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_嵌入式技术

  • 基于ARM11的嵌入式Linux NAND FLASH模拟U盘挂载分析与实现

    彭玉峰;赵越;张淑丽;金龙;林思宏;

    介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三星微处理器S3C6410的NAND FLASH模拟U盘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操作系统采用Linux 2.6.28版本,平台为飞凌OK6410-A开发板。采用的方案是通过添加一个512 MB的NAND FLASH分区空间,配置Linux系统USB Gadget功能,实现划分出的512MB的NAND FLASH空间以U盘存储系统与PC机通信。该方案的文献目前在国内外同等操作系统版本和平台上并无先例。通过上述方案成功地实现了S3C6410开发板划分出512MB的NAND FLASH空间以U盘形式挂载到了PC机上,实现与PC机的信息交换。

    2012年16期 v.35;No.375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2712的USB接口镍氢电池充电器设计

    屈宝鹏;张喜凤;许燕;

    随着USB接口的广泛应用,将其作为小功率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电池充电电源十分便利,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USB接口标准的不断进步使电池充电器设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回顾了USB接口和镍氢电池的特性,对比了基于线性稳压源和开关电源原理设计的充电器之间的差异,设计了一种以DS2712为充电控制器,使用USB接口作为电源的镍氢电池充电器。在此设计的USB接口镍氢电池充电器经硬件验证,实现了对一节镍氢电池的快速智能充电功能,充电过程稳定可靠。

    2012年16期 v.35;No.37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景区系统设计与实现

    钟经伟;

    随着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RFID与旅游业的集成和结合是大势所趋。RFID智能景区系统将RFID应用到门票中,杜绝了伪造门票,提高了闸口检票速率;并结合流量监控和游客行迹追踪,实现了景区内游客的自助导游服务。采用基于Web的B/S模式结合Web Service,SSL、动态缓存、负载均衡、集群和ActiveX控件技术,使得系统扩展性好、安全性能高;用户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可大大提高景区管理的工作效率。

    2012年16期 v.35;No.37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oPC和NIOSⅡ的SD卡文件系统的设计

    陈侠;李开航;

    传统嵌入式设备对SD卡的读取一般基于硬件层面,这么做省资源但是换来的是时序麻烦,移植困难,读取文件不灵活。针对资源较为丰富的嵌入式方案,利用SoPC技术和灵活的NIOSⅡ软核,提出了一种在SD卡上建立了FAT32文件系统的方法,实现了对文件的基本操作如新建、读取、删除等,并在SD卡根目录里放置测试文档。对NIOSⅡ的代码实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OSⅡ顺利地读出了文档里的内容,以及根目录其他文件夹。测试实验在Terasic的DE2系列开发板上通过验证。该方案方便了开发者对不同嵌入式设备进行移植,使其更加专注于顶层操作。

    2012年16期 v.35;No.375 1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8051F020的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施超;陈爱华;杨本全;赵汉俊;

    利用C8051F020单片机设计高精度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测距。该系统利用4个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四面测距,简化电路,减少了其他电路对超声波测距的干扰。在提高精度方面采用温、湿度补偿,电路使用DS18B20及湿敏电容器HS1101。系统测距范围2~400cm,精度1cm,并采用LCD12864显示温、湿度和四面距离。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精度高的优点,实时显示四周障碍距离及温、湿度,可置于小车上,用于避障,智能导航等。

    2012年16期 v.35;No.375 15-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的温度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张准;陈良旭;韦中超;

    设计了一种温度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实时控制,并通过串口连接单片机与上位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实现实时监控、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解决了常规温度测量方法在温度测量实时性差、不能储存数据及缺乏数据分析功能等方面的缺陷。

    2012年16期 v.35;No.375 17-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软件技术

  • UML在公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李剑峰;王云光;陈敏;

    针对公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进行系统的建模尤为重要。介绍了统一建模语言的特点和系统模型建立的原则,阐述了UML在公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并用支持UML的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工具建立了模型。全面、清晰的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开发风险,保证了系统正确实施。该系统模型的实践应用为其他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012年16期 v.35;No.37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化视图的查询重写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楠;刘彩红;陈秋菊;

