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_科学计算与信息处理

  • 迭代奇异值分解的学生成绩恢复方法

    刘侍刚;辛晓萌;彭亚丽;宋小云;

    为了有效地对学生成绩数据进行恢复,提出一种迭代奇异值分解的学生成绩恢复方法。该方法采用矩阵表示学生成绩,利用该矩阵具有低秩的特性,在给定缺失元素的初始值后,利用奇异值分解得到缺失元素的近似值,而该近似值比初始值更加接近真实值。再将求到的近似值代替初始值,经过多次迭代,最终可求到成绩表中缺失元素的真实值。该方法的优点是在缺失元素恢复过程中,利用了所有已知元素信息,并将所有已知元素平等地对待。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恢复出学生的真实成绩。

    2014年10期 v.37;No.4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模拟与分析

    蒋超宇;姚国仲;申立中;刘少华;

    为了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使用AVL-FIRE软件对纯柴油和B30E10(含30%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10%体积分数的乙醇和60%体积分数柴油的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缸内燃烧和喷雾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将燃烧室进行切片,比较了两种燃料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变化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初期,B30E10燃烧比柴油慢,随着燃烧的进行,当燃油堆积于燃烧室凹槽后,B30E10在缸内的燃烧速度、压力和缸内温度均比柴油低。

    2014年10期 v.37;No.417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价

    于彤;李海东;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足,已经严重影响银行的发展,因而银行需要重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分析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及评估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财务情况出发,建立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随机选取了我国制造业的160个上市公司样本,包括36个ST企业和124个非ST企业,并基于三层BP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训练及仿真测试,研究发现BP神经网络适用于信用风险评估,且其准确性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从银行、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2014年10期 v.37;No.41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贝塞尔曲线和路径的气象模式建模仿真

    初晓军;刘宣华;

    为了更贴近机载雷达实际的工作情况,符合培训人员工作的需求,介绍了机载雷达训练模拟器的气象模式的建模仿真。首先建立了气象目标控制模型,支持对气象目标显示的控制和调整。通过控制台向显控台发送目标坐标信息,以及对不同强度的气象目标进行不同颜色标记,并基于贝塞尔曲线和路径规划成功实现调用GDI画图来生成不规则形状的气象目标。最后在某型机载雷达训练模拟器实现气象模式的拓展,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2014年10期 v.37;No.41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行为地理的跨界水资源冲突研究

    范虹;牛文娟;牛富;

    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根据跨界水资源冲突中左右岸和上下游的冲突由于冲突主体地理位置差异而呈现不同特点,建立了左右岸和上下游跨界水资源冲突演化博弈数理模型,研究跨界水资源冲突事件产生机理。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表明:上下游水资源冲突与左右岸水资源冲突具有不同的发展演化规律,需要在水资源冲突管理的实践中对上下游水资源冲突和左右岸水资源冲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左右岸演化博弈有(冲突,冲突)和(协商,协商)两个演化稳定策略,博弈双方个体的相对收益而不是个体在博弈中的收益对博弈演化的方向有重要的影响。在上下游演化博弈中,(冲突,冲突)是不稳定策略,其演化稳定策略为(冲突,协商),增加协商成本和减小冲突成本均导致上下游群体中采取冲突策略的个体比例上升。

    2014年10期 v.37;No.417 15-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流体仿真技术的互动数字台球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慕羿;王洪源;

    流体仿真是虚拟现实、军事仿真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基于流体力学的方法计算量巨大,普通计算机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而基于渲染的方法只能产生视觉效果,无法实现流体与物体的互动。为兼顾实时性与视觉真实性,所设计的互动数字台球系统利用改进的LBM方法对流体进行模拟。将虚拟水面投影到铺有专用幕布的台球桌上,并利用数字摄像机捕捉台球的运动轨迹。作为对水面的扰动,通过流体模拟,实现了真实台球与虚拟水面的交互,并可达到35帧以上的帧率。设计新颖合理,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和娱乐效果。

    2014年10期 v.37;No.41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

    李琳;张栋栋;沙林秀;徐红;

