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伟;张星;汪磊;孙川;付耀先;
以无线传感网重大专项为依托,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网关。网关在实现无线通信、串口通信、以太网通信、2G/3G通信以及实现自身与数据采集节点无线通信协议的前提下,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都采用了模块化的理念,硬件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搭配多种不同频率的无线通信模块、GSM/GPRS模块;软件上基于Linux操作系统,尽可能使系统进入休眠模式,以使功耗降低。测试表明,该网关具有实时传输能力强、丢包率低、功耗低、硬件模块可变、二次开发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
2013年09期 v.36;No.39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武;史胜西;蔡青春;杨国为;李明齐;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对无线传感网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无线传感网在网络性能方面的要求,针对现有无线传感网协议在节点能耗和时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IM-TDMA方案,根据节点流量的变化,动态地调节帧长,提高信道利用率;同时采用计数器管理及续传优先的调度方式,简化了调度复杂度,降低了节点能耗。仿真结果表明:IM-TDMA方案能有效地节约能耗、降低时延,可运用于实际无线传感网的MAC协议方案中。
2013年09期 v.36;No.392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伟;杨金明;曾君;贾盼盼;温明新;
风力发电场一般位于丘陵、沿海及岛屿等比较偏僻的地方,风力发电机之间相距又较远,采用有线传输不仅网络布局走线工作相当复杂,而且设备维修和保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中采用无线传输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根据风电机组的状态监测要求,提出一种远距离、高速率、低成本的风电机组无线传输方式,主要阐述了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数据库设计方法。系统具有稳定性好、传输速率快等优点,提高了监测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超;程乃平;
异构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热门发展方向,切换技术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异构网络,对其垂直切换技术进行研究。采用系统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方法,解决目标代价函数中不同属性的加权系数计算问题,为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网络状态时进行网络切换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3年09期 v.36;No.39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璐;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Sink节点是数据汇聚的中心,它与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一个串行接口连接。为了实现Sink节点与数据采集终端的通信,利用CC2430芯片的数据传输原理,用nesC语言编写了一个TinyOS系统下的I/O控制程序,并给出在CC2340芯片上实现的结果,可用来控制对Sink节点的输入和输出。对该程序进行一定的扩展和改进便可以实现对Sink节点与节点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控制。
2013年09期 v.36;No.392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俊国;
URP(大学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其信息服务是以一种松散耦合方式出现。在传统意义的URP系统中,各个应用系统都拥有自己的独立数据库与数据结构,通过接口程序与信息平台对接,为客户端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而在各个应用系统间,从物理到逻辑上,它们彼此可能是相对孤立的,只是通过URP登录平台集成给客户端用户。这种方式虽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无法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且在系统部署和运维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基于云计算的URP系统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2013年09期 v.36;No.39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果平;肖霖;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医疗和疾病突发率高等问题变得空前严峻。同时,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老人医疗问题带来了便利。将智能家居和老人医疗相结合,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在当代生活中应用;接着详细地分析了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智能家居医疗和远程医疗两种服务;最后指出了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面临的三大挑战。
2013年09期 v.36;No.39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建明;邱东利;
蓝牙技术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通信,支持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加气站现场采用有线数据传输的方案而存在现场布线的工程施工的缺点,提出采用远距离蓝牙传输技术,实现无线数据传输。介绍了采用BT1800-1远距离蓝牙模块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性能及其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编码的无线通信协议设计和主程序、串行中断流程图。
2013年09期 v.36;No.392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忠伟;
详细介绍了一种使用FPGA编程,解析1553B总线通信协议以实现远程终端(RT)与总线通信的方法,阐述了1553B总线的通信体系、传输协议和通信方法,深入解析了FPGA中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及功能,并通过试验证明了FPGA程序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民;周莉莉;白彬;
