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技术_无线通信

  • 基于ZigBee协议OTA技术的改进方法研究

    楼亮亮;周苗;何为;鲍星合;谷宇章;

    选择TI的Zstack作为研究基础,在ZigBee的OTA技术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进,设计出一种多点并发、可靠、高效、低能耗的无线下载解决方案。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实现对固件代码数据的压缩处理,提高了该方案的性能,并在基于CC2530传感节点上做了具体的实现。该方案成功地应用于一个具有200多个传感节点的ZigBee网络中,方案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得到了验证。

    2014年23期 v.37;No.43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二次质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李虎俊;郭蓝天;卢军;李哲;刘丽艳;

    节点的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基于二次质心算法的定位算法,与以往的基于三边测量的加权质心方法不同,该算法改进了对未知节点位置的估算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多次估算质心而产生的累积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仿真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较之前的三边测量方法提高了约19%。

    2014年23期 v.37;No.430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陶在红;杨宇;常建华;

    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以CC2530无线单片机为主控,采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下位机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得家中的温度、湿度及电器工作状态信息等参数,并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到信息并进行分析,把控制信号下达给继电器控制模块控制电器通断。同时,上位机还能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PC进行显示和保存。经实际测试,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温湿度测量和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具有低成本、高实用性的特点。

    2014年23期 v.37;No.43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热力管网系统中的物联网网关研究与设计

    李振营;刘经纬;鄢楚平;

    热力管网系统中存在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传统热力站和管网中仪器仪表具有接入网络困难、监测数据不及时、数据开放性不够等问题,呈现出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感知设备的全面接入、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共享,目前已经在建筑物节能、污水处理、消防、热力、水/电/燃气系统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所设计的热力管网系统的物联网网关可对热力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将热力管网的状态实时传送给接入管理平台和数据库服务器,各个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地监控热力管网的工作状态与运行情况。

    2014年23期 v.37;No.43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北斗的渔业交易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王明灯;苏凯雄;

    为了解决目前渔业供需信息实时性不高的难题,使供需信息能通过渔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的信息收集、整合和发布,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渔业交易信息服务应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北斗的安卓船载终端,利用北斗一代的短报文技术实现实时供货量信息的发送,经由北斗地面服务站和Internet将信息数据传送到渔业交易信息服务中心的Web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对用户需求的响应,提升渔业市场的运作效率。

    2014年23期 v.37;No.430 17-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TD-LTE与TD-SCDMA系统共存子帧配比兼容分析研究

    李丽;蔡卫红;朱江军;

    对于当前TD-LTE与TD-SCDMA系统邻频共存的情况,由于两者皆为TDD系统,所以TD-LTE必须与TD-SCDMA系统的子帧配比兼容以避免系统间干扰;给出了两者共存时兼容的子帧配比,研究了此子帧配比下TD-LTE的两种特殊时隙配比方案SSP5与SSP6,并从下行资源利用情况、单小区下行峰值吞吐量、基站可规避干扰距离等方面将两方案做了对比分析,指出SSP6能够更好地利用系统的下行资源,有利于提升系统容量。

    2014年23期 v.37;No.43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S-i总线技术及其接口的设计

    张弛;杨明;吕显民;

    AS-i总线可以解决现有工业现场总线走线复杂、连接不便的的问题。为了扩展控制器对AS-i接口的兼容,论述了AS-i的特点并且设计了AS-i通信接口来实现控制器与AS-i网络通信的功能。根据现行GB/T18858.2-2012的规定,选用PIC16F916作为CPU,AS-i 4I-GE-MT作为通信转换接口芯片,实现了控制器与AS-i网络通信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方案设计的接口可与各AS-i模块进行通信。

    2014年23期 v.37;No.430 25-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微波多工器的网络综合方法研究

    刘军;李胜先;王波;