    随着XML文档大量涌现,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查询XML数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数据库发展的需要,研究了在关系数据库中利用物化视图和查询重写技术存储和查询XML文档。基于视图的查询重写技术是查询优化的一个重要技术,利用缓存的视图结果回答新查询不需要访问源数据库进行查询,能够节省查询处理时间。通过对物化视图、视图缓存、查询重写等技术进行研究,讨论如何利用关系数据库中缓存的物化视图来回答查询的问题,并实现了基于物化视图的XML数据查询系统原型。系统中使用扩展的模式匹配算法实现对多分支路径的模式匹配,解决了重写是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模式匹配算法的匹配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构造补偿表达式。通过构造补偿表达式算法得到重写结果,进而通过数据库中缓存的视图完成查询。

    2012年16期 v.35;No.37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roteus虚拟仿真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邓鹏;

    为了解决单片机实验教学中实验类型单一、实验设备更新快和成本高等问题,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引入Proteus软件仿真,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将该仿真软件用在学生的电子设计竞赛和课程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数字电压表实验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提高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进行软硬件开发的能力。

    2012年16期 v.35;No.37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电子文档防泄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王佩;

    为了实现对电子文档的保护,分析了应用层文件加解密的缺陷,提出了一种Windows平台下的电子文档防泄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虚拟磁盘的方式在驱动层对文件的读写进行控制,数据在文件系统层被加密,整个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访问加密后的文件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数据的保护。

    2012年16期 v.35;No.375 30-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ultisim电子仿真软件的电路设计与研究

    黄荷英;

    应用仿真系统对电子技术方面进行测量和验证,可以改革传统设计模式,提高实验效率,启发和拓宽开发者的思路。在此通过介绍Multisim软件的功能、特点,并结合电子电路实例叙述其设计、仿真与分析的具体运用。通过分析证明其有利于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与标准,有利于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说明Multisi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2012年16期 v.35;No.37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单点登录在企业信息门户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

    许静;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针对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企业实施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但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系统登录自成体系,导致用户每使用一个系统都需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不便。用户需要一种更为便捷、高效的登录模式,单点登录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在此以某企业信息门户系统的开发为实例,研究了单点登录的架构模型,基于Java语言,开发完成统一的信息门户界面,实现企业内部多个系统的一次性登录。

    2012年16期 v.35;No.375 37-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设计方法

    张耀民;

    针对大型项目开发,为了保证软件产品质量,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在进行详细设计、程序设计之前,必须先确定软件总体结构,而结构化设计方法是进行软件总体结构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以需求分析阶段获得的数据流图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映射,把数据流图变换为软件结构图。在此主要分析了不同类型数据流图如何"映射"成软件总体结构,并给出了优化软件结构的规则,及不同类型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总体结构图时顶层、第1层及其下层的转换方法,其可操作性强。

    2012年16期 v.35;No.37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ZigBee的药品库存实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纪红;孙雪;

    在传统的药品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不断加长使得各级管理部门很难获得药品销售的实际需求信息,因此使用信息化的医药库存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在此研究了基于ZigBee技术的药品库存实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药品的流通过程及药监码,然后采用ZigBee技术和B/S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数据收发和处理的完整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VC++调用Matlab实现图像处理的3种常用方法比较

    董建婷;王杰;

    在VC++中调用Matlab实现图像处理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针对利用Matlab引擎、利用MATCOM编译器和利用COM Builder工具这3种VC++和Matlab混合编程常用的方法,从实现流程、数据交换及函数调用、运行速度、对图形图像函数的支持情况、程序发布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3种实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2012年16期 v.35;No.37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工具集成中自定义宏技术的研究

    王靖娜;张建华;

    在工具集成中存在一些未提供接口和源代码的工具,为了对这些工具进行有效集成,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模拟的自定义宏方法。在对依赖于有效操作的消息模拟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定义宏的生成和执行架构,也可应用于如教学自动演示及计算机使用情况监控等领域。

    2012年16期 v.35;No.375 50-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MMI的软件质量保证

    刘文红;吴欣;张敏;

    为了实现CMMI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提高质量活动的规范性和自动化水平,在采用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实际工程实践结合CMMI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的软件质量保证流程,实现了一体化的质量保证和质量趋势分析系统。该系统辅助质量保证人员便捷地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有效地开展软件过程和产品评价,自动地跟踪不符合项处理情况,生成质量保证报告,准确地描述质量趋势。