"频率像子弹一样重要"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现代战场,制电磁权已经成为能否实现战场透明的关键因素。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与电子对抗、通信等用频部队基地训练任务现实需求,分析了基地训练中电磁频谱管控现状,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基地训练电磁频谱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基地训练的特点以及需求,给出了加强电磁频谱管控的建议和措施。
2013年09期 v.36;No.39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敏;
中频信号模拟器是相控阵雷达不可缺少的一个分系统,其设计和实现上有着独特的特点。采用模拟控制处理器实时接收雷达主控机的控制字的方法,按雷达天线波束指向,判断当前目标是否在波束内。若在波束内,则按目标距离和工作模板产生相应距离和波形的模拟回波。模拟器用于雷达系统的自动化监测、雷达各分系统对接试验和模拟试验、操作人员的培训、雷达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检查以及模拟动态飞行目标。
2013年09期 v.36;No.39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晓龙;洪海丽;鲁茂昌;
DS/FH(直扩/跳频)跳扩频信号兼具有扩频和跳频的抗干扰增益,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分析跳扩频信号抗干扰能力的目的,采用通信技术作为依托,通过模拟仿真得到验证结果;做了跳扩频信号抗音调干扰的仿真实验,获得多音干扰效能与干扰频点位置以及音调个数均有相干关系的结果,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能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指导性意见。
2013年09期 v.36;No.39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光飞;周长征;葛海龙;
针对卫星信道存在非线性失真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基神经网络的预失真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正交基神经网络的特点,能够一步确定权值,无需迭代,不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计算速度快,误差小,补偿效果明显。
2013年09期 v.36;No.39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知非;盛骥松;
围绕工程实际中干涉仪测向技术面临着布阵平台空间有限、不能同时对多个信号分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根据机载平台特点,给出了5元均匀椭圆阵列模型,分析了椭圆阵列孔径与波长之比对入射角度的估计性能影响,得出了在一定孔径范围内增大阵列孔径能提高测向精度的结论;接着采用四阶累积量MUSIC算法引入虚拟阵元来解决受限平台上增大孔径的问题,仿真验证了此算法在干涉仪椭圆阵列模型中的有效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43-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瑞民;宋长宝;李永生;
为了提高通信对抗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提出采用主接收天线为对数周期天线、辅助天线为全向天线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方法,推导出了无互耦条件下旁瓣对消后输出信号信干比的解析表达式,为辅助天线增益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提高了通信对抗系统的侦察能力。
2013年09期 v.36;No.392 47-4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春艳;刘运林;王宁;董兴超;
为了展宽PIFA天线的阻抗带宽,采用改变天线馈电结构的方法,应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提出一种改进的、双频段、小型平面倒F天线(PIFA)。讨论了馈电结构与天线结构参数对天线阻抗特性的影响,获得天线回波损耗小于-10 dB的相对带宽为10.54%(908~1 009 MHz)及26.38%(2 042~2 662.5 MHz)。天线在两个频段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及增益特性,且该天线尺寸小、重量轻,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
2013年09期 v.36;No.39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窦晓杰;程乃平;倪淑燕;
对相控阵天线的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为了研究相控阵天线的远场测试,采用远场的测试场测量,对相控阵天线的EIRP、G/T值以及方向图等指标特性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进行了波束修正与电平补偿的说明,此测试方法可准确测量相控阵天线的远场性能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2013年09期 v.36;No.39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时政欣;曹多礼;
具有周期结构的馈源阵能够最大化实现馈源的共用,并且能够用相干耦合周期结构-波束形成网络(CORPS-BFN)实现。通过设计一种双模圆锥喇叭,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布组成馈源阵,结合CORPS-BFN设计思想,得出各馈源阵中每个喇叭的激励系数并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得出与单个馈源相比,周期结构馈源阵能够降低多波束天线副瓣电平的结论。
2013年09期 v.36;No.39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哲;刘正权;
为了对随机相位误差对于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精度和副瓣电平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一维均匀直线阵为模型,采用概率统计的手段对波束指向误差的数学期望、方差和峰值副瓣电平进行了推导,并对此结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公式推导得到的结论与仿真实验的各项结果吻合良好。
2013年09期 v.36;No.39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亚丽;
均方根预处理声学参量阵方法在定向声音发生系统中控制谐波失真效果较好,还原音频音质优良。采用多速率信号处理的方式对音频信号进行均方根预处理调制,并在Xilinx SPARTAN3开发板上完成FPGA的实现。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为对谐波失真影响较小的声参量阵信号处理系统提供选择。
2013年09期 v.36;No.39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启超;沈希忠;
波形离散采样所产生的混叠问题是超声检测中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容易被人忽视,处理不好可能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针对超声波信号处理中的混叠现象,进行了抗混叠硬件设计。超声回波信号采用射频变压器转换为差分信号,通过设计的窄带接口进行抗混滤波处理,最终输入到AD9233实现过采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有效改善信号频带的混叠现象。
