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超;康国华;郑峰婴;徐川;张雷;华冰;
针对战场环境下GPS信号易被欺骗干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估计的紧组合导航滤波算法。该算法通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先对GPS欺骗信号进行预估计,然后将得到的估计状态量和误差方差阵引入到紧组合导航滤波模型中,从而提高GPS接收机抗欺骗能力。仿真表明,加权估计与紧组合结合的方法在转发式欺骗干扰的情况下,具有定位测速精度高、鲁棒性强的特点。这种方法容易实现,预测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13年19期 v.36;No.402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童姗;张冰;朱志宇;
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对噪声敏感,存在很难正确分选带噪混合雷达信号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结合FastICA算法和小波去噪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阈值法对带噪雷达信号进行去噪,适当提高信噪比后再用FastICA算法进行分离,最后进一步对分离信号作矢量归一和再消噪处理,得到各个雷达源信号的最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ICA算法相比,该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提高带噪雷达信号分选的准确率。
2013年19期 v.36;No.40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瞿东辉;周易;王旭明;
声纳浮标的空中布放平台具有与水下目标相近的噪声特性。应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对空中直升机噪声干扰抑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以直升机空中噪声和组合振速为参考信号,选择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准则进行自适应干扰抵消。仿真分析表明以组合振速为参考信号可以有效抑制高速运动直升机的噪声。
2013年19期 v.36;No.40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波;
为了解决部队战斗时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做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作战数据存储系统的实验。通过实际的应用,该方案可以很好地克服现行的存储方式存在的不足,有效提高部队战斗效率。
2013年19期 v.36;No.402 12-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志国;常文革;
在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中,将采用天基雷达探测技术,以实现对整个星球表面次表层结构的探测。星载高频雷达探测仪通过月球表面天底点和次表面天底点的回波时延差与强度探测月球分层结构。为了获取次表层结构信息,研究了电磁波在月球分层结构内散射与传播的建模与模拟,对利用KA近似方法计算表层及次表层回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回波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2013年19期 v.36;No.40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云龙;黎向阳;
基于单片DDS器件AD9910,设计并实现了多目标雷达回波模拟器。讨论了LFM多目标回波信号的特征,并结合AD9910器件功能,提出了采用DDS频率扫描模式产生LFM信号,同时通过DDS并行数据端口输入幅相调制信息,模拟产生多目标LFM回波。经过对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设计简单,信号质量良好,不增加额外硬件即可实现多点目标模拟功能,在雷达系统调试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3年19期 v.36;No.402 20-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庆普;金仁成;杨景明;王震;王天娆;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互联,在分析现有接入方式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边界路由器。主要阐述了边界路由器的硬件和软件实现,重点介绍了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适配层的设计。通过数据包分片与重组机制以及报头压缩机制,协议栈适配层实现了IPv6数据包在IEEE 802.15.4链路中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的无缝融合,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具有应用价值。
2013年19期 v.36;No.40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云红;梁小廷;张庆新;
设计了一套采用无线通信协议ZigBee实现的路灯控制系统。系统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主控系统对终端路灯的实时控制,具有微波雷达移动物体检测、环境光检测及时间设定等路灯控制方式,能实现路灯远程控制、自动调光、故障检测及定位等功能。模拟试验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节能效果好。
2013年19期 v.36;No.402 29-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程方震;张大鹏;辛化梅;
基于Rayleigh衰落信道,为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协作转发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多进制调制后的互信息转发方案,并将其与放大转发方案、检测转发方案、估计转发方案做误码率性能方面的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后的互信息转发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始终优于其他三种方案;当信噪比相同时,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加,数据率增大,可靠性降低,在需要一定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可牺牲一部分可靠性来换取传输的有效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冲;颜廷萌;张志新;王立鼎;宋丽青;
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例,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软件维护与更新成本较高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软件远程更新方法。通过程序文件差异比较、变格式传输和数据压缩提高了远程更新效率,通过程序冗余存储和强制更新提高了远程更新的可靠性。经过高速铁路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可显著降低节点维护更新成本、远程更新稳定可靠,适于推广。
2013年19期 v.36;No.402 37-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浩;李少谦;
