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一种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简化方法

    张朝龙;邱昕;陈杰;

    提出了一种基于MMSE准则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简化方法。该方法将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TBT线性方程求解问题,然后利用快速求解算法避免了复杂的矩阵求逆和矩阵相乘,大大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MMSE算法,该简化算法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仅带来微弱的性能损失。

    2014年07期 v.37;No.414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线自组织网络RGG模型聚类系数研究

    钱静丰;杨琦;

    在影响无线网络同步的因素中,网络拓扑结构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研究RGG模型中网络聚类系数和网络次大特征值之间的关系,来探索聚类系数对网络收敛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希望从有边界效应和无边界效应两种情况入手对其进行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在无边界情况下的聚类系数是一个常数,与其他因素无关,有边界情况下其值与环境参数相关。从理论上推导了无边界聚类系数的理论值,并给出了有边界情况下的推导思路。

    2014年07期 v.37;No.41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CDMA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张金金;李欣;

    基于水声通信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FPGA的CDMA技术的调制/解调模块,选用m序列作扩频码,BPSK作为调制方式。该设计在EP3C10E144C8N芯片上,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完成了CDMA调制/解调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功能正常并且工作稳定。CDMA调制/解调模块将应用于水声通信系统。

    2014年07期 v.37;No.41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RF24L01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胡中玉;岳强;冯维杰;佘东;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体系结构,设计出了节点,极大地降低了功耗。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收发芯片nRF24L01实现了温度的采集、无线收发等,给出了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具体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最后进行了实际测试。

    2014年07期 v.37;No.4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基站UWB定位距离的获得及处理方法

    安宝强;张浩;崔学荣;

    相比于其他定位系统通常至少需要3个参考基站的开销来说,UWB单基站定位只需要一个基站,系统配置简单,可以很快的被应用和发展。为了提高UWB单基站定位系统中对于距离的测定精度,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该系统的通信定位协议。该定位通信协议用于更加精确地进行基站与标签之间的时钟同步。同时将最大概率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距离数据处理。通过对UWB单基站定位系统的整体仿真得到的距离测量误差小于5 cm。该仿真结果说明了此种定位协议和最大概率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室内高精度无线定位。

    2014年07期 v.37;No.414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M-Linux的无线音视频对讲系统

    邹振华;田敏;索世昌;蓝世强;赵雷;李磊;

    该系统是以Linux作为操作系统,并以S3C6410微处理器为硬件平台的嵌入式应用系统。系统采用CMOS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WiFi无线传输;利用S3C6410独特的MFC功能,实现H.264高速、高效率硬件压缩和解压;通信双机采用多线程方式实现了音视频实时传输;可在4.3寸的彩色液晶屏上显示本机及远端机清晰的图像;音频与视频可全双工同步传输。该系统功能实用、操作简洁,能够广泛应用于小型音视频服务或网络音视频电子产品,可替代传统对讲系统。

    2014年07期 v.37;No.41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公平的EDCA算法研究

    夏汉铸;刘辉元;

    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特性,分析无线Mesh网络中的EDCA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平的EDCA算法,详细讨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参数变化规则,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提高网络的公平性同时改善网络性能,还可以达到对不同业务流的业务区分。

    2014年07期 v.37;No.41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线通信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喻武龙;翁省辉;齐连众;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远程无线控制功能的监控系统得到广泛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通信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单片机通过串口连接GPRS通信模块和图像捕获模块,并扩展红外探测模块,在接收到来自于远程控制中心或红外模块探测的控制指令后启动图像捕获模块,并将所拍摄的图像自动传至指定手机,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控。该系统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

    2014年07期 v.37;No.414 25-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遥测数据列表滚动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陈飞;王文韬;

    实时数据滚动更新在遥测数据监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遥测数据采集速率的增大,帧间隔越来越小,屏幕刷新引起的闪烁也越来越严重。在此提出通过控件技术实现数据列表滚动功能,并通过内存拷贝,利用双缓存机制,解决数据快速更新引起的闪烁。通过测试证明,该软件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解决了屏幕闪烁问题,在遥测数据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07期 v.37;No.414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导频的室内可见光自适应OFDM通信系统信道估计

    黄震宇;郭树旭;张择书;

    使用自适应OFDM技术改善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需要以准确的信道估计为前提。研究可见光自适应OFDM通信系统的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引入射频通信中常用的LMS方法,与可见光信道基于LS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MS估计方法在BER为10-3水平时,SNR优于LS估计方法2 dB,LMS信道估计方法信道跟踪能力较强,比LS法抗干扰。

