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器件

  • 千兆UDP/IP协议栈FPGA实现及其在高速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郑天宇;尹达一;

    在FPGA中设计并实现了传输速率为1 000 Mbit/s的以太网UDP/IP协议栈,并将其应用在图像采集系统完成图像传输。UDP/IP协议栈分为MAC层和UDP层,MAC层完成基本以太网帧的收发,UDP层完成顶层用户数据封装。协议栈完全兼容IEEE 802.3ab千兆以太网标准,具有显式流量控制功能,解决了FPGA千兆以太网硬核媒体访问控制器移植弹性低,资源消耗大的难题。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协议栈资源占用率低,用户端数据率可达964 Mbit/s,在帧长度为1 472时丢包率为0%,对于1 000×1 000(pixel)面阵CMOS探测器帧频可达48 f/s,适用于嵌入式高速图像采集系统。

    2018年18期 v.41;No.521 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9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08 ]
  •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移动气象平台的设计

    刘娜;周杰;

    根据全方位巡逻式气象监测技术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移动式气象监测平台的设计方法。此设计分别由分布在平台不同位置的多个传感器获得环境参数,再通过Zig Bee组建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监控终端实现数据的存储与显示。不仅可以对某一场所进行巡逻式的全方位检测,还可通过监控终端对指定地点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气象平台具有智能化、高精度、低功耗、可移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对某一特定场所进行巡逻式实时检测。

    2018年18期 v.41;No.52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3 ]
  • 基于FPGA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设计

    吕清松;许宜申;

    利用FPGA实现算法的硬件加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因此,采用FPGA独特的并行处理方式设计一套基于颜色特征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该系统采用OV7725数字图像摄像头采集原始图像数据,然后在HSV颜色空间实现颜色特征提取和目标检测,并将识别后的图像数据二值化,最后运用基于区域特征的形心计算和跟踪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稳定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能够有效稳定地跟踪目标物体。

    2018年18期 v.41;No.52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41 ]
  • 一种基于分布式子空间的共享单车定位算法

    何涛;张健;徐鹤;姜彦男;

    共享单车逐步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交通代步解决方案,为城市人群提供更加快捷、环保的城市出行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共享单车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分析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结合现有的共享单车的定位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布式子空间的定位算法。通过各点之间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以及标准点坐标定位实现共享单车的精准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较现有的方法具有较高精度的定位,能够提高单车的使用率以及实现对单车状态的实时反馈。

    2018年18期 v.41;No.521 17-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 ]
  • PLC在舒适性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鲍玲玲;赵阳;王子勇;苏秀;荣雅静;

    为了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使空调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功能丰富,提出PLC+变频器+组态软件的舒适性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思路。自控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空调系统的制冷、空气处理和流体输配3部分,将室内环境品质检测作为空调自控的调节内容,自动控制系统的任务包括监测、调节、报警和自动联锁等。自控系统可根据需求和负载变化实现较高的匹配度和调节效率,减少冷热源和机械设备能耗,提高空气调节质量和人体热舒适。结果表明,此设计能保障空调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质量,同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使得空调系统的参数化运行变得简单、灵活、方便。

    2018年18期 v.41;No.521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2 ]
  • 基于NJ控制器的医用试纸纸病检测系统

    耿浩;高鹏;罗奕;

    为了解决医用试纸生产过程中纸张表面瑕疵(纸病)不易识别的问题,通过分析人工检测方法和纸病的主要特点,设计一种基于NJ控制器的医用试纸纸病检测系统。给出该系统是由视觉检测模块和动作标记模块组成,介绍视觉检测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并给出视觉检测的效果图,说明视觉坐标系和运动标记坐标系的对应关系。设计的运动控制程序实现了对医用试纸表面纸病的有效识别和时时标记。该系统经过多次调试后,在纸速度不超过3 m/s,宽幅200 mm时,能实现对医用试纸表面1 mm及以上宽度的亮斑和暗斑的有效检测并标记。