2013年09期 v.36;No.39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宁;惠晓强;
介绍了一般数据采集系统的拓扑结构,针对微弱信号的特点,从信号传输、滤波、放大调理和模/数转换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拓扑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分析计算相关的误差,提供了解决微弱信号采集的完整方案,试验验证该方案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采集结果。
2013年09期 v.36;No.39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天祥;
应用于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平台很多,如VC++,Matlab等,Matlab从本质上就可以提供对图像处理的技术支持。在对彩色图像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彩色分量处理的方法,利用Matlab中的函数对其进行滤波处理,主要是进行平滑和锐化,经过仿真得出其方法效果明显,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的结论。
2013年09期 v.36;No.392 74-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爱中;刘冰;张琬珍;栾前进;
语音识别是人机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难题之一。介绍了一种语音识别系统,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语音处理流程,阐述了系统使用Mel频标倒谱参数作为特征提取的方法,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算法的测度估计技术。通过严格测试,该系统达到实用化要求。该语音识别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在移动电子设备上资源有限条件下方便快捷的汉字语音输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13年09期 v.36;No.39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进辉;姜恒;刘全海;唐瑞进;
传统的2FSK调制方法产生的信号频率稳定度不高或容易产生过多杂波,为了克服这两种不足,在传统调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FPGA芯片,采用分频与波形生成分开的方法和DDS技术,设计了一种既能保持相位始终连续、两种频率直接切换、频率稳定度高的数字式2FSK调制方法。经过实际电路验证,能够有效避免杂波产生,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识别率。
2013年09期 v.36;No.39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伟伟;梁广真;
空间谱估计是现代信号处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非相干信号的DOA估计,采用MUSIC就能取得好的分辨效果,对此算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于广泛存在的相干信号,直接采用MUSIC则存在很大的模糊性甚至失效,为了准确地进行DOA估计,必须经过预处理解相干。针对传统的空域平滑处理,提出了均分阵元的空间平滑技术,经仿真验证,新方法可行、有效,最后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和弊端。
2013年09期 v.36;No.392 82-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胜娃;高翔;王敏;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评估成为网络维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尽管攻击图、攻击树和其他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预测所有漏洞,但仍然缺少一个有效的手段来量化地分析网络安全。介绍一个新方法构建一个带标记的攻击图,图中的每个节点都被标注了一个概率值用来说明该漏洞被成功利用的可能性,每条边都代表了漏洞间的关联。采用通用漏洞评分系统(CVSS)作为基础计算每个漏洞被利用的概率,采用贝叶斯网络计算累积的概率,并用一些典型场景评估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苏彩霞;
为了提高信息隐藏容量,而又保证安全性和不可感知性,对传统基于LSB(Least Significant Bit)的信息隐藏方法进行了以下两方面改进:增加载体空间容量以提高信息隐藏量;引入混沌序列对秘密信息进行加密以提高信息隐藏的安全性。在经典Lena图像上对改进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载体图像视觉特性和纹理特性的同时,信息隐藏量由原来的12.5%提高到21%,混沌序列的引入不仅使得信息隐藏安全性得到保证,而且也消除了信息提取过程中对原载体的依赖。
2013年09期 v.36;No.39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琳;
安全管理系统广泛应用各行各业,提出将生物特征数据存储在便携卡上,对用户(人)、便携卡、识别终端和资源主机的多方且互相验证的安全管理系统,利用该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用户(人)的识别验证,不需要对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集中式存储,可以实现资源与用户、资源与识别终端的多方识别验证,提高安全性,避免非法用户绕过识别终端直接对资源进行访问,还可以实现资源与用户、用户与识别终端、资源与识别终端的多方相互识别验证,避免"哄骗"技术产生的非法侵入,提高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
2013年09期 v.36;No.39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志新;张磊;白宇;赵建春;
将GSM技术应用到冻土区土壤温度自动监测中,以满足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无人值守、长时间、多点监测需求。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施工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功耗低,可实现较大范围内的多点测温及超远距离无线监测。
2013年09期 v.36;No.39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语乔;郭世伟;
传统的FM调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飞行试验对高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性的要求,国外飞行试验中采用比FM更高效的SOQPSK调制方式。在某型号任务中SOQPSK调制方式首次应用于飞行试验遥测系统中,该型号的飞行试验验证了SOQPSK调制方式相对传统的FM调制可提供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有效性,为飞行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大型飞机的设计与研究,这种新的调制方式在实时遥测监控中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13年09期 v.36;No.392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艳;
