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红;郝东来;
提出一种基于码本旋转的自适应码本设计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码本基础矩阵的基础上,根据误码率(BER)和信干噪比(SINR)的统计和估计结果,生成一组新的旋转矩阵码本,并结合反馈开销考虑与原来基础码本矩阵构成双码本矩阵,根据信道的实时变化及时地调整码本的精度,从而能够在有限反馈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提高预编码的性能。
2014年11期 v.37;No.41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山峰;谢佳;
使用NS仿真软件,仿真分析了采用IEEE 802.11b DCF作为信道接入协议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效果异常问题。通过"修改传输数据帧长度"和"修改竞争窗口大小",对效果异常问题的缓解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2014年11期 v.37;No.418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健;蔡声镇;谢燕辉;
为解决异构测控网络的以太网接入问题,以ARM9处理器S3C2440A和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硬件平台,在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和嵌入式数据库SQLite3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线程网关服务程序,实现了兼容无线数传、通用串口、WiFi等通信方式的以太网接入。测试结果表明:该网关具有成本低,兼容性强,使用方便等特点。
2014年11期 v.37;No.41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飞鸽;
为了避免能量较少节点当选为群首而过早死亡,对Leach协议群首的选取进行改进。采用结合节点剩余能量重新设置阈值的方法,选取剩余能量较多的节点作为群首,解决了能量较少节点当选为群首和群首负担载过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网络能量的消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2014年11期 v.37;No.41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琛;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民航甚高频数据链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几种甚高频地空数据链通信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VDL Mode 2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2014年11期 v.37;No.41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泽界;
为了解决传统抄表方式低效、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的低成本、低功耗电力抄表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构成,对硬件系统中的终端采集节点、路由节点、协调器节点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该系统实现了对用户电能表数据信息高效、快速和可靠的远程采集,提高了电力抄表效率。
2014年11期 v.37;No.418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段云丰;
结合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与特点,探讨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在调峰调频发电公司的应用,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进一步发展趋势。
2014年11期 v.37;No.418 22-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魏永峰;赵海;
针对复杂大型测控装备系统工程的管理,开展测控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研究。以某型雷达抗干扰测试系统为例,阐述可应用于测控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提出基于模型的PHM技术在抗干扰测试系统中应用,达到提高装备技术状态稳定性、提升维修保障效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的。有助于加强装备质量管理模式体系化、信息化发展。
2014年11期 v.37;No.41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东;黄信安;
空空导弹研制需要一系列空中系留飞行试验,以解决导弹制导系统对真实目标的截获跟踪能力。传统的系留试验由于地面试验人员无法实时掌握靶机和目标机的动态,给飞行试验结果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系统利用日益广泛使用的GPS全球定位技术,从载机的导弹产品和目标机GPS吊舱接收下传的GPS信息,实时解算出目标机相对于载机位置、速度等信息,显示在数据处理软件上,从而使地面试验人员实时获取载机和目标机的相关信息,为试验指挥提供了可靠数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留试验的成功率和导弹截获概率,为飞行试验节约了试验经费和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4年11期 v.37;No.4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萧;
探地雷达是地雷探测的有效技术之一,如何尽可能滤除雷达接收信号中的杂波成分而又不失目标信息是完成目标检测的关键。为增强目标信息,提高信噪比,提出将主成分分析子空间投影和基于RLS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VUB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1期 v.37;No.418 31-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宁朝军;乔熔岩;王志;
为评估天基信息支援对精确作战过程的影响,对经典兰彻斯特方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天基信息支援的能力参数,并根据参战双方天基系统的强弱,分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基信息支援对提高武器打击精度的作用,体现了用模拟、兵棋等数学模型描述作战演进的思想。
