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带判决反馈的GMSK差分解调算法研究与实现

    卫洪春;姜凯;

    在超短波电台通信中,由于GMSK调制算法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关性,码元之间存在码间串扰,传统的GMSK1比特差分解调算法性能不够理想。在分析GMSK信号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判决反馈的1比特差分检测算法。在对两种解调算法进行研究比较后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带判决反馈的1比特差分检测算法在满足解调性能时获得了3 dB的解调增益。最后使用VHDL语言在FPGA芯片中实现了该算法,并已成功用于超短波电台通信系统中。

    2014年17期 v.37;No.424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硬件可实现的LDPC译码算法研究

    姜博宇;姚远程;秦明伟;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有着较强的纠错能力,已被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首选码字。分析对比了几种LDPC译码算法的过程,基于硬件可实现性这一研究热点,对传统的译码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LDPC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在不增加迭代次数,码长较长的情况下也有着很好的译码性能,适合在LDPC译码器的硬件实现中推广。

    2014年17期 v.37;No.42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RC协议的5.8 GHz收发电路设计与实现

    谢星;于玮;孙玲;管图华;陆高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的5.8 GHz收发电路的设计方案,给出了5.8 GHz收发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检波电路、接收电路、唤醒电路和发射电路的设计,最后列出了射频前端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5.8 GHz收发电路的设计完全符合DSRC协议国家标准,并且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成功性,该系统性能稳定、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2014年17期 v.37;No.424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本地人工信道的新型OFDM信道估计方法

    张家辉;解永生;李宝清;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本地人工信道的信道估计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奇异值分解和简化,使其具有较少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相关方法进行了仿真和比较,在误比特率性能上与传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相差小于1 dB。

    2014年17期 v.37;No.424 13-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速1553B总线控制器通信管理系统设计

    李海军;牟俊杰;孙海文;

    针对目前1553B总线已渐渐达不到先进飞机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设计了高速1553B总线控制器通信管理系统,详细规划了总线控制器与主机间共享存储区的各个模块,运用双缓冲机制降低了消息传输延迟,通过对共享存储区的高效管理,缩短了总线传输多帧数据时的数据等待时间,加快了总线信息的传输速度,有效提高总线利用率。在配置有EXC-1553PCI/MCH板卡的工控机上验证得知,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可靠地提高总线吞吐率,满足1553B总线向高速率发展的要求。

    2014年17期 v.37;No.42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爱立信OSS数据的GSM小区容量规划分析和基站设备管理软件开发

    林巍;曹若云;

    应用爱立信OSS的话务统计数据和指令输出数据开发了GSM小区容量规划分析和基站设备管理软件。规划分析采用了正态分布的方法并考虑了网络结构因素。基站设备管理可清晰地以表格和地图形式展现RBS6000系列基站各部分设备的关系,并给出了一种判断小区载波硬件是否存在冗余的方法。应用表明,该软件可有效地支撑GSM无线网络的容量分析和规划以及基站设备的优化调整等。

    2014年17期 v.37;No.42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改进的LCMV算法在多波束形成中的应用

    何梅昕;束坤;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得到的方向图能保证期望信号方向增益最大,非期望方向形成零陷。但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阵元位置误差、阵元相位误差及指向误差等(统称为相位误差),使约束的导向矢量与真实期望信号的导向矢量不一致,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改进的LCMV波束形成算法——基于迭代二阶锥的唯相位波束形成技术,通过改变移相器的相位,使各阵元输出信号相位一致,在多个方向上形成主波束,阵列输出功率最大。

    2014年17期 v.37;No.42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URE与定位精度分析

    贾蕊溪;董绪荣;尚晨;王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有区域无源导航能力,为了研究当前可用星座情况下的系统定位精度,首先分析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结合精度因子(DOP)值的精度评估方法计算模型,然后利用上述方法采用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一段时间内的静态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在该段时间内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上误差优于5 m,在高程方向上误差优于15 m。

    2014年17期 v.37;No.424 26-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无线通信网频率指配问题研究

    刘田间;高小玲;

    通过对无线通信频率指配问题的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在频率指配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指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选择方式,自适应地调整交叉、变异概率来指配信道分配。仿真分析证明,该算法科学可行,有效地避免陷入局优解,加快了种群进化速度,减少了迭代次数,较快收敛到最优解。

    2014年17期 v.37;No.42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变换域窄带干扰检测算法研究

    李婷婷;张春泽;王书省;

