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褚天琦;位寅生;
天发地收高频雷达的双基地特征使其一阶海杂波具有空时耦合性,但在双基地角和电离层扰动的作用下一阶海杂波产生明显的多普勒展宽,会淹没慢速舰船目标。以一阶海杂波空时耦合性为基础,理论推导并验证了其空时分布,利用波束相关性选择空时自适应降维处理算法的局域大小,有效地抑制了展宽海杂波并检测到被淹没的目标。
2014年15期 v.37;No.422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小莉;樊延虎;
交叉项问题是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的主要难题,为了解决常规的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交叉项问题,从Wigner-Ville引出Wigner-Hough变换的原理,及Wigner-Hough变换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实验,比较常规方法与Wigner-Hough变换处理后的合成孔径回波信号效果,经过Wigner-Hough变换处理后的回波信号解决了交叉项问题,凸显Wigner-Hough变换在处理合成孔径信号中的优势。
2014年15期 v.37;No.42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洪森;张海鹰;李淑党;
针对军用机场周边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采用电磁波理论和信号传输经典算法分析了类天线辐射体二次辐射所产生的同相和异相辐射合成场型,重点研究同相和异相辐射合成场对航空无线电测向精度的影响估计与建模,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该研究对于航空无线电测向设备周边环境建设、测向误差分析与评估以及测向设备战术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15期 v.37;No.42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良;李淑华;
结合高频算法处理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思路,提出了利用HFSS仿真软件得到的数据计算复杂目标RCS,给出了计算式,并运用Matlab验证计算公式的适用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12-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蔡玖良;桂佑林;汪文英;
在现有单脉冲测量雷达数字测速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测速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加长积累时间,提高了测速的信噪比,并估计和补偿运动目标加速度等信息,获得更精确的频率,从而提高测速精度,同时完善频谱异常检测方式,使单脉冲测量雷达测速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4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微;杨仕平;王健;郑晨熹;
随着通信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战术通信系统也将面对诸如阻塞干扰、跟踪干扰、录放干扰以及灵巧干扰等干扰手段,如何对抗这类干扰手段,提升无线通信的可靠性,针对相应的LPI/LPD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
2014年15期 v.37;No.422 20-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6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冰;刘和周;罗进川;
通过介绍一套外场应用条件下基于剩余定理的多基线数字干涉仪系统设计、仿真、实现和实验结论,说明剩余定理应用于干涉仪设计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将数字接收技术引入干涉仪系统合理可行,并且保证了较高性能,符合电子对抗发展趋势,使系统设计方法更具借鉴意义。该干涉仪采用超宽带数字技术实现,数字中频带宽达到400 MHz,已应用于某单站定位试验系统,效果良好。
2014年15期 v.37;No.42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上官珠;范国忠;高文昀;
RapidIO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嵌入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可以简单、高效、可靠地实现从单板到全系统的互连,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基于RapidIO协议的高速数据互联模块的设计方案、高速数据传输设计中的难点、以及模块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该模块现已在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得到应用验证,各项性能指标均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实现了可靠稳定的高速数据传输。
2014年15期 v.37;No.42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贺;程祥;曾令国;
介绍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STM32系列MCU和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RF24L01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描述了nRF24L01的主要引脚特性、具体应用、SPI指令,详细阐述了在Enhanced ShockBurst模式下的配置方法,同时给出了根据nRF24L01的SPI时序用通用IO口模拟SPI接口和配置STM32系列MCU硬件SPI接口的详细说明。
2014年15期 v.37;No.42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徐迪宇;方军;
RCS信道具有用户多、时钟同步要求高和帧长较短等特点,因而要求快速的同步搜索。为了实现RCS信道快速载波同步,在帧结构中专门设计了惟一字,将基于惟一字的载波同步算法和基于Viterbi-Viterbi算法的二次相位估计相结合,设计了易于实现的载波同步方案。经Matlab仿真,证明了方案的性能。所用设计可简单快速实现相位同步,并在某卫星终端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14年15期 v.37;No.422 35-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学杰;