    2018年18期 v.41;No.521 28-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森林防火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武风波;张会可;吕茜彤;

    为了实现森林环境的实时监控,设计由数据采集节点、环境监测终端和环境数据服务器三部分组成的森林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采集节点外围拓展温湿度、烟雾浓度、光照强度、火焰等采集模块,各采集节点通过Zig Bee网络将采集到的各项环境数据发送到环境监测终端;环境监测终端选用STM32作为主控制器,将数据采集节点上传的数据进行汇总,然后通过GPRS模块发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环境监测终端上传的环境数据,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后对林区三种火灾等级进行输出。测试结果表明,森林防火监测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对森林中各环境参数的采集,并实现数据的远程发送、远程报警等功能。

    2018年18期 v.41;No.52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23 ]
  • 一种应用于2.4 GHz系统的F类功率放大器

    周正轩;黄瀚熙;刘雁朋;章国豪;刘祖华;

    基于0.5μm Ga As PHEMT工艺,设计一款能应用于2.4 GHz ISM频段的WLAN 802.11b/g协议功率放大器。输出级采用负载线匹配的设计方法,并嵌入了对奇次谐波回收,偶次谐波抑制的网络,使之工作在F类,整机获得了较高附加效率。提出一种匹配计算方法与电路结构,兼顾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大化,可对功率输出级进行优化匹配设计。该功放工作电压为5 V,仿真结果表明:在2.4 GHz频段内,1 d B压缩点时的输出功率为31.7 d Bm,输出效率为51.8%,功率增益大于35 d B,对高阶偶次谐波抑制大于47 d B,对低阶奇次谐波进行了回收,获得了高效率。

    2018年18期 v.41;No.52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4 ]
  • 基于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的DAB发射系统设计

    高伟;乔赫元;彭虎;

    提出一种基于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上的数字音频广播(DAB)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该系统是将输入的音源数据进行数字编码(MPEG-2),同时将相关的业务信息进行编码,之后通过OFDM生成标准的I/Q基带数据。最后将生成的I/Q数据加载到AV1443矢量信号发生器中,通过任意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实现了整个系统的DAB数字广播发射功能。

    2018年18期 v.41;No.521 41-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3 ]
  • 基于数字电容式的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肖莹慧;

    为了降低无源RFID传感器标签的功耗和面积,设计一种基于无源RFID数字电容式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其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的集成式全数字结构,能够在频域内对传感器电容值进行处理。该电路采用一种功耗比传统反相器结构振荡器低30%的新型环形振荡器结构,振荡器内部是限幅的。最后,对该集成全数字电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线性度与稳定性均良好,芯片占用面积小,仅为0.21 mm2,且功率消耗小,在电源电压下仅为0.92μW。因此,适合应用于无源RFID传感器标签设计中。

    2018年18期 v.41;No.52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9 ]
  • 基于WSN的海水养殖水质检测系统研究

    叶俊明;马海琴;

    为了方便水产养殖户或相关研究机构更好、更实时地监测养殖水域中水的质量,提高产量、监控海水污染情况,设计了海水水质检测系统。传感器节点采集多种模块化的传感器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的数据汇总至sink节点控制器;sink节点控制器将汇总的数据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后,以3G网络、USB通信等形式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端统计和分析。同时,采用太阳能供电、GPRS校时等可以更灵活地在各种野外场合搭建检测平台。

    2018年18期 v.41;No.521 54-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3 ]
  • 一款高性能Σ-Δ调制器的建模与设计

    魏汇赞;薛文;陆锦辉;

    为了满足音频信号处理中对高精度信号的需求,设计一款单环三阶一位量化CIFB结构的Σ-Δ调制器。通过对该调制器的噪声传递函数的零极点进行优化,提高调制器的精度;并通过根轨迹法对调制器的稳定性进行判定和优化,提高调制器的稳定性。根据Matlab仿真测试显示,当输入信号的带宽为20 k Hz,采样频率为5.644 8 MHz时,该调制器的峰值信噪比达到114.9 d B,有效位数为18.8 bit,最大归一化稳定输入信号幅度为-2.79 d BFS,动态范围为109 d B。这说明该调制器不但拥有较高的信噪比,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因此该调制器能够实现音频信号高精度的转换。