    2012年16期 v.35;No.375 53-5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图形图像处理

  • 基于对偶树复小波域HMT模型的遥感图像融合

    韩成海;

    针对遥感图像融合领域的实际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对偶树复小波变换与隐马尔可夫树模型结合的图像融合新方法。该算法将分别具有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优势的两幅图像进行复小波变换,再对分解后不同频率域的系数选择不同的融合规则处理。采用低频系数加权平均;高频系数先建模,再基于区域能量规则处理的方法,最后完成逆变换得到重构图像。将该算法与其他几种图像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012年16期 v.35;No.37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抗几何攻击数字水印算法

    周书臣;王倩;

    针对小波变换在表示二维图像时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先用混沌系列对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再对原始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然后对分解后的子带进行分块计算,选择能量较大的分块并嵌入加密后的水印信息,最后经过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对常规图像处理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同时对抵抗几何攻击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整体变分模型的图像修复算法仿真实现

    钱宗峰;王星全;王文交;

    为了提高受损数字图像修复质量,将整体变分模型用于图像修复。采用Matlab编程工具对修复过程进行了仿真实现,克服了直接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困难。发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被修复区域接近原图质量,当受损区域较小且受损区域灰度梯度不大时,看不出明显的修复痕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复原图像的视觉质量好,算法收敛快,特别适合于线状裂痕的图像修补。

    2012年16期 v.35;No.37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涉多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算法

    褚芳芳;王柯偐;

    基于干涉多光谱图像成像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干涉多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算法。在压缩编码时,应充分利用图像的列相关性,采用基于列的比特平面编码和游程编码,对多光谱图像进行无损压缩,特别适于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压缩。目前无损压缩算法的压缩比基本在1.6~2.4之间,本算法的压缩倍数一般可达到2倍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误码性能。

    2012年16期 v.35;No.37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晶报表中用推模式插入图片的研究与实践

    万青;

    水晶报表是具有强大的报表设计功能的专业报表设计工具,能帮助设计人员快速创建具有专业外观的报表。通过研究推模式的工作原理,提出以数据集作为报表数据源,再采用推模式将数据注入数据集的方法,实现了在水晶报表中插入图片的功能。数据注入过程利用数据集支持BLOB字段的特点,从介质中获取图片内容,以字节数组形式存入数据集。这种插入图片的方法减小了水晶报表和数据源的耦合程度,适用于数据来源分散、复杂的场合,或数据获取后需要做进一步处理的场合。

    2012年16期 v.35;No.375 73-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立体图像生成的视差控制

    鲍绪良;王元庆;

    获取合适的视差信息是立体图像得到舒适观看的重要条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立体图像视差检测和控制方案。首先分析2种人眼视觉生理学限制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人眼跟踪技术获取生理视差容限。然后使用OpenGL图像绘制引擎获取显示场景的极值深度信息,进而计算出画面视差范围。最终通过比对虚拟场景的视差与观察者的生理视差容限,确定场景视差正确性并加以修正。实验证明,方案可以实时地进行视差控制,为立体图像生成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2年16期 v.35;No.37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总线与网络

  • 基于Virtex-6的PCI Express高速采集卡设计

    许峰;

    为了提高数据采集速率,适应大数据量交互处理要求,介绍了一种应用Virtex-6芯片的PCI Express高速采集卡设计。Virtex-6内嵌PCIE协议硬核能完成完整的PCIE分层协议,实现与上位机通信。设计了DMA控制器,作为采集卡数据传输主控,实现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DMA高速数据传输方案。主机软件系统包括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2部分。经实验测试,该采集卡能完成对外部高速数据的实时采集,性能稳定可靠。

    2012年16期 v.35;No.375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李娜;

    基于IPv6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门新兴的网络技术,人们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主要论述IPv6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组网应用,对使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通信方法,通信协议和算法的研究,使得视频监控系统信号,通信系统信号以及检测系统信号在同一个通信平台上互不干涉的平稳的传输信息。就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方式,关键技术和算法等方面进行概述。

    2012年16期 v.35;No.37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科学计算及信息处理