为辅助《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综合实验教学、改善实验教学质量,以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为例,提出了基于LabVIEW和Proteus的虚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法。利用Proteus中的AT89C51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显示及向上位机传输数据功能。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构建上位机系统,实时采集下位机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处理,按需要回放存储数据。利用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 6.0虚拟的一对串口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虚拟数据采集系统与实际系统实验结果一致。
2013年09期 v.36;No.392 102-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素贞;耿红岩;王君超;王春和;
为了满足废墟搜救雷达数据量大、算法复杂、实时化要求高等特点,采用一种双DSP并行处理系统,主DSP负责与上位机通信、数据采集、体动信号检测和静目标预处理,从DSP负责静目标的检测,通过从DSP的HPI接口实现与主DSP之间的数据通信,解决了单DSP难以满足算法实时化的问题,阐述了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处理流程与软件程序优化方法。
2013年09期 v.36;No.39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卫国;陈大科;
研究一种基于PCI软核的轴角编码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伺服系统角度位置量的实时测控。采用FPGA器件实现PCI接口逻辑、FIFO存贮单元及轴角转换控制逻辑,采用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模块实现高速轴角转换,并设计了相应地WDM驱动程序。采集板应用于LabWindows的测控系统中,数据采样速率达到27 r/s,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32 MB/s。
2013年09期 v.36;No.39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詹洪陈;何菁;袁杰;
传统ISA处理器由于其内部有限的逻辑资源和外部固定的引脚封装,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自底向上设计处理核心MIPS,并且与几类通用外设互连组成系统,使用Virtex-ⅡPro系列FPGA进行板级验证。板级验证结果表明实现了既定目标,与标准MCU兼容,系统运行稳定。这样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系统以达到传统MCU所无法完成的要求。
2013年09期 v.36;No.392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华军;王玉坤;
传统的基于色彩直方图或空间色彩直方图的跟踪算法在跟踪目标出现尺度变化的复杂条件下,因无法显著区分颜色相近的目标和背景,不能得到准确跟踪结果。提出基于HOG及在线多实例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此算法采用HOG特征值提取方式,结合在线多实例学习技术,对目标远离场景、平移、旋转、遮挡等情况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动态目标进行有效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唐建鑫;
针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设计了一套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将医院所有日常工作改为事务处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临床数据、学术资料、电子病历信息流的网络化控制结构。利用局域网、广域网、大型分布式数据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将医院各组成部分的信息处理过程综合成有机整体,提升了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医院信息技术全电子无纸化和胶片管理的目标。
2013年09期 v.36;No.392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昌斌;贾方亮;袁伟民;武延坤;
为了满足自动运行小车高效以及适用性等需求,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小车,该小车使用红外技术进行导行,ZigBee技术进行系统通信控制,光电传感器进行障碍物检测等。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小车具有良好的性能,并能够运用到需要无人搬运操作的多种工作场合。
2013年09期 v.36;No.39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贾新强;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从事研制开发的多个型号课题中应用了直流电动舵机,而其核心部分直流电机控制方式又多采用脉冲调宽方式,对电动舵机脉冲调宽驱动芯片UC2637工作方式中的几种情况给予讨论,希望对其能够灵活运用,并可推广到其他的使用情况中去。
2013年09期 v.36;No.39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寇广增;李学军;夏云生;
针对加热炉传统吹灰器控制器结构复杂、不易维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新型加热炉吹灰控制器,描述了电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硬件电路。在一定气源压力下,控制器程序驱动三路固态继电器顺次导通,控制三路电磁阀,使吹灰器对加热炉进行吹灰,控制器自动记录吹灰时间。实验和工程应用测试结果均表明了该控制器较传统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和方便移植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加热炉系统中。
2013年09期 v.36;No.39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秀国;
通过对直流电动机复杂控制系统的深入剖析,设计出以新型单片机为主体的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将模糊PID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思想,使直流电动机的输出调压范围在250~440 V。设计中主要运用了单片机的优势,使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09期 v.36;No.39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瑞;施国梁;