研究了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最大化认知用户吞吐量的多信道检测传输方案,分别设计了信道状态信息不可获取和信道状态信息可获取情况下的最优检测传输方案设计,并综合分析了各信道频谱检测的虚警,漏检以及检测时长对认知用户吞吐量的影响。在信道状态信息不可获取时,认知用户需要在每一时隙开始时,就决定需要检测的信道集合以及相应的检测时长。而在信道状态信息可获取情况下,提出了自适应检测传输方案。该方案在每个信道检测完成之后,认知用户可以根据已知的检测结果以及信道状态信息来不断调整检测传输策略。仿真结果显示,该自适应检测传输方案能有效的提高认知用户的吞吐量。
2013年19期 v.36;No.402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秀玉;乔新勇;
分析了传统滤波器方法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的缺点,研究了小波去噪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利用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将LabVIEW完美的图形编程技术和Matlab强大的的数学解算功能结合起来,实现了小波降噪的数学建模和信号图像显示。通过对振动冲击信号的滤波处理,表明了小波降噪方法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的有效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汪英;陈艺方;王继武;但吉兵;
为了消除不对称二元相移键控(ABSK)数字冲击滤波器解调输出的起始振荡,提升传输效率,节省发射功率,提出一种消除数字冲击滤波器起始振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预先发送训练符号,使得冲击滤波器的状态参数达到稳定,从而直接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消除了在实际通信中常被丢弃的过渡数据,此方法无需改变冲击滤波器的设计和结构,尤其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力线载波通信等小数据包的突发通信系统。
2013年19期 v.36;No.402 49-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卫东;
通过向信号源装入波形可以进一步扩展信号源的功能,使其能够实现任意波形的输出。首先将线性调频信号装入信号源,并通过计算机内部的采集卡所采集数据绘制出了实测的波形;然后系统分析了数字下变频及脉冲压缩处理仿真原理;最后,重点对信号源调制到射频的线性调频信号经过收发组件下变频输出的中频信号,以及信号源直接输出的该线性调频信号的波形分别进行脉冲压缩处理仿真。实验表明,在没有信号产生板和脉冲压缩处理板的条件下,能够用该方法来验证收发组件的性能。
2013年19期 v.36;No.40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和昊;何元智;刘圆;
对接收信号进行信噪比估计是许多通信系统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具有恒包络特性的MPSK信号是常见的调制信号,对该类信号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信噪比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信号包络的均值和方差进行估计,具有计算量小复杂度低的优点。用Matlab仿真了该算法的性能,并与其余几种算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准确,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13年19期 v.36;No.402 55-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裴楠;李珂;赵蕾;
载荷图像可视化是深空探测任务中的重要需求,但受信道带宽的限制,无法实时传输所有载荷数据,因此星载复接存储器中图像的抽取下传是实现任务可视化的关键。设计了一种载荷图像抽取方法,适用于深空探测航天器载荷自主管理和可视化应用。通过图像帧识别、指针管理和数据筛选实现图像抽帧回放算法,具有图像完整、实时,速率自适应的特点。该方法在某探测器工程项目中采用FPGA进行了实现,经测试、试验验证,满足工程可视化要求。
2013年19期 v.36;No.40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慧征;朱江淼;
为了突破传统时频测量技术的局限性,提高频率稳定度的精确程度,研究设计了一套数字式双混频时差测量系统,采用经典双混频时差测量原理,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频标的比对测量。仿真结果证明,采用10 MHz信号进行测量时,得到相位噪声Allan方差优于3E-13/s,可对高精度频标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控。
2013年19期 v.36;No.40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牛聪;高勇;
研究了常数模算法、多模算法、加权多模算法,并分析了各个算法的优缺点。针对加权多模盲均衡算法稳态误差小,但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步长的加权多模算法,最后对各算法在复信道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受相位偏移的影响,而且在稳态误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加快收敛速度。
2013年19期 v.36;No.402 64-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洪深;刘容;李晓今;
FPGA在信号采集中时钟频率高,内部延时小,控制逻辑由硬件完成,同时可以集成外围控制、译码和接口电路,具有速度快、组织灵活等优势。在需要测量较大面积的动态变化面形并采集大量光栅尺信号时,可以使用FPGA数据采集系统对光栅信号进行采集。在保证采样精度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成本和系统复杂度,可以在采集系统中使用多路选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多路选择技术的光栅信号采集方法,使用I/O口相对较少的低端FPGA,配合多路选择开关,通过内部处理,实现了多路光栅信号的采集,结果表明,该法成本低廉且能满足精度的要求。
2013年19期 v.36;No.40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俊伟;刘建平;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不依赖人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而实现人机交互通信的技术,使人类可以拥有一条不通过肌肉组织与外界交流而实现人机通信及控制的通道。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小波变换Mallat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重点研究了时间窗的选取和利用频率范围选取有用信号的问题。通过SVM的分类结果为准确率84.285 6%,精密度85.272 1%和灵敏度92.000 6%。
2013年19期 v.36;No.402 70-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苏翔;傅其祥;李永祯;王伟;
为了校准极化雷达的接收通道,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DS软件编程技术的极化雷达校准信号源系统。给出了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将FPGA技术与DDS技术结合,在FPGA内部软件编程实现改进的DDS模块,充分利用了FPGA作为大规模芯片的资源优势和高速运算能力。系统能够产生高精度且稳定的任意雷达校准信号,可满足极化雷达标校的应用。
2013年19期 v.36;No.40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越;余志勇;路宏敏;杨晔;吉陈力;