    为了使钻进过程达到最优,提出了基于机械钻速、钻头寿命和钻头比能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参考典型的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NSGA-Ⅱ,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采用一个钻进参数优化实例对优化模型和算法进行检验,得到分布均匀的Pareto最优解,一些最优解与传统的钻进参数单目标优化的解近似;讨论了算法中的种群规模、迭代次数和外部档案规模三个参数,得到一组兼顾解质量和计算时间的参数值,其计算时间的统计结果证明模型和算法满足钻进参数动态优化的要求。

    2014年10期 v.37;No.41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BP神经网络在呼叫中心抽检评估中的应用

    马洪利;贺欣韬;王蕊;石芳;

    为了提高抽样检验的检出率,基于对某运营商呼叫中心服务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对客服代表输出的话务质量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判分类的方法。经过Matlab仿真平台的模拟实验,确定风险因子和风险等级,并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得到结论: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呼叫中心服务质量风险评估和抽样检验领域是可行的、有效的。基于该方法,可以将呼叫中心服务质量抽样检验的检出率从传统方法的5.3%提高到现在的9.23%,提高了质检人员的工作效率。

    2014年10期 v.37;No.417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编码特征提取及弹性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

    姜芳芳;何明一;王欣欣;

    针对自编码算法提取输入特征能更好地发现样本间的相关性的优点,以自编码算法提取待识别样本特征作为多层前向网络的输入,以弹性BP算法训练网络,并用MNIST手写数字数据库样本测试。从正确率、拒识率、错误率和可靠率4项性能指标方面与逐像素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测试。研究表明,采用自编码特征提取、多层前向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以及弹性BP算法进行训练的手写数字识别,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识别可靠率。

    2014年10期 v.37;No.41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曲轴转速波动对某柴油机正时齿轮系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薛爽;毕玉华;贾德文;宋国富;雷基林;

    为了研究曲轴转速波动对正时齿轮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曲轴动力学模型与正时齿轮系动力学模型,在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齿轮啮合冲击力随转速波动的变化规律,以及曲轴加装减振器前后的齿轮系冲击力与频域啮合力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转速的波动幅度增大,齿轮的最大冲击力增大,转速从1 000 r/m到3 000 r/m时,曲轴齿轮所受最大冲击力增大了近5倍。曲轴加装减振器后,各个齿轮冲击力平均减小了60%。曲轴的转速波动是导致该柴油机正时齿轮受到高冲击载荷的主要原因。

    2014年10期 v.37;No.41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BR的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快速生成方法研究

    于世浡;汤晓安;孔龙星;张俊达;

    结合当前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CBR的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快速生成方法。首先基于框架表示法对突发事件案例进行建模,并构建案例库;然后基于相似性度量,提取与本次突发事件最为接近的参考案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互修改后,得到最终处置方案;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航空航天航海技术

  • 多余度飞控计算机通道故障逻辑技术研究

    程俊强;杨菊平;

    在航空电子系统中,飞控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飞机的飞行功能,要求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必须采用容错技术来满足要求。容错的重要方法是冗余。目前的飞控计算机系统,大多采用双余度、三余度及四余度的容错计算机。在余度计算机中,每一余度称为一个通道,每个通道均具有输出控制能力,因此余度计算机输出控制权的确定和交接就变得至关重要。介绍了道故障逻辑的功能需求和结构,重点研究了一种3×2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通道故障逻辑的设计。

    2014年10期 v.37;No.41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ini700记录器的1553B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刘威;刁学敏;许应康;

    随着新型机载飞行数据记录器Mini700在飞行试验中的广泛应用,总线数据的记录格式发生变化,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对1553B数据处理不仅流程复杂而且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Mini700记录器的数据格式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其数据绝对时间的计算及数据格式的解析算法,设计开发了基于Mini700记录格式的1553B总线数据处理软件。测试结果表明,新软件不仅改进简化了当前的数据处理流程,而且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2014年10期 v.37;No.417 47-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底原位监测微剖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王一辰;李欣;