2014年11期 v.37;No.41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刘平;于江;秦爱祥;孙昊;张旭辉;
为了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系统在军事行动中的支撑作用,在分析了该系统应用于作战领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融入3G网络服务的战场视频会议系统体系结构,并探讨了系统构建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效率,可为从事野外电视会议保障和相关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2014年11期 v.37;No.41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凯;张伟;
航迹优化对于提高单站无源定位的定位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反辐射导弹的应用中,航迹优化问题实际上是设计最优方案弹道或者是最优导引规律的问题,不同于仅从定位精度角度优化观测器航迹的问题。这里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推导了航向、弹道偏角和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的关系,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获得了仅从定位精度出发的最优航向和弹道偏角。然后针对反辐射导弹的实际应用背景,提出了适合反辐射导弹应用的优化飞行方案,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三种飞行方案优劣。
2014年11期 v.37;No.418 40-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曹芳;侯智斌;宗军君;
针对陆战场地理环境表现凸显的问题,分析了陆战场环境的信息表现,抽取出其关键要素,提出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集成的陆战场表现模式,给出了其集成系统设计的方案,为进一步研究形成自动化的战场态势集成系统提供了方法。
2014年11期 v.37;No.41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登伟;吴海东;初晓;
对精测雷达低仰角测角误差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精测雷达回波测量原理,并计算其天线差波束波瓣能量分布情况;研究雷达直射地物回波及地面遮挡对雷达跟踪目标的影响,并与传统多路径效应模型进行对比,得出传统多路径效应模型对雷达低仰角误差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最后结合精测雷达对地物回波的实测数据得出雷达低仰角测角误差的真实变化规律。
2014年11期 v.37;No.41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琳;
基于CPCI总线,使用FPGA实现了雷达信号处理板的设计与实现。实现数字下变频,大时宽带宽积数字脉冲压缩以及FFT等通用雷达信号处理功能。最后给出了数字下变频和大时宽带宽积数字脉冲压缩在某雷达系统中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要求。
2014年11期 v.37;No.418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高凤连;蔡聪波;陈妤姗;黄悦;黄联芬;
核磁共振(NMR)谱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技术(iMQCs)可以有效地在不均匀磁场中获得高分辨NMR谱,但是该方法获取高分辨谱通常需要较长的数据采集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Hadamard技术具有时间短和信噪比高的特点,该技术可以较大地缩短不均匀场下采集高分辨NMR谱的时间,因而扩展并增强iMQCs方法在不均匀场下获取高分辨谱的实用性。总结了近几年Hadamard技术结合iMQCs方法在不均匀磁场中获取高分辨NMR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014年11期 v.37;No.418 57-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裘伟;李享元;程衍富;
瞬变电磁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造成数据处理时分辨率较低,导致异常解释信息,影响后续工作进程。因此,必须选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本文针对瞬变电磁信号的特点利用小波去噪法的优点在噪声中提取有效信号,进而利用曲线拟合对提取的信号做进一步的优化以便得出可靠的解释结果。
2014年11期 v.37;No.41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安凯;张利彬;
针对测距m序列扩频码,提出一种快速捕获方法。假定m序列发生器的移位寄存器个数为r,该方法首先根据连续接收的一段长度为r的序列,通过一个寄存器状态解算器,推算出发送完这段序列后m序列发生器寄存器的状态,并将本地m序列发生器的寄存器状态置为该状态。接收机接收上述长度为r的序列,再接收一段长度为2r-1的序列后,本地m序列发生器开始工作,并与接收的m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和相关性判定。若相关性超过某一阈值,判定结果为"相关",则捕获成功,否则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判定结果为"相关"为止。出现不相关情况的原因是作为解算器输入的上述一段长度为r的序列包含误码,以r=20为例,其概率仅为1-0.980 2=0.019 8,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一次捕获成功的概率为0.980 2。
2014年11期 v.37;No.41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先军;
在设计主动声呐系统时,为了使声呐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达到最佳效果,需要设计相应的声呐波形。采用ADI公司DDS芯片AD9959设计了一种可编程的通用多通道声呐信号源,可生成任意的声呐信号波形,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2014年11期 v.37;No.418 68-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凌;