  • 矩量法与C3V群基函数求解二维电磁散射的应用

    王博;唐晋生;朱峰;

    根据散射体的几何对称特性,将群的对称理论和基函数的选取与矩量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计算存储量和计算时间。对于横截面为正三角的散射柱体,取正三角形各顶点和各边中点为对称点,构造6个自然对称基函数。将正规表示基函数约化为不可约表示,进而确定出上述6个自然对称基的线性组合的独立完备基。结果表明,以该基函数级数展开计算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特点。

    2012年16期 v.35;No.375 86-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的现状与发展

    李晨;蒋德珑;程生安;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互联电力网络变得越来越大,暂态稳定性问题日趋严重,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是可靠的暂态稳定分析。通过介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常用的几种方法,回顾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分析了几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指出,小波分析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处理暂态信号方面,更是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

    2012年16期 v.35;No.37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由Signless Laplacian谱确定的一类奇单圈图

    高卓玛;赵海兴;

    为了探讨一类奇单圈图的Signless Laplacian谱惟一的的问题,利用图与其线图之间的关系,图与其多项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与其同谱图之间的关系,证明了Signless Laplacian同谱图的一个重要的的结构,即:恰含一个奇单圈图的Signless Laplacian同谱图也是一个连通奇单圈图。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一类奇单圈图的Signless Laplacian谱惟一性,确定了此类奇单圈图的结构。

    2012年16期 v.35;No.375 95-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旋转变压器的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雷建平;

    介绍了一种在火控系统应用中用来确认填弹部位的位置具有定位功能的电路。该电路具体为利用轴角位置测量元件即旋转变压器,控制400Hz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经调制处理使其相位角与一定的直流电压值相对应,从而产生出两路相位差为90°的正弦信号。采用模拟电路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实际产品经与整机系统联试,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该电路具有转换精度高,电路简洁实用,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多个相关领域。

    2012年16期 v.35;No.37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成品卷烟定量分析

    赵雪岑;丁香乾;张磊;

    CO,焦油,烟气烟碱是卷烟产品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测量时,有污染并且不能预测。根据卷烟产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用30个品牌样品,600条光谱建立了焦油、CO、烟碱三大烟气指标的校正模型,用于准确测定和预测卷烟产品的三大烟气指标。在所有的校正模型中,原始谱图经过二阶导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处理,实验结果的偏差比较小,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分析卷烟产品的化学指标时可以代替经典化学方法,可以为烟草行业节省大量资金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利用近红外光谱图对卷烟产品的价格档次进行预测分类,结果令人满意,可以对卷烟产品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

    2012年16期 v.35;No.37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PID参数优化

    李国柱;

    PID控制器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控制器,其参数优化决定了控制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PID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在该算法中量子个体的每位量子比特都可以向不同的目标学习,实现了量子个体之间信息的充分交换,一方面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另一方面保证了算法的探索能力,有效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将该方法用于PID控制器参数优化,与其他优化算法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能获取更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高斯噪声情况下多平台机动目标被动跟踪新方法

    闫常浩;张坤;罗强;

    针对仅有角度测量信息条件下,被动传感器融合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扩维UKF滤波算法;并对经典IMM进行改进提出变维IMM算法,利用不同维数模型之间的交互式融合解决对机动目标的跟踪问题;进一步考虑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的测量噪声为非高斯情况,引入自适应滤波方法。最终提出变维交互式多模型自适应抗差扩维无迹滤波方法(VDIMM-AAUKF),成功实现了被动多传感器在高斯和非高斯噪声情况下对机动目标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跟踪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2年16期 v.35;No.375 107-11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航空航天技术

  • 飞机天线系统EMC设计

    魏亮;李峰;王涛涛;

    飞机天线系统EMC设计的主题思想就是为了保证所有机载设备都能够相互无干扰地调和工作,即各天线在能够正常工作的同时,不会干扰其他天线的工作,还要兼顾天线的性能和工程安装要求,满足整机机载设备正常工作,任务设备也能够正常工作。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天线系统电磁兼容的仿真计算后制作了1∶1飞机壳体,进行了天线布局的缩比模型模拟测试,得出了整个飞机的天线布局方案。并提出当出现天线间隔离度太小,可能导致相互间干扰时,从系统层面上考虑分时或分频工作,而需要同时工作的不同频率的天线,应在系统链路上附加滤波器等措施,提高天线发射机对谐波和三阶交调系数的抑制。