    数据采集系统是海底原位监测系统的核心。为了实现对海底边界层进行微剖面数据采集,系统以ARM9为控制核心,MSP430为电源控制模块核心,基于Linux软件平台,集成了9台深海设备,采用双ARM冗余控制与数据存储设计。系统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传感器框架在三个不同高度工作,从而实现了实时、自动化、稳定的微剖面数据采集与控制管理功能。

    2014年10期 v.37;No.41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图形图像处理

  • 基于BP的露天矿边坡可视化研究

    宋喜忠;刘栓;

    由于露天矿边坡具有地形复杂、高低起伏等特点,针对传统边坡可视化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在此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边坡三维可视化研究算法。将露天矿边坡进行三维可视化,剥离等高线并进行赋值。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等高线预测模型,生成栅格DEM矩阵,实现可视化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解决了边坡复杂性问题,克服了传统可视化方法局限性,真实准确地模拟了现实中边坡的多样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形状角与分块图像的车辆轮廓分割算法

    陈凌宇;李鸿;燕磬;

    为了减小对车辆进行外形超限测量时其他车辆对图像的影响,精确地将目标车辆的轮廓信息分割并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角、结合分块图像与边缘提取的分割算法。对获取图像进行帧差法削弱背景边缘信息的影响,再用Canny算子边缘提取,将得到的轮廓信息进行基于形状角的识别与提取。提出了一种对图像进行分块分类的图像分割法。该算法有效解决了测量中背景对前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与准确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56-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SoPC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唐婷婷;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在很多行业领域都应用到视频图像。该文对视频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分析与研究关键通过SoPC及FPGA两大处理技术。系统采用视频转换芯片SAA7113完成视频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采用CY7C1049 SRAM完成图像数据的存储,设计VGA显示输出控制关联模块,同时重新修改了显示芯片具体运作形式的配置信息,相结合产生VGA具有控制能力的信号;参考VGA显示器的运行原则,实现了VGA帧一致性信号与接口水平的提升。

    2014年10期 v.37;No.417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计算机软/硬件与数据总线

  • 医院门户平台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建设方法

    王波;黄米娜;

    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而高效地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非常容易地得到自己需要的医疗信息、医疗服务。通过对医院门户平台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论述了平台是如何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该平台采用Web 2.0和数据库技术,即应用ASP.NET管理技术体系、C#技术语言、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数据库等技术开发实现的。医院门户平台的建成,方便了患者的就医,提升医院发展,扩大了影响。通过医院门户平台的建设,为医院信息化打下了基础,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64-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校园中即时通信技术的应用

    马红;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数字化在校园中的应用,以网络和数字化信息为基础的校园就是数字化校园。在数字化校园中,要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程,需要各种文字、视频、语音等各种能够即时沟通的方式,而这些即时沟通方式都需要即时通信技术提供。在此以即时通信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数字化校园当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

    2014年10期 v.37;No.41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JSP技术实现的体育用品管理系统

    延保东;鱼莹;贾永杰;

    为提升体育用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设计出了基于JSP技术的体育用品管理系统。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主流的B/S模式,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可以将客户端与后台数据库有效地链接在一起,这样不仅解决了系统维护和操作上的问题,而且还降低了系统开发的成本和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对基于JSP技术的体育用品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后得出,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前端应用程序高效查看、后台管理方便操作的最终目的,而且对于后期的维护和扩展也有一定的优势。

    2014年10期 v.37;No.417 71-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冲突识别的远程教育录播系统备保切换的设计与仿真

    丁玲;王孟阳;

    为了应对远程教育中微格录播系统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冲突导致数据中断的问题,保证系统工作的流畅进行,设计了冲突监测方案和备保切换模块,可实现实时监测系统,在产生冲突后快速切换至备保服务器继续传输数据。通过仿真证实系统可快速切换备保服务器,且切换时间与主机程序重启时间较短,可在保证用户录播视频质量的同时使微格录播系统满足数据传输要求。

    2014年10期 v.37;No.41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处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李晶;

    经过处理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数据便成为信息。发展电子政务需要应用大量的各种类型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处理数据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子政务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数据处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得出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提升政府的信息服务质量,建立电子化政府,为政府重大政策出台提供信息支持,促进政府之间交流的结论。

    2014年10期 v.37;No.417 77-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

    李忠武;陈丽清;