为提升计算机的网络性能,更好地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控制。鉴于此,对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在TCP拥塞控制中主要采用TCP Tahoe,TCP Reno,TCP New Reno以及TCP Sack四种方法,其中TCP New Reno对快速恢复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TCP协议中的Reno进行可视化处理,实行对网络拥塞的有效管理。而IP拥塞控制方法则分为FIFO,FQ和WFQ,RED以及ECN四种类型,通过队列调度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网络拥塞的有效管理。
2014年15期 v.37;No.42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超然;付成伟;
针对在钻探过程中,无法直接获取水泵出水口位置的流量传感器数据问题,根据需求设计了基于nRF24L01无线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并通过铜制滑环接触供电。详细介绍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流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工作情况,分析并验证了水泵的流量和出水口压力之间的关系。采用STM32C8T6作为微控制器,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思想和可靠的无线连接数据传输技术。
2014年15期 v.37;No.42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万玉;王永华;王强;
针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中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分析了雨衰及雨致去极化对LEO卫星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影响,然后将交叉极化干扰按高斯白噪声处理,并依据数据接收链路误码率门限要求,提出了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极化鉴别率的技术需求。研究结果已用于双圆极化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设计,并已成功接收了国内首颗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资源三号卫星,数据速率为450 Mb/s×2)的数据。
2014年15期 v.37;No.422 45-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茜;刘经纬;吕仁健;韩仲华;
现有的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在一个数据时隙内只发送一个数据包,这在发送节点采用高调制速率发送数据包时会造成时隙利用率的下降。针对该问题,对该网络下的数据包连发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最多可连发的数据包个数与计算时机、序列号与确认机制、涉及到的参量、父子节点处理流程的详细设计方案。理论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发送节点采用高调制速率发送数据包时,在该网络下采用数据包连发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时隙利用率,网络性能明显提升。
2014年15期 v.37;No.422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建锋;白勇博;黄昆;
大口径船载卫通站一般采用单脉冲跟踪方式,需要高次模耦合出的差信号与通信网络输出的和信号经和差网络合成后输出误差信号用作解调跟踪。这种方式要求通信与跟踪极化方式需相同,限制了卫通站的使用,分析了馈源网络的基本结构以及单脉冲跟踪的工作原理,提出通信低噪采用2∶1低噪冗余控制系统代替1∶1冗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通信极化与跟踪极化的分离,从而实现固定跟踪A极化信标,通信根据需要灵活选择A极化或B极化转发器,提高了船载卫通站使用的灵活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静宇;王宇;楼大年;
为了保证通信卫星在人为电磁干扰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正常工作,利用主天线和辅助天线相互配合的思想调整相控阵天线阵元的初始静态权值,通过带有主波束保形的调零算法来对多个干扰实现有效抑制的同时达到波束主瓣保形的目的,即保证在主瓣干扰处准确形成较深的零陷时,主瓣内其他方向上波束方向图与静态方向图尽可能相似。这样可以保证通信时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服务区域通信质量的影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权;刘侍刚;彭亚丽;裘国永;
为了克服基于灰度特征信息的跟踪算法在复杂的环境下无法区分目标和背景的缺陷,提出基于SIFT的压缩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改进的SIFT特征提取方式,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对特征进行有效的降维,以在线多实例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实现在出现目标偏移、姿态变化和光暗变化等情况下对目标实时准确的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目标的准确实时跟踪。
2014年15期 v.37;No.422 62-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宗文;周美丽;白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急剧增长,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对在线销售商品进行标注以方便用户进行搜索。通过提取类别图像和测试图像的金字塔梯度方向直方图(PHOG)全部特征,然后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测试图像与类别图像距离比较近的就属于同一类图像。利用Matlab语言开发出了能够实现这一检索分类模型。实验证明这一模型灵活性好,准确性高。
2014年15期 v.37;No.42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施意;鲍凯;张爽;徐松岩;