    2018年18期 v.41;No.521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8 ]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 基于网络流量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苏芮;努尔布力;王鹏;

    采用Web of Science中1999—2017年收录的450篇以网络流量可视化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主要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工具,使用科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回顾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概况。研究发现,目前为止,已完成新的理论体系研究,并延伸到众多典型研究领域。其中计算机领域和数学领域的期刊成为主要引用期刊,并且作者之间合作密切,可视分析成为近年来一大研究热点。分析结果有助于为该领域的相关人员做进一步深层研究提供参考。

    2018年18期 v.41;No.521 62-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2 ]
  • 基于Linux系统的嵌入式终端可信安全方案

    李俊彦;董增寿;

    针对嵌入式平台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嵌入式终端可信安全方案。可信计算的协议层和应用层不涉及硬件部分,因此首先设计一种可信计算仿真试验环境,接着采用Atmel公司的可信平台模块(TPM),将其可移动的启动存储介质作为核心可信度量根,简化并移植PC平台上的可信软件协议栈(TSS),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终端可信环境的建立。实验结果表明,在ARM平台上可以实现可信启动,建立可信环境,因此可基本上保证终端的安全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眼检测

    刘俊超;陈志军;樊小朝;闫学勤;王宏伟;

    基于人眼检测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中,受戴眼镜、光照强度和人脸姿态变化、闭眼以及面部遮挡等复杂背景影响,现有方法难以准确检测人眼位置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故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眼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网络优化及损失优化,把人眼检测作为一种回归问题来求解,实现了整个过程端到端,即从输入原始图片到最后的人眼类别和位置的输出。该方法在ORL人脸数据库中全部图像的人眼检测准确率为98.39%,在AR人脸数据库中没有戴墨镜的人眼检测准确率为95.15%,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高准确率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2018年18期 v.41;No.521 72-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8 ]
  • 基于跳数修正和改进粒子群优化DV-Hop定位算法

    熊欢;毛永毅;

    针对传统DV-Hop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随机分布对定位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跳数修正的粒子群优化的定位算法HPDV-Hop。此算法通过对锚节点广播的跳数进行修正,让随机静态分布的锚节点移动并按密度分布二次部署以及用改进的粒子群(PSO)算法对定位中的迭代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传统DV-Hop定位算法的全面改进,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定位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2018年18期 v.41;No.521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2 ]
  • 新型天气雷达接收机动态范围测试集成系统

    张福贵;何建新;

    针对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技术保障的现状,介绍一种新型的天气雷达接收机动态范围测试集成系统,其包括数/模转化器、数字下变频处理模块和VPX总线接口(VPX为交叉连接设备)。通过实际工作将传统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与新型集成测试系统相比,新型天气雷达接收机动态范围检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高速高精度A/D采样,全数字化处理,动态范围结果判别采用优化算法,提高了接收机动态范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接收机动态范围测试采用一键式测量,只需点击终端软件测试按钮,程序自动完成动态范围测试,避免了人为误差的同时也提高了测试效率;测试完成后直接生成测试报告并参照大量雷达测试、检修人员的经验数据,结合雷达系统结构对测试中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剖析,给出检修建议,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修复雷达故障。该系统带来的有益效果为:采用VPX总线,可靠性好;全数字化处理、精度高、稳定性好;全自动测试流程,无需人工干预。

    2018年18期 v.41;No.52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2 ]
  • 基于物联网的联合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江渝川;何国斌;