    基于数据链的应用背景,在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下,研究了不同变换域窄带干扰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基于一、二阶矩的门限算法、K谱线法、条件中值滤波法及连续均值剔除算法。通过仿真对比了不同算法的干扰检测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几种干扰检测算法中,连续均值剔除算法对于典型窄带干扰的检测能力最优,能够实现干扰的快速实时检测处理。

    2014年17期 v.37;No.42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费利军;王亚鸽;

    认知无线电是通信领域在软件无线电概念之后出现的又一新概念,其主要关注于系统通过感知操作环境的变化调整系统工作参数。叙述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及与软件无线电的关系,对其构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通信领域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对于我军通信系统的升级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2014年17期 v.37;No.424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窗谱比值校正法在雷达干扰系统自校中的应用

    刘能;傅其祥;谢晓霞;王伟;

    全极化有源假目标干扰系统,具有调制、转发任意极化形式假目标的能力,由于H,V极化通道之间幅相特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降低了后续数字信号处理精度,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干扰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对频谱的比值校正法,解决了离散频谱的幅值和相位的精确求解问题,较好地校正了H,V极化通道之间的幅相不一致,并且在基于FPGA+DSP的数字信号处理板上实现了该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校准效果良好,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014年17期 v.37;No.424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基于LabVIEW的雷电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

    曹瑞明;刘志华;吴韬;

    在雷电远场电磁环境模拟实验中,需要产生一个与雷电波形一致的电磁场。基于LabVIEW 2012软件平台,设计开发了一种雷电波形信号发生器,该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国家推荐进行雷电试验的7种用双指数函数拟合的雷电波形和任意实测雷电波形的信号。该信号发生器改善了传统的用模拟电路构建的雷电信号源功能单一和参数调节困难等缺点,在实验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014年17期 v.37;No.42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单片机和DDS技术的信号源设计

    李征;刘玮玮;

    简单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DS芯片AD9832和51单片机的信号源设计方案。讨论了频率源的硬件接口设计及部分软件代码,并给出了测试结果。该类型信号源精度高,控制方便且容易实现FSK等调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4年17期 v.37;No.424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崔秀华;

    微弱信号是淹没在噪声中的小信号,且一般其信噪比比较低。微弱信号的检测在物理、电子和生物医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随机共振理论,噪声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利于微弱信号的检测。研究了随机共振的原理、双稳态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及随机共振的应用研究现状。

    2014年17期 v.37;No.42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模式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林琳;

    基于DDS理论,设计并实现了多模式雷达信号源。可以灵活产生LFM、NLFM、单频、相位编码等多种脉冲信号波形,能有效验证脉冲压缩与信号处理单元的工作性能。测试结果满足系统要求。

    2014年17期 v.37;No.424 51-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宽带信号接收的多相滤波正交变换技术

    廖万友;

    针对目前成熟的模拟正交变换处理的信号大多属于窄带信号,而数字处理方法中的希尔伯特正交变换受到带宽限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中频宽带信号的接收。提出应用多相滤波正交变换的方法实现中频频段宽带信号的接收前端处理。该方法可很好地解决宽带接收信号的数字下变频正交变换的问题,并且适合在FPGA上实现,应用于工程实时处理。

    2014年17期 v.37;No.424 55-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一种基于互补环缝谐振器抑制SSN的新方法

    潘健;李玉山;

    针对高速PCB上抑制同步开关噪声(SSN)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互补环缝谐振器(CSRR)刻蚀在电源平面上,抑制电源/地平面间的电场波动噪声传播的方法。采用基于有限元算法的HFSS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理想参考平面和电磁带隙结构相比,刻蚀了该CSRR结构的电源分配网络具有较好的宽带全向SSN噪声抑制能力,在抑制深度为-40 dB时,其阻带覆盖从0.26 GHz到超过20 GHz以上的频率范围。

    2014年17期 v.37;No.42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变曲线组合方法的超宽带VHF/UHF天线设计

    魏福显;后骥;

    随着无线电监测业务的不断扩展,监测天线面临着超宽带化、小型化等挑战。提出一种变曲线组合方法,并结合矩量法进行天线设计,设计出一款可覆盖80~3 000 MHz的超宽带偶极子全向天线,基于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7期 v.37;No.42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天线远场反射消除的简便方法

    王虎;

    天线远场反射会对天线测试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使用喇叭进行增益测试来判断天线远场反射的方法;然后根据电波传播的菲涅尔区理论,在天线测试远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削波,以避免电磁波照射到地面形成反射和减少接收反射信号,从而达到消除反射的目的。并在一个远场作了验证,结果证实方法可行。

