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磊;张群;
针对海面场景目标SAR的海量数据压缩与重构问题,提出利用一种新的数据压缩与重构理论——压缩感知理论来完成。首先构造随机高斯噪声观测矩阵对原始回波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达到大幅压缩的目的,然后利用平滑L0算法重构原始回波信号,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的频率变标SAR成像算法进行成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欣;张占月;何中柱;李俊超;
由于GEO轨道资源有限,GEO通信卫星之间距离缩小,不可避免相互干扰。分析了空间信号传输链路的损耗,研究了目前GEO通信卫星所采用的喇叭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的信号特征,建立了上行链路信号干扰模型,最后基于X频段和Ka频段的GEO通信卫星干扰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干扰的有效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仓;杨哲辉;
基于Vega Prime和GL Studio仿真工具对末制导捕控吊舱系统的仿真实现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捕控吊舱系统在末制导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完成了系统的搭建,介绍了系统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及系统实现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并且主要探讨了吊舱成像系统及其仿真关键技术,最后编程实现了系统的功能。
2013年13期 v.36;No.39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亮;王新增;王英泓;
为了提高地域通信网对抗训练的有效性,需要对地域通信网的抗毁性和节点链路的重要性作出评价。针对跳面节点法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跳面节点法的地域通信网抗毁性评价方法,并对改进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抗毁性评价方法在地域通信网对抗训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3年13期 v.36;No.396 13-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马赛;邓冬虎;褚一凡;周亮;朱蒙;杨向星;
基于民用移动通信信号的无源雷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好、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简单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针对基于民用移动通信信号的无源定位系统中Chan氏算法和Taylor级数算法的实现过程展开分析研究,并在不同的基站配置下,与其相应的定位精度卡拉美罗下限进行了比较,发现当测量误差的均方差较小时,利用Chan氏算法和Taylor级数算法均可以逼近卡拉美罗下限。
2013年13期 v.36;No.39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牛帅;胡建旺;葛海龙;许光飞;
GSM对抗在军事和反恐行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对上行信道干扰对干扰机的发射功率要求更低,更易于实现,国内外对GSM对抗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其上行信道进行干扰。在分析GSM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结构的基础上,仿真了连续时间干扰和周期脉冲序列干扰样式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GSM系统上行控制信道最佳干扰波形,提出了一种周期序列脉冲干扰方案,并通过仿真,研究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干扰效能。
2013年13期 v.36;No.39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来春;
由于多径反射信号的干扰,雷达低仰角测量一直是一个难点。结合脉冲测量雷达技术特点,阐述了测量雷达常用的低仰角跟踪技术,通过分析多径误差机理,提出了利用C2算法、海杂波抑制处理技术,实现复杂背景环境条件下对低空目标的跟踪策略,给出了理论分析与验证成果。
2013年13期 v.36;No.39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涛;吕彦伟;张琳;王晓东;
针对高速运动目标相位编码回波信号不能进行长时间相参积累,提出双频共轭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双频共轭及Keystone变换处理,同时解决高速运动目标越距离单元走动及速度模糊,实现信号的有效相参积累。采用两目标回波仿真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栋;樊波阳;赵晶;
为了解决工业带材生产过程中带材速度实时精确检测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纹理图像功率谱的非接触式工业带材速度检测系统。首先利用线阵CCD采集带材图像的纹理图;然后对纹理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腐蚀等预处理;最后对图像进行功率谱分析,利用霍夫变换求得带材图像功率谱分布方向,从而间接得到带材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工业带材速度的误差可以缩减到±0.03 m/s之内,能够有效、实时地测得工业带材的运动速度。
2013年13期 v.36;No.39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疆;黄普明;王万林;
为有效降低乘性斑点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系数广义高斯分布(GGD)模型的自适应阈值估计去噪算法。首先分析了经对数变换的SAR图像小波系数的统计分布特性,然后提出了子带自适应阈值估计方法,通过对数变换,将该算法应用于含斑点噪声的SAR图像去噪。仿真图像和真实SAR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同目前流行的其他阈值算法相比,运算复杂度低,算法高效,并且在保留原始图像重要细节特征和图像后向散射特性的同时,显著地减少相干斑噪声。
2013年13期 v.36;No.396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佳威;支瑞峰;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课题,运动目标的正确检测与正确分割影响着后续目标的跟踪与识别;光流法是运动目标检测和分析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在不知道任何预先场景情况下检测出独立的运动目标,并且可适用于动态场景的情况。首先介绍了光流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常用的光流的四种算法;接着以智能交通中路口车辆视频为例,将这四种光流算法用于车辆检测,然后对四种光流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光流法在未来可能研究及改进的方向提出展望。
2013年13期 v.36;No.396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禹琳琳;