    过去的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温度模块、继电器模块实现对大棚内温度的检测,由于其未采用温度控制设备,造成温度控制的振荡频率大、响应速率慢的弊端。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温度联合智能控制系统。其基于物联网感知层、应用层和网络层的基础框架,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方式设计系统总体架构,总体结构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控制模块,三个模块协同运行实现温度信号的采集、变换、存储以及监控。通过联合智能模糊PID控制器在远程控制模块中联合处理大棚内的温度信息,联合智能模糊PID控制器对系统静态误差进行实时调整减弱静态误差和振荡频率,再采用模糊PID算法调整回路输出结果,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率。系统软件部分采用C5409A XDS510 Emulator仿真器对大棚室内温度控制的程序进行编写、接口控制以及编译连接等操作,共同对程序的编译进行加载,实现大棚内温度的自主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系统可显著提升降低温度控制时的振荡频率和响应用时。

    2018年18期 v.41;No.521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7 ]
  • 一种行业领域词库标识树的正确性检测算法研究

    张志强;王伟钧;杨晋浩;周晓清;郑加林;

    在知识挖掘应用中,行业领域数据识别是知识挖掘的重要过程。对大量的行业领域数据进行数据识别需要借助领域词库标识树来完成,而影响数据识别准确率的重要因素是领域词库标识树构建的正确性。领域词库数据量一般很大,以其构建的领域词库标识树结构复杂,在复杂结构的标识树中通过已有的检测方法判断其正确性往往很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词库标识树的正确性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词库特征向量空间矩阵,计算树节点的相关性系数来自动检测树节点构建的正确性,同时可以根据判定阈值来确定正确性判定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树结构如何复杂,该算法都能高效准确地实现标识树的正确性检测和发现错误。

    2018年18期 v.41;No.521 8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9 ]
  • Hadoop分布式存储架构的性能分析

    王凌晖;解云月;周美华;

    近几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正在呈爆炸式增长。为了保存和处理这些数据,传统的IT架构已经满足不了,云计算应运而生。Hadoop是云计算下的一种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架构,能够对大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而它最核心的两大组件就是HDFS和Map Reduce,分别实现了分布式文件存储和分布式并行任务处理。文中,将基于PEPA对HDFS进行建模分析,并对HDFS的性能进行评估。

    2018年18期 v.41;No.52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0 ]
  • 一种X射线图像白点噪声去除算法

    陈海进;陈伟;

    针对X射线拍摄所获低照度图像中存在随机分布的白点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X射线图像白点噪声去除算法。此算法对X射线拍摄所获得的低照度图像进行处理,首先,通过该灰度图像直方图自动确定灰度图像的阈值;其次,根据所得阈值判断滤波窗口中心点是否为噪声像素点;最后,对滤波窗口下已经确定的噪声像素点进行处理并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算法进行去噪所获得的图像细节更加清楚并且成功去除白点噪声。

    2018年18期 v.41;No.521 96-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8 ]
  • 家用水表字符的识别算法研究

    陈英;李磊;汪文源;徐嘉伯;杨丰玉;

    针对基于水表图像的自动抄表,提出满足实时性要求的水表字符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将真彩色图像灰度化和标准化处理;然后,通过字符分割得到独立的单个字符;接着,采用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方法将灰度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再对图像进行去噪和两次位置调整操作,将字符图像裁剪为模板大小并将字符提取到图像中央;最后,对图像进行细化、特征提取和字符识别。基于三类图像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整体的字符分割率可达97.33%,整体识别率达到94.00%,平均每幅图像的处理时间为0.15 s,能满足实时性要求。

    2018年18期 v.41;No.521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2 ]
  • 基于散射体信息的单站内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

    赵良站;毛永毅;徐萍;

    针对单站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散射体信息的单站内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首先运用合成运动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圆轨迹拟合法所估计出的散射体位置与散射体到达目标位置的距离进行优化;然后将所估计出的散射体作为虚拟观测站,再根据引入可信度算子的内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削弱测距极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最后即可定位出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算法复杂度小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0 ]

能源技术

  • 基站蓄电池监控系统设计

    董鹏琳;覃团发;潘成举;