脉冲噪声由于其冲击能量和幅度较大,会对通信系统接收机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提高通信系统接收机的性能,必须对混有脉冲噪声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需要改进接收机。以MSK信号为例,通过对改进后的接收机性能仿真,验证了采用非线性自适应处理器改进通信接收机的可行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68-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青山;王冬海;胡汉武;
DMR物理层标准采用的是4FSK调制技术,其具有TDMA双时隙结构、频谱效率高、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以及语音数据业务功能丰富等特点。DMR标准提高了频谱使用率,扩大了通信容量,提高了沟通效率,节约了使用成本,使用户获得高效的无线通信服务。在此介绍了一种基于差分解调结构的接收算法,该算法易于实现,并且接收灵敏度满足DMR测试指标。
2014年15期 v.37;No.42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红涛;宁晋哲;慈国辉;
采用软件无线电思想,设计和实现了基于FPGA的数字下变频器,应用于数字中频接收机中,主要完成信号的下变频、多速率抽取和滤波等功能。采用自上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数字下变频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通过VHDL语言和IP核设计各功能模块。通过ISE和Matlab工具对数字下变频器进行了仿真设计,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数字下变频器稳定可靠、通用性强、灵活性高,满足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要求。
2014年15期 v.37;No.42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冯强;廖成;熊祥正;
测试传导性干扰的模态噪声,是设计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前提条件。共模扼流圈能够抑制共模模态,而不影响差模电流的输出。根据共模扼流圈这一特点,设计一种由两个共模扼流圈为核心的共模/差模分离网络,实现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的同时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在150 kHz~30 MHz的测试频带,输入端口阻抗基本在50Ω,并且共模传递比(CMTR)、差模抑制比(DMRR)、差模传递比(DMTR)及共模抑制比(CMRR)四个结果显示了该分离网络的良好模态分离效果。
2014年15期 v.37;No.422 76-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峰;刘庆峰;
基于AD7008和AD7520芯片设计了一个可程控信号源,只需通过电脑设置发送控制命令参数,就能够产生频率和幅度符合要求的数字检测信号。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软件和硬件的设计要点以及在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调试结果及实际应用表明该信号源工作稳定,精度较高,频率、幅度控制都非常便利,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故障检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4年15期 v.37;No.42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栋;李梁;窦智童;李超;
近年来在无线通信、雷达等领域,对发射的功耗要求越来越苛刻,而产品可放置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功率放大器要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高的工作结温,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能够满足该要求。基于CREE公司的GaN功放管CGH40045研制了一款S频段的功率放大器,主要进行了功率匹配、散热考虑、杂散抑制的设计。最终的测试结果显示,在300 MHz的带宽内功率增益≥50 dB,饱和输出功率≥46 dBm,工作效率≥50%,比之前采用的工作效率为30%的GaAs功率放大器有了显著的提高。可见在今后的通信系统中,基于新一代半导体材料GaN的功率放大器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15期 v.37;No.42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涌萍;杨汝;
提出一种具有改善陷波特性的超宽带缝隙天线,该天线由T形微带枝节馈电的矩形缝隙天线来实现超宽频阻抗带宽,由嵌入在T形枝节上的1 4波长缝隙和地板上的一对1 4波长的缝隙构成两阶滤波器,实现陷波优越的选择形和带宽特性。另外,可以通过调整所嵌入的缝隙的宽度和位置来调节陷波的带宽。该天线具有较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可以应用在各种超宽带通信系统中。
2014年15期 v.37;No.422 86-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林燕;吴伯农;
由于陀螺仪量程较小,难以应用于高转速载体的姿态测试中,因此设计了以MEMS线加速度计ADXL377和地磁传感器HMC1043为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的微型角速度解算系统。系统以FPGA作为协处理器控制ADC模块对11路传感器信号的同步转化,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及时采集、缓存;以DSP芯片TMS320C6713作为主处理器完成角速度的实时解算。系统最大可测角速度达30 r/s,信号的采集、解算实时性强,角速度的测量精度高,而且电路半径仅5 cm,安装方便、功耗低。
2014年15期 v.37;No.42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睿;程雪;
针对电磁耦合式位移传感器轴角位置的测量,采用了由旋转变压器AD2S80A构成的测角系统,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及相关参数的选择。研究了系统与DSP的接口设计,并提出了利用锁存器解决在读取AD2S80A时出现的延时问题,从而提高了伺服控制系统的实时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98-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勇;王晓哲;