    2012年16期 v.35;No.375 112-11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机载航电系统中多源信息模糊自适应融合技术

    吴秀芝;赖际舟;于明清;

    为了保障导航的精度与可靠性,目前常采用多源信息融合导航。针对ADS/IRS/GPS组合导航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结构处理信息融合问题,并把模糊推理技术融入到ADS/IRS卡尔曼滤波器中,对IRS/GPS子滤波器采用紧组合模式,上述结构算法能对多源导航信息进行最优融合与处理。建立了ADS/IRS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以及IRS/GPS紧组合滤波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114-11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子元器件_集成电路设计

  • 基于SRAM的核心路由器交换矩阵输入端口设计

    陈腾飞;李开航;

    交换矩阵是核心路由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来自不同输入端口的信元同时发往同一个输出端口,需要在输入端口设置缓冲区,即输入排队交换结构。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完成了交换矩阵输入端口虚拟输出队列(VOQ)的设计,该设计可以降低核心路由器交换芯片的面积,提高输入端口缓冲区信元的响应速率,并通过DE-115开发板完成对设计的验证。

    2012年16期 v.35;No.375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三电平变换器的研究

    刘科麟;刘布民;

    针对采用IGBT的软开关三电平变换器中IGBT关断过程存在的电流拖尾现象,以及基本三电平拓扑变压器次级存在的电压过冲和电压振荡现象,提出了改进型ZVZCS三电平结构。该结构在基于拓扑的三电平桥臂侧和两电平桥臂侧分别加入了一个无源辅助网络,三电平桥臂侧的辅助变压器在续流阶段为主变压器初级电流回零提供了条件,两电平桥臂的谐振电感和箍位二极管有效地抑制了主变压器次级电压的过冲现象。详细分析了改进拓扑的工作原理、工作模态,以及辅助网络的工作特点,并研制了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改进拓扑的可行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Multisim 11的品质因数计算与仿真分析

    朱荷艳;高颖;

    品质因数Q作为描述谐振电路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直接影响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和选择性等指标,因此对品质因数进行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电路的谐振特性。Q值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计算Q值。在此从研究Q的物理本质出发,分别就Q的能量定义、电路固有参数、复杂谐振电路端口等效和电路选频性能等方面综合剖析品质因数的不同计算方法,揭示了各种方法间的联系及电路的储能或频率选择特性。最后结合Multisim 11仿真软件对工程中常用的RL-C并联电路中功率、电压与电流等参量进行交流分析和参数扫描分析,通过实例计算与仿真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成本多路输出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蔡元;张涛;

    在传统Brokaw带隙基准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自偏置结构和共源共栅电流镜的低成本多路基准电压输出的CMOS带隙基准源结构,省去了一个放大器,并减小了所需的电阻阻值,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小了功耗和噪声。该设计基于华虹1μm的CMOS工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现。Cadence仿真结果表明,在-40~14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系数为23.6ppm/℃,静态电流为24μA,并且能够产生精确的3V,2V,1V和0.15V基准电压,启动速度快,能够满足大多数开关电源的设计需求与应用。

    2012年16期 v.35;No.375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滞环跟踪控制的LED驱动电路设计

    段华栋;苏成悦;周镇;付倩;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滞环跟踪控制的LED驱动电路设计方法。它通过设定的阈值电压来控制流经电感的峰值和谷值电流,从而精确控制LED的平均电流值。经过对滞环比较跟踪方法控制的LED驱动电路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对驱动电路进行了时序仿真,软件仿真结果符合理论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滞环跟踪控制的LED驱动电路较好地解决了峰值电流控制的平均电流与峰值电流不一致的问题,且电路具有自稳定性,故无需额外斜坡补偿电路。

    2012年16期 v.35;No.375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电子元器件_电子测量与仪器

  • 基于LabWindows/CVI多点无线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杨本全;陈爱华;陈洪民;黄秋媛;