MUSIC算法是一种空间谱估计算法,在对宽带信号进行空间谱估计时,该算法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来估计协方差矩阵,不利于高速运动目标的定位。提出了基于驾驶协方差矩阵(STCM)的MUSIC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每个频带的CSDM进行特征分解,然后利用各频带的噪声子空间求得噪声空间的STCM,进而利用噪声空间的STCM直接得到整个宽带信号的空间谱估计结果。仿真表明该算法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同时,需要较短观测时间,适用于较低信噪比、具有较小观测方差。
2014年11期 v.37;No.41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滕飞;李淑颖;盛喆;张庞源;
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硬件设备之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越来越复杂,对天线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LTE作为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长期演进技术,必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现代通信产生更大的影响,因而对于天线的工作频段、带宽、波束等相关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LTE频段±45°双极化宽带天线单元进行组阵设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天线阵列工作性能良好。
2014年11期 v.37;No.41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东显;林文斌;马存良;
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改进了矩量法计算Vlasov辐射器近场分布的计算效率。将EFIE应用于Vlasov辐射器近场计算,并用快速多极子法对其加速。当波导模式为圆对称高次模时,Lagrange插值可以用于提高入射场的计算效率,与原始的计算方法比较,此方法精度基本不变,但计算激励时间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2014年11期 v.37;No.41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伟;
随着军用软件在军事装备中的规模、比例的不断增大,军用软件对武器装备作战使用效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型试验指挥系统软件设计原理和功能需求入手,设计了具体的测试方法,经过测试,保证了该型试验指挥系统软件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对现在军用软件的测试方法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4年11期 v.37;No.418 94-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福衣;陈星;
在PCB板表面蚀刻不同尺寸的微带单元结构,构建非均匀特异媒质层,并将其放置在天线辐射单元前方,利用非均匀特异媒质层对电磁波不同的反射系数,实现对天线辐射波束的赋形。设计了由不同尺寸正方形贴片组成的非均匀特异媒质层,并放置于工作频率为5.8 GHz的矩形贴片天线前方。仿真和测试表明:该非均匀特异媒质层能够在基本保持贴片天线工作频点和回波损耗曲线不变条件下,通过调整与贴片天线距离,实现辐射波束由笔形波束向宽角波束和马鞍形波束的赋形转换。为赋形天线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2014年11期 v.37;No.418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东;张麟兮;呼斌;豆明瑛;张西京;
在暗室中对天线进行测量时,来自暗室侧壁、后墙的多径干扰会影响测试精度。因此多径干扰成为影响天线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提出利用距离差分法消除天线测试时的多径干扰,达到去除多径干扰的目的。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2014年11期 v.37;No.418 101-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华;罗霄;张乐;
为了更好的检查飞控采集器的动态采集能力,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便携式飞控计算机数据模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不需要外接电源等优点。首先说明了该模拟器的实现方案和系统组成,然后详细阐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工作原理,该模拟器已应用在实际的数据调试、检查以及故障排除工作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稳定性好。
2014年11期 v.37;No.41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
介绍了如何利用MAS将气象部门自身的业务和办公系统与通信运营商的移动网络相结合,建立一条安全便捷的信息双向传递的通道。通过SMS(短信)、MMS(彩信)等应用随时、随地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气象信息服务。通过MAS将气象信息有效地延伸到各类移动终端。同时也指出了该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2014年11期 v.37;No.41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戈惠梅;徐晓慧;顾志华;张金龙;
针对智能小车存在的单面避障缺陷,设计了一种智能小车全方位避障系统,系统以Arduino为主控单元,以Linux为开发平台,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经由程序控制,可实现全方位避障,解决了单面探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全方位避障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避障成功率。
2014年11期 v.37;No.418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4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郝世勇;战祥新;司剑飞;张元峰;
飞机电源系统结构复杂,被测的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检测难度大。利用计算机测控技术,构建了一套基于PXI总线和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飞机交直流电源综合试验系统。经试用证明,该试验系统综合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可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同步采样、数据存储量大、动态和静态性能好、实时性强。
