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基于分布式天线协同的OFDM粗定时同步方法

    卿朝进;唐友喜;查光明;

    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两根分布式接收天线接收来自单天线发射机的发射信号。利用两根分布式接收天线的协同,提出了一种协同的粗定时同步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各分布式接收天线预定虚警概率的情况下,通过两根分布式接收天线的协同,避免了部分漏检情况的发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改善OFDM系统粗定时同步的正确检测和漏检性能。

    2011年05期 v.34;No.34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维编队飞行短时记忆控制

    邓亮;李斌;王强;郑珍;

    为解决主从机编队飞行问题,以柱面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建立长机与僚机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考虑编队飞行系统所受干扰上确界未知,提出无人机编队队形保持的短时记忆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控制能够抑制较大干扰,使系统迅速到达期望状态。控制律简单、快速、有效,对编队飞行实现自主飞行有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34;No.340 5-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雷达视频压缩方法的研究

    贾敬乐;林明;张伯生;

    为了解决雷达视频信号存储、传输问题,需对其进行压缩处理。根据雷达原始视频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常用的雷达视频信号压缩方法与分类,并阐述了各压缩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JPEG 2000国际标准的用于雷达视频信号的压缩方法,并对压缩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最后对一幅2 048×2 048图像进行压缩,分析结果,压缩率达70%。

    2011年05期 v.34;No.340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子系统的层次分解及建模

    巨政权;原亮;满梦华;王创伟;

    从电子系统的结构层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系统功能模块和连接结构模块两大部分,构建了电子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将电子系统的连接结构映射为一种稀疏矩阵,从而将电子系统的设计、故障监测、故障修复等问题转化为特定功能模块下带参数的矩阵求解与优化问题,为电子系统中生物特性的引入提供新的思路。最后从电子系统实际连接状态与结构矩阵之间的对应性出发,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2011年05期 v.34;No.34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遥测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吴静;

    为了检测遥测舱能否正常工作,必须为其提供各种输入信号,以此模拟实际测量的信号。因此,一个性能良好的信号源的设计对遥测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给出一种基于FPGA的遥测舱信号源的设计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设计与实现方法具有独特的创意,这种信号源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满足使用要求。

    2011年05期 v.34;No.34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ANETs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王大飞;朱江;

    MANETs是目前通信技术领域的焦点之一,它具有极强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首先介绍了MANETs的概念、结构和特点,阐述了MANETs在军事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种应用阶段的过渡结构。最后指出了MANETs应用于军事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34;No.340 24-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离散频率编码雷达信号的实现

    宋玉龙;朱洪翔;

    离散频率编码序列集合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和互相关性的正交编码波形序列集合,其信号可以提升网状多雷达系统的目标搜索能力、追踪与识别能力。为了设计这种信号,需要求解NP-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且考虑到DSP的速度限制和信号产生的实时性要求,采取简单有效的局部搜索算法,并利用TI公司的TMS320F28335和BB公司的DAC7724完成目标算法和波形输出,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波形。

    2011年05期 v.34;No.34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控雷达防护能力估计

    朱华邦;朱逸冰;

    介绍了电子干扰的特征及火控雷达效能的计算准则,讨论了火控雷达在干扰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概率计算,研究了火控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模型,阐述了在复杂干扰条件下评估火控雷达效能的基本方法。

    2011年05期 v.34;No.340 31-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FID的智能枪械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赵进;王曙燕;曹小鹏;孙家泽;

    针对某部队武器装备动用数量大、出入库频繁、安全管理任务重、库房管理人员少等特点,将RFID技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引入到枪械管理系统之中,通过对枪械的动态、静态信息自动识别获取,实现了对枪械的实时自动管理,提高了枪械安全管理水平。该系统已经成功运用于某部队的枪械日常管理中。

    2011年05期 v.34;No.34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邻节点发现算法

    李瑞睿;郑相全;王靖;叶久志;

    为充分利用定向天线的引入而带来的技术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自组网邻节点发现算法。通过空闲节点定向快扫描侦听信道,发送节点在相同方向上发送6次HELLO信息来减少隐藏终端问题,同时引入节点信息共享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发现算法具有发现速度快,对节点密度有较好的适应性等特点。

    2011年05期 v.34;No.34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全速率满分集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

    李伟;李宏;