    2014年17期 v.37;No.42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3.5 GHz单路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姚银华;范童修;卢胜军;

    使用微波仿真软件ADS设计了一款用于2.0~3.5 GHz无线通信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匹配网络采用微带线,减小了分立元件的寄生效应。详细阐述了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实现了PHEMT放大器在全频段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源极反馈电感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在2.0~3.5 GHz频段内,放大器增益为12 dB左右,增益平坦度为0.23 dB,最大噪声系数为2.8 dB,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2,三阶输出截点值OIP3大于35.5 dBm。设计的放大器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的前段中。

    2014年17期 v.37;No.424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有源相控阵天线EIRP测量及误差分析

    王聚亮;秦顺友;

    简述了远场直接法测量有源相控阵天线EIRP的原理方法,推导出EIRP测量的原理方程。对EIRP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均方根误差≤±0.452 dB。最后给出了某工程应用的S波段相控阵天线的EIRP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同理论预算基本吻合。

    2014年17期 v.37;No.424 72-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研究现状

    戚楠;李胜先;

    超宽带技术具有低功耗、高速率、保密性强等优势,在空间导航、空间通信、雷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与良好的发展前景。综合了国内外超宽带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的作用、特点及关键问题。从z变换法、多模谐振器法、滤波器级联法等设计方法和微带结构、多层电路结构、腔体结构及新材料等实现结构对近期超宽带微波滤波器的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说明。最后展望了超宽带滤波器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的发展趋势。

    2014年17期 v.37;No.424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0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息安全

  • 基于多方信息汇聚的诚信计算研究

    徐发国;郭向兵;

    汇聚个人过去的各种行为、活动作为诚信度计算主要指标的来源,依据诚信度的高低得到相应的服务。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诚信度计算4层指标体系结构,确定各层的要素并计算其权重,最后结合专家评价及分数集计算出诚信度。用Matlab进行示例的实现,进而为个人诚信度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2014年17期 v.37;No.424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型Montgomery模块的RSA算法及其Verilog模型的实现

    曾小波;易志中;丁士憬;

    详细分析了RSA加密算法的原理及优化方法,提出一种高效可行改进型硬件模块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效率分析以及在硬件平台上的仿真结果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发现,相比以往的算法模型,该方案在时序以及面积上均做到了相当程度的优化,硬件的占用面积大幅度减少,具体的性能及功耗、稳定性有较大提高,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014年17期 v.37;No.42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基于PXI总线的航空串行总线专用通讯模块研制

    魏祎;许永辉;

    ARINC429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RS 232是常用的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接口。作为某军事领域电子系统测试平台的一部分,设计了基于PXI总线的ARINC429和RS 232的专用通讯模块。以DSP和FPGA联合作为控制器,实现通讯模块的PXI接口,基于专用的协议芯片DEI1016实现ARINC429通讯,由FPGA为协议芯片提供时序和数据的缓存FIFO,并在FPGA中集成了RS 232协议编解码。测试表明,该通讯模块能实时可靠灵活地收发数据,实现对被测电子系统多路ARINC429和RS 232总线的测试。

    2014年17期 v.37;No.424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系留气球拉力监测的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李红泉;魏晓恒;

    系留气球以其显著优势被应用到许多领域。普遍依靠各类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得到系留气球在空中的工作状态,众多信息中,缆绳拉力是关系到使用安全性最重要的一项。根据受力分析,介绍了拉力采集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拉力监测流程并选取拉力变送器,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2014年17期 v.37;No.42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SO14443A协议的RFID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分析

    贾应炜;

    基于ISO14443A协议的RFID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对改善当前ATE的高成本、性能浪费等现象有积极意义。基于ISO14443A协议,利用RFID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了一个系统,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调试,并配合优化方案解决设计问题,最终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运行效果佳,稳定性好,对于工业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系统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2014年17期 v.37;No.424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设计

    杨树涛;贺天章;杨沛;

    电压调节器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在负载变化时,电压调节器通过检查输出电压,自动调节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稳定。传统的电压调节器通过调节功率晶体管控制极的电压或者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调节励磁电流,这些方法要么能耗大,要么电压调节瞬态响应差。这里设计了基于SG3525控制的Buck电路,通过调节功率开关管的PWM占空比调节励磁电流。为了平稳调节输出电压,硬件平台上设计了PI调节和软启动,并具有过压欠压保护和过励磁电流保护等功能。最后设计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2014年17期 v.37;No.42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Java-Web的音乐管理系统设计