    为保障通信基站在市电停电时的正常运行,提出一种基于ARM及.NET技术的通信基站蓄电池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Cortex-M3架构的STM32F103RC作为主控板的中央处理器,配备蓄电池电压、温度、电流采集,GPRS无线数据传输,n RF905无线收发,市电状态检测四大功能模块搭建硬件平台。通过ARM技术、.NET技术等将采集到的蓄电池及市电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供服务器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蓄电池剩余容量估计,从而制定最佳的运维方案。通过系统的联合调试分析表明,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可以向远程服务器上的管理平台传输蓄电池的实时数据并显示出来。

    2018年18期 v.41;No.521 109-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60 ]
  • 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终端视觉巡检技术研究

    钱平;张永;徐街明;

    传统的变电站巡检主要是人工巡检,工作量繁多且不能实时检测到系统的反常和障碍,使得巡检存在漏检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提出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终端视觉巡检方法,使用3×3邻域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引导线的边缘特征点,依据边缘特征点通过隔10行扫描获取指定行像素的中点,得到引导线中心线,采用优化的行列联合搜索算法获取循迹图片中心线,使用"区域均衡"判别算法对图像进行判别,得到最佳引导线。依据最佳引导线采用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终端视觉巡检控制系统,实现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终端视觉巡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进行巡检控制的成功率在93%以上,具有高效率、抗干扰的优势。

    2018年18期 v.41;No.52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68 ]

航空航天航海技术

  •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小型无人直升机自适应控制

    周健;王敏;洪良;

    针对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时模型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小型无人直升机模型不确定部分由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神经网络在线补偿,控制律及神经网络参数自适应律由反步法回馈递推得到,并且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固定参数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的模型气动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律仍能理想地跟踪飞行指令,同时具有快速的收敛性和良好的鲁棒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0 ]
  • 一种具有寄生抑制电路的微带发夹型带通滤波器

    王维帅;谢锡海;姜晖;

    针对发夹型带通滤波器通带附近存在寄生通带的问题,根据微带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利用ADS软件,设计一种具有寄生抑制电路的微带发夹型带通滤波器。首先,运用理查德变换和科洛达规则设计一个短截线低通滤波电路;其次,通过将该电路与传统的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级联,有效地抑制了邻近的寄生通带,使得滤波器具有较好的阻带特性;最后,考虑到实际因素对电路的影响,进行了电路版图Momentum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寄生通带的抑制效果理想,该方法可行。

    2018年18期 v.41;No.521 122-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6 ]
  • 基于ILS的航向空域仿真系统研究

    陈彦海;康玉祥;由晓峰;姜春英;张晓新;

    仪表着陆系统(ILS)为飞行器着陆的最后阶段提供安全保障。在分析某机场仪表着陆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调制深度差(DDM)进行理论研究,应用控制变量法和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在DDM线性变化范围内SBO信号的幅值与航道宽度的关系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Lab VIEW软件,实现了航道宽度仿真软件的设计。软件具有对虚拟航向面三维显示及航道宽度模拟调节功能。通过与机场实际设备相连接,可实时显示当前航向空域信息。软件较传统的二维显示更具有直观性,可以作为机场工作人员的教学工具,提升机场工作人员对仪表着陆系统的认识水平。

    2018年18期 v.41;No.521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8 ]
  • 模块化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贺广松;李新洪;王谦;张治彬;安继萍;

    以快速响应为背景,对模块化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集成干扰力矩、姿态运动学、姿态动力学、控制律及飞轮、推力器两种执行机构的Simulink模型,然后应用实时仿真机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执行机构的姿态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对卫星姿态的实时控制并且在进行姿态调整时各有优势,最后以实时仿真机为基础设计了模块化航天器显示系统,实现了模块化航天器分系统状态和运行场景可视化。

    2018年18期 v.41;No.521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9 ]
  • 考虑旅客满意度的鲁棒性航班恢复模型

    郝强;樊玮;