    在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中,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的空时编码技术是改善无线通信性能,提高带限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一种理想选择,但由于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不能保证满分集和数据全速率传输,提出了一种利用星座图旋转可获得全速率满分集传输的旋转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其误比特率无论在低信噪比还是在高信噪比条件下都要优于已有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

    2011年05期 v.34;No.34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MMB数据广播前端发送平台研究

    郑维丽;徐家恺;刘红星;

    CMMB标准体系中《第5部分:数据广播》规定了CMMB系统中数据业务广播的数据传输和封装方法,为了满足数据广播的业务特征和功能需求,以数据广播前端网络为基础,研究并讨论了移动多媒体数据广播的前端发送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文件发生器、业务数据的协议封装(即XPE封装)系统,分析了数据文件及FAT文件的分割和传输原理,讨论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给出了CMMB的发展前景和优势。

    2011年05期 v.34;No.340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LDPC码的设计以及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岳斌;张捷;王剑平;陈政;

    LDPC码是众所周知的优秀信道编码,性能接近香农信道容量的极限。讨论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LDPC码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以降低解码复杂度,节省内存占用量,提高了系统的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短码长的LDPC码可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上应用并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11年05期 v.34;No.34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彭燕;

    为了验证ZigBee协议的有效性,叙述了新型无线ZigBee通信技术,介绍ZigBee协议的结构和特点,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拓扑结构;ZigBee标准协议栈结构及数据在协议栈内部的传输机制。以两个网络设备成网为例,详细给出了ZigBee设备形成网络时,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设备之间网络连接过程以及数据帧的发送过程。最后,通过Microchip公司的ZigBee实验平台验证了ZigBee无线星型组网,实验证明,ZigBee技术是有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

    2011年05期 v.34;No.34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0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SC8156AMC平台的PRACH基带信号生成

    胡华增;杜普选;邵小桃;

    MSC8156AMC具有很强大的处理能力,是LTE解决方案的理想平台,系统基于此平台实现。LTE系统中采用PRACH信道实现物理随机接入,PRACH基带信号生成包含有DFT和长序列的IFFT过程,具有很高的时间复杂度,为满足LTE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要选择低运算量的信号处理方案。根据PRACH前导序列的特点,DFT运算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形采用查表方式实现,避免了大量的复数乘运算。长序列IFFT运算通过Cooley-Turkey算法分解为多级短序列IFFT,减少了运算量。上述方案满足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2011年05期 v.34;No.34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MMB数据广播平台的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杨婉婉;徐家恺;刘红星;

    为了实时接收应用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和图片,采用了以CMMB数据广播为平台的接收方法,该方法用软件实现解析CMMB数据广播业务数据。做了测试数据的接收实验,验证了数据接收的正确性,该程序方便各种应用系统使用,用软件编程代替硬件解码不仅减少了硬件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2011年05期 v.34;No.34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光非视距二次散射信道模型研究

    侯倩;李晓毅;李子;肖文林;

    基于单散射信道模型,结合大气散射传输理论,建立了二次散射模型。分析研究了紫外光通信时两种典型情况下的散射相函数,即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通过比较单散射模型与二次散射模型中的脉冲响应,验证了二次散射模型的合理性,并且在二次散射模型中加入了相函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验证了紫外光非视距通信的可行性,并且得出不同天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即雾天和雨天对紫外光非视距通信的影响较大。

    2011年05期 v.34;No.34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ARINC429通信协议设计实现

    魏增辉;张校慧;

    介绍了在FPGA上利用SoPC技术设计实现某机载数据传输设备与机载专用计算机进行通信的ARINC429通信协议,实现了对ARINC429数据的一发一收。该系统模块充分利用了FPGA硬件可编程性、高度集成性、实时性的特点。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2011年05期 v.34;No.340 63-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OFDM系统中的信道自适应估计与跟踪算法比较

    简毅飞;何映锋;何修富;

    传统的QR分解和投影逼近子空间(PAST)分解算法,可用于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和秩数的估计。讨论了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中基于这两种分解方法对导引信号的子空间进行分解,实现信道矩阵的自适应跟踪估计。采用这种算法,降低了矩阵运算的维数,使每个符号期间信道估计的运算量减少,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减小,接收机的误码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利用计算机模拟,对两种算法运用到信道估计中的跟踪性能进行了比较。

    2011年05期 v.34;No.34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DMA多用户传输系统物理层仿真

    刘卜源;李良洪;安居;林秀珍;张淼;

