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MIMO体制雷达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

    高建平;

    在对MIMO雷达的基本原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MIMO雷达设计时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对关键技术实现的途径及常用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提出了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号流程的电子装备机理建模方法

    李召瑞;冯少冲;

    针对面向电子装备战斗操作训练和技术维修训练的模拟器,研究机理模型建模问题。首先总结了当前主要的建模方法,进而根据模块化思想,提出了基于信号流程建立电子装备的机理模型,共分为装备分解,提取信号流程图、建立子模型、建立完整机理模型等四个步骤。阐明了建模过程,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子模型和完整模型。讨论了模型的时间管理机制,多分辨率建模等问题,分析了该方法在故障建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个三级分辨率的机理模型体系。该方法的创新点包括:通过调整模型分辨率,可以兼容其他主要建模方法;同时能有效解决故障装备机理建模的问题。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当前模拟器在各个层次上对机理模型的需求。

    2013年23期 v.36;No.406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飞机的故障诊断维修体系研究

    俞凯;徐志兵;郝顺义;

    针对新型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结构复杂、维修保障难度大等问题,构建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故障诊断维修体系,通过网络资源传输故障数据和共享维修数据库信息,利用快速故障诊断、增强故障诊断与远程专家支持诊断三级工作模式,实现对飞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降低维修成本,提高飞行效率。

    2013年23期 v.36;No.406 9-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火箭橇的导航系统动态标定测试技术研究

    姚冉中;何占雄;唐瑞;

    针对北斗系统和惯导系统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无法同时模拟真实使用环境下加速度、速度和振动条件,提出使用地面高速火箭橇技术来实现导航系统动态情况下空间位置、速度和时间参数的标定技术。重点讨论了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精度分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保证高精度导航系统在接近使用环境的条件下测试其精度。这种测试可以在导航系统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交付验收等全阶段实施。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蓝牙技术的北斗终端通信模块的设计

    陈淡;郑应航;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精确授时,短信通信及快速定位的特点。针对北斗天线和射频信号处理模块体积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蓝牙模块与北斗模块通信的便携式终端。系统以STM32F103RBT单片机为核心,在北斗射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北斗信息处理模块之间加入蓝牙通信的模块,实现这两部分的无线互联,从而解决了北斗终端系统携带不便的问题。

    2013年23期 v.36;No.40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基于GPRS的水文信息无线远程监测系统

    戴夏怡;霍艾迪;伍雅婧;李丰谷;张玉展;张小南;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与GPRS网络的水文信息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利用GPRS网络的短消息业务来完成水位、温度等参数的无线、远程和实时传输,实现测量结果的计算机管理,测量精度高。经过实际使用证明,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从而为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预防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23期 v.36;No.4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Turbo均衡在Non-CP SC-FDE系统中的应用

    吴世奇;

    针对无循环前缀的单载波频域均衡(Non-CP SC-FDE)系统中的符号间干扰(ISI),提出了一种Turbo均衡与循环重构联合迭代算法。通过循环重构技术消除ISI,并采用频域均衡频域判决反馈(FDE-FDDF)方式,将Turbo均衡算法与循环重构算法结合在一起进行迭代。仿真结果表明,Non-CP SC-FDE系统使用该算法能实现与传统有CP系统近似的误码性能,在大幅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消除多径干扰。

    2013年23期 v.36;No.406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维TPC译码器的设计及FPGA实现

    瞿海惠;张浩;杨亚光;龙飞;

    Turbo乘积码(TPC)是一种性能优秀的纠错编码方法,它具有译码复杂度低、译码延时小等优点,且在低信噪比下可以获得近似最优的性能。介绍了基于Chase算法的三维TPC软输入软输出(SISO)迭代译码算法,提出了三维TPC译码器硬件设计方案并在FPGA芯片上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译码器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满足移动通信误码率的要求。

    2013年23期 v.36;No.40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卷积编码及Viterbi解码的FPGA实现及应用

    何金花;杨金功;

    卷积码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Viterbi译码是最常用的一种对卷积码的译码算法。介绍了卷积编码及Viterbi串行解码的原理及其FPGA的实现。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讨论了分帧式编解码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2013年23期 v.36;No.40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LTE协议栈软件分析测试方法

    朱峰;张晓萍;杨喜宁;