    顾涵;王慧;

    采用Java-Web技术结合音乐管理网站的市场需求设计了一种音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设计界面美观,具有音乐动态管理和定时响应功能,克服了传统网站操作复杂、收听模式固定、占用网络资源过多等缺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014年17期 v.37;No.42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ET的网络文件存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件存储系统日益普及。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ASP.NET技术,采用ASP.NET 2.0和C#开发语言,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作为集成开发环境,结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软件,设计实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网络文件存储管理系统。系统利用B/S模式结构,实现了用户登录、文件夹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等功能,为网络文件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资源交换手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4年17期 v.37;No.424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PVK有机薄膜对PF-BT15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祝秋香;肖卫初;张学军;简正波;

    采用聚乙烯基咔唑(PVK)作为空穴传输层,PF-BT15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VK(0~60 nm)/PF-BT15/Cs2CO3/Al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发光亮度特性,研究了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聚合物发光二级管器件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器件功能层的厚度匹配。实验结构表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与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密切相关,当转速约为2 000 r/s,浓度约为1%,膜厚约为40 nm时,其器件光电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2014年17期 v.37;No.424 110-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塑封VDMOS器件热点的研究

    柴彦科;蒲年年;谭稀;徐冬梅;崔卫兵;刘肃;

    功率VDMOS器件作为新一代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兼有双极晶体管和普通MOS器件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功率VDMOS的工作条件恶劣,在高温大电压的应用环境下失效概率较大。在所有的失效机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器件无法承受瞬间高压脉冲,致使器件芯片烧坏失效。表现出的是在芯片某处产生一明显的烧穿点即所谓的"热点"。这里主要介绍了塑封VDMOS器件进行单雪崩能量测试过程和实际应用中不良品产生热点的原因,从二次击穿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2014年17期 v.37;No.424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检测研究

    姚伟华;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电子产品的有害物质具有可回收、污染重等特点,所以对于电子产品来说,不少重金属以及塑料都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如果处置不当会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而且后期治理极为困难。但是如果对电子产品进行有效地回收把握反而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最终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所以对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就成了重要的检测技术,为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处理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这里从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范围确定出发,具体论述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与处理手段。

    2014年17期 v.37;No.424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仪器系统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设计

    周晶晶;吴文全;孙金明;章耀文;

    信号发生器是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测试设备必备的一部分,用以输入基准源信号给被测设备,通过接收被测设备返回的信息分析研究被检测设备的情况。传统的信号发生器主要靠硬件来实现,其功能单一,维护费用高,这里研究的虚拟信号发生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实现。该虚拟信号发生器不但界面友好,而且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而且可以进行频谱分析。经仿真实验表明,它能够产生实验室常用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波形,频率范围较宽,相关参数可调。

    2014年17期 v.37;No.424 120-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IGBT功耗计算及其优化的研究

    王瑞;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因具备双极和功率MOSFET两种特性的独特优势,在超高电压电力传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IGBT发展滞后,且其功耗性能及优化一直是国际上功率器件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先前研究的IGBT模型的基础上,对PSpice软件仿真所得的实验数据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IGBT的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与实际IGBT的功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数据基本一致,同时对IGBT功耗的优化进行了探讨研究。

    2014年17期 v.37;No.424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Protel 2004中元件封装库的创建方法

    崔玉美;

    Protel 2004软件为电子设计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元器件库,众多的库文件安装调用时比较麻烦,对每个设计者来说,应用的只是庞大元件库中的一部分,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会经常碰到库中的元件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使PCB制作过程中库的调用不再繁琐,方便实用,这就需要设计者自己动手制作元件库,以使电路设计过程变得轻松容易。

    2014年17期 v.37;No.42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传输零点的广义切比雪夫型LC滤波器快速设计法

    罗杰;廖成;

    通过对不同结构的广义切比雪夫型LC滤波器的传输零点特性进行分析验证,得到适用于N阶广义切比雪夫型LC滤波器传输零点特性的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一种快速设计广义切比雪夫型LC滤波器的方法,大大缩短了设计滤波器的时间。并且该方法可以在实现滤波器带外截止特性的同时,实现滤波器小型化,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7期 v.37;No.424 129-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锂电池组储能的混合动力RTG系统设计

    常奇;王玥;牛王强;

