    2009年23期 v.32;No.310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汽车电子

  •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监测系统的研究

    李长安;李琦;符锋钊;孙昱;付少波;

    剩余容量的预测和蓄电池组故障检测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技术的两个突出问题。采用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现对蓄电池隔离采样的电压巡检,运用高压端电流检测电路保证了检测的精度及可靠性。针对电动汽车配置的铅酸蓄电池组,绕开影响蓄电池剩余容量繁杂的内部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蓄电池外特性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实时、准确预测。

    2009年23期 v.32;No.310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出租车计价器的FPGA设计

    王晓晖;熊建国;

    介绍一种出租车计价器的功能要求及其设计方案。在软件Max+PlusⅡ中给出具体设计过程,采用层次化设计方法,对主要电路模块和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实现预定的逻辑功能。该设计具有集成度高、设计周期短、易于修改的特点。

    2009年23期 v.32;No.310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IN总线的车灯控制系统设计

    鲍贺川;杨明;

    随着车内电控单元的增多,车内通讯网络也日趋多样化,提出一个基于LIN总线的分布式车灯控制系统方案:一个主机节点通过LIN总线通讯控制四个从机节点实现了对汽车上各种功能的灯的控制。实验证明本方案可以实现对车灯实时、准确的控制,降低了车内布线的复杂程度并提高了车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

    2009年23期 v.32;No.310 213-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USB的桩基静载荷无线测控系统设计

    刘彩丽;张为公;赵马泉;

    由于现有桩基施工现场各种因素干扰,环境较差,容易对实验数据的传输造成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一种基于USB接口的数据传输测控系统。对系统结构做整体介绍,并且对USB硬软件设计进行了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系统稳定可靠。

    2009年23期 v.32;No.310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