    测试是通信协议栈软件开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研发效率,给出了一种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开发经验得出的LTE协议栈软件的测试分析方法及应用结果。以LTE接入网标准架构为原型,分层调试为思想,多彩模块化打印为手段,具有环境简易、调试方便的特点,在实际开发调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23期 v.36;No.4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EEE 802.11s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李茜;刘经纬;周雅楠;韩仲华;

    基于IEEE 802.11s的无线Mesh网络已成为机动宽带接入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无线Mesh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混合无线Mesh协议(HWMP)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传统按需路由机制相比,该协议既具有先验式路由协议的灵活性,亦具备按需路由协议的有效性,同时,对该协议度量机制做出改进,其将在应急通信等特殊应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23期 v.36;No.40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STC单片机波特率自适应方法

    赵培宇;

    为了缩小电路体积、降低硬件成本,同时又保证串口稳定可靠通信,采用的一种波特率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STC单片机运行速度快、拥有片内振荡器、片内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串行通信程序中,利用单片机I/O口和定时器,对主机发送的固定字符进行测量、计算,得到合适的波特率常数,从而实现波特率自适应。给出了设计原理、实现方法、误差分析、流程图和部分程序,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该方法切实可行。

    2013年23期 v.36;No.406 41-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任务分配研究

    王建;王福豹;段渭军;黄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协同主要是任务的描述、分解、分配、调度和执行。任务分配是任务协同的主要内容,任务分配的方案直接决定着网络能耗,从而影响网络的生命周期。着重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技术以及启发式算法解决任务分配的问题,并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分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2013年23期 v.36;No.40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M642平台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设计

    陈先玉;帅建平;

    以DM642为核心,设计了一款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支持标清视频。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视频智能分析,对目标实现了检测、识别、跟踪及预警功能。

    2013年23期 v.36;No.40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3G无线VPDN网络备份通信线路的实现

    聂恩旺;董保华;

    针对气象观测资料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特殊需求,为了保证省内气象地面通信传输通道时刻畅通和气象业务高效稳定运行,结合河北省气象地面通信网络的现状,提出了利用3G网络来实现省内地面通信备份线路的方案,并详细做了BFD方案、3G路由器并网接入及省中心接入交换机访问控制的设计与实验,得到基于3G无线VPDN网络完全可以实现省内地面通信传输通道的结论,为气象业务高效稳定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2013年23期 v.36;No.40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基于VC++的动态信号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莫晓强;蒋永华;俞益鸣;章燕妮;黄雁;

    针对目前动态信号分析系统的现状和工程测试对数据采集的实际需要,基于Windows XP系统为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和VC++为开发工具,研制了一套基于VC++的动态信号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可实现对单个和多个信号的实时同步采集,并能够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还能实现数据的分段存储和波形的回放查看。最后进行了实验测试,所研制系统可以满足测试中的各种分析要求,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2013年23期 v.36;No.40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色差图像的数字图像拼接算法

    王利;易子川;潘中良;白鹏飞;

    针对有明显色彩和亮度差异的图片,在进行传统的图像拼接后,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拼接缝,严重影响拼接效果。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存在色差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计算相邻图片间的色彩校正参数和每个彩色通道的全局色彩调整参数,选择适合的颜色和亮度,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色彩校正。其次,引入SIFT和RANSAC算法,实现了图像的准确配准。最后,采取0-1加权融合算法和平均融合算法结合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已经进行图像间的校正,减少了待拼接图像的色差,使得图像的融合更加简单。该算法对于存在色差的图片序列可以实现无缝快速的拼接,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图像的色彩和亮度。

    2013年23期 v.36;No.40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BOC信号的导航发射信道预失真技术

    杨志梅;张立新;

    由于卫星导航系统中导航卫星发射信道的记忆非线性效应,使带宽受限的二进制偏移载波(BOC)调制信号失真加剧,导航系统性能将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建立并分析了导航发射信道模型,提出将等效简化信道模型的主体部分(HPA及其前后置滤波器)等效为Wiener-Hammerstein模型的思想,同时设计了一种针对此模型的基于直接学习结构的自适应LMS预失真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BOC信号的带外频谱扩展,优化星座图,可以很好地消除导航信道对BOC信号的失真影响,在卫星导航系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3年23期 v.36;No.40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震事件的信号识别算法研究及参数优化

