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工程

  • 基于PolM的微波光子线性优化链路

    刘婷;陈博;柳钰;薛小庆;郗艳华;张玉叶;

    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偏振调制器(PolM)提高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的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实现线性优化的原理是通过对微波光子链路中上下两路光载波进行完全抑制和部分抑制,使生成不同来源的三阶交调失真(IMD3)在电域实现自抵消。仿真结果表明,IMD3的抑制比可达到61.9 dB,系统的三阶无杂散动态范围可达到107 dB·Hz2∕3。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实施难度低、大工作带宽和大动态范围的优势,在宽带无线通信、雷达、电子战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024年11期 v.47;No.65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人机能耗与数据传输速率部署优化

    高睿;王霄;徐凌桦;

    针对灾害场景下的多无人机协同部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拟牛顿算法的无人机节能部署与数据传输优化方法。首先提取无人机信道、路径损耗、连通率和覆盖率特征,将多无人机协同部署问题抽象为连通率、覆盖率问题。然后,使用排序组选择操作、随机权重交叉操作以及非一致性变异算子改进遗传算法,结合改进搜索方向和迭代步长的BFGS算法,进一步提出IGA-BFGS算法,该算法在全局和局部上都能得到较好的优化效果,提高求解效率和精度。最后,根据不同环境下需要救援的地面用户的信道特性和离散系数,动态调整无人机基站的发射功率和高度,提高了无人机基站的功耗效率,增加了无人机基站的使用时间,实现了无人机基站的节能部署。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无人机节能部署与数据传输优化。

    2024年11期 v.47;No.658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输入通道拆分的无线通信网络对抗攻击多任务防御

    高程昕;温昕;曹锐;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攻击源自多个不同的源头,展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传统的防御方法难以同时应对多种攻击模式,且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时存在效率低下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为此,研究基于输入通道拆分的无线通信网络对抗攻击多任务防御方法。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将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以输入通道拆分的方式拆分时频图像,得到RGB三个通道的时频图像。在改进注意力机制生成对抗网络内,结合多任务学习建立多防御模型。该模型内生成器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与时间注意力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块,提取RGB三个通道时频图像的时空特征,并生成对抗样本,通过判别器识别图像类型。检测到攻击时,用对抗样本替换攻击数据,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多任务对抗防御。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将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转换成时频图像,且有效生成对抗样本,完成无线通道网络对抗攻击多任务防御。

    2024年11期 v.47;No.65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语音实验室端到端即时通信认证协议设计

    何锴;

    为保证语音实验室端到端即时通信安全,确保语音内容不被窃听和篡改,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加解密的语音实验室端到端即时通信认证协议的设计方法。利用RSA方法加解密发送方传输的即时通信会话密钥,通过3DES方法将发送方发送的明文语音信息进行加解密。在加解密过程中,加密信息打包为加密包后发送至信息接收方,信息接收方获取加密包后,使用RSA方法、3DES方法进行有效的密钥解密认证、明文语音消息解密,获取语音实验室端到端的明文语音信息。实验结果显示,此协议使用下,语音实验室端到端即时通信的认证加速比提升,且仅在密钥输入内容准确的情况下,信息接收方才可得到准确的明文语音消息内容,且不存在内容失真问题。

    2024年11期 v.47;No.65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多项式拟合技术在天线增益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石磊;张冀;秦顺友;

    文中简述了多项式拟合的基本原理公式,提出利用多项式拟合技术确定天线增益频段特性和大型口径天线不同仰角增益的方法。在比较法增益测量中,标准喇叭的增益常为已知的离散校准值,利用高频、低频和两个中间频点的增益值拟合了标准喇叭增益的解析式,非拟合点的增益计算结果同已知的标准喇叭增益校准值吻合很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简述了多项式拟合技术在S波段8.54 m气象雷达天线增益测量及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不同仰角增益测量中的应用。

    2024年11期 v.47;No.65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IRS的无人机安全通信联合优化技术研究

    张倩倩;张强;栾亚婷;周张泉;