为了改善微带天线的带宽性能,提出了一种采用十字形缝隙作为馈电方式,利用三个Wilkinson功分器组成馈电网络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讨论了构建这种微带天线的基本技术,借助HFSS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和验证。依据设计结果委托专业研究所制作了实物天线,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阻抗带宽和3 dB轴比带宽分别达到40.38%和20.7%,中心频率为2.6 GHz,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为低后瓣和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2013年19期 v.36;No.40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昌海;熊祥正;吴彦良;
提出一种小型化宽阻带微带带通滤波器,采用半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结构,且在不相邻的谐振器之间引入交叉耦合,从而在滤波器的阻带上产生了2个传输零点,使阻带抑制在3.95~13.27 GHz小于-20 dB,使寄生通带在中心频率的3.92倍处。滤波器的最终尺寸仅为12.2 mm×11.5 mm,即0.21λg×0.2λg,相比于传统的发夹型滤波器,此滤波器的体积减小了63.5%,而且实测的结果与仿真结果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滤波器具有更宽的带外抑制,更小的尺寸,且设计简单,在工程领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2013年19期 v.36;No.40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良;刘卫东;
为了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实现对SDRAM存储器的访问,提出了一种基于AMBA-AHB总线规范的SDRAM控制器设计方案。首先简要介绍了AMBA总线规范,然后在完成整个存储控制器的整体框架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SDRAM控制器的实现原理以及详细的子模块划分。整个控制器的设计已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并通过了Modelsim仿真和FPGA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符合SDRAM内部指令操作,并且满足了严格的时序要求。
2013年19期 v.36;No.40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继民;
提出了研制光以太网机内音频通信设备的必要性,并设计了光以太网机内音频通信设备的总体方案。这种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机内话音数据的实时通信,具有接入互联方便,安装简单、功能配置灵活、可靠性高、软件升级方便等优点。
2013年19期 v.36;No.402 86-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立群;陈敦军;张开骁;
为了在一个广阔区域中监测水质变化,需要布居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无线数据传送是理想的数据汇总方式。分析比较了无线射频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的特性,给出了本地单片机与这3种模块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3种模块进行无线数据传送;同时也给出了在一种分布式系统中对终端数据信息的识别方法。所建立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分布式水环境监测系统已投入试验应用。
2013年19期 v.36;No.40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洋;陈雪峰;
采用最新虚拟仪器及自动测试技术,基于PXI模块和GPIB仪器设计了一套可对无线电高度表、测距仪、防撞与告警系统、无线电罗盘及多模接收机进行综合测试的飞机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方法及接口适配、设备激励、ICD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思路。
2013年19期 v.36;No.402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蕴红;杨君宝;
针对目前远程控制扩展性弱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myDAQ的远程多对象控制系统,该系统将NI便携式数据采集设备(myDAQ)上的各种信号源通过模拟开关技术拓展成六路信号,并通过单片机IAP技术实现六路信号之间的切换控制。上位机通过LabVIEW编写制作便于人机交互的图形操作界面,并通过LabVIEW的Web发布技术将前面板发布到网络上。该系统在网络环境下成功实现了利用任意一台PC机对现场六种被控对象随时随地的交互式远程控制,并且通过摄像头实时观看控制现象。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iLab实验室的远程网络实验教学中,并且运行可靠稳定。
2013年19期 v.36;No.402 102-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苗倩;侯洪庆;于传强;
对于一类T-S模糊模型描述的非匹配不确定系统,滑模控制鲁棒性难以保证问题,研究并设计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糊反演控制器。首先中间稳定项通过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来确定,在最后一步中确定滑模控制及参数。逐步设计调节器和跟踪控制器,进而实现系统的全局调节和渐进稳定。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设计的模糊反演滑模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动态品质,在加入干扰项时,系统仍具有良好的性能,表明该设计控制律的有效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立宝;于新昌;崔悦;尔洪斌;于红丽;
介绍了心率监控系统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在骑行电动自行车过程中,通过车把传感器进行心率实时监控,当骑行人心率体征发生变化时系统可以及时报警,减少因为骑行人体征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从而引领人们健康生活的理念。
2013年19期 v.36;No.40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德华;广建芳;李临生;
针对工程实际中常见的线状分布测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三线制组网方法。定义了测点的待机、活动、透传三个状态及其切换协议,使得主机可以通过处于透传状态的测点,直接与活动测点通信。测点间只用一根通信线,组网协议灵活,连接简单,传输距离远,还可以兼顾模拟信号的传送。用倾角传感器做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原理以及硬件、软件实现,分析了影响传送距离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2013年19期 v.36;No.402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杨京礼;
针对ATS中TPS的可移植性差的问题,在ATML框架下研究了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使用信号作为测试系统内信息传输的接口,通过信号匹配为UUT端口分配仪器资源,解决了传统的面向仪器的自动测试系统资源分配依赖硬件资源的问题,提高了TPS的可移植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宋同根;谈东兰;马晖;李平;
为满足频谱分析仪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频谱仪全自动检定系统。在此简述系统组成、原理和软件总体设计架构,重点阐述基于VISA和数据库技术设计的频谱分析仪检定/校准系统"程控指令模板"和TPS测量模块遇到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系统采取测量控制过程和程控指令分离的方法,实现了同类标准设备无须编程可替换、被检设备型号无须编程可扩充,使频谱仪检定系统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设计科学、高效,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013年19期 v.36;No.402 120-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珏;