    2014年07期 v.37;No.41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地面雷达测高精度的因素

    孔凡泉;胡丙华;

    针对某型三坐标地面雷达,对影响地面雷达测高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阵地地形、电磁环境、杂波环境、大气环境和人为导致的系统异常等因素,分析了地面雷达测高误差产生的原因,评估了多种因素对测高精度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规避影响因素以改善地面雷达测高精度的建议。

    2014年07期 v.37;No.4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反辐射导弹仿真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杨黎都;王立冬;刘敏;

    反辐射导弹仿真试验是以雷达对抗仿真试验系统为平台进行的,由于雷达对抗仿真试验系统存在天线阵列通道幅相不平衡、微波暗室多路径传输、三轴仿真转台误差及转台中心与导引头不同心等误差因素,因而会影响反辐射导弹仿真试验。针对仿真试验系统特点,分析并计算了天线阵列通道幅相不平衡等各误差因素对仿真试验造成的测向误差,最后给出了反辐射导弹仿真试验系统误差分析结果。

    2014年07期 v.37;No.414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便携式发控装置电气调试系统设计

    潘勃;卢选民;苏龙;王剑亮;

    为了模拟飞机、两型发射架及导弹的电气信号特征,实现凉性发射装置及其配套发控盒研制过程中调试、系统联试功能一体化,设计开发了某型便捷式发控装置电气调试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配置、适配器的设计、软件工作流程等;经测试,该系统安全、可靠,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2014年07期 v.37;No.41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频段雷达组网探测跟踪隐身目标研究

    张华涛;

    首先定义并给出了求取隐身目标的方位角、航向角和方向角的计算公式;然后拟合求取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并近似计算隐身目标在不同频段雷达下的检测概率Pd,给出了组网雷达探测跟踪隐身目标的结构框图及流程图;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与分析。结果说明了在间断检测到隐身目标的情况下,采取的滤波处理方式能较好地探测并跟踪隐身目标。

    2014年07期 v.37;No.414 46-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直升机卫星通信中旋翼遮挡问题及应对方法

    董孝东;

    阐述了直升机卫星通信中旋翼遮挡对信号造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航向和天线仰角条件下无遮挡时间比例,针对直升机宽带和窄带卫星通信前返向链路的不同特点,分别介绍了几种克服旋翼遮挡问题的方法。

    2014年07期 v.37;No.414 50-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数字波束相位成形失真分析

    汪沛;

    数字波束系统中,通常采用相位加权实现波束成形,但这种方式对具有一定带宽的调制信号而言是存在失真的。为了研究这种失真对典型数字通信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一维线性均匀加权直线阵数字波束成形模型,介绍了这种阵列天线相位波束成形的原理,随后结合BPSK调制信号,对数字波束相位成形过程进行推导,获得相位成形波束接收信号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表明对于BPSK调制信号而言,相位波束成形会引入码间串扰,并且串扰影响随着阵列规模增大、信息速率提高、波束扫描角度增大而加剧。

    2014年07期 v.37;No.41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改进的QR码图像二值化算法

    张继荣;王利军;

    对光照不均的QR码图像进行全局二值化处理后,会出现全白或全黑的误差区域,在局部二值化过程中会出现伪边界情况,并且计算时间也会变长。针对光照不均的QR码图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背景灰度的二值化算法。首先,根据二维码源图像大小进行分块处理,使用灰度估算公式对分块的灰度值进行计算。其次,使用联合插值算法产生背景灰度水平图像,然后用背景灰度水平图像替代源图像得到校正图像。最后,采用Ostu算法对校正图像进行二值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的校正光照不均的QR图像,并得到一个良好的二值化图像。

    2014年07期 v.37;No.41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普遍意义下的干涉仪通道间相位差测量精度分析

    石荣;邓科;阎剑;

    传统的干涉仪通道间相位差测量模型是建立在单频电磁波的基础之上的,在应用于调制信号测量时,其精度分析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调制信号相关接收的方法来提取干涉仪通道间的相位差信息,推导并建立了普遍意义下的干涉仪通道间相位差测量精度的理论计算式,并且新的精度计算式对传统计算式具有向下兼容性,并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这对于电子侦察的测向和定位等应用中与干涉仪相关的测量精度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

    2014年07期 v.37;No.414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零陷展宽对角载入算法

    陈涛;隋莉莉;吴焕欣;

    提出了零陷展宽对角载入算法,该算法既解决了干扰在快速运动时,干扰零陷过窄的问题,又解决了协方差矩阵误差和导向矢量误差存在时,算法稳定性变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角载入因子和采样协方差矩阵间的关系确定了对角载入算法载入因子的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很好的稳健性,以及较宽的零陷。