    吴以群;吴观茂;

    微震监测系统主要用来监测和分析各种生产及开采活动中由岩石破坏所引起的微震。微震监测原理与地震监测相同,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事件的信号识别和定位,其中信号识别主要是指P波震相的识别,它直接影响微震定位的可靠性。目前在地震监测中,广泛使用的识别算法主要是pick_ew和FilterPicker算法。使用实际数据对这两个算法进行研究并优化其参数,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微震事件的监测中。由于pick_ew配置参数的复杂性,主要是依据前人使用的历史经验对参数进行优化;而FilterPicker算法只需要调整一个参数就可以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微震监测中,主要使用0.618法来找出这个参数值。

    2013年23期 v.36;No.40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船载式水声跟踪系统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张庆国;王健培;

    阐述了水下定位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基本分类,介绍了船载式水声跟踪系统的定位原理、实现方法,以及优点和不足之处,给出定位计算及姿态修正公式。针对声速、基阵孔径、时延值和姿态角等参数对系统产生的误差,进行理论公式推导和分析,最后给出系统误差公式。结合误差公式和随机误差理论,分析了跟踪系统的定位误差来源,并给出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

    2013年23期 v.36;No.40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应用于WLAN/WiMAX的新型双模双通带微带滤波器

    胡昌海;熊祥正;吴彦良;

    提出了一种新型应用于WLAN/WiMAX的对称T型开路支节加载的双模双通带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了奇偶模分析,电场分布和电流分布分析。该滤波器的两个通带分别由奇模和偶模产生,且具有3个传输零点,带内插损分别为0.76 dB/1.13 dB,带内反射分别为-19.2 dB/-15.1 dB,在3.75~7.33 GHz内,其衰减达到-20 dB以下,具有高选择性和宽阻带的特性,且滤波器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非常吻合。该双模滤波器具有非常小的尺寸,大小为14.03 mm×31.48 mm,即0.15λg×0.34λg,所以该双模滤波器在工程领域非常具有应用价值。

    2013年23期 v.36;No.40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仿真与测试

    徐聪;唐兴;

    在ADS软件的辅助下,设计出了一种应用于11 GHz频段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室外单元,中心频率为11 GHz,带宽为1.5 GHz的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并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的S参数与仿真优化结果及指标要求吻合较好。

    2013年23期 v.36;No.406 78-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左手材料提高微带天线方向性的研究

    张甲楷;丁君;

    左手材料是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全为负值的新型人工合成电磁材料,在其中传播电磁波的群速度与相速度方向相反。利用左手材料的平板透镜聚焦特性,可以改善天线的辐射性能,提高天线的方向性。在此利用左手材料这一特性设计出基于左手材料的微带天线。研究结果显示,加载左手材料以后的微带天线半功率束宽减小29°。验证了左手材料能够提高天线方向性这一特性。

    2013年23期 v.36;No.406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隔离度双极化孔径耦合天线设计

    王丹凤;王志红;张海力;

    采用多层贴片、垂直双H型孔径耦合结构设计了一种高隔离度双极化孔径耦合微带天线。主要通过实测分析不同贴片间距以及孔径大小对天线隔离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贴片间距和孔径尺寸。经Agilent E5062A矢量网络分析仪实测,得出天线两个端口的回波损耗在2.4~2.5 GHz能达到-16 dB以下,在工作频段内双端口隔离度优于-31 dB,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该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且可作为双极化基站阵列天线单元。

    2013年23期 v.36;No.406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龙芯处理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李士刚;黄威;张鹏;

    通过分析龙芯处理器的体系架构、指令集的特点,基于龙芯的硬件平台和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提出一套全面测试龙芯处理器性能的方法,以实际测试龙芯2F处理器为例,获得测试结果,客观评价龙芯处理器的性能,对于军用计算机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23期 v.36;No.406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RS系列串口在PTN架构上的实现

    叶志远;王光发;李志浩;陈军;

    分组传送网PTN由于具有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传统PTN架构没有对RS系列串口的支持。为了满足电力通信对RS串口的需求,采用在PTN架构上二次开发的方法,做了实地化业务部署实验,获得了业务系统要求达到的效果,得到RS系列串口能够在PTN架构上实现的结论,在电力通信领域使用分组设备承载RS串口数据,具有创新意义。