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动车的整体性能,针对其特点给出一种适用于电动车控制器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该测试系统是由一个智能测试设备和一套运行于个人计算机上的控制分析软件组成。给出了智能测试设备的结构组成与电路实现,设计出被测控制器提供各类测试条件的控制电路以及从被测控制器读取结果的各类测量电路。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控制分析软件的开发。
2013年09期 v.36;No.392 136-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钟贤林;
调频技术可以将某个频率的能量按一定规律扩展到一定的带宽内,从而降低了峰值功率,而测试接收机的带宽是固定的,如果扩展频谱的带宽大于测试接收机所使用的带宽,测试接收机不能接收全部能量,降低了电磁辐射发射峰值功率。对比在不同调制频率和调制深度下的理论降低值和实测降低值,表明电磁发射降低的值受调制频率、调制深度和测量带宽的影响。
2013年09期 v.36;No.392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云康;彭晓宏;胡勇;侯立刚;朱志鼎;吕本强;
基于chartered 0.35μm工艺,采用PMOS管作为输入管的折叠式共源共栅结构,设计了一种采用增益提高技术的两级运算放大器。利用Cadence公司的spectre对电路进行仿真,该电路在3.3 V电源电压下具有125.8 dB的直流开环增益,2.43 MHz的单位增益带宽,61.2°的相位裕度,96.3 dB的共模抑制比。
2013年09期 v.36;No.392 144-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永杰;郭庆功;
基于5.8 GHz磁控管,研制测试了输出功率、频率稳定以及相位可控的大功率微波源系统。磁控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器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DC-RF转换效率和功率质量比,选择磁控管作为系统的微波发生器。然而磁控管的输出频率不稳定、相位不可控,因此研究了以注入锁相和DDS+PLL频率合成为关键技术的相位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磁控管微波源系统输出信号频率和相位的控制,并测试了微波源系统输出功率、频率的稳定性以及相位控制系统的相位精度。测试显示微波源具有670 W的稳定输出功率,且频率稳定度≤10kHz,相位精度≤±2°。
2013年09期 v.36;No.392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黎步银;戴世龙;龚道远;
为了解决PTC热敏电阻元件在耐电压测试过程中测试效率低以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矩阵式PTCR耐电压自动测试系统。系统由气缸夹持并推进样品夹具;采用高速MCU控制继电器组顺序对8×16矩阵式PTCR样品进行耐电压测试;各路均有过流保护电路,可实时监测回路电流并对过流迅速做出反应,且运用了去干扰技术;还可与上位机配合自动分选样品。实际应用表明,系统的测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3年09期 v.36;No.39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建锋;冯超;张权;张磊;
针对目前RFID系统工作频率多样,各类标准众多且差距较大,不适合多种标签同时应用的情况,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及LabVIEW设计RFID阅读器的思想。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代码,仿真阅读器可以实现对不同频段,符合不同标准的RFID标签进行读写。通过与标准阅读器的读取结果进行比对,仿真阅读器实现了对RFID标签携带信息的读取,节约了需要配置各种不同类型阅读器的成本。
2013年09期 v.36;No.392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姚周飞;沈明;王志浩;尹毅;
电力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从而导致绕组发生轴向或者径向位移。短路电抗是反应变压器绕组状态的有效参数之一,利用C8051F040和WinCE 6.0平台设计了短路电抗的在线监测系统,并在一台模型变压器上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2013年09期 v.36;No.39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熙瑾;
为了提高车载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在设计阶段就需对其进行合理的电磁兼容设计,并且电磁兼容工作要贯穿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因此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其实际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系统的测试验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测试验证方法,通过对系统安全裕度、天线隔离度与驻波、通信射频兼容(含互扰、谐波和互调)、舱体屏蔽效能等项目的实际测试,实现对车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全面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和获取的数据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电磁兼容加固和通信系统的使用。
2013年09期 v.36;No.392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炳坤;石龙宇;黄天辰;高秀峰;
介绍了一种以MAX038为核心芯片,由单片机AT89S51控制实现的频率和幅度可调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其中频率控制是通过DAC0832将输入到单片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对电流控制来实现的。幅度控制是通过运放OPA604进行信号放大后,由单片机控制数字电位器X9C103滑动端位置来完成的。通过4×4键盘设定输出波形类型、频率、幅度和幅度步进值,同时采用LCD1602A完成各设定值的实时显示。经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2013年09期 v.36;No.392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红光;李正明;
介绍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虚拟示波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然后给出了LAN接口的设计,最后重点给出了虚拟仪器的系统软件设计。经过实例分析证明,该虚拟示波器具备了传统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各项功能均能达到指定要求。与传统示波器相比,该虚拟示波器具有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升级和维护容易等优点,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方便实现人机交互。
2013年09期 v.36;No.392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