    2014年07期 v.37;No.414 64-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詹洪陈;王怀登;何菁;袁杰;

    主要围绕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分析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具体结构,研究了结构中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并且用Matlab软件工具基本实现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以手机图像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2014年07期 v.37;No.41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接收机AF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董茂林;周鹏;王传刚;

    针对AFC电路在接收机信号处理电路中的重要性,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MC1590的AFC电路。该电路在反馈回路中通过鉴频器取样控制VCO产生的本振信号,使输出的中频信号频率稳定,具有输出稳定、失真度小、带负载能力强等优点,满足了接收机信号处理的使用要求。

    2014年07期 v.37;No.414 71-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飞行控制系统总线数据处理方法优化设计

    张阿莉;刁学敏;刘威;

    针对新型飞控采集器采集数据流数增多、试飞模式改变的问题,对原有飞行控制系统总线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优化设计。使用内存影射技术管理原始数据的读写操作,同时优化设计校线文件管理模块和参数文件管理模块,实现了多流、多表号飞控数据的快速处理。通过工程使用验证,软件有效解决了多流、多表号飞行控制系统总线数据处理问题。

    2014年07期 v.37;No.41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高增益Ka波段EBG天线阵列的设计

    叶文熙;李正军;

    电磁带隙(EBG)天线是一种可以提高天线辐射口径及增益的新型天线,以FSS作为EBG反射面,角锥喇叭作为辐射源,设计了一种可以工作在29.7~30.2 GHz,最大增益为23 dB的EBG天线,并对7个喇叭阵列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种EBG天线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可以作为小型化单口径反射面多波束天线的辐射源,用于减小通信卫星的重量。

    2014年07期 v.37;No.41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型化北斗导航圆极化天线研究

    于家傲;姜永金;李有权;鞠志忠;

    结合多种贴片开槽方案,采用正交馈电圆极化激励方式,实现了一款北斗B3(1 268.52±10)MHz频点导航天线的小型化设计。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小型化天线在B3处的顶空增益为3.69 dB,低仰角增益≥-1.5 dB(≤±70°),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带宽为20 MHz,带内轴比≤2 dB。该小型化天线贴片尺寸相比同介电常数基板的同频点未开槽天线缩小72.8%,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14年07期 v.37;No.41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分形的特异媒质层设计及应用于提高天线增益

    陈华;陈星;

    根据分形原理,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分形图案。通过在印刷板(PCB)上周期性地蚀刻该分形图案制作了一种微带结构的特异媒质层。仿真计算表明,随着一些分形结构参数变化,该特异媒质层对电磁波具有连续变化的反射系数幅度和相位。依据部分反射层理论,将该特异媒质层加载在矩形贴片天线前方,在天线的工作频点、带宽和定向辐射特性基本保持不变条件下,矩形贴片增益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加工制作了特异媒质层和矩形贴片天线,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和仿真计算的正确性。

    2014年07期 v.37;No.414 82-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波导窄边斜缝行波阵列天线设计

    陈晓鹏;陈文俊;石磊;

    为了快速设计波导窄边斜缝行波阵列天线,采用理论计算结合软件仿真的方法。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实验过程,得到裂缝电导函数。初始设计完成后,比较仿真结果口径分布和理论口径分布的差异,微调裂缝尺寸参数使天线口面幅度逼近设计值。设计了一个47阵元行波线阵,并采用两根波导对称放置抑制交叉极化。Taylor综合副瓣值为-30 dB,仿真得到的最大副瓣值为-24.8 dB,波瓣宽度为2.2°,增益为24.6 dB。

    2014年07期 v.37;No.41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结构紧凑带阻抗补偿的新型UHF套筒天线

    李峰;李铁军;魏亮;

    通过采用一种新的阻抗补偿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机载宽频带套筒天线,经仿真和实测证明采用这种阻抗补偿技术对套筒天线方向图没有明显的影响。新型UHF套筒天线与普通机载超短波天线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气动性佳、功率容量大、直流接地的明显优势,非常适宜于安装在高速飞机上。

    2014年07期 v.37;No.414 89-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颜色特征的人流量实时检测方法

    徐小龙;谷宇章;王营冠;胡珂立;