    在滤波器多项式综合基础上,将多项式综合技术在多工器上做了推广,将传统的多项式综合技术从传统的双端口网络拓展到多端口网络,并且给出综合实例。该方法是在归一化频率中综合考虑各路滤波器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迭代算法综合得到多工器的的特征多项式。最终综合结果满足设计指标,同时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地震爆破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组网研究

    洪惠群;吴楠楠;郭进波;肖健;王辉山;林岩钊;

    为了更好地将福建省地震构造人工地震爆破观测的现场炸测情况传回现场指挥部,方便指挥部对各个炸测点进行指挥,根据我局现有通信资源,整合VSAT卫星通信、3G通信、4G通信等通信手段,利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指挥部与各个炸测现场的视频会议系统架构,并通过实际演练进行验证,使得指挥部能够与各炸测现场进行实时通信,协调各炸测现场的炸测任务。

    2014年23期 v.37;No.430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RF24L01的人员定位系统标识卡的设计

    聂佰玲;孙伟;

    人员定位系统由标识卡、监测分站和监控中心三部分构成,当井下人员经过安装在各个采区口的监测分站时,随身携带的标识卡将卡片中的个人信息发送出去,由监测分站采集到信息并存储,当监控中心主机发送命令来获取数据时,通过总线送到地面控制中心。这里主要介绍标识卡的设计方法。标识卡采用单片集成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为射频前端,以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2011为控制器,以LED和蜂鸣器为状态指示。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的编程方法,最后进行了验证。

    2014年23期 v.37;No.430 33-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D-LTE与WLAN共室分系统干扰分析与研究

    田亚楠;

    随着TD-LTE与WLAN系统共室内分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者之间在2.4 GHz邻频组网所面临的干扰也成为焦点问题。在分析了TD-LTE与WLAN系统共室分所面临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WLAN与LTE共室分干扰测试和独立部署干扰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干扰规避方案,重点分析了采用合路的方案。

    2014年23期 v.37;No.43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军事通信

  • 一种雷达发射机模拟器故障监控系统的设计

    王学磊;胡文华;韩壮志;

    针对雷达实装训练时所产生的效率低、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雷达发射机模拟器故障监控系统。该系统为某雷达模拟器中的一部分,根据故障监控需要完成的任务,对其控制信号、发射机监控、故障指示和测试信号四个功能进行设计,并设计了该系统上位机软件控制流程。根据软件控制流程,通过Lab Windows/CVI编程实现了对雷达发射机模拟器的故障监控,为现代雷达装备的故障监控与模拟训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23期 v.37;No.43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战术通信子网建模及仿真研究

    卢颖;钟联炯;

    针对战术通信网中信息传递的层级关系特征,采用多频分层技术对该网络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引入营连级通信场景,给出子网成员节点和簇首节点的仿真模型及实现描述,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路由表数据结构,在模型节点域中进行加载。实验结果证明:该仿真建模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用其搭建仿真网络可有效客观地反映通信子网的各项性能指标。

    2014年23期 v.37;No.430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HIT-TENA的资源快速接入工具

    赵戈;李微;杨京礼;

    针对目前国内靶场各试验设备存在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差、资源接入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HIT-TENA的资源快速接入工具,实现资源设备的标准化快速接入。通过对靶场领域现有设备常用接口协议的分析,设计了一种通用的协议模板实现对各种接口协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议数据到对象模型的转换方法。在HIT-TENA体系结构下,开发了通用协议转换组件,实现了外部设备到HIT-TENA的快速接入,对于加速试验系统构建速度、提高试验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3期 v.37;No.43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TT的反鱼雷鱼雷拦截弹道研究

    丁永忠;

    针对鱼雷高速机动性能远高于舰艇的情况,为解决反鱼雷鱼雷拦截的弹道问题,通过对反鱼雷鱼雷导引方式的研究,利用数学建模,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反鱼雷鱼雷的拦截弹道,分析了影响反鱼雷鱼雷机动性的因素,并给出了反鱼雷鱼雷的机动性指标。仿真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干扰条件下正弦类Haar小波MPSK信号识别分析