    为了研究CDMA系统抗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能力的目的,采用同一信道下比较调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同的调制方法下比较不同信道系统的性能的方法,做了对CDMA多用户传输系统的仿真实验,获得CDMA通信系统抗多址干扰和抗多径干扰能力与系统扩频码正交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到CDMA系统优化性能的结论,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各种传输模型的特点。

    2011年05期 v.34;No.34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FPGA在TD-SCDMA通用开发平台中的应用

    邓华阳;李彬;

    随着FPGA容量、功能以及可靠性的不断提高,采用FPGA设计数字电路已经成为数字电路系统领域的主要设计方式。在以DSP为主处理器,FPGA为协处理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TD-SCDMA通用开发平台中,成功地采用FPGA完成一系列数据量大、重复性强、速度要求高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和相关数据接口。在这种平台中采用不同的软件,便可以对TD-SCDMA协议栈软件、物理层软件、手机芯片和移动终端等相关产品进行测试验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011年05期 v.34;No.340 72-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ystemView的GSM系统电路设计

    朱春华;胡江汇;

    SystemView是一个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设计、仿真的动态分析工具,它实现了功能的软件化,避开了复杂的硬件搭建,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同样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利用SystemView软件设计GSM系统电路,通过分析其输入、输出波形验证设计电路的正确性。

    2011年05期 v.34;No.34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物联网杂志》简介

    <正>《物联网技术》月刊,2011年3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1483/TP,定价:10元/期。主要栏目:全球物联网发展动态,国内物联网发展动态,区域物联网发展动态,专题介绍,行业领军人物介绍,学术研究成果,成功案例,最新卖点,交易平台,企业黄页。

    2011年05期 v.34;No.34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五届“西洽会”2011年4月6日至10日举办“新兴产业馆”将展示陕西物联网完整产业链

    王刚;

    <正>第十五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贸易洽谈会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9个国家部委、31个省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届时,位于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2011年05期 v.34;No.34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月刊 主要栏目

    <正>《物联网技术》月刊,2011年3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1483/TP。主要栏目:全球物联网发展动态,国内物联网发展动态,区域物联网发展动态,专题介绍,行业领军人物介绍,学术研究成果,成功案例,最新卖点,交易平台,企业黄页。

    2011年05期 v.34;No.340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科学家发明世界最小计算机 可植入眼部

    <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系统。这个尚未命名的系统面积只有1 mm2,用于压力监测,可以植入青光眼患者的眼部,来持续跟踪病症的发展状况。系统虽然微小却五脏俱全,包括耗电极微的微处理器、感压器、记忆体、薄膜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带

    2011年05期 v.34;No.340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Galileo接收机中E1-BOC信号的捕获技术研究

    黄海;王展;王春雷;黄兵超;

    在基于对Galileo系统中BOC信号的基本特性分析以及基于E1信号的信号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目前流行的几种捕获算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搜索的两路相干的对Galileo E1-BOC信号的捕获算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灵敏度指标,而且也能减小其频率搜索数目。

    2011年05期 v.34;No.340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相干信号源DOA估计的一种改进SVD算法

    黄平;黄登山;陈春霖;

    多重信号(MUSIC)算法是波达方向(DOA)估计中的一种标志性算法,在理想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当信号源相干时,算法的性能就会变得很差。为了使其在低信噪比、小角度条件下对相干信号源有着更好的分辨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对解相干重要算法——矢量奇异值(SVD)算法的研究,并针对SVD算法在低信噪比、小角度条件下分辨能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矢量奇异值算法(NSVD),即利用信号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矢量,按一定规则构造出新矩阵,然后对矩阵进行修正,再利用奇异值分解算法估计出信号相关信息。最后通过大量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良好性能。

    2011年05期 v.34;No.34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引入延迟的语音增强算法

    刘翔;高勇;

    针对传统语音增强算法中,只采用当前帧和当前帧以前的信息对当前帧语音谱进行估计而造成变电平噪声和音乐噪声的问题,采用一种改进的引入延迟的语音增强算法。通过引入延迟,可以在对当前帧语音谱进行估计时使用当前帧以后帧的信息,在噪声估计中采用类似路径搜索的双向搜索方法消除变电平噪声的影响,在先验信噪比估计中采用改进的非因果先验信噪比估计算法,消除低信噪比平滑不足带来的音乐噪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语音增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基本不受变电平噪声的影响,而且音乐噪声和残留背景噪声都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2011年05期 v.34;No.34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息熵的自适应窗长STFT算法在AFVISAR中的应用