    由于智能反射面具有无源、低功耗、智能可控的特点,其发展为无人机系统物理层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由于智能反射面可改变入射信号的相位,因此能够实现细粒度的波束赋形;又由于智能反射面作为一种硬件,相位调整不具有连续性,因此文中研究了存在窃听节点的无人机通信系统联合优化波束赋形和相位调整方案。通过部署在中继无人机上的智能反射面,将信号尽可能多地反射给合法无人机,同时降低非法无人机接收信号的概率,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文中对比了采用不同的中继方式系统得到的安全速率,及在达到相同安全速率的条件下所消耗的系统功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智能反射面作为中继节点的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安全速率并能降低系统功耗。

    2024年11期 v.47;No.65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信号分析与图像处理

  • 基于改进YOLOv7的路面病害检测算法

    葛焰;刘心中;马树森;赵津;李镇宏;

    针对公路路面病害图像存在光影变化大、背景干扰多、尺度差异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7的路面病害检测算法。首先,对YOLOv7网络模型中的ELAN模块进行了优化,通过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优化信息提取,增强网络对重要特征的提取能力;接着,使用ACmix注意力模块提高网络对小目标的关注度,有效解决原网络模型对小目标的漏检问题;其次,采用大下采样比率的卷积输出,提高对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最后,引入WIoUv3替换原网络模型中的CIoU来优化损失函数,构造梯度增益的计算方法来附加聚焦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与原模型相比提升了4.5%,检测效果优于原网络模型与传统经典目标检测网络模型。

    2024年11期 v.47;No.658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分割增强与显著性检测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杨宁;张玉华;李爱华;王长龙;

    为保留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中更多的细节信息,解决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小目标不清晰、可见光图像可视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将红外图像分割与增强可见光图像与视觉显著性检测相结合的融合方法。首先,迭代法将原红外图像分割成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Retinex对原可见光图像进行强化处理,使其清晰度得到提高;然后,对红外背景区域和增强可见光图像进行二尺度分解得到基础层和细节层,针对两个图层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加权平均和显著性检测方法进行第一层融合,得到的融合基础层和融合细节层进行第二层融合;最后,与红外目标区域进行叠加运算实现三层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源图像的有效信息,在小目标清晰度方面优于其他传统算法。

    2024年11期 v.47;No.658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元原型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邱文新;贾惠珍;王同罕;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因需要大量标注数据而选择在预训练模型上进行微调,导致面对新任务泛化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原型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利用元原型网络提取相关任务中的元知识形成质量先验模型,在面对未知任务时快速泛化。首先,在不同失真的数据集上利用元学习方法获取各种失真的共享先验知识得到质量先验模型;接着,为了能够更好地捕获各种失真场景共享先验知识,利用元原型单元对图像特征进行重建,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先验知识,从而便于后续的质量分数预测过程;最后,在目标任务上对质量先验模型进行微调,以构建质量模型。在CID2013、LIVE challenge和KonIQ-10K三个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2024年11期 v.47;No.65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

    席裕斌;赵良军;宁峰;何中良;梁刚;张芸;胡月明;

    由于遥感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卷积层需要扩大感受野以捕获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在进行遥感图像分割时,DeepLabV3+模型采用较大的空洞率以获得更大感受野,导致网格伪影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优化网格伪影的改进DeepLabV3+模型。首先,在空间空洞金字塔池化(ASPP)之前引入了一个平滑网格伪影模块,以减轻网格伪影对分割任务的影响;接着,在ASPP模块的每个空洞卷积之后添加了一个逐点卷积,以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其次,替换空洞卷积的激活函数为LeakyReLU;最后,在DeepLabV3+中引入了ECA注意力机制。通过在GID15和Postdam遥感数据集上的验证,相对于基础的DeepLabV3+模型,改进模型在准确度和平均交并比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证明所提出的网络调整能有效提高遥感图像分割的精度。

    2024年11期 v.47;No.658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区域分割和DM642的数字图像修复系统研究

    曲美亭;冀轶卿;