数据挖掘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知识的过程,它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课题使用JAVA语言、ORM数据访问接口和XML技术设计了跨平台运行、多线程并发处理、架构灵活、支持增量同步更新的数据挖掘系统模型ARFDW和实现方案。
2013年19期 v.36;No.402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宇;
配电通信一体化管理平台是智能配电通信网的重要支持系统,配用电通信网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管理方案,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电侧应用的瓶颈。分析了智能配电通信网的特点及业务发展需求,对无源光网络、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网络和电力线载波等适用通信技术的管理平台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
2013年19期 v.36;No.40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秋容;马嘉俊;郑光威;巩冰;曹祥玉;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的广义曲线坐标变换的电磁超材料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转换方程,然后通过高增益喇叭天线、圆环聚焦和角度旋转的人工电磁超材料这三个例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转换公式运用于二维的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得到了三种例子的仿真结果,并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广义曲线坐标变换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场分布特性的人工电磁超材料,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盖广洪;高波;
解耦算法的改进是提高六维力传感器计算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线性标定静态解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均值标定矩阵算法,并且制定了该算法优劣的评价标准,即精度检验法和最小条件数法,通过对实际传感器数据的处理,表明该算法得到的标定矩阵其条件数最小,并且计算精度高,可以达到0.5%的水平。
2013年19期 v.36;No.402 145-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王忠华;
针对信号传输通道相位估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利用Chebyshev正交多项式逼近函数计算反正切函数值求取通道相位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象限判别、区间划分的方法计算反正切函数的输入值,然后利用Chebyshev正交多项式逼近函数计算信号相位,最后,通过迭代算法简化计算。该算法具有算法简单,估计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2013年19期 v.36;No.402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汤莉莉;黄伟;
Altera公司的Nios嵌入式软核处理器以其成本低廉,设计灵活等特点,在嵌入式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LCD也越来越多地在各种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中作为人机界面和显示模块。论述利用SOPC技术实现了一种基于Nios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的液晶显示屏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对该液晶屏进行控制的硬件接口电路、软件编写流程以及相应程序。
2013年19期 v.36;No.402 151-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锋;高亚飞;
对CCD相机成像分辨率自动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测试方案中改进设计了照相分辨率靶标,开展了数据分析处理,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了对CCD相机整机分辨率的自动测试,结果数据经过专业测试比对确认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客观、准确,能够避免以往人工测试分辨率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013年19期 v.36;No.40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朝龙;李宏凯;李志;吉爱红;胡志东;
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扩展,液压四足机器人作为一种特种机器人,因其高度的机动性和大负载能力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液压系统中,阀控动力系统通过控制伺服阀来调节流入执行元件中的液压油流量,从而控制液压执行元件。事实上,由于控制输入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因此控制输入信号需要利用控制放大器处理和功率放大后才能用于控制伺服阀工作。提出了一种伺服阀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该驱动电路同时驱动一条腿的三个伺服阀工作,通过Multisim进行仿真分析后,研制了电路板。最后利用半实物仿真设备搭建测试系统的控制模型,并经该驱动板进行功率放大,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设计要求。
2013年19期 v.36;No.40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翁蕊周;李悦丽;
在高杂波环境下工作的雷达系统要求大的瞬时动态范围,才能实现对弱目标信号的录取,迫切需要设计实现高动态范围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ADC芯片选型、时钟设计和前端电路设计对数据采集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基于AD9650设计实现了一个16 b,65 MSPS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现对高杂波环境下雷达回波信号的采集。
2013年19期 v.36;No.402 160-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陶钢;
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器不能自动断电的缺陷和弥补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公开的几种断电保护器的不足,研发一个适合电动车辅助充电的电子装置——控制信号源无引线式电动车充电适时断电保护器,并对多台电动车电瓶充电进行了一年半时间的试用。通过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用该装置配合充电器充电,可以有效防止电瓶的欠充电或过充电情况的发生,延长电瓶的使用寿命。
2013年19期 v.36;No.402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