    研究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按照可行性、简要性、独立性、完备性和准确性的设计原则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然后应用BP神经网络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按照安全评价步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应用神经网络可以降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降低由于安全问题造成的各项损失。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的智能人工算法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合约状态检查的构件易测试研究

    赵艳妮;郭华磊;

    随着软件规模日趋复杂,软件质量问题日趋突出。构件复用提高了开发效率,构件测试保证了构件质量。针对目前缺乏成熟构件测试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合约状态检查的构件易测试方法。将Bertrand Meyer的合约概念引入到构件设计开发测试过程中,考虑构件易测试性,从构件开发者和复用者的角度分析构件及构件的测试,违反构件合约时抛出异常信息,快速定位异常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构件质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2014年10期 v.37;No.417 83-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车载网络IEEE 802.11p协议的特性研究

    许馨月;叶雪梅;陈柏松;

    为了深入探讨车载网络协议IEEE 802.11p的特性,首先对该协议的物理层、媒体控制访问层及其帧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从工作频率、传输速率及最大功耗等方面与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归纳出车载网络协议IEEE 802.11p作为一项新的协议标准,在车载网络的实际应用中有着区别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有优势。因此,对该协议的突破性研究,将有助于车载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走向实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014年10期 v.37;No.41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防窃听和污染攻击的安全网络编码

    马亚蕾;王改宁;

    搭线窃听和污染攻击是安全攻击中的2种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网络编码自身的数据融合特性能够达到一定的安全传输效果。针对污染攻击和搭线窃听攻击,在此提出一种能够防御全能窃听和污染攻击的安全网络编码。在攻击者具有全能窃听能力以及污染部分链路,该方案通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哈希达到了防污染攻击的效果,对全局编码向量进行加密实现了防污染攻击,该方案适用于攻击者窃听能力较强并且具有污染攻击威胁的网络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

    2014年10期 v.37;No.417 89-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安全日志的问责技术的研究

    高翔;郭新东;逢晓燕;张凤兰;

    分布式系统发展至今,规模越来越大,网络中故障节点的查找更加困难。在此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安全日志的问责方法。通过维护一个系统安全日志以记录节点过去的行为,节点间依赖此安全日志中的记录来确定其他节点行为的正确性。通过在NS-3环境下对问责机制的模拟,得出结论:使用问责机制可以确保分布式环境下任意发生故障的节点最终能被至少一个正确的节点检测出来,并且存在至少一个正确的节点持有该节点发生故障的确凿证据。

    2014年10期 v.37;No.41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应用技术_嵌入式技术

  • 基于ZLG7289A和JR8629的人机接口设计

    李红刚;张素萍;

    针对目前传统人机接口设计存在的缺点,提出以STC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ZLG7289A和JR8629作为显示和键盘控制芯片的人机接口设计方案。同时,给出了该方案详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采用本设计方案的人机接口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设计简单、编程方便及实用性强等特点。经实践验证,运行效果良好,对仪器仪表、自动测量与控制等其他领域的人机接口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闭环控制的食盐自动装箱机控制系统设计

    惠延波;王永刚;王莉;

    针对目前食盐装箱系统中自动化程度低、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双闭环自动装箱机控制系统。在此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阐述了控制系统的I/O分配与接线,分析了控制流程,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01-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低功耗自动灌溉控制器设计

    平毅;郭磊;

    自动灌溉控制技术是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了快速、准确感知土壤湿度实现节约型灌溉,在此设计了一种由德州仪器公司提供的低功耗单片机Launchpad为核心的自动灌溉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Arduino土壤湿度传感器模块对土壤湿度值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显示湿度数据信息,并对灌溉设备水泵进行有效的开关控制,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经过多次实验,测试采样数据准确,控制效果好,有比较大的推广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M3730的嵌入式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研制

    麻志滨;王相;张敏;