    王铁铸;

    为提高MPSK信号的类内识别率,分析了MPSK信号正弦类Haar小波变换信号的相位信息,通过提取脊线拟合函数相位的方法对MPSK信号进行类内识别。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和仿真实验,得到8PSK信号的相位提取图,并对不同MPSK信号在无噪和有噪两种情况下进行识别分析,最后得到调制方式识别率曲线。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方法正确识别率在90%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抵抗通信干扰能力。

    2014年23期 v.37;No.43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流前端检测的快速协议识别

    詹成;张伟;

    信息战都追求高速反应机动,对网络协议识别提出了高效快速的要求。基于深度包检测DPI的协议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高,但是由于要对所有数据包进行检测,计算量很大。基于端口号的协议识别方法速度快,但识别准确率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数据流前端检测的协议识别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实现,结合了基于端口方法的快速简单和基于DPI的准确性的优点。实验表明,这种综合快速协议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高,与基于DPI的方法相比,识别时间减少将近80%。

    2014年23期 v.37;No.43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信号处理

  • 一种用于线性阵列综合的改进遗传算法

    董建刚;王新宽;

    为了提高阵列综合收敛速度,实现目标函数局部最优,分析了现有的遗传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线性阵列综合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根据现有算法对实数编码搜索能力不强,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提出了能够增强个体寻优范围的搜索方案,以跳出局部最优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使目标函数迅速跳出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至少增加了2~10倍。

    2014年23期 v.37;No.430 62-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遥感图像清晰度评价研究

    王锋;祖力军;高亚飞;

    清晰度作为衡量数字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现有的评价方法仍不够成熟。经对当前主要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对比度的遥感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客观、高效,既能够对不同模糊程度的同一图像内容进行清晰度评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内容的遥感图像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 AMP加速并行蚁群算法

    林超;

    蚁群算法与同类智能算法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迅速、算法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计算用时呈现指数型增长。为了更好地解决大数据量蚁群算法计算慢的问题,结合蚁群算法天然的并行性,基于最新的GPU并行化接口C++AMP实现了并行蚁群算法,使计算用时大幅度减少。经试验分析,该算法可以达到3倍的加速效果。

    2014年23期 v.37;No.43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示波器的“静默”和捕获技术

    姚晓平;

    由于器件和功能的增多导致电路的测试和调试越来越困难,要全真地捕获非周期的噪声、串扰和瞬时等信号几乎不可能。通过分析数字示波器的原理,探知示波器的静默和捕获过程,分析总结了三家著名示波器生产厂家对波形捕获所应用的各项新技术。通过随机概论理论对波形捕获率的分析,得到了捕获率的量化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触发输出法和双脉冲计数法二种测试示波器波形捕获率的方法,并对市场中常见示波器的捕获率进行了实测验证。

    2014年23期 v.37;No.430 72-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复杂度高围长LDPC二维网格法码字构造

    章雪婷;陈少平;饶文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网格法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构造方法。该方法对斜率集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利用一组特殊的数列作为斜率子集,该数列中不存在任何三项元素公差相等和任何四项元素公差相等或者成两倍的情况,从而排除线段构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可能,突破原有围长8的限制,得到围长为10的LDPC码字,显著提升了误码性能。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码字校验矩阵具有准循环特性,能保证较低的编译码复杂度。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码在瀑布区域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错误平层特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信与信息技术_通信设备

  • 一种手持式超高频RFID阅读器的设计

    彭梅;郑步生;

    设计了一种基于AS3992的手持式超高频RFID阅读器。阅读器的射频收发电路由AS3992内部集成的射频模拟前端和协议处理系统构成,基带控制由S3C2440建立的最小系统实现。对AS3992射频模块电路进行了介绍,针对天线设计了阻抗匹配电路,对S3C2440外围电路进行了设计,同时设计了Linux系统下各硬件的驱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最后对设计的阅读器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阅读器能支持ISO/IEC 18000-6C协议,并且具备了可手持、发射频率可调、功能易扩展等特点,满足智能物联网市场的需求,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014年23期 v.37;No.430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复用传输射频和基带信号的新方法