    给出了一种基于C8051F020单片机实现无线温度采集的系统方案。将AT24C16数据储存电路、AD590温度采集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和C8051F020控制电路置于采集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无线模块向主机发送,主机只需发送不同的控制命令,即可完成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然后主机再将接收的数据通过串口发给PC机,用户在LabWindows/CVI实现的PC机数据处理界面下,完成系统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很好地达到了设计目的。

    2012年16期 v.35;No.375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某型激光测距机故障诊断仪的设计

    王在渊;王小兵;李申鹏;谭威;

    为解决部队条件下某型激光测距机故障维修难度大的难题,依据故障字典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分析该型测距机的电路特点和总结典型故障原因,结合故障诊断和维修经验,提出该型激光测距机故障诊断仪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电路功能划分故障子集,其次由单片机产出激励信号并测试关键节点的信号,最后根据故障现象和测试结果编制故障字典。试用结果表明,该诊断仪能快速实现该型激光测距机整机功能和电路故障的诊断,提高了装备维修的效率。

    2012年16期 v.35;No.375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bVIEW的数字相敏检波器实现

    张家田;周超;严正国;

    根据数字相敏检波的原理,在LabVIEW环境实现了数字相敏检波算法,并分析了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整周期采样时,信噪比低至-20dB时的幅度误差小于0.2%,相位误差小于0.7%。为进一步验证,还利用NI公司的波形生成卡和数据采集卡模拟了数字相敏检波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2012年16期 v.35;No.375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抛弃式海水温度测量仪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焦冰;叶松;温雅婷;张臻;王洪涛;

    提出一种抛弃式海水温度测量仪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传输信道距离长,波形畸变大的特点,采用频率调制的方法克服传输信道自身和海洋环境的不利条件。系统选用单片调制解调芯片MSM7512B对信号进行FSK调制和解调,实现了水下探头和水面控制单元的通信。采用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作为运算处理器,软件设计上充分利用其多种低功耗工作模式,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2012年16期 v.35;No.375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伺服电机测试系统设计

    孙永江;邱冬冬;金华松;于建成;

    虚拟仪器技术是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门学科的结晶,在此将现代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船载测控雷达直流电机测试,设计了船载测控雷达直流伺服电机的在线测试系统,使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定标参量,通过TCP/IP协议实现了测试数据的远程共享和用户对测试系统的远程操控。该系统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负载控制以及对扭矩、转速、功率以及温度的实时监测。

    2012年16期 v.35;No.375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张晗;刘洪源;谭箐;

    为了实现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化的目的,设计了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针对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准确性不高,信息及时性不强及信息共享度不高等问题,采用B/S结构模式,开发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人员管理三大数据管理模块,按测量船试验工作流程,开发了流程控制、过程管理、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模块,形成横向11个功能模块,纵向2个功能模块,从而实现了测量船质量管理信息化,提高了测量船质量管理水平。

    2012年16期 v.35;No.375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子元器件_元器件与应用

  • 基于有限元的晶体振荡器PIND振动仿真分析

    陈金燕;王晓飞;黄姣英;孙悦;

    PIND试验可有效检查气密封装元器件内部是否存在可动多余物,但对晶体振荡器进行PIND试验时,由于其内部工艺结构的特殊性,容易造成误判。为研究其内部特殊结构对PIND试验结果的影响,在此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LS-DYNA模块,通过建立晶体振荡器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其PIND试验的振动过程。从应力角度分析晶体振荡器内部物理结构:弹簧与自由颗粒的振动对腔体内壁的影响,对比得出晶体振荡器的PIND可适性参考结论。

    2012年16期 v.35;No.375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智能温室环境测控系统专用CPU设计

    田祎;颜军;

    智能温室是近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发展技术,目前国内大多以单片机、通用计算机作为温室系统处理器,由于基于单因子和成本问题,其智能化和效率有待提高。在此通过对目前智能温室控制器的分析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款16位的的单总线专用CPU,且专门针对于智能温室测控系统设计了一个浮点运算器和n个Comparray比较器,并使用VHDL语言在QuartusⅡ6.0中进行设计与仿真。所以,该CPU不但具有通用CPU的基本特性,而且更具有在农业温室控制系统领域的特殊性。

    2012年16期 v.35;No.375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源技术_新能源&电源

  • 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设计

    张准;陈晓冰;