2014年11期 v.37;No.418 121-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武军;侯玉宏;段亚;
以往导航精度试飞采用基于参数估计理论的误差统计法,须完成规定的试飞架次才能得出试飞结论。这里根据假设检验理论总结出序贯概率比检验法,在给定置信度和误差概率时,求出导航精度的拒绝域、接收域和观察域;当试验曲线收敛于接收域时即可提前结束试飞,达到节省架次的目的。通过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但适用于导航系统,对其他系统也具参考价值。
2014年11期 v.37;No.41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敏;孙保良;
燃油测量是保证飞机燃油系统正常、准确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燃油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可靠性和维护性对飞机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燃油测量系统数字化趋势明显,使其在故障分析和测试及故障隔离重构等技术上有了发展的空间。设计了基于机载数字控制器的燃油测量系统,经过实践验证,该测量系统具有工作可靠、测试准确等优点。
2014年11期 v.37;No.41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莉;
引入了一种改进的快速步进算法,对三维复杂介质中反射波进行波前追踪,并利用QT和OpenGL相结合的方法对速度场以及射线路径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效率、精度以及可靠性。
2014年11期 v.37;No.418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跃平;毕满清;王黎明;杨凌;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在学时分配有限的情况下该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放大器特性的完整理解。遵照国内外主流教材,仍然以基本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为例,首先引出电路完整的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在启发学生思考中将频率特性的分析转变为对上、下限频率的简单求解;然后根据电容容抗的表达式对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与结电容进行分频段研究;分析RC低通、高通电路的频率特性及分别对应的上、下限频率,并很自然地引出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Π形等效电路;最后根据学生的专业与学时有区别地化简等效电路,验证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得到放大电路的完整波特图。
2014年11期 v.37;No.418 145-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慧;高竹莲;
煤炭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技术创新、合作积极性、风险三个因素对煤炭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提出了修正模型,使得利益分配效果更加合理。最后将该研究应用于榆林市某煤炭企业集团,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可行实用。
2014年11期 v.37;No.418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卫洪春;彭小利;蒲国林;
VC开发环境中的Win32 Application生成窗口应用程序,结构简单清晰,MFC生成窗口应用程序的过程相当复杂。为了剖析MFC生成窗口应用程序的具体过程,深入分析了MFC框架的源代码及其调用关系,结合C++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继承、多态、编译预处理等机制,设计了一个模拟系统,用以模拟MFC生成窗口应用程序的具体过程及响应各种消息,以助于深入领会、理解、应用MFC架构,从而编写更好的应用程序。
2014年11期 v.37;No.418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晓霞;应柏青;张锋;
介绍了在远程教育领域开设《电路》课程网络实验的一些设想,并就已完成的《电路》课程网络实验为例,讨论了网络实验的制作方法和特色,指出在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远程教育领域,开设网络课程实验,使学生通过网络接受实验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学以致用、求新求精"的原则是开设网络实验的必然发展趋势。
2014年11期 v.37;No.418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亭;粘丹妮;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暖气管道漏水可能导致的大型设备机房或重要仪器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管道漏水检测的单一平面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该装置利用平面电容原理,检测水滴落在平面电容上时引起的电容变化,采用微电容测量电路将电容转换成频率,然后通过单片机处理后计算出电容值,通过和预先设定的阈值电容的比较来判断平板上是否漏水。经实际试验,该方案实施的平面电容式漏水检测传感器应用于管道漏水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便宜、性能可靠的特点。
2014年11期 v.37;No.418 158-160+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程秀英;侯卫周;
通过Multisim 10.1软件对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了仿真,观察到了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波特图的变化规律,采用波特仪分析了耦合电容或旁路电容的大小变化引起下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和发射极电阻的变化引起上限截止频率的变化,得出了虚拟仿真结果与实际理论计算相吻合。通过实例验证了,将Multisim 10.1仿真软件合理地引入电子电路实践教学后,可使电子电路理论教学变得更具体,有利于电子电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2014年11期 v.37;No.418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