    叶宝盛;钱捷;程明;

    介绍了一种在同轴电缆上,射频和基带信号复用传输的新方法。设计了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隔离电路,采用C-MBUS标准传输基带信号,在长为1 km、传输射频信号功率为40 d Bm的同轴电缆上,达到了4 800 b/s的数据传送速率,且同时可以为通信从机节点提供10 m A的电流。该方法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组网的优点,适用于在射频线路上同时传输低数据速率的附加信息。

    2014年23期 v.37;No.430 84-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inux的USB集成下载工具的设计和实现

    聂涛;

    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采用交叉开发模型,需要频繁把程序从宿主机下载到目标机的要求,研究设计基于Linux的USB集成下载工具。根据USB协议,开发Linux系统的USB驱动模块,基于USB驱动模块,设计出Linux文件下载程序。该工具运行于Linux系统,并利用TQ2440,OK6410,TQ210开发板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工具可以支持2440系列、6410系列、210系列的ARM开发板,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移植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强干扰下非线性放大器对伪码测距性能的影响研究

    刘涛;蒙艳松;张立新;

    高功率放大器(HPA)作为高精度伪码测距系统中发射链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将非线性失真引入到信号中,影响导航信号的测距精度。在干扰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放大器引入的幅频失真和相频失真也更加复杂。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研究干扰条件下的非线性特性对伪码测距的影响,给出了放大器工作在不同工作点下的伪码测距误差结果。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23期 v.37;No.430 91-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测试·测量·自动化_测控技术

  • 某弹载模块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静;张阳;彭刚锋;张炜;任力子;

    根据弹载模块的特点,制定了基于PXI总线的弹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该测试系统采用PXI总线结构,整套系统故障诊断能力强,可靠性高,并且已投入某弹载模块的批量生产中。实践证明该系统设计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2014年23期 v.37;No.43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S18S20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测温及校正算法

    安凯;

    文献[1]中给出一种DS18S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测温修正算法,但这种算法还不能充分利用DS18S20寄存器所给出的数据,最大限度地反映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值。其次是没有考虑算法给出的温度的校准问题,这里提出一种精确的测温算法,可以无误差地表示传感器给出的温度值,同时还研究了传感器输出值的校准问题,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校准公式。在仿真过程中,以高精度的测温仪器为标准,给出了算法的校正公式,结果表明校正公式的误差优于0.01℃。

    2014年23期 v.37;No.43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虚拟试验系统协议转换模块研制

    姜守达;邓舒予;魏长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研发了试验和训练体系结构HIT-TENA平台,用于搭建虚拟试验系统;为了将靶场实物资源接入该系统,研制了基于PCI总线和1553B总线的协议转换模块。采用DSP+FPGA的硬件结构,利用FPGA实现了并行协议帧头识别,利用DSP实现了协议转换。测试表明,该模块能完成协议转换,并将延时降低到1 ms以内,解决了试验设备接入虚拟试验系统时转换效率低下、延时较大等问题。

    2014年23期 v.37;No.430 100-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信号源的小型化试飞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永禄;陈亮;李太平;

    根据现代航空飞行器航空电子系统信号种类多、交联关系复杂的特点,结合过程实时监控的要求,设计了该套航空数据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模拟量信号、开关量信号、1553B总线、ARINC429总线信号的实时采集、记录及监控,能够实现对各类信号的实时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现代航空飞行器多信号源的数据采集、遥测及处理任务。

    2014年23期 v.37;No.43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测试场时统设备误差分析及处理技术

    胡晓鸣;何占雄;

    针对测试场对试验控制信息、时间信息和准频率信息要求较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GPS授时的时间统一系统。在简要介绍时统设备组成的基础上,对影响系统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从调制解调方面讨论了B码终端误差,从系统同步和失步方面讨论了守时误差;提出了从增强B码解调器适应能力、时统守时精度、取样信号时刻精度三个方面减小时统误差的处理措施,指出系统设计中通过合理进行误差分配,控制显著误差,可实现系统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的统一。