    苏欣;孟晓风;

    在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对全光纤速度干涉仪(AFVISAR)的输出信号进行瞬时频率估计时,由于窗长固定,频谱的时频分辨率不能根据信号特点而改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准则的自适应窗长STF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根据信号特征有效地解决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之间的折衷,提高瞬时频率估计的准确性。

    2011年05期 v.34;No.340 89-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波包阈值降噪法处理光纤陀螺信号

    李文林;张骏;胡俊杰;

    光纤陀螺以其自身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在输出信号中产生随机噪声。为了消除光纤陀螺输出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出了用小波包阈值法来处理陀螺信号。在分析小波包变换理论及其分解重构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光纤陀螺输出数据的数学模型,对光纤陀螺随机信号进行四层小波包分解。通过阈值法对分解得到的各个节点分解系数中小于阈值的部分置零,利用处理过的节点系数进行重构以消除重构陀螺信号中的噪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阈值法比小波软硬阈值法在处理光纤陀螺信号中的效果更好,信噪比更高。

    2011年05期 v.34;No.34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tlab和小波降噪的钢琴基频测量系统设计

    刘允峰;

    随着环境的变化,钢琴的基频会发生偏移,影响演奏效果。人工调琴易受生理和心理影响,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为了检查出钢琴的基频,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小波降噪的方法,做了"小字一组"的频率测量实验,获得了钢琴基频的实际数据,为调琴提供准确的依据。

    2011年05期 v.34;No.340 95-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微波的窃听方法

    林周福;刘诗伟;孙番典;

    提出了一种微波窃听方法,经天线发射出去的微波被声源的振动所调制,反射回来的调幅波经晶体检波器解调,再经选频、放大把音频信号还原。实验中,采用实验室常用的3 cm微波波段波导型器件,配合自制的接收电路,实现了声音的还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能够满足一般实验演示的要求。

    2011年05期 v.34;No.34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一种S波段固态高功放的设计及故障分析

    冯庆玉;黄国庆;夏景林;

    固态功率放大器是FY-2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耗电量最多,发热密度最大的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信号发射、接收的质量。为确保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高稳定可靠性,对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无射频功率输出、输出驻波过大、输出功率泄漏等故障情况给予论述,并对故障的排除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给出了频谱对照图,结果表明解决方案完全合理可行,为SSPA总体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及可行依据。

    2011年05期 v.34;No.340 100-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W5100的远程控制器设计

    刘义才;林飞宇;

    设计了一种基于硬件TCP/IP协议栈芯片W5100的嵌入式以太网远程控制器,给出了其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对核测量以及粒子加速器控制领域的RS 232/RS 485串行接口设备的远程控制。采用该控制器可灵活、稳定、可靠地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系统扩展。

    2011年05期 v.34;No.34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S波段宽带圆形贴片天线的设计

    孙晋;韦高;

    采用HFSS11电磁场仿真软件设计和仿真了一种工作于S波段的新型宽带圆形微带贴片天线。天线采用聚四氟乙烯和空气两层介质,通过同轴探针顶部加载圆形金属电容片来对辐射贴片进行耦合馈电,由此补偿探针引起的电感;同时,在圆形贴片上开圆弧形缝隙,以生成第二个谐振点,从而进一步增大带宽。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了38%(VSWR<2),并且在带宽内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基本保持稳定。

    2011年05期 v.34;No.340 106-10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单芯片无线收发系统设计

    阮越;

    为了使无线收发系统能方便地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技术与无限局域网(WLAN)等领域,采用了片上系统设计方法,将无线收发系统设计在一块单芯片上,使其最小化。给出了单芯片无线电的基本结构及电路实现的若干组成部分(混频器,低噪音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的解决方案。电路具有体积小,低功耗,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

    2011年05期 v.34;No.340 109-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息安全

  • 一种无线语音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徐礼国;禹思敏;

    为了实现对混沌加密语音信号的无线传输和解密回放,在由DSP芯片TMS320VC5509A、无线射频芯片nRF24L01和音频编解码芯片TLV320AIC23构成的系统硬件平台上,采用Euler算法对连续Lorenz混沌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产生出用于加密和解密的混沌数字序列。对加密后的语音信号进行了无线传输的实验,接收端能够将收到的加密语音信号解密回放,实现了语音信号的无线混沌保密通信。