    2013年23期 v.36;No.406 91-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EKF和PF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技术

    田红兵;樊光南;宋龙;

    无论对于单机器人还是多机器人系统,定位能力是其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条件。针对常用定位技术难以满足移动机器人群体协同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强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粒子滤波(PF)的混合定位技术。首先,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建模,然后分别讨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的机器人协同定位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相结合的协同定位方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有效解决定位精度与运算量之间的矛盾,可实现在初始条件未知或存在较大误差情况下多机器人快速、精确地协同定位。

    2013年23期 v.36;No.406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字条纹投影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研究与实现

    龙佳乐;程瑞;张建民;

    根据投影机和照相机的光学成像原理,借用双目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搭建了一套测量精度高、标定过程自动化的基于数字条纹的三维形貌测量系统,并采用最新的相位展开技术用较少的条纹图像完成相位展开,通过对人脸石膏像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系统模型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2013年23期 v.36;No.40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TM32和FreeRTOS的嵌入式太阳能干燥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设计

    宋华鲁;闫银发;张世福;王海;李法德;

    以ARM Cortex-M3处理器STM32F103VBT6为核心,应用AM2301温湿度传感模块实现对太阳能干燥室内温湿度参数的实时监测,采用数字PID控制技术控制鼓风机的转速,保持干燥室内的温度稳定,并通过继电器控制排气扇的启停使干燥室内湿度保持在设定上限之下。干燥室通过RS 485总线和上位机通信,上位机设定干燥室内的目标温度和湿度上限,并实时显示干燥室内温度、湿度、鼓风机转速、排气扇开关状态等参数。嵌入式系统软件采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对太阳能干燥室内温湿度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经现场应用验证了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2013年23期 v.36;No.406 103-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空气能见度和CO_2浓度测量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张敏;林晖明;杨虹;黄文奇;

    探索并实现一种简易透射式能见度和CO2浓度测量装置。介绍了所设计装置的基本测量原理、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同时,实验验证了其测量能见度和CO2浓度的性能。装置不仅测量方便,而且具有经济、实用和便携等优势。

    2013年23期 v.36;No.40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恒温热线风速仪的一种新型校准方法

    姚惠元;刘国政;孙楠;董军;

    恒温热线风速仪作为一种风洞流场测量元件,在湍流脉动测速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热线风速仪的校准工作进行了研究,将B样条与递推最小二乘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校准方法。该方法选取具有低阶光滑特性的B样条函数进行逆向建模,并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的方法估计控制参数,有效地提高了校准精度和实时性。通过对实际风洞实验的数据分析,验证了提出的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其具有样本点少、校正精度高、简单实用等显著优点。

    2013年23期 v.36;No.40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动态蚁群算法用于洪灾搜救问题

    张聪;曲卫平;

    蚁群算法是一种求解最优路径的常用算法,其利用自然界中蚁群的活动规律和正反馈原理。动态的蚁群算法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改进,采用动态参数因子,可以有效避免搜索的局部最优和进化停滞现象,并且能够提高搜索效率。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该算法在求解最短路径方面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为今后的搜救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参考方法。

    2013年23期 v.36;No.406 113-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MS320F2812 DSP的产品预置参数在线烧写

    赵嫔娅;渠继峰;

    产品批量生产时,由于元器件及结构装调等存在个体差异,使得每台产品的程序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既费时费力也不利于产品的规范化管理。针对产品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的产品预置参数在线调试方法,可以通过上位机界面进行参数设置,同时实现在程序中烧写。该方法应用于光电设备批量生产过程中,大幅度减少了程序调试与烧写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可维护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2013年23期 v.36;No.406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I达芬奇技术的KVM over IP设计

    马千里;张弓;

    KVM over IP是通过IP网络传输键盘Keyboard、显示器Video、鼠标Mouse信号的简称,系统由接入侧的控制器和远程的客户端构成。目前,控制器的技术实现主要依赖于专用芯片。以TI的达芬奇技术为基础,结合视频解码芯片,研究了一种通用的、低成本的KVM over IP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

    2013年23期 v.36;No.406 118-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基于NRF905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顾涵;徐健;劳裔豪;