    2014年23期 v.37;No.43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飞机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研究

    陈滔;孟琳;李楠;叶永强;

    回顾垂直/短距起降(V/STOL)喷气式飞机的发展情况,介绍鹞式战斗机、雅克战斗机以及JSF战斗机的升力推进技术特点,分析以升力发动机、矢量喷管和升力风扇为核心的升力推进系统的特征,并且指出了这些飞机的推进系统存在的缺点。鉴于此,研究了一种新型扇翼飞行器——扇翼机。该飞行器具有超短距起降(甚至可垂直起降)的特性以及其他很多优点。对这种扇翼机建立了纵向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具有超短距起降的特性。从结果还可以看出重心位置、转速以及升降舵偏转角对扇翼飞机起降距离的影响。

    2014年23期 v.37;No.430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测试·测量·自动化_自动化技术

  • 基于TWACS技术的农网自动抄表系统研究

    冯维元;张茜;朱润生;王岩;宋华龙;

    农网电能信息的与远程采集是配电网改造的重要环节,针对农村配电网供电半径大、用户少、且分散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TWACS(电力线工频通信)技术的自动抄表系统,能够跨越配电变压器远程传输电能数据,无需在10 k V线路安装耦合设备,具有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的特点。

    2014年23期 v.37;No.430 115-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QFD与FAHP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张子楠;

    分析了质量功能展开(QFD)技术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适用性,在传统的QFD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FAHP的基本理论,应用梯形模糊数为顾客需求评分,以改进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三方之间的协调管理。

    2014年23期 v.37;No.43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数字电视整机接收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刘世安;陆军;

    在三大信道解调(卫星解调、数字有线解调和地面解调)标准中,地面解调涉及的通信信道尤为复杂,因而评价解调器的性能指标格外繁杂。对于机顶盒和一体电视机等整机生产商而言,如何提高整机信道接收性能的测试效率,就成为数字电视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欧洲DVB-T2标准为例,介绍一则自动测量性能指标的方法。

    2014年23期 v.37;No.430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工控技术

  • 轴承在线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苏俊宏;栗波波;陈智利;

    工业视觉在线自动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高精度、重复性的工业检测环节中,以其非接触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轴承检测领域。着重介绍轴承在线自动检测装置中硬件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选取。包括图像采集系统、PLC控制系统及工件传送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与工件传送系统在PLC控制系统控制下完成对轴承的在线自动检测。经实际测试,该系统能很好完成轴承检测工作,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等优点。

    2014年23期 v.37;No.43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适应压电振动盘控制器设计

    戴世宇;张珣;

    振动给料机是工业控制自动化中常用的设备,压电振动盘是目前效率和稳定性最高的振动给料机,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共振点变化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了适用于压电振动盘的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对压电振动盘的振动频率和幅值进行连续调节,模糊PID控制使得振动盘输出幅值保持稳定,自适应算法使振动盘始终工作在最佳振动频率。控制器采用准谐振开关电源,可以消除电网电压波动对系统工作的影响。设计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工作性能稳定,驱动效率高且产生的噪音较小。

    2014年23期 v.37;No.430 129-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电子技术

  • 一种准Z源逆变器减少开关动作的脉冲宽度调制

    刘钰鹏;翟庆志;孙雪;

    准Z源逆变器(q ZSI)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将直通状态插入到传统零矢量与有效矢量之间,然而每个控制周期都有两次直通状态,导致大量附加的开关动作,即开关损耗。研究一种利用变载波幅值,从而减少基波周期中各开关管平均开关转换动作的q ZSI的PWM策略,以降低开关损耗。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提出的PWM策略,并与SPWM相比较。

    2014年23期 v.37;No.430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SO的逆变器接口电源输出控制器的优化方法