    2011年05期 v.34;No.34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etFlow技术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研究

    李涛;李飞;张刚;

    针对网络安全状况评估难以量化的问题,在考虑了影响网络安全的诸多因素后,提出了基于NetFlow的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从对网络服务的攻击入手,采用层次化的评估策略,通过对各威胁要素的量化计算得出各服务的风险值及主机的安全指数和防御指数,解决了网络安全状况难以量化的问题,进而评估出整个网络的安全态势。仿真实验提供了两种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考虑到防御指数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网络的安全态势,且误差较小,从而为安全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2011年05期 v.34;No.340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节点和包离散性的P2P应用分类模型

    高富;周亚建;孙娜;

    在分析了不同应用类型的P2P业务所具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节点端口、节点总连接数以及数据包离散性3个参数将P2P业务分类的方法模型。得到通过节点端口检测分离出具有固定服务器地址或者利用固定端口通信的P2P业务,通过分析节点连接情况区分P2P和非P2P业务,通过分析数据包的离散性区分流传输类和文件共享类P2P业务的结果。

    2011年05期 v.34;No.34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smuth-Bloom体系的动态图水印实现方案

    赵彦锋;

    针对动态图水印的鲁棒性及恢复率较低问题,提出基于Asmuth-Bloom体系的动态图水印算法,将密码学中的密钥共享思想引入到软件水印中,将水印信息w分成n份,各份之间没有包含关系,任何t(t≤n)份可以计算出w,而任何t-1份则不能,实现了基于部分内容提取水印。以弥补水印算法的缺陷,阻止攻击者通过透彻分析运行时堆栈获取原始水印。

    2011年05期 v.34;No.340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MSP430的多探头核辐射剂量率仪研制

    苏晓书;肖德涛;杨彬华;

    为满足核辐射探测仪便携化,智能化的要求,探讨了以MSP430F169单片机为核心的多探头核辐射剂量率仪的软硬件实现方法。在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仪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讨论了通过单片机给多个探头供高压电的原理和分别连接多个探头后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单片机外围电路的原理图。试验证明,该仪器完全可以用于核辐射探测领域,且具有小型化、数字化、低功耗等优点。

    2011年05期 v.34;No.340 129-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安全计算机板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海旭;马连川;李世光;

    针对铁路安全计算机,根据板级测试的基本原则,结合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构建安全计算机板级测试平台,解决了电源可靠受控,测试激励信号控制的问题,根据主要的板级软件测试流程,设计并实现了综合板级测试系统。该系统已获得实际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实现对多类型板级测试的目的,并且有效检测出电路设计中的错误,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厂的测试效率。

    2011年05期 v.34;No.34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红外遥控器综合测试装置的设计

    廖旎焕;胡智宏;

    针对红外遥控器整机手工测试速度慢,容易误测的缺点,根据对红外遥控器的测试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配合流水线作业的快速红外遥控器测试装置,给出该装置的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和测试流程图。样机试验表明,该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型号红外遥控器各种技术指标的快速、精确测试和筛选,有效改进遥控器生产线的测试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2011年05期 v.34;No.340 135-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数控技术

  • 基于高档数控的实时多任务实现

    何敏佳;阴雷鸣;何英武;罗有锦;

    为了解决高档数控系统对控制软件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分时并行处理的设计方法,以实时环境下多线程技术的原理为依据,用Delphi提供的多线程编程组件完成了系统线程的具体实现,并且以开发实例的方式给出了多线程技术在实现数控系统实时响应中的应用。实时多任务的实现,显著提高了CPU的利用率,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2011年05期 v.34;No.340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设计

    高峻;高向海;张力行;王玉花;

    介绍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设计,小车包括在FPGA上构建以Nios Ⅱ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传感器电路、动力及转向电路、LCM电路、温度和湿度测量电路、无线数据收发电路。在Nios Ⅱ集成开发环境(IDE)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能远程遥控小车、自动避障、温度和湿度监测并无线传输至控制端的功能,其特点是能够无线控制小车和远程采集环境信息。

    2011年05期 v.34;No.340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注塑机温度控制方法分析与仿真

    孙振强;