    针对有线温度采集技术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对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温度采集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编程采用C语言,主要分为主程序、温度采集和NRF905无线通信三部分。所设计的温度采集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受环境影响小、成本低等优点。

    2013年23期 v.36;No.406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C8051F020在液晶显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武建卫;张海红;郭夕琴;

    介绍了在电解质分析仪的开发中,电解质分析仪的总体结构以及液晶显示部分的设计情况。其中包括电解质分析仪的总体设计、液晶显示模块YXD-12864A2的组成、功能以及与单片机C8051F020的接口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显示软件,另外对按键系统的设计和如何消除抖动等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有效解决了汉字与字符混合显示的问题,系统实现了菜单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显示效果,为各种便携式系统显示前端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23期 v.36;No.40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适应比例积分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环

    盛臻;单长虹;蒋小军;刘丹丹;

    针对传统锁相环所存在的锁相范围窄、环路带宽和控制参数固定、以及提高锁相速度与减小稳态误差相互制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带宽自适应全数字锁相环。该系统采用比例积分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式,其中自适应控制器可根据锁相过程的鉴频鉴相信息,自动调整数字滤波器的控制参数,实现对环路的实时控制。采用理论分析与硬件电路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设计,并用FPGA予以实现。系统仿真与硬件电路测试结果证实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该锁相环的自由振荡频率可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锁相范围广、锁定速度快和稳态误差小等特点。

    2013年23期 v.36;No.406 127-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X88796C的低功耗以太网接口模块设计

    石俊岭;张鲜红;

    为了实现低功耗以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同时满足兼容多种微处理器的目的,采用低功耗并支持SPI及NonPCI总线的以太网控制器AX88796C作为核心芯片,提出了一种低功耗以太网接口模块的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轴台式工业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设计

    罗民;曹清;张舸;

    主要以三轴台式工业机器人为平台,采用改进的栅格法进行加工工件的环境表示,利用不同优先级的权值进行路径规划,设计具备一定通用性的控制软件,避免了加工不同工件需重新编写程序的麻烦。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3-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基于μC/OS Ⅱ的三维打印机任务间的通信技术研究

    毕宏彦;赵博;卫甜甜;丁浩;

    简要介绍了三维打印机原理与控制系统,重点论述了采用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三维打印机中任务的划分及任务间的通信技术。将三维打印分为4个用户任务,分别是触摸屏操作任务,显示屏显示任务,数据生成任务,打印任务。凭借μC/OSⅡ灵活的任务间通信的能力,采用消息邮箱Mbox从数据生成任务中将打印数据传送给打印任务。在不同任务中,将暂时不需要工作的任务挂起,而将需要工作的任务恢复运行,圆满地实现了三维打印的快速、精确控制。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抑制同步开关噪声的超带宽电磁带隙结构研究

    梁博;路宏敏;

    针对抑制印刷电路板中电源平面与接地平面之间的同步开关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维电磁带隙结构(BS EBG)。这一新型结构的设计基于在正方形金属贴片的四角刻蚀出折线型缝隙以降低贴片的有效电容,应用折线以增加相邻贴片的有效电感,单元晶格由折线与含有缝隙的正方形金属贴片桥接构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同参数的Zbridged EBG电磁带隙结构,当抑制深度定义为-30 dB时,BS EBG结构阻带范围从220 MHz到超过20 GHz,相对带宽增加了约15%,阻带下限截止频率降低了110 MHz。

    2013年23期 v.36;No.406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优化控制

    紫文才;何邦贵;紫振钦;

    随着控制技术以及步进电机(Stepper Motor)的发展,现代工业的许多领域对步进电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多以单片机等微处理器为基础,往往具有控制电路体积大、控制效率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利用FPGA控制速度快、可靠性强等特点,利用等步距细分原理和PWM控制技术,设计出了高灵活性、可人机交互、分辨率高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高效可靠。

    2013年23期 v.36;No.406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可调式声光控灯头的制作

    刘典文;庄传友;

    针对一些家庭或场所出现了"长明灯",为提倡节能且无需改装原线路的基础上,制作一种可调式声光控灯头。考虑到方便使用和不同用户需求,声光控灯头设计了卡口与螺口转换以及光强和声强感应调节装置,具有人性化、模块化特征。