    张璐;苏海滨;高孟泽;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持续增加,微电网不断地接入电力系统。微电网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能量变换设施和控制装置集成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由于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运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的逆变器接口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通过优化逆变器输出控制器参数,能够有效抑制存在于微电网中的电压、频率、操作模式转换等干扰。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智能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阶叠层渐近相位基函数结合快速多级子分析电大物体散射特性

    李敏;单士娟;沈微微;

    由入射波与面电流的关系,引出了渐近相位(AP)在高阶叠层基函数(HO-RWG)中的应用,并运用到矩量法(MOM)中,与快速多级子方法(MLFMA)结合,分析了电大尺寸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与高阶叠层基函数和零阶相位基函数(AP-CRWG)相比,在相同的计算精度下,都可以大大减少未知量数量,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内存和计算时间。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014年23期 v.37;No.430 139-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PLD的面阵CCD驱动电路设计

    孙茂多;董全林;赵伟霞;党玉杰;杨娅姣;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相机的研制中,针对SONY行间转移面阵CCD ICX285AL图像传感器,设计了一款基于CPLD的面阵CCD驱动电路。以Altera公司的CPLD芯片EPM570T100作为时序发生器产生CCD驱动信号和相关双采样控制信号,并搭建了驱动器电路和直流偏压电路。在QuartusⅡ13.1开发环境下利用Verilog HDL语言编程,并利用Model Sim SE 10.1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以CPLD为核心的驱动电路能够产生符合CCD要求的驱动脉冲和偏置电压,可稳定地输出CCD视频信号。

    2014年23期 v.37;No.430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科研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在教学中的应用

    邓小云;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研工作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活动。该课题采用ASP.NET技术设计与实现了科研网络平台,用于在实践中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科研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科研的平台。

    2014年23期 v.37;No.430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用户行为动力学分析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研究

    陈海燕;莫玉纯;肖世校;

    如何构建基于社交网络平台舆情挖掘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从而实施有效的客户抱怨管理,已经成为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面对的重要问题。以国内某电网公司为例,将用户对供电服务的微博抱怨评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和行为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研究表明,开发一个有效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实时监控用户抱怨行为动力学特征,从而具备特定对象监控与服务能力,这将为供电企业主动识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客户的抱怨关注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改进方案提供技术保障。

    2014年23期 v.37;No.430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源控制的独立模块设计

    张凯;

    该设计通过独立模块的应用,以实现电源独立控制为目的,进而在电源设备工作期间,从人工干预、运行成本、工作效率三方面进行改善。其工作方式分本控和远控两种:在本控方式下,电源控制模块向站控计算机发送电路分机的工作状态;在远控方式下,电源控制模块除向站控计算机发送电路分机的工作状态外,还接收并执行站控计算机送来的各种命令、引导信息,根据信息对电源工作状态经行调整,实现无人工干预的独立电源。

    2014年23期 v.37;No.430 152-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智能交通与导航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北斗二代接收机应用开发

    路振民;邵琼玲;宋方;

    基于嵌入式Linux,使用UM220和TE6410开发板,完成了北斗二代接收机的应用开发。通过嵌入式Linux和Qt/E的移植,实现了Qt的GUI界面显示,利用Linux多线程的特点,完整实现了NMEA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以及可视星的星座图显示,对北斗二代系统终端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23期 v.37;No.430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应用_节能减排技术

  • 基于OPC的太阳能热水监测系统数据中心的设计

    朱彬;江爱朋;姜周曙;黄国辉;

    针对太阳能热水工程地域分布范围广、监控难度大等问题,研制开发一套基于OPC技术的远程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组成,介绍了OPC技术及其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并采用OPC技术在C#.NET平台下用Windows Form窗体完成了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中心的设计,实现数据中心服务器集中管理各现场监测终端,具有实时数据的采集、显示、存储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可以满足远程监控的要求,并可以在一些相关领域中加以推广。

    2014年23期 v.37;No.430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