语音识别作为信息技术中一种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发展的历程,具体阐述了语音识别概念、基本原理、声学建模方法等基本知识,并对语音识别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2013年13期 v.36;No.39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7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1 ] |[阅读次数:5 ] - 贡镇;
主要针对目前视频图像处理发展的现状,结合FPGA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的实时视频图像采集与显示系统。系统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搭载专用的编码解码芯片进行图像的采集与显示,主要包括解码芯片的初始化、编码芯片的初始化、FPGA图像采集、PLL设置等几个功能模块。采用FPGA的标准设计流程及一些常用技巧来对整个系统进行编程。重点在于利用FPFA开发平台对普通相机输出的图像进行采集与显示,最终能在连接的RCA端口显示屏显示。
2013年13期 v.36;No.39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涛;曾攀;肖功海;
系统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核心,实现了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能够采集模拟语音信号以及耳机立体声信号,以ADPCM(自适应差分编码)的方式提高了存储器的利用率,语音存储时间可达2 min;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原理,实现了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与实时显示。同时,利用立体声音频功放播放语音,每声道音量可调并具有静噪功能。此外,系统还采用预加重、去加重、抗混叠滤波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信噪比。语音回放质量良好,存储时间较长。
2013年13期 v.36;No.396 49-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0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素龙;
LTE中进行随机接入的功能是实现UE和网络的同步,对于UE只有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系统上行同步之后,才能被系统调度进行上行传输。针对随机接入信道在LTE中的实现过程以及随机接入中涉及到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通过仿真对ZC序列在RACH中的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了在飞思卡尔的8157上的实现方式。
2013年13期 v.36;No.39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许涛;李开航;庄锦清;薛佳梅;
考虑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需要极低的误码率,而实际通信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为此在MB OFDM UWB通信中采用一种交织技术将连续误码分散成非连续误码,这样信道的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得以扩散,使得此类误码大为降低,在接收端利用解交织器完成反交织。以上方案利用FPGA编程实现,并下载到目标板中,使用ChipScope在线测试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一能;张盛;林孝康;
提出了一种针对新型无线传感网络协义WirelessHART的低功耗分布式路由算法——DHEIRP(基于多跳的分布式能量迭代路由算法)。采用分布式的路由决策,加快了WirelessHART的网络组建和恢复速度。DHEIRP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迭代算法,选取最小跳数、接收信号强度、节点电池能量作为参数,能够最小化网络的传输消耗并平衡各节点的能量损耗。将DHEIRP同GBR以及HBRRP等已有算法进行了比较,证明DHEIRP在平衡节点能量和延长网络寿命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2013年13期 v.36;No.39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一帆;
通过对Paxos算法的研究与分析,从缩减阶段过程、减少Learner通信量、使用快照机制进行节点崩溃恢复和使用批量提交方式节省通信量等方面改进了基本的Paxos算法,并搭建仿真实验环境,测试验证优化的Paxos算法的效果及性能,得出结论。
2013年13期 v.36;No.396 65-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琴;任海东;
国内水库水位测量大多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或是通过GPRS实现远程监测。人工方法测量存在人身安全问题,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监测的实时性较差等问题,利用GPRS对水库水位远程多点实时监控,功耗、供电等问题造成附加成本较高。系统采用STC89C52微控制器,处理传感器测得的水位数据,通过现场数码管实时显示水位信息,采用低功耗的ZigBee技术实现数据无线远程传输,监控中心通过C#编写的可视化界面实时观测水库水位信息。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实时性强、数据准确、智能化高、易组网、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维护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3年13期 v.36;No.39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乐;张勇;
为了适应全数字化自动控制更加广泛的应用,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异步串行通信控制器(UART)进行多模块的系统设计的方法,使串口通信的集成度更高。对UART系统结构进行了模块化分解,可分为三个模块:FPGA波特率发生器控制模块、FPGA数据发送模块及数据接收模块。采用Verilog语言描述硬件功能,利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在Xilinx ISE Design Suite 13.4环境下进行设计、编译、综合、下载。采用第三方仿真工具ModelSim进行模拟仿真。
2013年13期 v.36;No.39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烽;
近场通信是继蓝牙、Wi Fi、ZigBee后的又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允许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点对点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为促进该技术的发展,恩智浦公司推出了PN511系列芯片,该系列芯片支持读写器、卡模拟以及点对点三种不同应用模式,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在不同模式间切换。此外近场通信技术还具有带宽高、功耗小、成本低以及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3年13期 v.36;No.39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5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喜权;惠鹏飞;赵岩;陶佰睿;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宽带天线的研究已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多种单极天线研究,选择了平面椭圆单极子宽频天线进行了设计,并对接地板进行切角处理和各项参数分析与优化,实现了宽频天线的性能要求。与其他各种设计相比,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013年13期 v.36;No.39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金行;刘玉宝;吴国乔;