现代电子系统中不少电路需要负电压作为供电或控制,而传统使用变压器电路的方法具有体积大效率低的缺点。分析了负电压产生的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一种基于LTC3863的负电压电路设计方法,并对电路中主要器件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表明,该电路具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在各种嵌入式及手持终端设备中广泛使用。
2014年15期 v.37;No.42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业飞;延保东;
为了提高体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采用了基于J2EE技术的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体育管理信息系统。利用J2EE技术的多层体系结构的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易维护性,简化了体育管理方案的开发、部署等相关复杂问题,实现了体育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育管理信息平台。
2014年15期 v.37;No.422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胡水镜;
为指导制定ADS-B系统的维护策略,提高系统完好率,提出一种利用GRNN神经网络对故障率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总使用时间、维护质量、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的特征数据作为输入向量,故障率为输出向量,建立GRNN神经网络故障预测模型。仿真实例表明,GR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稳定的网络以及较快的收敛速度,预测结果可为科学制定维护策略提供帮助。
2014年15期 v.37;No.42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涛;鲁金钿;彭瑞;
在此实现了基于LM3S-811的高频逆变器,整个系统包括辅助电源、推挽升压、全桥逆变、SPWM产生、过流保护以及低通滤波等模块。DC 12 V低压直流经过挽推升压转换为高频方波,再经过变压器升压和整流、滤波转化为DC 300 V。推挽模块用SG3525驱动MOSFET得到高压直流电,再经过LM3S-811产生SPWM波驱动全桥逆模块并结合低通滤波、输出过流保护得到工频AC 220 V,输出功率可达240 W。该系统具有体积小、输出稳定等优点。
2014年15期 v.37;No.422 110-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文;张璐;
针对智能监控中遗留物体检测算法存在物体之间的遮挡和将静止的人检测为遗留物造成的虚警问题,为了达到实际应用中低功耗、实时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达芬奇DM8168平台的遗留物检测方案。该方案使用双重背景方法检测出由运动变成静止的目标,同时结合证据累加的方式解决了运动目标遮挡静止目标造成的虚警问题,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静止的目标分为人和遗留物体,避免了将静止的人检测为遗留物的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4年15期 v.37;No.422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庄绪岩;徐亚军;包勇;
针对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诊断的现状,为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提出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建立飞机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以西锐SR20飞机的电源系统为诊断对象,采用CLIPS为开发工具建立知识库、推理机。利用Eclipse开发环境编写专家系统人机界面程序,通过嵌入CLIPS JNI插件实现Java程序对CLIPS程序的调用,最终实现包括知识库、推理机、人机界面等模块在内的专家系统整体性能。最后阐述了专家系统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2014年15期 v.37;No.42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唐原广;康倩;
波浪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自动检测的常用的海洋监测设备。在介绍国内外波浪浮标研究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GPS传感器的两种波浪浮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014年15期 v.37;No.42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安;罗杰;包文博;
为了对障碍物距离精确测量,基于最新Zedboard 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开发板,采用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方法,设计了障碍物距离测量系统的软硬件。系统为智能小车平台提供了完整的距离测量服务,测距范围能够达到2 cm~4.5 m,精度可达0.2 cm。该设计包含从底层硬件电路设计、可编程逻辑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设计、到Linux设备驱动的设计全部流程,对于在Zynq-7000 FPGA上软硬件从事开发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15期 v.37;No.4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朋斌;
电路容差性分析是预测电路性能参数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研究电路中各组成部分参数偏差的变化对电路性能容差的影响,包括元器件的公差、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性能的退化效应等方面。以笔者实际应用中的电路为例,阐述了非线性电路容差性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工程人员能更容易理解计算机分析方法,也为非线性电路的容差性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