    采用DM3730微控制器替代PC机配合USRP的硬件设计了新型嵌入式软件无线平台。该平台使用Ubantu for ARM+GNURadio配置可以完全实现传统软件无线电的全部功能。在此介绍了新型嵌入式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硬件设计,阐述了Ubantu for ARM的搭建和GNURadio for ARM的编译过程,并针对性地做了系统测试。该设计开创性地用高性能ARM处理器搭配软件无线电平台,使新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强的便携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MS320F2812的调光器系统的设计

    李立凯;杨帆;杨宁;

    为解决因仿真设备的屏幕凹凸不平而使其反射特性存在剧烈闪烁,从而影响其仿真试验的置信度,提出在入射光处加调光器。设计基于TMS320F2812芯片的调光器系统,给出系统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在PID控制基础上,添加前向反馈控制环节,增加了系统的跟踪特性。依据理论推算和大量测试结果,确定系统参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014年10期 v.37;No.41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头盔显示器的视频驱动电路设计

    陈文明;刘波;章小兵;崔杉;朱标;丁慧林;

    在此介绍一种高性能的LCD型头盔显示器的视频驱动电路设计。实现了高分辨率DVI视频信号的解码、视频图像处理、LCD驱动等功能。采用FPGA作为硬件平台,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对比度/亮度调节、图像扫描方向控制、LCD驱动时序生成以及MINI-LVDS接口实现等。采用专用芯片产生LCD需要的gamma电压值,实现了0.96英寸的液晶屏的驱动。具有显示分辨率高(1 400×1 050)、参数可调节、接口简单、功耗低等特点。最后通过实物测试,验证了该电路功能。

    2014年10期 v.37;No.417 113-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与信息器件_电子测量与仪器

  • 基于超声波的高精度水位控制系统设计

    周继裕;王承亮;黄楠;罗皓;

    本设计利用STC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水位的精确控制,主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从机进行远程控制。采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来确定水位值并用12864液晶屏显示出来,从矩阵键盘设定水位值,通过比较设定水位和测量水位的数据,利用单片机的PWM控制直流双向水泵进行水位的调节,最终使水位达到设定值。通过测试该系统能精确监测水位并显示水位、准确地调控任意设定水位,而且精度可以达到1 mm。

    2014年10期 v.37;No.41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的火炮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仿真

    郭婧;杨刚;杨军;贾强;

    为了解决火炮伺服系统存在负载变化大、冲击扰动力矩强等问题,将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到火炮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中。该控制算法通过实时估计与补偿来弥补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通过在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ADRC的火炮伺服系统三环模型,仿真结果对比传统PID控制。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DRC的系统超调小、响应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TD-SCDMA系统OTDOA-IPDL定位方法

    李文龙;邹德财;焦荣华;

    对TD-SCDMA系统中的多基站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TD-SCDMA物理层帧结构中的下行同步序列进行定位的OTDOA-IPDL定位方法。该方法针对OTDOA定位方法中移动终端不能够准确地检测到非服务基站的信号,提出基于TD-SCDMA系统的IPDL技术,保证移动终端能够准确检测到非服务基站发送的下行同步信号,提高定位精度。在此重点描述了TD-SCDMA系统中的IPDL技术,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定位性能,说明IPDL技术在多基站定位中的重要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23-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电子与信息器件_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应用

  • 循环汉明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FPGA实现

    王书省;贺占权;张少甫;肖长春;曹旸;

    分析了循环码的特性,提出一种循环汉明码编译码器的设计方案。编译码器中编码采用除法电路,译码采用梅吉特译码器,易于工程应用。对编译码器在FPGA上进行了实现,通过参数化设置,具有较高的码率,适用于(255,247)及其任意缩短码的循环汉明码,并给出了译码器的仿真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编译码器运行速率高、译码时延小,在Virtex-5芯片上,最高工作时钟频率大于270 MHz。在码组错误个数确定的系统应用中,可以有效降低误码率,一般可将误码率降低一个量级。实践表明,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2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UWB在生物医学电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韦保林;徐卫林;韦雪明;段吉海;

    在介绍UWB技术在植入式和体外生物医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及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其在生物医学电子系统中广泛应用所面临关键技术、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最后讨论了生物医学电子系统的发展方向,使UWB在生物医学中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更加具体化和明确化。

    2014年10期 v.37;No.417 132-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与信息器件_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