    锂电池组与柴油机构成的混合动力起重机系统是港口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起重机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设计了双向DC-DC变换器来实现锂电池组储能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再生制动模式和锂电池组放电模式);对双向DC-DC变流器升压工作方式设计了双闭环控制器,降压工作方式设计了电流环和电压环两种控制器,并进行了对比,从而实现了对锂电池组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和不同运行模式间切换过程的控制。运用PLECS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采用电压环控制器可以实现较高效率的制动能量回收。

    2014年17期 v.37;No.424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光电检测前置放大电路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朱珠;

    光电检测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检测电路的性能。选择光电二极管在光伏模式下工作,使用低输入偏置电流和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了光电检测前置放大电路,重点分析了转换电路的稳定性,给出了转换电路元器件参数选择的依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17期 v.37;No.424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与导航

  • 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郭姣;李天伟;黎才鑫;黄谦;李正友;

    确定合理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对装备实现科学评估的关键环节。借鉴ADC模型,对舰载导航装备的可用性、可信性、导航能力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并结合舰载武器装备作战对导航信息的需求,对基本ADC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从而建立了舰载导航装备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舰载导航装备的综合效能,为进一步评估其效能并找到提高效能的措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014年17期 v.37;No.424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6963C的出租车计费大屏幕显示屏设计

    孔令荣;王昊;

    出租车计费器以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模块采集时钟芯片DS1302的时间数据,以显示系统时间;以脉冲信号模拟的A44E传感器采集的车轮转动数据脉冲信号作为计费依据;用以T6963C为驱动的液晶显示器LM3229作为显示模块,实现时间、金额、单价等信息的显示。以独立按键实现对该系统的控制,按键有计费开始、计费停止、时间调整、单价调整、计费方式的切换等。

    2014年17期 v.37;No.424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duino的倒车雷达系统设计

    刘楚红;董镇;钱宇捷;陶立;柳盛东;

    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Arduino新型集成开发环境的倒车雷达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对该方案设计原理、软硬件设计和试验结果的介绍。该方案基于超声波的测速原理,采用Arduino作为主控制器,结合超声波测距模块、声光报警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对倒车雷达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达到实用目的并且运行稳定,对Arduino开发环境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17期 v.37;No.424 148-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1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低功耗便携式有害气体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白宗文;周美丽;

    介绍了有毒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设计出了微功耗式便携式的有毒气体监测电路,基于VC++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在数据处理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数据进行了合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灵活方便,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国防等领域。

    2014年17期 v.37;No.42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单相并网变流器的离散PR控制设计

    李宗鉴;戴瑜兴;郑崇伟;毕大强;郜克存;隋学礼;

    针对单相并网变流系统采用传统的比例积分(PI)控制器在跟踪并网电流指令时存在稳态误差,以及传统的比例谐振(PR)控制器在离散化过程中存在谐振点偏移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离散比例谐振(DPR)控制器。该控制器包含比例项,前馈项和谐振项。谐振项采用一组离散二阶状态方程实现,替代传统PR控制器离散化后的二阶差分方程,能使控制器具有无静差的稳态特性。与传统PR控制器相比,由于谐振项直接采用离散状态方程实现,DPR控制器不会因为离散过程导致谐振点偏移而影响控制器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17期 v.37;No.42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贴片机X/Y轴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实现

    刘明晓;龙绪明;罗爱玲;贺海浪;

    负载惯量和外界干扰是影响贴片机X,Y轴快速高精度定位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针对负载惯量和外界干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的万能逼近特性实现对外加干扰和被控对象模型信息的逼近,运用自适应控制算法计算前馈补偿量以补偿负载惯量和摩擦力对运动性能的影响,采用滑模控制算法以抑制其他不确定干扰对运动控制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所采用的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补偿负载惯量和外界干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从而实现贴片机X,Y轴的快速高精度定位。

    2014年17期 v.37;No.424 157-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MS技术和PLC技术的红外线实时监控防盗系统的研究设计

    许青林;

    防盗报警系统的运用,不但可以提高社区的防盗服务水平和监控能力,还能促进防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度,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有良好的促进功能。主要概述了SMS技术与PLC技术,并以这两种技术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红外线监控防盗系统,以期对构建安全、和谐社区,提高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有所帮助。

    2014年17期 v.37;No.424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现代电子技术》主要栏目

    <正>《现代电子技术》主要栏目:无线通信与网络、军事通信、信息安全、航空航天航海技术、传感器技术节能网络、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嵌入式技术、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分析、测控技术与虚拟仿真、械制造与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电子器件、材料与结构、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汽车电子商务电子、电源技术、环保与新能源、电网与电力控制等。本刊为半月刊,大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2014年17期 v.37;No.424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