    由于数字图像中颜色通道之间关联性显著,改变某颜色分量,会导致剩余分量随之变化,使数字图像整体视觉效果出现变化,针对该问题,文中研究基于区域分割和DM642的数字图像修复系统。将DM642处理器作为系统核心处理器,在该处理器协助下,针对破损数字图像采用基于分通道自体理论的数字图像区域分割方法,利用图像颜色信息和像素间的空间关系,实现图像修复区域分割。针对需修复区域,通过基于Criminisi算法的数字图像修复方法提取修复像素点生成修复块,利用图像自相似性,在未破损区域找到与修复块匹配度最高的样本块,用此样本填充修补破损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分割数字图像的修复区域,修复视觉效果较好,且修复后数字图像不存在明显失真问题,可实现多图像并行快速修复。

    2024年11期 v.47;No.65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强噪环境下分频段数字音频信号精细化采集研究

    哈筝;

    在强噪环境下,为了获取高质量、低失真度的数字音频信号,提出一种强噪环境下分频段数字音频信号精细化采集方法。通过麦克风设备获取音频信号,利用LM4550芯片对其作采样、编码等处理后生成数字音频信号,基于AC-97单元接收数字音频信号,利用频段分割器对其作频带分解,获得互不重叠子频段数字音频信号。采用多窗谱谱减法对其去噪,利用数据通信接口将其传输给LM4550芯片,在完成模拟信号转换后,通过耳机输出,实现数字音频信号精细化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各子频段数字音频信号有用信息得以完整保留,并提高了信号波形的规整度和规律性,强噪声环境下数字音频信号的PESQ指标达到4.08以上,最大失真度为3.74%。

    2024年11期 v.47;No.65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HEVC帧内预测算法优化

    李轩;冷雨馨;

    作为HEVC标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帧内预测对实现视频编码的高速、高质量和高压缩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帧内预测复杂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通过学习来预测CTU的划分,从而减少HEVC帧内编码的复杂性。通过建立一个大规模的CTU划分数据库,并利用CNN的能力学习各种CTU划分模式,能够准确地预测CTU的划分,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穷举搜索,实现了HEVC编码复杂性的显著降低,提高了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测试序列和图像上分别将帧内编码时间减少了62.25%和69.06%,与其他最先进的方法相比,比特率分别仅增加了2.12%和1.13%,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2024年11期 v.47;No.658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YOLOv7的轻量级鱼类目标检测算法

    曹静雯;孟娟;朱珈缘;马媛媛;

    针对传统鱼群检测方法耗时长且检测结果易受检测人员技术经验影响等问题,结合养殖鱼群图像特征,基于YOLOv7模型,提出一种轻量级实时检测鱼群的方法。该方法将GhostNet引入YOLOv7模型中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减少网络的参数量,同时将特征融合网络的ELAN-H模块中CBS卷积层替换为PConv,进一步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在特征融合网络中加入CBAM注意力模块和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以提高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在采集的鱼群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表明,提出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5.54%,参数量为24.13×106,浮点运算次数(GFLOPs)为38.45×109,相较于YOLOv7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1.86%,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降低了13.14%、70%。相较于YOLOv4和YOLOv5s等模型,文中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也均有提高,能够为鱼群检测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实时高效检测方法,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2024年11期 v.47;No.658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测控与自动化技术

  • 多目标智能优化的运输机群装载方案生成方法

    邓晓政;

    运输机群装载方案制定是影响大规模航空运输任务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围绕异型、多架运输机的多样化物资装载规划需求,以安全、高效、经济性为装载规划目标,并以起飞重量、货舱尺寸、重心包线、舱段几何结构、舱段结构强度限制等实际限制条件为约束,建立了灵活、通用的多目标多约束装载规划数学模型;随后,围绕求解精度和规划速度的现实需求,提出多目标智能优化的运输机群装载方案生成算法,其内部嵌入了一个两阶段分步优化的种群搜索策略,在保证优化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方案生成速度;最后,通过想定多样化、多机型航空运输装载规划任务,并对比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新方法所需架次少、规划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11期 v.47;No.658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辅助变量的终端阻抗滑模六足机器人足端控制