    注塑机中料筒温度是注塑机工作过程中的重要被控参数。传统注塑机温度控制系统存在的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诸多不足,在分析多种控制算法,运用工程软件Matlab 7.0对模糊PID控制和常规PID控制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模糊PID作为注塑机温度检测控制的控制算法,设计出模糊控制器,实现注塑机温度的实时控制,对于提高注塑机温度控制精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1年05期 v.34;No.340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WDM用光学滤光片制造监控系统设计

    王海峰;

    分波/合波器是DWDM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可采用光学滤光片镀膜实现,合格的膜系需要实现膜层厚度的精确控制。介绍一种自动控制镀膜系统,在国产镀膜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工业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采用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LabVIEW编写控制界面,实时显示监控曲线和数据存储,调用Matlab完成算法,该系统能完成复杂膜系的精确控制。

    2011年05期 v.34;No.340 147-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设计

    傅仁轩;

    针对居民小区抄表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方案,该系统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ZigBee短距离通信与GPRS/CDMA/3G远距离通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居民小区的远程自动抄表。给出了组网结构图,阐述了抄表管理中心的软件结构框图和主要功能。与传统的实现方案相比,该方案的通信设计有明显的优势。

    2011年05期 v.34;No.340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基于Smith预估补偿与RBF神经网络的改进PID控制

    王宝忠;宋冬锋;刘卫法;

    由于工业界普遍存在且难以很好地解决恒温控制的大滞后和非线性问题,特提出了将Smith预估补偿和RBF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改进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Smith预估补偿对温度滞后问题进行处理,利用RBF网络在线学习能力进行PID参数的动态调整处理非线性问题,进而保证恒温控制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2011年05期 v.34;No.340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工控计算机双机镜像软件设计

    倪文玺;张亚平;

    双机热备是工控计算机运行可靠性、稳定性、持续性的有力保障。设计了一套双机镜像软件来实现工控计算机的热备,该软件由心跳检测模块和资源管理模块组成,心跳检测模块通过发送心跳信息来检测计算机故障并保持双机连接;资源管理模块实现主/从机切换,资源状态查询、接管等任务。最终通过双机镜像软件实现双机热备,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因计算机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该设计的优点是方案灵活,投资成本低,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效率。

    2011年05期 v.34;No.340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与导航

  • 带有语音功能的人行通道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陈福彬;唐胜春;孔惠越;

    为了满足人行通道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基于高性能的STM32处理器和凌阳SPCE061A微控制器设计了一套带有语音功能的人行通道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善、工作可靠,并带有语音播报功能,实现了人员流动有效智能化的管理。详细叙述了设计原理和软硬件实现方案。

    2011年05期 v.34;No.340 161-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机载外部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闫群民;朱娟娟;

    飞机的外部照明信号标示着飞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同时也是飞机与地面之间的联络信号。为了设计一种实用新型的飞机外部照明系统,以FX555芯片为核心,设计了飞机外部照明系统的硬件电路,利用saber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能很好地实现外部照明系统的相应功能,同时也证明了该电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飞机外部照明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1年05期 v.34;No.340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三模冗余容错技术研究

    张超;赵伟;刘峥;

    基于SRAM的FPGA对于空间粒子辐射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软故障,所以对基于FPGA的电子系统采取容错措施以防止此类故障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三模冗余(TMR)方法以其实现的简单性和效果的可靠性而被广泛用于对单粒子翻转(SEU)进行容错处理。但传统TMR方法存在系统硬件资源消耗较多且功耗较大等问题。总结了传统TMR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一些近年来出现的改进的TMR方法的优劣,针对其存在问题指出了改进策略,并展望了TMR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1年05期 v.34;No.340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8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加速度回路的天线随动系统控制器设计

    陈涛;张文翰;马澍田;

    为了解决天线随动系统所存在的振颤现象和全数字化实现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回路的全数字化天线随动系统控制器,该系统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速率陀螺平台稳定系统、数字PID控制算法和脉宽调制驱动方式,通过引入加速度回路抑制系统的高频振荡,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011年05期 v.34;No.340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分压器模型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

    赵家松;严伟榆;吴兴勇;

    分压器是一种基本的电路模型,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为了简化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将分压器模型应用其中。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个典型模拟电路进行理论计算,并在同样的参数条件下,用Multisim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和较好,表明分压器模型引入到模拟电路的分析中是有效可行的。

    2011年05期 v.34;No.340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高速并行采样技术的研究

    洪萌;耿相铭;