    为了驱动高功率LED,设计了一种基于隔离反激式原理的恒流驱动开关电源。该设计主要包括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开关电源变压器的选择和设计、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以及相关的各种保护电路的设计。综合考虑EMI和散热问题,对该电源进行了恰当的PCB设计并完成了实物制作,对该电源进行了输出测试和功率因数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功率输出稳定,输出电压为41.8V,电流为338mA功率因数为0.86,并成功点亮了12个1 W的大功率LED。该设计对大功率LED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年16期 v.35;No.375 164-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化海豚动力电源设计

    马家孟;侯昭武;

    为解决对海洋探测和海洋环境污染实时监测的电源问题,通过把微型水力发电机系于海豚身上,随着海豚运动时海水的反作用力驱动水力机转动发电,经整流滤波稳压后给锂电池板充电,从而海洋探测和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时可以使仪器获得稳定的电源。利用压力传感器、单片机、电磁控制和无线传输网络,增加该智能化海豚动力电源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实现对仪器的回收和避免仪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012年16期 v.35;No.375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电子模块装焊图的一次合格率

    於二军;李军;张旭洲;张晓艳;

    为了将电子模块装焊图DPMO由630 000降低到126 000,改善至少80%的目的;采用六西格玛思想的"定义、测量、分析、改善与控制"流程方法对电子模块装焊图的设计质量进行因果分析和机理分析。对流程改善结果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得出最终将DPMO降低至57 000,实际改善91%。结果证明,该流程改善方法可行,流程改善输出成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2012年16期 v.35;No.375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UC3845的非隔离反激式输出可调开关电源设计

    房雪莲;

    介绍了一种基于UC3845芯片的开关稳压电源设计方案。该开关电源通过单片机控制数/模电路进行输出电压调节,采用合理有效的滤波和稳压元件配合UC3845芯片工作。该电源产品的DC-DC转换效率高达91%,输出纹波电压小于0.45V。在该设计中,修改并确认了UC3845芯片的振荡频率系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善输出信号波形的具体有效措施。其低成本、高效高质的电路设计以及产品的调试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12年16期 v.35;No.375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

    范晓燕;丁立波;马河祥;张文会;

    交流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在此以基于Cortex-M3内核的微处理器为核心,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完成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各个硬件模块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描述,并详细阐述了应用软件的任务优先级安排和各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设计。该交流充电桩工作稳定、计量准确、操作简单、安装布设方便,系统的可扩展性强,且已通过相关机构鉴定。

    2012年16期 v.35;No.375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理农业的数控高压静电场电源设计

    李本印;

    高压静电场可以激化种子内部活力,在物理农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此,设计了一种数控高压静电场电源,该电源通过单片机编程进行零点检测和占空比调整,控制晶闸管触发,为高压产生电路提供0~200V直流电压。同时,通过编程产生方波,作为激励脉冲信号,使高压电路产生0~55kV的高压静电。经实验测试,该高压静电场电源能够满足不同种子的高压静电场需求。

    2012年16期 v.35;No.37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电源技术_制控与驱动

  • 路灯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板的安装位置

    杜忠明;熊飞峤;徐航;

    以遵义市为例,通过对城市道路和草坪的遮光分析,认为城市中地面的遮光比较严重,应该灵活处理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板的安装。提出在形成遮光的区域把太阳电池板和灯杆分离,将太阳电池板安装在建筑物或不遮光的空地上更能发挥太阳电池的作用,优化光伏系统的结构,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2012年16期 v.35;No.375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冲孔打桩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秦刚;吴丹怡;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从冲孔打桩机的工作原理出发,采用低功耗的S3C2440作为微控制器,利用直流电机作为执行机构,设计了一种冲孔打桩机自动控制系统。在整个系统的实现上,从机械改装设计、硬件原理以及软件实现等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最终实现冲孔桩机自动打桩的功能。

    2012年16期 v.35;No.375 188-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保护电路设计

    许英杰;孙郅佶;李帆;范贤光;

    为保证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组安全、长寿命的运行,需为其配备专用管理保护电路。为此,针对一款4并10串规格的锂电池组设计了一套保护电路板,采用S-8209A保护芯片,实现了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电池充放电平衡、过电流保护、正常带载等功能,已被可靠应用于某款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组中。

    2012年16期 v.35;No.375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