    文俊;马瑞梓;

    针对复杂环境下六足机器人足端力/位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辅助变量的终端阻抗滑模六足机器人足端控制方法来实现复杂环境下六足机器人的稳定运动。首先,该方法引入广义阻抗模型实现复杂环境下六足机器人足端位置和力的动态调节;其次,引入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以及足端力/位跟踪误差收敛性能;然后,设计动态补偿器以及新型的辅助变量,构建桥梁,从而建立了结合终端滑模控制以及广义阻抗控制的复合控制框架;之后,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在六足机器人三自由度机械腿模型上与滑膜阻抗控制方法(SMIC)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与结合线性滑模面的滑模阻抗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足端力/位跟踪精度以及更快的跟踪误差收敛速度。

    2024年11期 v.47;No.658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低秩学习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法

    张军;李钰彬;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普遍的一种,目前大量国内外老年人的生活受其困扰。然而,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仍然处于就诊率低、误诊率高、治疗率低的局面,因此亟需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方案,以及时发现潜在病患并进行干预治疗。当前,计算机辅助诊断十分流行,能帮助医生快速、高效地进行疾病诊断。因此,文中提出基于低秩学习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法(LRL)。该方法利用MRI图像数据提取多模板特征并进行融合;然后针对MRI数据样本数量少、特征维度高的特点,采用低秩学习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得到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子集;最后将选择后的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执行三分类和四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RL模型优于其他几种经典的特征选择方法。在两个主要评价指标准确率ACC和F_1上,LRL模型在三分类实验中分别达到了74.94%和75.80%,在四分类实验中分别达到了63.88%和59.99%。

    2024年11期 v.47;No.65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固定时间分布式优化算法研究

    孙庆;杨慧;么娆;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s)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在惩罚函数的基础上,解除一致性约束条件来重构全局目标函数。为了避免反演过程中偏导数的计算和“复杂性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命令滤波的固定时间控制器,并引入补偿信号对滤波误差进行补偿。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中所有输出信号在固定时间内均能达到最优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2024年11期 v.47;No.658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深海钴结壳采矿车的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杨长兵;

    针对目前深海钴结壳采矿车在采矿时无法达到规划时间和路程代价综合最优,提出一种改进的跳点搜索算法作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对采矿车越坡动力学的分析,模拟了具有不同坡度的结核矿区栅格地图,并利用动态跳点搜索算法完成路径规划;其次,采用贝塞尔曲线来平滑路径以减少和优化转弯角度,并设定了最小转弯半径约束以减小采矿车的转弯频率;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跳点搜索算法相较于其他4种算法,在规划时间上缩短了40%,在规划路径长度和平滑度方面得到5%和10%的提升,相较于单向跳点搜索算法在探索效率上得到较大提升,最终证明了该算法在路径规划时的实时性和路径规划能力的优异性。

    2024年11期 v.47;No.658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合路径规划的虚拟夹具遥操作研究

    丁士旵;朱震;钟永彦;陈娟;

    在传统的遥操作任务中,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传统虚拟夹具面临着实时适应环境变化的挑战,这限制了其在多变环境中的应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反向搜索可视图路径规划算法与虚拟夹具技术的创新策略,以实现自适应虚拟夹具的构建和应用。搭建了基于触觉设备Geomagic Touch和ABB公司的IRB 1410型机械臂的遥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上进行了路径规划对比实验,并设计了具有突发情况的多组虚拟夹具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虚拟夹具有效地提高了遥操作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它不仅能够保护遥操作系统免受意外伤害,还显著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研究结果证明了自适应虚拟夹具在提高遥操作系统灵活性和准确性方面的重要价值,为遥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024年11期 v.47;No.658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VR模型的两轮自平衡小车平衡控制与抗干扰研究

    李加定;余光正;缪文南;孙小广;