  • 缓存结构GPU矩阵乘法算法的自动优化

    李晓雯;崔翔;殷瑞杰;刘强;

    讨论在Fermi结构GPU使用CUDA对GEMM(单精度和双精度)算法进行优化,以及Fermi体系结构的新特性(如缓存)对性能的影响。GPU缓存一方面可以提高处理器在运行时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另一方面使得代码性能对与性能相关算法参数的依赖变得不可预测。自动优化技术可以用来解决这一问题。自动优化的SGEMM和DGEMM代码在Tesla C2050 GPU上达到了563GFlops和253GFlops的性能。代码使用CUDA和C语言进行实现,未进行二进制代码级别的优化。

    2014年10期 v.37;No.417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子与信息器件_

  • Hough变换的PCB Mark校准研究

    潘忆江;黄际彦;吴波;母国才;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制电路板(PCB)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发展,PCB板上的元件密度越来越高。为了完成PCB板的制作与使用,需要对其中的PCB Mark进行定位和校准,主要讨论了一个基于Hough变化和最小二乘方法下的定位校准方法,为多边形的印刷电路板识别符(PCB Mark)定位校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014年10期 v.37;No.417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速PCB板谐振仿真与分析

    孟晶;俞能杰;

    谐振是电源完整性一大问题,PCB电源平面间谐振振幅过大,会导致电源分配系统(PDS)工作异常,甚至成为EMI辐射源,故在PCB详细设计阶段需开展谐振仿真分析并消除谐振,从而提高设计成功率。为消除谐振,首先利用SIWAVE软件对电源地平面间谐振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找出谐振点,然后合理选用布局去耦电容,消除400 MHz以下频段谐振影响。通过调整PCB叠层及层间距消除400 MHz以上频段谐振影响。通过实例仿真分析,依据工程经验,实现了快速估算去耦电容的计算方法,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44-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库文件创建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王明秋;

    学生在学习创建原理图库、印制电路板封装库和集成元件库三个库文件的过程中,存在理不清原理图库文件与其中元件的关系、理不清印刷电路板封装库文件与其中封装的关系、不知怎样给原理图元件符号追加封装、不知怎样创建集成元件库及怎样调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构建知识、获得技能,达成教学培养目标。实践表明,该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4年10期 v.37;No.417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能源技术_能源&节能、高效电源

  • 基于LVQ神经网络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丁硕;常晓恒;巫庆辉;魏洪峰;杨友林;

    针对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LVQ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某风电机组齿轮箱正常状态、磨损故障和断齿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在时域和频域内提取了5个特征参数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训练。为了检验模型的实际诊断能力,与标准BP神经网络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VQ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泛化能力更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14年10期 v.37;No.417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PS54550的电源模块设计

    章磊;

    提出了一种以TPS54550芯片为核心的DC/DC电源模块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主要器件的特性,针对电流、效率等指标对主要外围电路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对该电源模块进行了相关测试。实践证明该电源模块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14年10期 v.37;No.417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ulink光伏电池建模及其输出特性仿真研究

    赵乐;张彦晓;

    研究光伏电池物理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其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变化的光伏参数、光照强度、环境温度,能够模拟外界环境下的I-U、P-U特性曲线,快速输出动态响应下光伏发电功率。仿真结果得到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呈非线性,且可用于对光伏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证明该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为优化光伏发电能效、搭建光伏系统组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仿真基础。

    2014年10期 v.37;No.417 156-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太阳跟踪的设计方法

    申来明;杨亚龙;

    由于单片机对追光系统中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公式计算能力不足等缺点,往往会导致追光系统不够精确和稳定。该设计在处理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时摒弃了单片机直接套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公式的做法,而是利用计算机将某一地点确定月份的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进行计算和统计,得到了其近似拟合函数,单片机可根据此拟合函数进行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的近似计算并进行太阳跟踪,在完成近似跟踪后启动由四象限硅光电池和凸透镜组成的光电跟踪系统,完成对系统的精确调整。该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单片机对天文算法计算能力不足的缺点,同时实现了对太阳高效、实时、精确的追踪,对实际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10期 v.37;No.417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