    为改善视频监控中人流量检测的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头发颜色特征的人流量跟踪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输入图像同时做如下两个操作:基于头发颜色特征的二值化和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前景提取。对这两者合并后的结果做特征判别就可以得到人头区域。以人头区域为目标进行跟踪,分析运动轨迹特征后可以判断行人的进出方向及数目。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双向行走、行人密集及背景干扰条件下均有很高的正确率。并且,每帧图像平均处理时间只需20 ms,完全可以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2014年07期 v.37;No.414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工厂仓库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

    孙冬娇;徐高威;刘恒;

    针对当前工厂仓库火灾事故频繁发生,设计了一种工厂仓库火灾预警系统。该系统由火灾检测模块与中心接收模块组成,火灾检测模块利用以STM32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小车在工厂仓库"巡逻",通过加装OV7670图像传感器检测火焰,一旦发现火灾事故发生,立即无线发送预警信息,信息由中心接收模块接收后通过RS 232串口传送给PC机,PC机采取相应救灾措施。实际测试表明,本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的成功率高,近100%,零误判,时间短。

    2014年07期 v.37;No.414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现场实验的无线与有线加速度系统桥梁振动监测比较研究

    蒋新花;丁华平;沈庆宏;

    以Imote2无线通信平台为核心,构建新一代无线加速度节点;将无线通信、信号预处理、数据运算以及电源管理在节点内部完成,减少无线通信数据量,降低传感器运行功耗;以润扬大桥原有有线加速度节点为测试参考对象,通过现场试验,比较研究无线加速度节点和有线加速度节点在系统构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精确度等方面的表现,验证无线加速度节点在桥梁振动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

    2014年07期 v.37;No.41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cSDE的海缆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袁艳会;高红武;安博文;

    采用SQL Server 2005配合ArcSDE作为后台数据库来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和海缆的各种属性信息;系统选用Visual C#平台以及ArcGIS Engine组件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开发海缆监测系统。通过对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存储模式的理解与运用,系统实现了海缆温度数据导入,加载显示以及温度数据的入库等功能。按照ArcSDE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规则设计数据库,利用了组件开发技术,进行了桌面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2014年07期 v.37;No.41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低谐波软启动器的研究

    李常青;滕晓菲;杨少杰;孙旭鸿;郑崇伟;

    设计一种软启动器,以可控硅做主控元件,单片机控制软启动策略,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STM32系列微控制器通过控制可控硅导通的周期波数,进而改变异步电动机启动电压的平均值,从而减少启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同时进行相位检测,确定启动电流的过零触发,克服了一般软启动器产生严重谐波污染的问题。

    2014年07期 v.37;No.41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斯-牛顿法在模拟特征分析测试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宋东海;陈二虎;

    普通的模拟特征分析测试方法直接根据采集的VI曲线进行故障判定,无法自动调整测试参数,测试人员需要手动调整测试参数,这样严重影响测试工作效率。以容性器件为例,根据模拟特征分析原理建立故障前后信号差异的目标函数,依据被测器件参数利用改进的高斯-牛顿迭代法对测试信号进行自动灵敏度调整,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优化参数对电流信号差异的提升尤为明显。

    2014年07期 v.37;No.414 110-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GRNN与BPNN的函数逼近性能对比研究

    丁硕;常晓恒;巫庆辉;

    为了研究GRNN和BPNN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从数学角度详细阐述了GRNN和基于LM优化算法改进的BPNN的学习过程,编程建立了GRNN和BPNN,并分别用两种神经网络对指定的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数量相等且中小规模网络的条件下,相对于BPNN而言,GRNN的逼近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具有很好的逼近能力,为解决非线性函数的逼近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手段。

    2014年07期 v.37;No.41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QPSO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杨照峰;时合生;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等缺陷,提出了基于改进QPSO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利用QPSO的优点,并对量子门更新策略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提高了模糊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以及搜索能力,在全局寻优能力、跳出局部最优能力、收敛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2014年07期 v.37;No.41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二象限APF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黄翌阳;曼苏乐;刘岩;金伟;鞠荏;

    为消除单相整流装置产生的谐波,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象限有源滤波器(APF)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包括其主回路拓扑与控制策略。使用T型拓扑可滤除高次谐波,在主回路加装二极管可削减有源滤波器电流峰值,并在控制回路中使用双前馈以实现快速响应。对该拓扑和控制方案进行了Matlab仿真,并设计了基于dsPIC33F系列数字控制器的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技术可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仍将功率因数提升至99%。

    2014年07期 v.37;No.414 121-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基于LabCar曲轴与凸轮轴传感器信号的研究

    杨学平;申立中;