    不正常航班给航空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很少有人从旅客的角度考虑由此带来的巨大潜在损失。一旦发生不正常航班,如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减少受影响的航班以使航空公司的损失最小是航班恢复问题的难点。针对此问题,建立离散时空网络,设计旅客满意度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并给出了计算过程,提出总损失最小和鲁棒性最大的双目标航班恢复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能够得到合适的航班恢复方案,进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135-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基于相似度多准则的威胁评估方法研究

    刘超;王言;陈涛;

    针对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多准则的威胁评估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TOPSIS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一个新的多属性决策(MADM)方法。该方法有效利用了理想解的概念来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其原理是通过评判决策对象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相似性来进行排序,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离最劣解越远则为最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2018年18期 v.41;No.52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6 ]

激光与红外技术

  • 基于红外反射式传感器TCRT5000的循迹小车设计

    朱春华;顾雪亮;

    为了同时改善循迹小车的稳定性和行进速度性能指标,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方案。引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TCRT5000检测地面信息,单片机内部的程序控制双MOS驱动,结合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控制小车左右轮的运动速度,从而使小车能沿着引导轨迹自动行驶,使循迹小车的稳定性和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73 ]
  • 半导体激光器功率控制系统的研究

    郭倩;朱耀麟;朱磊;刘秀平;

    为了保障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稳定的发射功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设计完成了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和自动温度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运算放大电路构成恒流源,光电反馈实现闭环控制,可稳定输出功率。同时,利用FPGA控制DRV593驱动半导体制冷器完成自动温度控制,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时,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1℃,激光器功率稳定度优于0.74%,实现了精确的功率控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018年18期 v.41;No.521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7 ]

前沿交叉科学

  • 康复理疗云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立;顾瑞洁;吴响;赵强;

    为了对患者进行远程康复监督与精准的康复理疗指导,设计康复理疗云平台系统。以STM32为主处理器,根据康复理疗设备的信号特点,设计理疗终端驱动电路。在GPRS和3G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康复理疗仪系统软件。利用软件设计技术,设计远程监控端和数据服务中心。该系统在为病患进行康复理疗的同时能够实时获取和转发理疗参数,通过康复理疗云平台,医生能够在线监测病患理疗过程并为病患提供康复意见和制定理疗计划,实现精准康复理疗。经测试,理疗仪效果优,系统数据转发能力强,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2018年18期 v.41;No.521 150-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基于情境感知的餐饮推荐模型设计

    王伟伟;段富;

    针对移动餐饮个性化推荐的情境敏感性,结合传统基于内容和协同过滤推荐方法的不足,以移动餐饮推荐为应用背景,详细设计了基于餐饮本体的情境模型和基于SWRL规则的推理方法。将基于情境的推荐和基于用户兴趣的推荐相结合,得到一个自适应的混合推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传统推荐模型解决了冷启动等问题,并提高了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2018年18期 v.41;No.521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3 ]
  • 基于形态滤波的反射式脉搏去噪方法研究

    蒋曲博;甘永进;

    脉搏中蕴涵着大量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因此分析脉搏信号成为诊断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反射式脉搏血氧信号较微弱,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诊断结果的正确性。针对反射式脉搏信号的噪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滤波的滤波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种不同宽度的结构元素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广义形态开闭和闭开滤波,分离出基线漂移,并通过低通滤波分离出高频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有效地对反射式脉搏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效果优于传统算法。

    2018年18期 v.41;No.521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0 ]
  • 基于图像识别的自主驾驶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陈二阳;张修军;袁姜红;

    结合图像识别、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等算法,设计并实现一种自主驾驶智能小车。以NXP的微控制器MK60N512VMD100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CMOS摄像头OV7725检测并分析跑道信息,利用512线光电编码器测定小车的运行速度,并将速度和方向参数反馈给电机和舵机,结合PID算法实现闭环控制。经过多次在实验室模拟跑道实测发现,小车运行轨迹控制较为精确,速度平稳,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2018年18期 v.41;No.521 162-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37 ]
  • 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混沌预测