    2013年23期 v.36;No.406 145-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I智能FPGA板卡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刘麦军;董敏周;于云峰;

    基于NI公司的智能FPGA板卡以及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与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比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并且对于不同应用场合,在FPGA逻辑单元足够多的情况下可以很简便地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做相应调整,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013年23期 v.36;No.40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杂数字电路的分解演化研究

    娄建安;李阳;余建华;

    针对制约演化硬件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GD-BIE分解演化方法,它将待演化电路按照先输出分解后输入分解的顺序,逐步分解为多个子电路,最后将演化成功的子电路有规律的综合完成目标电路的演化设计。实验证明,该分解方法能有效解决大规模电路演化中存在的染色体编码长、最大适应度高、演化代数多、输入输出真值表组合复杂的问题,为较大规模电路演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2013年23期 v.36;No.406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接触感应供电技术及其在扭矩测试中的应用

    丁闯;赵永东;江鹏程;冯辅周;

    非接触感应供电结合了电子电力技术与电磁感应耦合技术,已在电动汽车、手机充电及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非接触感应供电系统结构和原理的分析,研究了原、副边电路的补偿以及频率选择等关键技术,得出了原、副边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根据扭矩测试的供电需求设计了具体电路,并对设计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本供电电路能够满足扭矩测试的供电需要,为扭矩测试供电提供了新思路。

    2013年23期 v.36;No.406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可靠小车红外光循迹设计原则

    徐昌华;

    小车采用传统光循迹电路有两点不足:一是容易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而造成误判;二是光衍射现象又容易被相邻的光敏管接收也造成误判。针对这两点不足,提出设计原则是采用低占空比强红外光调制发射能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再对光接收信号进行交流放大后解调能进一步克服环境干扰;采用逐个循环发射、接收能克服光衍射对相邻光敏管的干扰。最后对改进型的方案予以设计,给出电路结构框图及部分电路图。

    2013年23期 v.36;No.406 158-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多路机载冗余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小珍;刘波;朱标;陈文明;

    采用以FPGA作为核心处理器,实现了对多路DVI视频冗余信号的解码、编码、实时处理以及输出显示,并且信号通道增加冗余设计,因而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电路设计简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通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流畅地对1 600×1 200分辨率,60 Hz刷新率,24位真彩色的高清视频进行实时处理,其系统可靠、稳定,实用性强。

    2013年23期 v.36;No.406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插拔控制器在直流升压电路中的设计应用

    李惺;钱跃国;靳丽;张剑青;

    设计了一种利用热插拔保护控制芯片,实现直流升压电路的输出过流、短路保护。分析了直流升压电路以及热插拔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详细介绍了电路及参数设计、选择过程,以及实际工作开关波形,并给出了设计实例。实验证明,利用热插拔保护控制芯片,有效地避免了常规直流升压电路在输出过流短路时的固有缺陷,提高了电源使用的可靠性。

    2013年23期 v.36;No.406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penMP的电磁场FDTD多核并行程序设计

    吕忠亭;张玉强;崔巍;

    探讨了基于OpenMP的电磁场FDTD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方法,以期实现该方法在更复杂的算法中应用具有更理想的性能提升。针对一个一维电磁场FDTD算法问题,对其计算方法与过程做了简单描述。在Fortran语言环境中,采用OpenMP+细粒度并行的方式实现了并行化,即只对循环部分进行并行计算,并将该并行方法在一个三维瞬态场电偶极子辐射FDTD程序中进行了验证。该并行算法取得了较其他并行FDTD算法更快的加速比和更高的效率。结果表明基于OpenMP的电磁场FDTD并行算法具有非常好的加速比和效率。

    2013年23期 v.36;No.406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代电子技术》征稿启事

    <正>《现代电子技术》是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陕西电子杂志社、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重点支持的电子技术类期刊,也是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教育学会和陕西省电子学会会刊。2007年6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版,国内外公

    2013年23期 v.36;No.406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约稿函

    <正>《物联网技术》杂志是目前唯一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手续齐全的物联网专业科技期刊。国内刊号:CN61-1483/TP,国际刊号:ISSN2095-1302,邮发代号:52-253,定价:15.00元/期,杂志现为月刊,全彩色印刷,每月20日出版。

    2013年23期 v.36;No.406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