    针对两轮自平衡小车的平衡控制和抗干扰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器学习方法的平衡控制器方法。分析了两轮小车的力学模型,将状态向量和控制向量运用到非线性支持向量回归算法(ε-SVR),利用LIBSVM软件对所采集样品进行训练,获得高精度的SVR模型,其中样品数据由搭建的传统闭环串级PID控制器运行得到。经过Matlab仿真测试,该模型控制器的平衡响应优于PID控制和极点配置法,最后制作了小型样车,验证了SVR模型在动态平衡和自抗干扰下存在相对优势。

    2024年11期 v.47;No.658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能源与环境科学

  • 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薛贵军;牛盼;谢文举;李水清;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负荷预测的研究中极少考虑换热站内部因素以及供热负荷预测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VMD-ISSA-CNN-TGLSTM的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转换门控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具有空间提取能力的CNN-TGLSTM模型;其次,考虑到负荷序列的非平稳特征,采用SVMD分解,并引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来优化模型的参数,避免调参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不同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MD-ISSACNN-TGLSTM模型经济效益最高,评价指标RMSE、MSE、MAE相比ISSA-CNN-TG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35.7%、59.0%、32.7%,且均优于其他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最佳。

    2024年11期 v.47;No.658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子技术及应用

  • 基于数据融合的磁致伸缩位移校正方法

    张靖春;洪凯星;

    针对换流变压器实际运行过程中铁芯振动信号高次谐波分量的测量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数据校正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的高频敏感性特点,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卡尔曼滤波(KF)算法,对高频位移信号进行校正。通过分解换流变压器实际激励信号,同时搭建并改进单片硅钢片磁致伸缩特性测量实验平台,进而对不同激励下信号进行同步采集和数据融合。利用卡尔曼滤波将数据融合,并对融合前后的高频位移信号各分量占比以及信噪比进行计算对比。模拟换流变压器实际工作条件,在250Hz和350Hz单独激励时,数据融合后的位移信号的信噪比在其4倍频处分别提升7.6%、11.7%,在6倍频处的信噪比分别提升为9.5%、22.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高频位移信号的测量准确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位移传感器在高频测量方面的局限性。

    2024年11期 v.47;No.658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ZigBee技术的CAFe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沈佳豪;周德泰;陈又新;刘海涛;李娇赛;陶玥;杨旭辉;裴东;

    由于CAFe装置温度监测点需求众多,若采用有线监测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信号传输线缆,加剧装置周围的布线繁杂程度并且会导致其他设备故障排除困难,因此需要采取无线化的温度监测方式。文中设计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传输控制层和用户层组成。系统通过使用ZigBee无线数传电台E180-DTU模块将多个温度监测点拓扑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并由串口服务器接入EPICS控制网,使用StreamDevice设备支持开发IOC程序对网络中各节点温度进行获取与发布,最后通过上层客户端对温度监测数据进行全局实时显示与报警。通过设置不同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该系统能够非常容易地应对不同规模的温度监测需求。目前该样机系统已用于加速器上RFQ和MEBT段的温度监测,并且扩展监测了设备机房的多个环境温度监测点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年11期 v.47;No.658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一种基于WiFi的位置指纹和PDR的缠绕融合定位方法

    朱熙玄;华杭波;孔明;梁晓瑜;

    目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位置指纹定位与行人航位推算(PDR)的组合定位算法,大多着重于PDR的步态解算优化,未考虑指纹定位的鲁棒性差和基础定位误差较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针对环境特性有效地将两种算法在流程上充分融合。文中提出一种基于WiFi-RSSI的位置指纹和PDR相结合的缠绕融合定位方法,根据平面楼层环境及各区域内行人运动程度规划实验范围,通过递进平均滤波校准PDR的结果,减小PDR的累计误差。其次结合环境划分递进位置指纹库,在对应的不同区域使用对应的离线指纹库,通过PDR解算步态数据校准位置指纹的异向偏移,输出最终指纹定位结果,减小了位置指纹法的定位偏差。最后通过无迹卡尔曼(UKF)择优观测输入进行融合滤波,得到最终结果。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效果相较于位置指纹法和PDR,定位精度提升了41%和29%,较现有的组合定位方法提升了28%。

    2024年11期 v.47;No.658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进鲸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实现乳腺癌预测

    高涛;袁德成;