    熊凡;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混沌预测方法通常基于人工经验设置参数,参数的性能较差,大大降低网络流量预测精度。因此,提出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混沌预测方法,通过相空间重构获取新的网络流量时间序列,获取具有最佳非线性预测结果的支持向量机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基于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参数,设计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实现网络流量混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网络流量预测方面整体性能优、具有较高的精度。

    2018年18期 v.41;No.521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11 ]
  • 基于神经网络的二次谐波检测研究

    郝淑娟;何巍巍;刘永皓;崔海瑛;邱忠阳;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在检测电网谐波时,一直存在对二次谐波电压及电流含有率检测不准确,谐波失真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二次谐波检测方法。以谐波检测原理为依据,采用奈奎斯特定理,对二次谐波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小波变换将二次谐波信号划分为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通过FFT算法处理低频信号,并对谐波信号进行自适应噪声对消处理,引入神经网络算法,选取激活函数及初始权值,实现对二次谐波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对二次谐波的检测,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准确,失真率降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018年18期 v.41;No.521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79 ]
  •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运行轨迹在线控制系统设计

    宋东亚;

    基于PLC的机械臂运行轨迹控制系统通过PLC采集现场信号及输出信号的状态变化实现机械臂运行轨迹的控制,不能实现多自由度机械臂控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运行轨迹在线控制系统,系统硬件由上位机PC在线控制、主控制板和机械臂舵机控制板构成,通过光电编码器位移传感器实现机械臂位置、位移感觉,利用舵机控制板采用Arduino舵机扩展板和D-H理论,构建机械臂结构模型,实现多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软件主要由上位机在线控制部分、主控制板控制程序和舵机控制板程序组成,由主控板控制程序和上位机在线控制程序两部分实现机械臂控制,通过单片机系统时钟初始化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稳定、快速地实现机械臂轨迹控制,并且准确度高。

    2018年18期 v.41;No.521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9 ]
  • 基于机器学习的HEVC快速帧内预测算法研究进展

    艾达;卢雪磊;高阳;董久军;

    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存在帧内预测计算复杂度过高的情况,而机器学习方法在HEVC快速帧内预测算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近年来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在帧内预测快速深度决策和模式决策两方面的应用进行详述,总结比较不同文献提出的机器学习方法在编码性能上的优劣,最后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在帧内编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2018年18期 v.41;No.521 178-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6 ]
  • 基于物联网的地铁隧道断面监测系统的设计

    曾熙鸿;李富年;颜永逸;

    为了满足地铁隧道安全信息监测的需要,设计一种远程地铁隧道断面监测与预警系统。系统主要由分布在隧道断面上的监测点和云服务器监控中心两部分组成。监测点以CC2530芯片为核心,使用智能倾角传感器采集断面倾角变化数据,并结合Zig Bee无线传感技术和GPRS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监控中心。通过定制通信协议实现倾角数据的收发存储和查询功能。实践证明,系统结构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推广性,为准确预测地铁隧道的安全情况提供参考。

    2018年18期 v.41;No.521 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8 ]

  • 热烈祝贺《现代电子技术》荣获中文核心等三个收录证书

    <正>《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是我国科技期刊比较重要的三个收录证书,《现代电子技术》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把三个收录证书全部拿到了,这是我们办刊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我们全社员工对《现代电子技术》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编辑委员会委员表示

    2018年18期 v.41;No.5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中文核心期刊《现代电子技术》介绍

    <正>《现代电子技术》是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陕西电子杂志社、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重点支持的科技类学术期刊。2007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5年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本刊为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

    2018年18期 v.41;No.521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物联网技术~

    <正>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176号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科研生产大楼六层(邮编:710032)电话:029-85241792-8626传真:029-85241792-8618网址:www.iotmag.com信箱:news@iotmag.com联系人:王刚《物联网技术》杂志是目前唯一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物联网专业科技期刊。国内刊号:CN 61-1483/TP,国际刊号:ISSN 2095-1302,邮发代号:52-253,杂志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现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

    2018年18期 v.41;No.521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