2014年15期 v.37;No.42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大玉;张一斌;李森涛;
为改善传统DC-AC系统功率小、效率低、系统自身损耗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DC-AC系统实现方案,引入对称式电压控制型MOS型开关管推挽工作、软开关驱动MOS管方案替代机械开关(如继电器)、三极管(BJT)、可控硅(SCR)等传统设计方案,改进的电路系统稳定性强、效率高、系统自身损耗极小。对电路进行工作原理分析,通过PSpice仿真软件评估控制电路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电路的实际使用及可靠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139-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胜男;罗长洲;蔡东红;李泽超;
低压差分信号(LVDS)技术是一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它降低了供电电压和逻辑电压摆幅,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为高速数字系统带来了新的生机。论述了LVDS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总结了当前LVDS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对LVDS技术的应用前景做出相应的概述。
2014年15期 v.37;No.42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萍;石欢欢;黄圣妍;刁婉玉;
功率因数校正是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PFC以其外围电路简单,功率因数高而得到广泛使用,但PFC外围参数的设计是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确定外围参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控制器件内部结构、建立数学模型、Matlab仿真分析,从而在理论上完全掌握控制器件外围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避免在调试过程中出现太多的盲点。将此方法确定的参数应用于实际电路,只需经过简单调试,就可设计一款性能较好的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
2014年15期 v.37;No.42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雨;魏强;
机载电子装备日益复杂化,飞机平台资源的有限性迫切要求其开展有效的轻量化工作。从系统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硬件设计、新型材料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机载电子装备研制过程中开展轻量化工作,对当前实际工程开展轻量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4年15期 v.37;No.422 148-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党倩;杨婷;
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页面合并以及PTE基址缓存的硬件载入技术。对硬件载入改进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合并Main TLB中物理页号、虚拟页号均连续的两个表项,扩大了Main TLB容量,降低TLB缺失率,减少硬件载入次数;缓存硬件载入过程中第一次查询页表得到的PTE基址,有相同PTE基址的虚拟页号将不需要进行第一次页表查询,节省了一半时间。
2014年15期 v.37;No.42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宁;刘平;
介绍了一种具有自动稳幅功能的软激励C类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大功率射频振荡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射频电源、低温等离子体、高频感应加热等领域。该大功率射频振荡器能够输出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并且通过对输出电压采样控制MOS管的静态工作点,稳定输出电压;另外,该设计电路起振时工作在AB类状态,稳定工作时在自动稳幅电路的作用下进入C类工作状态,实现了C类射频振荡器的软激励。最后通过仿真和实物电路测试了电路性能,并给出了振荡器输出电压、输出功率与MOS管工作状态关系的经验公式。
2014年15期 v.37;No.422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惠琴;林庆超;李盛龙;
利用分离器件搭建一个类似于DST40钥匙芯片用于汽车防盗系统,设计出的电路能够达到实际应用所要求的体积、功耗、距离等指标,并且符合低频RFID协议以及符合汽车防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4年15期 v.37;No.422 157-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聂伟;杨正;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模拟通信实验系统。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实现了信号、调制方式、信道噪声、解调方式以及相关参数的任意组合,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模块对通信系统的影响。该系统很好地弥补了硬件实验系统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深和提高了对相关知识概念的学习。
2014年15期 v.37;No.422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欣;
对某飞机APU进/排气门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器件、环境、电路设计等可靠性因素,依据国军标GJB/Z299C-2006《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中提供的方法,通过元器件可靠性预计法对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预计,并根据一般原理对提高控制盒可靠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比及验证表明,控制盒设计合理,可靠性满足主机及系统要求。
2014年15期 v.37;No.422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