针对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业务多样性的需求,对原有产品进行了升级,设计了一种数字集群智能手机设备。首先,手机基带单元以OMAP3530处理器为核心,可加载开放的操作系统;其次,对射频单元的接收通路与发射通路进行优化设计,论述了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两个关键指标。实验表明硬件平台的处理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同时,射频性能得到优化,使手机业务功能的扩展成为可能。
2013年13期 v.36;No.39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茜;宫海波;
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设计阵列天线,提出了在阵列天线设计过程中引入Matlab进行辅助设计。通过Matlab高效的数值计算能力和强大的绘图功能,直观地归纳出天线性能随着天线结构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为阵列天线设计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Matlab高效的数值计算能力可以直观的为阵列天线设计提供指导思路,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阵列天线设计。
2013年13期 v.36;No.396 84-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3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保良;周兴乾;
随着新型信息化装备的广泛应用,与之配套的维修保障体系、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也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装甲车载通信设备作为信息化装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修保障水平已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以某型超短波通信设备为例,论述了视情维修的基本思路和流程,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以技术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分析了通信设备状态监测的基本方法,探讨了智能在线监测的基本思路,为满足装备保障视情维修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2013年13期 v.36;No.396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宏波;高俊;黄高明;刘琴涛;
智能天线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首先介绍了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按照盲算法和非盲算法将现有的波束形成算法进行分类并比较了算法的性能;其次,比较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基于小波包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信号波达方向和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波束形成算法;最后,针对小波变换可在选择最优基方面和结合盲自适应算法进行联合分析方面进行了展望。
2013年13期 v.36;No.39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剑锋;王玉峰;陈立明;
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增益、高极化隔离特性的宽频带层叠型E形天线。通过激励E形辐射体,获得双峰谐振回路,并在E形天线上方附加寄生元,构成了三峰谐振特性,从而取得较传统E形天线更宽的频带;通过E形天线在低端激励的双电流路径保证了天线在频率低端的高增益特性,而天线本身的辐射体尺寸保证了频率高端的高增益特性。采用Ansoft 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提出的天线模型仿进行优化,依次在1.75 GHz,2.1 GHz,2.475 GHz形成了三个谐振峰值;在1.7~2.54 GHz内驻波比≤1.5,其相对带宽达40%,在1.7~2.5 GHz频带内增益>8 dBi,且具有低达-55 dB的优异交叉极化特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旭;韦高;李瑞阳;符礼;
建立了一套基于多线程技术的天线实时测量系统。实时测量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要求,多线程技术以其能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最大程度利用多处理器性能的独特优点很好地满足了这一要求。系统软件用户界面可以完成所有测量参数的输入和设置并及时响应用户操作,除此线程外建立额外的工作者线程实现其他功能的并行工作,提高系统实时性,在用户界面实时更新显示仪器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测量进度以供用户了解系统状态,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地读取和保存,便于后期的进一步处理和研究。
2013年13期 v.36;No.39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留全;霍建华;
为了飞行试验中机载测试设备或仪器外场排故的需要,利用FPGA和USB接口技术成功设计了可模拟当前各种飞机RS 232/422总线信号的高速便携式模拟器。该信号模拟器能产生24种标准或者非标准波特率的RS 232/422信号,拥有USB接口、键盘和LED显示屏等功能,具有设置简便,使用灵活,可靠性高以及耗电量低等特点。
2013年13期 v.36;No.396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范祥辉;赵刚;周一帆;
总线控制器是1553B总线的核心,总线控制器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工程实践中通过设置备份总线控制器的方法提高总线的可靠性,给出了一种新型备份总线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同时工作于RT模式和MT模式,设置RT地址为x,RTx功能与其他RT功能相同,MT功能可有选择的监控除RTx以外的总线上的任何消息。与RT或MT作为备份总线控制器的传统设计方法相比,RTMT模式作为备份总线控制器在不增加总线负载的情况下满足了新的应用需求,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
2013年13期 v.36;No.396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剑平;李昭代;
为帮助盲人群体更方便地导盲,设计了用单片机控制的红外导盲系统。以ATmega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选用基于PSD原理的红外测距传感器GP2Y0A02YK0F。单片机利用ADC端口实时采集测距传感器的模拟输出信号,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滑动平均滤波,以消除噪声干扰。单片机将得到的距离值与门限值进行比较,并控制语音播报电路发出距离提示信息。该系统能检测前、左、右3个方向1.5 m内的障碍物信息,抗干扰性强,稳定可靠。