    通过LabCar软硬件结合实现了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模拟,对比分析研究了模拟信号与理论转速信号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LabCar模拟出的曲轴凸轮轴位置信号与理论信号一致,模拟信号能被ECU精确识别,从而提高了高压共轨ECU硬件在环测试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14年07期 v.37;No.41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射频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

    郭伟;

    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可以使物流信息和资料的采集更加迅速、精准,并且能够实时了解物品运输动态。为了达到促进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科学合理的应用,更好地保障物流质量水平的目的,采用先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进行介绍,再对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014年07期 v.37;No.41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一种用于RFID标签带温度补偿的振荡器设计

    施乐;杨发顺;陆安江;雷涛;

    提出了基于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带温度补偿高精度振荡器的设计方案。针对射频电子标签应用的设计要求,选用改进型的双电容张弛振荡器结构。通过温度补偿作用,参考电压与输出电流受电源影响较小,保证了振荡器输出频率的稳定性。使用SPECTRE工具对电路进行仿真,在1.8 V电源电压下,-25~100℃范围内,中心频率为1.92 MHz时最大偏差小于±0.75%,达到使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电路的版图。

    2014年07期 v.37;No.414 133-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噪声比改进研究

    唐培;

    通过介绍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噪声的主要起源,提出了针对不同噪声源(电噪声和外界电荷引起的非本征噪声)的解决措施,为将来针对高SNR的压力传感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07期 v.37;No.41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PLD/FPGA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变革必要性研究

    双凯;蔡洪明;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已经为数字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标准化逻辑设计语言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设计观念。作为大学的技术基础教学环节,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分别通过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设计实例比较了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现代逻辑设计方法的优势。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现代逻辑设计技术取代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而成为数字电路设计的主流,是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4年07期 v.37;No.414 139-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微放电检测方法分析

    魏焕;马伊民;

    首先分析了微放电的影响,指出了微放电检测的重要性。总结了现有的微放电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总结分析了微放电检测方法,并指出了微放电检测方法的研究趋势。

    2014年07期 v.37;No.414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可用于Class D的电流反馈比较器设计

    薛佳梅;李开航;罗雪芹;

    设计一款可用于Class D的比较器。在考虑抗噪能力和分辨率的情况下,引入2路电流反馈,提高抗噪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分辨率。采用HHNEC BCD035工艺对该调制器进行电路级设计并用Cadence仿真,该电路可抑制输出电压的错误跳变,失调电压为0.2 mV,增益为38.42 dB,3 dB带宽达到20 MHz,满足高速率要求。

    2014年07期 v.37;No.41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FPGA设计中的跨时钟域问题

    俞帆;张伟欣;

    随着FPGA设计中的时钟频率越来越高,时钟方案越来越复杂,跨时钟域问题变成了设计和验证中的关键点。为了解决跨时钟域问题对FPGA设计造成功能错误,对跨时钟域信号采用两级寄存器或多级寄存器同步、握手协议和异步FIFO等同步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不检查时序、修改SDF文件和添加约束文件三种仿真中的技术,解决了跨时钟域产生的亚稳态现象对FPGA仿真验证造成的影响。

    2014年07期 v.37;No.414 151-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Verilog HDL的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李玉学;白忠臣;秦水介;

    对FIR数字滤波器基于Verilog HDL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在分布式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了32阶常系数FIR滤波器。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逻辑设计,使用Synopsys VCS作为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仿真和验证,在Synopsys公司的Design Compiler下进行综合。结果表明,该设计既保证了运行速度又节省了芯片的面积,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中。

    2014年07期 v.37;No.41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节能减排技术

  • 16通道恒流LED驱动芯片的PWM调光功能设计

    苑乔;李晓青;梁银川;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多通道恒流LED驱动芯片的PWM调光功能的实现方案,通过脉宽调制来改变流过各个通道LED的平均电流,进而实现了LED的调光控制。该模块由128 b串行移位寄存器,8 b数据锁存器,8 b计数器,以及8 b PWM灰度比较器构成,输出具有256阶灰度调节功能的PWM控制信号。外部数据时钟采用25 MHz,内部振荡器采用1.2 MHz。整体功能由Verilog HDL语言编程实现。

    2014年07期 v.37;No.414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能收集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

    夏淑丽;

    设计了一种直流电能充电器,该充电器可将直流电源的能量传递到3.6 V以上的可充电电池中。系统根据输入电压不同采用MC34063和HT7750来构建供电电路给电池充电,经过89C51单片机控制AD0832来检测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检测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定,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为了提高单片机的工作效率,对单片机处于休眠和工作两种状态进行断续的检测。

    2014年07期 v.37;No.414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