    介绍一种基于四通道ADC的高速交错采样设计方法以及在FPGA平台上的实现。着重阐述四通道高速采样时钟的设计与实现、高速数据的同步接收以及采样数据的校正算法。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同步数据采集的结构设计和预处理算法,能良好抑制并行ADC输出信号因相位偏移、时钟抖动等造成的失配误差。

    2011年05期 v.34;No.340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三相整流电路的故障诊断

    靳芳华;何玉珠;张庆荣;

    应用带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小波神经网络解决了应用神经网络诊断三相整流电路时收敛速度慢,搜索空间局部极小,易引起振荡等问题。首先根据不同晶闸管的故障输出波形的不同,使用Multisim软件对三相整流电路的故障进行仿真模拟,然后用波形采集数据制作的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最后训练好的网络可用于故障诊断。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比现有方法的收敛速度快,诊断误差小。

    2011年05期 v.34;No.340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电磁脉冲与短波天线耦合特性的研究

    张昕;王锋;

    为分析电磁脉冲与短波天线的耦合特性,采用计算电磁学矩量法,提出求解天线问题的一般思路。首先采用分域基函数计算出天线的表面电流与输入阻抗,并与FEKO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再计算了激励为电磁脉冲时,通过天线耦合产生的感应电流的频域及时域响应,对系统的电磁脉冲损伤分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2011年05期 v.34;No.340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S仿真的X波段二倍频器设计

    张路;高玉良;翁呈祥;

    利用GaAsFET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一个X波段二倍频器,输入频率为6.1~6.3 GHz,输出频率为12.2~12.6 GHz,带宽400 MHz。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微波仿真软件ADS对输入匹配电路、输出匹配电路和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通过S参数及谐波平衡仿真得到倍频器的各项性能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完全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2011年05期 v.34;No.340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新型显示技术

  • 基于定向拉普拉斯模型的图像放大方法

    张颖;周琳;刘晓春;

    针对传统插值及PDE模型放大方法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边缘增强作用的基于定向拉普拉斯模型的图像放大方法。该方法以传统插值放大方法为初值,然后经边缘增强的定向拉普拉斯PDE方程反复迭代的扩散作用实现图像放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保持边缘和细节的图像放大方法,在客观指标和主观效果上均优于传统双线性插值和P-M方程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放大算法。

    2011年05期 v.34;No.340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ray World彩色均衡方法在肤色检测中的应用

    李智勇;

    由于受外界光照环境的影响,采集来的人脸彩色图像经常会发生彩色偏移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光和阴影,这已成为提高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率的重要障碍。为此,将Gray World彩色均衡方法融入人脸检测算法,对待检测图像进行彩色偏移消除,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光源色彩不同所带来的色彩偏移问题,这为基于肤色的人脸高检测率的获得提供了保障。

    2011年05期 v.34;No.340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TM32的RA8806控制器LCD设计

    孔勰;唐盛;姚萌;

    RA8806点矩阵液晶显示控制器内置字库、触摸屏和键盘接口,具有功能强、移植性强、性价比高的特点,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受设计人员欢迎。采用RA8806控制器的LCD可以充分满足STM32嵌入式系统的各种液晶显示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给出了在STM32上驱动该控制器的方法、触摸屏校准的思路及部分程序,并在实验中得以实现。

    2011年05期 v.34;No.340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节能减排技术

  • 水利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其在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

    杨宁;杨明祥;

    针对水利行业对高效能计算力的需求,以工作流作为桥梁,将网格技术引入水利计算中,形成了水利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介绍了水利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和设计过程,重点阐述了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思路,介绍了一种"基于关键路径的学习型工作流调度算法",并以松花江石油污染为假设对系统进行了实验,最后提出了几点改进要求。

    2011年05期 v.34;No.340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VDF双发电系统的研究

    胡柳;何元庭;吴婷;刘波;彭利;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新政策,设计了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压力发电系统,基于材料的压电效应,利用运动压力和空气压力双作用于压电材料PVDF便可快捷地产生电动势,实现发电效果。系统可以同时进行两部分发电,所捕获的振动能量通过电网集中收集,再通过超低输入升压电路进行升压,以达到储能电路的最低工作电压,从而通过储能电路收集储存电能,实现发电。整个发电系统主要由运动压力发电部分、压缩空气发电部分、升压及储能电路部分三大部分组成。

    2011年05期 v.34;No.340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