2013年13期 v.36;No.396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延路;刘语乔;
电子地图的直观性、可阅读性越来越来被各行各业所青睐,飞行试验是飞机在一定的空域进行的风险性试验,其对地理信息的依赖更加强烈。在对试飞监控电子地图的功能需求分析后,提出了运用MapX组件与可视化高级语言相结合的开发模式,重点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使非专业开发者同样能得心应手地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地理信息系统产品。
2013年13期 v.36;No.396 131-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段英宏;刘秀红;康绍杰;高明辉;
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TSIC506实现高精度温度检测系统。论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及相应的ATmega16单片机温度测量程序。实际应用表明,该温度检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实用等特点,可根据不同需要应用于多种工农业温度检测领域。
2013年13期 v.36;No.396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嘉亮;徐立松;闫丰;
为了在压电陶瓷执行器微动控制中获得高精度的同时,实现高响应速度,采用三阶轨迹规划方法设计控制算法。为了对控制算法的性能做出准确评价,采用xPC Target实时内核技术,以高速模拟信号采集卡作为控制/反馈信号的I/O通道,搭建了半实物仿真平台,获得了毫秒量级的伺服周期。实验表明,当伺服周期为1 ms、定位行程为200μm时,三阶轨迹规划算法使压电陶瓷执行器可以在0.5 s内完成精度为±1μm的定位,实现了兼顾高精度与高速度的微动控制。该半实物仿真系统可以有效验证控制算法的性能,为算法的后续移植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3年13期 v.36;No.396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蕴红;李诗雨;
步进电机的远程多点位置控制系统,利用TCP协议将服务器端控制中心和客户端控制器接入因特网,可实现控制数据和位置监控数据的远程同步传输。系统采用NI公司的CompactRIO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LabVIEW编写改进专家PID控制算法,可根据设定位置与实时位置的偏差动态设定输出控制器参数,有效防止过冲现象,实现步进电机的精确位置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和LM298构成,结合多级细分控制方法可有效抑制步进电机的震动和失步。
2013年13期 v.36;No.396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晓宏;朱治鼎;侯立刚;汪金辉;吴武臣;
以设计输出电流为700 mA,静态电流为50μA,芯片面积为1.5 mm×2.0 mm的LDO线性稳压器为目标,提出的LDO电路利用基准电路的输出直接作为芯片的输出,用基准电路所固有的跨导放大器对输出进行检测并反馈至单级放大器,放大后输出至功率管的基极,控制功率管输出额定的电压和电流。无需冗余的误差放大器,使得环路补偿极为简单,不存在传统LDO的补偿难题。在电路上把传统LDO电路所需各个模块的功能糅合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电路中,大大减小了芯片面积,并且减小了静态电流。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2μm 36 V Bipolar工艺生产实现,流片后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实现了大电流,微功耗,小体积的特性。
2013年13期 v.36;No.396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先仓;张流强;蒋树庆;肖海军;赵军;
提出了一种脉冲成形和脉冲展宽的方法,在基于理想开关的纳秒脉冲成形电路基础上,使用MOS管代替理想开关,保证MOS管工作在饱和区实现了脉冲成形,分析了MOS开关进入饱和区后在不改变传输线延迟时间的情况下,改变电源电压可以实现脉冲展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获得的结果。
2013年13期 v.36;No.396 154-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旭成;傅瑶;韩诚山;
为了降低CCD驱动电路的功耗,设计了基于共模扼流圈的CCD驱动电路。采用CCD驱动器产生低电压的驱动信号,然后利用共模扼流圈进行电压幅度的放大。由于CCD驱动器的电压幅度降低了,使得CCD驱动器的自身功耗大幅度下降。由于共模扼流圈的差模电感很小,有效地避免了和CCD的容性负载产生谐振,因此可以保证驱动信号的质量。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电路板制作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在保证驱动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电路的功耗。
2013年13期 v.36;No.396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亮;余震虹;陈浩;谢枫锋;
陀螺仪是惯性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数字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以其宽带宽,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成为首选。IFOG可以看作一个数字控制系统,因此,其动态性能受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现根据此类陀螺的工作原理,推导出系统离散传递函数。将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的F-PID复合控制器取代传统的PID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采用F-PID控制器的光纤陀螺系统可以有效地缩短调节时间,减小超调量,并且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
2013年13期 v.36;No.396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荣让;
介绍了大屏幕拼接显示控制软件基于C/S结构的模块组成及其关系,以及采用Adobe Flex编程实现B/S结构的方法。Vision DWCS大屏幕显示控制软件适合目前各种结构的硬件控制器并对各类矩阵、投影等周边设备具有广泛的支持,各项需求已达到要求。
2013年13期 v.36;No.396 164-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俊;刘敏;
简要概述了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历程,详细介绍了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以及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分布式发电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探讨,为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高效应用提供了参考。
2013年13期 v.36;No.396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