    为了更好地通过人体肥胖的相关指数预测乳腺癌的存在,以抵抗素、葡萄糖、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作为数据特征构造预测模型,通过研究支持向量机(SVM)的参数对模型的性能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机制策略改进的鲸鱼算法,即参数自适应鲸鱼优化算法(PAWOA)用来寻找最优参数。采用Tent映射对种群位置初始化,引入自适应参数p*代替随机阈值加速收敛速度,针对给定的目标函数对每个搜索个体进行求解,计算适应度后找到全局最优解,增强种群的全局寻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精确度提升12.44%,召回率提升13.57%,F_1评分提升13.14%。可见,该预测模型拥有更好的效果可以用于辅助判断乳腺癌。

    2024年11期 v.47;No.658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时序生成对抗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器数据生成方法

    施清译;汪伟;安斯光;邹国平;

    在智能电网中,非侵入式负荷检测等技术的实现都需要使用大量标记过的电器功率数据,而这类数据的收集和标注十分昂贵、耗时并且容易侵犯用户的安全隐私。为了应对数据收集的挑战,文中提出一种将时序生成对抗网络和通道空间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数据生成方法,用来合成与实际电器功率数据相似的合成数据。时序生成对抗网络结合无监督的灵活性和有监督的可控性,能够进行家用电器数据生成,注意力机制又能够使时序生成对抗网络注重电器启动时的波形,忽略电器未启动时的干扰,构建一个符合真实工况且随机的数据生成模型。文中使用五种性能度量指标对该模型生成的数据进行评估,并且使用主成分分析(PCA)降维进行可视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生成的合成数据具有与真实数据非常相似的特征,并有较高的精度。

    2024年11期 v.47;No.658 16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智能交通与导航

  • 基于GCR-PointPillars的点云三维目标检测

    伍新月;惠飞;金鑫;

    针对PointPillars算法中存在识别与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GCR-PointPillars三维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在Pillar特征网络中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学习点云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增强伪图特征的全局信息交互能力;其次,基于ConvNeXt V2重新构建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从而有效提升网络的学习能力;最后引入RDIoU来联合引导分类和回归任务,有效缓解分类和回归不一致的问题。文中模型在KITTI数据集中与基准网络相比,汽车类别在简单、中等、困难三种难度级别下分别提高了2.69%、4.29%、4.84%,并且推理速度达到25.8 f/s。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在保持实时性速度的同时,检测效果也有明显提升。

    2024年11期 v.47;No.658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SW-SAN:基于Seq2Seq结合注意力机制与滑动窗口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

    朱云鹤;刘明剑;祝朗千;李沐阳;

    针对长时间内4~5 s车辆轨迹预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Seq2Seq结合注意力机制与滑动窗口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SW-SAN)。首先,使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更新历史轨迹状态集合,利用编码器对目标车辆的历史轨迹数据编码,得到历史轨迹特征向量;其次,经过注意力机制计算历史时间内各时刻的关联性得分、时间注意力权重因子和历史时间相关性特征向量;最后,解码器将历史时间相关性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多次循环解码层,输出目标车辆的未来预测轨迹。实验结果表明,SW-SAN模型在4 s和5 s时预测轨迹的RMSE误差为1.99 m和1.94 m,SW-SAN模型在较长时间4~5 s的预测误差更低,在车辆轨迹预测问题上性能更强。

    2024年11期 v.47;No.658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Q学习算法的安全容量的优化

    杜明;任建国;张清杨;

    由于无线传播的广播和开放性,车联网通信系统易遭受到窃听者的窃听,这降低了通信系统的安全容量。为此,文中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安全容量的优化算法(D3QN-RS)。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将最优转发节点的选举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并将截获概率融入奖励函数。利用奖励值抑制截获概率,并将选择转发节点的问题转入强化学习框架。最后,利用双Q学习算法(D3QN)求解,产生最优的转发节点,进而提升系统的安全容量。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转发节点的算法相比,D3QN-RS算法的截获概率下降了约15%,系统的安全容量提升了约12%。

    2024年11期 v.47;No.658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